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子路十三 第19章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
 棄也。」

<白話>

  樊遲問怎麼樣做才是「仁」呢?孔子說:「日常起居要態度端莊,執行工作或任務的時候要有恭敬、謹慎的態度,和人交往的時候要忠心誠懇。雖然到了未開化的蠻夷地區,也不可背棄前面為人處事的態度」。 

<文義>

1.居處恭:日常起居態度端莊。

2.執事敬:執行工作或任務恭敬、謹慎的態度。

3.與人忠: 和人交往忠心誠懇。

4.夷狄: 未開化的蠻夷地區。

5.不可棄也: 「棄」背棄 , 不可背棄為人處事的態度。

<思惟提綱>

1.請回顧《論語》中“ 樊遲問「仁」有哪些篇章?
 
2.弟子問知、問仁,為何孔夫子的回答都不一樣?

3.本章孔子說實踐仁有哪三種方法?分別有哪些內涵呢 ? 

4.「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三者的次第關係為何 ?

5. 孔子提出「恭,敬,忠」三個行仁準則之後,為什麼還要加上「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論語.雍也.20》: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2.《論語.顏淵.22》: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3.《論語.顏淵.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4.《論語.學而.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5.《論語.里仁.5》: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6.《論語.衛靈公.2》: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二、重點摘記

 (一)本章消文  
 (原文):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消文)

樊遲問怎麼樣做才是仁呢?孔子說:“日常起居要態度端莊,執行工作或任務的時候要有恭敬、謹慎的態度,和人交往的時候要忠心誠懇。雖然到了未開化的蠻夷地區,也不可背棄前面為人處事的態度。 

(一)對樊遲的介紹
 這一章原文很短,以下幾個重點作為一個解析跟延伸。第一個,我們對樊遲的介紹。

1.樊遲是孔子的弟子,大概比孔子少三、四十歲。

2.《史記》裡面也記載,孔子在公元前 484年齊國跟魯國的一場戰役裡面,魯國的季康子曾經派冉求率領左軍,然後,樊遲是率領右軍,所以樊遲是能夠帶兵打仗的,他常常擔任孔子駕馬車的任務。

3.我們知道六藝裡邊有一個禮、樂、射、禦、書、數。“ 禦 ”,就是控制馬車。4.古代控制馬車其實是很不容易的,當然這個禦呢也是控制馬車,也會拿來作為 一個控制、駕馭人的一個管理人的才能。所以呢,樊遲也是孔門弟子裡面算是很優秀的一個弟子。

(二) 《論語》中樊遲問仁、問知的篇章

 再來要補充的就是《論語》裡邊有“ 樊遲問仁 ”,還有其它兩個地方,都是跟問“知 ”結合在一起的。

1.〈雍也.20〉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這是其中一章,另外一章是出現在另外一個地方。

2.〈顏淵.22〉

 樊遲問仁。孔子說:“愛人。”問知。子曰: “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我們看到,以上包括這一章就有三處 “ 問仁 ” 的這個部分。

(三) 弟子問知、問仁,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樣

1.可能大家會有疑惑:面對弟子問知、問仁,而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樣?這是因為孔子因應弟子的根性不同,以及情境脈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回答。

2.關於問仁,

(1) 孔子對顏淵的回答

孔子在〈顏淵篇〉裡面回答顏回的是:“克己復禮為仁。”
 克己復禮為仁,這是從仁的本質去回答,它涉及本心的根本問題,因為克己 ” 就是約束自己不當的私慾,約束自己本心不當的私慾,這是心法的根本的地方。

(2)孔子對樊遲的回答

  樊遲問仁,說:“仁者先難而後獲”,或是這一章“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這些都是從實踐仁的方法去回答,也就是操作的實際面向。

3.總之,無論回答問仁有各種答案,但都不離開從仁的本質,以及從實踐仁的方法,兩個層次去回答。

(四)實踐仁的三種方法與次第關係

我們回到這一章,我們看到實踐仁的三種方法: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也就是恭、敬、忠。接下來就想問大家:恭、敬、忠,這三者有沒有次第的關係?

1. 實踐仁的三種方法

第一個:居處恭

我們看到居處恭是對自己,可以說要求自己,平時生活作息的時候,都要保持恭敬跟謹慎的態度。這麼做其實的目的不是為了要給別人看,而是要做給自己看,內心這樣恭敬的要求自己,才能後面臨事需要執事敬,對人的時候也要與人忠,這是第一個 居處恭,是對己的部分。

第二個:執事敬

執事敬是對事的部分,就是執行工作或任務的時候,或者你對自己的工作,有沒
有敬重的態度,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敬業的精神。
例如你的工作是產品的品管人員,對這一份品管工作有沒有敬重,如果品管不周到,產品出去可能害了公司的聲譽,甚至瑕疵的商品會害了人。所以我們看到很多汽車的剎車的品管不嚴,事實上也會出人命的,這個是有關於執事敬,對事的
部分。

那麼我再舉個例子,關於執事敬。譬如說

※醫療從業人員,你是醫生或護士,你的工作涉及到人命,你能不敬重嗎?

※教育從業人員,攸關學生的生命人格的成長,你能不敬重這份職業嗎?

所以執事敬是針對這個工作或職場的這件事情,如果任務的時候,應該要有一個敬業的態度。

第三:與人忠

與人忠,是對人的部分。我們看到有了前面的對己的居處恭,跟對事的執事敬,自然對人會與人忠,也就是忠誠待人,代人著想。

所以〈學而篇〉第四章,曾子就說: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就是說這個道理。

 (五)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是內心的三種狀態

當然也有老師提到:這個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提到是我們人的內心的三種狀態,這樣的解釋也非常好。譬如說:
 1.居處恭:是慎獨的內心狀態,也就是平日我們即使一個人獨處的時候,都不忘我們要自己保持著內心的恭敬的態度。
 2.執事敬:是一個什麼樣的內心的狀態呢?就是對大事情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恭敬、會敬重;但是呢對小事的時候,我們就不敬重了,內心常常出現怠慢 的狀態。

 3.與人忠,就是在面對別人的時候,常常出現內心自欺的狀態,待人不夠忠誠,只是做表面,所以常常要提醒自己,內心有沒有自欺的狀態。

以上所提到的這種內心的三種狀態來理解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也 一個非常好的解釋。

(六)“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非常的重要

再來我們要強調的一個重點,就是這一章裡邊最後這一句話 “雖之夷狄,不可棄也。”這一點也是非常的重要。

1. 兩個可能

大家也可以思維,為什麼要補上這一句話呢?以下我提出兩個可能:

第一個,就是在凸顯 “ 恭、敬、忠 ” 這三個行事準則,常常會在千變萬化的外在環境當中,無法確切地把握而放棄了、或丟失了,所以要非常、恆常地不放失,即使在一個千變萬化的外在環境中,都不放失“ 恭、敬、忠 ”這三個行事原則,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雖之夷狄,不可棄也。”它是預設了一個極端的處境,即使處於一個困頓的環境當中,依然不忘行持。

2. 孔子在惡劣的環境也不放失

所以《論語》裡邊〈里仁篇〉孔子特別提到: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所以恭、敬、忠這三個行仁的方法,都不可在任何極端惡劣的環境裡面放失。

  所以我們看到,孔子在陳蔡絕糧還堅守仁德,所以才會講出 “君子固窮,小窮斯濫矣 ”這樣的警世名言。

(七)總結 :讀經典要用經典檢查內心

 1.我們讀經典,最後都希望它能夠一定回到自己的內心來檢查一番,如果不這樣做,經典就是經典,我還是我,沒有什麼用處。

 2.我自己在這三方面,都是有時做到,但有時又常不做到。譬如說:

 (1) 居處恭

平日起居生活的時候,自己有時候就鬆懈了,常有怠惰之心,上班回家了,很累了,就打開電視,看些肥皂劇,這個都是自己在平日獨處的時候放鬆了自己。

(2)執事敬

就是我自己有沒有敬重的心來面對我的教育工作呢?有時候事情忙了,匆匆忙忙地去開會或去教書,就忘了我為什麼要開會,我為什麼要教書,失去了自己行持的宗旨。

(3)與人忠

◎因為常常事情很忙,就忘了教育呢應該是以學生為重,所以有時候學生來求教或者請問,常常會說自己沒空。

◎還有的時候跟同事相處的時候,常會因為自己的好惡心呢,而呈現特別喜歡某些人,或不喜歡某些人。
 所以自己在修己、處事、待人方面,對於能否本著恭、敬、忠的這三個行仁的 態度或方法,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3.以上是我對〈子路篇〉第十九章的講解。大家與經典同行,與經典為伴,歡喜讀經典,用經典潤澤我們的心田,用經典改變你我的世界。

論語 子路十三 第18章-2

18-1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18-2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白話>
葉公對孔子說:「我家鄉有正直的人,父親偷羊,兒子告發了他。」
孔子說:「我家鄉正直的人不同:父為子隱瞞,子為父隱瞞,
          正直就在其中了。」
<文義>
1.直躬:坦白直率。
2.攘:偷竊。
3.隱:隱瞞。
4.直:正直。
<思惟提綱>
1.在儒家看來,什麼是真正的正直?夫子怎麼說呢?
2.父子相隱,看起來就是在互相包庇,夫子卻說 “直在其中”,
  那麼, 直在哪兒呢?
3.有人會說〜父子相隱,雖然順理,但卻破壞了法制。
  您認為呢?而儒家的邏輯是什麼呢?
4.也有人會說〜父子相隱,是在放縱親人作惡、縱容犯罪。
  您有何想法呢?而儒家的觀點又是什麼呢?
<義理解釋>      左玉波 老師     3分52秒

一. 引用經文
1.朱子《四書集注》:“順理為直。”
2.《孝經˙聖治章第九》“父子之道,天性也”。
3.《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孝經˙諫諍章第十五》:“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
                            臣不可以不爭於君。”
二. 重點摘記           左玉波 老師
(一)儒家真正的正直
1.在儒家看來,什麼是真正的正直呢?我們看夫子怎麼說。
(1)葉公誇完了他們村兒的直躬後,
  夫子說:我們鄉里正直的人跟貴村有所不同。
  在我們這兒,兒子偷了羊父親替兒子隱瞞,
  父親偷了羊兒子替父親隱瞞,而正直就蘊含在其中了。
(2)可見儒家認為父子相隱才是真正的正直,
  這與大義滅親派的觀點完全相反。

(二) 順理為直
1.父子相隱,看起來就是在互相包庇〜
  夫子卻說 “直在其中”,那麼直在哪兒呢?
2.朱子《四書集注》中說: “順理為直。”符順於天理叫做直。
3.父子情深,情不自禁的就要互相保護,這是人的天性,
  所以《孝經》裡說“父子之道,天性也”。
(1) 父子相隱看似互相包庇,背後的用心卻是互相保護,
這是符合人的天性的,是符順天理的,所以才被稱作直。
(2)這種直是絕對意義上的直,可以稱之為“絕對直”。
(3)大義滅親,從事項上看好像很正直,
  但卻違背了人的天性,不符順天理,
  所以似直卻非真直,只能稱作“相似直”。
(4)所以夫子所說的 “直在其中”,指的是絕對直,而非相似直。

(三) 父子相隱,破壞法制嗎?
也許有人會說:
父子相隱,雖然順理,但卻破壞了法制。
1.需知儒家的邏輯是這樣的:
制定法令制度的目的是為了平治天下,
平治天下的核心在於“明明德於天下”,
也就是幫助天下人恢復至善的明德本性,
建立一個充滿愛的大同世界。
2.愛的原點在哪呢?
在父子親人之間的愛。
從父子之愛的原點出發,不斷擴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最終才能讓世界充滿愛。
3.父子相隱,維護了愛的原點,護住了愛的根本,
  這不正是制定法令制度的初衷嗎?
4.父子互相揭發,大義滅親,破壞了愛的原點,
  看似在維護法制,其實卻與法令制度的初衷背道而馳。
5.一個沒有愛的世界,法令制度無論多麼完美無缺,
  終究也是一片情感的荒漠,了無生趣。

(四) 儒家特別強調要勸諫引導
或許還有人會覺得說:
1.就算父子相隱護住了愛的原點〜
  可是這豈不是在放縱親人作惡,看似救了他,其實是害了他呀。
2.需知儒家從不提倡放縱親人作惡,
  而是特別強調要勸諫引導,幫助親人棄惡從善。
3.就像《孝經》中所說的:“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
  臣不可以不爭於君。”父親做錯了事,兒子是不可以不諫諍勸說的。
4.所以對儒家來說,既通過父子相隱護住了愛的原點,
  又透由互相勸諫,避免對惡的放縱。兩個方面都兼顧到了。
5.由此可見,儒家的父子相隱,絕不是是非不分縱容犯罪的互相包庇。

6.至於勸諫的手法,可以不拘一格、靈活多樣。
  要根據勸諫對象的性格特點〜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情理交融,春風化雨。

勸諫的手法〜觀待緣起  悲智雙運

論語 子路十三 第18章-1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白話>
葉公告訴孔子說:「我鄉里有個躬行直道的人,他父親攘取了別人的羊,他就親自去告發。」

<文義>
1.語:告訴。
2.吾黨:黨指鄉黨,猶言鄉里。
3.直躬: 行事正直而不偏曲。

<思惟提綱>
1. 「其父攘羊,而子證之」為何兒子會親自去告發?
2. 葉公亮出了自己的觀點:正直就是義不容情大義滅親, 您讚同嗎?
3. 處理事件您會兼顧「情、理、法」嗎?

