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季氏十六 第4章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白話〉
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與正直的人交朋友、與誠實的人交朋友、與見多識廣的人交朋友,有益處;與走邪門歪道的人交朋友、與讒媚奉迎的人交朋友、與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有害處。」

〈文義〉
1.友直:交正直的朋友。
2.友諒:交寬恕的朋友。 
3.友多聞:交博學多聞的朋友。
4.友便辟:交恭謹周旋的朋友。古注便辟為足恭。
5.友善柔,交善於面柔的朋友。古注善柔為令色。
6.友便佞,交巧於言詞的朋友。古注便佞為巧言。

〈思惟題綱〉
1. 孔子說對自己有益的朋友是哪三種?
2. 孔子說對自己有害的朋友是哪三種?
3. 「巧言、令色、足恭」各指本章的哪種損友?
4. 如何求得身邊有許多益友?
5. 無法徹底遠離小人,怎麼辦?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公冶長.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2.《論語.學而.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3.《出師表》:「廣開言路(開張聖聽)、嚴明賞罰(賞罰分明)、親賢遠佞。」  
    (諸葛亮勸說後主劉禪)
4. 《論語.學而.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5. 《論語.學而.8》:「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6. 《論語.衛靈公.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7. 《論語.子路.28》:「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8. 《孟子.離婁章句上》:「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詩云: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9. 《論語.述而.3》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10. 《論語.憲問.26》 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
11.《論語.里仁.3》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2.《論語.里仁.9》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13.《論語.里仁.9》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一)章旨
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可見朋友對我們的影響之大。那怎麼樣來辨析真正的朋友呢?孔子給我們指出了什麼是益友,什麼是損友?讓我們對益友,經常親近,可以“ 近朱者赤”,對損友要謹慎交往、盡量遠離,防止“近墨者黑 ”。

(二)孔子眼中的益友
1.友直
指朋友真誠而正直,如果朋友真誠而正直,一方面大家坦誠相待,非常開心;另一方面,直又代表正直,朱子說“友直,則聞其過”,你如果做錯了,朋友直接告訴你,幫助你提升。
2.友諒
指朋友講誠信而懂得體諒,古注中“諒”作為“信”字講,指朋友很守信用;另外,根據李炳南老先生的《論語講要》,這裡還當作寬恕來講,朋友了解你的性格,交往中難免會有些小摩擦,但他能體諒你,懂得寬容,是度量很大的朋友。
3.友多聞
指朋友見多識廣而且知行合一,朋友博學多才,很有學問,處世待人都有智慧,與他們交流,我們就能得到很多啟發。

(三)孔子眼中的損友
1.友便辟
指的就是諂媚的,阿諛奉承的朋友。如果你指鹿為馬,他說那就是馬;你黑白顛倒,他也贊同你的看法。這種人往往沒有原則,但有目的,多半是要利用你。
2.友善柔
善柔,指面容,善於裝出和顏悅色的表情,看起來很和藹可親,其實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喜歡搬弄是非。朱子說“謂工於媚悅而不諒”。對朋友沒有誠信寬恕的心,比較狠毒。
3.友便佞
指的就是誇誇其談、很善於說話,講起來頭頭是道,可“無見聞之實”,就是沒有實學,只會說不會做。

(四)其他篇章提到的損友
前面我們在〈公冶長篇〉中學過: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巧言就是善於說話,對應的是便佞;令色就是善於裝出和顏悅色的表情,其實是假情假意,對應的是善柔;足恭,好像對人很恭敬的樣子,內心缺乏真誠,對應的就是便辟。
孔子又說“巧言令色,鮮矣仁”,都是在幫我們識破損友的形象,不要被外在表現所迷惑。

(五)歷史公案
1. 公案一
俗話說:“多個朋友多條路,少個仇人少堵牆。”
東晉大將王敦因謀反被殺,侄子王應想去投奔江州刺史王彬,而王應的父親王含則想去投奔荊州刺史王舒。王含問兒子:“大將軍以前和王彬關係不是太好,你怎麼想去歸附他?”王應說:“這正是我應當去的原因。王彬在叔叔強盛的時候敢於提出不同意見,這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看見別人有難時他一定會產生同情、憐憫之情。荊州刺史王舒是一個和顏悅色、安分守己的人,從來不敢做出格的事,我看投奔他沒有絲毫的作用。”
王含不聽從兒子的勸告,帶著兒子一起投奔王舒,結果王舒把父子二人沉入長江。而王彬聽說王應要來歸附,已秘密準備了船隻等待他們,但是沒有等到。
可見王彬是值得交往的君子,而王舒則是孔子所說的“損友”。王含固執己見,交友不慎,從而誤入歧途,最終沒有得到好下場。在這裡,王應看中的是王彬的直,而他的父親被王舒的善柔所迷惑,最終把父子二人的命都送掉了。

