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先進十一 第1章

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白話>
夫子說:「先進一輩所行的禮樂,質樸簡單像野人;後進一輩所行的禮樂,繁華文采像個君子。如果我來實踐禮樂的話,我抉擇跟從先輩。」

<文義>
1.先進後進:有多種說法。(1)指前輩後輩,皆指孔子弟子;(2)先進,指文王武王,後進指春秋之世。
2.野人:樸野之人。禮樂,重樸素,猶存淳素之風,猶如野人。
3.君子:君子多文。禮樂,重文采,則文勝質,猶如君子。此非孔子心中所謂文質彬彬之君子。

<思惟提綱>
1.《論語》,我們已完成上論十篇的學習,請問上論的首篇為何?末篇為何?上論所談的角度為何?
2.我們將進入《論語》下論的學習,請問下論的首篇為何?有別於上論,下論是以何種角度開展的?
3.你如何詮釋「野人」、「君子」?
4.孔夫子為何說「如果我來實踐禮樂的話,我抉擇跟從先輩。」?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八佾•14》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2.《論語•雍也•16》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3.《論語•八佾•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4.《論語•八佾•25》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 「盡美矣,未盡善也。」
5.《論語•八佾•4》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6.《論語•子罕•3》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二、重點摘記
(一) 概說《論語》的上論下論
1.從今天開始我們要進入〈先進篇〉,真的非常恭喜大家,在大家一起群策群力的共同努力之下,已經把《論語》的一半學完了。
2.關於《論語》二十篇,一般分為《上論》跟《下論》。從〈學而〉一直學到〈鄉黨〉,前十篇是《上論》;從〈先進〉一直到〈堯曰〉,這是《下論》。
3.錢穆先生對於《論語》前十篇跟後十篇的內涵,有這樣的一個說法:前面十篇,就是《上論》的部分,多是從“學而優則仕”這個角度去說;那相對的《下論》後面十篇,多從“仕而優則學”這個角度去開展。
4.我個人體會就是說,從〈學而〉、〈為政〉、〈八佾〉、〈里仁〉等等,其實是從自利到利他,就是從學而優則仕,從學到仕,從個人的學習到饒益別人的學習,從利己的學習到利他的學習。是《上論》。《下論》,後十篇主要是從外王再講回內聖,從利他的學習然後扣回去自利的學習。那這樣的分別或許對我們後面的學習,會有一個指引的參考作用。
5.南懷瑾先生也提到說,就〈先進〉這一篇來看,或者〈先進〉後面的其它篇章來看,其實就可以跟〈學而〉、〈為政〉、〈里仁〉上論的相關的篇章,可以相互地參證學習。南懷瑾先生說《下論》很多是《上論》的註解、註腳,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或許可以多多去參照,尤其我們都有背誦《論語》這樣的一個累積,對相關的篇章其實也相當的熟悉。

(二) 簡介〈先進篇〉
1. 朱熹對這一篇總結性的說法,說這一篇多評弟子賢否(念pi)。也就是說,這一篇還是孔子對於弟子言行的一種評論。
2. 這樣評論的篇章在《論語》上論,我們可以看到〈公冶長第五〉跟〈雍也第六〉的前半,主要也是這樣的內容。所以相關人物的評論,我們也可以相互的參照。

(三)《論語》的下論,很多是對人的評論
1. 另外,我們可以看到說,從〈先進篇〉開始,〈先進第十一〉,然後〈顏淵第十二〉、〈子路第十三〉、〈憲問第十四〉、〈衛靈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陽貨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張第十九〉、〈堯曰第二十〉,大家有沒有發現,除了〈先進〉之外,後面九篇都跟人名有關,不管是顏淵、子路或者衛靈公、季氏、陽貨、微子、子張,幾乎都是用人名做篇名。
2. 我們前面也學習過,就是說《論語》這個篇名是截取首章的前幾個字,其實它的意義呢並不是那麼明顯,可是也不是全沒有意義。
3.從這個地方或許我們也可以初初有個印象,就是下篇,《論語》的下論這十篇,其實很多是跟人的評論、人的言行記錄是息息相關的。
4.孔子就會針對這些弟子,或者當時的賢者、君王以及一般的百姓等等,這些人的言行作出評述,那這個可能也是在下論裡面重要的一個內容。