<義理解釋> 左玉波 老師  /  2’48”
一、 引用經文及資料

二、重點摘記
(原文)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一). 葉公也是《論語》重要角色
葉公又出場了。如果說《論語》的主角是夫子和他的弟子,那麼作為配角的葉公戲份也不算太少。《論語》中他一共出場三次。一次是向子路打聽夫子的為人,一次是向夫子請教為政之道,這次出場他要跟夫子探討一個有關法制和倫理的高端問題。

(二)本章消文 
葉公對孔子說: “我們村兒有個正直的人叫躬,因為他太正直了,人們都叫他直躬。直躬正直到什麼程度呢?他爹偷了羊,他出來作證,證明他爹的罪行屬實。 ”葉公就這樣在敘述中亮出了自己的觀點:正直就是義不容情大義滅親。

(三). 古今中外大義滅親代表
1. 葉公是大義滅親派的代表,這一派古今中外還有不少人物。
2. 腹䵍大義滅親代表
(1). 據《呂氏春秋》記載,戰國時期墨家學派有一位領袖叫腹䵍,
住在秦國,他的兒子殺了人。
(2). 秦王說 :“您老年歲大了,也沒有別的兒子,我已經下令不殺令郎了。
這事兒您老就聽我的吧。”
(3). 秦王已經把絞索從兒子的脖子上取下來了,可腹䵍又生生給兒子套了
回去,他說:“不成啊大王。墨家規定:'殺人者要處死'。您雖然能法外
開恩,但我不能不施行墨家的法令。”於是就把兒子殺掉了。
3. 布魯圖斯大義滅親代表
(1). 戰國同時期的歐洲恰逢古羅馬時代。古羅馬也有一個著名的大義滅親
的人物叫布魯圖斯。
(2). 布魯圖斯滅得更多,他的兩個兒子參與了顛覆羅馬共和國的陰謀,在同
僚們一片請求赦免的呼籲聲中,布魯圖斯也像腹䵍一樣不為所動,
下令把兩個兒子都殺掉了。

(四). 小結
在這一派人看來,大義滅親才是真正的正直,正直就意味著能夠大義滅親。那麼在儒家看來,什麼是真正的正直呢?且聽明天分解。

論語 子路十三 第17章

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白話>
子夏擔任了魯國莒父這個地方的長官。他向孔子老師請教為政之道。夫子回答說:「不要求速成,不要只見小利。求速成,則達不到目的。只見小利,則不能成大事。」
<文義>
1. 莒父:魯邑名。
2. 宰:相當於現在的縣長
<思惟提綱>
1.「欲速」和「見小利」有什麼不好的後果?
2. 什麼是「小利」?什麼是「大利」?
3. 如何改善「欲速」的習慣?
4. 如何改善「只見小利」的毛病呢?
<義理解釋>
一、重點摘記
 (原文)
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一)本章消文
子夏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這句名言就是出自子夏之口。子夏學而優則仕,擔任了魯國莒父這個地方的長官。他向孔子老師請教為政之道。夫子回答說:“不要求速成,不要只見小利。求速成,則達不到目的。只見小利,則不能成大事。”
(二)重要的為政原則:無欲速,無見小利
1. 無欲速
(1)無欲速就是做事不要求速成。但夫子又說過君子要敏於行,行動要迅速,二者豈非矛盾?需知迅速有兩種,一種是無理速,一種是有理速。
(2)什麼是無理速?急於求成,內心失衡,行為失序,沒有章法,這種迅速是不合理的,是無理速。這是夫子在此處所反對的。
(3)在內心平和,有條不紊的前提下,迅速完成任務,這樣的迅速叫有理速,是夫子所讚許的。
(4)所以如果孩子不抓緊完成作業,還拿“無欲速”這句話做擋箭牌,那就可以明確告訴他:抓緊完成作業是有理速,趕快寫!
2. 無見小利
(1)無見小利就是不要只盯著小利、只求小利。什麼是小利?什麼是大利?可以從多個角度來體會大小利之別。
(2)比如:私利為小,公利為大;暫時利益為小,長遠利益為大;局部利益為小,整體利益為大等等。
(三)為什麼要無欲速,無見小利
 1. 那麼為什麼要無欲速,無見小利呢?因為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求速成,則達不到目的。只見小利,則不能成大事,也就是說大利就得不到了。
2. 為什麼欲速則不達呢?當人急於求成的時候,內心會焦躁不安,失去平衡與靈動,本來能做好的事反倒做不好了。
3. 所以人們說高手對決,最後往往是心理的較量。武俠小說裡常有這樣的場景:兩個武林高手對視良久,甲方突然說: '你輸了'。乙方馬上認賬,說:“是的,我輸了”。於是一場對決一招未出就結束了。
4. 為什麼乙方會認輸,結合這一章的內容我們也許可以這樣設計他的內心獨白: “我很想迅速的把他擊敗,我的心態因此失去了平衡,在這種失衡的心態下我一出手就是無理速啊。看他淡定的樣子心態一定是非常的平和,所以他一出手肯定是有理速。我無理速遇上有理速,還是認輸比較好,可以避免一場悲劇。 ”
5. 另外,當人急於求成的時候,往往會忽視、逾越做事必要的次第步驟,好比蓋樓,地基沒打好就急著往上蓋,終會因為根基不穩,難以經受歲月的考驗。
(四)如何改善「欲速」的習慣
欲速則不達早已成了成語,我們從小就知道急於求成不好,可是遇事卻又往往忍不住會急於求成。怎麼改善呢?
1. 有一個方法是:事先把辦成一件事所必需的次第步驟梳理清楚,然後下一個決斷:前面的步驟沒有完成的時候,絕不進入後面的步驟。一旦有違越次第的衝動,首先可以思維一下著急沒用的道理 —— 沒到花期花不會開,沒到火候飯不會熟,著急於事無補。
2. 如果著急有用的話,那天下事就簡單了。可以找一群急性子組成一個著急促進委員會。有重大的事就請該委員會成員集中火力專門為此事著一次急,此事便可順利完成了。這樣還有什麼事是搞不定的呢?顯然這是很荒誕的。
3. 其次可以想一想違越次第的嚴重後果 —— 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省略了把熱豆腐晾涼這個必要的步驟,會把嘴燙傷的。
4. 然後再反過來想想安住當下的好處 ——只要我把當下的每一步走對了、走穩了,自然會步步前進最終成功。通過這樣的思維,生起一個活在當下的力量。遇事不斷這樣的練習,慢慢就會有所改善。
(五)舉例說明為什麼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1. 相傳古代南方有一種捉猴子的方法。獵人先在地上挖一些洞,裡面放些猴子愛吃的花生米,這些洞的洞口很小,僅容猴子的爪子伸進去,一旦猴子抓住花生米爪子攥成了拳頭,回撤時就會被洞口卡住拔不出來了。
2. 此時獵人就衝出來捉猴。猴子想逃跑,可是又捨不得這一把花生米,對花生米抱定了不拋棄、不放棄的決心,於是就緊緊攥著拳頭拼命往外拔,當然怎麼拔也拔不出來,於是就這樣眼睜睜的給人活捉了。
3. 可見,當猴子只盯著一把花生米的小利時,那更寶貴的東西 ——自由,乃至生命,它都棄而不顧了。“
4. 人之異於禽獸幾希”,當一個人眼裡只盯著小利的時候,也同樣會把更寶貴的大利棄而不顧。在這種心態下,當然也就不會為大利而做種種謀劃和努力了,所以大事當然就不會成了。
(六)如何改善這種只見小利的毛病
1. 舉個例子,比如說某天中午你很餓,找不到吃的,突然發現了一塊窩頭,那立刻就會被窩頭吸引住。當你捧起窩頭正要一口咬下,突然靈光一閃想起來朋友說好中午要請自己吃一頓滿漢全席的,於是窩頭的魅力瞬間就消失了,你會丟下窩頭立刻向滿漢全席飛奔而去。
2. 所以我們平常就要多思維那些大利,令內心對大利產生強烈的渴望,以此來抵擋小利的誘惑。前面說的那隻猴子如果平常能多思維生命和自由的可貴,也就不會為一把花生米折腰了。
3. 當然思維這件事對猴子來說難度也的確大了點兒,但咱們人類是萬物之靈,思維是咱的強項呀,所以要善加利用我們的優勢。
4. 另外我們還可以多思維求乎其上,得乎其中的道理 ——求大的,往往自然會得到小的,但如果一開始就把求小的作為終極目標,那麼最後往往連小的也得不到了。
5. 如果猴子把自由和生命放在首位,只要自由的活著,那一輩子就會有吃不完的花生米可以慢慢享用。可是當它把一把花生米看的比自由和生命還重要時,那一把花生米他得到了嗎?

論語 子路十三 第16章

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

<白話>
葉公問為政之道。夫子說:「近處的百姓歡喜,遠處的人來歸化。」

<文義>
1.葉公:「葉」音設,楚國大夫沈諸梁,字子高,僭稱公。
2.近者說:「說」音悅,歡喜、歡悅。「近者」,指本國的百姓。
3.遠者來:「遠者」,指別的國家的人。別國的子民都願意來。

<思惟提綱>
1. 葉公問為政之道,夫子如何回答?
2.「近者說」,為政者如何讓老百姓會歡心呢?
3.「遠者來」、為何其他國家的人願意來歸順呢?
4.「近者說,遠者來」的原則可以用在各個層面嗎?如何用?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三國志.卷三八.蜀書.秦宓傳》:「昔楚葉公好龍,神龍下之,好偽徹天,
何況於真。」

二、重點摘記
 (一)本章消文 
(原文)
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
(消文)
葉公問為政之道。夫子說:“近的人歡悅,遠的人來附。”

(二)葉公為何問政
1. 此處 “葉”字讀作shè。葉公是楚國葉縣的令尹,也就是縣長。這位葉縣長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有名的,有一個典故叫 “葉公好龍”,裡面那個被真龍嚇得到處跑的主人公就是他。
2. 夫子周遊列國來到楚國,葉公抓住機會向夫子請教為政之道。夫子告訴他一條重要的為政原則:讓近的人歡悅,讓遠的人來親附。

(三)「近悅遠來」適用於各個層面
1.這條近悅遠來的原則適用於各個層面。
2.從治國的層面來看,能夠跟周邊的國家建立睦鄰友好關係,能夠使遠處的國家哪怕遠在非洲也願意與自己的國家友好往來,這也是近悅遠來的表現。
3.從團隊建設的層面看,對於一個團隊的領導者來說,跟隨的人,不願離開,在外面的人想回來,別處的人想來入夥投誠,這也是做到了近悅遠來,是一個成功的領導者。
4.從平常人際交往的層面看,老朋友一直讓他們高高興興,友誼地久天長,還沒成為朋友的人讓他們願意來跟自己交往做朋友,於是朋友圈不斷的擴大,這也是近悅遠來。

(四)如何做到「近悅遠來」?
1.我想無論我們置身於哪個層面,都是願意做到近悅遠來的。那麼如何才能令近的人歡悅,遠的人來附呢?
2.根本來說還是要靠仁德的感召。仁愛就像太陽,吸引一切嚮往光明、渴望溫暖的人。
3.仁者愛人,一個具有仁德的人,既有真誠的利他心,又有利他的智慧能力,還有實實在在的利他行動,這樣的人當然會令“近者悅,遠者來。”人都願意與有真愛的人在一起,不是嗎?
4.如果這有愛心的人是一名領導,那麼仁心發而為仁政,當然會令四方的百姓和國家悅而來附。

(五) 必近者悅而後遠者來
1.要做到近悅遠來,還要注意近悅與遠來這二者之間是有先後的次第的,就如朱子所說的:“ 然必近者悅,而後遠者來也。 ”
2.所以首先要在近悅上下功夫。如果不能讓近的人歡悅,那麼遠的人一看來了會不開心就不來了。

(六)歷史公案:商紂王vs周文王
1.《史記》中記載,商紂王荒淫無度,殘害忠良,魚肉百姓。甚至連自己親人都不放過。
2.他的哥哥微子、兩個叔叔比干和箕子都是勇於勸諫的忠臣。結果比干被他挖心處死,箕子為了保存革命實力,就像渣滓洞的老英雄華子良一樣裝成瘋子,這才活著看到周武革命的勝利。微子既不想白白犧牲,也不想裝成瘋子,於是就退隱江湖,隱居在今山東境內一個有山有湖的地方,這個地方因微子而得名叫做微山湖。微山湖後來成為英勇的鐵道游擊隊神出鬼沒打擊日寇的根據地。
3.紂王連親人都不放過,對外人就更不必說了,把國內的臣民百姓禍害的怨聲載道,離心離德。
4.四方諸侯一看,紛紛脫離紂王的領導,投奔了仁德愛民的周文王。文王去世前,已經有三分之二的天下歸順了周國。所以後來有論者說,如果文王再多住世幾年的話,用不著武王動用武力,另外三分之一的天下也會自發的歸向周國。
5.文王做到了近悅,所以感得了遠來。紂王沒有做到近悅,所以遠的不來,近的也離散了。兩相對照,發人深省。

(七)總結
1.近悅遠來是一條適用於各個層面的為政之道、處世原則。
2.無論我們置身於哪個層面,能夠做到近悅遠來都是一種成功的標誌。
3.從哪兒入手呢?一是從涵養仁德入手,這是感召遠近之人的根本。二是按照由近及遠的次第做起,因為近的人不悅,遠的人也不會願意來。

註 :成語“葉公好龍”
葉公喜歡龍,家裏所用的器具和擺設的東西,都有龍的圖案。走進葉公的家裏,就像走進龍的世界。葉公喜歡龍的事大家都知道,就連天上的真龍也知道了,想和他交朋友。有一天,真龍下降到葉公家裏,出現在他的面前。想不到葉公一看見真龍,就嚇得拚命逃跑。原來葉公愛好的,並不是真龍!
所以後人就把“葉公好龍”形容一個人表面愛好某種事物,但並非真正愛好它。比喻一個人的言行不一致。比喻一個人說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

論語 子路十三 第15章-4

15-1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
孔子對曰:「言不可若是其幾也!」
15-2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
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
15-3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
15-4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
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白話>
15-1 魯定公問孔子道:「說一句話就可以使國家興盛,有這樣的事嗎?」孔子回答說:「說話不可以這樣預期它的效果。」
15-2不過,古人說過這樣的話:『做君主要承甫生民,代天宣化實在難為;做臣子要輔君導民,一秉至公也不容易。』假如做君主的人之道做君主的艱難,而應天順命、保國護民、言語謹慎,不敢稍存疏忽之心,那麼,這話豈不可以預期國家的興盛嗎?」
15-3定公又問:「一句話就可以使國家喪亡,有這樣的事嗎?」孔子回答說:「說話不可以這樣預期它的效果。」不過,古人說過這樣的話:『我做國君沒有別的快樂,只是我說什麼話都沒有人違抗我。』
15-4 假如說的話良善而臣下敬服遵行沒有人違抗,不也很好嗎?假如說的話不良善而臣下亦不敢不違抗,那麼,這話豈不可以預期國家的喪亡嗎?」

