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南宮适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
6-2 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白話>
南宮适出去後,孔子說:「像他這樣的人,真是君子啊!像他這樣的人,有尚德之心啊!」
<文義>
1.「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這兩句話是讚許南宮适是尚德的君子,崇尚道德,不崇尚武力。
<思惟提綱>
1. 面對南宮适的提問,為什麼孔子卻默不作答呢?
2. 孔子聽了南宮适的話之後,為什麼就知道他是一位尊重道德的君子呢?
3. 想一想,本章和上一章的內涵如何一脈相承?
4. 為什麼歷史上一再上演許多「尚力不尚德」的悲劇呢?
5. 讀完本章,您對「尚力」和「尚德」二者和其之間的關係有何啟發?
<義理解釋>
一ヽ引用資料
1.《莊子.天道》:「以此處下,玄聖素王之道也。」,「素王」是指有王者的道德而無王者的權位。
2.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原道》:「爰自風姓,暨於孔氏,玄聖創典,素王述訓。」漢代春秋公羊家以為孔子身雖無位,而修春秋以制明王之法,故稱孔子為「素王」。
3.衍聖公是一個中國公爵爵位名,為孔子家族嫡系後裔的世襲封號,西漢元始元年,當時平帝為了張揚禮教,封孔子後裔為褒侯。之後的千年時間裡,封號屢經變化,到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正式改封為衍聖公,後代一直沿襲這個封號。「衍聖」之意,既是衍續孔聖人的高貴血統,也是衍續幾千年的儒家文化傳統。1935年(民國24年),國民政府改「衍聖公」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衍聖公之名號,從創立至廢止,達880年之久(1055-1935年);若包括唐玄宗設立公爵(文宣公)之位,達1116年之久(739-1935年);若從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創設世襲之奉祀君爵位算起,更達2130年。
4.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贊》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5.《論語·八佾·16》: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6. 司馬遷《史記·殷本紀》:「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爲皆出己之下。」
二 ヽ重點摘記
(原文)
南宮适問於孔子曰:“ 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答。南宮适出,子曰:“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一)孔子為什麼默不作答
面對南宮适的提問,孔子卻默不作答。這是為什麼呢?由於沒有其他背景介紹,所以歷來對此眾說不一,有兩種說法比較多贊同。
1. 一種說法是:南宮适是在讚美孔子,將孔子比成大禹、后稷,所以孔子便不接話。
(1)如此說是有道理的。春秋時代霸道橫行,諸侯都追求強力,可孔子力主王道,似乎不容於天下。但是,那些諸侯,乃至於後世的無數帝王家族,都很快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了。可孔子家族作為“ 素王” ,一直到民國,還有“ 衍聖公” 的稱號。
(2)如司馬遷的評論,“ 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3)自古以來,天下的君王直到賢人也夠多的了,活的時候都顯貴榮耀,可是一死什麼也就沒有了。孔子是一個平民,他的名聲和學說已經傳了十幾代,讀書人仍然推崇他為宗師。從天子王侯一直到全國談六藝的人,都把孔子的學說做為判斷衡準的最高準則,可以說孔子是至高無上的聖人了。這兩千多年的歷史確實驗證了司馬遷的這段評論。
2. 另一種說法是:南宮适是在影射批評當時的執政者,依仗權勢行不仁不義之事,也有不得其死的危險。所以孔子心中讚同,表面卻不方便接話。
3. 這兩種說法雖然解說不同,但對南宮适和孔子尚德不尚力的主張是一致的,這其實也正是儒家王道思想。
(二)本章和上一章的內涵一脈相承
1.《八佾》篇中孔子說,“ 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射箭的關鍵是方向對,而不是力量大。當然不是說力量不重要,但如果方向錯了,力量再大又有什麼用呢?如同南轅北轍,能力越大,過錯越大。
2. 如果開始就能時時校準動機,把握好方向,再不斷增強力量,那就能達成目標。反之,忽視了正確動機調整,把握不好方向,只是追求力量強大,就不可能達成目標。
3. 這一段對話和上一章的內涵一脈相承。上一章孔子說,“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德和仁就是方向,是根本;言和勇就是力量,是保障。
4. 有了德和仁,自然會重視加強自己的言和勇,因為言和勇正是為了幫助德和仁的實踐。如同大禹有了幫助百姓脫離洪水災害的仁德之心,必然會不斷增強自己的治水能力,在組織、統籌大眾治水的過程中,他的能力也不斷增長,最終完成了治水大業。這時他的德行才幹都是領導國家的最佳人選,他不想領導國家,百姓都不答應。
5. 反之,忽視仁德,只追求言、勇,結果往往是自害其身。如商朝最後國君紂王,《史記》說他“ 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天資聰慧,武力過人;聰明到足以拒絕所有的諫言,能說到錯的都講成對的。如此有言、有勇者,結果卻是失去天下,不得善終。又是一個與羿、奡類似的例子。
(三)為什麼歷史一再上演尚力不尚德的悲劇
1. 為什麼歷史上許多尚力不尚德的悲劇一再上演,可至今還是有許多人,在一味追求個人權勢富貴的不歸路上狂奔不止?實在值得我們深思。
2. 只有看清尚力不尚德的不歸路,我們才肯死心塌地跟隨聖賢學習,尚德不尚力,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快樂。這就是今天學習《論語》對我們的意義和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