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白話>
季康子請問孔子為政之道:“如果將無道的惡人殺掉,以成就有道的善人,你以為如何?”
孔子說:“您治理政事,哪裡用得著殺戮的手段呢?您只要行善,老百姓也會跟著行善。
在上的君子好像風,在下的人好像草,風加在草上,草必然會隨風倒的呀!”
<文義>
草上之風,必偃。上,意思是加。風加諸於草上,草必為之仆倒。
<思惟提綱>
1.為何比喻君子之質量如風,在下者人民之質量如草。
2.見人之過、之惡,我的心念到底是如何呢?殺之?罰之?
3.若犯錯的人是我,我希望他人如何對待我呢?
以什麼樣的方法才能真正幫助我呢?
4.如何把今天學到的意涵運用在生活中?提升自己生命的質量呢?
本章的理路完全銜接前兩章〜都是孔子回答季康子的問題
蕅益大師談到,這接續的三章裡面都講了一個 “子” 字
17. 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18. 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19.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君子求之於己,不會求於人。
這個求是要求,要求自己做,不是要求別人做。
小人反其道,小人求諸人,不能求諸己。
蕅益大師認為,就像一棵大樹,根本正了,整棵樹就正了;
河流源頭清了,河水也清。
那什麼是根本呢?是自己的身為本,心為源。
如同《大學》講:“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
<義理解釋> 講師:歐陽菊映老師 6分12秒
一. 引用經文
(無)
二. 重點摘記
(原文)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白話)
季康子請問孔子為政之道:“如果將無道的惡人殺掉,以成就有道的善人,你以為如何?”
孔子回答:“你是一個主政人,何必用殺人的手段呢?你心欲善,民眾就羣向於善了。
在上的君子好像風,在下的人好像草,風加在草上,草必然會隨風倒的呀。”
(一) 義涵
草上之風,必偃。上,意思是加。風加諸於草上,草必為之仆倒。
◎錢穆先生: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
君子謂在上位者之品質如風,在下者人民之品質如草。
凡其人之品德可以感化人的就是君子。
其人之品德隨人轉移、隨風轉向不能自立者就是小人。
◎南懷瑾先生:
大政治家的領導應該造成一種風氣。
所以君子之德像風,可以感化人,君子之德有力量,形成一種風氣,眾人起而效尤,聽起來多麼美好!
讓我想起我們常形容師長春風化雨,教育學生於無形,教育、政治都是如此。
(二) 君子導之以德,以仁心感化
講師群共學這段時,有講師談到,人人有離苦得樂的本能,一個人為何會無道?背後必有其原因、困難,他肯定也是在找方法解決自身的困難,只是找錯了方法,若為政者能理解其困難,就可能協助他解決問題,若沒能從內心下手,解決的大都只是表象,根本無法獲得解決,問題自然會從其他地方繼續冒出來。
君子導之以德,是仁心,理解對方所遇到的困難,以仁心幫忙、以仁心感化。
(三) 反觀自心
1.見人之過、之惡,我的心念到底是如何呢?殺之?罰之?
如果犯錯的人是我,我希望他人如何對待我呢?
以什麼樣的方法才能真正幫助我呢?
2.我想起自己有一次犯了錯,和母親起衝突,回了重話,
覺得自己很不應該,很是自責,找讀書會班長求救,
她的一段話,溫暖融化了我〜
她說:“ 你一直都很努力想讓媽媽歡喜,你只是一時有情緒,
你不是有意的! ”那感覺像被春風吹拂、撫慰,
沒有責備、沒有講道理,但卻給了我想要改善、繼續努力的更多力量。
(四) 實踐論語〜照著經典做
1. 我在學校教書,常有很多失敗經驗,但透過學習,有時候會稍稍體會到
什麼叫做 “ 欲善,民善矣 ”。
2. 一星期前,班上孩子上科任課,老師教他們學製做飛機,
一個孩子突然大哭,吵得大家不能上課,我帶他到教室外,
他說因為不會做,所以大哭,我說,可是我聽到上課老師
在你旁邊說要幫你啊!