讀誦/  為琳蓁老師 領讀  /  17’57”
第15-4章分上下兩段慢讀、緊讀、背讀、各串讀 10遍 
上半段: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       下半段: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第12章-15章 各章讀誦5遍、串讀 5遍
12.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13.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4.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
15-1.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若是其幾也!
15-2.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
15-3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
15-4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義理解釋>   王凱老師  18' 0" 
(一) 原文
朋友們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論語 •子路篇》第十五章。我們一起來恭誦原文: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我們先來解釋原文。定公,就是魯國國君 ——魯定公,他向孔子請教問題。問:“一句話可以興盛一個國家,有這事嗎?”。“一言而興邦”,是一個古成語,大家都說一言可以興邦,定公有點不相信,或不理解,一句話就這麼厲害,就能夠興邦麼?孔子回答道:“不可以這樣簡單理解”。
(二) 消文
孔子針對定公的提問,就藉機諫言,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 “大家都說:'做君子很難,做臣也不容易'如果知道做君主的艱難,而能慎重其事,這不就是接近一句話可以興盛國家了嗎?”。意思是,如果國君對這句話能夠採納而建立在內心,並能夠付之實踐的話,這一句話等於產生了“一言可興邦”的功效了。從中我們也感受到了孔子的“善教”。

魯定公還不死心,繼續追問: “一句話可以喪失一個國家,有這事嗎?”“一言而喪邦”同樣是當時的一句成語。如果採納一個好的建議可以“一言興邦”,那麼“一言喪邦”的事難道也存在嗎?魯定公的疑問,又給孔子帶來了一個“諫言”的機會。孔子一開始的回答和前面一樣:“話可不能這樣簡單機械地理解”。接著孔子又舉了一個反面例子,將國君常想常犯的錯誤舉出來。孔子這樣說:“我再舉一個大家常說的話:'做君主沒有什麼別的快樂,只是我說任何話都沒有人敢違抗。'”孔子接著解釋說:“如果說的話正確而沒人敢違抗,不是也很好麼?如果說的話不正確也沒人敢違抗,這不就接近一句話便喪失一個國家了嗎?”

這就是孔子與魯國國君 ——魯定公的一次對話。這個對話意味深長,讓千年之後的我們仍然願意去揣摩其中的深深禪意。

(三) 言語是否成為國家興衰的根本呢?
通常我們認為一個國家的興衰,涉及到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等眾多方面,是一個國家綜合治理能力決定的。“一言之間”、“一言之微”,怎麼就可以決定一個國家的興衰呢?一個國家的興盛,可以表現為經濟繁榮、軍事強大、國富民足,社會安定,文化自信等等;國家的衰弱,與上述正好相反。但這些都是外在的表現,是外在結果的呈現,那麼它的內在根源、源頭在哪裡呢?孔子舉了兩個正反例子,證明在某種程度上,一言的功效,可以接近於興邦或喪邦。那麼如何理解這個“言”呢,言語是否真的成為國家興衰的根本呢?

古人說: “言為心聲”,即言語表面上看是一句話,而實質是我們內心的見解。某種程度上說,見解決定一切,我們所有的苦樂,都是隨著見解的改變而改變。對個人而言,見解決定行為,行為影響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改變命運。而對一個國家或民族而言,國君對民眾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影響很大,而全民的主流見解和價值觀,決定了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及興衰。

(四) 為何“為君難,為臣不易”可以興邦?
我們從孔子舉的一言可以接近於興邦或喪邦的案例來分析說明。孔子舉的正面例子是,如果對“為君難,為臣不易”這句話,能夠接納並了知它的真正內涵的話,那麼君也好,臣也好,都能夠守護心念,謹慎國事,如此就能產生一言興邦之功效。明兩朝帝師張居正說:“君之一身,上焉天命去留所繫,下焉人心向背所關。一念不謹,或貽四海之憂;一日不謹,或致無窮之患,為君豈不難乎?”就是說,一國之君的言行身教,上關乎到天理軌則,下關乎到人心向背,如果稍有懈怠不慎,會招致整個國家的內憂外患。張居正又說:“臣之事君,上焉輔之以凝承天命,下焉輔之以固結人心。致君之道少虧,則有瘝官之咎;澤民之方未備,則有曠職之愆,為臣亦豈易乎?”就是說,一國之臣承事國君,上輔助國君承受天命,下輔助國君凝聚民心。臣如果沒有認真輔助好國君,有所欠缺,就是在其位不謀其政;臣如果不具備治理民生的本領,則是嚴重的失職、瀆職行為,作為一國之臣真的是很不容易啊!

(五) 歷史上一言興邦的公案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唐太宗李世民與大臣魏徵之間留下了一段歷史佳話。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開明君主,他選賢任能,唯才是舉,廣開言路,納諫如流。而大臣魏徵,也是少有的敢於犯顏直諫的一代名相,他前後上諫兩百多事,李世民全然接納。魏徵死後,太宗傷心地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逝,朕亡一鏡矣。”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意思是,用銅作為鏡子,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冠;以古史作為鏡子,可以知曉興衰更替;以人作為鏡子,可以看清是非得失。唐太宗經常用這樣的方式防止自己犯錯,但現在魏徵去世,太宗少了一面鏡子。貞觀之治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貞觀之治與歷史上其它盛世一樣,都是君臣對於“為君難,為臣不易”這句話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對治國理政,從內心深處能夠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這一言在唐太宗和魏徵身上得到實踐,也可以說是“一言興邦”了。
(六) 歷史上一言喪邦的公案
孔子對定公也舉了“一言喪邦”的反面例子。就是人們也常說:“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就是做一國國君沒有什麼樂趣,只是他講話,下面的人都不敢違抗。孔子進一步解釋說,如果國君說的話是正確的,沒有人敢違抗也未必是件壞事,但如果說的話“不善”,就是不正確的、錯誤的,甚至是荒唐的話,下面的人都不敢違抗,那麼就會害了整個國家。其實一個國君,如果是追求權貴、榮耀,以臣民絕對服從他為樂的話,他講的話、發布的政令原則上是沒有正確的,即使正確的話,也不會得到很好貫徹。這等於是“一言而喪邦”。

 “烽火戲諸侯”的故事非常有名。西周最後一位天子周幽王,是個荒淫無道的昏君,他不思挽救周朝於危亡,反而重用佞臣,盤剝百姓,激化矛盾。有個大臣叫褒珦勸諫幽王,周幽王非但不聽,反而把褒珦關押起來。褒族人為了把把褒珦救出來,利用幽王的好色,找到了一個叫作褒姒的美女獻於幽王,替褒珦贖罪。幽王被褒姒的美色吸引,十分寵幸她,一味過起荒淫奢侈的生活。但褒姒冷若冰霜,自進宮以來從來沒有笑過一次,幽王為了博得褒姒的開心一笑,不惜想盡一切辦法,可是褒姒終日不笑。為此,幽王竟然懸賞求計,誰能引得褒姒一笑,賞金千兩。這時有個佞臣替周幽王出了一個餿主意,提議用烽火台一試。烽火台是古時候報警用的,當天子有難的時候,在烽火台上點燃烽火,以此告知附近的諸侯來勤王。荒唐透頂的周幽王竟然採納佞臣的意見,帶著褒姒登上峰火台,命令守兵點燃烽火。一時間,狼煙四起,烽火沖天,各地諸侯一見警報,以為犬戎族的人打過來了,果然帶領本部兵馬急速趕來救駕。到了驪山腳下,沒有見到一個敵人,只聽到山上一陣陣奏樂和唱歌的聲音,一看是周幽王和褒姒高坐檯上飲酒作樂。周幽王派人告訴他們說,辛苦了大家,這兒沒什麼事,不過是大王和王妃放煙火取樂,諸侯們始知被戲弄,懷著怨恨而歸。褒姒見此情景,禁不住嫣然一笑。後來周幽王遭到內外攻擊,命令點燃烽火之後,卻沒有一個諸候來勤王救駕,幽王被犬戎兵一路追殺砍死。至此,西周宣告滅亡,進入東周。

“做君王唯獨以沒有人違抗為快樂”這句話在周幽王身上產生了作用,且“烽火戲諸侯”的故事本身裡邊,周幽王聽從佞臣之一言而導致國家滅亡,都說明了“一言而喪邦”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成立的。

(七) 一言興邦或喪邦的推動力,是我們的心念—內心的修證功夫
一言而興邦或一言而喪邦,雖然從一言開始,但似乎再重要的言語或見解,只有在位高權重的君臣身上產生作用時,才會有與此相應的興邦或喪邦功效。張居正說:“夫邦之興亡,非細故也,而皆始於一言。《大學》所謂一人定國,一言僨事,意亦如此。人君審其所以興,鑑其所以亡,則可以永保天命而長守其社稷矣。”意思是,國家之興亡,雖然不是由某些細小、偶發的事件決定的,但都是從一言起始,並由言至行,增長廣大。《大學》中講,一人可以安定一個國家,一句話可以使整個事業失敗,也是這個意思。作為人君如果從這些言語所詮釋的見解中,審察正確的見解為什麼可以興國,不正確的見解為什麼可以亡國的道理,那麼可以保持與天命運行規律一致而不失江山社稷。

從張居正的這段講解中,我們體會到,一言是否可以興邦或喪邦,是由人君對言語的審察、鑑別的功夫決定的。這種審察、鑑別的功夫,也就是正心誠意之功夫。由此我們找到一言可興邦或喪邦的真正推動力量,就是我們的心念,是我們內心的修證功夫。錢穆先生說:“本章孔子專指在上者之居心言。後儒承之,以正心誠意為治國平天下之本。”

(八) 能夠“知幾其神”,一言興邦或喪邦其實很容易
蕅益大師在《論語點睛》中註解說:“四個'幾'字一樣看,皆是容易之意。《傳》曰:'幾者,動之微,知幾其神。'可以參看”。非常有意思的是,蕅益大師啟發我們要參這個“幾”字,並讓我們參閱孔子《易傳》上的這幾句話,從中體會到本章所要表達的更深一層的內涵。                                        《易傳》上說,“幾”是“動之微”,就是細微一動,那麼這個“微動”到底是什麼呢?如果能夠覺察到“微動”,就可以“知幾其神”,彷彿與神道相合,有神通一般,能夠預測吉凶禍福。這種“微動”是一種預兆,這種預兆最初是非常細微的。故這種“微動”,其實就是我們的剎那剎那的心念。當我們的心念微動的時候,即使沒有發出來,沒有行之於身口,吉凶禍福的因已種下,其果報雖未呈現,其實已是“因中果號”。如果發出來的是善念,一定感招樂果;如果發出來的是惡念,一定感招苦果。能夠時時刻刻覺照到自己“微動”的心念,並努力斷惡修善,此人就算是有神來相助了。故命運不用去卜算的,能夠善於觀察並控制自己念頭的人,就是掌握命運的人。

我們把話題拉回來。蕅益大師說這四個“幾”字,一樣看都是“容易”的之意,背後有深深的禪意。對一言興邦或喪邦,如果我們不了解其背後的真正的“微動”、“預兆”是什麼,不知道是我們心念力量的推動,看上去好像一句話就那麼容易興邦或喪邦,其實很不容易;反過來,雖然說一句話就可以興邦或喪邦不那麼容易,但如果我們能夠“知幾其神”,能夠掌握“預兆”,控制心念,其實一言興邦或喪邦的事實也是非常容易成立的。


(九) 總結
孔子針對魯定公的提問,巧妙地將為政之道的秘笈告訴了他,即為政之道的根本在於為政者的心念 ——正心誠意之功夫。歷史上的興邦或喪邦都是這個時代的宏大事件,在這些宏大事件的背後,其實都是由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微動”之心念在有力推動。這些從內心深處發出來的剎那剎那之念頭,是善還是惡,是正還是邪,都需要為政者一生去學習、領悟和把控的。



   本章所強調的是君主為一國之首,為全國人民所殷殷期望的人,不但可以左右國家政事,而且可以影響全國民心,甚至對國家的命運有直接的影響力,不可不慎。
   在上者行善,在下者不敢不善;在上者不善,在下者又不敢違抗,則忠言不至,諂媚阿諛充斥,大亂必生是可以預知的。

論語 子路十三 第15章-3

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 「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
<白話>
15-3 魯定公繼續追問:「一句話可以喪失一個國家,有這事嗎?」孔子回答道:「話可不能這樣簡單機械地理解。大家常說:『做君主沒有什麼別的快樂,唯一的樂趣,就是我所說的話無人敢違背。』
<文義>
1. 『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言為君別無可樂,唯一可樂者,無人敢違抗吾之言。
<思惟提綱>
1. 張居正怎麼說明「一言興邦」「一言喪邦」?從中可以體會什麼?
2. 老師怎麼說明「幾」的深意?
3. 老師引用了論語中哪些章節闡明孔子對「從政與學習正心」的看法?
4. 老師對今天進度做的結語?
讀誦/  魏琳蓁老師 領讀  / 20 ’15”
子路篇 第15章第一天進度 ,慢讀、緊讀、背讀各10遍 ,共30遍
15-3 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
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
子路篇 第11章 ~第15章第三天進度,各讀5遍、串5遍,共10遍
11. 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
12.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13.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4.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
15-1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
15-2 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
15-3 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 「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   『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

<義理解釋>  王凱老師 / 8’26”
一、引用經文
1. http://m.haimiyuedu.com/xiaoshuo/m/6557403751959/lunyudaquanji/28.htm
張居正說:“夫邦之興亡,非細故也,而皆始於一言。《大學》所謂一人定國,一言僨事,意亦如此。人君審其所以興,鑑其所以亡,則可以永保天命而長守其社稷矣。
2. 《大學・11》…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3. 《論語新解》錢穆先生說:“本章孔子專指在上者之居心言。後儒承之,以正心誠意為治國平天下之本。”
4. 《論語點睛》蕅益大師在《論語點睛》中註解說:“四個'幾'字一樣看,皆是容易之意。
5. 《周易正義[孔穎達疏]繫辭下》子曰: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6. 《論語・子張・13》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7. 《論語・公冶長・6》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
8. 《論語・泰伯・12》子曰:「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


