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
(解釋)
孔子說:“在上位者不能寬宏大量,行禮的時候內心不恭敬,弔祭的時候內心也不哀傷,這種人我還有什麼好觀察他的呢?” (摘自 日常師父 論語摸象記)
《朱子‧集注》居上主於愛人,故以寬為本。為禮以敬為本,臨喪以哀為本。既無其本,則以何者而觀其所行之得失哉?
思惟題綱
1.孔老夫子對在上位者的那些言行,是無法容忍的?
2.依本章子曰,居上位者,值得我們去觀察而學習的,需要做到哪些?
3.居上位者,何以需要「寬」、「敬」、臨喪要「哀」?
義理解釋
重點摘記
1.孔子說:“在上位者不能寬宏大量,行禮的時候內心不恭敬,弔祭的時候內心也不哀傷,這種人我還有什麼好觀察他的呢!”。
2.第25章孔子評論《韶》樂跟《武》樂;本章26章,孔子評論居上位的狀況。我們會不會烙下印象:孔子好會評論別人?孔子是喜歡評論別人?還是他有很深的意涵在內?
3.孔子是怎樣的人:
(1)《憲問第十四(31)》子貢方人,子貢批評別人,對別人評頭論足。孔子知道以後,就說:“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子貢啊,你吃飽了有閒工夫,我可沒有閒工夫來做這些事情。可見孔老夫子不是一個喜歡批評別人的人。因為他幫助別人都來不及了,怎麼會有閒工夫批評別人?
(2)另外,孔老夫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仁有兩個主要的內涵:一個是積極的,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一個是消極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我自己不喜歡的,我不要給別人,我不要加諸在別人身上。也就是說,被人批評,絕對不是我所喜歡的。孔老夫子既然不喜歡被人批評,同樣的,他也不會喜歡去批評別人。所以,從以上兩個角度,我們都可以知道,孔子是不喜歡批評人的。
4.為什麼他在25章、26章呈現在評論時政、評論在上位者呢?
孔子大教育家,他是發自內心的想要幫助所有的人,所以他要把事情的真相,恰如其分地分析出來,他要透過這些實際的例子,來教導學生,讓他們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是對的,就可以照著實踐;什麼是不對的,就把它淨除掉。
孔子說“吾從周”,因為周朝都站在前代的基礎上的損益,去制定、治理作樂它的典章制度。所以孔子是很深入地去分析、去評斷,就事論事地看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時代,他們到底在做些什麼事情。他這樣子弄得清清楚楚以後,他能夠把問題一層一層地深入,最後把他所學的道理都處處去應用、去觀察(他是一個很會觀察的人),所以他能夠使很多事情,由多元的角度做到盡善盡美。
(待續)
▶
八佾第三 第26章(續)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思惟題綱 :
1..對上位者,為何要去「觀之哉」?
提供參考:
在春秋戰國時代,一般的老百姓並不一定有機會讀書、接觸到禮樂典章制度,老百姓就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做官之人,都是家學淵源。所以,朝廷裡士大夫階級,就是引導整個社會的中堅份子。做官的,都是知書識禮,都以幫助天子安邦定國這樣的精神來做官。
所以上位者,理當是一般百姓學習的對象,但是,真的值得我們去”觀之”嗎?孔子說有個前提,要先看看他 是不是--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這種人就不必要去觀之了,吾何以觀之哉!
2.前面24章說「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夫子是上天派來的木鐸,醒覺無道天下的領導者。而本章夫子對上位領導者顯然「觀過」而感嘆「吾何以觀之哉」!請思惟搖響木鐸永不厭倦的聖者,其觀過的本懷、內涵為何?
