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憲問十四 第18章-2

18-1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
18-2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
18-3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

<白話>
18-1子貢就問老師孔子說:「管仲不能算是仁者吧?齊桓公殺了公子糾,他沒有自殺、為公子糾殉死,卻又輔佐了齊桓公,當了宰相。」 
18-2孔子回答說:「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匡正了天下,人民到今天還享受到他的好處。如果沒有管仲,恐怕我們早已經成為披頭散髮、穿衣服開左邊的文化落後民族了! 
18-3管仲哪裡會像一般的百姓拘泥著小節小信,上吊自殺於溝渠,而最後也沒有人知道他呢。」

<文義>(僅10-2)
1. 一匡天下:匡正天下。匡,匡正。
2. 微:無、沒有。
3. 被髮左衽:頭髮披散,衣襟向左,此為胡人的裝扮。與華夏民族束髮右衽的風俗不同。被,音ㄆㄧ,通「披」,覆蓋。衽,音ㄖㄣˋ,衣襟。  

<思惟提綱>
1. 孔子在第17、18兩章各從何角度稱讚管仲?
2. 從文化傳承的角度,我們沒有落入夷狄之道這是誰的功勞?原因為何?
3. 夫子為何婉惜管仲器小?孔子用心為何? 

讀誦/   魏琳蓁老師 領讀  /  17 ’29”
今天進度,慢讀、緊讀、背讀、串讀 10遍  
18-2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
第14-3章~第18-2章 各章讀誦5遍、串讀 5遍
14-3.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15.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後於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16. 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17.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 曰未仁乎?」子曰:
 「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18-1~2.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 

<義理解釋>   張崑將老師 /4’26”
一、 引用經文及資料
1.《論語‧憲問‧17》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 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如其仁!」
2. 《論語‧八佾‧22》: 「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二、重點摘記                               
(一) 夫子從文化傳承的角度肯定管仲的仁者之功
1. 我們從這一章裡邊,我們提練出第二個特點,我們就可以知道,這一章,孔子是從文化傳承的角度大大的肯定管仲的仁者之功。
2.也就是說,這一章跟前一章,子路問管仲是否仁者的這一章的差別在哪裡呢?上一章,孔子是從管仲 “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的智慧和平的方式達到匡正天下、稱霸天下的目的。這一章,只是從文化傳承的方式進一步肯定管仲仁者之功的功勞。
3.所以朱熹說:“聖人呢,不責其死而稱其功。”就是說:“聖人呢,不會去責備他死不死,但是呢,稱讚他對於文化傳承的功勞。”
4.也就是說,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管仲雖然用霸道輔佐齊桓公,但是呢,霸道跟王道的差別呢,是霸者還懂得用仁義的招牌,也就是說一個民族的文化禮儀或倫理之道,是經過一個長期文化的累積而成。
5.那我們看到歷史上有很多的帝國,因為外族的入侵,結果把整個民族全部、過去的這些所積累的這些文化,全部洗劫乾淨。那麼這就是說,一旦整個民族成為夷狄之道了,那仁義的招牌,連仁義的招牌都不見了,以後想要恢復這個仁義的招牌那麼也不太可能,所以因為它已經沒有了核心的仁義之道,那整個文化的傳承就斷了。
6.所以如果從這個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管仲確實為這個中華文化保留了很大的文化的延續,也就是所以為什麼說 “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否則就過著夷狄之道。這是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大大地肯定管仲仁者之功的功勞,這是第二點。

(二)夫子藉著說管仲小 鼓勵弟子們要成為大器
1. 因此呢,剛剛提到一個仁者的標準,這兩章連續孔子都肯定管仲,所以第三點我要講的是,管仲是已經是成器了,就是器皿的器,已經是非常不簡單了,但是呢,終究他還是沒有成為大器。我想這樣來評價管仲是比較最忠懇的。
2.我們知道在〈八佾篇〉,孔子雖然稱 “管仲之器小哉! ”看起來好像這個批評管仲,但是,主要是管仲他也不知禮,這好像在批評管仲不好。不過,如果我們將子路與子貢問管仲這兩章合起來看的話,孔子所謂的器小,其實是表達是有點可惜的意思。因為如果以才跟德來說的話,管仲已經很具有才了,但是,德卻還不夠,否則就不會有不知禮、奢侈的行為。
3.所以器小,至少已經是成器了,很多人連器都談不上。而孔子是在鼓勵我們先要成器,然後要把它擴大。孔子一方面欣賞管仲的才氣,但可惜器小了些,並非批評管仲,那也藉這樣子來鼓勵弟子們要成為大器,不要只停留在小器。好,這是第三點。也就是說管仲已經是成器了,只是還沒有成為大器。器

論語 憲問十四 第18章-1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
<白話>
子貢問道:「管仲不是個仁者吧?齊桓公殺公子糾,管仲不能守節而死,反而輔佐齊桓公當了宰相。」

<文義>
1. 管仲:齊大夫。姓管,名夷吾,字仲。初事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稱霸諸侯。
2. 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齊襄公無道,鮑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及公子無知弒襄公,管仲、召忽奉公子糾奔魯。魯人納之,未克,而小白入齊,是為桓公。齊使魯殺糾而請管仲、召忽,召忽自殺,管仲被囚。後鮑叔牙言管仲賢,桓公以為相而霸諸侯。子貢疑管仲忘君事讎,不得為仁。

<思惟提綱>
管仲是仁者嗎?孔子怎麼看?朱子怎麼看?陳亮怎麼看?你認為呢?

<義理解釋>  張崑將 老師 /4分40秒
一、引用經文
1. 朱子《四書集注》:「蓋管仲雖未得為仁人,而其利澤及人,則有仁之功矣。」
2. 漢·班固《漢書·董仲舒傳》:「故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二、重點摘記 

(一)  本章與前章都在談孔子肯定管仲的仁者之功
〈憲問篇〉第十七章,這一章承接著上一章都是在談孔子肯定管仲的仁者之功,但是比起前章子路質疑管仲沒有為國君殉死,這一章則更進一步言不但不死君難,還輔佐主君的敵人,子貢質疑這樣的管仲怎麼能夠算是仁者呢? 

(二)  原文
子貢曰: “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祍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三)  白話翻譯 
子貢就問老師孔子說: “管仲不能算是仁者吧?齊桓公殺了公子糾,他沒有自殺、為公子糾殉死,卻又輔佐了齊桓公,當了宰相。 ”孔子就回答說:“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諸侯,匡正了天下,人民到今天還享受到他的好處,如果沒有管仲,恐怕我們早已經成為披頭散髮、穿衣服開左邊的文化落後民族了,也就是夷狄,管仲哪裡會像一般的百姓拘泥著小節小信呢,上吊自殺於溝渠,而最後也沒有人知道他呢。”

以上是白話翻譯;以下,我就從幾點來分析。

(四)  仁者的標準為何?朱子與陳亮之辯。
 第一點,這一章涉及跟上一章一樣,仁者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有名的宋代朱子跟陳亮的王霸之辯也是涉及到這個課題。

1. 朱子稱管仲具有仁之功,未必是仁者。
朱子主張“ 仁者 ”並不等於“ 仁之功 ”,就是一個仁者不等於仁者的功勞。這是什麼意思呢?因為按照孟子的標準“王者以德服人,霸者以力服人”,顯然管仲是以霸者輔佐齊桓公,所以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所以,朱子認為管仲只是具有仁者的功勞,但是未必是一個仁者。所以他跟陳亮在辯論的過程當中,朱子稱管仲“仁”,只是具有仁之功。

2. 陳亮認為管仲是仁者,因為“ 明其道不計其功 ”
陳亮卻為管仲辯論到,這個在上一章譬如說,提到孔子稱讚管仲是“如其仁!如其仁!”,而這個“如其仁”,陳亮批評朱子或者是程子他們的解釋都是“如其仁”的意思就是“ 似之而非也”,就是似是而非,很像仁者,但是又卻不是真正的仁者。但是陳亮就說,難道聖人還會去,聖人只是“ 明其道不計其功 ”,難道聖人還會去計算仁的功勞嗎?

3. 仁者的標準仍有爭議
其實這個王霸之辯,在管仲這裡可以看出,朱子跟陳亮的一個立場的不同。但是呢,我們在這裡也看到,仁者的標準到底是什麼?有比較嚴格的標準,像朱子;那也有像陳亮的標準,他認為管仲是仁者。在註解家裡邊有這樣的一個爭議。

補充:
1.東漢班固的「漢書董仲舒傳」:「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此言意謂做任何事情應該匡扶正義,以眾人利益為主,而非為一己的功利做打算;把真相闡明時,卻不自己邀功。
2.陳亮的主要思想

陳亮認為,“道非出於形氣之表,而常行於事物之間。”道在物中,理在事中。 陳亮強調事功即是“有德”、“有理”,在具體的功用實踐中表現為一般之理。

首先,陳亮借用了孔子對管仲的評價,從正面肯定了霸道的價值。“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其次,由於漢唐歷史所具有的特殊的現實價值,陳亮更熱衷於以漢唐開國明君的功業來論證王霸並用的合理性。甚至陳亮為高祖、太宗“謀位”的霸道行為進行了和解,指出他們的本意不在帝位,只是不得其位就無法推行仁政,所以為了天下國家,只好不得已謀其位。

陳亮強調王道的主導地位。霸道不能是肆意妄為、逞強鬥狠,而必須是“本之於王道”、受王道節制的。 霸道只能用來補充、輔助王道。

版權聲明 :轉載本站文章,請保留本聲明以及本文章鏈接地址。

論語 憲問十四 第17章-2

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如其仁!」

〈白話〉
 孔子說:「齊桓公多次結合諸侯會盟,全以禮義相交,不用兵車驅迫,而諸侯莫不服從,這都是管仲的力量啊!這就是他的仁德啊!」

〈文義〉
1. 九合諸侯:朱注:「九,春秋傳做糾(結合),督也;古字通用。」但史記則云:「兵車之會三,乘車之會六。」合而為九合諸侯。
2.  不以兵車:朱注:「言不假威力也。」即不率戰車軍隊赴會。
3. 如其仁:如作「乃」,言功業如此,乃其仁。朱注:「言誰如其仁者」。再言者,深讚之意。

〈思維提綱〉
1.為什麼夫子會回答子路,管仲「如其仁!如其仁!」而不說「仁也」或「仁矣」?
2.由本章看,您覺得夫子對一個人是否具仁,標準為何?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 《論語•八佾•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2. 《論語•憲問•31》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一章,幫助我們去揣摩聖人的心。「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子貢在批評別人,孔老夫子就說:「端木賜啊!你自己是否都好呢?若是我,則沒有閒暇批評別人。」從這一則看起來,孔老夫子不允許他的學生隨便批評別人,那麼,如果他自己卻批評別人,孔老夫子可不可能成為「大成至聖先師」?他的弟子們可不可能對他那麼推崇備至?(引自《論語摸象•八佾•23》)
3. 《論語•公冶長•4》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4. 《論語•衛靈公•24》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二、重點摘記
(一)恭誦本章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二)學習體會聖者的深意
1. 夫子在 〈八佾篇〉中曾說管仲器小,不知禮,本章又說管仲“如其仁”,夫子難道會自相矛盾嗎?
2. 這或許是夫子給後人出的一道考題吧,讓我們進一步深入體會聖人的心意為何。
3. 曾聽那些跟著師長學習聖賢心法的弟子,傳遞他們的修學經驗說,當師長所言看似有相違矛盾之時,弟子的心更要提起來,用心揣摩師長為什麼這麼說,這當中必有師長引導教化弟子的一番深意,弟子若就此困住,不能及時跟上,就會錯失這難得的學習提升的機會。
4. 學習〈八佾篇 〉「管仲之器小哉」這一章時,我的老師曾引導我們要結合〈憲問篇〉講管仲的這兩章去作對比,要去想為什麼夫子在此說管仲的問題,後面又說管仲是個仁者,這矛盾嗎?老師說,孔老夫子就是孔老夫子,他的立論非常嚴密,說明一個事理所舉的典型例子,都是絲毫無差。
5. 孔老夫子的重點不在批評管仲是好是壞,而是教誡我們後人應該怎麼做。

(三)跟隨師長學習,認識聖者用心
1. 平常我們談論別人的時候,只是站在某一個角度,孔老夫子則不是這樣,他不輕許人,也不輕易的否定人;他很明確的知道這個人的長處在哪裡、短處在哪裡,每部分都嚴密的抉擇出來以後,讓我們後學曉得怎麼一步一步絲毫無差地走上去。
2. 在老師循循善誘的引導下,我們漸漸認識到,原來“管仲之器小哉”與“如其仁”都不是一句簡單批評或過度讚譽管仲的閒話,而是夫子與弟子之間對於何為仁德,何為禮義,在現實對境中如何知仁行禮,對於這些儒家根本問題,緊密結合實際發生的歷史人物與事件,不斷進行反覆推敲、反覆琢磨的一個觀察思維的過程,由此才能真正顯發出深細、精要的修心內涵。
3. 如果說 “管仲之器小哉”這一章是夫子在教誡我們,人生在世至少要先成個器,但是不能停,不能像子貢那樣僅成個“瑚璉之器”,或像管仲這樣雖具才具功,德行卻略顯不足的器,而是要不斷擴大生命格局,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德行修為。那麼,“如其仁”這一章,夫子也必有教導我們的重要內涵。那又是什麼呢?
4. 首先,夫子是聖者,在他的心中,對人沒有他個人的喜好厭惡,對人都是公正全面的看待。〈衛靈公篇〉中有這麼一句, 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夫子說:「 我對人,哪個是我批評,哪個是我稱譽了的呢?我若對人有所譽,必是其人已確有所試,見之於實的了。」這是夫子自己說的,他對人無毀無譽,就算是整部《論語》通篇可見夫子對弟子、時人的評點,他也都是用心良苦,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5. 就算是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他也是不虛美,不隱惡,褒貶予奪一如其實,微言大義暗合妙道,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即事以明道,將古聖先王的仁政王道、禮樂文明完整的保留在這個世界上。
6. 張居正註解本章時也特別指出:「稽古者當論其世,論人者勿求其全。子徒知管仲之過,而不知管仲之功。」識人觀人需要智慧,需要從輕重、大小、遠近、時空等各個方面做全面深細的觀察取捨,若像子路、子貢示現這樣只限於某一個角度來觀人識人,那都是狹隘片面的。
7. 反觀我們自己,是不是也經常會犯類似的過失呢?常常會因為某人有某方面明顯的缺失,而忽視了他的長處,進而全盤否定這個人呢?夫子說過,「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仁者不會被私慾所蔽,他看人是等量齊觀,看事是兼聽則明的,所以,他對於世間的真相能夠看得非常透徹。一般人則被私慾所蔽,陷死在其中,不管腦筋有多好,也看不清真相,最麻煩的還自以為是,結果就只能是重重的困死自己、也誤解傷害別人。

(四)小結
可見,聖人觀人與凡夫觀人的確是天差地遠,大相徑庭的。夫子一方面直截了當指出“管仲之器小哉”,另一方面又大加稱讚管仲“如其仁”,其中必有很深的用意,需要我們不斷深入地探尋。再再揣摩夫子心意,是否也在策勵我們後人,儘管在趣向仁德的進程中我們還是會被自己的見解所蔽,習性所障,還是會犯各種錯,但只要永遠保有對聖賢之心的嚮往與追求,只要不斷朝向美好的仁德方向去努力,夫子都會對我們豎起大拇指說「如其仁,如其仁」、「孺子可教也」!

