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憲問十四 第14章-3

14-1 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ヽ不笑ヽ不取乎?」
14-2 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

14-3 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

<白話>
14-1孔子向公明賈問到公叔文子,說:「聽說你們夫子平時不說話、不會笑,也絲毫不取別人的東西,真的是這樣嗎?」
14-2公明賈回答說:「這是傳的人講錯了。我們夫子該說的時候才說,因此人們都不討厭聽他說話。

14-3歡喜時才笑,他的笑發自內心,所以人不厭惡他笑。公叔文子凡有所取,都是光明正大,理所應得的,所以人不厭惡他取。」
孔子聽完之後,不禁感嘆道:「原來是這樣啊!怎麼會被傳成那樣?」
                     (原來如此啊!你們的夫子真的能做到嗎?)

<文義>
1. 公叔文子:衛國大夫公孫拔,衛獻公之孫。諡號“文”。 
2. 公明賈:姓公明字賈。衛國人。 
3. 夫子:文中指公叔文子,因為他是大夫,故可稱夫子。
4.「其然,豈其然乎?」〜對此有兩種解釋:
(1)一種是 “原來是這樣啊!怎麼會被傳成那樣?”
(2)另一種是“原來如此啊!你們的夫子真的能做到嗎?”

<思惟提綱>
1.公叔文子真的是〜不說、不笑、不取嗎?
2.孔子對公叔文子的“非時不言,非樂不笑,非義不取”評價如何?
  孔子為什麼這麼說呢?
3. 想一想〜我們對自己的言行,有沒有深刻的觀察和把控,
還是被動地隨著周圍的人事物、隨著自己的感受做反應呢?
讀了本章,我們可以怎麼努力呢?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顏淵˙1》
    顏淵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2.《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二. 重點摘記

(一) 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
至於說公叔文子不笑、不取,公明賈說這也是傳錯了,
其實是:“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
公叔文子只在內心確有歡喜之情時才會笑,不會隨隨便便就笑,
更不會媚俗諂笑。所以他的笑發自內心,讓人感到真誠可親,
所以人不厭其笑。但這被傳成了夫子不會笑。

(二) 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
人要生活,少不了從公家或者他人那裡取用財物。凡是不合道義的,
公叔文子一毫不取,絕不會有貪污受賄,下至佔一點小便宜的事情。
凡有所取,都是光明正大,理所應得的。
因為這樣的風範,人不厭其取,要給他也給得心甘情願。
但這種非義不取,被傳成夫子從不接受東西。

(三) 其然!豈其然乎?
孔子聽完之後,不禁感嘆道:“ 其然!豈其然乎? ”
對此有兩種解釋:
一種是 “原來是這樣啊!怎麼會被傳成那樣?”
這是完全肯定的。
另一種是“原來如此啊!你們的夫子真的能做到嗎?”
這是肯定中帶有疑問。
不管是哪一種,孔子對“非時不言,非樂不笑,非義不取”
都是肯定的,而且認為那是很高的修為。


(四) 公叔文子對自己的言行有深刻的觀察和把控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言、笑、取,基本上代表了我們的言行和價值取捨,
當一個人內心有仁德做定準的時候,
他一定會“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
或者如《中庸》所謂“發而皆中節”,要嘛不發,發則必中禮。
而那種隨便開口、隨便喜怒、隨便拿人東西的人,
說明他對自己的言行並沒有深刻的觀察和把控,
只是被動地隨著周圍的人事物、隨著自己的感受做反應。

(五) 結語
   就像滑手機、上網一樣,看似自己在選擇,
   實際上,身心整個被牽著走,一點都不能自拔,
   這無疑是在浪費生命,而且還會招來很多後患。

當然,也有人目標很明確,言行的目的性很強,
但要看看這個目的的性質是什麼?
是符順仁德,還是符順私慾?
是想利他,還是想傷害人?
如果是屬於後者,那也是不可取的。
從要學習聖賢的角度來看,
那依舊是一種迷亂失控的狀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