(四) 先進篇第一章,孔子評論禮樂的實踐
(原文)
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1.章旨:這一章是孔子評論禮樂的一個實踐。
2.禮樂是周文化的核心
孔子說:“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就是周文化是集三代文化的一個大成。周文化主要的內容,就是一種宗法、宗法制度,禮樂文化。
3.禮別異,樂統合
禮跟樂在《禮記》裡面說“禮別異,樂統合”。禮,是一種區分人我分際的一種原則;樂,其實是一種溝通彼此,統合彼此,融合彼此的一種力量。所以,一分一合,可以把人的分際,人與人之間的分際分清楚,可是人與人之間又不會因為太強調分際而疏離。
4.禮樂相輔相成 是治國重要的力量
當然人與人之間強調融合,也不會因為強調融合而缺少分際,所以禮樂是兩個非常相輔相成,在治國治民上面非常重要的力量。
5.禮樂的內涵是儒家的仁
禮樂的形式,其實需要有一種實質或深刻的內涵。這個禮樂重要的內涵,當然就是儒家的仁。所以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這禮樂展現出來的時候,是一種,比如說禮的規範,比如說樂的表現,這個都是外在的一種形式,但它承載的內涵應該是儒家的仁。至少孔子是這樣深刻的體會。

(五) 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
1. 孔子說:“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
2. 關於先進跟後進的解釋主要有兩個:
【第一個解釋就是人】
這裡的人專指孔子的弟子,這個代表的就是朱熹的解釋。先進跟後進,等於是比較早在孔子座下學習的弟子,就是先進;比較晚在孔子座下學習的,就是後進。我們今天講的前輩後輩、師兄師弟。“先進於禮樂,野人也。”這是第一個解釋,是指人,這個先進。
【第二個解釋是時代】
這個時代也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我舉一個代表性的說法,就是說先進跟後進,就是時代的先後。先進,大約是指商末周初,也就是周朝初年;後進,就是春秋戰國,就到了東周。先進大約是西周初年,後進大概是春秋戰國時期。
3.先進於禮樂,野人也
不管是先進後進,不管是人或者是時代,“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先進於禮樂”,就是這些不管是先輩或者是在周初,禮樂的實踐是比較質樸的。這個“野人”,其實是當時人的評論,就是孔子同時當代的一個評論,就認為周初的禮樂或者孔子弟子前輩弟子,在實踐禮樂的時候是比較質樸,所以當時人就評論說:就好像野人一樣。這個野,野人就是鄉村鄙夫。
4.後進於禮樂,君子也
就是到了春秋戰國時候的禮樂,形式比較完備,所以當時人認為這個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就評論他為“君子”。
5.野人跟君子的區別
(1)這個野人跟君子的一個區別,其實也是出自《論語》,孔子曾經說過:“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也就是說,在這個文化,尤其禮樂文化實踐的時候,這個質跟文的相互搭配是非常重要。
(2)這個質就是內涵,內在的內涵;這個文就是外在的一種形式,文化載體的一種形式。那也就是說,形式跟內涵能夠彬彬,能夠非常的平衡,搭配的非常完美,這個就是一個最好的狀態,所以是“君子”。
(3)相反的,如果偏於一端,比如說內涵勝過形式,這內涵很好可是形式不夠完整,那這個就是野,野人的野,就是這裡的野人。相反的,如果是內涵不足而形式比較完備,這個叫做史,這個史就是史官或者一般的官員,就是略有文化教養,可是內涵孕育不夠的,那這個就是史。