論語 憲問十四 第17章-1

17-1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 曰未仁乎?」
17-2 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白話>
17-1子路說:「齊桓公殺了他哥哥公子糾,輔佐公子糾的召忽自殺了,但管仲卻活著。那麼,管仲不能算是有仁德的人吧?」
17-2夫子說:「齊桓公多次主持諸侯間的會盟,而且不以武力會盟,這都是得力於管仲。這就是管仲的仁德!這就是管仲的仁德啊!」
<文義> 
1. 齊桓公:就是齊國的公子小白,他和公子糾都是齊襄公的異母弟。
2. 子路為人,注重道義,他認為,桓公殺公子糾,召忽為之而死,可謂殺身成仁,管仲不為公子糾自殺,當不能與召忽相比,因問孔子說:「未仁乎」。(李炳南《論語講記》)
<思惟提綱>
1. 子路為什麼認為管仲不能算是有仁德的人呢?是從什麼角度來看的?
2. 夫子向來不輕易以仁許人,此處卻能給管仲“如其仁”的評價,為什麼呢?孔子評價管仲的重點和子路有何不同?
<義理解釋>
一ヽ引用經文
1.《史記.齊太公世家第二》:初,襄公之醉殺魯桓公,通其夫人,殺誅數不當,淫於婦人,數欺大臣,群弟恐禍及,故次弟糾奔魯。其母魯女也。管仲、召忽傅之。次弟小白奔莒,鮑叔傅之。小白母,衛女也,有寵於釐公。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及雍林人殺無知,議立君,高、國先陰召小白於莒。魯聞無知死,亦發兵送公子糾,而使管仲別將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帶鉤。小白詳死,管仲使人馳報魯。魯送糾者行益遲,六日至齊,則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為桓公。 桓公之中鉤,詳死以誤管仲,已而載溫車中馳行,亦有高、國內應,故得先入立,發兵距魯。
2. 朱熹《四書集注》:子路疑管仲忘君事仇,忍心害理,不得為仁也。
3.《春秋穀梁傳 •莊公二十七年》:衣裳之會十有一,未嘗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兵車之會四,未嘗有大戰也,愛民也。 
4.《國語•齊語》:葵丘之會,天子使宰孔致胙于桓公,曰:「余一人之命有事于文、武,使孔致胙。」且有後命曰:「以爾自卑勞,實謂爾伯舅,無下拜。」桓公召管子而謀,管子對曰:「為君不君,為臣不臣,亂之本也。」桓公懼,出見客曰:「天威不違顏咫尺,小白余敢承天子之命曰『爾無下拜』,恐隕越于下,以為天子羞。」遂下拜,升受命。賞服大輅,龍旗九旒,渠門赤斾,諸侯稱順焉。
5.《論語·顏淵·22》「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
6.《論語·述而·12》:子之所慎:齊,戰,疾。
7. 顧炎武《日知錄.正始》: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
8. 錢穆《論語新解》:管仲、召忽之於公子糾,君臣之分未定,且管仲之事子糾,非挾貳心,其力已盡,運窮勢屈,則惟有死之一途而已。而人道之大,則尚有大於君臣之分者。華夷之防,事關百世。使無管仲,後世亦不復能有孔子。
9. 張居正《四書直解》:聖人權衡而折衷之,其義精矣!非聖人孰能定其論哉!
二ヽ重點摘記
(一)本章重點---孔子是怎麼看管仲的
上一章提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而幫著齊桓公持守正道的人就是管仲。管仲在歷史上是一個很有名,又很有爭議的人物,那麼孔子是怎麼看管仲的呢?接下來的兩章重點就是討論這個話題。
(二)本章消文
1. 我們先恭誦原文:
子路曰: “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2. 子路說:“齊桓公殺了他哥哥公子糾,輔佐公子糾的召忽自殺了,但管仲卻活著。那麼,管仲不能算是有仁德的人吧?”夫子說:“齊桓公多次主持諸侯間的會盟,而且不以武力會盟,這都是得力於管仲。這就是管仲的仁德,這就是管仲的仁德啊!”
3. 這就是本章的內容,那麼,子路為什麼會認為管仲不仁?夫子為什麼又會認為管仲“如其仁”?師弟之間的見解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呢?要了解這些,得先了解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
(三)當時的歷史背景
1. 據《史記•齊世家》記載,齊國公子小白,也就是後來的齊桓公,他和公子糾都是齊襄公的異母兄弟。襄公無道,輔佐小白的鮑叔牙預知齊國將亂,便和小白一起出奔到莒。
2. 後來,襄公被他的從弟無知殺害。管仲、召忽二人也隨公子糾逃到魯國。沒多久,無知又被齊國的大夫所殺。小白和公子糾就爭著趕回齊國爭奪君位。
3. 管仲奉公子糾之命在小白回齊的路上進行攔截,射中了小白的衣帶鉤,小白趁機假死而得以脫身。管仲以為小白已死,回報公子糾,公子糾鬆了一口氣,就不緊不慢地在魯軍護送下緩緩回齊。
4. 不料小白沒死,還搶先入齊,立為桓公。桓公本想殺死管仲,後因鮑叔牙規勸,決予重用。於是使魯國殺公子糾,交出召忽、管仲。召忽為公子糾殉節自刎。
5. 管仲回齊後,接受了桓公的任命,而為齊相。此後,在管仲輔佐下,齊桓公一匡天下,而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四)子路對管仲的看法
我們先來看子路對管仲的看法。
1. 朱熹《四書集注》說:“子路疑管仲忘君事仇,忍心害理,不得為仁也。”子路是個性情中人,看重道義情義,他認為,桓公殺了公子糾,召忽都可以殉節自刎,殺身成仁,管仲不但不殉節,還投身桓公門下為臣,這樣的忘君事仇,忍心害理,怎麼能算是仁者呢?
2. 其實,持子路這種觀點的,不只他一人,下一章中子貢也這麼看,當時可能還有不少人都這麼看。
(五)孔子對管仲的看法
但是,夫子卻不這麼看,夫子跳出了一般人所執持的忠君守信的視角,而是站在一個更廣大、更高遠的角度來看,也就是從管仲對天下、對人民、對中華文明的延續所立下的汗馬功勞這個角度來看,他稱嘆管仲“如其仁”還連說了兩次,從夫子的語氣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夫子對管仲的充分肯定。
(六)揣摩孔子讚嘆管仲的用心和的理由
我們知道,夫子極為推崇仁與禮,向來不輕易以仁許人,此處能給出管仲“如其仁”的評價,一定有其很深的用心和充分的理由,試著體會略有三點:
1. 導正桓公維護禮治秩序之事功,可見管仲之仁
(1)首先,齊桓公稱霸之後,在管仲建議之下,不是擴大疆土,而是尊王攘夷,多次主持諸侯之間的會盟,而且行的都不是“兵車之會”,而是“衣裳之會”,也就是不以武力,而以禮義相交的會盟,這既延續了周禮,又維護了各國諸侯之間的秩序與和平。
(2)《國語•齊語》中有這樣的記載:周襄王遣宰孔致胙於齊桓公,且不欲桓公下拜,齊桓公召管仲謀,管仲對曰:“為君不君,為臣不臣,亂之本也”,桓公懼,出見客下拜。桓公因聽從管仲之諫而尊重周禮,從而贏得了各國諸侯的信任。夫子在此特別指出,由導正桓公維護禮治秩序之事功,可見管仲之仁。
2. 救萬民於水火之中,這就是管仲之仁
(1)再來看,《春秋穀梁傳 •莊公二十七年》有云:“衣裳之會十有一,未嘗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兵車之會四,未嘗有大戰也,愛民也。 ”齊桓公雖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卻能不以兵車咄咄逼人,而選擇和平會盟。即便偶有兵車之會,也從未有過大戰,沒有血流成河,沒有民不聊生,天下由此安定。
(2)夫子說過“仁者愛人”,也說過“子之所慎,齊、戰、疾。”戰爭對人民的傷害極大,夫子最希望的就是人民能過上太平祥和的日子,而當時是春秋無義戰連年不斷,管仲卻能協助齊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這避免了多少次的殺伐征戰,保護了多少條生命免於死亡啊!
(3)蕅益大師評點說,“ 不以兵車,故如其仁,乃救刀兵劫之真心實話。 ”救萬民於水火之中,這就是管仲之仁。
3. 保護中華文明,不令斷絕,影響千秋萬世,這更是管仲之仁
(1)還有,如果說以管仲之力,推動 “九合諸侯,不以兵車”,在當時產生了天下安定、人民免受戰爭之苦的成效的話,那麼下一章將提到的“民到於今受其賜”則是管仲對天下後世萬民所盡的大仁大愛了。
(2)當時中原受到蠻夷侵擾,命懸一線,管仲幫助桓公尊王攘夷,維繫保護了中華的禮樂文明,不使淪為非禮非義的夷狄。
(3)說到中華文化的保護與延續,明末大儒顧炎武有過一段非常精闢的論述: “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 ”  亡國,只是指一國之政治而言。亡天下,則是指民族文化之絕續而言。而管仲就是這種不只保一國之政,而是能保天下之人。
(4)對此,錢穆也說: “人道之大,則尚有大於君臣之分者。華夷之防,事關百世。”保護中華文明,不令斷絕,影響了中華民族的千秋萬世,這更是管仲之仁。
(七)總結
1. 如此看來,子路、子貢評價管仲的重點是放在了他未能忠君守節這一點上,而夫子的重點是放在他對天下蒼生、文化傳續所立下的汗馬功勞上。
2. 觀察的角度、視野不一樣,看出去的風光就完全不一樣了。在夫子眼裡,那種硜硜然重小信、為個人情義從主死節的,僅可稱為小仁小義,而以天下為重,以蒼生為重,以大局為重,在關鍵時刻做出“舍小節,從大義”的權變抉擇,從而開創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豐功偉業,這才算是大仁、大義、大忠、大愛。
3. 可以說,夫子當時給出的答案大大超出了子路的想像,更超出了後人的常識經驗,因此,張居正說“聖人權衡而折衷之,其義精矣!非聖人孰能定其論哉! ”

論語 憲問十四 第16章

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白話>
孔子說:「晉文公作風不正派、詭詐而重權術;齊桓公作風則多直道而行,不喜歡利用權術。」
 
<文義>
1. 晉文公(前671~628):名重耳。春秋五霸之一。
2. 譎:音「決」,詭詐、權詐。
3. 齊桓公(前? -643):名小白。春秋五霸之一。 
4.  正:正直。仗義執言,不用詭術。

<思惟提綱>
1.孔子對晉文公和齊桓公的評價為何?
2.孔子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標準為何?
3.何謂「譎」?何謂「正」?並舉例說明。
4.我該如何避免「譎而不正」、做到「正而不譎」?

<義理解釋>   
一、引用資料
1. 春秋五霸 : 「霸」,霸主,即是諸侯之領袖。職責:尊王攘夷(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弒,抑兼併)。五霸指那五位國君,目前史學界尚無定論。列舉兩種說法:
(1)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
(2)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越王勾踐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

(一)文義
孔子說:“晉文公作風不正派、詭詐而重權術;齊桓公作風則多直道而行,不喜歡利用權術。”

(二)春秋霸主 : 晉文公和齊桓公
1.“晉文公”和“齊桓公”是在春秋時代的五霸的其中兩位。
2. 這兩位國君都相繼被諸侯推為霸主,他們率領著諸侯“尊王攘夷”。
3. 孔子以“譎”和“正”來評論晉文公和齊桓公,“譎”就是詭詐、玩弄權術、耍手段、不循正途;“正”則是依循著正途,不詭詐濫用權術。

(三)晉文公“譎而不正”
為何孔子說晉文公“譎而不正”呢?
《左傳》上面記載一些歷史故事,其中有一則說晉文公招周天子和諸侯進行“踐土會盟”。他用臣子的身分召天子來盟會,可見得,晉文公雖然做一個樣子要尊重周天子,實際上他心裡沒有真正對天子的禮敬,這種“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行為實際上已經不符合禮了,因此孔子說:“以臣召君,不可以訓”,“不可以訓”的“訓”是教訓的訓,意思就是說晉文公的行為不可以做為人們的法則、榜樣。

(四)齊桓公“正而不譎”
齊桓公在“葵丘會盟”時,對周天子都能一切以禮相待,他要求天下回歸“君君臣臣”這個美好的倫理秩序,無論什麼時候,都把“霸”放在“王”之下,因此孔子稱他是正而不譎。

(五)為什麼春秋五霸中只有齊桓公和晉文公常被提及?
原來當時的周天子是名存實亡,然而晉文公和齊桓公在稱霸之時仍領導諸侯要奉行臣道而不忘周天子,以各種方法,不管是譎的,還是正的方法來維護周的統一局面。

(六)孔子對歷史人物的評論標準
1. 孔子對歷史人物的評論標準都是以民族國家長遠的的利益為前題,至於行為上是否盡合禮義道德尚在其次。
2. 所以在子張篇,孔子曾經這樣說:“ 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意思就是說人的德行,在大處上不可以逾越界線跟規範;小處上有些出入取捨是可以被包容的。
3. 從孔子對這兩位春秋霸主的評比,我們就能深切的體會到孔子對人的觀察非常的細緻,不是只看表面上做的,而看他的存心何在,存心也是透過你的一舉一動來看,都是從細微處就能觀察出來,瞞不過別人。

(七)我該如何避免“譎而不正”
所以,我們自己千萬不要在這些表面行動上去掩飾、去作假,這就是譎而不正。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1.應該反省自己內心,內心要正,不能有半點虛偽、欺世盜名,這種心就不正。
2.聖人教我們一切要正,自己的心更要正,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樣子就可以讓我們的心越來越明亮、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柔軟。
3.依著次第而誠意、正心、修身、齊家,乃至治國、平天下,豐富我們整個生命的多采多姿。

論語 憲問十四 第15章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後於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白話>

孔子說:「臧武仲回到臧氏的封地防邑,向魯國請求,立臧氏後代為公卿(另一種解釋:將弟弟臧為立為臧氏家族大夫的繼承人),雖然說他並沒有要挾國君的意思,我卻不相信。」

<文義>

1. 臧武仲:魯國大夫,名紇,又稱臧紇,曾官司寇。

2. 防: 防邑,是臧武仲的封地。

3. 為: 人名,臧武仲同父異母的弟弟臧為。

4. 不要君: 沒有要挾國君。

<思惟提綱>

1.臧武仲逃出防邑又設法回到防邑,目的是甚麼?

2. 臧武仲「雖曰不要君」, 孔子為何說「吾不信也」呢 ?

3. 第十三章子路問成人,孔子說要具備「臧武仲之知」,本章孔子卻不認同臧武仲的作為,為什麼 ?

4. 臧武仲有智慧卻沒有好下場,從他的示現,我們學到什麼?
 

<義理解釋>憲問篇-第15章-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臧孫如防,使來告曰:「紇非能害也,知不足也。非敢私請,苟守先祀,無廢二勳,敢不辟邑?!」乃立臧為。臧紇致防而奔齊。

2.《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里記載了孔子對臧武仲的評價,孔子說:「知之難也。有臧武仲之知,而不容於魯國,抑有由也。作不順而施不恕也。」要做個有智慧的人真難啊!像臧武仲這樣的智者,卻不能被魯國容納,是有原因的。因為他的所作不順於事理而所施不合於恕道。」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後於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一) “臧武仲以防,求為後於魯”

1.臧武仲是魯國大夫,名紇,又稱臧紇。他的祖父臧文仲和父親臧宣叔都曾是魯 
國的重臣。

2.臧武仲在魯成公、魯襄公時期擔任司寇,主掌刑獄。他足智多謀,能言善辯,擅長外交,多次為魯國化解矛盾。後人讚道:“臧武仲以其智存魯,而天下莫能亡也。”

3.防是防邑,是武仲的封地。

4.臧武仲雖然聰明過人,但因為參與了權臣家族的立嗣之爭,幫助了一方,同時也得罪了另一方,結果使自身也陷入爭端而被攻伐,最後不得不逃出魯國,到邾國避難。雖然他身居國外,但仍惦記著其家族在魯國的權益,不想就此中斷。

5.他又設法回到防邑這個地方,並派人向魯襄公禀告說:“紇非能害也,知不足也。苟守先祀,無廢二勳,敢不闢邑!”