二ヽ重點摘記

一、前言
   朋友們好,我們繼續學習《論語•子路篇》第十五章。今天我們作第三次講解。上一次我們分析了一言興邦或喪邦的正反面案例,對「一言如何興邦,一言如何喪邦」產生直觀認識。
二、進一步分析「一言而興邦VS一言而喪邦」
今天我們繼續作分析。一言而興邦或一言而喪邦,雖然從一言開始,但似乎再重要的言語或見解,只有在位高權重的君臣身上產生作用時,才會有與此相應的興邦或喪邦功效。
(1) 一言可興邦或喪邦的真正推動力量,就是我們的心念
張居正怎麼說?
張居正說:夫邦之興亡,非細故也,而皆始於一言。《大學》所謂一人定國,一言僨事,意亦如此。人君審其所以興,鑑其所以亡,則可以永保天命而長守其社稷矣。”
意思是?國家之興亡,雖然不是由某些細小、偶發的事件決定的,但都是從一言起始,並由言至行,增長廣大。《大學》中講,一人可以安定一個國家,一句話可以使整個事業失敗,也是這個意思。作為人君如果從這些言語所詮釋的見解中,審察正確的見解為什麼可以興國,不正確的見解為什麼可以亡國的道理,那麼可以保持與天命運行規律一致而不失江山社稷。
*從張居正所說,可以體會到?
從張居正的這段講解中,我們體會到,一言是否可以興邦或喪邦,是由人君對言語的審察、鑑別的功夫決定的。這種審察、鑑別的功夫,也就是正心誠意之功夫。由此我們找到一言可興邦或喪邦的真正推動力量,就是我們的心念,是我們內心的修證功夫。
(2) 正心誠意為治國平天下之本。
*《論語新解》錢穆先生說:“本章孔子專指在上者之居心言。後儒承之,以正心誠意為治國平天下之本。”
(3) 「幾」的深意
甲. 蕅益大師在《論語點睛》中註解說:“四個'幾'字一樣看,皆是容易之意。非常有意思的是,蕅益大師啟發我們要參這個“幾”字,並讓我們參閱孔子《易傳》上的這幾句話,從中體會到本章所要表達的更深一層的內涵。
乙. 四個“幾”,第一個“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第二個,“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第三個,同樣是“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第四個,“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這四個“幾”字,蕅益大師說,從整體上看,都是容易的意思。
丙. 善念感善果,惡念感惡果
《易傳》上說,“幾”是“動之微”,就是細微一動,那麼這個“微動”到底是什麼呢?如果能夠覺察到“微動”,就可以“知幾其神”,彷彿與神道相合,有神通一般,能夠預測吉凶禍福。這種“微動”是一種預兆,這種預兆最初是非常細微的。故這種“微動”,其實就是我們的剎那剎那的心念。當我們的心念微動的時候,即使沒有發出來,沒有行之於身口,吉凶禍福的因已種下,其果報雖未呈現,其實已是“因中果號”。
  如果發出來的是善念,一定感招樂果;如果發出來的是惡念,一定感招苦果。能夠時時刻刻覺照到自己“微動”的心念,並努力斷惡修善,此人就算是有神來相助了。故命運不用去卜算的,能夠善於觀察並控制自己念頭的人,就是掌握命運的人。
丁. 心念與興邦喪邦的關係
我們把話題拉回來。蕅益大師說這四個“幾”字,一樣看都是“容易”的之意,背後有深深的禪意。對一言興邦或喪邦,如果我們不了解其背後的真正的“微動”、“預兆”是什麼,不知道是我們心念力量的推動,看上去好像一句話就那麼容易興邦或喪邦,其實很不容易;反過來,雖然說一句話就可以興邦或喪邦不那麼容易,但如果我們能夠“知幾其神”,能夠掌握“預兆”,控制心念,其實一言興邦或喪邦的事實也是非常容易成立的。

(4) 何為“政者,正也”?
《論語》中講為政,都說“政者,正也”,所謂“正”,包括了自正與正他。那麼什麼是“正”呢?就是我們的心念要正,心念正了,才可以身正。自己的心念正了,才可以正別人之不正。   
(5) 從政VS正心 
甲. 那麼何謂心念正呢?就是《大學》中講的“正心、誠意”。
乙. 在《子張十九》篇中,子夏說“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就是你當官出仕了,一定要不斷地學習,這個“學習”,就是學如何正心誠意,不斷覺悟,直至“內聖”。此章孔子其實是諫言魯定公,要不斷正心誠意,如果有了“內聖”的品德,“一言興邦”其實易如反掌。所以“內聖而外王”是儒家個人修養的最高理想。
丙. 反過來,當正心誠意功夫不到的時候,即“學”不夠的時候,不可以出仕。在《公冶長第五》中說到:“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孔子讓他的學生漆雕開去做官。他答道:“我對做官還沒有什麼信心。”就是做官還沒有到火候,孔子所以聽了很高興。
丁. 在《泰伯第八》中,孔子說到:“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就是讀書三年還沒去做官,這是難能可貴的。也就是說,當我們的內聖之德不能與官位所匹配的時候,是不輕易去當官的。否則的話,德不配位,易產生“一言而喪邦”的悲劇。
(6) 把控剎那的念頭在善是為政的根本
孔子針對魯定公的提問,巧妙地將為政之道的秘笈告訴了他,即為政之道的根本在於為政者的心念 ——正心誠意之功夫。歷史上的興邦或喪邦都是這個時代的宏大事件,在這些宏大事件的背後,其實都是由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微動”之心念在有力推動。這些從內心深處發出來的剎那剎那之念頭,是善還是惡,是正還是邪,都需要為政者一生都要去學習、領悟和把控的。

好,今天先學到這裡,謝謝大家!(注:文字部分為講師手稿,與音頻稍有出入。)

論語 子路十三 第15章-2

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
(全文: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白話〉
有人說:「『做國君困難,做臣子也不容易。』如果知道了做國君的困難,這不近乎於一句話可以使國家興盛嗎?」

〈文義〉
1.幾乎:近於,猶言差不多。

〈思維提綱〉
1.聽過昨天的講說,對「為君難,為臣不易」,您有何想法? 會有時代的差異嗎?
2.回過頭想想看,語言(也可以說言論)在現今網路媒體時代,有何作用 ?您對網路媒體傳遞的內容有何看法?
3.《大學》有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您覺得對“家事、國事、天下事”也要事事關心嗎?為什麼?如何關心才會對自他、對眾生真實產生利益?

〈義理解說〉
    一、 補充資料
魏徵少年時貧困,幼年喪父為謀生,當了道士,他融會貫通於讀書,見天下亂,特別留意縱橫家的學說。玄武門事變後,李建成(魏徵為其所用)被自己的弟弟李世民(秦王,後來的唐太宗)殺死,魏徵輔佐太宗十七年,史書稱他:“有志膽,每犯顏進諫,雖逢帝甚怒,神色不徙,而天子亦為之霽威(收斂威怒)。” 他們兩人,一個從善如流,一個直言敢諫,君臣之間,在歷史上留下了千古的佳話。
2.張居正:謚號“文忠” 明代政治家,改革家。 著《帝鑒圖說》提供小皇帝閱讀的教科書,由一個個小的故事搆成,每個故事配以形象的插圖。 書中的插圖是明代的木刻版畫,線條簡單,輪廓清晰,樸拙中帶有幾分稚趣,可愛又不失傳神,兼具欣賞性和收藏性 。《四書直解:兩朝帝師張居正白話講本》以最通俗的白話文寫成。同時還融入了張居正及一些編寫等人對曆代王朝興衰的總結,以及對重大曆史教訓的獨特見解和銳意進取的改革思想。還有《張太岳集》、《書經直解》等。


二、重點摘記
(一)前言
 上一次我們講到,言語背後見解的重要性,見解決定了我們個人的命運和國家的興衰。今天我們從孔子舉的一言可以接近於興邦或喪邦的案例來分析說明。
(二) 正講
1. 孔子舉的正面例子是,如果對“為君難,為臣不易”這句話,能夠接納並了知它的真正內涵的話,那麼君也好,臣也好,都能夠守護心念,謹慎國事,如此就能產生一言興邦之功效。
2.明兩朝帝師張居正說:「君之一身,上焉天命去留所繫,下焉人心向背所關。一念不謹,或貽四海之憂;一日不謹,或致無窮之患,為君豈不難乎?」
3. 就是:一國之君的言行身教,上關乎到天理軌則,下關乎到人心向背,如果稍有懈怠不慎,會招致整個國家的內憂外患。
4. 又說:「臣之事君,上焉輔之以凝承天命,下焉輔之以固結人心。致君之道少虧,則有瘝官之咎;澤民之方未備,則有曠職之愆,為臣亦豈易乎?」
5. 即是:一國之臣承事國君,上輔助國君承受天命,下輔助國君凝聚民心。臣如果沒有認真輔助好國君,有所欠缺,就是在其位不謀其政;臣如果不具備治理民生的本領,則是嚴重的失職、瀆職行為,作為一國之臣真的是很不容易啊!
 (三)君臣一言興邦之例
1. 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唐太宗李世民與大臣魏徵之間留下了一段歷史佳話。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開明君主,他選賢任能,唯才是舉,廣開言路,納諫如流。而大臣魏徵,也是少有的敢於犯顏直諫的一代名相,他前後上諫兩百多事,李世民全然接納。
2. 魏徵死後,太宗傷心地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逝,朕亡一鏡矣。”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意思是,用銅作為鏡子,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冠;以古史作為鏡子,可以知曉興衰更替;以人作為鏡子,可以看清是非得失。唐太宗經常用這樣的方式防止自己犯錯,但現在魏徵去世,太宗少了一面鏡子。貞觀之治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3. 貞觀之治與歷史上其它盛世一樣,都是君臣對於“為君難,為臣不易”這句話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對治國理政,從內心深處能夠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這一言在唐太宗和魏徵身上得到實踐,也可以說是“一言興邦”了。
(四) 君臣一言喪邦之例
1. 孔子對定公也舉了“一言喪邦”的反面例子。就是人們也常說:“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就是做一國國君沒有什麼樂趣,只是他講話,下面的人都不敢違抗。孔子進一步解釋說,如果國君說的話是正確的,沒有人敢違抗也未必是件壞事,但如果說的話“不善”,就是不正確的、錯誤的,甚至是荒唐的話,下面的人都不敢違抗,那麼就會害了整個國家。
 2. 其實一個國君,如果是追求權貴、榮耀,以臣民絕對服從他為樂的話,他講的話、發布的政令原則上是沒有正確的,即使正確的話,也不會得到很好貫徹。這等於是“一言而喪邦”。
3. “烽火戲諸侯”的故事非常有名。西周最後一位天子周幽王,是個荒淫無道的昏君,他不思挽救周朝於危亡,反而重用佞臣,盤剝百姓,激化矛盾。有個大臣叫褒珦勸諫幽王,周幽王非但不聽,反而把褒珦關押起來。褒族人為了把把褒珦救出來,利用幽王的好色,找到了一個叫作褒姒的美女獻於幽王,替褒珦贖罪。
4. 幽王被褒姒的美色吸引,十分寵幸她,一味過起荒淫奢侈的生活。但褒姒冷若冰霜,自進宮以來從來沒有笑過一次,幽王為了博得褒姒的開心一笑,不惜想盡一切辦法,可是褒姒終日不笑。為此,幽王竟然懸賞求計,誰能引得褒姒一笑,賞金千兩。這時有個佞臣替周幽王出了一個餿主意,提議用烽火台一試。
5. 烽火台是古時候報警用的,當天子有難的時候,在烽火台上點燃烽火,以此告知附近的諸侯來勤王。荒唐透頂的周幽王竟然採納佞臣的意見,帶著褒姒登上峰火台,命令守兵點燃烽火。一時間,狼煙四起,烽火沖天,各地諸侯一見警報,以為犬戎族的人打過來了,果然帶領本部兵馬急速趕來救駕。
6. 到了驪山腳下,沒有見到一個敵人,只聽到山上一陣陣奏樂和唱歌的聲音,一看是周幽王和褒姒高坐檯上飲酒作樂。周幽王派人告訴他們說,辛苦了大家,這兒沒什麼事,不過是大王和王妃放煙火取樂,諸侯們始知被戲弄,懷著怨恨而歸。褒姒見此情景,禁不住嫣然一笑。後來周幽王遭到內外攻擊,命令點燃烽火之後,卻沒有一個諸候來勤王救駕,幽王被犬戎兵一路追殺砍死。至此,西周宣告滅亡,進入東周。
7. “做君王唯獨以沒有人違抗為快樂”這句話在周幽王身上產生了作用,且“烽火戲諸侯”的故事本身裡邊,周幽王聽從佞臣之一言而導致國家滅亡,都說明了“一言而喪邦”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成立的。

