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憲問十四 第17章-1

17-1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 曰未仁乎?」
17-2 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白話>
17-1子路說:「齊桓公殺了他哥哥公子糾,輔佐公子糾的召忽自殺了,但管仲卻活著。那麼,管仲不能算是有仁德的人吧?」
17-2夫子說:「齊桓公多次主持諸侯間的會盟,而且不以武力會盟,這都是得力於管仲。這就是管仲的仁德!這就是管仲的仁德啊!」
<文義> 
1. 齊桓公:就是齊國的公子小白,他和公子糾都是齊襄公的異母弟。
2. 子路為人,注重道義,他認為,桓公殺公子糾,召忽為之而死,可謂殺身成仁,管仲不為公子糾自殺,當不能與召忽相比,因問孔子說:「未仁乎」。(李炳南《論語講記》)
<思惟提綱>
1. 子路為什麼認為管仲不能算是有仁德的人呢?是從什麼角度來看的?
2. 夫子向來不輕易以仁許人,此處卻能給管仲“如其仁”的評價,為什麼呢?孔子評價管仲的重點和子路有何不同?
<義理解釋>
一ヽ引用經文
1.《史記.齊太公世家第二》:初,襄公之醉殺魯桓公,通其夫人,殺誅數不當,淫於婦人,數欺大臣,群弟恐禍及,故次弟糾奔魯。其母魯女也。管仲、召忽傅之。次弟小白奔莒,鮑叔傅之。小白母,衛女也,有寵於釐公。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及雍林人殺無知,議立君,高、國先陰召小白於莒。魯聞無知死,亦發兵送公子糾,而使管仲別將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帶鉤。小白詳死,管仲使人馳報魯。魯送糾者行益遲,六日至齊,則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為桓公。 桓公之中鉤,詳死以誤管仲,已而載溫車中馳行,亦有高、國內應,故得先入立,發兵距魯。
2. 朱熹《四書集注》:子路疑管仲忘君事仇,忍心害理,不得為仁也。
3.《春秋穀梁傳 •莊公二十七年》:衣裳之會十有一,未嘗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兵車之會四,未嘗有大戰也,愛民也。 
4.《國語•齊語》:葵丘之會,天子使宰孔致胙于桓公,曰:「余一人之命有事于文、武,使孔致胙。」且有後命曰:「以爾自卑勞,實謂爾伯舅,無下拜。」桓公召管子而謀,管子對曰:「為君不君,為臣不臣,亂之本也。」桓公懼,出見客曰:「天威不違顏咫尺,小白余敢承天子之命曰『爾無下拜』,恐隕越于下,以為天子羞。」遂下拜,升受命。賞服大輅,龍旗九旒,渠門赤斾,諸侯稱順焉。
5.《論語·顏淵·22》「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
6.《論語·述而·12》:子之所慎:齊,戰,疾。
7. 顧炎武《日知錄.正始》: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
8. 錢穆《論語新解》:管仲、召忽之於公子糾,君臣之分未定,且管仲之事子糾,非挾貳心,其力已盡,運窮勢屈,則惟有死之一途而已。而人道之大,則尚有大於君臣之分者。華夷之防,事關百世。使無管仲,後世亦不復能有孔子。
9. 張居正《四書直解》:聖人權衡而折衷之,其義精矣!非聖人孰能定其論哉!
二ヽ重點摘記
(一)本章重點---孔子是怎麼看管仲的
上一章提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而幫著齊桓公持守正道的人就是管仲。管仲在歷史上是一個很有名,又很有爭議的人物,那麼孔子是怎麼看管仲的呢?接下來的兩章重點就是討論這個話題。
(二)本章消文
1. 我們先恭誦原文:
子路曰: “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2. 子路說:“齊桓公殺了他哥哥公子糾,輔佐公子糾的召忽自殺了,但管仲卻活著。那麼,管仲不能算是有仁德的人吧?”夫子說:“齊桓公多次主持諸侯間的會盟,而且不以武力會盟,這都是得力於管仲。這就是管仲的仁德,這就是管仲的仁德啊!”
3. 這就是本章的內容,那麼,子路為什麼會認為管仲不仁?夫子為什麼又會認為管仲“如其仁”?師弟之間的見解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呢?要了解這些,得先了解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
(三)當時的歷史背景
1. 據《史記•齊世家》記載,齊國公子小白,也就是後來的齊桓公,他和公子糾都是齊襄公的異母兄弟。襄公無道,輔佐小白的鮑叔牙預知齊國將亂,便和小白一起出奔到莒。
2. 後來,襄公被他的從弟無知殺害。管仲、召忽二人也隨公子糾逃到魯國。沒多久,無知又被齊國的大夫所殺。小白和公子糾就爭著趕回齊國爭奪君位。
3. 管仲奉公子糾之命在小白回齊的路上進行攔截,射中了小白的衣帶鉤,小白趁機假死而得以脫身。管仲以為小白已死,回報公子糾,公子糾鬆了一口氣,就不緊不慢地在魯軍護送下緩緩回齊。
4. 不料小白沒死,還搶先入齊,立為桓公。桓公本想殺死管仲,後因鮑叔牙規勸,決予重用。於是使魯國殺公子糾,交出召忽、管仲。召忽為公子糾殉節自刎。
5. 管仲回齊後,接受了桓公的任命,而為齊相。此後,在管仲輔佐下,齊桓公一匡天下,而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四)子路對管仲的看法
我們先來看子路對管仲的看法。
1. 朱熹《四書集注》說:“子路疑管仲忘君事仇,忍心害理,不得為仁也。”子路是個性情中人,看重道義情義,他認為,桓公殺了公子糾,召忽都可以殉節自刎,殺身成仁,管仲不但不殉節,還投身桓公門下為臣,這樣的忘君事仇,忍心害理,怎麼能算是仁者呢?
