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顏淵十二 第22章-1

樊遲問「仁」。
子曰:「愛人。」
問「知」。
子曰:「知人。」
<白話>
樊遲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問什是智?孔子說:「了解人。」
<文義>
1問「知」:就是「智」。
2.知人:了解人,智者必有知人之明。
<思惟提綱>
1.要做到「愛人」和「知人」簡單還是容易?為什麼?
2.長養愛人之心對我們的生命有怎樣的利益?沒有愛人之心,卻學了很多的本領,可能會有什麼過失?
3.如何做才能夠真正了解別人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雍也·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2.《論語·述而·29》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3.《論語·述而·6》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4.王夫之《讀四書大全》:子曰愛人,曰知人,二語極大極簡。大則疑淺,簡則疑疏,太易理會,則太難證入,故曰「有其說而未有其方」也。
5.《中庸·13-2》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二、重點摘要 
原文: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智,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一)本章消文
樊遲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問什是智?孔子說:“了解人”。樊遲不明白,孔子說:“把正直的人選拔出來,安放在邪枉的人上面,就能使邪者歸於正。”樊遲退出來後,見到子夏說:“剛才我見到老師,問什是智?老師說'把正直的人安放在邪枉的人上面,可以使邪歸於正,這是什麼意思呢?”子夏讚歎道:“老師的話內涵實在太豐富了:舜有天下的時候,把皋陶在大眾當中選拔出來,不仁的人就遠了;湯有天下的時候,在大眾當中把伊尹選拔出來,不仁的人就遠了。”
(二)樊遲這一問,夫子把仁講到底了—具體又簡單
1.按照背誦的進度,我們今天學習第一句'樊遲問仁。”孔子說:仁就是愛護人,智就是了解人,尤其要知人善用。這是非常著名的話,夫子在這句話裡,就把仁講到底了。
2.為什麼這麼說呢?“ 仁 ”的闡述在《論語》中出現109次,有人說儒學就是“ 仁學 ”,仁是儒家道德規範的最高原則,而且對於仁的持守,眾多弟子中,夫子只認可顏淵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這給我們種感覺:“ 仁”太難了,一般人做不到,心裡自然的迴避了。
3.可是樊遲這一問,夫子把仁講到底了,沒法再迴避了。仁就是愛人,就是面對人的時候,心裡存沒存愛別人的心。
4.他具體到我們時時刻刻都在面對,是人必須具備的本質,是人與人相處最基本、最重要的事。
5.他簡單到“吾欲仁斯仁至矣,”你欲,只要真想愛人,誠心誠意地求,就是了,這是他的“ 自得性 ”; 其次,從最親的、對自己恩德最深的人開始實踐孝,這是仁的根。
6.所以“真想愛護別人”這個真心,和“愛敬父母”這個“ 孝 ”行,就是我們學習仁最基本的兩個點。
(三)為什麼孔子強調要愛人
為什麼這麼強調愛別人呢?因為我們只想愛自己。
1.聖人的見解:
孔子說:“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說百姓對於仁的需要勝過對水和火的需要)這個跟我們的見解差距大了。
2.我們凡夫的見解:
一我們不覺得我們那麼需要仁;二我們覺得,愛護了別人,自己就得吃虧。在這樣的見解下,一般人對愛人都有點畏懼之心。
(四)長養愛人之心對我們的利益
1.那麼愛人之心的啟發長養到底對於我們個人的生命到有怎樣的利益呢?為什麼全世界,古今中外,所有的聖人,孔子、釋迦摩尼、默罕默德、耶穌,都讓我們要學習愛人呢?
2.孔子提出生命的成長的教學大綱:“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關鍵在仁,仁是根本,行仁謂之道,得仁謂之德,守仁謂之仁,取之左右逢源著於事物就是藝。換句話說:愛人、就是我們人生想要有所收穫、學業有所成就必須具備的最原始的動力。
3.“依於仁”就是說所有的能力學習都得依靠著仁,以愛人之心為推動,才能不厭倦的學,沒有愛人之心,學習就失去了動力,會厭學。
4.世界上很多美好的新事物的出現,都是出於愛人之心,為了讓人類的世界在黑暗時也有光明,愛迪生發明了電燈;為了讓海洋變乾淨,荷蘭小伙Boyan Slat就發明了專吃海洋垃圾的神器。
5.關注他人的疾苦、需要,愛人的人最終會成就他自己!
