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先進十一 第9章

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 “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白話>
顏淵死了,夫子哭的過於哀慟。隨行的弟子說: “夫子,您過於哀慟了!”夫子說:“真的過於哀慟了嗎?我不為這個人哀慟,還能為誰哀慟呢?”
<文義>
1.慟:(ㄊㄨㄥヽ)指哀傷過度。
2.從者:就是跟隨夫子去奔喪的人。
3.夫人:此人,這個人,指顏回。
<思惟提綱>
1.顏淵死,夫子為何會失聲慟哭,哀傷至極到了不自知的程度?
2.夫子重禮,提倡“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夫子這樣的表現有違背他的主張嗎?
3.兩千多年前夫子和弟子之間所展現的這種生死與共,心心相印的美好情誼對當今的師生關係有什麼啟發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朱熹《四書集注》:夫子 “痛惜之至,施當其可,皆情性之正也。”
2.《論語·子張·17》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
3.《論語·八佾·4》: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4.《孟子・萬章下·1》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
5.錢穆《論語新解》“孔子之可尊,其所以為百世之聖者,在其創師道,不在其曾為大夫。”
6.《論語.先進·22 》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7.《論語.雍也·8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8.《論語.子罕.5》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二ヽ重點摘記
(原文)
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 “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一)本章文義解釋
1.“慟”是指哀傷過度。“從者”就是跟隨夫子去奔喪的人。“夫人”是指顏回。
2.這句話是說:顏淵死了,夫子哭的過於哀慟。隨行的弟子說: “夫子,您過於哀慟了!”夫子說:“真的過於哀慟了嗎?我不為這個人哀慟,還能為誰哀慟呢?”
(二)痛惜之至,夫子是施當其可
1.透過上一章的學習,我們漸漸可以體會 “顏淵死”這件事對於夫子意味著什麼,為何夫子會失聲慟哭,哀傷至極,到了不自知的程度。
2.這裡可能會有一個問題:夫子重禮,提倡“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快樂,也不要過度的沉溺其中;悲傷,也不要過分的傷損身體。那麼顏淵之死,夫子卻表現出異常的悲痛,這會不會違背他的“一貫之道”呢?
3.朱熹在《四書集注》中說這並不違背,理由是:夫子 “痛惜之至,施當其可,皆情性之正也。”
4.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體會夫子的“施當其可,情性之正”。首先《論語·子張篇》當中夫子曾對曾子說:“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是說人一般不會情感難以自控,除非是遭遇到了喪親之痛,正所謂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5.夫子痛失愛徒,甚至有比痛失愛子更深的痛,此時如果不能夠充分表達出他內心的真實情感,這反倒是不恰當、不正常的了,所以說夫子是施當其可。
(三)孔子不會因為感情而失去理智,僭越禮法
1.此“ 慟”是否合乎於禮呢?夫子曾說:“喪,與其易也,甯戚。”辦喪事與其說要注重形式,很隆重的按照喪禮的程序走一遍,不如表現出內心真實的悲傷。
2.對於顏回之死,夫子是悲痛至極到了全不自知的程度,這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也是夫子合乎於禮的一種表現。
3.本篇的第八章、第十一章,都提到了夫子極力反對厚葬顏回的事。當顏回的父親顏路請求夫子把車賣掉給顏回買棺槨的時候,夫子是當下拒絕了顏路;那麼孔門其他弟子又要厚葬顏回的時候呢,夫子也是當下反對的。
4.這表明夫子雖然內心十分悲傷,卻能夠保持其情性之正,不會因為自己的感情而失去理智,僭越禮法。
(四)超越親情血脈的師生之情
1.夫子是 “聖之時者”也,喜怒哀樂皆發而中節,唯顏回之死,令其“哭之慟”。那麼此“慟”,就是大有深意的,豈可等閒視之?
2.顏回在,夫子是 “吾道不孤”;顏回死,夫子則如手持火炬的禮樂文明守夜人,茫然四顧,不知該將火炬傳與何人。
3.在夫子看來,師徒之情絕不亞於父子之親。父子是血脈的延續,師徒就是精神命脈的承傳。夫子說: “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如此的性情中語,其中所蘊含的,就是超越親情血脈的更加深刻厚重的師弟之情。
4.說到師弟之情,我們知道中華文化特別重視師道,而孔門師弟正是中國歷史上師生一倫的確立者。錢穆先生曾說:“孔子之可尊,其所以為百世之聖者,在其創師道,不在其曾為大夫。”弟子作為夫子精神之後裔,和夫子之間有著一種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緊密關係。
5.弟子們經年累月、不畏艱難緊緊追隨夫子,和夫子同生死、共患難。追隨夫子的時間越久,弟子對夫子之道的體會就越深,受到的影響和感召也就越大,於是就越加忠於夫子,虔信夫子。
6.因此,顏回在子畏於匡時才會說出 “子在,回何敢死?”這句情如父子、至誠、至性之語。
(五)孔子將千古師道光大於天下,永續於後世
1.我們學《論語》的時間越長,就越會被夫子與弟子之間這美好的師生之情所打動、所吸引。我們看到在尊師重道上,夫子自己是身體力行;在用心關愛弟子上,夫子更可謂是千古一人。
2.伯牛有疾,夫子會親自地去問疾,慨嘆說:“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憐惜之情溢於言表。
3.子路直率、魯莽,在言語和行動上經常冒犯夫子,夫子對他卻是格外的包容,又以柔克剛,夫子是設禮稍誘子路,以禮儀和他的仁愛之心,感化了狂野的子路。
4.夫子對弟子的關愛是如此的深厚,弟子對夫子的感情又是如此的深切,顯示出孔門師弟在師道上的偉大修為。可以說我國傳統的師弟關係,乃至於師道尊嚴的奠定,是以夫子與弟子,尤其是夫子的心子顏回他們的行持是分不開的。
5.正是夫子的口傳心授,親力親為,才將以往相對鬆弛、鬆散的師弟關係,進一步的凝固和強化,奠定了 “師道尊嚴”的偉大傳統。也正是由於顏回的謹遵師教,身體力行,才使得千古師道得以光大於天下,永續於後世。

(六)本章反省
1.反觀我們當今的教育界,教師輕忽學生,學生惡搞老師的事情,是時有發生的。師生之間缺乏深厚感情的連接,結果導致師生關係的衝突對立、冷漠緊張。
2.學生不知要尊師重道、恭敬老師、努力學習、長養德行,以此報答老師的辛勤教導之恩;老師則不知要在學科知識之上更要傳道、授業、解惑。
3.要做一個真正有道的老師,那就必須不斷的提升自己的道德學問,如此才能夠真正的關愛學生,幫助學生提升生命的境界。
4.如此來看,兩千多年前夫子和弟子之間所展現的這種生死與共,心心相印的美好情誼、美好行誼,是否可以幫助當今的師生,找到那種師道尊嚴的源頭活水呢?讓這至真、至純、至善、至美的師弟關係,在人間再現,成為人世間最美的一道風景線呢?
(七)總結
1.傳統文化雖已斷層了多年,然“斯文在茲”,中華師道猶存於我們中華兒女的血脈之中。而這也正是維繫中華文化數千年於不墜之重大關鑰。
2.讓我們承繼這偉大的師道傳統,將生生不息的中華文化、道統法脈,在你我心中代代相傳,綿延不絕,並將之發揚光大,以此慰藉夫子的在天之靈,以此慰藉夫子這穿越了千年,依然迴盪於我們耳畔的千古一哭,千年一嘆!

