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釋)
孔老夫子認為韶樂,盡善盡美;認為武樂,盡美而未盡善。(韶是舜帝的舞樂,武是周武王的舞樂)
依據《論語摸象記》(中)P165~166
思惟題綱:
1.您覺得”善”、”美”有什麼樣差別?
2.夫子對韶樂、武樂各給了什麼同和不同的評論?
3.您覺得夫子為什麼對韶樂、武樂有不一樣的評論?
補充::
1古代開國帝王,功成治定之後,常制作一種樂章,以歌舞太平,所以韶與武都必須兼歌、舞說,才算完備。
2.再淺白一些解釋。孔子評論韶樂說:「舜有天下,他的韶樂全是雍容和平的氣象,不但音調極度優美,而且含義也非常仁善。」又評論武樂說:「武王得天下,那武樂便不免帶著嚴厲威武的氣象,音調雖然相當壯美,但內容就不那麼完全仁善。」
引用相關經文
1.《論語•八佾第三(14)》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2.《論語•述而第七(13)》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漢代之後韶樂已完全失傳。)
3.《孟子•梁惠王下》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於傳有之。」曰:「臣弒其君,可乎?」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4.弔民伐罪(弔通吊:慰問): 出處《孟子•滕文公下》:「誅其罪,吊其民,如時雨降,民大悅。」 《文選》卷56〈石闕銘〉陸倕著:「…似夏民之附成湯,殷士之窺周武,安老懷少,伐罪弔民。…」
聽聞義理講說
重點摘記:
1.孔子說,《韶》樂,非常非常的美,而且又非常非常的善,它已經到達了盡美跟盡善的境界。那《武》樂,雖然盡美,也非常的美,可惜還沒有達到盡善的地步。
2.周公制禮作樂,大家應該還記得,周朝的典章、禮樂制度是從夏朝跟商朝兩代一直傳承下來的。它是站在前人的基礎上,而去做改變的,所以到周朝才有辦法達到這種輝煌圓滿的狀態。所以孔子說,吾從周--我會跟隨著周朝的這種做法,繼續把整個禮樂制度能夠傳承文化下去。
3.思辨角度:
(1)那為什麼夫子說舜的《韶》樂盡美又盡善,而武王的樂只是盡美而未盡善呢?
(2) 碰到事情的時候,我們去評論的角度寬不寬,是都用單一的自以為是的角度,還是說能夠從表面的角度看到背後的實際的內涵。也就是從整個因緣條件去看事情,前前後後慢慢地想,加以比對。
4.辨析說明:
(1)舜是孝子,品德非常高尚,所以他的德行受到帝堯的禪讓把王位給他,武王是用武力伐紂得到天下。整個時代的背景,會不會是舜帝在的時候會比較和諧,而武王的時候就一些撻伐、一些征伐的聲音這樣。
(2)這並不能夠說,舜的德行好,武王的德行不好,而是整個時代背景所表現出來的。堯舜時代,天下非常淳樸的。周武王,包括前面的文王的時代背景就不太一樣了,整個人心也沒有像古代舜帝的時候那麼的淳樸、那麼的真誠。那所謂的典章禮樂,都會呈現出那個時代的整個風俗民情這樣子。
(3)因為受時代背景的不同影響,既使文王跟武王已經達到很高的成就,但是整體的客觀環境來講,還是沒有辦法呈現出舜時代的那種狀況,所以他的樂所呈現的,也就跟舜有一些不同。不能夠用樂的盡善跟未盡善,來評論周文王或者周武王不如舜,應該是要用他們整體的整個客觀環境跟時代背景來談。
(4)我們在評斷事情的時候,要看到外在的事相只是代表著某種意義而已,不能夠用這個就來評斷個人,而我們要看的是內在的精神是最重要的,這是第一個角度
(5)紂王暴虐無道,武王弑君這件事情,孟子說:我只聽過周武王殺的是一個暴虐無道的人,我從來不覺得他是弑君。換句話說,儒家其實贊同這樣,因為這樣的做法是幫忙老百姓遠離痛苦,疏解困乏,周武王的目標並不是為了爭天下,也不是為了個人的利益,是在替人民解決痛苦,所以才會有所謂的 “弔民伐罪”這四個字。
結論:以後在看待事情的時候要以更寬廣的角度來看,然後時間軸要拉長了來看待他。同時也策勵我們每個個人,在走我們生命的每一步,或者我們在學習內涵的時候怎麼樣子是盡善又盡美,讓我們能夠再創一個真善美的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