6.這是說:“臣臧紇絕無反判作亂之意,但由於才智不足,處事不當,才落到今天的地步。臣雖不能正名回國,但很想繼續對臧氏先輩的祭祀,千萬不要使兩位先人的功勳被埋沒。為此請求魯國,還能立臧氏後代為公卿。至於防邑,我豈敢不離開這個地方!”這就是“臧武仲以防,求為後於魯”這句話的意思。

7.對於“求為後於魯”這幾個字還有一種解釋是,請求魯君把與臧武仲同父異母的弟弟臧為,立為臧氏家族大夫地位的繼承人。

(二) “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1.孔子對此評價說:“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意思是雖然在表面上,臧武仲只是提出請求,似乎也在情在理,並沒有要挾魯君,但是若說他實際上也沒有要君之意,我是不相信的。
2.孔子之所以這麼看,是因為臧武仲既已獲罪出逃,理應不再擁有魯國的封地。
3.即使他想不埋沒先輩的功勳,也只能提出請求,聽候處置而已。不應該先佔據防邑,再提出請求,並以離開,已不再屬於他的防邑作為回饋,這分明是在談條件。
5.就像先拿了別人的東西,再請人答應條件,還說一定會把東西歸還。這不算要挾又算什麼呢?

(三) 孔子對臧武仲命運的評價
1. 對臧武仲的命運,孔子曾評價道:“知之難也。有臧武仲之知,而不容於魯國,抑有由也。作不順而施不恕也。”

2.意思是:人有聰明才智是很難得的。但像臧武仲這麼聰明的人,從小在宮中長大,又世襲大夫,對外善於外交,對內善於周旋,最後卻在魯國待不下去,也是有其原因的。

3. 是什麼原因呢?“所作不順於事理,所施不合於恕道”罷了。

換句話說,就是沒有居仁由義、遵禮而行。像他參與權臣的家族之爭,佔據防邑以要挾魯君,就是典型的例子。

(四) 總結 

 1.儘管有些人非常精明,但做事的動機常常出於私慾,做事的方式常常不合乎禮節,只圖權利、好用計謀,卻不辨善惡、不知禍福,對真正的利害關係一點都看不到,到最後必定殃及自身。從古到今,到處都是這樣的例子。

2.因此,聰明只是說腦筋好使,但不一定就是智慧。只有將聰明用於問學義理,辨別仁與不仁、禮與非禮,這才成為智慧。

3.若更加以改過遷善的實踐力,就可以成為君子。當聰明人勉力於此,才算是真 聰明、大聰明,否則就是小聰明。

4.小聰明或能得利於一時一事,但長遠看卻虧損很大,下場往往不好,這是我們臨事時必須常常自我提醒的。

論語 憲問十四 第14章-3

14-1 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ヽ不笑ヽ不取乎?」
14-2 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

14-3 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白話>
14-1孔子向公明賈問到公叔文子,說:「聽說你們夫子平時不說話、不會笑,也絲毫不取別人的東西,真的是這樣嗎?」
14-2公明賈回答說:「這是傳的人講錯了。我們夫子該說的時候才說,因此人們都不討厭聽他說話。

14-3歡喜時才笑,他的笑發自內心,所以人不厭惡他笑。公叔文子凡有所取,都是光明正大,理所應得的,所以人不厭惡他取。」
孔子聽完之後,不禁感嘆道:「原來是這樣啊!怎麼會被傳成那樣?」
                     (原來如此啊!你們的夫子真的能做到嗎?)

<文義>
1. 公叔文子:衛國大夫公孫拔,衛獻公之孫。諡號“文”。 
2. 公明賈:姓公明字賈。衛國人。 
3. 夫子:文中指公叔文子,因為他是大夫,故可稱夫子。
4.「其然,豈其然乎?」〜對此有兩種解釋:
(1)一種是 “原來是這樣啊!怎麼會被傳成那樣?”
(2)另一種是“原來如此啊!你們的夫子真的能做到嗎?”

<思惟提綱>
1.公叔文子真的是〜不說、不笑、不取嗎?
2.孔子對公叔文子的“非時不言,非樂不笑,非義不取”評價如何?
  孔子為什麼這麼說呢?
3. 想一想〜我們對自己的言行,有沒有深刻的觀察和把控,
還是被動地隨著周圍的人事物、隨著自己的感受做反應呢?
讀了本章,我們可以怎麼努力呢?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顏淵˙1》
    顏淵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2.《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二. 重點摘記

(一) 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
至於說公叔文子不笑、不取,公明賈說這也是傳錯了,
其實是:“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
公叔文子只在內心確有歡喜之情時才會笑,不會隨隨便便就笑,
更不會媚俗諂笑。所以他的笑發自內心,讓人感到真誠可親,
所以人不厭其笑。但這被傳成了夫子不會笑。

(二) 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
人要生活,少不了從公家或者他人那裡取用財物。凡是不合道義的,
公叔文子一毫不取,絕不會有貪污受賄,下至佔一點小便宜的事情。
凡有所取,都是光明正大,理所應得的。
因為這樣的風範,人不厭其取,要給他也給得心甘情願。
但這種非義不取,被傳成夫子從不接受東西。

(三) 其然!豈其然乎?
孔子聽完之後,不禁感嘆道:“ 其然!豈其然乎? ”
對此有兩種解釋:
一種是 “原來是這樣啊!怎麼會被傳成那樣?”
這是完全肯定的。
另一種是“原來如此啊!你們的夫子真的能做到嗎?”
這是肯定中帶有疑問。
不管是哪一種,孔子對“非時不言,非樂不笑,非義不取”
都是肯定的,而且認為那是很高的修為。


(四) 公叔文子對自己的言行有深刻的觀察和把控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言、笑、取,基本上代表了我們的言行和價值取捨,
當一個人內心有仁德做定準的時候,
他一定會“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
或者如《中庸》所謂“發而皆中節”,要嘛不發,發則必中禮。
而那種隨便開口、隨便喜怒、隨便拿人東西的人,
說明他對自己的言行並沒有深刻的觀察和把控,
只是被動地隨著周圍的人事物、隨著自己的感受做反應。

(五) 結語
   就像滑手機、上網一樣,看似自己在選擇,
   實際上,身心整個被牽著走,一點都不能自拔,
   這無疑是在浪費生命,而且還會招來很多後患。

當然,也有人目標很明確,言行的目的性很強,
但要看看這個目的的性質是什麼?
是符順仁德,還是符順私慾?
是想利他,還是想傷害人?
如果是屬於後者,那也是不可取的。
從要學習聖賢的角度來看,
那依舊是一種迷亂失控的狀態。

論語 憲問十四 第14章-2

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論語•憲問•14-2》
〈白話〉
 公明賈回答說:「這是告訴你這話的人言過其實啊!公孫夫子只是該說話的時候才說話,所以人家不討厭他的話;

〈文義〉
1.  以告者過:以,猶「此」,言此乃告訴你的人過甚其詞。
2.   夫子時:夫子,亦指文子。時,適當時機。

〈思維提綱〉
1.對於一個傳聞「不言、不笑、不取」的人,您會有何想法?
2.您覺得夫子為什麼會詢問公叔文子這個人?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 《禮記·檀弓》說:公叔文子卒,其子戍請諡於君。君曰:「昔者衛國凶飢,夫子為粥與國之餓者,是不亦『惠』乎?昔者衛國有難,夫子以其死衛寡人,不亦『貞』乎?夫子聽衛國之政,修其班制,以與四鄰交,衛國之社稷不辱,不亦『文』乎?故謂夫子『貞惠文子』。」

2. 漢經學家馬融說「美其得道,嫌不能悉然」,意思是讚揚公叔文子做事情符合仁道,但對仁道又不能瞭然於心。


二、重點摘記
(一)恭誦本章
1. 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

(二) 針對公明賈前半段的回答
針對孔子的詢問,公明賈回答說: 「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 ”意思是,這是傳的人講錯了。我們夫子不是不說話,而是該說的時候才說,不該說的時候就一言不發。換言之,他要麼不說,要說的話一定都中禮中節,對人有幫助、對解決問題有助益,所以人們都不討厭聽他說話,都愛聽他講話;可能是因為聽他講話的機會少,結果傳成了夫子不愛講話。就像某樣希貴的東西很難見到,結果就傳說成沒有這種東西,其實是傳走樣了。….

論語 憲問十四 第14章-1

14-1 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ヽ不笑ヽ不取乎?」
14-2 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
14-3 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白話>
14-1孔子向公明賈問到公叔文子,說:「聽說你們夫子平時不說話、不會笑,也絲毫不取別人的東西,真的是這樣嗎?」
14-2公明賈回答說:「這是傳的人講錯了。我們夫子該說的時候才說,因此人們都不討厭聽他說話。
14-3歡喜時才笑,他的笑發自內心,所以人不厭惡他笑。公叔文子凡有所取,都是光明正大,理所應得的,所以人不厭惡他取。」
孔子聽完之後,不禁感嘆道:「原來是這樣啊!怎麼會被傳成那樣?」 (原來如此啊!你們的夫子真的能做到嗎?)
<文義>
1. 公叔文子:衛國大夫公孫拔,衛獻公之孫。諡號“文”。 
2. 公明賈:姓公明字賈。衛國人。 
3. 夫子:文中指公叔文子,因為他是大夫,故可稱夫子。
<思惟提綱>
1. 公叔文子哪一國人?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2. 傳說公叔文子平時不說話、不會笑,也絲毫不取別人的東西,真的是這樣嗎?

<義理解釋> 
一ヽ重點摘記
(原文)
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
 (一)介紹公叔文子
1. 這裡提到的公叔文子就是衛國的大夫公孫拔,是衛獻公之孫,是衛國著名的賢臣君子。他見到家臣中有一位叫僎的非常賢良,就把他推薦給衛君,與自己同僚。這件事也為孔子所稱道。
2. 另外,他曾在飢荒時施粥給難民,在國家有難時捨命保君,修改尊卑禮節的制度,使得衛國在外交上不受屈辱,故在死後被衛君賜以 “ 貞惠文子”的諡號,故人們稱其為公叔文子。
(二)介紹公明賈
公明賈是衛國人,應該是比較了解衛國的狀況、特別是熟悉公叔文子的人,所以孔子才向他打聽情況。
(三)孔子的提問
孔子問他說:“聽說你們夫子平時不說話、不會笑,也絲毫不取別人的東西,真的是這樣嗎?”這裡的夫子就是指公叔文子。
 顯然,在傳聞中公叔文子是一個刻板孤僻,難與人交往互動的人。

論語 憲問十四 第13章-2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白話>
13-2 又說:「這個時代修學有成的人,就不必這樣了,見到利益時,能夠考慮道義;見到危險時,奮不顧身;長期貧窮也不忘平日的諾言,就算是完人了。」
 
<文義>(僅10-2)
1. 見利思義:遇見可取之利,要想一想此利是否合義,合則取,不合則不取。
2. 見危授命:遇見危難,義不可免,決不逃避,不惜交出生命,也要解危。。
3.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與人有約,永久信守,不論遇何境,決不忘平日所約之言。  

<思惟提綱>
1.孔子說明一個成人具備的條件之後,再說出一個次級的標準,是什麼?
2.為何孔子還要對子路說出一個次級的標準呢?
3.反觀自身,我能做到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義理解釋>  
一、引用資料
1.〈孔乙己〉: 是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一篇小說,孔乙己也是其中主角的名字。孔乙己是一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缺乏實際技能,淪落為小酒館裡人們嘲笑的對象,後來因為偷書而被打斷了腿,喪失做為一個人的尊嚴。小說暴露當時的一些社會問題──科舉制度製造了大量只懂鑽研紙堆,沒有實際謀生技能的讀書人。孔乙己這樣一個可笑又可悲的底層人物形象,也揭露了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無情。

二、重點摘記
(原文)
10-1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 ”
10-2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一) 夫子再給子路成人的初級標準
1.接下來夫子給子路提出了一個小目標 ——成人的初級標準。
2.他說:“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如今這個時代呀,可以稱為成人的倒也不必像上面的那樣,四德及禮樂修養兼備,能夠做到“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也可以算是一成人了。
3.夫子所處的時代,禮崩樂壞、世風日下、人才凋零,稍有成就,就會顯得與眾不同,所以成人的標準也就相應的降低一些。

(二) 初級的成人標準包含三個要素
1.“見利思義”看到有利可圖的時候,想一想是否符合義。義就是宜,看看這個利是不是合理、合情、合法;
2.“見危授命”遇到危難的時候,能否不惜生命也不逃避自己應該擔當的責任;
3.“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久要 ”解作“ 舊約 ”,“ 平生 ”解作“ 平日 ”,平日和人有諾言,隔久不忘,能夠言行一致,說到的一定做到。這個三要素對應了義、忠、信三樣美德。

(三)反觀自己,成人的初級標準,我達到嗎?
1.子路是夫子的高徒之一,素以勇於實踐著稱。相信這初級標準對於他來說不是太難達到的目標。
2.可是對一般人來說,這初級標準實現起來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3.可以反觀一下自己:
【見利思義】
利小的時候,見利思義似乎還不太難,如果有大利可圖就未必然了。舉個例子,假如有人出十塊錢讓我們幹點不義的小壞事,比如說排隊加塞兒,或是亂丟垃圾,我們會覺得這是對自己人格的侮辱;可是假如他出一百萬、一千萬的話,我們還會這麼想嗎?有沒有可能會覺得他是想用一種巧妙的方式資助自己一筆錢呢?
【臨危授命】
遇到危難時,自己能不惜生命的去負起責任嗎?或者退一步說,就是遇到些困難,需要多付出一些辛苦的時候,自己是樂意擔當呢,還是更願意使出三十六計中最狠的一計 ——走為上計呢?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再看第三個,那些許下的諾言,自己記住多少,實現了多少呢?而那些我們能夠記住的諾言,有多少是自己許給別人的,有多少是別人許給自己呢?是前者多呢,還是後者多呢?如果後者居多的話,自己會不會因為別人未實現諾言而心生怨恨呢?一路想下來,感覺真的不可因為是初級的標準而等閒視之!這正是自己要著力用功之處。必須以師友為依托,以正確的見解為武器,痛改習氣,才能逐漸做到。
 
(四)結攝
1.小結一下,成人的標準有初中高三個等級,體現了儒家依次第修學、按次第施教的特質。
2.成人不但德藝雙馨,而且智勇雙全,是全才。自古及今,孔門心法培養出的成人、全才層出不窮,撐持起中華文明鐵的脊梁。
3.如果見到有「孔乙己」式的人物,當知這不是儒學之過,乃是學人之失。
4.我們應當有文化的自覺、文化的自信,要懷揣著這份自覺與自信,實踐儒學,學做成人!