3.沒有正念的時候,我可能就會以道理訓斥孩子一番〜
〜你根本就是鬧脾氣、不講道理,自己好好反省,該怎麼做才對。
但透過學習,我問孩子,你遇到什麼困難了?
怎麼老師說要幫你了,你還是那麼傷心呢?你可以告訴老師你怎麼了嗎?孩子聽了情緒靜了下來,開始跟我說,他身體有個地方紅腫,他突然問我中秋節是什麼時候?我很疑惑?他怎麼突然問這個?他說從中秋節就開始不舒服了,我幫他看紅腫處,跟他說放學再一起跟媽媽說,請媽媽幫他。
4.然後跟他說,有個老師一隻腳骨折了,一直笑瞇瞇〜
大家問他,你怎麼不痛啊?他說是有隻腳骨折了,可是沒骨折的另一隻腳好好的,沒什麼不開心啊,我逗孩子說,還好你身體其他地方都好好的,孩子就笑了。回到教室,我站在他位子旁,陪了他一會兒,他剛剛做不成的,沒多久就自己做好了,我跟他說,好像情緒好了,做飛機就沒問題了耶,孩子居然說:對,是情緒的問題!
5.班上孩子有時候會說,老師你脾氣蠻好的,
我說,其實老師脾氣一直不好,有時候能控制住脾氣,都是因為
〜記起了孔子老師和我老師的教導,想照著經典去做。
(五) 結語
這一章〜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希望我們都好好保守心中“欲善”的那顆心〜
於是我們也可能〜有德如風,與人溫暖、正面的力量。與大家共勉之。
是什麼讓我 打從內心 “欲”善呢?
是走在我前頭的所有以生命實踐仁德之道的祖師大德、古聖先賢、
以及我的師長,感動了我、軟化了我,讓我想照著經典去做。
◎ " 修道 重德 行善 ",就是人在 瘟疫面前,在大災大難面前的
最好的良方妙藥。 (會在群組中和大家分享千金良方-德 的故事)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白話>
季康子請問孔子為政之道:“如果將無道的惡人殺掉,以成就有道的善人,你以為如何?”
孔子說:“您治理政事,哪裡用得著殺戮的手段呢?您只要行善,老百姓也會跟著行善。
在上的君子好像風,在下的人好像草,風加在草上,草必然會隨風倒的呀!”
<文義>
草上之風,必偃。上,意思是加。風加諸於草上,草必為之仆倒。
<思惟提綱>
1.為何比喻君子之質量如風,在下者人民之質量如草。
2.見人之過、之惡,我的心念到底是如何呢?殺之?罰之?
3.若犯錯的人是我,我希望他人如何對待我呢?
以什麼樣的方法才能真正幫助我呢?
4.如何把今天學到的意涵運用在生活中?提升自己生命的質量呢?
本章的理路完全銜接前兩章〜都是孔子回答季康子的問題
蕅益大師談到,這接續的三章裡面都講了一個 “子” 字
17. 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18. 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19.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君子求之於己,不會求於人。
這個求是要求,要求自己做,不是要求別人做。
小人反其道,小人求諸人,不能求諸己。
蕅益大師認為,就像一棵大樹,根本正了,整棵樹就正了;
河流源頭清了,河水也清。
那什麼是根本呢?是自己的身為本,心為源。
如同《大學》講:“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
<義理解釋> 講師:歐陽菊映老師 6分12秒
一. 引用經文
(無)
二. 重點摘記
(原文)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白話)
季康子請問孔子為政之道:“如果將無道的惡人殺掉,以成就有道的善人,你以為如何?”
孔子回答:“你是一個主政人,何必用殺人的手段呢?你心欲善,民眾就羣向於善了。
在上的君子好像風,在下的人好像草,風加在草上,草必然會隨風倒的呀。”
(一) 義涵
草上之風,必偃。上,意思是加。風加諸於草上,草必為之仆倒。
◎錢穆先生: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
君子謂在上位者之品質如風,在下者人民之品質如草。
凡其人之品德可以感化人的就是君子。
其人之品德隨人轉移、隨風轉向不能自立者就是小人。
◎南懷瑾先生:
大政治家的領導應該造成一種風氣。
所以君子之德像風,可以感化人,君子之德有力量,形成一種風氣,眾人起而效尤,聽起來多麼美好!
