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ㄉㄧˊ)也,無莫也,義之與比(ㄅㄧˋ)。」
▶
解釋:
孔老夫子說:「君子對於天下,事無大小,都不會有一個固定的成見說這個可以、那個不可以,該做的就努力去做,這是他行事的準則。」
文義:
1.「君子」有別於「士」,士是剛剛開始學,有志於道者;學到已經有相當條件之後,才稱為君子,所以君子是更高一等。
2.「之於天下」,是說對於天下所有的事,無論大小。所謂的小,不是衣服、飲食等事,因為這種事,他是不會在意的。
3.「無適也,無莫也」,「適」是「可、專主」;「莫」是「不可、不肯」。適跟莫,是依自我成見而衡準的;「無適也,無莫也」就反過來,不依。
4.「義之與比」,「義」合宜;「比」從也,唯義是從。以「義」該不該做,為做事的原則。
思惟題綱
1.何謂「無適也,無莫也」?何謂「義之與比」?
2.一般常人都用什麼衡準事情的好、不好或要這樣、要那樣?為什麼?
3.君子衡量事情,根據什麼原則?為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憲問•45》「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2.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3.《朱子‧集注》:「適」,專主、可也;「莫」,不可、不肯。
4.《論語•子罕•4》:「子四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論語•陽貨••5》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6.《論語•微子•8》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7.《孟子•萬章下》「孔子,聖之時者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二)重點摘記
1.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沒有一定專主的,也沒有一定反對的,一切行事,只求合于時宜、合于道義。
2.第9章,讓我們瞭解一個有志於道的士,他的生命特徵是怎樣的。接著第10章講,一個人一旦楷定了高遠的人生目標,確定自己生命的走向,這樣的人就稱之為士。當他不斷的突破自我的生命局限,不斷向前邁進,他的生命的視野就更為遼闊,人生志向也越加堅固,他便成長為一個君子。在成聖成賢的進程中,又向上邁了一個臺階。
3.君子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徵--他是志於天下的,也就是說,他的心裡是裝著天下的人、天下的事,他不但要修已,還要安人,還要安百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只要是能夠利益天下蒼生的事,事無巨細,他都會竭盡全力,努力成辦。而成辦的原則是「無適無莫,義之於比。」
4.什麼是無適,無莫?朱子的注釋:“適”是專主、可也;“莫”是不可、不肯。適與莫,一個是順著它,一個是逆著它。
5.君子立身行道,面對天下林林總總、大大小小的事情,他採取的態度是無可無不可,不一定要這樣,或者是那樣,而是怎麼合理,怎麼恰當,就怎麼去做。
6.怎麼理解「無適無莫」無可無不可?《論語•子罕•4》:「子四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在應事處世,待人接物的態度上,夫子特別注意解決意、必、固、我,這四件事。就是不臆想、不專斷、不固執、不自以為是。
7.我們可以對比一下,自己平常是怎麼面對事情的。我就是:一遇事兒,腦中馬上就現起一個自己的見解,又拿著這個固有的見解,去判斷是非,衡斷事情的好壞;當有人提出一個和我不一樣的看法,我心裡也不是那麼容易接受;常常會固執己見、不知變通,不太願意去採納他人的意見;最麻煩的,是對於自己的這種狀態,又常常疏於觀察,無知無覺。
8.在此(第10章),夫子提醒我們,為人處世不要太主觀,認為自己的意見就一定對;別人的意見,就一定不對。實際上呢,我們每個人都習慣於依據自己的見解來定奪事理,判斷是非。我們總是想當然的選取,有利於自己的一面去說,自動的規避、刪除自己不相應的內容去聽。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最客觀的,其實,仔細想一想,自己曾經堅持的任何看法、觀點,其實都是相對的,都是會變化的,憑什麼就那麼相信自己呢。
9.我們也常常會要求一個人、一件事,一定要如何,一定不能如何。其實天下的任何事情,都是各種因素交錯而成的,各種因緣都在不斷地變化當中。如果總陷在自己習慣的見解、概念當中,以自我為中心看待事情問題的廣度和深度,就會大大的受限,內心也不容易清純平和,而只有當我們放下自我,當自己的內心能夠進入到一種空靈、純淨的狀態,才更容易看清自己,看清別人,看清事情的真相。
