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憲問十四 第12章

子曰:「孟公綽,爲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爲滕薛大夫。」
<白話>
孔子說:「孟公綽,做晉國趙氏魏氏的家臣,他的才能是有餘的,但不適合去當滕薛小國的卿大夫。」

<文義>
1. 孟公綽:魯國大夫。性廉靜寡欲,然不適於處理繁雜之事。
2. 趙魏:指趙氏和魏氏,是晉國的卿大夫。
3. 老:家臣之長。
4. 優:寬綽有餘。
5. 滕薛:指滕國、薛國,是春秋時期二個小國。

<思惟提綱>
1. 從本章孔子對孟公綽的評論,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2. 教育上揚長避短恰當嗎?為什麼?
3. 如何在自己的成長上,揚長補短?
4. 老師的義理解說,哪些話鼓勵了自己繼續成長?
 
<義理解釋>   李誠一 老師 /10分09秒
一、引用經文
1.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2》:「孔子之所嚴事:於周則老子;於衛,蘧伯玉;……;於魯,孟公綽。」
2.《左傳・魯襄公二十五年》:「春,齊崔杼帥師伐我北鄙,以報孝伯之師也,公患之,使告于晉,孟公綽曰,崔子將有大志,不在病我,必速歸,何患焉,其來也不寇,使民不嚴,異於他日,齊師徒歸。」...白話:二十五年春季,齊國的崔杼率領軍隊進攻魯國北部邊境,報復孝伯那次進攻齊國。魯襄公擔心,派人向晉國報告,孟公綽說:「崔子將要有大志,不在於困擾我國,一定很快回去,擔心什麼?他來的時候不劫掠,使用百姓不嚴厲,和平日不同。」齊軍空來了一趟而退兵。
3.《論語・憲問・12》: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
4.張居正《四書直解卷之十》:《論語・憲問・12》…… 孔子說:“人之材器,各有所宜,用人者,必當因材而器使之。如孟公綽為人廉靜寡欲,而才幹則短,本宜於簡,而不宜於繁者也。若使他做家臣之長,就是趙、魏之大家,他也為之而有餘。何也?家老之職,惟在端謹以領率群僚而已,公綽之廉靜寡欲,固自優於此也。若使他做大夫,就是滕、薛小國,亦所不可。何也?大夫任一國之政,非有理繁治劇之才者不能,公綽短於才,則固不足以辦此矣。夫一孟公綽也,以為家老,則趙、魏且優,況小於趙、魏者乎?以為大夫,則滕、薛且不可,況大於滕薛者乎?”可見人各有能有不能,任當其才,皆可以奏功;用違其器,適足以僨事。圖治者,可不知人而善任之哉。
5.朱熹《四書集注》:「知之弗豫,枉其才而用之,則為棄人矣。此君子所以患不知人也。言此,則孔子之用人可知矣。」
6.《論語・學而篇・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論語・顏淵篇・22》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
8. 老子《道德經・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二、重點摘記 
(一) 原文
子曰:“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
(二) 文義解釋
1.本章的主人公:孟公綽,魯國大夫,是孔子非常尊崇的一位長者。
2.《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孔子之所嚴事:於周則老子;於衛,蘧伯玉;……;於魯,孟公綽。可見孟公綽在孔子心中的位置非常尊崇。
3.“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
(1)趙、魏,是晉國的上卿之家,國有國臣、家有家臣,如前面提到過的“冉求為季氏宰”,冉求就是季氏家臣。
(2)老,是指家老,家臣之長稱老,孔子晚年就是魯國的國老。
(3)優,是優越,綽綽有餘的意思。
(4)滕、薛,是春秋時兩個小國。
4.本章孔子說什麼呢?
“孟公綽這位尊敬的老先生啊,如果請他做晉國趙、魏家臣之長,是綽綽有餘的,但是,如果讓他擔任滕、薛這樣小國的大夫,則不能勝任。 ”

(三) 有關孟公綽為人的記載
1.本篇下一章,子路問什麼樣的人可以稱得上是成人(就是完美之人)。孔子就列舉了很多人的優點組合在一起,說這些優點,加在一起,可稱為成人。其中特別提到孟公綽正直寡欲的品行,“公綽之不欲”。
2.據《左傳》記載,孟公綽對於時事的料判能力,有過人之處,這也適合做家老。
3.張居正解釋本章時說,孟公綽為人廉靜寡欲,而才幹則短。若使他做家臣之長,他為之有餘。為什麼呢?因為家老之職相當於首席顧問,工作比較清閒,但對於德行威望要求很高,並不需要處理很多事務,所以,這樣的職位非常適合孟公綽。若使他做大夫,要處理一國繁雜的政務,即使是滕、薛這樣小國的大夫,孟公綽處理政務的才幹也是不能勝任的。