論語 先進十一 第8章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白話>
顏淵死了,夫子傷痛地說:「唉!老天爺,你這是要我的命啊!老天爺,你這是要我的命啊!」

<文義>
1.噫:傷痛的聲音。
2.予:我。
3.天喪予:悼道無傳,若天喪己。

<思惟提綱>
1. 顏淵死,孔子發出什麼悲嘆?
2. 顏淵之死,在《論語》多有所記,請列舉?
3. 顏回之死對夫子來說,為何是天喪予?比面對兒子孔鯉的死更難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子罕.5》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2.《論語.述而.22》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3.《孔子家語•在厄第二十》:「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
4.《論語•述而•10》: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5.《論語•雍也•5》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6.《論語•八佾•24》:「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二、重點摘記
(一) 顏淵死是孔門一件大事
〈先進篇〉共有二十五章,其中有七章是專門講顏回的,而且話題主要聚焦在顏淵死這件事情上,此事引發了上至夫子,下至所有弟子內心巨大的震動,是孔門中的一件大事。

(二)本章注釋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1.“噫”是傷痛之聲
2.“天喪予”用現在的話,就是:“老天爺啊,你這是要我的命啊!你這是要我的命啊!”這句話夫子連說了兩次,可見傷痛之深,哀痛之切。

(三)顏回之死在《論語》多有所記,而孔鯉之死未見記載
1.據記載,夫子的兒子孔鯉是早顏回一年去世的,老年喪子,這是人生中的大不幸,想必夫子也是極為傷痛的。但是在《論語》當中,孔鯉之死未見正式的記載,而顏回之死卻多有所記,這是為什麼呢?
2.關鍵就出在“天喪予”這三個字上。那麼何為天?天對於夫子意味著什麼?顏回之死對夫子來說為何又是天喪予呢?我們一起來對這些問題作些思考。

(四) 顏回之死對夫子為何是天喪予
1.《論語》中,天字出現過多次
《論語》當中,夫子雖罕言性與天道,但天字也出現過多次,比如:
@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5〉)
@ 在宋國遭桓魋追殺時,夫子說的那一句:
「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述而.22〉)

2.夫子深信自己有天命在身
(1)每當遭逢生命中的重大危難,夫子常常會發出這種信天知命的話。
(2)這表明,他深信自己是有天命在身的,擔當起弘傳聖賢大道的重職大任,此乃上天授予夫子的使命。
(3)因此危難之際,夫子就會呈現出一種異於常人的鎮定自若,越是性命攸關,他就越會呈現出一種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修為,因為他深信道在己身,天命不可違。

3. 夫子為傳聖道周遊列國,顏回最能了知夫子的心
(1)可以說夫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秉承著天命而來的,他將自古聖先王一路輾轉傳來的聖賢大道,傳之於世,救之於民。
(2)為了實現這個偉大的理想,他周遊列國,上下求索,生命不止,奮鬥不息。
(3)在三千弟子當中,唯有顏回最能夠了解夫子之道。他從十四歲起就跟在夫子身邊,聽夫子的言教,學夫子為人,行夫子之道,耳濡目染,亦步亦趨。面對困窘之境,他最能夠體會夫子的心意。

4. 夫子心中,顏回是道統的繼承人,聖教的輔佐者
(1)比如說:陳蔡絕糧之際,他就說出那句最讓夫子歡喜的千古名言:“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 (《孔子家語•在厄第二十》),在夫子心中,顏回是道統的繼承人,聖教的輔佐者。
(2)夫子曾對顏回說:“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述而.10〉)這句話正透露出夫子的心意,就是將顏回視為自己的知音同道,想要將法脈衣缽傳給他,讓他接過這個接力棒,將自己未盡的事業繼續推展下去。
(3)在《孔子家語》當中,夫子曾經深有感觸的說:“自吾有回,門人益親。”就是以顏回“其心三月不違仁”的德行,夫子相信唯有顏回最能夠協調門人之間的關係,最能夠將孔門弟子團結在一起共同傳續夫子的道統法脈,其他弟子呢,就沒有這個能力了。

5. 夫子痛失心子、孔門闕失棟樑,發出“天喪予”的悲嘆
(1)夫子最美好的夢想,卻被顏淵死這一殘酷的現實所打破。
(2)因此,如果說兒子孔鯉的去世,對於夫子來說,是血脈之親的凋零;而顏回的離去,則意味著道統法脈的傳承出現了危機。
(3)陽明先生曾經對顏回的死評論說:“顏子沒,而聖學之正派遂不盡傳矣。” 這是說顏回的離去,代表孔門的心法、法脈,無法進行完整、全面的承傳。
(4)陽明先生也說過:“見聖道之全者惟顏子。”就是說能夠全面透徹地體會夫子聖學心法的,惟有顏回一人而已。
(5)那麼顏回一死,夫子就是痛失心子,孔門闕失棟樑,夫子怎能不發出“天喪予”的悲嘆之聲呢!

(五) 夫子慨嘆天喪予的深層意涵--禮樂盛世的出現,更加遙遙無期
1.還記得《八佾篇》當中,儀封人對夫子弟子說的那句話吧?“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2.夫子所在的那個時代,禮崩樂壞,連年征戰,百姓流離失所,好不容易盼來了以承傳大道為己任的夫子,又盼來了一個時刻秉持夫子心願的弟子顏回。
3.但是天下無道久矣,在夫子有生之年,怕是看不到大道的施行了,本想傳之於顏回,身後呢或許還會有一線希望之光,然而眾生福薄,天命未競,傳人先去,生存在禮崩樂壞、天下無道當中的芸芸眾生,將如何度過這漫漫長夜呢?
4.因此夫子慨嘆:“天喪予!”的更深一層意涵,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是夫子志得仁心的一種自然地流露呢?夫子悲嘆的,不僅是顏回的早逝;更悲嘆的是,連顏回這一線希望之光都在消逝,那麼禮樂盛世的出現,將更加遙遙無期,天下黎民百姓的深重苦難,更不知何時能夠脫離。

(六)夫子時時記掛眾生苦樂,是最深情的人
1.過去我們可能會對堯舜文武周公孔子這樣的聖人,有一種隔膜,或者是誤解,會覺得他們高高在上,理性刻板,不近人情。
2.如今透由顏淵死這件事所呈現出的夫子的言行舉止、夫子的真情流露,讓我們看到現實生活中,一個有血有肉、活生生、真性情的夫子。
3.當夫子將他至情至性的一面盡顯於世人面前之時,我們才知道所謂的通人情、重感情,可能並不像一般人所理解的,僅僅是將一人、一家、一小部分的人放在心中的那種小情小愛。
4.而是像夫子這樣將所有眾生的苦樂都放在心上,時時記掛,念念不捨,這是將天下蒼生的苦樂一肩擔起來的大仁大愛!
5.因此,像夫子這樣的人,才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懂感情、最深情的人啊!

論語 先進十一 第7章-2

鯉也死,有棺而無椁。吾不徒行以為之椁。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白話>

我的兒子孔鯉死時,也是有棺而無椁。因為我曾經當過士大夫,依禮是不應當步行上朝。」

<文義>

1. 徒行:「徒」,步行。無車,出門就必須徒步行。

2. 吾從大夫之後:孔子說我已不當士大夫了,但還算在大夫之列。

<思惟提綱>

1. 顏回過世,其父親顏路請求夫子賣車為顏回置辦外槨,夫子從哪兩個角度回絕了顏路的請求?

2. 面對最心愛的弟子顏回過世,面對其父親的請求,夫子不為情所困,他怎麼做到的?