論語 子路十三 第15章-1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今天進度>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若是其幾也!
<白話>
魯定公問:「一句話可以興盛一個國家,有這事嗎?」孔子回答道:「不可以這樣簡單機械地去理解這句話」。
<文義>
1.「其幾也」中的「幾」,有多種解釋:
(1)朱熹和錢穆先生釋為「期望」,就是對一句話不必一定期望它產生如此這般的功效。
(2)李炳南老先生釋為「接近」,雖然不能說一言可以興邦,但是說一句有道理的話,可與興邦接近。
(3)楊伯峻先生釋為「拘泥」,即對「一言興邦」不要簡單、機械地理解。
<思惟提綱>
1. 您認為一個國家的興盛和衰敗是由什麼決定的?為什麼?
2. 孔子在本章舉了哪兩個例子來證明在某種程度上,一言的功效,可以接近於興邦或喪邦?
3. 如何理解這個「言」,「言語」會成為國家興衰的根本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 朱熹《論語集注》:幾,期也。詩曰:「如幾如式。」言一言之間,未可以如此而必期其效。
2. 錢穆《論語新解》其幾也:三字連上讀。幾,期望義。與下“不幾乎”,兩“幾”字義別。
3. 李炳南《論語講記》孔子對定公說:「言不可以若是」,一句話就把國家興起來,大概不如此,但是「其幾也。」幾字當近字講,較好。雖不能說一言興邦,然說一句有道理的話,可與興邦接近。
二ヽ重點摘記
(原文)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
孔子對曰:「言不可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
曰:「一言而喪邦,有諸?」
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一)本章文義與消文
1. 定公,就是魯國國君魯定公,他向孔子請教問題。問:「一句話可以興盛一個國家,有這事嗎?」。「一言而興邦」,是一個古成語,大家都說一言可以興邦,定公有點不相信,或不理解,一句話就這麼厲害,就能夠興邦麼?
2. 孔子回答道:「不可以這樣簡單理解」。其中「其幾也」中的「幾」,有多種解釋。
(1)朱熹和錢穆先生釋為「期望」,就是對一句話不必一定期望它產生如此這般的功效。
(2)李炳南老先生釋為「接近」,雖然不能說一言可以興邦,但是說一句有道理的話,可與興邦接近。
(3)楊伯峻先生釋為「拘泥」,即對「一言興邦」不要簡單、機械地理解。
上述三種解釋都可以貫通。總的意思是,對一言興邦或喪邦,不可以簡單、機械理解,但在一定條件下它可以成立,或接近成立。
3. 孔子針對定公的提問,就藉機諫言,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 「大家都說:『做君主很難,做臣也不容易』如果知道做君主的艱難,而能慎重其事,這不就是接近一句話可以興盛國家了嗎?」。意思是,如果國君對這句話能夠採納而建立在內心,並能夠付之實踐的話,這一句話等於產生了「一言可興邦」的功效了。從中我們也感受到了孔子的「善教」。
4. 魯定公還不死心,繼續追問:「一句話可以喪失一個國家,有這事嗎?」「一言而喪邦」同樣是當時的一句成語。如果採納一個好的建議可以「一言興邦」,那麼「一言喪邦」的事難道也存在嗎?
5. 魯定公的疑問,又給孔子帶來了一個「諫言」的機會。孔子一開始的回答和前面一樣:「話可不能這樣簡單機械地理解」。接著孔子又舉了一個反面例子,將國君常想常犯的錯誤舉出來。孔子這樣說:「我再舉一個大家常說的話:『做君主沒有什麼別的快樂,只是我說任何話都沒有人敢違抗。』」孔子接著解釋說:「如果說的話正確而沒人敢違抗,不是也很好麼?如果說的話不正確也沒人敢違抗,這不就接近一句話便喪失一個國家了嗎?」
(二)本章深究
1. 這就是孔子與魯國國君魯定公的一次對話。這個對話意味深長,讓千年之後的我們仍然願意去揣摩其中的深深禪意。
2. 通常我們認為一個國家的興衰,涉及到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等眾多方面,是一個國家綜合治理能力決定的。「一言之間」、「一言之微」,怎麼就可以決定一個國家的興衰呢?一個國家的興盛,可以表現為經濟繁榮、軍事強大、國富民足,社會安定,文化自信等等;國家的衰弱,與上述正好相反。
3. 但這些都是外在的表現,是外在結果的呈現,那麼它的內在根源、源頭在哪裡呢?孔子舉了兩個正反例子,證明在某種程度上,一言的功效,可以接近於興邦或喪邦。那麼如何理解這個「言」呢,言語是否真的成為國家興衰的根本呢?
4. 古人說:「言為心聲」,即言語表面上看是一句話,而實質是我們內心的見解。某種程度上說,見解決定一切,我們所有的苦樂,都是隨著見解的改變而改變。對個人而言,見解決定行為,行為影響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改變命運。
5. 而對一個國家或民族而言,國君對民眾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影響很大,而全民的主流見解和價值觀,決定了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及興衰。

論語 子路十三 第14章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

<白話>
冉有退朝晚了,孔子問說:「為什麼這麼晚?」冉有答道:「因為有國政要處理。」孔子說:「那是家事吧!如果是國政,雖然我不在位當官,但會告訴我的。」

<文義>
1.冉有退朝:冉有當季氏的家臣,「退朝」謂退於季氏之私朝。
2.晏:晚。
3.有政:有國政討論,故退遲。
4.事:私事,指季氏的家事。
5.雖不吾以:雖然我不被用,不在位當官。「以」,用。

<思惟提綱>
1.從冉有退朝晚了,夫子與他的對話,您可以看出師弟之間的關係嗎?
2.孔子為何說冉有為季氏所忙的是「事」不是「政」呢?
3.孔子為何要糾正冉有,那不是「政」那是「事」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
(一) 冉子這個人
 冉子就是冉有,是孔子的主要弟子之一。他雖不擅長跟孔子學習道德,但很擅長政事。他曾任季氏家的總管,專門負責財務。他因為幫季氏聚斂財貨,曾受到孔子的批評。

(二) 冉子與夫子之間師弟的關係
這一段是說:有一天冉有退朝很晚,來向孔子報到。孔子問:為什麼回來晚了?冉有回答道:因為有國政沒有處理完,所以延遲了。
 從這段可以看出,大概冉有每天下了班都要來看望老師。今天雖然晚了,但也照來不誤。老師對他也非常操心,一見面就問他來晚的原因。可見他們師弟之間的關係是非常親切的,就像父子一樣溫馨。然而真正的故事卻在後半段。

(三) 夫子糾正冉有「其事也!非政」
1. 夫子關心學生的道業
冉有退朝比平時晚,孔子問他原因,冉有說:因為有國政沒處理完,所以回來晚了。對於具體是什麼內容,冉有並未多說,似乎也不想多說。
孔子畢竟是老師,老師既要關心學生的生活,更有責任關心他的道業。
2. 季氏家務是「事」不是「政」
聽了冉有的回答,孔子就知道冉有有糊塗的地方。這是因為冉有退朝之朝,指的是季氏的家朝。政之一字,專指國政。家族內務只能稱為事,不能稱為政,而且國政不能私議於家朝。
因此,不論冉有是將事誤說為政,還是他以為在家議政也無妨,總之都違背了禮。孔子隨即婉轉地指正道:你不應該說是處理國政吧,應該說處理家事。
3. 如果是國政,孔子會知道
如果是國政的話,我雖然不在位,但是我過去曾為大夫,從禮上講也應該有資格聽取國政。既然我沒有聽說,你也沒告訴我,想必不是國政,而只能是家事。別人的家事,當然我就不必知道了。
4.在家朝議論國政是違禮
事實上,因為季氏專魯,竊國為己,在家朝議政恐怕是常事。冉有作為其重要家臣也參與其中,其實也跟著走向了非禮。孔子雖然沒有直接說破,但是冉有應該能領悟到孔子意趣。
5.順著主人違禮並非君子之道
冉有擅政且為季氏所用,食人俸祿似不得不順著自己的主人。而這在孔子看來,並非君子之道。因為君子應謀道不謀食,不應該為衣食而屈就人非,也不應該只圖施展才幹而模糊道德界限。孔子自己的準則則是:“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這正是冉有所不及的。

(四) 結攝:孔子教人不昧自心,堅持明明德
孔子時代雖然已過去2500年,但做人的基本原則是不會變的。人如果為物慾所奪,為功名所累,亡失了真正的氣節,又怎能與天地並稱三才呢?孔子之教,正是教人不昧自心,堅持明明德以發揮大用,這才不致於將明珠投於污泥,將堯舜之資泯滅於凡情俗務之中。

論語 子路十三 第13章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白話>
孔子說:「如果執政者能端正自身,那麼從事政治有何困難呢?
如果不能端正自身,如何能端正別人呢?」

<文義>
1.苟:誠也,如也。

2.正其身:指執政者要端正自身的言行舉止。

3.何有:何難之有,有什麼困難。

4.如正人何:如何能端正別人。

<思惟提綱>

1. 為什麼「苟正其身」,從政這件事就不難?

2.「正其身」與「從政」有關係嗎?為什麼 ?

3. 為政者要「正人」,最重要的是先做到什麼?

4. 若要「正人」影響人,最好德位兼備。你認為呢?
   如果沒有位,可以影響人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論語•子路•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論語•顏淵•17》: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3.《論語•顏淵•19》: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4.《論語•子路•3》: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5.《論語•子路•11》: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媵殘去殺
矣。』誠哉是言也!」

6.《論語•子路•12》: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7.《中庸•17》: 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8.《論語•里仁•14》: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二、重點摘記

 (第13章原文)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一)解釋文意 :

1.從政的政,就是端正的正。從政就是正人,就是要領導他人走上正路。

2.孔子說:為政者如果能夠自正其身的話,從政這件事又有什麼難的?如果不能自正其身的話,又怎麼能正人,不能正人又怎能叫從政呢?

(二) 本章的道理出現在《論語》其他篇章

這個道理在《論語》多處提到: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

3.“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4.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三)為什麼這麼說?

1.因為從政者雖有一定的地位,可以宣講道理,可以發號施令,但那些勸人的道理自己都不照做,誰會相信那些道理呢?

2.要求別人做的連自己都不做,誰又會服氣呢?反之,如果從政者身體力行,大眾自然信服效法。

3.所以,孔子認為正人靠的不是權威,而是靠德行的感召力。

4.但是權威也並非無用,因為有權威者自然成為大眾所重視的對象,權威有使道德影響力更加彰顯的作用。這就好比貴重的東西若加以精美的包裝則顯得更加昂貴。

(四)引經證成

1.正如第 10章所述,孔子雖具聖德,在不被見用時,也無法彰顯於世人。

2.又如孔子所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

3.一旦如第12章所說:聖人若居王位,就可以經世而後仁。

4.而如第11章所說:善人雖不及聖人,若得以為邦百歲,亦可以勝殘去殺。

(五) 若要正人,最好德位兼備

1.綜合這幾章可見:若要正人,最好是德位兼備,無德則失去根本,無位則失去憑藉。

2.德越高,代表自正其身的水平越高,則正人之效也越大。善人的正人之效是勝殘去殺,聖人的正人之效則是天下歸仁。

3.位並非人人可以求得,刻意求位反而有追名逐利之嫌,而德則人人可求,因為完全是自心的功夫。

4.如果真有德行,也必得其位。如《中庸》說: “故大德,必得其位。”“故大德者必受命。

5.孔子雖未被見用於當時,卻被尊為大成至聖,一直影響著中國乃至世界,豈非 受命得位達到極致啊!

(六) 總結: 善用位的影響力,正己更是要務

1.其實位的內涵很廣,也並非只限於行政地位。

2.例如父母對子女就是一種位,哥哥對弟弟也是一種位,老師對學生也是一種位,每個人相對他人可能都處於某種上位,有位就有位的影響力。

3.如果善用這種影響力,借用它傳遞智慧和仁義,這卻是人人可為的。

4.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所以真正的難度不在於有沒有位,而在於有沒有值得傳遞的東西。正己才是真正的要務啊!

論語 子路十三 第12章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白話>
孔子說:若聖人德位兼備,來治理天下國家,
用三十年的時間,就可以使天下歸仁。
<文義>
1.王者:是指聖人受命而興,君主天下,也即外王內聖者。
2.世:是時間單位,三十年為一世。
<思惟提綱>
1.孔子說的【天下歸仁】的層面是很高的,夫子有怎樣高遠的追求呢?
2.善良跟仁不是差不多嗎?而孔子認為善良跟仁有什麼區別呢?
3.請問您會想成為一個善良的平凡人嗎?
  還是 您想成為一個能夠改變世道人心〜使【天下歸仁】的聖人呢?
4.孔子推行禮制的核心是什麼?需要的時間要三十年。為什麼呢?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子路篇˙10》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二. 重點摘記

大家好!現在我們學習《子路篇》的第 12章: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文義>
王者是指聖人受命而興,君主天下,也即外王內聖者。
世是時間單位,三十年為一世。

<白話>
孔子說:若聖人德位兼備,來治理天下國家,
用三十年的時間,就可以使天下歸仁。

(一) 天下歸仁的內涵
天下歸仁的層面是很高的,它不僅指綱紀禮樂得以恢復,
更重要的是人人都克己復禮,以修身為本。
也就是說,人心不僅變得善良,
而且還有了更高的追求 ——都想成為君子聖賢。
(二) 善良跟仁的區別
◎善良跟仁有什麼區別呢?
1.善良只是停在一般的存好心、做好事,與人和諧相處的階段,
  其目標還在於過上好日子。
2.仁則不同,仁者是要在智慧上不斷開展〜就是要明明德,
  而且還要在明明德這個層面去親民,幫助別人一起明明德。
3.再者,善人不一定沒有物慾,當然更不一定沒有私慾,只是他不會害人,
  也不會只顧自己,會與別人達成一種互助平衡。
4.仁者則要徹底淨化物慾和私慾,以忘我利他為最高境界。
(三) 心的化育是急不來的事情
1.既然天下歸仁這個層面,比第 10章的“ 三年有成 ”要高很多,
  所以它需要的時間也更長,要三十年。
2.孔子推行禮制的核心是治心,治心就不是管手管腳,是對心的化育,
  這本身就是急不來的事情。
3.在三十年內能夠改變社會,使人人都從自私自利的小我中跨出來
 而希聖希賢,都自覺以修身為本,凡事都克己復禮,這是多麼的了不起!4.試想,我們想幫一個人改善一點 都很難,
  而聖人卻能夠改變世道人心,的確不是平凡人所能做到的。

(四) 結語
三十年內使天下歸仁,一是靠仁德,二是靠王位。
孔子雖有內聖,卻沒有外王,因此孔子在當世並沒有形成天下歸仁的局面。然而,孔子的思想和道德成就登峰造極〜
〜能夠穿越百代而不墮,澤被八方而不竭,
  這也是對“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的另一種印證吧!
改變世道人心 乃至變轉自心都不是一蹴可及啊!
但是有師法友的引導 策勵 與陪伴
我們就 有勇氣超越自我 跨越 平凡人的習氣
有勇氣攀登 使【天下歸仁】的高峰

謝謝各位 同行善友的陪伴〜
期待和大家堅持共學 3年  30年  300年  乃至 生生世世都要和聖賢學習哦!