10.《論語•子罕•7》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這一句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無適無莫」更深一層的含義。夫子說:「你們以為我有學問嗎,我老實告訴你們,我一點學問都沒有,有不曾受教育的人來問我問題,我實在也不懂什麼,只是就他的程度所問的,就他思想觀念中正反、上下、左右、前後、始末等等,各個方面都研究透了,最後呢,得出一個結論。」這就是夫子師道教化的高明之處,對於人的教化、引導,夫子沒有什麼先入為主的概念,而只是應允對方的實際情況,給予適時適地、契理契機的引導。也正因為沒有主觀,沒有成見,沒有一個固定、先決的東西存在,我們才可以乘著思想的翅膀,翱游于智慧的虛空。
11.「無適無莫」無可無不可,這句話乍看感覺是沒有什麼原則,好像是在做老好人,有點世故,有點圓滑。其實不然,無適無莫是相當有原則的,這個原則就是「義之與比」。義就是宜,就是指適宜做的、應該做的。什麼才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呢?《里仁篇》的中心主題—仁,義的中心呢,是仁。凡是合乎道義、仁義的,就要努力去做;凡是違背道義、仁義的,就堅決不做。
12.凡是合乎道義的,就要努力去做;凡是違背道義的,就堅決不做。這一點其實是很不容易做到的,要做到,既需要擁有一顆寬廣博大的仁愛之心,更需要有一雙洞達時事、善觀緣起的智慧之眼。
13.孔子是怎麼做的?生在一個禮崩樂壞、天下無道的時代,對於夫子來說,最大的義,莫過於匡正時弊、推行仁道了。《論語•陽貨•5》紀載公山弗擾盤居在費畔,圖謀叛亂,他召孔子過去,孔子答應了,至於子路認為公山弗擾是叛臣,反對孔子過去。孔子對子路說,如果給我一個機會,我是不會錯過時機的,我將會使文王、武王的仁義之道,復興在東方。由此可見,孔子所認為的義,也就是合宜,是和他所主張的仁密切相關,為了實現仁道的遠大理想,該採取靈活變通的手段、方法,孔子是絕對不會瞻前顧後、見義不為的,他不會在意別人怎麼看他,怎麼說他,只要是能夠推行仁道、大道,他就會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14.只知道一味的堅守原則,而不知道隨時變通,在孔子看來,是非常淺陋、固執的。《論語•微子•8》孔子點評過超絕於世的幾個義民,包括伯夷、叔齊、柳下惠等人,最後孔子說了這麼一句「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我和他們都不同,沒有什麼可以,也沒有什麼不可以。孔子異於前人之處,就在於他懂得如何行義,懂得審時度勢,通權達變。在孔子的眼中,一切都不是固定不變的,都要順應時勢,認清時勢發展的趨向,從而採取適當的行動。
15.孟子十分敬仰,稱讚孔子是「聖之時者也」,懂得「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權變的道理。孔子之所以能夠如此的通權達變,關要之處在於孔子心中一直有一個中心思想:義之與比,唯義所在。
16.總結《里仁》前十章
【第1章到第7章】孔子都圍繞著仁這個主題,從各個角度談如何體會仁,如何實踐仁。
【第8章】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這是一個大關鍵,重要的轉折,前面講仁,這兒忽然之間就提到了道,而且這個道是「朝聞夕死」就可以了。也就是說,一個有志於道的人,一心一意的求仁,一旦對仁真正的內涵,可以把握得住,體會得到,他就得到了安心之處,生死對他而言就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了。
【第9章】講真正有志於道的士,他的學習態度,他會全副精神貫注進去,就會安貧樂道,行己有恥,不會耽著於外在的物質享受。同時,他會感受到,追求大道所帶來的,那種難以言傳的心靈之樂。
【第10章】當有志於道的士,一步一步的走上去,慢慢地成為君子,在他的心目中,就會有一種認識--「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只要是該去做的,就要努力去做,一切以仁義、道義,作為立身行道的唯一準則。慢慢慢慢地,他也就會進入到孔子所描述的「從心所欲,不踰矩。」的狀態,他的生命,由此就會變得更加的自由、超越、灑脫、自在。
17.從一開始的立志向道,到後面的求仁存義,孔老夫子為我們指出了一條從普通的庶民,到成長為一個士,再成長為一個君子,一條漸次成長,逐步深入的光明大道。如果我們能夠依著這個次第,步步踏實的向上跨越,那麼離成聖成賢的究竟目標,還會很遙遠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