3. 夫子對禮的堅持,沒有答應顏路的請求,是夫子有遠見代天下蒼生著想,請說說看?

<義理解釋>   先進第十ㄧ第7.2章

引用經文

1.《論語•顏淵•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2. 《論語•八佾•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2.《論語•雍也•5》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3.《論語•學而•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4.《論語•為政•2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一. 重點摘記     

(一)原文: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二) 夫子從情和禮兩個角度回絕顏路的請求

1.夫子他面對最心愛的弟子顏回過世,父親顏路來請求夫子把車子賣掉,為顏回辦外槨,夫子他從“情”和“禮”兩個角度回絕了顏路的請求。

2.一般人,這個時候很容易為人情所困,顧不了這麼多,夫子他怎麼可以做到這樣子呢?這需要非常高的 “克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1》)的功力,看似在遵守禮制,以禮抉擇,然而如同夫子常說的 “人而不仁, 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3》)夫子他掌握了禮的根本,也就是仁--將心比心,代人著想。

3.在這個情境裡面,我們來看看夫子他代誰著想。除了我們昨天說的夫子他代顏回著想,不會陷顏回於非禮或違禮,成全了顏回他生前對仁德的修養堅持。

4.其實,夫子他也在禮的行為規範上保護了他的父親顏路,一則以情,同理一個極度哀傷的父親,
  將心比心。

5.這話似乎可以解讀為:“唉!我其實能體會你的心情。但是啊,我們實在不能這樣做啊,這樣做會讓我們的兒子壞了名聲。

6.另外,夫子還用禮來作為圍牆來保護顏路,讓顏路這個做父親的,免於在這樣的狀態下失責了。

(三) 夫子代天下蒼生著想

1.夫子還代誰著想呢?夫子還代天下蒼生著想。各位試想:如果這一次夫子特別開了方便門,就答應了顏路的請求,事過境遷以後,大家情緒比較平穩了,如果世人遇到了類似的情境,人們會怎麼想?會怎麼做呢?

2.“哎呀,那有什麼關係,就一個外槨嘛!你看連夫子他都可以破例為顏回開方便門,這些禮樂制度、這些規矩啊,都是講講的,參考參考罷了,什麼'克己復禮',什麼'三月不違仁'(《論語•雍也•5》),聽聽罷了。

3.自此以後, “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論語•學而•12》),先王的一片心,想要為我們制定的這個禮,本來是可以讓整個國家社會所有的百姓可以和睦相處的,也可以成為一切行為的準則,但是啊,就在這樣子的狀態下面破壞了。

4.所以夫子的依禮抉擇、他的堅持,是能夠讓天下百姓對禮還能夠生起信心,只要照著去做,就一定可以得到好處。

(四) 結攝: 夫子對禮的堅持,為世人帶來康莊大道

1.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22》)夫子從內心的信仰堅持,對禮的信心與實踐,為世人帶來了一條康莊大道,沿著這樣的標準去實踐,就可以得到很大的好處。

2. 如果沒有夫子的堅持,世人的行為到底該如何取捨呢?到底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時候又應該怎麼做?到底要拿什麼能夠當作行為的標準呢?這無非是把世人推到了極度危險的懸崖旁邊。

3.夫子愛禮、敬禮、實踐禮,不只是為顏回好、為顏路好,更是為天下百姓好。夫子在乎的不是眼前大家如何評價他,他更在乎的是可以為中華民族的千生萬世,留下什麼珍寶。

4.“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感謝夫子為我們帶來最好的身教。

論語 先進十一 第7章-1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白話>
顏回過世的時候,父親顏路來請求夫子賣掉他的車來給顏回買外槨。
可是孔子,並沒有答應他。而說:有無才能也都是自己的兒子啊!......

<文義>
1.顏路:顏淵之父。
2.槨:外棺也。
3.請為之槨:欲賣車以買槨也。
4.才:指的就是有才能的顏回。
5.不才:夫子謙稱自己的兒子,孔鯉,伯魚。
<思惟提綱>
1.孔子為什麼沒有答應顏路的請求呢?
2.夫子沒有答應顏路的請求〜
  (1)要做出這樣的抉擇容易嗎?
  (2)如果換作是您,您會答應嗎?為什麼?
3.夫子真正理解顏回,愛顏回〜
  (1)夫子是怎麼愛他 最惺惺相惜的弟子呢?
  (2)夫子為何說〜對”顏回也會這樣抉擇”〜這麼充滿自信呢?
<義理解釋>   11分22秒
一. 引用經文
1.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顏路,淵之父,名無繇。少孔子六歲,
                  孔子始教而受學焉。
2.《論語•顏淵•1》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3.《論語•雍也•5》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
4.《論語•里仁•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5.《論語•雍也•9》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
二. 重點摘記     講師:張慈芳
(原文)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一)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
1.顏路就是顏淵的父親,名無繇,小孔子六歲。
朱熹先生說,“孔子始教而受學焉”。顏路他是一個初學者,剛剛開始,跟著夫子學習。
2.“槨”指的就是外棺,一般來說,古代的棺木分做內外兩層,
內層叫做棺,外層叫做槨,內棺外槨。
3.顏回過世的時候,父親顏路來請求夫子賣掉他的車來給顏回買外槨。
可是孔子,並沒有答應他。

(二) 孔子為什麼沒有答應顏路的請求
我們繼續嚮往下看。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夫子他從兩個角度來回答顏路,為什麼不賣車來給顏回買槨呢?

【第一個角度】從情的角度來說
“才”指的就是有才能的顏回,“不才”是夫子謙稱自己的兒子,孔鯉,伯魚。顏回和孔鯉,我們知道他們都非常早就過世了,孔鯉在夫子七十歲的時候過世,顏回在隔年也就是夫子七十一歲的時候過世。
不管是有才能的顏回,或是沒有才能的伯魚,不管有沒有才能,唉,說起來都是自己的兒子。我的兒子死掉的時候,也只有內棺沒有外槨。換句話來說,我們做父親的心情都是一樣的,都是愛自己的兒子。即使我這麼愛的兒子,也沒有為他來賣車買槨。為什麼呢?

【第二個角度】從禮的角度來說
“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這邊就有說出了原因,夫子說因為我當過士大夫,出門上朝都需要有馬車,這是禮的規定,並不是我喜歡坐馬車不喜歡走路,也不是我捨不得車子,實在是禮的規定。這裡看到,夫子他禮樂實踐的抉擇。

(三)換成我是夫子,我會如何抉擇
1.我們來思考一下,夫子在面對這樣的境界,要做出這樣的抉擇容易嗎?
(1)如果換作我們是夫子,面對我最心愛,最惺惺相惜的弟子過世,
  這時候他的父親又特別地來拜訪我。想見呀〜他的父親一定非常傷心,
  甚至哭哭啼啼地向我求情:夫子,就求您了,我就這麼一個兒子。
(2)到底說來啊,他也是您最疼愛的學生,想想看,從小啊他就跟著您學習
  您周遊列國的時候,您去到哪裡他就追隨到哪裡。今天他過世了,家裡
實在窮得一點錢也沒有,根本沒辦法幫他來操辦外槨。
(3)您最疼愛他了,你可以幫個忙嗎?讓他的後事能夠像樣一點。您可以把
您的車子賣掉,來幫他買外槨。夫子,可以嗎?就求您了。

2.試問各位,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景,這樣的請求,您會答應嗎?
我不知道各位,但是啊,我肯定會頂不住這樣的人情壓力。
我自己已經夠難過了,又看到他的父親這麼傷心,眾弟子們又在旁邊,
你一言我一語,夫子您不是最疼愛顏回的嗎?車子就賣了吧,再買就有了。夫子就幫幫他吧,都什麼時候了,可不可以讓他後事風光一點,像樣一點,夫子就別想這麼多了。

3.夫子畢竟沒有答應
我覺得要答應反倒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滿了顏路這位做父親的心願,也平復了弟子們難過的心情,唉,我自己也好過些。
甚至呢,可堵上鄉鄰的嘴巴,就一個答應嘛,何難之有?
但是啊,依著這人情去做,就算是愛顏回了嗎?真的嗎?