論語 憲問十四 第13章-1

13-1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藏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
13-2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白話>
13-1子路問怎樣才稱得上修學有所成就的人,孔子說:「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綽的廉潔寡欲,卞莊子的勇敢,冉求的才藝;再加上有禮樂的修養,就可以算是修學有成的人了。」
13-2又說:「這個時代要算是修學有成的人,就不必這樣了,能夠見到利益時,考慮道義;見到危險時,奮不顧身;長期貧窮也不忘平日的諾言,就算是完人了。」

<文義>
1. 成人: 修行有成就的人,即人格完備者,故亦稱完人。
2. 臧武仲之知:臧武仲即魯大夫臧孫紇,為當時智識豐富的人。知同智。
3. 公綽之不欲:公綽即孟公綽。不欲,不貪,正直寡欲的品行。
3. 卞莊子之勇:卞莊子春秋魯卞邑大夫,有勇力,曾刺虎,一舉而兩獲,至齊人不敢伐魯。按莊,當為其謚;子是男子的美稱。國策作管莊子 。
4. 冉求之藝:藝是才能。雍也篇曾說:「求也藝。」
5. 文:動詞,謂修飾。

<思維題綱>
1. 子路為何要問「成人」? 知道「成人」的標準在修行上有何助益?
2. 孔子提到臧武仲等四個人,他們各具備何項優點? 
3. 所謂的「成人」,須具備哪些條件?
4. 為何孔子後面要加一句「亦可以為成人矣」?
讀誦/  魏琳蓁老師領讀   17’35”

憲問第十四第13-1章慢、緊、背讀各10遍
13-1.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藏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

第8章~第13-1章各章讀誦5遍串讀 5 遍
8. 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9. 子曰:「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 行人子羽脩飾之,
    東里子產潤色之。」
10. 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問子西。 曰:「彼哉彼哉!」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  沒齒,無怨言。」
11.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12. 子曰:「孟公綽,爲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爲滕、薛大夫。」
13.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
    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

<義理解釋>憲問篇‧第13-1章  左玉波老師  04 ’30”

一ヽ重點摘記
 (原文)
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藏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一) 子路所問非常重要
1. 子路問怎樣才稱得上是成人。成人的意思是學修有所成就,人格完備之人。2. 子路所問非常重要。知道了成人的標準,才好鎖定努力的方向,瞄準目標加油幹。
3.知道了成人的標準,常常拿這把尺規量量自己的高度,才有可能在驕傲自滿、頭腦發熱的時候,給自己潑一潑冷水,避免得少為足、止步不前。

(二) 怎樣才稱得上是「成人」?
1.我們看夫子的回答。他說,如果具備臧武仲那樣的智慧,孟公綽那般的廉潔無私欲,卞莊子那樣的勇敢,冉求那樣的多才多藝,再加上禮樂的修養,也可稱得上是一個成人了。
2. 臧武仲等四個人都是魯國人,分別以智慧、廉潔、勇敢、多藝著稱於世。
(1) 臧武仲
臧武仲得罪了魯國的權臣,出逃到齊國。齊莊公要給他田地,可他預料到齊莊公不能長久,便設法拒絕。故後來齊莊公被殺,他沒有受到牽連。其料事如神的智慧於此可見一斑。
(2) 孟公綽
孟公綽廉潔寡欲的美德已經在上一章中做了很好的詮釋。
(3) 卞莊子
卞莊子有打虎之勇。打虎英雄武松只打死了一隻老虎,卞莊子卻打了兩隻,而且方法非常巧妙,可以說是智勇雙全。他先坐山觀虎鬥,等兩隻為爭食兒而廝打的老虎一死一傷之後,這才出手,一舉消滅兩隻老虎。
(4) 冉求
至於冉求的多才多藝那更是多次得到夫子的誇讚。
3. 一個人如果能夠具有他們其中的一種美德就很了不起了,這一點對比一下就可知道。對一般人來說,不要說有打虎之勇,就是有打惡狗的勇氣,也可算是一條漢子了。現在不但要同時具備這四種美德,還要有再增加上禮樂的修養——既彬彬有禮,又有文藝範,這才稱得上一個成人。可見成人的標準是多麼的高啊。

(三) 夫子對「成人」有更高的標準
1. 然而這麼高的標準還不是最高。夫子此處用了“亦可以為成人矣”這樣一種口吻來定位這個標準。
2.“亦可以”,就是“也可以”的意思。言外之意,還有更高一級的標準。
3.更高一級的標準是什麼呢?朱子說:“若論其至,則非聖人之盡人道,不足以語此。”
4.也就是說需要達到聖人的高度,才能稱得上是究竟意義上的成人。

(四)夫子應機僅給子路可達的中級標準
1. 此處夫子不說最高的標準,而說了一個中級的標準,乃是就子路之所可及而語之也,體現了夫子一貫的漸次引導、循循善誘的教學藝術。
2. 雖然是中級標準,但實現起來也非易事,需長期下功夫才有可能。像子路這樣性子比較急的好漢,是需要儘快找到點成就感的。那就先定一個小目標吧。

論語 憲問十四 第12章

子曰:「孟公綽,爲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爲滕薛大夫。」
<白話>
孔子說:「孟公綽,做晉國趙氏魏氏的家臣,他的才能是有餘的,但不適合去當滕薛小國的卿大夫。」

<文義>
1. 孟公綽:魯國大夫。性廉靜寡欲,然不適於處理繁雜之事。
2. 趙魏:指趙氏和魏氏,是晉國的卿大夫。
3. 老:家臣之長。
4. 優:寬綽有餘。
5. 滕薛:指滕國、薛國,是春秋時期二個小國。

<思惟提綱>
1. 從本章孔子對孟公綽的評論,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2. 教育上揚長避短恰當嗎?為什麼?
3. 如何在自己的成長上,揚長補短?
4. 老師的義理解說,哪些話鼓勵了自己繼續成長?
 
<義理解釋>   李誠一 老師 /10分09秒
一、引用經文
1.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2》:「孔子之所嚴事:於周則老子;於衛,蘧伯玉;……;於魯,孟公綽。」
2.《左傳・魯襄公二十五年》:「春,齊崔杼帥師伐我北鄙,以報孝伯之師也,公患之,使告于晉,孟公綽曰,崔子將有大志,不在病我,必速歸,何患焉,其來也不寇,使民不嚴,異於他日,齊師徒歸。」...白話:二十五年春季,齊國的崔杼率領軍隊進攻魯國北部邊境,報復孝伯那次進攻齊國。魯襄公擔心,派人向晉國報告,孟公綽說:「崔子將要有大志,不在於困擾我國,一定很快回去,擔心什麼?他來的時候不劫掠,使用百姓不嚴厲,和平日不同。」齊軍空來了一趟而退兵。
3.《論語・憲問・12》: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
4.張居正《四書直解卷之十》:《論語・憲問・12》…… 孔子說:“人之材器,各有所宜,用人者,必當因材而器使之。如孟公綽為人廉靜寡欲,而才幹則短,本宜於簡,而不宜於繁者也。若使他做家臣之長,就是趙、魏之大家,他也為之而有餘。何也?家老之職,惟在端謹以領率群僚而已,公綽之廉靜寡欲,固自優於此也。若使他做大夫,就是滕、薛小國,亦所不可。何也?大夫任一國之政,非有理繁治劇之才者不能,公綽短於才,則固不足以辦此矣。夫一孟公綽也,以為家老,則趙、魏且優,況小於趙、魏者乎?以為大夫,則滕、薛且不可,況大於滕薛者乎?”可見人各有能有不能,任當其才,皆可以奏功;用違其器,適足以僨事。圖治者,可不知人而善任之哉。
5.朱熹《四書集注》:「知之弗豫,枉其才而用之,則為棄人矣。此君子所以患不知人也。言此,則孔子之用人可知矣。」
6.《論語・學而篇・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論語・顏淵篇・22》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
8. 老子《道德經・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二、重點摘記 
(一) 原文
子曰:“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
(二) 文義解釋
1.本章的主人公:孟公綽,魯國大夫,是孔子非常尊崇的一位長者。
2.《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孔子之所嚴事:於周則老子;於衛,蘧伯玉;……;於魯,孟公綽。可見孟公綽在孔子心中的位置非常尊崇。
3.“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
(1)趙、魏,是晉國的上卿之家,國有國臣、家有家臣,如前面提到過的“冉求為季氏宰”,冉求就是季氏家臣。
(2)老,是指家老,家臣之長稱老,孔子晚年就是魯國的國老。
(3)優,是優越,綽綽有餘的意思。
(4)滕、薛,是春秋時兩個小國。
4.本章孔子說什麼呢?
“孟公綽這位尊敬的老先生啊,如果請他做晉國趙、魏家臣之長,是綽綽有餘的,但是,如果讓他擔任滕、薛這樣小國的大夫,則不能勝任。 ”

(三) 有關孟公綽為人的記載
1.本篇下一章,子路問什麼樣的人可以稱得上是成人(就是完美之人)。孔子就列舉了很多人的優點組合在一起,說這些優點,加在一起,可稱為成人。其中特別提到孟公綽正直寡欲的品行,“公綽之不欲”。
2.據《左傳》記載,孟公綽對於時事的料判能力,有過人之處,這也適合做家老。
3.張居正解釋本章時說,孟公綽為人廉靜寡欲,而才幹則短。若使他做家臣之長,他為之有餘。為什麼呢?因為家老之職相當於首席顧問,工作比較清閒,但對於德行威望要求很高,並不需要處理很多事務,所以,這樣的職位非常適合孟公綽。若使他做大夫,要處理一國繁雜的政務,即使是滕、薛這樣小國的大夫,孟公綽處理政務的才幹也是不能勝任的。

(四) 本章傳遞孔子的用人之道—知人善用
1.我們看,雖然孔子很尊敬孟公綽,但並沒有一味的讚揚,而是給予了中肯的評價,德大於才。人各有長有短,有能有不能,但這並不妨礙一個人有所成就,最重要的是他能處在適合他的位置上,發揮其所長。
2.張居正說,人各有其能,任當其才,皆可以奏功。本章傳遞了孔子的用人之道,要知人善用,取其所長,避其所短,不能求全責備。如果能人盡其才,都有可能取得很好的功效。
3.《朱熹集注》評註本章,「知之弗豫,枉其才而用之,則為棄人矣。」意思是,如果不了解一個人,無法用其所長,實則是在廢棄人才。可見,成功的用人之道的前提是知人,知人方能善用!但是做到知人,實在是不容易。

(五) 學習知人善用,是人生必修課
1.我們的狀態多數是希望別人來了解自己,理解自己,很少去真正關注他人的生命狀態,即使是自己非常親近的人,也常常會忽略。我的一位老師說,我們身邊常常有很多熟悉的陌生人,我們或許對他的長相很熟悉,對他的動作很熟悉,但是我們對他的內心很陌生。
2.所以孔子在〈學而篇〉就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作為一個君子,要心心念念想著如何去了解別人,而不是整天抱怨別人不了解自己。
3.〈顏淵篇〉22章,樊遲問什麼是智慧,孔子回答:知人。
4.老子《道德經》裡也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5.當我們“知人”和“自知”這兩件事都做好了,就離智慧很近了。
6.或許我們並不是上位者,沒有太多的機會去用人,但是不管是上位者還是處於下位者,學習知人、懂得別人,都是人生必修課。當我們懂得別人,自然會更容易理解別人,包容別人;對於別人做到的部分,給予鼓勵和肯定,對於別人不足的部分,也可以給予包容,甚至是支持。
7.用人要知人善用、揚長避短。

(六)「揚長避短」適用於教育嗎?
1.前言
再換個角度從成長的角度看“長短”, 現在教育界有一個非常流行的觀念,說:教育孩子也要揚長避短,發現孩子的特長,在其特長上加以培養和發揮,將來比較容易有所成就。這種說法看似有道理,仔細分析觀念,其實是不恰當的,甚至是有害的。
2.不恰當的論點
(1)首先,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的成長之路都有無限種可能,過早的給孩子貼上長短的標籤,很可能會抹殺了孩子未來發展的很大空間。
(2)其次,每個人固然在不同領域會顯現出天賦的差異,但天賦從來不是成才關鍵因素,一個人能否成功,最重要的是後天的學習和努力。
3.該怎麼看長與短?
(1)所謂的長,只是付出的時間和努力更多而已,所謂的短,只是缺少學習和練習而已。
(2)教育界有一個“1萬小時定律”,就是一件事,你專注投入的付出1萬小時的努力,你一定會成為這一行的專家。
(3)實例:
現在的很多成功者,
*比如鋼琴家郎朗,
*台球運動員丁俊暉,我們平時看到的多是他們台上光輝的一面,卻不知背後他們付出了多少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
*正如冰心說過的一句話:“成功之花,人們只驚異它開放時的明艷,卻不知,當初它的芽,浸透了奮鬥的汗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愛因斯坦〜古人講,勤能補拙。很多大師級的人物其實在最初的時候,並不一定是天賦優越者,愛因斯坦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小時候被說成是“笨蛋”,為了弄清楚一個問題,他會比別人多花幾倍的時間,後來卻成了偉大的科學家;
*梅蘭芳〜我國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先生也曾說過:“我是個笨拙的學藝者,沒有充分的天才,全憑苦學。”

(七) 結攝 
1.對於我們自身的成長來說,不是揚長避短,而是要揚長補短。
2.一方面,發揮優勢、特長為他人服務,為社會服務,努力成就一番事業;另一方面,對於自己的短處,則不能一味採取迴避的態度,只要時間精力允許,要努力去補己所短,生命不息,成長不止,那樣的生命狀態才充實,才有意義。如果只是迴避,短處永遠都是短處。
3.況且,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如果我們的長處不能為人所用,難道就只能怨天尤人嗎?其實,只要我們付出足夠的努力,即使成年人,所短也能變為所長。
4.最重要的是,如果我們在德行上有所短,則堅決不能迴避,反而要迎難而上,在自己短處上狠下功夫,儘早填補過失,因為這是生命中不得不補的功課。

論語 憲問十四 第11章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白話>
孔子說:「貧賤而能不怨恨,實在很難;富貴而能不驕縱,比較容易。」

<文義>
1. 怨:怨恨不安。
2. 驕:驕縱無度。

<思維題綱>
1. 為何「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2. 孔門弟子中,誰是「貧而無怨」的代表?誰是「富而無驕易」的帶彆?
3. 如何可以做到無怨?
4. 真正可靠的快樂來自於什麼? 所以要學習對治什麼?

讀誦/  魏琳蓁老師 領讀 11’38”
憲問第十四 第11章   慢、緊、背讀   各10遍
11.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第6-2章~第11章 各章讀誦5遍串讀 5 遍
6-2.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7.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8. 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9. 子曰:「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脩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
10. 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問子西。曰:「彼哉彼哉!」
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11.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義理解釋>李誠一 老師9’56”
一ヽ引用資料
1. 張居正《四書直解.論語集釋》:「貧為逆境,非心無愧怍,而真有所得者,必不堪其憂,故貧而無怨,實乃人之所難。」「富為順境,但稍知義理,而守其常分者,便可以自製,故富而無驕,尤為人之所
易。」
2.《論語.雍也.9》: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3.《論語.先進.18》: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4.《中庸.14》:「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
5.《論語.雍也.3》:「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6. 朱熹《四書集注》:「處貧難,處富易,人之常情。」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一) 文義解釋及白話
1.怨,是抱怨;驕,是驕慢。
2.孔子說,人處在貧窮時,很容易抱怨,要做到貧而無怨,很難;人處在富裕之境時,做到不驕慢比較容易。
3.這兩句話,我們可以看作是孔子對人心的體察。

(二) 貧而無怨難
1.人處在貧窮之境,他為了吃飽穿暖,為了老有所養,幼有所教,更容易為時勢所迫,俗語講“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2. 兩朝帝師張居正解釋說,貧為逆境,非心無愧怍,而真有所得者,必不堪其憂,故貧而無怨,實乃人之所難。
3. 就是說,要超越貧苦的狀態,其實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只有在心靈提升上真正有所得的人,才能超越這種外境帶來的感受上的苦。

(三)富而無驕易
1.相反,人處在富裕之境時,不為生計所迫,多數時候不需要經受考驗,假如又能將精力或財力用在提升自己的修養、學識,則易於瞭解驕慢之過患,克服驕慢之心。
2. 正如張居正所說,富為順境,但稍知義理,而守其常分者,便可以自製,故富而無驕,尤為人之所易。
3.南懷瑾老先生說,富而無驕,這種修養其實並不容易,許多人想不驕傲,很難做到。地位高了會驕傲;有錢會驕傲;學問高了也會驕傲;甚至年齡大了也會驕傲,認為自己多吃了幾十年的飯,年輕人就不行。
4.所以孔老夫子這裡表達的不是說修養到無驕真的那麼簡單,而是兩種境界相比較來說,“貧而無怨”更難達到。
(四) 孔門弟子安貧樂道
1. 顏淵 -- 貧而無怨;子貢 -- 富而無驕
(1) 錢穆先生解讀本章時,他拿孔子的兩位大弟子顏淵和子貢來做比較。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處貧不怨的代表;子貢善於經商“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他是富而無驕的代表。
(2) 錢穆先生說,使顏淵處子貢之富則易,使子貢處顏淵之貧則難,此處見學養高下,非孔門之講貧賤富。這裡比的是學養境界的高下,並不是孔門推崇貧窮,貶低富裕。
2.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
《中庸》裡講,“君子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不管是處於貧賤還是富貴,不管在哪個地位上,作為儒家的弟子,都可以安心,都可以安貧樂道,安分守己。

