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子路十三 第9章-2

9-1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
9-2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9-3 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白話>
9-1 孔子去衛國,冉有駕車。孔子說:「人真多啊!」
9-2 冉有聽夫子這麼說,就請問說:「人已經很多了,那接
下來該怎麼辦?」夫子說:「要使百姓富足。」
9-3冉有接著問:「已經富足了,那還要怎麼做呢?」
孔子說:「要教化百姓。」
<文義> (僅9-2)
1.眾:指人口眾多。
2.加:使國家更進步。
<思惟提綱>
1. 夫子為什麼會在「既庶矣」提出要使人民「富之」呢?
2. “富之”和“教之”有先後次第關係嗎?
3. 孔夫子推行德教、有教無類,又說“富之”而後“教之”,有矛盾嗎?
4. 請思惟如何將“富之”與“教之”並駕齊驅落實在生活中 ?

讀誦/  魏琳蓁老師 領讀  /  9' 58"
今天進度,慢讀、緊讀、背讀10遍 
9-2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第5章 ~第9-2章,各章讀誦5遍、串讀 5遍
5.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
對;雖多, 亦奚以為?」
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7. 子曰:「魯衛之政,兄弟也。」
8.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
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9-1~2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義理解釋>  /  潘竑 老師/  8' 59"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朱子《四書集注》:「庶而不富,則民生不遂,故制田裡,薄賦斂以富之。」
2. 《管子•治國第四十八》:「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則危鄉輕家,危鄉輕家則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則難治也。」
3. 《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7.4》: 「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
4.《論衡: 諸子百家.東漢王充》:
問孔: 子適衛,冉子僕。子曰:「庶矣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語冉子先富而后教之,教子貢去食而存信,食與富何別?信與教何異?二子殊教,所尚不同,孔子為國,意何定哉?
「語冉子先富而後教之,教子貢去食而存信,食與富何別?信與教何異?二子殊教,所尚不同,孔子為國,意何定哉?」
5 《董仲舒. 春秋繁露》:
「孔子謂冉子曰:'治民者,先富之而後加教。'語樊遲曰:'治身者,先難後獲。'以此之謂治身之與治民所先後者不同焉矣。」

二、重點摘記
 (第9-2章 原文)
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一)本段注釋
1.夫子稱嘆衛國人口眾多,冉有馬上就問:“既庶矣,又何加焉?”夫子說:“富之。”
2.我們看,跟在夫子身邊的弟子真是好學上進,個個精彩!遇境逢緣, 碰到自己不懂不會的就隨時請問老師,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3.而夫子也是因材施教,在每個對境的當下,給予個性不同、學修程度不同的弟子以相應的教誨引導。

(二) 夫子為何在“既庶矣”之後提出“富之”?
我們先來看,夫子為什麼會在人口增多之後,提出要使人民富裕呢?
朱子《四書集注》說 :
“庶而不富,則民生不遂,故制田裡,薄賦斂以富之。”如果只是人多了,民眾卻過不上好日子,家國天下豈能太平呢?

(三) 管仲認為人民富裕國家才容易統治
《管子•治國第四十八》言: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管仲非常重視富民,他認為人民富裕了國家才容易統治,反之則難治。這是什麼道理呢?
1.“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則危鄉輕家,危鄉輕家則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則難治也。”
2.管仲說的確為實情,百姓都生活富足,安居樂業了,誰還想鬧事呢?
3.歷史上,流寇的產生、暴動的發生,往往都是由於土地兼併、社會不公、民眾喪失了勞動致富的保障,迫不得已才生了“亂”。

(四)孟子認為百姓富足才能接受聖賢教育
孟子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為何要 “富之”,他說:“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
1.治國必須使老百姓有產業有收入,以保證他們得有一定好的收入,好年成,豐衣足食;壞年成,不飢不寒,不致餓死,如果這些都做不到,還想讓民眾餓著肚子還來學習詩書禮義,又能有幾個人可以做到呢?
2.孟子的言外之意應該是,一定要讓百姓富起來,令其豐衣足食,令其無後顧之憂,然後才能保證他們接受聖賢教育。
3.由此可見,無論孔子,還是孟子都不是將“富之”作為治國的最終目標,不是“為富而富”,而是“為教而富”。

(五) “富之”之後才能“教之”嗎?
現在問題來了,一定是要先 “富之”,然後再“教之”嗎?“富之”和“教之”是先後次第的關係嗎?
1. 東漢王充的疑問
(1)東漢王充就曾提出這樣的疑問:“語冉子先富而後教之,教子貢去食而存信,食與富何別?信與教何異?二子殊教,所尚不同,孔子為國,意何定哉?
(2)讓王充不解的是:夫子為何有時強調“富之教之”,有時又強調“去食存信”呢?
2. 董仲舒提出答案
(1)這個問題在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孔子謂冉子曰:'治民者,先富之而後加教。'語樊遲曰:'治身者,先難後獲。'以此之謂治身之與治民所先後者不同焉矣。
(2)董仲舒的意思是治民與治身的先後順序不同,治民一定是先富後教,治身則先後不定。

(六) “富之”和“教之”的次第,依教化對象而不同
1.也有人認為,這不是治民和治身的不同,而是教化對象的不同。對自己學生、對士君子的教育,夫子並不主張 “富之”,而直接將禮樂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貧富溫飽的問題,他一概都不提。可是,對於百姓的教化,卻要讓他們先富裕起來,先解決溫飽問題,然後再解決禮制道德問題。
2.在夫子眼裡,士君子都是志於道的人,都是國家社會未來的棟樑人才,如果這些人被物質所迷惑,那必然將社會引向邪路,所以夫子說“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因此,只重視道德學問的教育,而不提物質生活。
3.而對於普通大眾的教育,夫子雖然主張有教無類,讓普通百姓也得到教育,但是把這個問題放在了解決溫飽之後。
4.這也正是孔子的高明之處。因為,同樣的問題,不同的人,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情境,孔子解決的方式,解決的次第,解決的重點,都有所不同。

(七) “富之”與“教之”如鳥之雙翼,缺一不可
1.還有一種說法,雖然夫子是在“富之”之後點出“教之”,“富之”似為“教之”的基礎,但實際上,“教之”才是“富之”的前提,因為“富之”的道理必須由“教之”才能給出。
2.也就是說,必須是在“教之”的視野當中,“富之”才具有真正的意義,也才能解決“為什麼要富?富了要做什麼?”的問題。何以言之呢?
3.夫子治世的目標是建立大同世界,而實現理想的具體方式就是推行禮樂之治,即德治。“富之”若不是為了“教之”,而專以富國為事,雖致力於藏富於民,大眾的明德卻無法彰顯。
4.“教之”若僅止於書卷,不能寓於富民強國的具體實踐之中,那麼德治也無法落地生根。
5.因此,必須是寓教於富,以教攝富,以富示教,才能國富民強,國泰民安。
6.從這個意義上說,“富之”與“教之”,恰如人之兩腳、鳥之雙翼,並駕齊驅,缺一不可,否則行之不遠,飛之不高。

(八)總結
1.富之和教之的關係,在今天的遇境當中,就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絕不僅僅看經濟指標,更要看文化指標;絕不僅僅看國民收入,更要看國民素質。
2.物質食糧與精神食糧的雙豐收,經濟家園與精神家園的同富足,才是真正完整豐盛的“富民”之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