(四)夫子沒有答應的理由
【第一個角度】
我們如果站在德行第一、克己復禮做得很好的顏回的角度,顏回會答應夫子為自己去賣車買棺槨嗎?
顏回會滿足自己的私慾,走得風光一些,會願意夫子為自己賣車買槨,看著老師上朝的時候,別人啊都是駕著馬車進去,夫子卻徒步跟在人家車子後面嗎?
顏回會願意讓夫子做這樣違禮又失禮的事情嗎?
我相信顏回肯定不願意的。

【第二個角度】
顏回他沒有當過士大夫,依禮而言,是不能夠用士大夫的禮來置辦外槨的。這一點,或許說他的父親顏路不清楚,其他的同門師兄弟,因為難過的情緒所障礙,可能也沒想到,但是顏回他自己肯定清楚的。
夫子也說,他的兒子沒當官,所以不能這樣去操辦。顏回沒當官,所以待遇也是同樣的。這是非常合於禮制的抉擇。
所以我相信顏回也肯定會同意夫子他這樣子的抉擇。

(五) 夫子真正理解顏回
1.“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從這個抉擇當中我們看到,夫子他是真正理解顏回,愛顏回〜
〜以德來愛他,以禮來愛他,以道來愛他。
而不是一般人用人情來愛他,而陷顏回和自己於不仁不義當中。

2.為何說對顏回也會這樣抉擇這麼充滿自信呢?
(1)大家記得嗎?因為顏回可是經過夫子認證的。
“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什麼叫做“其心三月不違仁”呢?
我們引用夫子的話來理解一下〜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2)好的機遇,風光體面的待遇,是人人所盼望的,但是啊,不用正當的
  方法,不用合乎禮制的方法去得到它,這是君子不會接受的。
  窮困和下賤,是人人所厭惡的,不用正當的方法,合乎禮制的方法,
  君子是不會去擺脫它的。君子呀拋棄了仁德,那要怎麼樣去成就他的
  生命呢?所以君子啊,沒有所謂說在吃一頓飯這麼短的時間內去離開
  仁德的,也就是在倉促匆忙的時候,也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顛沛
  流離的時候,也一定和仁德同在。
(3)“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生前吶,尚且不在乎簡陋的物質生活;死後,又怎麼會為了一副外槨,
 來放棄自己堅持已久的仁德呢?

(六) 省思
1.聖者的標準
我們看到夫子和顏回面對境界的抉擇〜
都是以道為標準,以仁德為標準。
2.反觀我們
在順境中要這麼做可能比較容易。
一旦面對人情壓力下,情急之下,悲痛難抑之下,
就不容易以道、以仁德、以規矩來作為標準,不知不覺啊〜
就會把標準放低,甚至啊“此一時彼一時”了。
3. 顏回德行第一
這一章用夫子和顏回這種不同世俗的抉擇,共同的抉擇〜
體現了顏回德行第一的原因,也同時證明了夫子他在《先進篇》開始
所點出的〜“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禮樂的內容和形式都很重要,但是如果要去抉擇,夫子寧可掌握到的是禮樂的根本〜
就像代人著想,克己復禮,忠恕和仁德這些實質內容的掌握。
不像世間人只注重外在的形式,卻把可貴的仁德啊、道義呀放一旁。
4. 夫子的大仁大愛
(1)感謝夫子冒著不被世人理解的眼光,在艱難中〜把關乎家國天下、天下蒼生的禮樂,透過正確的實踐留下來。把維護禮制的重責大任,自己承擔起來,這正所謂的〜大仁大愛。
(2)夫子沒有責怪世人,一切向內求,努力地做到克己復禮,做到修己以安天下,不論世人理解與否,卻實實在在從自身做起,對天下蒼生做出了最大的饒益與貢獻。

論語 先進十一 第6章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白話〉
魯大夫季康子問孔子說:「你門下的弟子,誰最為好學?」孔子回答說:「曾經有個叫做顏回的最好學,可惜不幸短命早死了,如今沒有這樣好學的弟子了。」
〈文義〉
1. 短命死矣:顏回死時年僅三十二歲。(顏子之年說法不一,《史記》上說”年二十九,髮盡白,蚤死。《家語•弟子解》始云,三十二而死。《尚史》李鍇著,辨說享年四十又一。)
2. 亡:通「無」。

〈思維提綱〉
1.您覺得什麼樣叫″好學”?
2.夫子認為門下弟子,誰最好學?為什麼?跟我們所認為的好學有何差別?
3. 夫子最後加一句″今也則亡”,您覺得有何涵意?
4.本章給您什麼樣的啟示?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論語•雍也•2》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2.《論語•公冶長•28》子曰: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3.《論語•學而•8》子曰: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4.《中庸•一 》: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5. 《論語•雍也•5》子曰: 「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6.《論語•雍也•9》子曰: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7.《藕益大師全集•論語點睛•公冶長》孔子之忠信與人同,祇是好學與人異。好學二字,是孔子真面目。故顏淵死,遂哭云:天喪予。

二、重點摘記

  (一) 恭誦原文並解釋
季康子向夫子請問:“您的弟子裡面哪一位最好學呢?”夫子回答:“只有顏回最好學,很可惜啊,他短命已經死了,就再也沒聽過誰好學了。

(二)文義細究
1. 顏回不幸短命死矣。根據《史記·仲尼弟子傳》當中記載,顏回死的時候大約才二十九歲,還不到三十歲就過世了。
2. “好學”,在《論語》裡面算是一個關注度很高的話題,在〈雍也第六篇〉我們看到哀公也曾經和夫子請問:“弟子孰為好學?”夫子的回答也同樣是顏回。
3. 哀公和季康子為什麼都用好學這個條件來尋覓人才呢?好學和人才之間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4. 我們知道孔門四科裡面,顏回是德行第一。夫子的弟子們在編排〈先進篇〉的時候,選用了這一章,用好學這個特質來為德行第一的顏回來作註解。

(三) 什麼是好學特質?
1. 好學這個特質到底如何呢?夫子曾經說過:“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夫子本人也是因為好學而成就的 : 在十戶人家裡面,可能還找得到像我這樣忠信、天性善良擁有良好品德的人,但是啊,要找到像我這樣好學的人大概就很難了。
2. 揣摩一下,夫子他為什麼能夠成為聖人,能夠有所成就呢?除了這一些忠、信、孝、悌,這一些良好的品德作為根本以外,還必須要有好學這一個特質。什麼是好學呢?夫子對顏回好學作了一個評價,就是“不遷怒,不貳過。”

(四) 觀察平常我們的狀態
1. 剛開始在想學的時候,有這種學的精神,其實是還不夠的,還要好學,為什麼呢?觀察一下平常我們的心之所向、心之所願,總不外乎為自己想,總不外乎忙眼前的、或者是配我胃口的。我們的狀態和聖者的狀態,其實剛剛好是背道而馳的。
2. 看看自己,我總覺得自己渾身是毛病,而且這些壞習慣、這些問題動不動就來,那怎麼辦呢?真正開始要學習的話,依夫子的標準來說是“學而時習之”。

