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子路十三 第12章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白話>
孔子說:若聖人德位兼備,來治理天下國家,
用三十年的時間,就可以使天下歸仁。
<文義>
1.王者:是指聖人受命而興,君主天下,也即外王內聖者。
2.世:是時間單位,三十年為一世。
<思惟提綱>
1.孔子說的【天下歸仁】的層面是很高的,夫子有怎樣高遠的追求呢?
2.善良跟仁不是差不多嗎?而孔子認為善良跟仁有什麼區別呢?
3.請問您會想成為一個善良的平凡人嗎?
  還是 您想成為一個能夠改變世道人心〜使【天下歸仁】的聖人呢?
4.孔子推行禮制的核心是什麼?需要的時間要三十年。為什麼呢?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子路篇˙10》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二. 重點摘記

大家好!現在我們學習《子路篇》的第 12章: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文義>
王者是指聖人受命而興,君主天下,也即外王內聖者。
世是時間單位,三十年為一世。

<白話>
孔子說:若聖人德位兼備,來治理天下國家,
用三十年的時間,就可以使天下歸仁。

(一) 天下歸仁的內涵
天下歸仁的層面是很高的,它不僅指綱紀禮樂得以恢復,
更重要的是人人都克己復禮,以修身為本。
也就是說,人心不僅變得善良,
而且還有了更高的追求 ——都想成為君子聖賢。
(二) 善良跟仁的區別
◎善良跟仁有什麼區別呢?
1.善良只是停在一般的存好心、做好事,與人和諧相處的階段,
  其目標還在於過上好日子。
2.仁則不同,仁者是要在智慧上不斷開展〜就是要明明德,
  而且還要在明明德這個層面去親民,幫助別人一起明明德。
3.再者,善人不一定沒有物慾,當然更不一定沒有私慾,只是他不會害人,
  也不會只顧自己,會與別人達成一種互助平衡。
4.仁者則要徹底淨化物慾和私慾,以忘我利他為最高境界。
(三) 心的化育是急不來的事情
1.既然天下歸仁這個層面,比第 10章的“ 三年有成 ”要高很多,
  所以它需要的時間也更長,要三十年。
2.孔子推行禮制的核心是治心,治心就不是管手管腳,是對心的化育,
  這本身就是急不來的事情。
3.在三十年內能夠改變社會,使人人都從自私自利的小我中跨出來
 而希聖希賢,都自覺以修身為本,凡事都克己復禮,這是多麼的了不起!4.試想,我們想幫一個人改善一點 都很難,
  而聖人卻能夠改變世道人心,的確不是平凡人所能做到的。

(四) 結語
三十年內使天下歸仁,一是靠仁德,二是靠王位。
孔子雖有內聖,卻沒有外王,因此孔子在當世並沒有形成天下歸仁的局面。然而,孔子的思想和道德成就登峰造極〜
〜能夠穿越百代而不墮,澤被八方而不竭,
  這也是對“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的另一種印證吧!
改變世道人心 乃至變轉自心都不是一蹴可及啊!
但是有師法友的引導 策勵 與陪伴
我們就 有勇氣超越自我 跨越 平凡人的習氣
有勇氣攀登 使【天下歸仁】的高峰

謝謝各位 同行善友的陪伴〜
期待和大家堅持共學 3年  30年  300年  乃至 生生世世都要和聖賢學習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