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八佾第三 總複習 -1

一 思惟題綱

1.論語前三篇是哪三篇?談論的主題為何?彼此有其相關次第性嗎?
2.八佾篇主要談的是禮、禮樂,何謂禮?
3.禮的依據是什麼?或問,禮的根本是什麼?

八佾第三複習上半段 。
二 .  重點摘記
1.《論語•學而第一》側重于談個人德性的涵養。儒家講修己以安人,在正己的基礎上還要正人。
2.第二篇談為政,為政以德,是整個為政篇的總綱,為政以德具體表現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這裡面涉及到德與禮兩個要素。德是為政的基礎,在前面的《學而篇》作了著重的講解。
3.禮是為政的利器,在《為政篇》中未作詳細的講述,所以接下來的《八佾第三》重點談禮。樂是禮的輔助,與禮密切相關,所以《八佾篇》中幾個章節也談到了樂。《八佾第三》以禮樂為主題,既涉及個人學養,又涉及制度的建設、文化的傳承。梳理總結的角度可以有很多,那麼這裡僅從學習禮樂的角度略作梳理。
4.先談禮的學習,學禮者先要瞭解禮的價值,以策發起學禮的意願。
1>. 第十一章以“禘”禮為代表,揭示了禮無比巨大的價值。孔子說:“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瞭解禘禮的人,對於平治天下就如同看自己的手掌一般明白而又簡單,試想平治天下這樣大的事情,都能如看手掌般簡單,那何況一般的事呢?治國有治國的禮,齊家有齊家的禮,修身有修身的禮,所以把禮學好了,修養身心、經營家庭、教育子女、發展事業、服務大眾,就都能夠做得得心應手、輕鬆自如,禮有這麼大的好處,所以一定要去學啊。
2>.有了學禮的意願,開始去學的時候,在禮的外在形式與內在根本之間,首先要把握其根本。
3>.那麼禮的根本是什麼呢?
※第三章告訴我們“人而不仁,如禮何?”禮的根本是仁,仁的基礎是誠,
所以第十二章講“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行禮的時候要誠意具足。
※仁在不同情境中可以展現為不同的狀態,如孝、慈、信,敬,等等,所以
在第二十六章中夫子說到“為禮不敬,吾何以觀之哉?”為禮時,內心如果沒有敬意,那是不可以的。所以在仁、誠、敬三者之間有著這樣一種內在的聯繫,當我們在談禮的根本的時候,就要對這個本,有這樣一個整體性的認識和瞭解。
5.為什麼首先要把握禮的根本呢?
1> 從正面來說,如果把握住了根本,如仁心流露外顯出來,一個人的言談舉止自然就會遵循著禮的規範,乃至於在比賽射箭這樣的充滿競爭意味的情境中,依然也能夠保持著心無所爭的君子風範。就像第七章所描述的“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2> 從反面來說,如果缺失了仁心這樣一個根本,那麼禮儀規範呢,就會變成空洞的形式。所以第十章講到,當魯國的君臣以禘禮祭灌之後,誠意盡失的時候,孔子不禁歎息說“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3>更有甚者,喪失了仁體的禮,往往還會淪為謀求私欲,或是炫耀個人權勢的工具,於是就產生了種種越禮、僭禮的行為。第一章“八佾舞於庭”,第二章“三家者以《雍》徹”,第六章“季氏旅于泰山”,第二十二章“管氏樹塞門,有反坫”,都是這一現象的寫照。
4> 喪失仁體,違禮而行,過患是很嚴重的,對於當事人來說,違禮而行,已作不善。《尚書》裡講,“作之善降之百福,作不善降之百殃”。作了不善會招之禍殃,若不知悔改,則“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即便以諂媚的心去祭祀、祈禱神靈也無濟於事。以個人而言,會遭殃致禍;以社會而言,則會導致禮崩樂壞和文化的凋零。
5>所以孔子于第五章慨歎說:“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于第九章又慨歎說:“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如此看來,學禮如果不先把握住禮的根本,于個人、於群體,都是過患非常嚴重的,所以不可不慎。
6.那麼如何去把握禮的根本呢?
1>首先從學禮的次第步驟的角度來看,那就要先涵養仁心、人品,再逐漸圓滿外在的禮儀形式。
2> 學禮的次第,在第八章中有明確的揭示,就如同“繪事後素”一樣,禮也後於仁,畫畫是先打好粉底,再施以彩繪;學禮,也是先涵養人品,再圓滿外在的形式。
3>從具體應用禮的角度來看,行禮、用禮時,以存心為要,把內心調整好,內心充滿著仁愛、誠意和敬意,這是最重要的,這是根本。
4>而外在的事項,這是末,不可捨本逐末,當本末不能兼顧的時候,寧可先保住本體不失。所以孔子在第四章中說:“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能夠保住仁體不失,則大方向就沒有問題。至於事項上能做到什麼程度,那就因人而異,並不強求。所以第十六章講“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5>再進一步,在把握住仁體根本的基礎上,對於外在的禮儀的形式,也要逐步地去圓滿。這一點夫子的態度是很明確的,第十四章說:“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孔子之所以說要從周,就是因為周在夏商二代,注重內在根本的基礎上,將外在的形式配合得非常地圓滿。
6>那麼形式的重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者,形式可以傳遞內涵。第十五章說道:“子入太廟,每事問。”通過每事問這樣一個外在的形式,孔子把內在的敬意,非常有力地傳遞了出去。
※二者,當禮崩樂壞的時候,靠著形式的保存,那就有望恢復禮的內涵,如果連形式都捨棄了,那麼內涵的恢復呢,也就無望了。所以在第十七章中,當子貢想把告朔之禮的形式也廢掉的時候呢,孔子阻止他說:“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7.我們學禮、習禮的過程中,還要抱持著一種見義勇為的、無畏的精神。第十八章講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明明你是在依禮而行,可是有的人,卻認為你是別有用心,那麼這個時候,就要拿出足夠的道德勇氣,擇善而固執,不可輕言放棄。
8. 在學禮的過程中,還要始終提醒自己,行禮時雖然一定會涉及自他雙方,但禮是用來要求自己、淨化自己的。所以在第十九章中夫子講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孔子將君臣各自的操守並列在一起,就是在提醒我們,當我們盯著別人是否遵守規矩的時候,一定要首先反省一下自己,是否遵守規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