(五) 原憲甘貧
1.提到貧而無怨,我們很自然的會想到顏淵。其實孔門弟子中安貧樂道的代表不止顏淵,還有一位,就本篇篇名中出現的原憲,我們在雍也篇第四章已經認識過,“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2.原憲,字子思。出身貧寒,小孔子36歲。孔子任魯司寇時,曾做過孔子的家宰,孔子給他九百斛的粟米俸祿,他推辭不要。
3.《孔子家語》記載,孔子死後,原憲遂隱居衛國,粗茶淡飯,生活極其清貧。原憲的同窗好友子貢,做了衛國的上大夫後,穿著輕裘,衣著華麗,坐著駟馬高車,前護後擁,浩浩蕩蕩地來看望原憲。因陋巷狹窄高車無法通過,只好下車步行。原憲衣冠不整,拄著藜杖,出來和子貢相見。子貢就關心地問他:“啊呀!你是不是生病了?”原憲回答:“無財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謂之病,我沒有病,只不過窮而已。”子貢見他這個樣子,很慚愧地走了。
4.原憲站在門口,徐步曳杖,朗誦著歌頌其祖先的詩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
5.《莊子.讓王》記載了原憲甘貧的典故。原憲身居陋室,窮困潦倒,安貧樂道,矢志不渝,後人常用“原憲甘貧”來比喻安貧樂道之人。所以本章出現在憲問篇,當是孔門後人借夫子的話表達對原憲的崇敬之心。

(六) 無怨就是樂
1. 藕益大師在批註這一章裡面講到,“無怨就是樂”。能做到無怨就是快樂,貧而無怨,你就能得到樂。
2.富了,當然也要無怨。其實,這個怨,不僅貧窮時會有,富人也一樣會有。
3.不少人在貧窮的時候,看到別人有錢,心裡就不平,有怨。他就希望富貴,成天就想著,假如我要是富裕了就一定能得到幸福。
4. 可是,真正有一天他發財了,有地位了,他又生驕慢心了,驕奢淫逸會帶來無窮的煩惱,還會不滿足,看到別人比他更有錢,心裡還是煩惱,結果還是不快樂,還是有怨。
5.很多時候我們總覺得導致我們不快樂的是不讓我們滿意的外境,其實,快樂的根本不在外境。像孔子的學生顏回和原憲,他們在這個貧賤的地位上,快樂得不得了。
6.說明什麼? 苦和樂,其實不在於貧和富。貧和富是外在的,而真正可靠的快樂一定是來自內心的,內心如何獲得快樂?首先,要學習對治我們內心的怨。
7. 這其實是一門很重要的功課,需要長期的學習和練習。我們可以把怨看作是一種情緒,當怨心強烈的時候就演變成“嗔恨”了。

(七) 總結:“志於道”貧也樂 富也樂
1. 我的老師告訴我,怨的發生是有跡可循的,在最初發生時,它可能就只是我們不高興的一個念頭而已,如果能及時發現它,進而及時消滅它,不要讓它有長大的機會,那我們的心會快樂很多。
2. 當然根本的快樂之道,還是要向聖賢學習,找到生命的方向,“志於道”,當內心有了方向,貧也會樂,富也會樂。
3.“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難、易二字是本章重要點。《朱熹集注》提醒我們:處貧難,處富易,人之常情。
4. 然人當勉其難,而不可忽其易也。不管難和易,這兩個境界是作為志于道的士人,都應該努力達成的境界。
5.難的,不可退縮,要勉為其難,向難而行,先難而後獲,無怨是我們的目標;容易的,更不可輕忽,慢心不可長。

論語 憲問十四 第10章-2

10-1 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問子西。曰:「彼哉彼哉!」
10-2 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白話>
10-1有人向孔子提問子產這個人怎樣?孔子答說:「是個寬厚慈惠的人。」
又問到子西這個人怎樣?孔子答說:「他呀,他呀!」
10-2又問到管仲這個人怎樣?,孔子回答:「他是個人物。剝奪了伯氏駢邑三百戶的領地,使伯氏全家只能吃粗糲的飯食,但是他們到死沒有抱怨無怨言。」
<文義>
1. 伯氏:齊國的大夫。
2. 駢邑:地名,今山東臨朐縣,隸屬濰坊市
3. 沒齒:即終身。
4. 飯疏食:飯,作「吃」解。疏食,粗飯ヽ粗糧。疏今作「蔬」。
<思惟提綱>
1.「罰而不怨」是執政者的一種很高的境界,管仲是怎麼做到的呢?
2. 這一章談及了三位著名的在權者:一位是鄭國的子產,一位是楚國的子西,一位是齊國的管仲,他們三人的結局分別是如何呢?
3. 孔子不畏權貴,對三名執政者做出了點評,您認為孔子是為評論而評論,還是有其他的目的呢?
4. 孔子老師透由本章想是要教我什麼道理呢?如何去體會孔子這份循循善誘的慈悲心?

<義理解釋>
一ヽ引用資料
1.《論語·八佾·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2.《論語·憲問·16》: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3. 康有為《論語注》:「管仲真有存中國之功,雖奪人邑而人不怨言,功業高深,可為一世之偉人也。」
4. 陽復子江謙《論語點睛》補註:「人也,猶言仁也。可知不仁即非人。使怨家無怒言。非仁者感化之深不能也。」
5. 漢《孝經緯》:孔子云:「欲觀我褒貶諸侯之志,在《春秋》。崇人倫之行,在《孝經》。」
6.《孟子·藤文公章句下·9》:「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7.《論語·憲問·31》: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8.《孝經·開宗明義第一章》:「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
二 ヽ重點摘記
(一)管仲及孔子對他的評價
1. 管仲在齊國執政四十年,使齊國大治,成為“五霸之首”。被問到管仲的時候,孔子說這個人很了不起,齊國的伯氏有罪,他的家財有駢邑三百戶的賦稅,被管仲罰沒。
2. 正常情況下來說,伯氏是不是應該很恨管仲呢?但是因為這個行為在當時是做得非常公正的,非常符合道義的,因此,即使後來伯氏家人,日子過得非常淒慘,吃著非常粗糲的飯食,一直到死,都沒有說過一句埋怨管仲的話。
3. 這裡面隱藏的意思就是管仲很了不起!這個“人也”,一種說法就是說“這是個人物啊”,還有一種說法通“仁”,有仁愛之心。
(二)為什麼認為孔子在此處是稱頌管仲是仁
1. 為什麼認為孔子稱頌管仲是仁呢?前面我們學過,孔子專門批評過管仲不知禮,但是又誇他“不以兵車”,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天下的秩序,給人民帶來了很大的福祉。
2. 康有為在《論語注》中說:“管仲真有存中國之功,雖奪人邑而人不怨言,功業高深,可為一世之偉人也。”管仲的偉大在於出於仁心、執政公正,“罰而不怨”是執政者的一種很高的境界,執政者不能是一味的好好先生,必須持正守平,堅持法則,做一位真正的仁者,正如江謙先生說:使怨家無怒言,非仁者感化之深不能也。
(三)孔子對三名執政者的點評簡練、精準
從整部《論語》來看,孔子特別欣賞善於發問的學生,在此章與學生對答過程中,孔子真正的仁政思想,得到了體現。當學生問孔子三名執政者的情況,孔子點評簡練、精準---子產愛而不溺,始得善終;子西愛而近溺,自取滅亡;管仲寬嚴相濟,可稱“人”(仁)矣。
(四)透由本章,深入體會孔子的用心
1. 通過對話,孔子傳遞了仁政的內涵
(1)“孔子云:欲觀我褒貶諸侯之志,在《春秋》;崇人倫之行,在《孝經》”,孟子說“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孔子的評價對執政者的影響可見一斑。
(2)孔子對以上三人的評價儘管沒有展開,但其看政績的角度確實給當朝及後來的執政者很大的影響,通過對話,他向弟子們(執政者)傳遞了仁政的內涵。
2. 孔子評論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學習
(1)大凡當政者人尚在世,人們礙於情面或迫於壓力,大多是不敢妄加評論的,即使有所評價,也多是溢美之詞。因為你位高權重,聽到的是溢美的詞語,而不中聽的公正評價卻聽不到的。
(2)孔子不畏權貴,評價客觀公正而智慧深遠,但他說出來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去學習,他不是為評論而評論。如果為評論人而評論,那叫方人。子貢方人,連孔子說,“我都沒空,你怎麼還有這個空去評論人?”
(3)孔子怎麼能去隨便評論人,如果對他人沒有幫助的,孔子絕不會做,所以對子西就不評論。他評論的目的是讓我們學習,教我們學習君子之道、仁政思想。
3. 體會孔子這份循循善誘的慈悲心
(1)《孝經》開篇上說:“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子產為政對百姓給予很多恩惠,非常仁厚,使國家太平、和睦相處。
(2)管仲為政,做到了用仁愛之心對待百姓,使萬民歸服、上下無怨。
(3)他們真正做到了孔子倡導的仁政,孔子希望弟子們(執政者)效學子產、管仲,去為天下百姓努力實踐仁愛思想,孔子這份循循善誘的慈悲心,通過本章的學習,我們是否能真實地體會到呢?

論語 憲問十四 第10章-1

10-1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問子西。曰:「彼哉彼哉!」
10-2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白話>
10-1有人向孔子提問子產這個人怎樣?孔子答說:「是個寬厚慈惠的人。」
又問到子西這個人怎樣?。孔子答說:「他呀,他呀!」
10-2又問到管仲這個人怎樣?,孔子回答:「他是個人物。剝奪了伯氏駢邑三百戶的領地,使伯氏全家只能吃粗糲的飯食,但是他們到死沒有抱怨無怨言。」 

<文義>(僅10-1)
1. 子產:名公孫僑,字子產。出身貴族,為鄭穆公之孫。
2. 惠人:惠愛於民。
3. 子西:當時叫子西的,有多個。朱熹認為此處的子西,是楚國公子申,楚平王的兒子,楚昭王時,任楚國令尹。
4. 彼哉:無足稱之意。

<思惟提綱>
1.本章提到有人問孔子對哪三個人的評價?
2.孔子對這三個人的評價為何?
3.請問在《論語》公冶長篇中,孔子如何說子產這個人?
4.反思我自己,別人會如何評價我?「惠人也」或「彼哉彼哉」或?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朱子集注》: 「子產之政,不專於寬,然其心則一以愛人為主。故孔子以為惠人,蓋舉其重而言也。」
2.《論語.公冶長.16》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3.《朱子集注》:「子西,楚公子申,能遜楚國,立昭王,而改紀其政,亦賢大夫也。然不能革其僭王之號。昭王欲用孔子,又沮止之。其後卒召白公以致禍亂,則其為人可知矣。」

二、重點摘記
(原文)
或問子產。子曰:“惠人也。”問子西。曰:“彼哉!彼哉!”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一)白話翻譯
有人向孔子提問,子產怎麼樣。孔子答道:“是寬厚慈惠的人。”又問到子西。孔子答道:“他呀,他呀!”又問到管仲,孔子回答:“他是個人物。剝奪了伯氏駢邑三百戶的領地,使伯氏全家只能吃粗糲的飯食,但是他們到死沒有怨恨的話。” 

(二)字詞註釋
1.惠人:其人存心惠愛於民(錢穆《論語新解》);皇侃《論語義疏》雲:“言子產之德於民不吝家資,拯救於民甚有恩惠,故云惠人也。”
2.彼哉:是表示輕視的習慣語,意思是無足輕重。
(1)楊伯峻《論語譯註》引《公羊傳》,定公六年陽虎謀殺季孫之事,說陽虎謀殺未成,在郊外休息,忽然望見公斂處父領著追兵而來,便道:“彼哉彼哉!”
(2)毛奇齡《論語稽求篇》因云:“此必古成語,而夫子引以作答者。”
(3)轉為今天的話,可說:“他這個人啦,他這個人啦!”
3.伯氏:齊國的大夫。
4.駢邑:地名,今山東臨朐縣,隸屬濰坊市
5.沒齒:即終身。
 
(三)本章論及三位賢相
或問子產,是承接上一章“東里子產潤色之”而來。這一章談及了三位著名的賢相:一位是鄭國的子產,一位是楚國的子西,一位是齊國的管仲。
我們分別來看他們的執政理念。

(四)子產及孔子對他的評價
1.子產的政治事跡
(1)《朱子集注》說 : 子產之政,不專於寬,然其心則一以愛人為主。故孔子以為惠人,蓋舉其重而言也。
(2)子產名叫公孫僑,字子產,一字子美。出身貴族,為鄭穆公之孫。所處的時代正是王權衰落,諸侯征伐的時期。而其所處的鄭國,在晉楚兩個大國之間,處境尷尬且國力微弱。
(3)子產年少之時就表現出不同尋常的政治才華,深受國人欽佩。鄭簡公十二年拜少正卿,正式踏上政治舞台。此後的幾年裡他以出眾的外交能力為鄭國贏得了數次勝利,奠定了日後執政的基礎。
(4)任鄭國宰相後,對鄭國的經濟、政治和法律作了重大的改革;作溝洫,改革田制;作丘賦,改革稅制;鑄刑鼎,改革刑制;立謗政,不毀鄉校。通過一系列的改革,使鄭國得以較快發展,形成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國泰民安的繁榮盛世。(5)與當時許多專權跋扈的卿大夫不一樣,子產執政期間尤其注意廣開言路,重視人才,也正是因為如此,他身邊聚集了許多擁有才華的人,決斷果敢的馮簡子,儒雅翩翩的子大叔,熟知各國的子羽,足智多謀的裨諶,他們都是被子產的才華與人格魅力所折服而團結在一起。
(6)使得子產執政的二十幾年,國家大事很少失誤,從上一章我們知道,孔子對此種多人合作,各有所長的“命”之確立方式表示讚許。
(7)子產一生,“以救世”之理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犧牲精神與愛國情懷,使鄭國中興、百姓安居樂業,對於一個夾在楚、晉兩個大國之間的小國來說,非常難得。
2. 孔子對子產的評價
(1)孔子曾評價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2)這裡被問到子產的時候,孔子的評價是“惠人也”,就是說他能夠做到對老百姓有恩惠,給老百姓帶來了切實的好處。
(3)也難怪孔子會在聽到子產去世的消息後,流著淚說“子產,古之遺愛也。” 

(五)子西及孔子對他的評價
1.是那一位子西?
(1)春秋時期有三個子西。第一位是子產之同宗兄弟公孫夏,二人相繼執政於鄭國。其他二個子西,都是楚國大夫,一個叫鬥宜申,另外一個是公子申。鬥宜申,是楚國帶兵的司馬,此人曾追隨令尹子玉,被晉國軍隊打敗。他的身份是一個帶兵打仗的司馬,未曾身居要職,孔子所言的子西不會是他。鄭國的公孫夏是一個缺少頭腦的人,也不是鄭國重要的輔政。
(2)文中所提的管仲和子產,都是權傾一時,身居要職,輔政多年之人。從這個角度看,鄭大夫子西和楚國司馬鬥宜申,沒有可比性。
(3)這裡,筆者傾向於朱熹的說法,子西指的是楚國公子申,楚平王的兒子,楚昭王時,任楚國令尹。
2.子西勸阻楚昭王封地給孔子
(1)魯哀公六年,即公元前489年,孔子周遊到楚國,楚昭王想要重用孔子,封地七百里給孔子,被令尹子西勸止。
(2)《朱子集注》中說:“子西,楚公子申,能遜楚國,立昭王,而改紀其政,亦賢大夫也。然不能革其僭王之號。昭王欲用孔子,又沮止之。其後卒召白公以致禍亂,則其為人可知矣。”
(3)孔子到達楚國後,楚昭王為了表示自己對孔子的敬重,想把有居民的七百里方圓的土地封給孔子。
(4)楚國令尹子西對楚昭王說:“大王出使諸侯的使者有像子貢這樣的人嗎?”楚昭王說:“沒有。”子西又問:“大王的相國有像顏回這樣的人嗎?”楚昭王說:“沒有。”子西又問:“大王的將帥中有像子路這樣的人嗎?”楚昭王說:“沒有。”子西又問:“大王的各部長官有像宰予這樣的人嗎?”楚昭王說:“沒有。”令尹子西說:“況且楚國的祖先在周朝受封時,封號為子男爵位,封地僅有方圓五十里。現在孔子修治三王五帝統治天下的道術,彰明周公、召公的德業,大王如果重用他,那麼楚國還想世世代代保住泱泱數千里的土地嗎?周文王在豐地,周武王在鎬地,以百里領地的小國君主最後稱王天下。現在孔丘如果占有七百里土地,又有賢能的弟子輔佐他,這不是楚國的福分啊。”
(5)楚昭王聽了子西的話,意識到分封給孔子幅員廣闊的土地,確實會對楚國構成嚴重威脅,於是放棄了封給孔子土地的想法。 
3.孔子對子西的評價
(1)子西雖有兩次讓王於楚君的事蹟,但誤召白公勝,並任之為朝大夫,而在公元前479年,被白公勝作亂所殺,所以孔子無所論矣,只能說:他呀!他呀!
(2)這裡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楚國的國君本來從爵位上來說只是子爵,但是楚子就僭稱為王,我們知道“王”在當時只有周天子才有資格稱的,楚子甚至於去問九鼎的輕重,所謂問九鼎輕重就是心懷不軌了,就是想取天王以代之。子西他沒有幫助楚子革去僭越的“王”的稱號,加上楚子當時想用孔子,子西又不答應,所以孔子知道子西的氣量和為政的得失,在這個問題上,就採取了不予評價的態度。