2. 其實,持子路這種觀點的,不只他一人,下一章中子貢也這麼看,當時可能還有不少人都這麼看。
(五)孔子對管仲的看法
但是,夫子卻不這麼看,夫子跳出了一般人所執持的忠君守信的視角,而是站在一個更廣大、更高遠的角度來看,也就是從管仲對天下、對人民、對中華文明的延續所立下的汗馬功勞這個角度來看,他稱嘆管仲“如其仁”還連說了兩次,從夫子的語氣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夫子對管仲的充分肯定。
(六)揣摩孔子讚嘆管仲的用心和的理由
我們知道,夫子極為推崇仁與禮,向來不輕易以仁許人,此處能給出管仲“如其仁”的評價,一定有其很深的用心和充分的理由,試著體會略有三點:
1. 導正桓公維護禮治秩序之事功,可見管仲之仁
(1)首先,齊桓公稱霸之後,在管仲建議之下,不是擴大疆土,而是尊王攘夷,多次主持諸侯之間的會盟,而且行的都不是“兵車之會”,而是“衣裳之會”,也就是不以武力,而以禮義相交的會盟,這既延續了周禮,又維護了各國諸侯之間的秩序與和平。
(2)《國語•齊語》中有這樣的記載:周襄王遣宰孔致胙於齊桓公,且不欲桓公下拜,齊桓公召管仲謀,管仲對曰:“為君不君,為臣不臣,亂之本也”,桓公懼,出見客下拜。桓公因聽從管仲之諫而尊重周禮,從而贏得了各國諸侯的信任。夫子在此特別指出,由導正桓公維護禮治秩序之事功,可見管仲之仁。
2. 救萬民於水火之中,這就是管仲之仁
(1)再來看,《春秋穀梁傳 •莊公二十七年》有云:“衣裳之會十有一,未嘗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兵車之會四,未嘗有大戰也,愛民也。 ”齊桓公雖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卻能不以兵車咄咄逼人,而選擇和平會盟。即便偶有兵車之會,也從未有過大戰,沒有血流成河,沒有民不聊生,天下由此安定。
(2)夫子說過“仁者愛人”,也說過“子之所慎,齊、戰、疾。”戰爭對人民的傷害極大,夫子最希望的就是人民能過上太平祥和的日子,而當時是春秋無義戰連年不斷,管仲卻能協助齊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這避免了多少次的殺伐征戰,保護了多少條生命免於死亡啊!
(3)蕅益大師評點說,“ 不以兵車,故如其仁,乃救刀兵劫之真心實話。 ”救萬民於水火之中,這就是管仲之仁。
3. 保護中華文明,不令斷絕,影響千秋萬世,這更是管仲之仁
(1)還有,如果說以管仲之力,推動 “九合諸侯,不以兵車”,在當時產生了天下安定、人民免受戰爭之苦的成效的話,那麼下一章將提到的“民到於今受其賜”則是管仲對天下後世萬民所盡的大仁大愛了。
(2)當時中原受到蠻夷侵擾,命懸一線,管仲幫助桓公尊王攘夷,維繫保護了中華的禮樂文明,不使淪為非禮非義的夷狄。
(3)說到中華文化的保護與延續,明末大儒顧炎武有過一段非常精闢的論述: “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 ”  亡國,只是指一國之政治而言。亡天下,則是指民族文化之絕續而言。而管仲就是這種不只保一國之政,而是能保天下之人。
(4)對此,錢穆也說: “人道之大,則尚有大於君臣之分者。華夷之防,事關百世。”保護中華文明,不令斷絕,影響了中華民族的千秋萬世,這更是管仲之仁。
(七)總結
1. 如此看來,子路、子貢評價管仲的重點是放在了他未能忠君守節這一點上,而夫子的重點是放在他對天下蒼生、文化傳續所立下的汗馬功勞上。
2. 觀察的角度、視野不一樣,看出去的風光就完全不一樣了。在夫子眼裡,那種硜硜然重小信、為個人情義從主死節的,僅可稱為小仁小義,而以天下為重,以蒼生為重,以大局為重,在關鍵時刻做出“舍小節,從大義”的權變抉擇,從而開創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豐功偉業,這才算是大仁、大義、大忠、大愛。
3. 可以說,夫子當時給出的答案大大超出了子路的想像,更超出了後人的常識經驗,因此,張居正說“聖人權衡而折衷之,其義精矣!非聖人孰能定其論哉!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