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白話〉
孔子說:「君子務仁,故須臾不敢離道,偶有失慎於仁而未達到仁德之境,大概是有的;但小人執末務私,故欲其行仁是絕不可能的。」
〈文義〉
1. 有矣夫:夫,助詞。偶或有的語氣。
2. 未有小人而仁者:小人存心,只知利己而不利人,故絕無仁心。
〈思維提綱〉
1.回憶一下,論語前面學到有關〝君子〞的論述 ? 試著總結夫子認為的君子行相為何?難度如何?
2.您覺得君子會有〝不仁〞的時候嗎?小人有〝仁〞的時候嗎?
3.為什麼夫子會說,君子〝不仁者有矣夫〞?是夫子降低標準,還是有什麼用意?
4.〝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夫子如此說的用心何在?
5.學習完本章,您有何感想啟發?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 《論語點睛•憲問第十四》
警策君子,激發小人。小人若仁,便是君子。那有定名。
【補註】魏徵上唐太宗疏曰﹕君子不能無小惡。惡不積。無妨於正道。小人或時有小善。善不積。不足以立忠。疑君子而信小人者。讀之可以猛省矣。
2.《佛說雜譬喻經》雀離寺師將沙彌下喻。昔雀離寺,有一長老比丘得羅漢道,將一沙彌時復來下入城遊觀,衣鉢大重,令沙彌擔隨從其後。……其師答曰:「汝於菩薩道三進故,我亦三反推汝在前;汝心三退故推汝在後。所以爾者,發菩薩心,其功德勝滿三千世界成就羅漢故也。」
3.《論語集釋•憲問篇•四書困勉錄》:小人而仁,卽使真心發見,亦隨見隨滅,故曰未有,此甚言人之不可流入於小人,流入於小人,遂有江河不反之勢。總見從仁而至不仁易,從不仁而至仁難,其儆人意最爲深切。論語稽:君子偶不仁,無害其爲君子。小人偶或仁,終見其爲小人。況小人之仁,其暫也,其迹也,而其心則斷斷然不仁矣。此聖人示人以觀人之法也。
4.《論語集解義疏•卷七•36》黃侃:又袁氏曰小人性不及仁道故不能及仁事者也。
5.《論語集注•卷七•憲問》謝氏曰:「君子志於仁矣,然毫忽之間,心不在焉,則未免為不仁也。」
6.《孟子•告子章句上•19》孟子曰:「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7.《論語•雍也•9》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8.《論語•里仁•7》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9.《論語集釋•憲問發明》論語稽:君子偶不仁,無害其爲君子。小人偶或仁,終見其爲小人。況小人之仁,其暫也,其迹也,而其心則斷斷然不仁矣。此聖人示人以觀人之法也。
二、重點摘記
(一)恭誦、文本解說
1. 一起來恭誦原文--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孔子說:“作為君子是有不仁的時候,但從來沒有作為小人而有仁德的。”
2. 有關君子與小人,在《論語》中有很多地方進行對比來說明,但文字說起來容易,真正認得他們並非易事。本章孔子提供了一個非常獨特的觀察角度,讓我們從認識君子與小人的現行和邪執中,了知君子與小人的本質特徵。
(二) 對本章辨析
1.問:有仁才可以稱為君子,不仁就不能稱為君子,既然稱之為君子,他一定 是有仁的,為什麼君子還有不仁的時候呢?