論語 憲問十四 第9章

子曰:「為命,裨諶(ㄆㄧˊㄔㄣˊ)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脩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
<白話>
孔子說:「鄭國的外交文書,由裨諶草擬文稿立大意,再請世叔論斷、修正大意,接著由外交事務官子羽修飾增刪文字,最後由東里的子產潤色的更完美。」

<文義>
1. 為命 : 撰寫外交文書。「命」,外交文書。
2. 裨諶、世叔、子羽、子產:四個人名,此四人皆是鄭國大夫。
3. 草創:先寫草稿,定出大意。「草」,粗略;「創」,造作。
3. 討論:尋究講論,對大意做修正。
4. 行人:官名,掌管朝覲(ㄐㄧㄣˇ)聘問,即外交事務。
5. 脩飾:增損字句,使文書大意明顯允愜。
6. 東里:地名,鄭國大夫子產居住的地方。
7. 潤色:加以文采,使文書益見美好。

<思維題綱>
1.「為命」指的是甚麼命令? 
2. 孔子說鄭國的外交公文,是由那四位大夫如何共同完成 ? 
3. 本章的子曰,孔子要傳達什麼樣的密意呢?
4. 鄭國起草一份外交文書,集眾多賢士的智慧,協同完成 ,目的為何呢?
5. 鄭國「為命」的作法,我如何運用在管理上?如何運用在生命提升上 ? 

<義理解釋>憲問篇-第9章   
一ヽ引用資料
1.程樹德《論語集釋 .四書困勉錄》:
「此章即鄭之為命,以見事之貴詳審,而又見能得人能用人之效,群賢之和衷,子產之不自用,共有五意。」
 2.藕益大師《論語點睛 . 補注》:
 「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言不可以不
慎也。」
3.《四書困勉錄》:「又由為命而推之凡事,由鄭國而推之凡為國者。」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脩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

(一) 文義解釋
1.“命”是國與國之間的“盟會之辭”,或“盟會之書”,是一種外交文書。
2.“為命”就是撰寫外交文書。
3. 裨諶(ㄆㄧˊㄔㄣˊ)、世叔、子羽、子產四人,都是鄭國的大夫。
(1) 裨諶足智多謀“草創”:
裨諶這個人足智多謀,所以先讓他“草創”,草擬一個基本文稿,將大意立出來。
(2) 世叔“博通典故以實際案例來論證”:
但是一個人的意見未必能夠楷定,而世叔這個人卻博通典故,所以讓他以實際案例來論證,去論斷所立大意和觀點是否正確。
(3) 子羽“懂得外交” 在文字上作修飾 :
雖然通過如此評定、考駁,但文字運用詳略、多寡不一定得當,所以請懂得外交的大夫子羽在文字上作修飾,在用詞上作增刪。
(4) 子產“作潤色”:
雖然在文字上作了裁剪,但詞藻未必華麗可觀,最後由東里的子產作潤色,加以文采,使這篇外交文書無論在觀點和文采上都達到完美。
4.本章譯文:
孔子說:“ 鄭國要作外交文書,先請大夫裨諶草擬文稿立大意,再請大夫世叔以具體案例來作論證和論斷,然後由了解外交事務的大夫子羽修飾、增刪文字,最後由東里的子產潤色辭藻。 ”

(二) 鄭國在危境中生存之道 —人盡其才,人盡其用
 1.春秋時期的鄭國是夾在晉國、楚國這兩個大國之間的小國,時刻受到大國的軍事和領土威脅。
 2.所以鄭國對內安撫百姓,對外團結諸侯,努力保持國家的和平安寧,使大國、強國不敢侵略。
 3.子產執政時期的鄭國之所以能夠在危境中求得生存與發展,其主要原因是,鄭國有眾多的賢才,有許多優秀的政治家,而且他們都能夠得到任用,發揮作用,真正做到了人盡其才,人盡其用。

(三) 喻—鄭國的外交文書由四人合力完成
1.“為命”是最重要的外交事務
  外交文書,古代叫“辭命”,這是國家最最重要的外交事務,特別是小國與大 國打交道,軍事和經濟上無法一爭高低,只有通過訂立和平條約、建立睦鄰友好關係等手段,平息紛爭,贏得和平。
2. 集合四位賢才完成外交文書,無往不利
 為此他們集中四位賢才、四位政治家的智慧,以四道手續,將外交文書進行詳盡嚴密的思維論證,以及在語言表達和文采上進行潤色,以如此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態度來應對各諸侯國,很少有敗亡之事出現!

(四) 鄭國“為命”的作法,被保存下來
鄭國撰寫外交文書的審慎和嚴謹,作為一個優良傳統其實被很好地保存了下  來。 
1.玄奘譯經與鄭國為命,如出一轍
唐代玄奘大師從印度取回大量佛經後,召集各路高僧大德,組織了規模龐大的譯經場。玄奘大師對佛經的翻譯製定了嚴格的十道手續,即譯主、徵義、證文、書手、筆受、綴文、參譯、刊定、潤文、梵唄,確保佛經翻譯的正確、完整、通俗和優美。這和鄭國的做法,如出一轍。
2.內地黨務採取協同創作
  到了現代,代表黨和國家聲音的黨代會、人代會、政府工作報告等其實都是召集各個行業、各種類型的專家,以嚴格的程序,集中廣大的智慧,進行協同創作,無論內容和形式堪稱典範。

(五) 本章子曰要傳達什麼密意呢?
鄭國以高度謹慎的態度對待外交文書的撰寫,被孔子弟子記入《論語》一書,究竟要傳達什麼樣的密意呢?
1.程樹德《論語集釋》中引《四書困勉錄》說:“此章即鄭之為命,以見事之貴詳審,而又見能得人能用人之效,群賢之和衷,子產之不自用,共有五意。《四書困勉錄》中說到鄭國起草外交文書對我們有五個方面的啟發:
(1)對待事情的態度是貴在謹慎為之,能夠詳盡、周密地去審察。
(2)得人心者得天下,鄭國聚集了一批賢才為國家所用。
(3)賢才都能得到重用,人盡其才,沒有浪費。
(4)賢才們雖各有所長,但互相不猜嫌,都具有公而忘私、貢獻國家的赤誠之心,具足同心共濟、相互配合的協作精神。
(5)子產作外交文書時,自己沒有剛愎自用,而是發揮集體智慧共同完成。
2.藕益大師點評此章只四個字:“作文要訣”。大師以畫龍點睛的禪解方式啟發我們對本章內涵要作深入思考。這個作文要訣,當然不僅僅是說要告訴我們寫文章的技巧,而是治國理政的要訣,乃至個體正心誠意的要訣。
3.除了上述五個方面給予我們啟發以外,我們也可以試著以盲人摸象的方式去體會這個要訣究竟是什麼?

(六)外交無小事,然今有些國家與鄭國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
 1.我們常常說:外交無小事。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在言語、禮節等所有細節上 都不能馬虎,如果草率從事,輕則有辱國格,有損國家形象,遭到國際社會的恥笑;重則外交被動,談判或訂立條約處於不利局面,經濟遭受損失,乃至國
  家傾覆,人民遭殃。
2.當今世界,也有個別國家和總統口無遮攔,喜怒無常,言而無信,乃至在一些白皮書、諮詢文、正式演講等代表國家聲音的場合,公然與其它國家為敵,視他國為競爭對手,傳播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和價值觀,為自己乃至世界製造混
  亂,埋下隱患,終將為國際社會所拋棄。這與 2000多年前鄭國的做法,形成鮮明的對比。

(七) 小國的鄭國,憑什麼可以在大國中生存?
王道與霸道,從古爭論至今。作為小國的鄭國,沒有經濟與軍事的硬實力支撐,憑什麼可以夾在大國中求得生存?
1. 鄭國在乎發出去的是善言“ 講信修睦,解紛息爭”的和平言論
(1)從撰寫外交文書一事,可看出其中的端倪。江謙先生在藕益大師《論語點睛》中為本章作了補注:“ 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言不可以不慎也。”
(2)一個國家對外發出去的都是善言,那麼普天下的國家和人民,無論遠近,    都會響應和擁護它; 相反,一個國家對外發出去的都是不善之言,那麼普天下的國家和人民,無論遠近,都會反對它。
(3)故鄭國之所以非常重視外交文書,他們在乎發出去的是善言還是惡言,能否講信修睦,解紛息爭”的外交理念和和平言論,向諸侯和天下表達,這是能否贏得和平發展的文化軟實力。
2. 鄭國的外交文書是集眾多賢士的智慧,協同完成
(1) 裨諶草創之
先請善於謀略的大夫裨諶起草大綱,總體構思,列出大意,表述基本觀點。這些觀點將代表一個國家的思想和價值觀。是僅僅站在自己一國謀略,還是為天下所有諸侯謀略。是合作共贏的多邊主義,還是一國至上的單邊主義。
這些在現代國際關係中爭論不休的問題,卻是重要的外交思想,是一國文化的體現。可以想像鄭國在起草這樣的外交文書中,一定要表達出讓諸侯國,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都能夠認同並心服口服的普世價值觀,才能求得立足之地。
(2) 世叔討論之
裨諶雖然善謀,但是否懂得天道不得而知,所以請了第二位博通典故的人物世叔,對裨諶提出的觀點,用歷史典故、用經典進行印證、論議、決斷,使它更符順於古聖先賢的思想,符合仁義道德,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和後人的評判,讓鄭國在外交關係中站到了道德、仁義的至高點。
(3) 子羽脩飾之 
有了這個還夠不夠?還不夠!雖然在義理上已經楷定,但表述過程中,詳略未必得當,多一句或多一字會累贅,少一句或少一字會不足,故請出了外交官子羽進行修飾,將文字進行增刪,使之在義理的表達上更加清晰流暢,更符順於外交禮儀。
(4) 子產潤色之
如此還不夠!鄭國人真的是追求完美,最後由子產對文字進行潤色,使之更有文采,詞藻更加華麗,讓聞者獲得美感,心生歡喜。

(八)總結  

1.孔子之所以對鄭國撰寫外交文書的行為如此讚賞,因為這只是一例,鄭國人對所有的事情都能謹慎為之!這對治國理政具有普遍意義。
2.《四書困勉錄》後面又說:“ 又由為命而推之凡事,由鄭國而推之凡為國者。”引文的最後,提出了兩個推廣:
(1)鄭國對待“詞命”的態度和方式,要向其它所有的事情推廣,凡事都應如此謹慎、認真;
(2)向所有國家推廣,鄭國的做法不只是適合鄭國國情的一個個案,而是具有普遍意義,不管大國、小國,弱國、強國,所有的國家都應當效學。
3.藕益大師所說的“作文要訣”,其實是個治國理政的要訣,做人的要訣!
4.我們要向鄭國人學習,在善言善行的造作上,就要追求完美,不能有一點點馬虎苟且,如此來治理國家,國家就可以擺脫危機,實現富強。對個人而言,以這樣的態度來正心誠意,我們的生命就會日日改觀!

論語 憲問十四 第8章

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白話>
孔子說:「愛一個人,能不勸勉他勤勞嗎?
         忠於一個人,能不以正道教誨他嗎?」
<文義>
1.勞,就是勉勵他勤勞。
2.誨,就是以正道教誨他、匡正他。




<思惟提綱>
1.孔子教導我們用什麼方式愛?用什麼方式忠?
  來達到我們愛他、忠他的目的呢?
2.義理講解老師引用了哪四位大德的說法來詮釋本章呢?
  給了我們什麼啟發呢?
3.人與人之間到底建立一種什麼樣的關係,才符合天理人倫之道?
4. 我們每個人可捫心自問:
   (1)在我們的朋友圈裡,充斥的是善友還是惡友?
   (2)而我們自己是在扮演著善友還是惡友的角色?
<義理解釋>     王凱老師             14分10秒
一. 引用經文
1. 錢穆先生說:“愛其人,則必勉策其人於勤勞,始是真愛。
誨者,教誨使趨於正。忠於其人,則必以正道規誨之,始是忠之大。”
2.張居正說:“父母之於子,有以姑息為愛而驕之者矣。
 驕則將縱其為惡以取禍敗,此乃所以害之,非所以愛之也。”

“若慈親之於子也,愛之也切,則其為慮也遠。或苦其心志,
   或勞其筋骨,禁其驕奢淫佚之為,而責之以憂勤惕厲之事。
   蓋其心誠望之以為聖為賢,故自不肯以姑息豢養而誤之。”

“臣之於君,有以承順為忠,而諛之者矣。
   諛則將陷君於有過,以致覆亡,此乃所以戕之,非所以忠之也。”

“若忠臣之事君也,其敬之也至,則其為謀也週。
   或陳說古今,或譏評時事,不避夫拂意犯顏之罪,而務竭其納誨輔德
   之忱。蓋其心誠望其君以為堯為舜,故自不忍以緘默取容事之。”

3.朱熹在《論語集注》中引用蘇氏的註解:
“愛而勿勞,禽犢之愛也;忠而勿誨,婦寺之忠也。”

4.程樹德《論語集釋》中引《四書蒙引》中所說:
“愛不但父之愛子,兄之愛弟,士愛友,君愛臣民,師愛弟子,亦有如此者。忠不但臣之忠君,子亦有盡忠於父處,士亦有盡忠於友處,凡為人謀亦有盡其忠處,但不必貫忠愛而一之也。”

5. 明代名士蘇竣在《雞鳴偶記》中把朋友分為四類:
“道義相砥,過失相規,畏友也;
  緩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
  甘言如飴,遊戲徵逐,暱友也;
  和則相攘,患則相傾,賊友也。”
二. 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白話>
孔子說:「愛一個人,能不勸勉他勤勞嗎?
         忠於一個人,能不以正道教誨他嗎?」
(一)前言
我們愛一個人,是為了讓他得到快樂,
我們忠於一個人,是為了幫他成就一番事業。
這裡就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用什麼方式愛?用什麼方式忠?
才達到我們愛他、忠他的目的。

(二)錢穆先生的說法
“勞”,就是勉勵他勤勞,“誨”,就是以正道教誨他、匡正他。
錢穆先生說:“愛其人,則必勉策其人於勤勞,始是真愛。
誨者,教誨使趨於正。忠於其人,則必以正道規誨之,始是忠之大。”
愛一個人,只有勉勵他勤勞,才是真正的愛;
忠於一個人,只有用正道來規勸教誨他,才是最大的忠誠。