義理解釋(續)
(一)引用經文
1.「觀過,斯知仁矣。」/出自《論語‧里仁第四(7)》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2.「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出自《論語‧顏淵第十二(19)》
3.管仲云:「衣食足而後知榮辱,倉廩實而後知禮義。」/出自《管子‧牧民》
(二)重點摘記(續)
5.孔子在周遊列國的時候,或者您有看《孔子傳》,您會發現,孔老夫子常常走到哪裡,看到什麼,就會教學生。他不僅教學生,而且還自己也學習,他是教學相長的典範。一方面教,一方面學,學了以後就去教,教了以後又增長他的廣面。他透由觀察、思維、抉擇,不管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什麼情境,他都把它視為改善自己,提升心靈的一個所對的境界。
6.如果在觀察的時候,看到的只是別人的錯,那就完全錯了。所以說,在對人的關懷上,我們要懷著很謙卑的心,就是要去瞭解人家,然後我才知道我怎麼幫助他。以很謙卑的心,去觀察別人的時候,實際上,就是要看到他的優點、他的契入點,要看到他的難點、他的缺點。優點跟缺點都要看,看到他的缺點,不要討厭他、不要放棄他,而更要想出好辦法幫助他;看到他的優點,要告訴他,給他活下去、給他支撐下去的力量,然後幫助他在這個優點上再往上跨。
7.聖賢,他們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看到他的本懷、他的心意,然後去學習他的本懷、他的心意,不要只看到表面,這樣對我們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8.《論語》(里仁篇)有一句話“觀過,斯知仁矣”,就是我要去看到他的過失、他的不足的地方,我才知道怎麼幫助他成就他的仁道。“斯知仁矣”,才知道他缺少了什麼品德,缺少了什麼品性,他應該站在他原有的基礎上怎麼去努力,不然的話,你說我們怎麼幫助人。想一想,如果說我們完完全全地都不去觀察,都只看優點,也不看缺點,怎麼去幫助他、補足他不好的、缺失的地方;如果都是觀過,觀過到最後,抱怨他、放棄他、討厭他,那又怎麼幫助他。
9.我們在讀了25章、26章以後,瞭解孔子的本懷跟他的心意以後,我們看到他好像文字上都只是在評論別人,實質上他那種想幫助別人的大悲心,想要瞭解別人的心意,是讓我們非常感動的。
10.本章:
“居上不寬”:他(居上位者)不寬的話,就沒有值得觀察之處了。
“為禮不敬”:繁文縟節做了一堆,實質上內心不誠不敬,也一樣,無可觀之處。
“臨喪不哀”:自己或看到別人臨喪,有喪事或者遇到很大的痛苦的事情,內心沒有實質的哀敬的心,想要幫忙他的心,這樣的人也沒有可觀之處。
11.這樣的人沒有可觀之處,之後呢?
我就要想怎麼幫助他,幫助他具足可觀的這些美德,然後一步一步地拉著他的手,一直往上走,往快樂之路走。
12.寬、敬、哀,是內心當中的一種真實的修為、一種內涵、一種美德,心中有了這個實質,你在處理事情上,就非常地得體,而且也成為人人所學習的一個榜樣。所以不寬、不敬、不哀,要修、要改。
13.孔子在這裡,表面上是在責駡居上者,實質上是對居上者一份很深、很高、很遠的期許。因為在春秋戰國這樣的一個很亂的一個時局裡,誰來帶動整個的局勢趨向於穩定,一定是在上者。在上位者,有位,又具足德,登高一呼,“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就會風行草偃,只要在上位者改了,大家就跟著走了,那整個時局就會大為改變。
14.為什麼只講上位者呢?因為中國古代普通的老百姓,都在做什麼?整天真的忙著衣食,照顧家庭。他是沒有時間來學這些東西的,必定在什麼時候才有辦法學習這些美好的品性呢?像管仲講的“衣食足而後知榮辱”,自己跟家人吃飽了、穿暖了以後,他才會想到心靈提升。上層社會就不一樣了,因為他們不愁吃不愁穿,所以他們就要知榮辱,就要去學這個。
所以從兩個角度來看到,為什麼孔子特別在這一章裡面講到的,是在上位者要趕緊做的這件事情。
15.我們可以把自己當成是一個上位者,怎麼做一個爸爸媽媽,怎麼做一個老闆,怎麼做一個老師,怎麼做一個主管都可以,怎麼樣才能夠帶動下面的人?本身一定要有仁,做為你的修行的核心——仁。
(1)處理事情的時候,展現出來在外的就是寬——肚量要大耀寬、格局要大、氣量要大,不能動不動就用打罵的方式,所以處理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寬。
(2)為禮的時候,在跟人家往來的時候,發自內心地恭敬他。敬是一個很重要的一種修行,一種修為的品性。對人的敬意,對天下萬事萬物,敬天,畏天,都是很重要的美德。
如果能夠這樣做的話,在上位者呈現出來的風格,就是寬、敬、哀,自然而然就讓下面的人在潛移默化中,”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會有上行下效的風潮跑出來,在下面的人就會被上面的人一步一步地帶進聖賢的領域去。
16.希望各位都成為居上能夠寬,為禮能敬,臨喪能夠哀,這樣你就會成為人人所喜歡的人,這樣的人他的事業已經成功了一半了。所以不僅是教育界要學《論語》,企業界、各行各業都能夠把《論語》用在心上,然後把它體現在你的外表的禮的時候,其實你的事業也會大大、大大地進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