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後於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白話>
孔子說:「臧武仲回到臧氏的封地防邑,向魯國請求,立臧氏後代為公卿(另一種解釋:將弟弟臧為立為臧氏家族大夫的繼承人),雖然說他並沒有要挾國君的意思,我卻不相信。」
<文義>
1. 臧武仲:魯國大夫,名紇,又稱臧紇,曾官司寇。
2. 防: 防邑,是臧武仲的封地。
3. 為: 人名,臧武仲同父異母的弟弟臧為。
4. 不要君: 沒有要挾國君。
<思惟提綱>
1.臧武仲逃出防邑又設法回到防邑,目的是甚麼?
2. 臧武仲「雖曰不要君」, 孔子為何說「吾不信也」呢 ?
3. 第十三章子路問成人,孔子說要具備「臧武仲之知」,本章孔子卻不認同臧武仲的作為,為什麼 ?
4. 臧武仲有智慧卻沒有好下場,從他的示現,我們學到什麼?
<義理解釋>憲問篇-第15章-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臧孫如防,使來告曰:「紇非能害也,知不足也。非敢私請,苟守先祀,無廢二勳,敢不辟邑?!」乃立臧為。臧紇致防而奔齊。
2.《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里記載了孔子對臧武仲的評價,孔子說:「知之難也。有臧武仲之知,而不容於魯國,抑有由也。作不順而施不恕也。」要做個有智慧的人真難啊!像臧武仲這樣的智者,卻不能被魯國容納,是有原因的。因為他的所作不順於事理而所施不合於恕道。」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後於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
(一) “臧武仲以防,求為後於魯”
1.臧武仲是魯國大夫,名紇,又稱臧紇。他的祖父臧文仲和父親臧宣叔都曾是魯
國的重臣。
2.臧武仲在魯成公、魯襄公時期擔任司寇,主掌刑獄。他足智多謀,能言善辯,擅長外交,多次為魯國化解矛盾。後人讚道:“臧武仲以其智存魯,而天下莫能亡也。”
3.防是防邑,是武仲的封地。
4.臧武仲雖然聰明過人,但因為參與了權臣家族的立嗣之爭,幫助了一方,同時也得罪了另一方,結果使自身也陷入爭端而被攻伐,最後不得不逃出魯國,到邾國避難。雖然他身居國外,但仍惦記著其家族在魯國的權益,不想就此中斷。
5.他又設法回到防邑這個地方,並派人向魯襄公禀告說:“紇非能害也,知不足也。苟守先祀,無廢二勳,敢不闢邑!”
6.這是說:“臣臧紇絕無反判作亂之意,但由於才智不足,處事不當,才落到今天的地步。臣雖不能正名回國,但很想繼續對臧氏先輩的祭祀,千萬不要使兩位先人的功勳被埋沒。為此請求魯國,還能立臧氏後代為公卿。至於防邑,我豈敢不離開這個地方!”這就是“臧武仲以防,求為後於魯”這句話的意思。
7.對於“求為後於魯”這幾個字還有一種解釋是,請求魯君把與臧武仲同父異母的弟弟臧為,立為臧氏家族大夫地位的繼承人。
(二) “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1.孔子對此評價說:“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意思是雖然在表面上,臧武仲只是提出請求,似乎也在情在理,並沒有要挾魯君,但是若說他實際上也沒有要君之意,我是不相信的。
2.孔子之所以這麼看,是因為臧武仲既已獲罪出逃,理應不再擁有魯國的封地。
3.即使他想不埋沒先輩的功勳,也只能提出請求,聽候處置而已。不應該先佔據防邑,再提出請求,並以離開,已不再屬於他的防邑作為回饋,這分明是在談條件。
5.就像先拿了別人的東西,再請人答應條件,還說一定會把東西歸還。這不算要挾又算什麼呢?
(三) 孔子對臧武仲命運的評價
1. 對臧武仲的命運,孔子曾評價道:“知之難也。有臧武仲之知,而不容於魯國,抑有由也。作不順而施不恕也。”
2.意思是:人有聰明才智是很難得的。但像臧武仲這麼聰明的人,從小在宮中長大,又世襲大夫,對外善於外交,對內善於周旋,最後卻在魯國待不下去,也是有其原因的。
3. 是什麼原因呢?“所作不順於事理,所施不合於恕道”罷了。
換句話說,就是沒有居仁由義、遵禮而行。像他參與權臣的家族之爭,佔據防邑以要挾魯君,就是典型的例子。
(四) 總結
1.儘管有些人非常精明,但做事的動機常常出於私慾,做事的方式常常不合乎禮節,只圖權利、好用計謀,卻不辨善惡、不知禍福,對真正的利害關係一點都看不到,到最後必定殃及自身。從古到今,到處都是這樣的例子。
2.因此,聰明只是說腦筋好使,但不一定就是智慧。只有將聰明用於問學義理,辨別仁與不仁、禮與非禮,這才成為智慧。
3.若更加以改過遷善的實踐力,就可以成為君子。當聰明人勉力於此,才算是真 聰明、大聰明,否則就是小聰明。
4.小聰明或能得利於一時一事,但長遠看卻虧損很大,下場往往不好,這是我們臨事時必須常常自我提醒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