(三)張居正的說法
1.“愛之,能勿勞乎?”
(1)明兩朝帝師張居正在講解這一章時,對“愛之,能勿勞乎?”
  是以父母教育子女為例,說明什麼是真正的愛。
(2)張居正說:“父母之於子,有以姑息為愛而驕之者矣。
   驕則將縱其為惡以取禍敗,此乃所以害之,非所以愛之也。”
   有一種父母對子女嬌生慣養,縱容子女作惡而招致禍端、失敗,
   其實這是害他而不是愛他。
(3)又說:“若慈親之於子也,愛之也切,則其為慮也遠。或苦其心志,
   或勞其筋骨,禁其驕奢淫佚之為,而責之以憂勤惕厲之事。
   蓋其心誠望之以為聖為賢,故自不肯以姑息豢養而誤之。”
   另外一種是真正慈愛的父母,他們對自己的子女愛得越深切,
   為他謀劃也就越長遠。
(4)所以教育的時候,或苦其心志,或勞其筋骨,嚴禁驕奢淫逸之事,
   常以憂勤惕厲之事來要求和鞭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真正望子成龍
   望女成鳳的慈父慈母都有一個遠大目標,都真切地希望子女能夠成聖
   成賢,所以用的是聖賢教育,而不用這些苟且偷生、豢養貓狗一般的
   方法來教誨子女,耽誤子女的終身大事。
   所以真正的“愛之”,一定是“勞之”。

2.“忠焉,能勿誨乎?”
(1)張居正是以臣對君的“忠”為例來說明的。
   張居正說:“臣之於君,有以承順為忠,而諛之者矣。
   諛則將陷君於有過,以致覆亡,此乃所以戕之,非所以忠之也。”
   臣對君的忠誠,一種是阿諛奉承式的,這種阿諛奉承實質是對君的
   一種陷害,讓君王陷於過失而不能自拔,以致於將國家覆亡,
   這樣的“忠”簡直是一種謀殺,完全不能稱之為臣對君的忠。
(2)那什麼樣的忠才是真正的忠呢?
   張居正又說:“若忠臣之事君也,其敬之也至,則其為謀也週。
   或陳說古今,或譏評時事,不避夫拂意犯顏之罪,而務竭其納誨輔德
   之忱。蓋其心誠望其君以為堯為舜,故自不忍以緘默取容事之。”
(3)一個真正的忠臣,如果他對君王的恭敬非常至誠的話,那麼他為君王
   謀事也一定非常周備、圓滿。或以古說今,或抨擊時弊,即使違背
   君王心意乃至觸犯君王威嚴之死罪都不迴避,竭盡忠臣應有的進諫、
   規勸、輔助君王之赤誠之心。
(4)因為真正的忠臣一定是期望他所承事的君王能夠全心全意
   行堯舜之道, 所以萬萬不敢以沉默和取悅等諂媚之道來侍奉君王。

3.各盡其道的可貴
張居正最後說,如果知道“愛之必勞”的話,作為子女就不能害怕被勸之以勤勞,如果拒絕父母對自己的勸勉,就不能說是自尊自愛。
同樣,如果知道“忠之必誨”的話,作為君王就不可以拒絕忠臣的進諫、規勸、匡正,否則的話,君王不可以說是在對臣勸忠。
君臣父子之間最難能可貴的是能各盡其道。

(四)朱熹的說法
“勞”和“誨”道出了“愛”與“忠”最本質的特徵〜
朱熹在《論語集注》中引用蘇氏的註解:
“愛而勿勞,禽犢之愛也;忠而勿誨,婦寺之忠也。”
如果愛他而不以勤勞勸勉,這等同於動物之愛;
如果忠誠而不規勸、扶正他,這樣的忠等同於嬪妃、太監之愚忠。
如此把“愛而不勞”視同畜生,把“忠而不誨”視為愚昧,
把愛和忠的內涵提到了一個非常高的境界!

(五)程樹德的說法
本章講的“愛”,不僅僅是上對下的“愛”;“忠”,不僅僅是下對上的“忠”,可以有更廣泛的理解。
程樹德《論語集釋》中引《四書蒙引》中所說:
“愛不但父之愛子,兄之愛弟,士愛友,君愛臣民,師愛弟子,亦有如此者。忠不但臣之忠君,子亦有盡忠於父處,士亦有盡忠於友處,凡為人謀亦有盡其忠處,但不必貫忠愛而一之也。”
由此可知,愛與忠、勞與誨,在五倫關係中都可以廣泛存在。由此本章所揭示的內涵,在處理人與人之間所有關係中具有共通性。

(六)人活著的意義
本章再再地啟發我們〜
人與人之間到底建立一種什麼樣的關係,才符合天理人倫之道?
我的師長曾經說過:“人與人之間的相遇,都是為了彼此心靈的提升!”人群不同於蟻群、獅群,把人從動物中分離,將人活著應有的意義呈現
出來,孔子及其儒家建立了最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仁”。

(七) 儒家為什麼要建立“仁”的思想呢?
1.“仁”字,左邊是一個站立的人,右邊“二”代表多數, 不僅是我
   一個人,還有我以外的很多人,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
   及人之幼,將心比心對待每一個人。
2.儒家為什麼要建立“仁”的思想呢?
  因為作為一個人不可以離群索居,離開其他人而獨立生存。
  我們對我們自己的了解,對我們生命的認識,
  要在人和人的互動當中呈現,我們希求達到的那個生命成長的目標,
  也是在人和人互動當中呈現。
3.我們不透過別人的眼睛,不透過別人對我們的想法和感覺,
  不透過與人的互動,完全沒有機會真的認識我們自己!
  人和人在緣起上,是相互依賴的,有我才有你,有你才有我。
  所以一定是靠兩個人關係共同經營我們才會找到一個最好的結果出來。

(八)“仁愛”真正的內涵
1.基於這樣的認識,儒家所建立起來的“仁愛”,它不是溺愛、貪愛、
  寵愛……等等,不是一種隨順我們習氣、以眼前苦樂作為抉擇標準
  的一種情緒,而是含攝智慧的大愛。
2.忠也不是愚忠,而是含攝智慧的虔誠。所以人與人在互動中,
  不是什麼時候都是溫情脈脈的,很多時候免不掉的是真刀真槍式的
  切磋琢磨,少不掉的是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靈魂相對,
  如此才是“勞”與“誨”的真正內涵。

(九)結語
1.善友惡友的省思
在我們生命中,一直被善友或者惡友包圍著。
真正的善友,一定用正道來引導你,讓你的生命不斷成長;
真正的惡友,一定用邪道來腐蝕你,讓你的生命不斷下流。
我們每個人可捫心自問:
在我們的朋友圈裡,充斥的是善友還是惡友?
我們自己是在扮演著善友還是惡友的角色?
我們是否一直被一種仁愛的力量鼓舞著?
或者用仁愛的力量鼓舞著別人?
2.“愛”與“忠”的省思
也許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有自己的至親、好友,乃至閨密、至交,
但他們是否用“勞”詮釋“愛”的內涵,用“誨”詮釋“忠”的本質?
我自己是否也以同樣的方式去與他人互動?
你是喜歡平時投你所好,哄你、順你的人?
還是喜歡挑你毛病,害怕你走上邪道而始終如一注視著你不足的人?
有一種所謂的溫情叫作溫水煮青蛙,它讓我們的生命在不知不覺中趨於
平庸,乃至下流,他們不是真正的善友,而是惡友。
這是我們每個人要警惕自己的!
3.辨別四類朋友
明代名士蘇竣在《雞鳴偶記》中把朋友分為四類:
“道義相砥,過失相規,畏友也;
緩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
甘言如飴,遊戲徵逐,暱友也;
和則相攘,患則相傾,賊友也。”
在道義上能夠相互砥礪,出現過失時相互規勸,
這是畏友,就是敬畏之友;
無論是平時還是出現危急時,都能共同面對,生死大事都可以託付,
這是密友,就是親密之友;
互相吹捧說好話,一起追逐遊戲過浪蕩日子,
這是暱友,就是親暱之友;
見利益相互利用爭奪,遇到患難時,避之唯恐不及,乃至相互傾軋(ㄧㄚˋ),落井下石,
這是賊友,就是像盜賊一樣的朋友。
在這四種朋友中,我們要的是畏友與密友,避免暱友、賊友。
4.相互策勉
蘇竣對上述四友行相的刻畫入木三分,
也是對本章內容所作的最好、最恰當的詮釋。
如果能夠“愛之必勞”、“忠之必誨”,這是畏友、密友的行相;
如果是“愛而勿勞”、“忠而勿誨”,這是暱友、賊友的行相。
我們要成聖成賢,一定要結交畏友、密友,
也要做別人的畏友、密友;
萬萬不可以結交暱友、賊友,
也不要做別人的暱友、賊友。

論語 憲問十四 第7章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白話〉
孔子說:「君子務仁,故須臾不敢離道,偶有失慎於仁而未達到仁德之境,大概是有的;但小人執末務私,故欲其行仁是絕不可能的。」
〈文義〉
1. 有矣夫:夫,助詞。偶或有的語氣。
2.  未有小人而仁者:小人存心,只知利己而不利人,故絕無仁心。

〈思維提綱〉
1.回憶一下,論語前面學到有關〝君子〞的論述 ? 試著總結夫子認為的君子行相為何?難度如何?
2.您覺得君子會有〝不仁〞的時候嗎?小人有〝仁〞的時候嗎?
3.為什麼夫子會說,君子〝不仁者有矣夫〞?是夫子降低標準,還是有什麼用意?
4.〝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夫子如此說的用心何在?
5.學習完本章,您有何感想啟發?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 《論語點睛•憲問第十四》
警策君子,激發小人。小人若仁,便是君子。那有定名。
   【補註】魏徵上唐太宗疏曰﹕君子不能無小惡。惡不積。無妨於正道。小人或時有小善。善不積。不足以立忠。疑君子而信小人者。讀之可以猛省矣。
2.《佛說雜譬喻經》雀離寺師將沙彌下喻。昔雀離寺,有一長老比丘得羅漢道,將一沙彌時復來下入城遊觀,衣鉢大重,令沙彌擔隨從其後。……其師答曰:「汝於菩薩道三進故,我亦三反推汝在前;汝心三退故推汝在後。所以爾者,發菩薩心,其功德勝滿三千世界成就羅漢故也。」
3.《論語集釋•憲問篇•四書困勉錄》:小人而仁,卽使真心發見,亦隨見隨滅,故曰未有,此甚言人之不可流入於小人,流入於小人,遂有江河不反之勢。總見從仁而至不仁易,從不仁而至仁難,其儆人意最爲深切。論語稽:君子偶不仁,無害其爲君子。小人偶或仁,終見其爲小人。況小人之仁,其暫也,其迹也,而其心則斷斷然不仁矣。此聖人示人以觀人之法也。
4.《論語集解義疏•卷七•36》黃侃:又袁氏曰小人性不及仁道故不能及仁事者也。
5.《論語集注•卷七•憲問》謝氏曰:「君子志於仁矣,然毫忽之間,心不在焉,則未免為不仁也。」
6.《孟子•告子章句上•19》孟子曰:「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7.《論語•雍也•9》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8.《論語•里仁•7》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9.《論語集釋•憲問發明》論語稽:君子偶不仁,無害其爲君子。小人偶或仁,終見其爲小人。況小人之仁,其暫也,其迹也,而其心則斷斷然不仁矣。此聖人示人以觀人之法也。

二、重點摘記
(一)恭誦、文本解說
1. 一起來恭誦原文--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孔子說:“作為君子是有不仁的時候,但從來沒有作為小人而有仁德的。”
2. 有關君子與小人,在《論語》中有很多地方進行對比來說明,但文字說起來容易,真正認得他們並非易事。本章孔子提供了一個非常獨特的觀察角度,讓我們從認識君子與小人的現行和邪執中,了知君子與小人的本質特徵。

(二) 對本章辨析
1.問:有仁才可以稱為君子,不仁就不能稱為君子,既然稱之為君子,他一定 是有仁的,為什麼君子還有不仁的時候呢?
2. 古注中就有前輩提出這樣的疑問,故認為這個“仁”應當是“備”字之誤,備,就是完備、圓滿。意思是,作為一個君子,不可能不仁,但因為行仁還在過程當中,故有行仁不圓滿的時候。
3. 如果是小人,因為不可能有仁,所以一定不會有圓滿的仁德。古注中提出的這個疑問,是從君子應當有圓滿的仁德這個果位來思考的。假如我們從因位上去認識君子與小人的話,就會更容易找到行仁的下手處,對成為一個君子不會覺得難以企及而產生恐懼心理。