論語 子路十三 第11章

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

<白話>
孔子說:「古人說:『如果由善人相繼治理國家長達一百年,也就可以把殘暴的人化為好人,可以廢除殺人的刑罰了。』這話說得實在不錯啊!」

<文義>
1. 善人:天資仁厚者。
2. 為邦百年:相繼治理國政百年之久。
3.  勝殘:勝殘,感化殘暴的人,使其不再為惡。
4. 去殺:去,除掉。去殺,廢除砍頭的刑罰。

<思惟提綱>
1. 本章的子曰,夫子為何有此言說?
2. 為何說「善人為邦百年」,可以「勝殘去殺」?
3. 一個國家、一個團隊治理之效,主要取決於誰?
4. 省思一下,我對從屬於我的人,我負責任嗎?我給他苦還是樂?善還是不善?


一、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

(一) 何謂善人
善人是指天資仁厚者。他雖然天資仁厚,但是其胸襟和智慧不一定達到聖賢的高度。

(二) 本章譯釋
孔子說:古人有言,即使由善人治國,相續百年,連殘暴之人都可以被感化而不再做惡,當人民咸歸於善良,就可以不用死刑了,整個社會也當然不會再有刑戮殺伐的現象。
相信這話絕對是真的!

(三) 孔子此說的緣起
1. 春秋時期,諸侯割據爭霸,禮法被踐踏,臣弒君、子弒父的事情時有發生,亂世中老百姓也一定跟著遭殃。
2. 孔子悲天憫人,引這句古語是想表達:國家是否太平,其主要干係都在於治國者。
3. 不要說治國者是聖賢,即使只是個善人,若能相繼為政的話,也可以勝殘去殺。
4. 而如今殺殘不斷,亂象叢生,說明為國者但謀私利,連基本的善都達不到,真是太不應該了,也太可悲了!

(四) 治國之效取決於國君
1. 從這一段可以看出,孔子認為治國之效主要取決於國君。
2. 照此類推,單位如何主要取決於單位領導,家庭狀況如何主要取決於家長,因為他們居於主導地位,是這個群體風氣的引領者。他們向善,底下的人都跟著向善;他們向惡,底下的人也都跟著向惡,就像車廂跟著火車頭跑一樣。

(五). 總結
1. 事實上,每個人都相對地處在對別人的主導地位,或者對別人有一定的影響力。
2. 因此,每個人對從屬的那一方都負有一定的責任。那麼,我們準備向他輸出什麼呢?是苦還是樂?是善還是不善?你意識到了嗎?你準備好了嗎?

論語 子路十三 第10章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白話>
孔子說:「如果有人聘用我去治國,一年可以治理就緒,三年便有成就。」
<文義>
1.期月:古注皆作一周年解釋,「期」音「基」
2.「可」字,是指初步的功效而言。孔子從前治理魯國,孔子世家說,三個月即告大治。此就衛國的情形衡量,預計三年有成,到時候,自然使民眾富足,而又受禮樂教化。
3.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這是孔子居在衛國時,有感而發。當時衛靈公已老,怠於政事,不能用孔子,孔子喟歎,說了這幾句話。
<思惟提綱>
1. 根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這是孔子居衛國時,不能被衛君所聘用,有感而發,揣摩一下孔子當時的心情?
2. 您生活中也有類似的經驗嗎?譬如我們對某個人的毛病看得很清楚,也很想幫他改正,可是對方卻自以為是,不想聽更不想改。
3. 我們自己是否也正陷於同樣的狀態呢?別人勸不得也說不得,或者說了也聽不進,用種種理由為自己辯護。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 《孔子世家》: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則之。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中都宰:中都(在今山東汶上)的地方長官。則:效法。大司寇:管理司法的最高長官。)
2.《論語.里仁.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3.《道德經·第四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道』以和為用,所以人也要仿傚『道』的運行方式,鋒芒內斂,勿恃才傲人,勿得意驕縱,要有容納虛受之量,圓融又不合汙的行事於世。所以『挫銳解紛,和光同塵』是種與世沉浮的處世態度,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智慧。)
二ヽ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一)本章文義與消文
1. 期月就是滿一年之月,也就是指一年的時間。
2. 孔子說:假如有哪個國家肯將國政委任於我,那麼在一年之內,就能使積弊得以革除,綱紀得以興建,而有可觀之處;在三年之內,就能使民德歸厚、禮樂風行,而大治功成!
(二)孔子有這個治國的能力
1. 孔子有沒有這個能力呢?有的。
2. 史載孔子在五十一歲任魯國的中都宰,治理一年,使民眾安居樂業,路不拾遺,且“四方則之”——四面八方都以中都這個地方為模範;在五十二歲至五十四歲又任大司寇,其間使魯國大治,感得國人作歌頌之。
(三)孔子講這句話時心中的感嘆
1. 孔子講這句話,其實是在他從魯國出來以後在衛國待了很久,對衛靈公不能任用他的一句嘆惋。
2. 從這個現象可以看出:聖人出世,雖然懷揣了治國平天下的法寶,但是不被世人見用,聖人也無可奈何。
3. 就像一位明醫雖然擁有妙方,而且也來到家門口,滿懷熱情地準備給病人看病,可是病人卻拒絕就醫,或者陽奉陰違,這位明醫也無可奈何,而病人則自己耽誤了自己。
(四)本章的反思
1. 生活中也有類似的經驗:譬如我們對某個人的毛病看得很清楚,也很想幫他改正,可是對方卻自以為是,不想聽更不想改,那我們也沒辦法,只能遺憾和等待。
2. 這是在說別人,其實更重要的是反省我們自己——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我們自己是否也正陷於同樣的狀態:別人勸不得也說不得,或者說了也聽不進,用種種理由為自己辯護,那自己進步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3. 也許有人說,他說得也不見得對,幹嘛要聽他的。的確,他人講得也不見得都對,但關鍵是我們的心態,是否處在一種準備學習的狀態。如果是的話,人家講得有理我固然會受益,他講得不在理,我也會受益。因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又有什麼不好呢?
4. 事實上,人看自己難、看別人容易。所以,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正好是我的一面鏡子,可以幫助我改過遷善。這樣的資源誰會捨棄呢?何況,我們又焉知身邊沒有和光同塵的聖賢呢?

論語 子路十三 第9章-3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白話>
9-1 孔子去衛國,冉有駕車。孔子說:「人真多啊!」
9-2冉有聽夫子這麼說,就請問說:「人已經很多了,那接下來該怎麼辦?」
夫子說:「要使百姓富足。」
9-3冉有接著問:「已經富足了,那還要怎麼做呢?」孔子說:「要教化百姓。」
<文義>
1.加:增加。
2.教:動詞,教化、教導。

<思惟提綱>
1. 治國三綱領:庶之、富之、教之,彼此之間的關係為何?
2. 為何要教之?人為何需要教育?
3. 教之,最該要教的是什麼?
4. 一個人的舉手投足呈現其教化程度,請問我們繼承了聖賢的教化傳統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朱子《四書集注》:「富而不教,則近於禽獸。」
2. 《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
3. 《孟子•滕文公上》:「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4.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5. 《禮記•禮運》:「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
6. 《論語•述而•2》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二、重點摘記

 (一)上次討論的重點
我們繼續共學〈子路篇〉第九章。上一次我們探討了一個問題,夫子的 “庶之”、“富之”、“教之”這治國三綱領,它們彼此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是先後遞進的關係,還是相互觀待,相互支撐的關係?夫子真正的心意又是怎樣的?雖然我們現在只能“瞎子摸象”,但這些問題還是非常值得探討和思考的。

(二) 人需要教育
我們再來重點討論一下“教之”。
1.朱子《四書集注》說: “富而不教,則近於禽獸。”這句話出自孟子。
《孟子•滕文公上》說:“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
2. 人和動物最大的不同在於人是有道的,在飽食暖衣這些物質生活之上,還要
  接受趣向於道的心靈教育,如果不能接受心靈教育,那麼,人活著就和動物沒
  什麼區別了。
3. 就像我的老師常說的“教育是人類升沈的樞紐”,人類升與沈的樞紐關鍵在
於教育,教育辦得好,就向上升;辦不好,就向下墮。

(三) 要教些什麼?要教怎麼做人
1. 孟子說: “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
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很明確,就教一件事:人倫,也就是教怎麼做人。
2. 儒家對人的教育是先從“小學”的灑掃、應對、進退開始的,再進入“大學”,
學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大人之學。無論是“小學”,還是“大學”,貫穿始終的就是教“人義”,也就是人之為人的意義。
3.《禮記•禮運》說:“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
4. 夫子開壇講學幾十年,“學不厭、教不倦”的就是教人怎樣才能“成人”,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大人”,怎樣才能在人與人的相處之中,修己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5. 可以說,儒家教育的突出特徵就是將這“五倫十義”做為教化民眾的根本,將“五倫十義”作為一個人之所以為人必須懂得,也必須具備的基本德性。

(四)現代人未能繼承聖賢的教化傳統
1.遺憾的是,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雨飄搖,我們現代人並未很好地繼承古聖先賢的教化傳統,改革開放 40年來,我們的物質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精神文明卻遠遠落在後面。
事例:
※前一段時間,全國各地接連發生了一連串挑戰人們道德底線的事件。因坐過
了站,重慶萬州一個乘客與司機爭執互毆,車輛墜江,15人死亡。
※同樣也因為坐過站,北京一個乘客抄起整箱牛奶砸向司機,造成事故;
※高鐵和公交上有人公然“霸座”,乘務員來勸說時,還蠻不講理,無理取鬧
※還有人面對警察的正常執法,撒潑打滾、胡攪蠻纏……
這些事件的發生著實讓人驚愕,讓人痛心!
2.主席曾說:“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那麼要讓靈魂跟上前行的腳步,要讓美德和善舉擠壓自私與冷漠,就一定要構建匹配新時代的精神文明,而這也必定要靠對社會大眾的教育教化,提升大眾的整體道德修養才能達成。

(五) 教之就是教化和教養
1. 儒家教育強調 “教化”,也就是夫子這兒說的“教之”,所謂教化的“化”
就是春風化雨,潛移默化;除了“化”,還強調“教養”,“養”就是慢慢的去培養,在一個良好的環境和氛圍中去滋養,將人本有的天性慢慢顯發出來,長養出來。
2. 按照儒家“仁”的教育理念,合乎人性、道德人格的培育一定是慢慢“養”
  出來的,慢慢“化”出來的,而不是強求強加出來的。
3. 如果我們能夠追隨擁有“道德仁義”的好老師,生起對古聖先賢生命境界的
真實嚮往,進而產生一種內在的心靈自覺,那麼,假以時日,那種“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須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這些美好的道德修養就會在我們的身心上呈現。

(六) 每個人的舉手投足折射出社會的文明程度
1. 事例
前兩天,看到微信圈流傳一個視頻,成都地鐵一號線上,一個中年女子乘車時隨意嗑著瓜子,漫不經心地將瓜子殼扔到地上。等她下車後,一個小伙子默默地蹲下身來,用手把地上的瓜子殼一片片撿起來,再用餐巾紙小心翼翼地包好,把地面收拾得乾乾淨淨。小伙子的這一舉動給人的感覺不但是暖心、給力,更讓人們對培植提升現代公民的道德素質看到了光明與希望!
2. 有人說,相較於物質生活的日益富足,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舉手投足之間的有禮有節,更能折射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公共場合不大聲接打電話、自助餐廳按需取餐不“哄搶”、後面有人趕著過來別著急關電梯、看到老人過馬路扶上一把,這樣的文明細節不僅僅是行為上的規範,更是一種精神上的自製、自覺和對他人的尊重。

(七) 總結:給傳統以新生,給歲月以文明
聖人的教化、禮儀的重建就是從這一舉手一投足,一點一滴的改變中漸次展開的。因此,承繼夫子的“庶之”、“富之”、“教之”這治國三綱領,實現精神上的現代化確實是一次文明再造的契機。相信只要我們持之以恆不停地努力下去,必當給傳統以新生,給歲月以文明。

論語 子路十三 第9章-2

9-1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
9-2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9-3 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白話>
9-1 孔子去衛國,冉有駕車。孔子說:「人真多啊!」
9-2 冉有聽夫子這麼說,就請問說:「人已經很多了,那接
下來該怎麼辦?」夫子說:「要使百姓富足。」
9-3冉有接著問:「已經富足了,那還要怎麼做呢?」
孔子說:「要教化百姓。」
<文義> (僅9-2)
1.眾:指人口眾多。
2.加:使國家更進步。
<思惟提綱>
1. 夫子為什麼會在「既庶矣」提出要使人民「富之」呢?
2. “富之”和“教之”有先後次第關係嗎?
3. 孔夫子推行德教、有教無類,又說“富之”而後“教之”,有矛盾嗎?
4. 請思惟如何將“富之”與“教之”並駕齊驅落實在生活中 ?

讀誦/  魏琳蓁老師 領讀  /  9' 58"
今天進度,慢讀、緊讀、背讀10遍 
9-2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第5章 ~第9-2章,各章讀誦5遍、串讀 5遍
5.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
對;雖多, 亦奚以為?」
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7. 子曰:「魯衛之政,兄弟也。」
8.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
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9-1~2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義理解釋>  /  潘竑 老師/  8' 59"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朱子《四書集注》:「庶而不富,則民生不遂,故制田裡,薄賦斂以富之。」
2. 《管子•治國第四十八》:「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則危鄉輕家,危鄉輕家則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則難治也。」
3. 《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7.4》: 「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
4.《論衡: 諸子百家.東漢王充》:
問孔: 子適衛,冉子僕。子曰:「庶矣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語冉子先富而后教之,教子貢去食而存信,食與富何別?信與教何異?二子殊教,所尚不同,孔子為國,意何定哉?
「語冉子先富而後教之,教子貢去食而存信,食與富何別?信與教何異?二子殊教,所尚不同,孔子為國,意何定哉?」
5 《董仲舒. 春秋繁露》:
「孔子謂冉子曰:'治民者,先富之而後加教。'語樊遲曰:'治身者,先難後獲。'以此之謂治身之與治民所先後者不同焉矣。」

二、重點摘記
 (第9-2章 原文)
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一)本段注釋
1.夫子稱嘆衛國人口眾多,冉有馬上就問:“既庶矣,又何加焉?”夫子說:“富之。”
2.我們看,跟在夫子身邊的弟子真是好學上進,個個精彩!遇境逢緣, 碰到自己不懂不會的就隨時請問老師,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3.而夫子也是因材施教,在每個對境的當下,給予個性不同、學修程度不同的弟子以相應的教誨引導。

(二) 夫子為何在“既庶矣”之後提出“富之”?
我們先來看,夫子為什麼會在人口增多之後,提出要使人民富裕呢?
朱子《四書集注》說 :
“庶而不富,則民生不遂,故制田裡,薄賦斂以富之。”如果只是人多了,民眾卻過不上好日子,家國天下豈能太平呢?