(四) 本章傳遞孔子的用人之道—知人善用
1.我們看,雖然孔子很尊敬孟公綽,但並沒有一味的讚揚,而是給予了中肯的評價,德大於才。人各有長有短,有能有不能,但這並不妨礙一個人有所成就,最重要的是他能處在適合他的位置上,發揮其所長。
2.張居正說,人各有其能,任當其才,皆可以奏功。本章傳遞了孔子的用人之道,要知人善用,取其所長,避其所短,不能求全責備。如果能人盡其才,都有可能取得很好的功效。
3.《朱熹集注》評註本章,「知之弗豫,枉其才而用之,則為棄人矣。」意思是,如果不了解一個人,無法用其所長,實則是在廢棄人才。可見,成功的用人之道的前提是知人,知人方能善用!但是做到知人,實在是不容易。

(五) 學習知人善用,是人生必修課
1.我們的狀態多數是希望別人來了解自己,理解自己,很少去真正關注他人的生命狀態,即使是自己非常親近的人,也常常會忽略。我的一位老師說,我們身邊常常有很多熟悉的陌生人,我們或許對他的長相很熟悉,對他的動作很熟悉,但是我們對他的內心很陌生。
2.所以孔子在〈學而篇〉就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作為一個君子,要心心念念想著如何去了解別人,而不是整天抱怨別人不了解自己。
3.〈顏淵篇〉22章,樊遲問什麼是智慧,孔子回答:知人。
4.老子《道德經》裡也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5.當我們“知人”和“自知”這兩件事都做好了,就離智慧很近了。
6.或許我們並不是上位者,沒有太多的機會去用人,但是不管是上位者還是處於下位者,學習知人、懂得別人,都是人生必修課。當我們懂得別人,自然會更容易理解別人,包容別人;對於別人做到的部分,給予鼓勵和肯定,對於別人不足的部分,也可以給予包容,甚至是支持。
7.用人要知人善用、揚長避短。

(六)「揚長避短」適用於教育嗎?
1.前言
再換個角度從成長的角度看“長短”, 現在教育界有一個非常流行的觀念,說:教育孩子也要揚長避短,發現孩子的特長,在其特長上加以培養和發揮,將來比較容易有所成就。這種說法看似有道理,仔細分析觀念,其實是不恰當的,甚至是有害的。
2.不恰當的論點
(1)首先,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的成長之路都有無限種可能,過早的給孩子貼上長短的標籤,很可能會抹殺了孩子未來發展的很大空間。
(2)其次,每個人固然在不同領域會顯現出天賦的差異,但天賦從來不是成才關鍵因素,一個人能否成功,最重要的是後天的學習和努力。
3.該怎麼看長與短?
(1)所謂的長,只是付出的時間和努力更多而已,所謂的短,只是缺少學習和練習而已。
(2)教育界有一個“1萬小時定律”,就是一件事,你專注投入的付出1萬小時的努力,你一定會成為這一行的專家。
(3)實例:
現在的很多成功者,
*比如鋼琴家郎朗,
*台球運動員丁俊暉,我們平時看到的多是他們台上光輝的一面,卻不知背後他們付出了多少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
*正如冰心說過的一句話:“成功之花,人們只驚異它開放時的明艷,卻不知,當初它的芽,浸透了奮鬥的汗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愛因斯坦〜古人講,勤能補拙。很多大師級的人物其實在最初的時候,並不一定是天賦優越者,愛因斯坦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小時候被說成是“笨蛋”,為了弄清楚一個問題,他會比別人多花幾倍的時間,後來卻成了偉大的科學家;
*梅蘭芳〜我國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先生也曾說過:“我是個笨拙的學藝者,沒有充分的天才,全憑苦學。”

(七) 結攝 
1.對於我們自身的成長來說,不是揚長避短,而是要揚長補短。
2.一方面,發揮優勢、特長為他人服務,為社會服務,努力成就一番事業;另一方面,對於自己的短處,則不能一味採取迴避的態度,只要時間精力允許,要努力去補己所短,生命不息,成長不止,那樣的生命狀態才充實,才有意義。如果只是迴避,短處永遠都是短處。
3.況且,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如果我們的長處不能為人所用,難道就只能怨天尤人嗎?其實,只要我們付出足夠的努力,即使成年人,所短也能變為所長。
4.最重要的是,如果我們在德行上有所短,則堅決不能迴避,反而要迎難而上,在自己短處上狠下功夫,儘早填補過失,因為這是生命中不得不補的功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