(三)本章之破立
1.所破
(1)我們覺得君子以及君子所具備的仁德,是孔子、老子等這些古聖先賢的心續中才有的,我們這些凡夫俗子離君子這個稱名太遠,是懸在天上的一件事情。
(2) 平時我們談君子,仰慕君子,但從來不想我也要成為一個君子,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覺得做不到,太難了,在我們的經驗中,在對境現行中很難阻擋行 “不仁”的事情,這挫敗了我們想當君子的想法。
2.所立
(1)這裡孔子告訴我們:君子可以有不仁的時候,君子 “不仁”還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君子雖然有時行不仁,但還是可以稱之為君子,為什麼呢?是君子還是小人,是由他的發心決定的。
(2)當我們內心發願成為君子、立志成為一個君子的時候,就可以稱名為君子。
(3) 藕益大師說,君子與小人之名是不定的,發願成仁就是君子,一旦退失發心就是小人。
(四)引喻證成
1.佛典中記錄這樣一個故事,說一個證得羅漢果的老比丘帶一個小沙彌出去辦事,老比丘逍遙地走在前面,小沙彌背著行李緊跟在後,一路上兩人相互照應,彼此為伴。行走間,小沙彌心想: “人生雖然短短幾十年,但真的是苦啊,不過聽佛說,要脫離痛苦,必須效學菩薩,發菩提心,修精進行。”當這個心念發出來的時候,走在前面的老比丘因為是證果的羅漢,有他心通,便知小沙彌的心意,就突然停下腳步,面露笑容地回頭對他說: “來,包袱讓我來背,你走我前面。”小沙彌雖然感到莫名其妙,但仍照老和尚的指示,放下包袱走在前面。走了一會,小沙彌又想: “我這樣不是很逍遙自在嗎?佛經上說,菩薩發菩提心,要救度所有眾生,難行能行,這麼多眾生什麼時候才能救完啊!還不如獨善其身,過自己的逍遙日子好了。” 這念頭一起,就聽到老和尚很嚴厲地對他說:“你停下來!”小沙彌趕快回頭,看到老比丘嚴肅的面容,嚇了一跳!老比丘將包袱拿給他說: “包袱背好,跟在我後面走!” 這樣小沙彌的內心不斷地在鬥爭,想效學菩薩、救度眾生的心,發生了三進三退,而每進一次,老比丘就走在小沙彌的後面,每退一次老比丘又重新走到小沙彌的前面。
2.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發願效學菩薩的沙彌,即使還是凡夫一個,也比證果的羅漢都要超勝很多,老比丘還要禮敬、承事他;但是一旦退失發心,還是凡夫一個,不值得禮敬。
3. 假如我們發願效學君子,立志成仁,那麼即使你還是一介凡夫,也比那些不是君子但成就不俗的世間成功人士要超勝很多,為什麼呢?
4. 當我們發願效學君子的時候,功德就會滾滾而來,相反落入小人之列,就會不斷下流。程樹德《論語集釋》中引《四書困勉錄》上說: 「人之不可流入於小人,流入於小人,遂有江河不反之勢。總見從仁而至不仁易,從不仁而至仁難。」
5. 假如落入小人的行列,我們的生命就會不斷下墮,惡行就像江河之水,以奔騰之勢,東流不息。而小人要發心成為君子,如同滄海橫流,逆水行舟,非常難能可貴。如此就會理解為什麼老比丘要走在發菩提心的小沙彌後面去承事他了。
(五) 君子之過,是君子成長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
1. 當我們發願成為君子行仁道的時候,就會得到仁的體性,有了這個體性,就會在行住坐臥的任何時候,任運而起增長功德,而且增長的都是隨順於君子的功德。小人沒有仁的體性,就不會增長君子的功德。皇侃《論語義疏》上引袁氏的話說:「 小人性不及仁道,故不能及仁事也。」小人沒有得到仁的體性,他做的任何一件事都隨順於小人的自私自利,不可能增長君子的仁德。
2. 由此可知,楷定君子與小人之名,是由他的發心和立志成仁的體性決定的。君子既然得到了仁的體性,且可任運增長功德,為什麼還有“不仁”的時候?小人沒有仁的體性,但在我們的經驗中,好像小人也有偶然行仁之事?這一點正是本章的關鍵所在。
 3. 君子因發心立志成仁,得到了仁的體性,這如同人打了疫苗一樣,任何時候都具有抵抗病毒入侵的功能。但從立志成仁,到成為一個圓滿的仁德君子,不是一口而成,一蹴而就的。
 4. 朱熹《論語集注》上引謝氏的話說:「君子志於仁矣,然毫忽之間,心不在焉,則未免為不仁也。」李炳南老先生說:「如《孟子•告子篇》說:『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仁未成熟,不免違仁。在孔門中,只有顏子,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弟子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5. 我們得到了仁的體性,如同勇士得到了正理寶劍一樣,可以對付長久以來累積的小人習氣和身心煩惱。但由於我們使用寶劍還不夠嫻熟,與敵人戰鬥常常有脫落的時候,有戰敗的時候。所以君子常常顯現行 “不仁”之事。在孔子的弟子中,也只有顏回能夠做到長久不離仁,其他弟子都做不到。
6. 但君子之所以稱之為君子,就是當發現自己行不仁之事時,就會立即懺悔自己的過失,讓惡行及時得到遏止。在《里仁》篇中孔子說到: “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君子行不仁是“君子之過”,小人行不仁是“小人之過”,同樣行不仁,但過失的性質不一樣。
7. 君子犯過時,能了知這是過失,並懺悔修改,且從失敗的地方去改過遷善;而小人犯過時,不知是過失,也不會去改,且千方百計去文飾,不會從中得到進步。所以觀察君子與小人對待過失的態度,就會了知孰仁孰不仁。
8. 從這個角度看, “君子之過”是君子成長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成長中的煩惱”。只要君子不放棄成為君子的初心,行仁之志不動搖,在毫忽之間,雖然有行不仁等犯過行為,但只要仁德的體性這個根本未被破壞,這樣的 “君子之過”是正常的、合理的、必然的,不可以大驚小怪。
9. 在佛教的戒律中,有“破戒不破見”的說法,就是說你可以在戒的行相上破戒犯戒,但見解不能破,就是你的正知見這個根本不能破,如果正見被破了,落入邪見當中,就是持戒的根本被破壞掉了,這就很難懺悔。同樣,君子行仁德的體性,如同戒體一樣,這個破了,就會落入小人之列,惡行隨之而來,無法阻擋。
10. 如此看來,“君子之過”不是真正的過失,相反是在積聚仁德。其實君子在任何時候,都在增長仁德,他對做到的善行,會讚歎自己、鼓勵自己,讓功德倍倍增長;做不到而行惡時,透由懺悔,讓惡行減輕,並防止今後不犯少犯。
(六)結論
1. 本章孔子說: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其實有的只是不仁的外相,增長的卻是內在的仁德。但是,在我們的經驗中,小人有時也會有行仁的時候,這到底如何看呢?
2. 程樹德《論語集釋》中引《論語稽》中所說:「君子偶不仁,無害其為君子。小人偶或仁,終見其為小人。況小人之仁,其暫也,其跡也,而其心則斷斷然不仁矣。」小人行再多的仁事,也不能改變他小人的稱號,因為小人行仁事,是暫時的、顯現在外的,他的內心還是與小人的志向相稱,與不仁之心相順。所以,孔子得出結論,從來沒有小人有行仁的時候。
3. 總而言之,是君子還是小人全在於我們當下的發心,發心立志很重要!我發心成為君子,所有的仁德就會衝著君子這個目標源源不斷而來,做任何一件事都沾染上君子的仁德;當落入小人之列,所有的不仁和小人習氣,就會如江河之水奔騰東流,無有盡頭,即使看上去做了仁事,其實也只能與小人的習氣相應。
4. 圓滿的君子,雖然我眼前做不到,但我可以跨出眼前可以做到的一步,即使行不仁,也有懺悔之法,阻擋惡流,如此不仁也會變成仁。應當容忍君子之不仁,這只是外相,也是成聖成賢必然的過程,其心隨順君子之仁;不可容忍小人之仁,它只是偶然、暫時、外相,其心斷然不是仁。
5. 讀本章,感受到孔子觀察、思考問題角度的深邃與廣闊,將君子與小人的行相,以及行仁的目標、次第和下手處含攝無餘。感受到《論語》的博大精深!也非常感恩聖賢的教誨!

論語 憲問十四 第6章-2

6-1 南宮适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
6-2 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白話>
南宮适出去後,孔子說:「像他這樣的人,真是君子啊!像他這樣的人,有尚德之心啊!」
<文義>
1.「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這兩句話是讚許南宮适是尚德的君子,崇尚道德,不崇尚武力。
<思惟提綱>
1. 面對南宮适的提問,為什麼孔子卻默不作答呢?
2. 孔子聽了南宮适的話之後,為什麼就知道他是一位尊重道德的君子呢?
3. 想一想,本章和上一章的內涵如何一脈相承?
4. 為什麼歷史上一再上演許多「尚力不尚德」的悲劇呢?
5. 讀完本章,您對「尚力」和「尚德」二者和其之間的關係有何啟發?
<義理解釋>
一ヽ引用資料
1.《莊子.天道》:「以此處下,玄聖素王之道也。」,「素王」是指有王者的道德而無王者的權位。
2.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原道》:「爰自風姓,暨於孔氏,玄聖創典,素王述訓。」漢代春秋公羊家以為孔子身雖無位,而修春秋以制明王之法,故稱孔子為「素王」。
3.衍聖公是一個中國公爵爵位名,為孔子家族嫡系後裔的世襲封號,西漢元始元年,當時平帝為了張揚禮教,封孔子後裔為褒侯。之後的千年時間裡,封號屢經變化,到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正式改封為衍聖公,後代一直沿襲這個封號。「衍聖」之意,既是衍續孔聖人的高貴血統,也是衍續幾千年的儒家文化傳統。1935年(民國24年),國民政府改「衍聖公」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衍聖公之名號,從創立至廢止,達880年之久(1055-1935年);若包括唐玄宗設立公爵(文宣公)之位,達1116年之久(739-1935年);若從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創設世襲之奉祀君爵位算起,更達2130年。
4.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贊》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5.《論語·八佾·16》: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6. 司馬遷《史記·殷本紀》:「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爲皆出己之下。」
二 ヽ重點摘記
(原文)
南宮适問於孔子曰:“ 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答。南宮适出,子曰:“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一)孔子為什麼默不作答
面對南宮适的提問,孔子卻默不作答。這是為什麼呢?由於沒有其他背景介紹,所以歷來對此眾說不一,有兩種說法比較多贊同。
1. 一種說法是:南宮适是在讚美孔子,將孔子比成大禹、后稷,所以孔子便不接話。
(1)如此說是有道理的。春秋時代霸道橫行,諸侯都追求強力,可孔子力主王道,似乎不容於天下。但是,那些諸侯,乃至於後世的無數帝王家族,都很快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了。可孔子家族作為“ 素王” ,一直到民國,還有“ 衍聖公” 的稱號。
(2)如司馬遷的評論,“ 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3)自古以來,天下的君王直到賢人也夠多的了,活的時候都顯貴榮耀,可是一死什麼也就沒有了。孔子是一個平民,他的名聲和學說已經傳了十幾代,讀書人仍然推崇他為宗師。從天子王侯一直到全國談六藝的人,都把孔子的學說做為判斷衡準的最高準則,可以說孔子是至高無上的聖人了。這兩千多年的歷史確實驗證了司馬遷的這段評論。
2. 另一種說法是:南宮适是在影射批評當時的執政者,依仗權勢行不仁不義之事,也有不得其死的危險。所以孔子心中讚同,表面卻不方便接話。
3. 這兩種說法雖然解說不同,但對南宮适和孔子尚德不尚力的主張是一致的,這其實也正是儒家王道思想。
(二)本章和上一章的內涵一脈相承
1.《八佾》篇中孔子說,“ 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射箭的關鍵是方向對,而不是力量大。當然不是說力量不重要,但如果方向錯了,力量再大又有什麼用呢?如同南轅北轍,能力越大,過錯越大。
2. 如果開始就能時時校準動機,把握好方向,再不斷增強力量,那就能達成目標。反之,忽視了正確動機調整,把握不好方向,只是追求力量強大,就不可能達成目標。
3. 這一段對話和上一章的內涵一脈相承。上一章孔子說,“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德和仁就是方向,是根本;言和勇就是力量,是保障。
4. 有了德和仁,自然會重視加強自己的言和勇,因為言和勇正是為了幫助德和仁的實踐。如同大禹有了幫助百姓脫離洪水災害的仁德之心,必然會不斷增強自己的治水能力,在組織、統籌大眾治水的過程中,他的能力也不斷增長,最終完成了治水大業。這時他的德行才幹都是領導國家的最佳人選,他不想領導國家,百姓都不答應。
5. 反之,忽視仁德,只追求言、勇,結果往往是自害其身。如商朝最後國君紂王,《史記》說他“ 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天資聰慧,武力過人;聰明到足以拒絕所有的諫言,能說到錯的都講成對的。如此有言、有勇者,結果卻是失去天下,不得善終。又是一個與羿、奡類似的例子。
(三)為什麼歷史一再上演尚力不尚德的悲劇
1. 為什麼歷史上許多尚力不尚德的悲劇一再上演,可至今還是有許多人,在一味追求個人權勢富貴的不歸路上狂奔不止?實在值得我們深思。
2. 只有看清尚力不尚德的不歸路,我們才肯死心塌地跟隨聖賢學習,尚德不尚力,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快樂。這就是今天學習《論語》對我們的意義和價值。

論語 憲問十四 第6章-1

6-1南宮适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
6-2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白話>
南宮适問孔子:「羿很會射箭,奡能陸地行舟,這兩人都不得好死。大禹和后稷
親自種莊稼,卻取得天下?」孔子沒有回答。南宮适出去後,孔子說:「像他這
樣的人,真是君子啊!像他這樣的人,有尚德之心啊!」

<文義>(僅6-1)
1. 南宮适:适音闊,又音瓜,即南容。
2. 羿善射:羿,后羿。窮國君,善射。篡夏王相之位而自立。不修民事,後被其丞相寒浞所殺。
3. 奡盪舟:奡春秋傳作澆,均音傲夏,寒浞子。有大力。後被夏少康所殺。盪舟,陸地行舟。古人以左右衝殺為盪陣之義。  
4. 不得其死然:不得其好死。然是助詞。
5. 禹稷:禹,大禹。稷,后稷。
6. 躬稼:親身播種(以教民耕稼)。

<思惟提綱>
1.南宮适觀察哪四位古人?提出什麼看法來請問孔子老師?
2.對南宮适的提問,夫子有什麼反應?
3.如果你是南宮适,對夫子的反應,你會如何作意?
4.本章出現的六個人,分別給你什麼樣的學習?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論語.公冶長.2》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
兄之子妻之。
2.《論語.先進.5》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3.  《詩經》:「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
4.《大戴禮記-衛將軍文子》:「獨居思仁,公言言義。」
5. 《孟子.離婁下.3》:「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
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南宮适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一)人物介紹
在解讀這章內涵之前,先介紹一下文中所提到的四位古人。
1.羿
這裡的羿不是那個射日的英雄后羿,是夏朝諸侯有窮國的君主。當時夏朝衰落,羿就發動了政變,放逐了夏天子相。但羿“恃其善射,不修民事,淫於田獸”,酷愛打獵。
羿寵信寒浞,用其為相,不想寒浞也發動政變,殺死了羿,奪了羿的國和家室,並取代夏,自立為王。
2.奡
他就是寒浞的孩子。奡是著名的大力士,史書上說他能“陸地行舟”,可以把船在陸地上拉著跑,可見其神力超凡。寒浞“使奡帥師滅斟灌、斟尋,殺夏帝相,封奡於過。”奡率軍滅了斟灌、斟尋兩國,殺死了逃亡的夏王相,被寒浞封在了過地為諸侯。
奡雖然殺了夏天子相,但是相有個王妃逃回娘家有仍國,並生下了少康。少康長大後,又殺死了寒浞和奡,復興了夏朝,也就是歷史上的“少康中興”。
3.禹
就是我們很熟悉的治水的大禹,他治水有功,舜將帝位禪讓給他。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治水事蹟廣為流傳,就不仔細介紹了。
4.稷
也就是后稷,他是最早開始種植稷和麥的人,還是堯帝的“農師”,負責指導百姓耕種。他也是周朝的先祖,後代的周天子都是他的子孫。
介紹完這四個人,我們就來看一下這章的內容。
(二)本章內容
南宮适問孔子:“羿擅長射箭,奡力能蕩舟,但都不得善終。大禹、后稷只是治水耕田,卻擁有了天下。”孔老夫子默然不答。等南宮适出去後,夫子又讚嘆道:“南宮适這個人,好一個君子!真是尚德不尚力!”
這又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師生互動的情景。作為弟子,南宮适向老師提問;作為老師,孔子卻不當面回答,卻又背後稱讚。這實在值得好好琢磨琢磨。
(三) 南宮适的品德操守
1.我們先看弟子— 南宮适,字子容,也就是前面〈公冶長〉篇中的南容。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孔子誇讚南容,國家有道時,能為國所用;國家無道時,可以免於刑戮之禍。於是將侄女嫁給他為妻。
2.在〈先進篇〉中說,“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南容反覆吟誦《詩經》中“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可見他對言語十分謹慎,穩重可靠,所以孔子將侄女嫁給他。
3.在《大戴禮記-衛將軍文子》篇中評價南容“ 獨居思仁,公言言義”,獨自一人時,所思所想皆為仁德;面對大眾時,所言皆合乎道義。
通過以上幾段評價,我們大概就能夠為南宮适的品德操守點讚了。正是由於長期對仁德的思索追求,所以他才會問出這樣的問題。也正是由於對言語的謹慎,他的問題就特別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四) 羿奡本事大武力高,不得善終;禹稷勤懇為民服務,擁有天下。
1.南宮适的問題是對歷史的審慎觀察和思考得出的。他對照了兩組四個人,前一組是羿和奡,共同點是本事大,武力值高,結果卻都不得善終。後一組是大禹和后稷,共同點是沒什麼強大武力,只是勤勤懇懇致力於為百姓服務,結果都是最終擁有天下。
2.故事都是老故事,可認真思維,其中的道理和我們大部分人的認知是相反的。我們一般都認為,誰本事大,誰拳頭硬,誰就是老大,可以為所欲為。所以我們羨慕那些強者,也希望自己和子女能成為強者。我們只關心自己怎樣更強大,卻忽略了對他人的關注。
3.在一些強者心中,視他人為自己名利的工具,不關注他人利益,只在意自己的得失。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就是這些強者的價值觀,個人名利高於他人利益,乃至他人生命。羿、奡都是這樣的強者。
4.可仔細思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如何對待他人,他人亦將如何對待我。正如孟子所言,“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5.不管我有多麼強大,即使是國王,如果無視他人的利益,只關心自己的得失,將他人作為自己成就的工具,則他人必然也會如此對我。即使我再強,亦必覆滅。羿、奡的結局就是如此。後世的商紂王、霸王項羽也是如此。
6.反之,如大禹、后稷,心心念念想著他人利益,為幫助他人解決問題,不斷增廣自己的能力。能力越大,對他人利益越大;對他人利益越大,他人越擁戴。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
(五) 一心為己,再強也幫不了自己;一心為人,真正成就了自己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對自己一生輝煌事業的總結是,“這是利他之心的回報,為對方著想似乎傷害了自己利益,但卻帶來意想不到的成果。”
一心為己,再強也幫不了自己;一心為人,卻真正成就了自己。這其中的道理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