(三) 管仲認為人民富裕國家才容易統治
《管子•治國第四十八》言: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管仲非常重視富民,他認為人民富裕了國家才容易統治,反之則難治。這是什麼道理呢?
1.“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則危鄉輕家,危鄉輕家則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則難治也。”
2.管仲說的確為實情,百姓都生活富足,安居樂業了,誰還想鬧事呢?
3.歷史上,流寇的產生、暴動的發生,往往都是由於土地兼併、社會不公、民眾喪失了勞動致富的保障,迫不得已才生了“亂”。

(四)孟子認為百姓富足才能接受聖賢教育
孟子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為何要 “富之”,他說:“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
1.治國必須使老百姓有產業有收入,以保證他們得有一定好的收入,好年成,豐衣足食;壞年成,不飢不寒,不致餓死,如果這些都做不到,還想讓民眾餓著肚子還來學習詩書禮義,又能有幾個人可以做到呢?
2.孟子的言外之意應該是,一定要讓百姓富起來,令其豐衣足食,令其無後顧之憂,然後才能保證他們接受聖賢教育。
3.由此可見,無論孔子,還是孟子都不是將“富之”作為治國的最終目標,不是“為富而富”,而是“為教而富”。

(五) “富之”之後才能“教之”嗎?
現在問題來了,一定是要先 “富之”,然後再“教之”嗎?“富之”和“教之”是先後次第的關係嗎?
1. 東漢王充的疑問
(1)東漢王充就曾提出這樣的疑問:“語冉子先富而後教之,教子貢去食而存信,食與富何別?信與教何異?二子殊教,所尚不同,孔子為國,意何定哉?
(2)讓王充不解的是:夫子為何有時強調“富之教之”,有時又強調“去食存信”呢?
2. 董仲舒提出答案
(1)這個問題在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孔子謂冉子曰:'治民者,先富之而後加教。'語樊遲曰:'治身者,先難後獲。'以此之謂治身之與治民所先後者不同焉矣。
(2)董仲舒的意思是治民與治身的先後順序不同,治民一定是先富後教,治身則先後不定。

(六) “富之”和“教之”的次第,依教化對象而不同
1.也有人認為,這不是治民和治身的不同,而是教化對象的不同。對自己學生、對士君子的教育,夫子並不主張 “富之”,而直接將禮樂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貧富溫飽的問題,他一概都不提。可是,對於百姓的教化,卻要讓他們先富裕起來,先解決溫飽問題,然後再解決禮制道德問題。
2.在夫子眼裡,士君子都是志於道的人,都是國家社會未來的棟樑人才,如果這些人被物質所迷惑,那必然將社會引向邪路,所以夫子說“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因此,只重視道德學問的教育,而不提物質生活。
3.而對於普通大眾的教育,夫子雖然主張有教無類,讓普通百姓也得到教育,但是把這個問題放在了解決溫飽之後。
4.這也正是孔子的高明之處。因為,同樣的問題,不同的人,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情境,孔子解決的方式,解決的次第,解決的重點,都有所不同。

(七) “富之”與“教之”如鳥之雙翼,缺一不可
1.還有一種說法,雖然夫子是在“富之”之後點出“教之”,“富之”似為“教之”的基礎,但實際上,“教之”才是“富之”的前提,因為“富之”的道理必須由“教之”才能給出。
2.也就是說,必須是在“教之”的視野當中,“富之”才具有真正的意義,也才能解決“為什麼要富?富了要做什麼?”的問題。何以言之呢?
3.夫子治世的目標是建立大同世界,而實現理想的具體方式就是推行禮樂之治,即德治。“富之”若不是為了“教之”,而專以富國為事,雖致力於藏富於民,大眾的明德卻無法彰顯。
4.“教之”若僅止於書卷,不能寓於富民強國的具體實踐之中,那麼德治也無法落地生根。
5.因此,必須是寓教於富,以教攝富,以富示教,才能國富民強,國泰民安。
6.從這個意義上說,“富之”與“教之”,恰如人之兩腳、鳥之雙翼,並駕齊驅,缺一不可,否則行之不遠,飛之不高。

(八)總結
1.富之和教之的關係,在今天的遇境當中,就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絕不僅僅看經濟指標,更要看文化指標;絕不僅僅看國民收入,更要看國民素質。
2.物質食糧與精神食糧的雙豐收,經濟家園與精神家園的同富足,才是真正完整豐盛的“富民”之舉。

論語 子路十三 第9章-1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

<白話>
9-1 孔子去衛國,冉有駕車。孔子說:「人真多啊!」
<文義>
1. 適:往
2. 僕:駕車
3. 庶:眾多,指人口眾多。

<思惟提綱>
1. 在治國的“庶之”、“富之”、“教之”這三個階段中,夫子為什麼會先強調人口多這件事兒呢?
2. 對”庶矣哉”,管仲、墨子、孔子的看法如何?
3. 詩經中有哪兩篇讚美多子多孫的觀念?
4. 體會“庶矣哉!”所蘊含的夫子由衷的心意為何?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卓吾曰:「一車問答,萬古經綸。」
2.《管子・重令》:「地大國富,人眾兵強,此霸王之本也。」
3.《尚賢上》: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為政於國家者,皆欲國家之富,人民之眾,刑政之治,」
4.《論語·子路·4》:「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繈負其子而至矣。」
5.《大學》:「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6.《文獻通考》水心葉氏曰:「為國之要,在於得民,民多則田墾而稅增,役眾而兵強。田墾稅增,役眾兵強,則 ... 然則因民之眾寡為國之強弱,自古而然矣。…」
7.《詩經·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https://www.epochtimes.com/b5/9/9/3/n2644615.htm
8.《詩經·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 https://www.epochtimes.com/b5/16/2/18/n4643042.htm
9.《論語·衛靈公·28》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0.《書經》:「克昌厥後,斯文在茲。」
11.《論語·八佾·14》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12. 錢穆《論語新解》:「道由人興,亦由人行。」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一) 本章白話解讀
本章和上一章一樣,也是講衛國的事兒。這是夫子第一次來到衛國,當時,弟子冉有為夫子駕車。夫子看到衛國城裡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很熱鬧的樣子,就感慨地說了一句:“這兒的人口可真多呀!”冉有聽夫子這麼一說,便馬上請教夫子:“人口已經很多了,那接下來該怎麼辦呢?”夫子說:“要使百姓富足。”冉有又接著問:“已經很富足了,那還要怎麼做呢?”孔子說:“要教化百姓。”
(二)總說本章的旨意
1.我們看,師弟之間一段極為簡要的對話,卻完整傳遞出古聖先王的治國之道,蕅益大師評點為“一車問答,萬古經綸。”
2.夫子引導弟子,若想治理好一個國家需要經歷三個階段:首先,人口要多,人多就說明國家政通人和、國泰民安,老百姓都願意來歸順。但光是人口多還不行,還必須讓百姓過上富足的日子。人多了,富有了,也還只是治國的基礎,最重要的是要教化百姓,讓百姓都沐浴在文化的光輝中、得到禮樂的潤澤,這樣天下才是真正的安寧祥和。
(三) “庶之、富之、教之”三階段,夫子為何先強調庶之?
我們先來看,在“庶之”、“富之”、“教之”這三個階段中,夫子為什麼會先強調人口多這件事兒呢?
關於國家人口多,
1. 管仲、墨子的看法
管仲認為:“地大國富,人眾兵強,此霸王之本也。”墨子也認為:“國家之富,人民之眾,刑政之治”
2. 孔子(儒家)的看法
當然,夫子要推行的是王道,而不是霸道;是仁政,而不是刑治。自然與管仲、墨子的治國理念大不一樣,但是在注重人口增多上他們是一致的。
(1) 〈子路篇〉第4章,夫子就說過:“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夫子認為,只要為政者推行仁政,老百姓就會拖家帶口從四面八方雲集而來,
(2)正如《大學》中所說的“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3)南宋思想家葉適也曾說:“民之眾寡為國之強弱,自古而然矣。”他詳細分析了人口眾多對於國家治理的必要性、重要性:“為國之要,在於得民,民多則田墾而稅增,役眾而兵強。田墾、稅增、役眾、兵強,則所為而必眾,所欲而必遂。”就是說人口多,生產多,賦稅多,兵員廣,那麼國力就增強,也就有能力進行救災、度荒。並且人均稅賦輕,人均承擔的國防任務也輕,老百姓日子就好過,國家也就容易管理,社會就更加穩定。
(四)引詩經說明:華夏先民多子多福的觀念
就一個國家來說,人口數量充足是富國強兵的基礎;就一個家族而言,人丁興旺就是家庭幸福、家族興盛的象徵。華夏先民多子多福的觀念,早在堯舜之世就已深入民心了,這種觀念在《詩經》中多有記載。比如,《詩經·周南》中的《螽斯》、《麟之趾》都是讚美多子多福、子孫繁昌的歌謠。
1.傳說螽斯之蟲能生九十九子,古人常用以比喻多子多福。
2.麒麟有蹄不踏、額不抵、角不觸的仁厚之德,被古人視為“仁獸”。《麟之趾》這首詩就是祝賀喜得貴子的人家,多子多孫,且子孫品德高尚,如同麒麟。
(五)“庶矣哉!”蘊含夫子的心意
再進一步來看,人口眾多也是一個國家生生不息、一切政治文化活動得以展開的物質基礎。
1.夫子在《論語·衛靈公》篇中曾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自有人類始,智德日成,文物日備,學思益進,道的興起與發展都離不開人。而人之所以為人,使命就是得道、傳道,就是繼承古聖先賢流傳下來的文化精髓。一個家族人丁興旺,就意味著傳承家風有了後人;一個民族人才輩出,燦若星辰的文化才能代代相傳,綿延不絕。
2.正如《書經》所言:“克昌厥後,斯文在茲”,後世子孫興旺發達,那麼,“郁郁乎文哉”的中華文化就可以透過一代代不間斷的傳承,含藏永駐于中華兒女子孫萬代的心中。這一切都要由人來擔當,由人來傳承。因此,從“道由人興,亦由人行”的角度,我們似乎可以更深一層體會到這句“庶矣哉!”所蘊含的夫子由衷的心意了。

論語 子路十三 第8章-2

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白話〉
家中的生活物資稍微增加一些的時候,他就說:『差不多完備了。』再多有一些的時候,他就說:『差不多富麗堂皇了。』」
提示昨日: 公子荊是衛國的貴族,因魯亦有公子荊,故加衛字以區別。善治家業,故孔子讚其儉樸。

〈文義〉
1. 完:完備。
2. 衛公子荊身為公子,從小生長在宮中,長大以後,接受采邑和大夫的爵位,有了自己的家室,經過他自己一番經營,「始有」、「少有」、「富有」,顯示出三個不同的層次,他在生活上所需要的設備,隨著他日常俸祿、稅收的累積而遞增,並非本分以外的營求,他不過份奢望,而能知足,當下就覺得滿意。

〈思維提綱〉
1.思考一下,自己對居家生活物資的多寡在意程度?(1不在乎---過得自在滿足、2普通---無所謂苦樂、3有點---有些勉強度日、4很在意---焦慮憂心苦日子)
2.公子荊的「始有」、「少有」、「富有」相對應的心相「足矣」、「完矣」、「美矣」,您可以體會出其心境否?
3.您對“心靈為主,物質為輔”觀點有什麼看法 ?
4.思量自心對心靈提升的信念強度如何。
5.昨晚課程也提到:少欲並非無欲,關鍵是看你所欲的是什麼,也可以自我省察一下唷!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論語.述而.15》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2.《論語.雍也.9》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3. 《宋史・道學傳》載,周敦頤讓受學於他的二程(程顥、程頤兄弟)「尋孔顏樂處,所樂何事」,「二程之學亦由此而發源」。程顥後來回憶說:「昔受學於周茂叔,每令尋顏子仲尼樂處所樂何事」(《二程集》)。「孔顏樂處」 從此隨著理學的產生、發展而逐漸家喻戶曉。
4. 《通書·顏子第二十三》:顏子,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而不改其樂。夫富貴,人所愛也,顏子不愛不求,而樂乎貧者,獨何心哉?天地間有至貴至愛可求而異乎彼者,見其大而忘其小焉爾!見其大則心泰,心泰則無不足,無不足則富貴貧賤處之一也。處之一,則能化而齊,故顏子亞聖。
5. 周敦頤,字茂叔,諡號元公,是宋朝儒家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文學家·、哲學家,著有《周元公集》《愛蓮說》《太極圖說》《通書》(後人整編進《周元公集》)。所提出的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動靜、主靜、至誠、無欲、順化等理學基本概念,為後世的理學家反覆討論和發揮,構成理學範疇體系中的重要內容。《通書》是濂溪先生的代表作,其一生的思想哲學幾乎都在其中,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6.《孟子.盡心下.35》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孟子說:「修養心性最好的方法就是減少物質慾望。他的為人,慾望不多,那善性縱使有喪失的時候,也將是很少的;他的為人,慾望很多,那善性縱使有保存的時候,也將是很少的了。」)
7.《道德經•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繽紛的色彩讓人眼花潦亂,無法看到真正的樸素本質,有如眼盲。好聽的音樂讓人無法聽到最自然的聲音,有如耳聾。味道豐富的美食讓人無法品嘗到純萃的自然原味,口味錯亂。騎馬快速奔跑打獵,讓人的內心狂亂。難得而珍貴的寶物,讓人行動不便。)
8.《莊子•大宗師》:「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
9.《佛說四十二章經•16》: 「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捨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二、重點摘記
(一)前言
1. 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2. 昨天我們主要從為政的角度討論了夫子何以稱讚公子荊,少欲知足對於 “為政以德”的意義、價值何在。今天,我們再從個人修身進德的角度看一看,為何一心向道的人一定要少欲知足。

