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子路十三 第15章-4

15-1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
孔子對曰:「言不可若是其幾也!」
15-2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
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
15-3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
15-4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
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白話>
15-1 魯定公問孔子道:「說一句話就可以使國家興盛,有這樣的事嗎?」孔子回答說:「說話不可以這樣預期它的效果。」
15-2不過,古人說過這樣的話:『做君主要承甫生民,代天宣化實在難為;做臣子要輔君導民,一秉至公也不容易。』假如做君主的人之道做君主的艱難,而應天順命、保國護民、言語謹慎,不敢稍存疏忽之心,那麼,這話豈不可以預期國家的興盛嗎?」
15-3定公又問:「一句話就可以使國家喪亡,有這樣的事嗎?」孔子回答說:「說話不可以這樣預期它的效果。」不過,古人說過這樣的話:『我做國君沒有別的快樂,只是我說什麼話都沒有人違抗我。』
15-4 假如說的話良善而臣下敬服遵行沒有人違抗,不也很好嗎?假如說的話不良善而臣下亦不敢不違抗,那麼,這話豈不可以預期國家的喪亡嗎?」

讀誦/  為琳蓁老師 領讀  /  17’57”
第15-4章分上下兩段慢讀、緊讀、背讀、各串讀 10遍 
上半段: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       下半段: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第12章-15章 各章讀誦5遍、串讀 5遍
12.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13.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4.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
15-1.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若是其幾也!
15-2.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
15-3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
15-4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義理解釋>   王凱老師  18' 0" 
(一) 原文
朋友們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論語 •子路篇》第十五章。我們一起來恭誦原文: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我們先來解釋原文。定公,就是魯國國君 ——魯定公,他向孔子請教問題。問:“一句話可以興盛一個國家,有這事嗎?”。“一言而興邦”,是一個古成語,大家都說一言可以興邦,定公有點不相信,或不理解,一句話就這麼厲害,就能夠興邦麼?孔子回答道:“不可以這樣簡單理解”。
(二) 消文
孔子針對定公的提問,就藉機諫言,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 “大家都說:'做君子很難,做臣也不容易'如果知道做君主的艱難,而能慎重其事,這不就是接近一句話可以興盛國家了嗎?”。意思是,如果國君對這句話能夠採納而建立在內心,並能夠付之實踐的話,這一句話等於產生了“一言可興邦”的功效了。從中我們也感受到了孔子的“善教”。

魯定公還不死心,繼續追問: “一句話可以喪失一個國家,有這事嗎?”“一言而喪邦”同樣是當時的一句成語。如果採納一個好的建議可以“一言興邦”,那麼“一言喪邦”的事難道也存在嗎?魯定公的疑問,又給孔子帶來了一個“諫言”的機會。孔子一開始的回答和前面一樣:“話可不能這樣簡單機械地理解”。接著孔子又舉了一個反面例子,將國君常想常犯的錯誤舉出來。孔子這樣說:“我再舉一個大家常說的話:'做君主沒有什麼別的快樂,只是我說任何話都沒有人敢違抗。'”孔子接著解釋說:“如果說的話正確而沒人敢違抗,不是也很好麼?如果說的話不正確也沒人敢違抗,這不就接近一句話便喪失一個國家了嗎?”

這就是孔子與魯國國君 ——魯定公的一次對話。這個對話意味深長,讓千年之後的我們仍然願意去揣摩其中的深深禪意。

(三) 言語是否成為國家興衰的根本呢?
通常我們認為一個國家的興衰,涉及到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等眾多方面,是一個國家綜合治理能力決定的。“一言之間”、“一言之微”,怎麼就可以決定一個國家的興衰呢?一個國家的興盛,可以表現為經濟繁榮、軍事強大、國富民足,社會安定,文化自信等等;國家的衰弱,與上述正好相反。但這些都是外在的表現,是外在結果的呈現,那麼它的內在根源、源頭在哪裡呢?孔子舉了兩個正反例子,證明在某種程度上,一言的功效,可以接近於興邦或喪邦。那麼如何理解這個“言”呢,言語是否真的成為國家興衰的根本呢?