(五) 學而時習之的標準、狀態
1. 學了之後要時習,到怎麼樣的程度呢?一切時處,這個標準是很高很不容易做到的。學了之後在生活中開始去實踐。
2.  當我們老毛病又來,或者是做錯的時候,師友指出我們要學習、要改過的地方,我們會怎麼樣呢?往往不是生氣就是找種種的藉口來為自己辯解。請問各位,這個時候還算得上是在學習的狀態嗎?
3. 所以“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如果一個人真正立志想要學成聖賢,內心必須自重;接連著外在的行為舉止也會不一樣,也會莊重起來的,會認真地去面對自己的,這時候會好學,會“不遷怒,不貳過”。
4. 當師友指出我們的問題,我們會想:“唉,對呀,他講的這些問題就是我痛苦的所在,以前我都沒有機會看見,現在他幫我指出來,我得要趕快直面這個問題,趕快把它改過,過則勿憚改呀。”所以感激對方、趕快改過都來不及,怎麼會遷怒?會貳過呢?
5. 當我想知道臉上有沒有污垢,照鏡子看到了污垢,怎麼辦?趕快把它擦乾淨。有人像鏡子般指出我們德行上、學習上有所缺失、有過錯的時候,聽到了之後怎麼辦呢?不是生氣,也不是為自己辯解,真心想學習的人,會趕快把它改過來,這樣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快樂。
6. 《中庸》裡面說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真正有心向道的人,是會把所有的心力放在改過遷善上頭,所以當有人指出我們的缺點的時候,自然不遷怒、不貳過,會呈現出好學的狀態,所以我們看到顏回他呈現出來的生命狀態“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7. 為什麼可以做到三月不違仁呢?顏回,他所有的心力都把它放在照著老師教導的去做,心心念念放在學而時習之,放在改過遷善這上頭,就如同瀑流水一般,所以才能夠“德日進,過日少”,才能夠自然“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六) 結論
1. 立志於學之後,如何可以堅持學習呢?必須像顏回這樣好學,擁有這樣積極的心態,就可以步步增上,一定可以學有所成,連聖賢都可以成就,更何況成為經國濟世的為政人才呢。
2. 蕅益大師曾經說過:“孔子之忠信與人同,只是好學與人異。好學二字,是孔子真面目,故顏淵死,遂哭云:'天喪予。'”
3. 夫子他良好的品德,可能每個人都可以具備的,但是好學,一般人就不太可能具有這樣的特質,好學二字是夫子的真面目,也是夫子最了不起的地方,而它剛剛好是夫子給顏回的評價。
4. 所以當顏回過世的時候,夫子是非常非常難過的,因為,他喪失了一位最優秀的學生,喪失了在這一條立志於道的路上和他一樣,最願意對自我生命負責、願意鍥而不捨的人。當然我們也間接地透過夫子對顏回這種至高的評價,來理解德行第一的顏回。

論語 先進十一 第5章

南容三(ㄙㄢヽ)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ㄑーヽ)之。
<白話>
南容反複誦讀“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的詩句,孔子便把侄女嫁給了他。
<文義>
1.白圭:白色的瑞玉
2.「三」復:代表多次。
3.毛詩大雅抑篇:「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玷是玉上的缺點,尚可磨滅,若言語有缺失,則不可磨。
<思惟提綱>
1.“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為什麼玉上的缺點,尚可磨滅,若言語有缺失,則不可磨呢?你有類似的經驗和體會嗎?
2.為什麼南容反複誦讀“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的詩句,孔子便把侄女嫁給了他?
3.從這一章的學習中,您有得到什麼啟發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詩經·大雅·抑》之的詩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
2.《論語·季氏·13》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3.《毛詩·大序》:“詩者,誌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4.《論語・子張·13》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5.《孔子家語·弟子行》中說:“獨居思仁,公言仁義,其於《詩》也,則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宮縚之行也。”
6.《論語.公冶長·1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7.《論語.公冶長·1 》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8.《中庸·1》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者也,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9.《史記·貨殖列傳》故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一)本章消文
“白圭”,在這裡指《詩經·大雅·抑》之的詩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意思是:白玉上的污點,還可以磨掉;我們言論中有毛病,就無法挽回了。這是告誡人們要謹慎自己的言語。整句話的含義是:南容反複誦讀“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的詩句,孔子把侄女嫁給了他。
(二)詩,是人的志趣所在
1.孔子非常重視《詩經》的學習,曾經教育兒子孔鯉:“不學詩,無以言。”
2.儒家經典著作《毛詩·大序》中說到:“詩者,誌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詩,是人的志趣所在,在心裡是志,發出來成為優美的言語,就是詩。
3.南容反覆念誦《詩經》中的這段話,說明他內心有白圭的志向,有了這種品性,他就會非常重視自己言語上不能有什麼過失。他一再提醒自己,玉的潔白是不能夠有一點瑕疵和污點的,但白玉即使被污點,他還可以把它磨去;但人如果說錯了話,則無法挽回。
4. 「斯言之玷,不可為也」的故事
(1)記得夢秋老師在分享《八佾篇》第二十章時,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個小男孩脾氣很差,總是無法控制自己。有一天父親給了他很多釘子,告訴他:“你生氣的時候,就釘一根釘子在後院的圍牆上。”
(2)第一天,他就釘了40顆;慢慢的他可以控制他的情緒了,就釘了很少;到最後不再亂發脾氣,就不再釘了。
(3)於是他父親告訴他,如果你每天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你就從院子裡以前釘的釘子中拔一顆出來。終於有一天,小男孩非常高興地告訴他爸爸,說:“把所有的釘子都拔出來了。”
(4)於是父親就拉著他的手走到後院,告訴他:“你做得很好!可是你看到圍牆上那些坑坑洞洞,永遠也不可能回到原來的樣子。”
(5)這個故事剛好說明:言語行為上的過失,就像釘子一樣,會給自己和他人留下難以彌補的傷痕。
(四)品德的修養---反省自己,改過自新
1.儒家文化倡導“學而優則仕”,有家國天下的情懷。日常小事都需要謹慎,更不用說是國家大事,所以極力提倡慎言。要做到這樣一點,其實更重要的是要重視品德的修養。
2.《孔子家語·弟子行》中說:“獨居思仁,公言仁義,其於《詩》也,則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宮縚之行也。”這是在誇讚南容有“慎獨”的功夫,從起心動念處觀察自己,用聖賢的教誨來對照自己,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他面對公眾講話時都合乎正義。
3.曾國藩也非常注重慎獨,他三十二歲開始寫日記,名之曰:《過隙集》。每日一念一事,皆寫之於冊,以便克服缺點,凡日間過惡,身過、心過、口過,全部寫出來,終身不間斷。由於這樣天天寫日記,念念不忘改過自新,不斷的提升自己,曾國藩最終成為近代史上為數不多的聖賢之一。
4.一個人要想修成白玉一樣完美的品德,需要像曾國藩和南容一樣,要不斷的反省自己,改過自新,逐步培養出坦蕩的胸襟,邁向冰清玉潔的道德境界。
(五)聖賢首先考察的一定是品德
1.孔子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公冶長,把侄女嫁給了南容。兩個弟子差異非常大,在邦無道時,公冶長和南容的遭遇是很不同的,公冶長剛正不阿,卻受了縲絏之刑;而南容懂得進退,免於刑戮。
2.但從聖賢的角度來看,會發現孔子首先考察的一定是品德,他絕對不會因為弟子口頭上在背誦“白圭”的詩篇,就決定侄女的婚事。
3.重要的是平時對他們言行的觀察,發現南容非常注重品德的培養,他讀到這篇詩歌的時候有特別的感慨,被孔子聽見,就決定把侄女嫁予了他。
(六)總結
1.《中庸》中有這樣一句話:“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意思是一個人在失去監督的情況下,更應該謹慎小心,潔身自好,自覺遵守法律與道德的約束,不要抱著僥倖的心理去做壞事。
2.當今社會,“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我們學習這一章,要去體會南容自省自律的境界,面對各種誘惑,在別人看不見的時候,在別人聽不到時候,同樣愛護自己的品德,謹慎自己的言行。