(六) 野人也、君子也 是當時的評論
1. 從這個脈絡裡面來看,這一篇的前面這四句就可以看得出來,禮樂在實踐的過程中,一開始其實是比較重視內涵的實質,那在外在的形式可能沒有那麼完備,可是文質互相的搭配,其實也是能夠很合宜的,只是形式剛剛開始實踐,所以並不是那樣的完整。
2. 另外一種,就是禮樂慢慢慢慢的實踐,時間久了之後是比較完備的,可是這個完備呢,雖然外人看起來是文質彬彬,可是恐怕也有那種文過其質的那種史,就是裝飾、裝點是比較多的,內涵形式的引發其實是比較少的。
3. 也就是說這裡的“野人也”、“君子也”,其實是當時人的評論。那這個評論呢其實並不是孔子所觀察,孔子所觀察的實際的狀況跟這個是不一樣的,所以後面有孔子的一個抉擇,就是“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七) 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1. 孔子說,如果我來實踐禮樂的話,這個“用”就是運用實踐,如果我來實踐 禮樂的話,那吾從先進。那我是抉擇從先進。就是被一般世人評為形式不完 備的那個先進,可是它的內涵是比較具足的。因為內涵具足,所以形式的完備可以慢慢學習講究;可是萬一只要形式,太過完備,忽略內涵,那這個禮樂的實踐就會走叉了,就會變成一種徒具形式。
2. 我們知道,春秋戰國時代禮壞樂崩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禮樂徒具形式,缺少內涵。所以孔子才會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內涵才是拯救形式禮樂或者改變形式禮樂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關鍵性的一 步。
3. 這樣的一個抉擇可以看出,就是孔子希望能夠扭轉當時對於禮樂,重於形式、 忽略內涵的這樣一個弊端,希望能夠回到“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的這樣一 種形式內容都能很完備,而且調和的非常得宜。

(八) 孔子對禮樂的高標
1. 孔子曾經評論這個韶樂,就是堯的音樂,跟這個武樂。堯舜是禪讓,堯舜時代的韶樂是盡善又盡美,就是形式跟內涵,善就是內涵,美就是形式,形式跟內涵都是到達最高峰、最圓滿,而且調和得非常好;武樂,武王是伐紂,雖然是仁義之師,可是難免有殺伐之氣,所以盡美未盡善,一樣是形式超越了內涵。
2. 不過這些都是聖君的音樂,所以當然比一般世人實踐的禮樂,那當然也有不一樣的一些境界。
3. 我們這邊可以看到孔子在抉擇禮樂實踐的時候,其實最高的準則是形式跟內涵的一個配合。那這樣的一個配合,其實孔子就說他是君子。
4. 這個抉擇,跟世人的一個意見跟評斷其實是不一樣的,世人其實是重視形式,所以形式高於內涵,世人會認為形式內涵相互調配得宜的君子。
5. 一般世人對於形式完備,內涵不足就譏為鄙人,就說他是一個野人,這個是不取的,那孔子的抉擇其實不一樣。
6.孔子在禮的一些抉擇,我們可以看到,其實非常非常重視內涵這一塊。比如說:

我們學習過的“ 禮,與其奢也,寧儉 ; 喪,與其易也,甯戚。”(《論語•八佾•4》)就是在禮的實踐上面,過於重視排場的奢華跟簡約,孔子是選擇簡約;在喪禮過程中,對於禮儀的熟悉以及悲傷的情感,孔子是抉擇悲傷的情感為主。

那同樣的“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論語•子罕•3》),就是孔子在這個正式的帽子的抉擇上面,一般是世人其實是用一個比較簡樸的方式去呈現,就是用黑色的絲而不是用細麻去呈現,是比較簡樸,孔子是同意這樣的改變;可是迎接賓客呢,用一種傲慢的方式在堂上等待,而不是到堂下迎接,孔子是不同意的。

這些抉擇都可以看出孔子在很多抉擇上,內涵其實是更重要。

(九) 結攝
1.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體會:
第一個:是扭轉當時那種“重形式、未重內涵”的一種時風,當時一種偏差的一種風氣。
第二個:就是在禮樂的實踐上,本來就是內涵比形式重要。最高的標準當然形式內涵相互的搭配得宜,可是如果有所偏失的話,內涵還是要緊緊持守,因為唯有保有完整的內涵,形式的講究才成為可能,或者說形式的講究在內涵的完備上面、內涵的持守上面、把握上面,其實是指日可待。可是萬一如果重視形式的話,那內涵被忽略,整個禮樂的實踐就會走叉了,就會走叉了。

2. 聖人現而萬物睹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的抉擇跟評論,或者是觀察,跟世間的人其實是不一樣的,這可以看出聖者的一個智慧,就是“聖人現而萬物睹”,萬事萬物真實的面貌,只有在聖人出現的時候,才能夠真正地被看見,真正地被看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