2. 古注中就有前輩提出這樣的疑問,故認為這個“仁”應當是“備”字之誤,備,就是完備、圓滿。意思是,作為一個君子,不可能不仁,但因為行仁還在過程當中,故有行仁不圓滿的時候。
3. 如果是小人,因為不可能有仁,所以一定不會有圓滿的仁德。古注中提出的這個疑問,是從君子應當有圓滿的仁德這個果位來思考的。假如我們從因位上去認識君子與小人的話,就會更容易找到行仁的下手處,對成為一個君子不會覺得難以企及而產生恐懼心理。
(三)本章之破立
1.所破
(1)我們覺得君子以及君子所具備的仁德,是孔子、老子等這些古聖先賢的心續中才有的,我們這些凡夫俗子離君子這個稱名太遠,是懸在天上的一件事情。
(2) 平時我們談君子,仰慕君子,但從來不想我也要成為一個君子,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覺得做不到,太難了,在我們的經驗中,在對境現行中很難阻擋行 “不仁”的事情,這挫敗了我們想當君子的想法。
2.所立
(1)這裡孔子告訴我們:君子可以有不仁的時候,君子 “不仁”還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君子雖然有時行不仁,但還是可以稱之為君子,為什麼呢?是君子還是小人,是由他的發心決定的。
(2)當我們內心發願成為君子、立志成為一個君子的時候,就可以稱名為君子。
(3) 藕益大師說,君子與小人之名是不定的,發願成仁就是君子,一旦退失發心就是小人。
(四)引喻證成
1.佛典中記錄這樣一個故事,說一個證得羅漢果的老比丘帶一個小沙彌出去辦事,老比丘逍遙地走在前面,小沙彌背著行李緊跟在後,一路上兩人相互照應,彼此為伴。行走間,小沙彌心想: “人生雖然短短幾十年,但真的是苦啊,不過聽佛說,要脫離痛苦,必須效學菩薩,發菩提心,修精進行。”當這個心念發出來的時候,走在前面的老比丘因為是證果的羅漢,有他心通,便知小沙彌的心意,就突然停下腳步,面露笑容地回頭對他說: “來,包袱讓我來背,你走我前面。”小沙彌雖然感到莫名其妙,但仍照老和尚的指示,放下包袱走在前面。走了一會,小沙彌又想: “我這樣不是很逍遙自在嗎?佛經上說,菩薩發菩提心,要救度所有眾生,難行能行,這麼多眾生什麼時候才能救完啊!還不如獨善其身,過自己的逍遙日子好了。” 這念頭一起,就聽到老和尚很嚴厲地對他說:“你停下來!”小沙彌趕快回頭,看到老比丘嚴肅的面容,嚇了一跳!老比丘將包袱拿給他說: “包袱背好,跟在我後面走!” 這樣小沙彌的內心不斷地在鬥爭,想效學菩薩、救度眾生的心,發生了三進三退,而每進一次,老比丘就走在小沙彌的後面,每退一次老比丘又重新走到小沙彌的前面。
2.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發願效學菩薩的沙彌,即使還是凡夫一個,也比證果的羅漢都要超勝很多,老比丘還要禮敬、承事他;但是一旦退失發心,還是凡夫一個,不值得禮敬。
3. 假如我們發願效學君子,立志成仁,那麼即使你還是一介凡夫,也比那些不是君子但成就不俗的世間成功人士要超勝很多,為什麼呢?
4. 當我們發願效學君子的時候,功德就會滾滾而來,相反落入小人之列,就會不斷下流。程樹德《論語集釋》中引《四書困勉錄》上說: 「人之不可流入於小人,流入於小人,遂有江河不反之勢。總見從仁而至不仁易,從不仁而至仁難。」
5. 假如落入小人的行列,我們的生命就會不斷下墮,惡行就像江河之水,以奔騰之勢,東流不息。而小人要發心成為君子,如同滄海橫流,逆水行舟,非常難能可貴。如此就會理解為什麼老比丘要走在發菩提心的小沙彌後面去承事他了。
(五) 君子之過,是君子成長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
1. 當我們發願成為君子行仁道的時候,就會得到仁的體性,有了這個體性,就會在行住坐臥的任何時候,任運而起增長功德,而且增長的都是隨順於君子的功德。小人沒有仁的體性,就不會增長君子的功德。皇侃《論語義疏》上引袁氏的話說:「 小人性不及仁道,故不能及仁事也。」小人沒有得到仁的體性,他做的任何一件事都隨順於小人的自私自利,不可能增長君子的仁德。
2. 由此可知,楷定君子與小人之名,是由他的發心和立志成仁的體性決定的。君子既然得到了仁的體性,且可任運增長功德,為什麼還有“不仁”的時候?小人沒有仁的體性,但在我們的經驗中,好像小人也有偶然行仁之事?這一點正是本章的關鍵所在。