(二) 先討論《論語》中,誰活得最快樂?
1. 大家一定都會脫口而出,孔子最快樂,顏回最快樂!是的,孔子 “疏水曲肱,樂在其中”,顏回“陋巷簞瓢,不改其樂”,這就是被後人津津樂道的“孔顏樂處”。
2. 本章,公子荊身上呈現出的在生活上的隨遇而安,在物質上的適可而止,頗有孔顏之風。
3. 宋代大儒周敦頤在《通書•顏子第二十三》中說:“夫富貴,人所愛,顏子不愛不求而樂於貧者,獨何心哉?天地間有至貴至富、可愛可求而異乎彼者,見其大而忘其小焉爾,見其大則心泰,心泰則無不足,無不足則富貴貧賤處之一也,處之一則能化而齊。”
4. 富貴是常人所喜好的,而對於像顏回這樣的君子來說,他的樂卻不在於物質的富足,他見到天地間還有一種“至貴至富、可愛可求”的東西,遠遠大於世間的榮華富貴,一旦他看到這種“大”的東西,世間的榮華富貴就顯得格外微小,不值一提了。他的心就安住在這個“大”的東西上,再也不會有匱乏不足之感,無論富貴貧賤,窮通順逆,內心都能泰然處之,不起半點波瀾。
5. 周敦頤的學生程頤不斷探求這個“孔顏樂處”到底是什麼,他說:“顏子所獨好者,何學也?學以至聖人之道也。”孔子和顏回的快樂並不是貧困本身,而是將生命投注於聖人之道,生發出一種綿綿不絕、向上向善的內心喜樂,這種不為外物所累的內心喜樂可以讓人超越現前困境,隨時保有一種內在的精神自足。

 (三)次論修養身心之法
1. 再來看,少欲知足,安貧樂道,對於一個有志於道的人來說,其實這也是一個基本功,這點做不到的話,是很難入道的。
2. 孟子講過“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就是說修養身心的方法,沒有比盡量減少慾望更好的了。那些平素慾望少的人,儘管也有失去善心的時候,但為數卻是很少的;那些平素慾望多的人,儘管也有能保有善心的,但為數是相當少的。
3. 物慾熾盛對進德修道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妨害呢?老子的看法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貪求外物,放縱感官,不知饜足,時間久了就會使人心思散亂,精神萎靡,向下墮落。
4. 莊子更直截了當地指出:“嗜欲深者天機淺”,是說一個人如果深陷慾海,難以自拔,那麼,他必然會失去生命中的靈性與智慧。
5. 我的老師曾將這種為外物所牽、心浮氣躁的生命狀態比喻為攪動一潭黑色、污濁的水,裡面什麼都看不見,而只有當這攪動的水漸漸平靜下來之時,裡面的游魚、鵝卵石,還有小蝦米之類的,才能看得一清二楚。
6. 當我們的心耽著於外境,生起強烈的執取心的時候,很難有清明的覺照出現。一顆混亂、蕪雜、攀緣的心,是無法思考和解決生命中深刻問題的。因此,古人有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當捨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四)少欲知足、明辨取捨,生命才能自在喜樂
 1.將心安住於少欲知足、不為物役的狀態之中,去尋覓 “孔顏樂處”(儒家修身之道)。
2. 我們今天正處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刺激消費、拉動經濟成了我們最常聽到的聲音,“雙十一”(周年慶)呼嘯而過, “雙十二”(年終大拍賣)又接踵而至,“買買買”成風,非“剁手”不快。
3. 大肆購物後,一堆堆沒必要的囤貨就把自己的家塞得滿滿的,反而要花費很多時間來消耗這些存貨。猛然發現,人與物質的關係變得不是那麼美好:一方面,我們被太多的物慾所牽累,對擁有更多的物質抱持極大的熱情,而另一方面,一旦擁有之後,卻發覺它們並沒有提升自己的幸福感。不知不覺間,就被物慾所牽、所綁,不得半點自在。
4. 近兩年,一股 “斷捨離”的時尚風潮在年輕人中興起。斷,就是斷絕不必要的物品進入;捨,就是給人生做減法;離,就是擺脫對物品的貪戀,得到自在的人生。
5. 現在看來,“斷捨離”的觀念正合於夫子在本章中對公子荊的讚嘆,其實,古聖先賢早已為我們指出一條不為外物所累,常保內心喜樂,不斷邁向更高人生境界的心靈提升之道。
6. 這些實踐“斷捨離”的人,他們向內省察自己,校正自己將時間、精力耗費在過度消費的種種不當行為,從少買一件衣服,少換一件家具開始做起,慢慢地,他們發現內心多了一分理智與自律,生活也多了一分清爽與清明。不少人說喜歡這樣“斷捨離”、低慾望的自己。不為虛榮,不為攀比,只為簡簡單單的生活,只為內心的豐盈與富足。
7. 我的老師說:一個人活在這個世上需要智慧的引導,要學會自律、自尊,要知道何者對自己、對他人真正地有利,何者對自己、對他人有害;何者應做,何者不應做;有的時候應做的事可能是自己不高興,但是必須做的;有的時候自己喜歡做的,可能是你的生命並不需要的。看來明辨取捨,我們的生命才能獲得真正的自在,真正的喜樂!

論語 子路十三 第8章-1

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
<白話>
孔子談到衛公子荊時說:「他善於治其家而不奢侈,剛開始略有一些,就說:『這樣就夠用了』;」
<文義>
1.「衛」公子荊:春秋時,公子荊有三個,故編者加「衛」以區別。
1. 善:很會,很能。
2. 居室:治理家。
3. 始有:剛開始的時候,只有一些必需的用具。
4. 苟:採「但」字的意義,姑且的意思。
5. 合:是「足」的意思
5. 苟合矣:姑且充足了,就夠用了。(表示已經滿足了)
<思惟提綱>
1. 本章夫子為何讚歎公子荊節儉知足的美德?
2. 在為政之德上,夫子何以如此強調「儉德」?
3. 歷史上既有像季康子這樣貪得無厭的奸臣,也有公子荊這樣少欲知足的世家子弟,做哪一種人,才更富貴,更快樂,更自在呢?
4. 想一想什麼樣的房子才是最值得我們去追求的?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左傳》魯襄公二十九年:去鄭,適衛。說蘧瑗、史狗、史鰍、公子荊、公叔發、公子朝,曰:「衛多君子,未有患也。」
2. 張居正《四書直解》大抵人之處世,莫病於貪求,莫貴於知足。然所謂知足者,謂其當下便足,非謂有所期限而止也。若有所期限,則亦不免於求矣。
3. 宋黎清德《朱子語類》問:「公子荊善居室,也無甚高遠,聖人稱善,何也?」曰:「公子荊所為正合道理恰好處,常人為居室,不是極其華麗,則牆崩壁倒,全不理會。子荊自合而完,完而美,循循有序,而又皆曰苟而已,初不以此累其心。在聖人德盛,此等事皆能化了,不足言。在公子荊能如此,故聖人稱之。」
4.《論語.季氏.12》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5.《論語.顏淵.18》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6.《論語.先進.16》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7.《論語.學而.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8.《論語.述而.35》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9.《論語.八佾.4》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10.《禮記•表記 · 20》子曰:「恭近禮,儉近仁,信近情,敬讓以行此,雖有過,其不甚矣。夫恭寡過,情可信,儉易容也;以此失之者,不亦鮮乎?《詩》曰:『溫溫恭人,惟德之基。』
11.《大學 · 傳九》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 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 
12.《宋史·李沆傳》巢林一枝,聊自足耳,安事豐屋哉?
13.《易傳·否卦》君子以儉德避難,不可榮以祿。
14.《孟子 · 滕文公下 · 2》孟子曰:…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原文)
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一)歷史背景介紹
1. 本章承上章,啟下章,說的事兒都和衛國有關。孔子周遊列國十四年,在衛國待的時間最長。上一章我們了解到,魯、衛兩國當時雖已衰敗,但相較於其他諸侯國,兩國的禮樂文化積澱最為深厚,衛國更是君子賢人,代代不絕。
2. 據《左傳》記載:魯襄公二十九年,吳國的公子季札出訪到衛國時,見到了蘧瑗、史狗、史䲡、公子荊、公叔發、公子朝等人,相談甚歡,他讚歎道:“衛多君子,未有患也。”本章所提到的公子荊,就是季札所讚美的衛國眾君子之一。
3. 那麼,公子荊是什麼時代的人呢?史書上說,公子荊是衛獻公之子,衛獻公傳位於衛襄公,衛襄公又傳位於衛靈公,就等於說,公子荊是衛靈公的長一輩。史書上還說,公子荊十五歲就代理宰相,處理國事,是一個非常有才幹、有能力的人。
4. 本章中夫子對公子荊是怎樣評價的?這樣的評價,又蘊含著夫子怎樣的心意呢?好,我們一起來做一些學習探討。
(二)本章文義解說
1. 我們知道,諸侯之子除繼承君位的稱為世子,其餘的皆稱公子,一般來說,公子長大後,父君都會分封采地,由公子自己治理封地、家室。
2. 公子荊也是如此。剛開始的時候,他只有一些必需的用具,這叫“始有”;後來略有增加,叫“少有”;後來又增加很多,叫“富有”。
3. 對這三個階段,公子荊分別說“苟合”,“苟完”、“苟美”,“合”是足的意思,“完”就是完備,“美”是美好。三句連在一起是說,始有時,即感滿足;少有時,愈感完足;富有時,更感豐足。
(三)張居正和朱子對本章的點評
1.公子荊在任何時候都隨遇而安,所欲有節,無盡美之心。
(1)張居正評點本章時說,在始有、少有、富有時,一般人還想要的更多更好,公子荊卻沒這個心思,他能做到在任何時候都隨遇而安,所欲有節,無盡美之心。
(2)張居正總結道:“大抵人之處世,莫病於貪求,莫貴於知足。然所謂知足者,謂其當下便足,非謂有所期限而止也。若有所期限,則亦不免於求矣。”一般人處世,很難抗拒物質的誘惑,很難做到不貪不求,少欲知足,然而公子荊最突出的特徵是,可以做到“當下便足”,不是要達到怎樣的程度才感到滿足,而是隨時知足,這才是真正的知足。否則,還是有所求。
2.公子荊輔佐國政,權高位重,但對財富淡然處之,不以外物累其心
(1)《朱子語類》當中也有一段記載,有人讀到這一段時問朱子說,公子荊善居室,這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為什麼夫子會大加讚歎呢?
(2)朱子回答說:“子荊自合而完,完而美,循循有序,而又皆曰苟而已,初不以此累其心。在聖人德盛,此等事皆能化了,不足言。在公子荊能如此,故聖人稱之。”對聖人來說,少欲知足不算難事,但是,對於公子荊這樣一個國君之子來說,尤其是他當時已經是輔佐國政,權力很大,要想獲取更多的財富也是唾手可得的事,但是他對財富的態度卻可以做到如此的淡然處之,不以外物累其心,這是相當不容易的。
(四)在為政之德上,夫子非常強調 “節用愛人”
1. 在《論語》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諸侯、大夫的通病就是 “多欲”,物質慾望相當強盛,而且相互攀比,奢靡成風,夫子對此一向持非常嚴正的反對態度。
2. 比如,夫子對齊景公的評價是“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對季康子的評價是“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對冉有幫著季康子斂財,夫子更是疾言厲色,說“ 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由此可見,在為政之德上,夫子非常強調要 “節用愛人”,隨時警示為政者“奢則不遜”、“與其奢也,寧儉”。
3. 夫子何以如此強調“儉德”
《禮記•表記》中有一句,子曰:“恭近禮,儉近仁,信近情。”“儉近仁”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擁有了儉德,他就接近了仁德。為什麼這麼說呢?試想,一個少欲知足、懂得節制慾望的人,一定不會只顧著滿足自己的貪求,而不在意他人的所需,他一定會心裡裝著他人,念及他人的苦樂,代他人著想。
4. 與此相反,多欲之人呢,多欲則好利,好利則忘義,忘義則可為一己之私慾而為所欲為。一個執政者若貪欲無度,整個朝野則會追名逐利,腐敗叢生。正如《大學》所說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
(五)終身誦讀並實踐論語的宰相李沆
1. 宋朝有一位名相李沆,平時喜讀《論語》,曾有人問他為什麼還要讀這種已讀過的書,李沆說:“我是宰相,像《論語》中的'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等思想,尚未得到施行。聖人的議論,可以終身誦讀。” 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2. 李沆的相府擠在一個胡同裡,宅院狹小,陰暗潮濕,為相後從未加以修繕,椽木已經腐朽,牆體盡是裂縫。李沆的弟弟勸他好好修整一下相府,他回答說:“巢林一枝,聊自足耳,安事豐屋哉?”偌大的林子,鳥兒用簡單的樹枝壘個窩就夠了,我已經有住房,非要建個豪宅做什麼呢?
(六)為政者尤其要培養儉德,以避開險難
1. 歷史上既有像季康子這樣貪得無厭的奸臣,也有像李沆這樣節用愛人的賢相;既有齊景公這樣奢靡無度的昏君,也有公子荊這樣少欲知足的世家子弟,那麼究竟要做哪一種人,才更富貴,更快樂,更自在呢?
2.《易傳》否卦說:“君子以儉德避難,不可榮以祿。” 官場上各種財色名利的誘惑很多,一旦看不住自己的貪念,就會被不斷膨脹的物慾牽著跑,最終淪為財色名利的奴隸,隨後禍患也就跟著來了。因此,為政者尤其要培養儉德,以避開險難,絕不可追求外在的榮華富貴。
(七)總結
1. 孟子曾說:“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一般人所追求的華屋豪宅,其實算不上是世上最大最好的房子,天下最寬敞的房子是什麼呢?是存在於每個人心中的“仁義大道”,一旦找到這樣的房子,居於這樣的廣居之中,才能活得灑灑脫脫,坦坦蕩盪,頂天立地,這才是最值得我們去追求的。
2. 我的老師也說過,要貪就貪個大的,貪點兒眼前的蠅頭小利,真沒出息!是啊,少欲並非無欲,關鍵是看你所欲的是什麼,所欲的若能對自他都帶來最究竟、最圓滿的利益與快樂,那麼,就唯恐你少欲,唯恐你不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