古人說: “言為心聲”,即言語表面上看是一句話,而實質是我們內心的見解。某種程度上說,見解決定一切,我們所有的苦樂,都是隨著見解的改變而改變。對個人而言,見解決定行為,行為影響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改變命運。而對一個國家或民族而言,國君對民眾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影響很大,而全民的主流見解和價值觀,決定了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及興衰。

(四) 為何“為君難,為臣不易”可以興邦?
我們從孔子舉的一言可以接近於興邦或喪邦的案例來分析說明。孔子舉的正面例子是,如果對“為君難,為臣不易”這句話,能夠接納並了知它的真正內涵的話,那麼君也好,臣也好,都能夠守護心念,謹慎國事,如此就能產生一言興邦之功效。明兩朝帝師張居正說:“君之一身,上焉天命去留所繫,下焉人心向背所關。一念不謹,或貽四海之憂;一日不謹,或致無窮之患,為君豈不難乎?”就是說,一國之君的言行身教,上關乎到天理軌則,下關乎到人心向背,如果稍有懈怠不慎,會招致整個國家的內憂外患。張居正又說:“臣之事君,上焉輔之以凝承天命,下焉輔之以固結人心。致君之道少虧,則有瘝官之咎;澤民之方未備,則有曠職之愆,為臣亦豈易乎?”就是說,一國之臣承事國君,上輔助國君承受天命,下輔助國君凝聚民心。臣如果沒有認真輔助好國君,有所欠缺,就是在其位不謀其政;臣如果不具備治理民生的本領,則是嚴重的失職、瀆職行為,作為一國之臣真的是很不容易啊!

(五) 歷史上一言興邦的公案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唐太宗李世民與大臣魏徵之間留下了一段歷史佳話。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開明君主,他選賢任能,唯才是舉,廣開言路,納諫如流。而大臣魏徵,也是少有的敢於犯顏直諫的一代名相,他前後上諫兩百多事,李世民全然接納。魏徵死後,太宗傷心地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逝,朕亡一鏡矣。”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意思是,用銅作為鏡子,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冠;以古史作為鏡子,可以知曉興衰更替;以人作為鏡子,可以看清是非得失。唐太宗經常用這樣的方式防止自己犯錯,但現在魏徵去世,太宗少了一面鏡子。貞觀之治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貞觀之治與歷史上其它盛世一樣,都是君臣對於“為君難,為臣不易”這句話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對治國理政,從內心深處能夠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這一言在唐太宗和魏徵身上得到實踐,也可以說是“一言興邦”了。
(六) 歷史上一言喪邦的公案
孔子對定公也舉了“一言喪邦”的反面例子。就是人們也常說:“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就是做一國國君沒有什麼樂趣,只是他講話,下面的人都不敢違抗。孔子進一步解釋說,如果國君說的話是正確的,沒有人敢違抗也未必是件壞事,但如果說的話“不善”,就是不正確的、錯誤的,甚至是荒唐的話,下面的人都不敢違抗,那麼就會害了整個國家。其實一個國君,如果是追求權貴、榮耀,以臣民絕對服從他為樂的話,他講的話、發布的政令原則上是沒有正確的,即使正確的話,也不會得到很好貫徹。這等於是“一言而喪邦”。

 “烽火戲諸侯”的故事非常有名。西周最後一位天子周幽王,是個荒淫無道的昏君,他不思挽救周朝於危亡,反而重用佞臣,盤剝百姓,激化矛盾。有個大臣叫褒珦勸諫幽王,周幽王非但不聽,反而把褒珦關押起來。褒族人為了把把褒珦救出來,利用幽王的好色,找到了一個叫作褒姒的美女獻於幽王,替褒珦贖罪。幽王被褒姒的美色吸引,十分寵幸她,一味過起荒淫奢侈的生活。但褒姒冷若冰霜,自進宮以來從來沒有笑過一次,幽王為了博得褒姒的開心一笑,不惜想盡一切辦法,可是褒姒終日不笑。為此,幽王竟然懸賞求計,誰能引得褒姒一笑,賞金千兩。這時有個佞臣替周幽王出了一個餿主意,提議用烽火台一試。烽火台是古時候報警用的,當天子有難的時候,在烽火台上點燃烽火,以此告知附近的諸侯來勤王。荒唐透頂的周幽王竟然採納佞臣的意見,帶著褒姒登上峰火台,命令守兵點燃烽火。一時間,狼煙四起,烽火沖天,各地諸侯一見警報,以為犬戎族的人打過來了,果然帶領本部兵馬急速趕來救駕。到了驪山腳下,沒有見到一個敵人,只聽到山上一陣陣奏樂和唱歌的聲音,一看是周幽王和褒姒高坐檯上飲酒作樂。周幽王派人告訴他們說,辛苦了大家,這兒沒什麼事,不過是大王和王妃放煙火取樂,諸侯們始知被戲弄,懷著怨恨而歸。褒姒見此情景,禁不住嫣然一笑。後來周幽王遭到內外攻擊,命令點燃烽火之後,卻沒有一個諸候來勤王救駕,幽王被犬戎兵一路追殺砍死。至此,西周宣告滅亡,進入東周。