(1)土耳其大地震中,救援的人員在伊茲米特市區廢墟下,發現了一位母親,她居然用身體頂住倒塌的上噸重的牆壁,保護了自己的孩子;
(2)另有一位母親,她從車禍中醒來,發現孩子被壓在卡車底下,司機正不知所措,這位母親大叫一聲,站了起來衝向卡車,居然把壓在孩子身上的卡車掀翻了,把周圍的人驚的目瞪口呆。
6.我並不是想說愛人可以讓人不怕犧牲,而是說"愛可以讓人迸發出神奇的力量,讓人類敢於承擔,讓看似脆弱的有情生命變的尊嚴、有勇氣衝破艱難"。愛人的人,會努力克服自私、懶惰和怯懦,逐漸完美自己。
(五)沒有愛人之心的過失
1.另外,沒有愛人之心,就算學來的本領,也容易用錯了方向:毒疫苗、毒奶粉就是學了能力卻沒培植出愛人之心的人做的。
2.所以不應該畏懼愛人,反過來,我們人生所有遭遇的困難和挫敗都是因為我們不夠愛人,不能夠堅持愛人。
(六)無論是個人成長,還是世界共存,都需要愛人
1.愛人,不僅讓被愛的人產生幸福,愛人的人會更加快樂和擁有能力!心中的愛越強烈,人就越容易充滿自信,更為開朗,更能輕鬆的與人溝通。
2.無論是講個人成長,還是世界共存,都需要愛人:孩子沒有父母的愛,活不下去;學生沒有老師的愛就無法成長。如果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愛人,我們每個人都是最幸福的人。
(七)現代社會對愛人能力的認識,逐漸淪落為男女之愛
可惜的是,現在社會,幾乎所有的文藝作品講到愛人,都著重表達男女的情愛。這就讓現代人模糊了——對愛人這種能力效學之"欲",逐漸淪落成為男女的慾望之"欲",忽視了"愛人"是人類該學會的偉大的力量。
(八)愛人知人看似簡單,卻難以趣入
1.《讀四書大全》上引尹氏的話說:愛人知人,二語極大極簡,大則疑淺,簡則疑疏,太易理會、則太難證入。所以,愛人知人看似簡單,卻難以趣入。
2.哈佛大學用了75年研究證明:人生幸福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良好的人際關係。良好的人際關係讓我們感受的就是"愛"與"被愛"。
3.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五倫”並強調“所求乎子以事父先施之”,先就是要主動去愛。你愛人,人就愛你,你愛的人越多,愛你的人就越多,你越幸福。
4.每個人的幸福感受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與人互動中互相影響。人類依靠愛活著,反過來,就算手握全世界的權力和財富,心中卻沒有絲毫的溫度去愛人,亦感受不到他人的愛,也幸福不了。
5.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但是這種認知不是靠粗淺的感覺體會的,是要依靠靜謐的智慧來判斷。不想愛人、只想愛己,歸根結底還是智慧不夠。
(九)通過向內省察,才能瞭解別人
1.人要有愛人之心,還要懂得怎麼實現愛心。需要了解別人。怎麼知人呢?要學習“格物致知”。
2.朱熹說格物就是“革除物慾”,王陽明說格物是“為善去惡”,李炳南說格物就是“省察念頭”。無論格的是什麼,心還是心所對的境,都是教我們要明了微細的事情:念頭一起來要明了自己:是善是惡?是是是非?知道了微細的自己,就能在微細處了解了別人。
3.比如說,教育孩子,孩子不願寫作業,這只是一個現象,後面會有他心念上的原因,是責任心不夠?還是他沒學會?厭學了?還是不喜歡老師、故意和你對立?
4.不同的原因有不同的解決方法,了解他心裡這些細相你才能真正幫他改善,否則你一直說他:你為什麼不寫作業,你必須要寫作業,可能還適得其反。
5.所以把一般人都不能知道的那些細相了解了,推己及人就能知人、擴大到社會、國家、包括自然界變動。
6.可惜的是,現人提到智,似乎只參照學歷、智商或技術能力;而忽略了“ 智 ”是需要通過心性上的向內省察,進而理解與我們共同生存的人這個最重要角度。
(十)無論學道、還是做事業都要知人
1.學道第一件事就是要認識善知識。“學習聖賢”也不能關起門來自己在家練,聖人就是很多功德累積起來的。“ 功 ”就是做很多事情有功勞;“ 德 ”就是做有利於一切人的事。
2.學聖賢得在世間做事、幫助人,儒家提倡辦政治,辦政治要認清大小官員,認不清人,你自己再好,你舉用的人就把事情做壞了也不行。
3.那麼,以什麼標準來認識人呢?就是直和枉。這對我們又是一個陌生的角度。明天我們繼續學習。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