論語 先進十一 第4章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ㄐㄧㄢˋ) 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白話>
孔子說:「閔子騫真是孝順啊!人們對於他父母兄弟誇他的語言沒有什麼異議。」我抉擇跟從先輩。」
<文義>
1.閔子騫:春秋魯國人,名損,字子騫。性孝友。少時母死,後母對他虐待,把棉衣給自己生的二子穿,把內實盧花的衣給子騫穿;父知,欲與後母離婚;子騫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遂止。母亦感悟。及長,為孔子學生,以德性稱。
2.人不閒:「閒」音諫,非議、批評、挑剔。
3.昆弟:兄弟。
4.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是說,父母兄弟稱其孝弟,人皆信之無異詞。

<思惟提綱>
1. 請說說《二十四孝.單衣順母》閔子騫的故事。
2. 孔門弟子中,有孝行的不少,像曾子、子夏、有子等都是,但在《論語》中,孔子唯獨只稱讚閔子騫“孝哉閔子騫!”為什麼?
3.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堅持不去,請問閔子騫有機會當官,為何推辭掉?(《論語•雍也•7》)
4.「親憎我,孝方賢。」正是讚嘆閔子騫。閔子騫如何做到?我可以做到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傳.序》:「孔子曰『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
2.《孟子•公孫丑章句上(二)》:「冉牛、閔子、顏淵,則具體而微。」
3.現存「二十四孝」直接的藍本,應是元末郭居敬編纂的《二十四孝詩選》
4.《二十四孝•鞭打蘆花》: 「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
5. 《論語•雍也•7》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6.《弟子規》:「親憎我,孝方賢。」「聖與賢,可馴致。」
7.《孟子•告子章句下》:「人皆可以為堯舜。」

二、重點摘記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一)本章含義
1.“間”是間隙的意思,引申為批評、挑剔。“昆”是指哥哥,兄長。
2. 這句含義是說:孔子說:“閔子騫真是孝順啊!人們對於他父母兄弟誇他的語言沒有什麼異議。”

(二) 閔子騫生平與事蹟
1.閔子騫,名損,字子騫,比孔子小十五歲,出生貧寒,生母又過早去世,為家境所迫,很小就從事各種體力勞動,經常隨父親駕車外出謀生,過著十分清苦的生活。
2.後來他拜孔子為師,學習態度非常認真,成效卓著。
3.孔子教育學生因材施教,把學生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大科,閔子在德行方面與顏回並存。
4.孔子教授弟子的具體內容分為禮、樂、射、禦、書、數。孔子曾說:“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身通六藝的弟子中閔子排名第二。
5.孟子也說“閔子與聖人具體而微。”是說閔子的修養比較全面,大體上已經接近孔子了。
6.歷代對閔子騫的推崇
(1)據曲阜師範大學孔子研究所的初步統計,僅魏晉之前的古藉中,提到閔子騫的,就有四十二次之多。
(2)唐代,據《貞觀政要》記載,唐太宗李世民與魏徵的對話中,多次提到閔子,稱他為孝子、德者、賢能,引為修養學習的榜樣。
(3)宋代的《太平御覽》中,對閔子也多次介紹。
(4)元代,更為郭居敬輯的《二十四孝》所收錄。
(5)《二十四孝》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並被作為私塾識字課本,影響之大,上至帝王將相,下至一般百姓,爭相仿效,閔子更因之成為影響深遠的歷史文化名人,中華民族傳頌千古的孝子。

(三) 閔子騫的孝是大孝
1.張居正評價閔子騫說:“蓋凡人之孝,見稱於父母兄弟者有矣,然或溺於愛、蔽於私,而外人未必以為然也。今閔子騫之孝,不獨父母兄弟稱之,而外人亦皆稱之,初無異於其父母兄弟之言,使非孝友之實,積於中而著於外,何以得此乎?此閔子騫所以為純孝也。”
2.我們看到,假使一般人被父母兄弟稱讚,往往是因為家人的偏愛,外人不一定認可。但閔子騫卻被父母兄弟稱讚的同時,還得到其他人的肯定,是因為他孝悌做得圓滿,是大孝,是純孝,是儒家文化所推崇的內聖而外王。
3.在孔子的學生中,問孝的很多,比如說《為政篇》中子遊、子夏、盂武伯等。有孝行的人也不少,有曾子、子夏、有子等,但《論語》中孔子唯獨只稱讚了“孝哉閔子騫”,可見閔子騫的孝行是最突出的。這一點呢,在廣為傳頌的故事《鞭打蘆花》中有生動的描述。

(四) 《鞭打蘆花》 閔子騫
1.閔子騫年少時便死了母親,父親娶了後娘,又生了二個弟弟,後娘偏心眼,對自己親生的孩子百般疼愛,對閔子騫卻另眼相待。可是,她在丈夫的面前卻裝出一幅慈母的樣子,表示照顧閔子騫比自己親生孩子還要好。
2.有一年冬天,後娘給閔子騫做棉襖,裡面用的都是不值得的蘆葦,看起來很厚,其實一點也不暖和。她給自己二個親生的孩子做的棉襖裡全部用的是絲棉,看上去很薄,其實非常暖和,閔子騫從來不計較這些。
3.有一天,父親坐車帶他們兄弟三人外出,就讓閔子騫在前面趕車,閔子騫在寒風中凍得發抖,失手把僵繩掉在地上,馬車失去了控制,父親見到這種情形就非常生氣說:“你這個孩子真的沒有出息,穿得這麼厚還打哆嗦啊,看你的弟弟,棉襖比你薄,也沒有像你凍得那個樣子。”越說越上火,奪過鞭子便向閔子騫身上抽去,這一鞭子一下把棉襖抽破了,裡面飛出來的都是蘆花。
4.父親再捻捻另外二個兒子的棉衣,心裡就明白了,他知道自己冤枉了閔子騫。他大罵妻子不賢惠,決定休了她。
5.閔子騫含淚跪在父親面前,哀求父親不要休了後娘,說道:“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
6.閔子騫的話觸動了父親,更感動了母親。從此以後,後娘對三個孩子也一樣看待,做到了齊家和樂融融。

(五) 閔子騫德性高操不為名利所惑
1.閔子騫的學問高,德行深厚,名聲很大。
2.魯國的實際執政者季氏鑑於閔子騫有學問、有名聲、有德行,想利用他來維護自己的統治,於是請閔子騫出任費宰。
3.閔子騫認為,即使出任費宰,也根本不可能實行儒家仁政德行的主張,季氏對孔子主張都不採用,他對自己主張更不會採用,他不過是想利用自己名聲來為他自己服務罷了,如是出任呢,也只能跟季氏一起同流合污,放棄原則。
4.閔子騫看清了這種形勢,堅決推辭出任費宰,這充分顯示了他政治上不為高官厚祿所惑,不為重利所動心,德行非常地堅定。