3. 君子因發心立志成仁,得到了仁的體性,這如同人打了疫苗一樣,任何時候都具有抵抗病毒入侵的功能。但從立志成仁,到成為一個圓滿的仁德君子,不是一口而成,一蹴而就的。
4. 朱熹《論語集注》上引謝氏的話說:「君子志於仁矣,然毫忽之間,心不在焉,則未免為不仁也。」李炳南老先生說:「如《孟子•告子篇》說:『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仁未成熟,不免違仁。在孔門中,只有顏子,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弟子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5. 我們得到了仁的體性,如同勇士得到了正理寶劍一樣,可以對付長久以來累積的小人習氣和身心煩惱。但由於我們使用寶劍還不夠嫻熟,與敵人戰鬥常常有脫落的時候,有戰敗的時候。所以君子常常顯現行 “不仁”之事。在孔子的弟子中,也只有顏回能夠做到長久不離仁,其他弟子都做不到。
6. 但君子之所以稱之為君子,就是當發現自己行不仁之事時,就會立即懺悔自己的過失,讓惡行及時得到遏止。在《里仁》篇中孔子說到: “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君子行不仁是“君子之過”,小人行不仁是“小人之過”,同樣行不仁,但過失的性質不一樣。
7. 君子犯過時,能了知這是過失,並懺悔修改,且從失敗的地方去改過遷善;而小人犯過時,不知是過失,也不會去改,且千方百計去文飾,不會從中得到進步。所以觀察君子與小人對待過失的態度,就會了知孰仁孰不仁。
8. 從這個角度看, “君子之過”是君子成長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成長中的煩惱”。只要君子不放棄成為君子的初心,行仁之志不動搖,在毫忽之間,雖然有行不仁等犯過行為,但只要仁德的體性這個根本未被破壞,這樣的 “君子之過”是正常的、合理的、必然的,不可以大驚小怪。
9. 在佛教的戒律中,有“破戒不破見”的說法,就是說你可以在戒的行相上破戒犯戒,但見解不能破,就是你的正知見這個根本不能破,如果正見被破了,落入邪見當中,就是持戒的根本被破壞掉了,這就很難懺悔。同樣,君子行仁德的體性,如同戒體一樣,這個破了,就會落入小人之列,惡行隨之而來,無法阻擋。
10. 如此看來,“君子之過”不是真正的過失,相反是在積聚仁德。其實君子在任何時候,都在增長仁德,他對做到的善行,會讚歎自己、鼓勵自己,讓功德倍倍增長;做不到而行惡時,透由懺悔,讓惡行減輕,並防止今後不犯少犯。
(六)結論
1. 本章孔子說: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其實有的只是不仁的外相,增長的卻是內在的仁德。但是,在我們的經驗中,小人有時也會有行仁的時候,這到底如何看呢?
2. 程樹德《論語集釋》中引《論語稽》中所說:「君子偶不仁,無害其為君子。小人偶或仁,終見其為小人。況小人之仁,其暫也,其跡也,而其心則斷斷然不仁矣。」小人行再多的仁事,也不能改變他小人的稱號,因為小人行仁事,是暫時的、顯現在外的,他的內心還是與小人的志向相稱,與不仁之心相順。所以,孔子得出結論,從來沒有小人有行仁的時候。
3. 總而言之,是君子還是小人全在於我們當下的發心,發心立志很重要!我發心成為君子,所有的仁德就會衝著君子這個目標源源不斷而來,做任何一件事都沾染上君子的仁德;當落入小人之列,所有的不仁和小人習氣,就會如江河之水奔騰東流,無有盡頭,即使看上去做了仁事,其實也只能與小人的習氣相應。
4. 圓滿的君子,雖然我眼前做不到,但我可以跨出眼前可以做到的一步,即使行不仁,也有懺悔之法,阻擋惡流,如此不仁也會變成仁。應當容忍君子之不仁,這只是外相,也是成聖成賢必然的過程,其心隨順君子之仁;不可容忍小人之仁,它只是偶然、暫時、外相,其心斷然不是仁。
5. 讀本章,感受到孔子觀察、思考問題角度的深邃與廣闊,將君子與小人的行相,以及行仁的目標、次第和下手處含攝無餘。感受到《論語》的博大精深!也非常感恩聖賢的教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