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里仁第四 第2章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解釋)參考〈論語摸象記37〉
孔子說:「不仁的人不可以長久處在窮困的環境中,也不可以長久處在安樂的環境中。有仁德的人,安於仁道而行仁;明智的人,知道仁的好處,所以也能夠行仁道。」
思惟題綱:
1.回憶看看,以往曾經有一段時間處在困窘或安樂的環境中的經驗嗎?
2.當時自己外在表現及內心的狀況是什麼樣子?
3.現在的你和以往的你,面對上述的境遇身心有不同嗎? 看到有改善的空間嗎?
引用經文
1.君子亦有窮乎?、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論語•衛靈公第十五》第一章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2.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論語•為政第二》第四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第六》第十八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聽聞 義理講解
重點摘記:
1.這一章,孔子指出,一個仁者怎麼樣能夠不被外境所影響而安住於仁上面。先舉不仁者,然後再舉仁者跟知者的狀態。其實孔子只要講到小人,講到這些不仁者,常常是在指一般人的狀態,所以在這些地方我們也可以用心地學習。
2.“約”呢,就是困窮、困窘。在困窘的環境底下,在德性上缺少學習、心靈上缺少學習的不仁者呢,就會胡作非為。長處樂,這個“樂”當然就是相對于困窘的安樂。不仁者在一個安樂順遂的環境就容易得意忘形。
3. 短暫的困窘或安樂,所有人都可以安處得相當的好,可是如果長期的,那不仁者就容易逾越分際了。所以這是非常好的一個提醒。
4. 面對逆境做得不好,順境也無法安住。我們常說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那這樣的心呢,是一顆很煩燥的心,面對任何的境界都是煩擾不堪的。我們的心呢,就常常在這樣子狀態底下。
5. 安住,就是不動搖,安住呢,就是一種輕鬆自在,一種輕安。也就是說這個“仁”呢,不是一個束縛,而是很自然地安住在上面,這個境界其實是相當高的。
6. 從孔子的學思歷程來看,就是“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所以這樣境界高遠的安仁呢,其實還有一個更切身的入手處,就是〝知者利仁〞。
7. “利仁”呢,就是以什麼為有利(看到什麼的好處),看到仁德的好處。朱熹解釋 “利”說就是貪。如果貪求物質,那當然會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可是如果對於仁德的一種好樂,那這個貪呢反而是好的。追求的是一個正確的方向的話,那我們應該生起更大的欲求心,所以朱熹直接用貪來解釋。
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要先從一個正確的認知開始,然後生起一種好樂,接著才能樂在其中。所以這個對於仁德好處的充分認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實踐起點。
9. 透過跟聖人學習,可以去改善自己的生命的品質;那透由自己生命品質的改善,還可以幫助到我們身邊可以幫助,以及不在我們身邊的所有的人。
10. 自己的生命跟別人的生命,都因為透過自己的學習,能夠不斷不斷地改善,這個就是學習仁、義最大最大的好處。如果對這個好處能夠深植於心的話,那當然就會對仁的實踐呢,有一種很大的好樂心。
11. 孔子在講說豐富深刻仁這個內涵的一種善巧。也就是說他標舉了一個非常高遠的境界——安仁,可是也給我們一個非常容易入手的地方——利仁。
12. 仁跟知,在《論語》裡面,其實是聖人兩個非常非常重要的生命內涵。知,其實可以幫助仁的一個實踐,因為知是一種抉擇,抉擇才看得到智慧。
13.我們在生命很多不同的選項裡面,一般人的抉擇,常常會受限於自己的感受、眼前的利益,視野是打不開的,高度不夠、不夠寬廣、不夠高遠。聖人教導我們抉擇的方向,更寬廣、更高遠,是一個更究竟的抉擇。所以知是可以輔仁的。
補充: 摘自〈論語摸象記37〉
透過佛法的認識,可以回過頭來反省自己平常的狀態;尤其叫我們花比較長的時間在維持一種狀態當中,就不能夠寧靜,總是安不下心來。
問題不在富貴與否(「素富貴,行乎富貴」、「富貴於我如浮雲」),而是我們以什麼樣的心態去做。能夠安住在自己的中心思想上,不為富貴、貧賤所移,這才是孔老夫子真正的學問的中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