(六) “ 親憎我,孝方賢。” 的閔子騫
1.閔子騫,最難得的是,別人都看不慣他的後娘,看不慣他兄弟之間懸殊的待遇,而閔子騫對別人打抱不平的話都不聽,仍然非常孝順後娘,友愛異母的弟弟,這是難能可貴的,這一點做起來非常難,需要有自己的獨立的主見。
2.現在很多家庭出了事情,問題往往不是出在家庭本身,而是身旁的親戚朋友鄰居之間的議論,東家長西家短,才導致了兄弟之間、夫婦之間、乃至婆媳之間出了問題、有了矛盾。
3.閔子騫的後娘是不好,閔子騫也明知道她不好,可是他心裡有數,無論別人怎麼講,他都可以不受影響,內心堅守孝道,這是純孝、是大孝。
4.《弟子規》上說:“ 親憎我,孝方賢。”就像大舜,大舜的父母常常虐待舜,甚至於千方百計的要致舜於死地,然舜憑藉他至孝與智慧,一次一次躲過他父母對他的虐待和殘害,最後用自己的至孝之心感動了父母,讓父母改邪歸正,這是喻親於道,而自己最後也成為聖賢。

(七)結攝:讚嘆閔子騫、效學閔子騫
1.我們學習這一章,聽到閔子的這種至孝達德的故事,心裡一定會非常地讚歎。但有沒有生起一個效法的心呢?
2.孟子說:“人皆可以成為堯舜。”也許我們今天還處於色難的階段,但我們內心生起一個向聖賢學習的決心,用聖賢的教誨對照自己,斷過修善,早晚有一天,“聖與賢,可馴致。”

論語 先進十一 第3章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白話>

孔子說:「顏回啊!不是能啟發我、幫助我教學相長的人;他對於我所講的道理,沒有不喜悅樂聞的。」

<文義>

1. 助: 益,幫助、助益。
2. 不說:「說」,唸悅,是悅。不說就是不喜歡。

<思惟提綱>

1.孔子說:「回也,非助我者也!」請問身為老師的孔子對學生有什麼期待?

2.孔子說:「回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顏回為何能獲得老師如此的讚歎?

3.學了這章,您對於師生之間如何教學相長,有何啟發?



<義理解釋>先進第十ㄧ第3章

一.引用經文

1.《論語•為政•9》: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2.《論語•公冶長•9》: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二.重點摘記

(一)原文: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二)孔子對顏回學習狀況的觀察

1.這一章可以跟〈為政篇〉的其中一章,孔子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論語•為政•9》),主要是針對孔子對於顏淵學習的一種觀察。

2.在課堂上,顏淵對於孔子的講說,似乎都沒有任何的疑義,也沒有提出任何的問題。所以孔子基於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況,所以“退而省其私”,觀察顏淵課後的情形,發現顏淵“足以發”,發就是闡發,對於課堂上的內容能夠深入的闡發。

3.這個闡發,不只是內容的闡發,而且是把內容實踐在生命當中、生活當中,來饒益自己的生命。

4.孔子的結論是:“回也不愚”。就是顏淵其實一點都不愚笨。因為在課堂上對於老師的講說都沒有疑義的話,可能有兩種狀況:一種就是深入心通,了解透徹;另外一種,可能就是完全不能理解。當然顏淵是前面那一種。

(三) 顏淵聞一以知十

我們也知道顏淵的學習,據子貢跟孔子的討論是“聞一以知十”(《論語•公冶長•9》),不只是舉一反三,對於孔子的教誨能夠了然於心、無所疑惑,不只發揮其內涵,而且能夠跟身心相續結合,用孔子聖者的教誨來改善自己的生命。

(四) 回也非助我者也

1.孔子這一章提到:“回也非助我者也。”這個助,當然就是幫助,助益。
這個話看起來好像,孔子會覺得,顏淵不是可以幫助我的學生啊!我們可以想像,就是說在教
學現場,一個老師對於弟子的一個期待。

2.老師的期待

這個期待,我覺得有很多的層次:

(1) 學生獲得幫助

當然老師希望弟子能夠在這個師生互動的學習中,獲得幫助。這個是老師最根本的一種初心,一種衷心想幫助學生的一個想法。所以在課堂上,希望同學或者學生,對於老師講說的內容能夠理解,有不能理解的地方能夠提出疑義。

(2) 老師獲得啟發

在這一個師生反覆的講說跟發明、論辯當中呢,學生獲得幫助,其實老師也獲得啟發,那這個就是一般我們講的教學相長。老師可能就可以體會到自己對於這樣的一個內涵,是否能夠通透地理解,通過學生的疑義。

(3)老師講說具足善巧,有效傳達給學生

其次呢,就說在講說上面呢是不是具足了善巧,把自己所理解的能夠很有效地傳達給學生。

3.所以對於顏淵這個不違如愚這樣的一個學生呢,孔子會說:“顏淵是不能幫助我的學生。”因為他完全沒有任何的疑義,跟我之間呢沒有反覆的論難。

(五) 於吾言無所不說

1.雖然沒有反覆的論難呢,顏淵在生活當中,卻把孔子的學說,踏踏實實地完全實踐在生活當中,展現出孔子所希望學生實踐的一個境界,或者改善自己生命這樣的一種內化的一個實踐,顏淵是做得非常的到位的。

2.所以孔子接著就說:“於吾言無所不說。”所以前面可以看到孔子對於弟子的一種期待,一種提問、論難的期待;後面呢可以看到孔子對於顏淵深刻的一種讚歎,深刻的讚嘆。

3.就是對於自己的學說,對於自己生命的一種體證,能夠在師生互動的這樣的過程或者場域裡面,能夠這麼樣的深透的了解,而且生出一種悅--歡喜心,全然地領納,充分地把它給實現出來。

4.所以這個稱讚,可以看到老師對於弟子的另外一種期盼,不是在學說上的理解而已,而是透過學習能夠有實踐、有內化,對生命的提升呢能夠有所助益。所以“於吾言無所不說”,這是遍及所有孔子所說的道理,顏淵都能夠理解,理解之後結合相續,把它實踐出來,然後改善自己的生命,也成為同學學習的一個典型。

5.孔子後面這句話,其實是對於顏淵這一位心子,一種最高的一種讚美。

(六)結攝

1.這一章裡面,我們可以學到作為一個老師,對於弟子那種反覆論難、相互發明、教學相長的期待。

2.顏淵看起來表面上沒有這樣的表現去幫助孔子。所以可以看出孔子的謙虛,也可以看出老師的一種期許。

3.後面這一句可以看出,孔子以顏淵為心子,對顏淵學習的一種深刻的一種讚美。

論語 先進十ㄧ 第2章-3

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白話>
善說講道的,是宰我、子貢。(宰我辨析力很強,子貢說話善巧。)
能治國從政的,有冉有、季路。(冉有多才多藝,子路懂得軍事能辦政務。)
通曉經典禮樂的,是子游、子夏。(子游擅長禮樂 ,子夏傳承儒家經典,貢獻卓著。)

<文義>
1.言語: 能言善辯,論據充分,言辭條理而銳利。
也指善於外交辭令,出使應對之言。
2.政事: 有政治學識、政治方面的才華 而能從事政務工作。
3.文學: 對各種經典的研閱;指詩書禮樂典章制度而言。
<思惟提綱>
1.對情勢發展的洞悉能力,和善巧言語的表達有何關係?
2.為什麼在“文學”的部分,以子游、子夏作為代表?
3.孔子的言談中屢屢褒獎或者舉證弟子的成就,對您有何啟發呢?