“做君王唯獨以沒有人違抗為快樂”這句話在周幽王身上產生了作用,且“烽火戲諸侯”的故事本身裡邊,周幽王聽從佞臣之一言而導致國家滅亡,都說明了“一言而喪邦”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成立的。

(七) 一言興邦或喪邦的推動力,是我們的心念—內心的修證功夫
一言而興邦或一言而喪邦,雖然從一言開始,但似乎再重要的言語或見解,只有在位高權重的君臣身上產生作用時,才會有與此相應的興邦或喪邦功效。張居正說:“夫邦之興亡,非細故也,而皆始於一言。《大學》所謂一人定國,一言僨事,意亦如此。人君審其所以興,鑑其所以亡,則可以永保天命而長守其社稷矣。”意思是,國家之興亡,雖然不是由某些細小、偶發的事件決定的,但都是從一言起始,並由言至行,增長廣大。《大學》中講,一人可以安定一個國家,一句話可以使整個事業失敗,也是這個意思。作為人君如果從這些言語所詮釋的見解中,審察正確的見解為什麼可以興國,不正確的見解為什麼可以亡國的道理,那麼可以保持與天命運行規律一致而不失江山社稷。

從張居正的這段講解中,我們體會到,一言是否可以興邦或喪邦,是由人君對言語的審察、鑑別的功夫決定的。這種審察、鑑別的功夫,也就是正心誠意之功夫。由此我們找到一言可興邦或喪邦的真正推動力量,就是我們的心念,是我們內心的修證功夫。錢穆先生說:“本章孔子專指在上者之居心言。後儒承之,以正心誠意為治國平天下之本。”

(八) 能夠“知幾其神”,一言興邦或喪邦其實很容易
蕅益大師在《論語點睛》中註解說:“四個'幾'字一樣看,皆是容易之意。《傳》曰:'幾者,動之微,知幾其神。'可以參看”。非常有意思的是,蕅益大師啟發我們要參這個“幾”字,並讓我們參閱孔子《易傳》上的這幾句話,從中體會到本章所要表達的更深一層的內涵。                                        《易傳》上說,“幾”是“動之微”,就是細微一動,那麼這個“微動”到底是什麼呢?如果能夠覺察到“微動”,就可以“知幾其神”,彷彿與神道相合,有神通一般,能夠預測吉凶禍福。這種“微動”是一種預兆,這種預兆最初是非常細微的。故這種“微動”,其實就是我們的剎那剎那的心念。當我們的心念微動的時候,即使沒有發出來,沒有行之於身口,吉凶禍福的因已種下,其果報雖未呈現,其實已是“因中果號”。如果發出來的是善念,一定感招樂果;如果發出來的是惡念,一定感招苦果。能夠時時刻刻覺照到自己“微動”的心念,並努力斷惡修善,此人就算是有神來相助了。故命運不用去卜算的,能夠善於觀察並控制自己念頭的人,就是掌握命運的人。

我們把話題拉回來。蕅益大師說這四個“幾”字,一樣看都是“容易”的之意,背後有深深的禪意。對一言興邦或喪邦,如果我們不了解其背後的真正的“微動”、“預兆”是什麼,不知道是我們心念力量的推動,看上去好像一句話就那麼容易興邦或喪邦,其實很不容易;反過來,雖然說一句話就可以興邦或喪邦不那麼容易,但如果我們能夠“知幾其神”,能夠掌握“預兆”,控制心念,其實一言興邦或喪邦的事實也是非常容易成立的。


(九) 總結
孔子針對魯定公的提問,巧妙地將為政之道的秘笈告訴了他,即為政之道的根本在於為政者的心念 ——正心誠意之功夫。歷史上的興邦或喪邦都是這個時代的宏大事件,在這些宏大事件的背後,其實都是由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微動”之心念在有力推動。這些從內心深處發出來的剎那剎那之念頭,是善還是惡,是正還是邪,都需要為政者一生去學習、領悟和把控的。



   本章所強調的是君主為一國之首,為全國人民所殷殷期望的人,不但可以左右國家政事,而且可以影響全國民心,甚至對國家的命運有直接的影響力,不可不慎。
   在上者行善,在下者不敢不善;在上者不善,在下者又不敢違抗,則忠言不至,諂媚阿諛充斥,大亂必生是可以預知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