讓我想起我們常形容師長春風化雨,教育學生於無形,教育、政治都是如此。
(二) 君子導之以德,以仁心感化
講師群共學這段時,有講師談到,人人有離苦得樂的本能,一個人為何會無道?背後必有其原因、困難,他肯定也是在找方法解決自身的困難,只是找錯了方法,若為政者能理解其困難,就可能協助他解決問題,若沒能從內心下手,解決的大都只是表象,根本無法獲得解決,問題自然會從其他地方繼續冒出來。
君子導之以德,是仁心,理解對方所遇到的困難,以仁心幫忙、以仁心感化。
(三) 反觀自心
1.見人之過、之惡,我的心念到底是如何呢?殺之?罰之?
如果犯錯的人是我,我希望他人如何對待我呢?
以什麼樣的方法才能真正幫助我呢?
2.我想起自己有一次犯了錯,和母親起衝突,回了重話,
覺得自己很不應該,很是自責,找讀書會班長求救,
她的一段話,溫暖融化了我〜
她說:“ 你一直都很努力想讓媽媽歡喜,你只是一時有情緒,
你不是有意的! ”那感覺像被春風吹拂、撫慰,
沒有責備、沒有講道理,但卻給了我想要改善、繼續努力的更多力量。
(四) 實踐論語〜照著經典做
1. 我在學校教書,常有很多失敗經驗,但透過學習,有時候會稍稍體會到
什麼叫做 “ 欲善,民善矣 ”。
2. 一星期前,班上孩子上科任課,老師教他們學製做飛機,
一個孩子突然大哭,吵得大家不能上課,我帶他到教室外,
他說因為不會做,所以大哭,我說,可是我聽到上課老師
在你旁邊說要幫你啊!
3.沒有正念的時候,我可能就會以道理訓斥孩子一番〜
〜你根本就是鬧脾氣、不講道理,自己好好反省,該怎麼做才對。
但透過學習,我問孩子,你遇到什麼困難了?
怎麼老師說要幫你了,你還是那麼傷心呢?你可以告訴老師你怎麼了嗎?孩子聽了情緒靜了下來,開始跟我說,他身體有個地方紅腫,他突然問我中秋節是什麼時候?我很疑惑?他怎麼突然問這個?他說從中秋節就開始不舒服了,我幫他看紅腫處,跟他說放學再一起跟媽媽說,請媽媽幫他。
4.然後跟他說,有個老師一隻腳骨折了,一直笑瞇瞇〜
大家問他,你怎麼不痛啊?他說是有隻腳骨折了,可是沒骨折的另一隻腳好好的,沒什麼不開心啊,我逗孩子說,還好你身體其他地方都好好的,孩子就笑了。回到教室,我站在他位子旁,陪了他一會兒,他剛剛做不成的,沒多久就自己做好了,我跟他說,好像情緒好了,做飛機就沒問題了耶,孩子居然說:對,是情緒的問題!
5.班上孩子有時候會說,老師你脾氣蠻好的,
我說,其實老師脾氣一直不好,有時候能控制住脾氣,都是因為
〜記起了孔子老師和我老師的教導,想照著經典去做。
(五) 結語
這一章〜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希望我們都好好保守心中“欲善”的那顆心〜
於是我們也可能〜有德如風,與人溫暖、正面的力量。與大家共勉之。
是什麼讓我 打從內心 “欲”善呢?
是走在我前頭的所有以生命實踐仁德之道的祖師大德、古聖先賢、
以及我的師長,感動了我、軟化了我,讓我想照著經典去做。
◎ " 修道 重德 行善 ",就是人在 瘟疫面前,在大災大難面前的
最好的良方妙藥。 (會在群組中和大家分享千金良方-德 的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