<義理解釋> 講師: 蔡忠道老師 11分20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先進•18》 先進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
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2.《論語•述而•14》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 曰:「怨乎?」 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3.《論語•陽貨•21》宰我問:「三年之喪……。」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
4.《論語•雍也•6》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二. 重點摘記 講師: 蔡忠道老師 11分20秒 (原文):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遊、子夏。 (一) 言語:宰我、子貢 ◎子貢 跟別人對話非常善巧 1.“言語”就是宰我和子貢。子貢我們比較熟悉〜 孔子說他“億則屢中”,後來成為一個非常成功的商人,就是對於 這種物價的起跌、這個漲跌,非常非常的敏銳。 2.那當然推而廣之,對於事理的發展,外在情勢事理的發展有一種洞悉。 因為有一種洞悉,所以在言語的表達上就非常非常地善巧, 也非常非常地到位。 3.比如說,大家在討論孔子繼續會不會留在衛國? 子貢就說,那我去問問孔子老師。他去拜見孔子老師的時候, 就問說:“伯夷叔齊怨乎?”在商末周初,兩位讓國,把國家讓給 兄弟的這個伯夷叔齊,有沒有什麼怨恨或遺憾呢? 孔子的回答說:“求仁得仁,又何怨?”就是他們追求一種 仁義的價值,也追求到仁義的價值,所以即使讓國餓死也是沒有 遺憾的。那子貢出來就說:“老師會離開衛國。” 4.因為孔子有他高遠的仁政王道的理想,在衛國是沒有實現的可能性。 所以衛靈公雖然也很看重孔子,可是並沒有要實踐孔子的王道。 可以見得就是說,子貢在跟別人對話的時候,其實是非常善巧, 非常善巧,問到該問的問題,可是又問得非常的委婉。

◎宰我 論辯時言辭非常有條理 1.宰我,後面我們會學到宰我跟孔子論辯“三年之喪”。 儒家主張父母過世之後要守喪三年,宰我提出不一樣的看法, 他認為守喪一年就可以了。 他提出的理由 : 第一個就是:君子要為禮為樂,學習禮樂,守喪三年,這麼長時間, 就會助長當時禮壞樂崩的這樣的一種狀況。 第二個就是:大自然的運行,一年就是一個循環。 所以基於這兩個理由,一個是效法自然運行的規則,一個是文化學習 的傳承,所以宰我主張守喪一年就可以了。 2.孔子提出不一樣的看法〜 這個我們後面會學習到孔子的一個論證,為什麼要守喪三年? 因為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有三年需要全然依賴父母親。 所以這個守喪三年就是回報這三年全然依賴的一種撫育之恩。 孔子的話就是“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說“三年之喪,是天下之通喪”。 3.宰我在論證論辯的時候,論據充分,言辭也是非常有條理而銳利。 那這兩位(子貢、宰我) 都放在“言語科”。 (二) 政事:冉有、季路 “政事”,當然就是政治方面的才華。 ◎冉求 多才多藝 孔子有一次談論幾個弟子對於從政的能力,認為幾個弟子, 在從政上面是非常有能力的。那這邊的冉求,就是冉有, 孔子說“求也藝”,就是藝術的“藝”,就是多才多藝的“藝”。 “於從政乎何有?”對於從政是沒有困難的。 ◎子路 果斷勇敢 子路是非常果敢,果斷的勇敢,所以對於從政也是極具才華。 那後來,冉有(冉求)就被季康子給重用,子路也在衛國任官。 (三) 文學:子游、子夏。 ◎子夏 承傳經典 關於最後一個“文學科”,就列了子游跟子夏。那子夏呢,是在孔子過世之後,講學西河,對於承傳儒家的經典,尤其是春秋的經典,貢獻卓著。子夏的這個傳經,後來延續到戰國晚期的荀子。所以子夏、荀子是儒門裡面,春秋戰國傳承儒家經典最重的兩位儒門的一個學者。 ◎子游 成就禮學 1.子游,我們比較不熟悉。不過,如果我們打開《禮記﹒檀弓篇》, 《檀弓篇》裡面,談論非常多喪禮的一種細節。那這個討論裡面, ,常常是以子游的回答,作為最後的準則。 2.可以見得,就是說子游在禮學方面,在喪禮或者是禮學方面, 其實是非常有成就的,也受到大家的敬重。所以有關喪禮的細節, 大家最後都會以子游的回答作為根據或作為標準。 3.我們知道孔子其實也是以知禮聞名嘛,所以禮學當然也是儒學裡面 非常非常重要的內容。所以在“文學”的部分,就以子游、子夏作為代表。 4.那剛剛也提過,這個“文學”比較接近今天的學術,就是各種經典 的研閱,它不是很狹隘的只是我們現在的文學創作。

(四)如何看待“四科十哲” 那這個是有關於孔門“四科十哲”的一個舉例。在這裡面,或許有幾個問題,我們也可以稍微提一下。 【第一個】: 為什麼只取這十個弟子呢? 1.那沒有被列入的弟子,是不是都是相對沒有那麼高的成就呢? 在三國魏的王弼,他的看法我覺得是值得參考。 他說:“弟子啊,孔門的弟子其實當然不止這十個。 2.舉這十個,其實主要是要開展孔門弟子的一個成就,各方面的一個成就。 就是“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各方面的成就,那其他的弟子根據所長可以把他放到“孔門四科”裡面。 3.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曾子,曾子應該就可以放進“德行”,因為後來承傳孔子心法的其實就是曾子。那子張,或許也可以放進政事裡頭。 【第二個】:在這個四科的分類裡面,我們應該保持一種彈性。 1.比如說子貢他在“言語”科,可是孔子談論弟子從政能力的時候, 孔子也說“賜也達”端木賜,達就是通達,子貢通達事理,所以“於從政乎何有?”從政對他來說,應該也是不困難的。 2.子貢後來在外交場合上,也發揮很多關鍵的長才,關鍵的影響力。 那子貢放在“言語”不放在“政事”,是他“言語”這方面的成績 特別突出,成就特別突出,而不是說他在“政事”上面就完全沒有 能力,所以說這個在分類上我們應該保持一種彈性。
【影響性】:就是說孔門四科這樣的分類,影響到後人對於士人的特質 的分類。 1.比如說,在南朝宋劉義慶跟他的門下食客所編寫的《世說新語》, 從東漢到東晉的這一段時期,士人的分類,總共分了三十六門類。 2.前面四個就是“德行、言語、政事、文學”,還是在“孔門四科” 這樣的一個基礎上,再擴而展之變成三十六門類。 3.這三十六門類幾乎都可以含攝在“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裡頭。 4.可見“孔門四科”的一個分類,對於後人對士人或者讀書人,或者“士、農、工、商”的這個“士”,這個士人的分類,其實是有一種標的性的一種作用。 那可見孔子以及孔門弟子的這樣,各方面的這種成果,其實這樣的分類也是影響深遠。 (五)孔子和弟子們是我們效學的對象 1.這一則的學習,我們可以看到孔子教育出非常非常多出色的弟子,這些出色的弟子,在孔子的言談中就屢屢加以褒獎,或者舉證弟子的成就、成績來勉勵後學的弟子。 2 .所以後來,弟子們就把它歸納成“德行、言語、政事、文學。” 3.孔子其實是兼而有之。 4.所以,一方面我們可以了解到孔門人才濟濟,一方面也可以體會到孔子的成就境界之高遠,都是值得我們後學效學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