2. 公案二
晉國大夫文子流亡在外,某日經過一座縣城。隨從說:“此縣有個人是你過去的朋友,何不在他的舍下休息片刻,順便等待後面的車輛呢?”文子說:“我曾喜歡音樂,此人給我送來鳴琴;我愛好佩玉,此人給我送來玉環。他這樣投我所好,一味迎合我,是為了得到我對他的好感。”於是他沒有停留,而是匆匆離去。結果那個人果然扣留了後面的車馬,把它獻給了國君。面對阿諛奉承的朋友,晉國大夫文子保持清醒的頭腦,遠離小人,避免了更大的禍害。

(六)親賢遠佞 最吉祥
1.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向後主劉禪提了三條建議,都是治國之大計,這三條依次是:廣開言路(開張聖聽)、嚴明賞罰(賞罰分明)、親賢遠佞。
2.其中最重要的是親賢遠佞,這是根本,廣開言路和賞罰分明固然重要,但親賢遠佞卻關係到國家的生死存亡。
3.對一個國家如此,對我們個人來講,也要注意親近有賢德的人,這樣才最吉祥的。廣開言路(開張聖聽)、嚴明賞罰(賞罰分明)、親賢遠佞,明確指出我們要親近益友、遠離損友。

(七)直友難找,要多親近;損友要觀察,不能被迷惑。
1.江謙先生補注中說:“多聞難;諒更難;直,尤難中之難。如此益友,幸勿交臂失之。”博學多聞的朋友,很難找;誠信寬容的朋友更難找;最難找的是正直的朋友,行為中正,心底無私,這個人已經是聖賢了。
2.碰到這樣的志士仁人,千萬不要失之交臂,我們要多親近,對自己的修養學問有很大的幫助。
3.江謙先生又說“便辟,非直也;善柔,非諒也;便佞,非多聞也。便辟,似直而非中道,善柔,似諒而非至誠;便佞,似多聞而非正知見。
4.如此損友,切勿誤認。”碰到損友,要好好觀察,不能被他迷惑。

〈八〉擇友一定要慎重
孔子主張擇友一定要慎重:“無友不如己者”(〈學而篇〉),又告誡弟子一定要親近賢者、和仁者交朋友,他對子貢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衛靈公篇〉)又告訴子路,朋友相處要“切切偲偲”(〈子路篇〉 ),不斷提升生命的品質,同時提醒弟子們注意不要被小人迷惑,引導他們辨識“巧言令色,鮮矣仁”。

(九) 益友從哪來? 要從自身求。
1.蕅益大師批註說:“益者損者,都就求益招損的自身上。說”表面上看,益友、損友是對別人說的,要求我們親近賢者,遠離小人。大家都想找益友,但益友從哪兒來?
2.古人講“行有不得,反求諸已”,要從自身上求,我們自己好學,力求做到正直、寬容、博學多聞,自然會感召正直、寬容、博學多聞的朋友。
3.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述而篇》),意思是德行沒有好好修養,學問沒有好好研究,聽到該做的事沒有跟著去做,有不對的地方沒有立刻改過,這些是我的憂慮。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和什麼樣的人成為朋友。孔子每天擔憂的是自己的德行不夠好,吸引來了好朋友蘧伯玉,他每天在想的事情是“欲寡其過而未能也”,意思是每天想怎麼減少自己的過錯,其內涵也是怎麼提升德行。
反之,如果我們自己是虛偽的,是巧言令色的,吸引來的就是損友。

(十) 歷史公案:北宋因損友奸臣而滅亡
1.歷史上很多國君鼓吹自己愛民如子,背裡卻窮奢極欲,遠離賢臣,重用奸臣,使國家岌岌可危。
2.比如宋徽宗喜歡歌舞昇平,吸引來了蔡京、高俅、童貫等眾多奸臣損友,展開了建設新京城的宏大運動,希望彰顯國力,耗費了巨大的財力,並大肆掠奪百姓,最終官逼民反,奮起抗爭的老百姓不下四五十萬。
3.真正的罪魁禍首是這些損友奸臣們,而非方臘、宋江等。此後宋朝國力大衰,隨著金人攻破汴京,宋徽宗淪為金人俘虜,北宋滅亡。

(十一) 無法徹底遠離小人,怎麼辦?“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
1.有人問,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可避免地碰到各種類型的人,無法徹底遠離小人,怎麼辦?
2.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篇》),看見益友,向他學習優點,見到損友,馬上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
3.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損友不正也是來幫助我的益友嗎?

(十二) 結攝
1.我們和朋友是互為環境的,當你希望找到友直、友諒、友多聞這三種好朋友的時候,你不要忘記,別人也這樣要求你,你自己本身也要有這樣的條件。
2.所以,我們講到益者三友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到,這也是對自己的要求。
3.如果我們不忘初心,經常反省是否做到“士志於道”,保持正直、寬容、好學,牢記“以友輔仁”,就會發現走到哪兒都是益友。
4.正如一位聖者說過:“無論你遇見誰,他是你生命裡該出現的人,都有原因,都有使命,絕非偶然,他一定會教會你一些什麼”。
歷史上很多國君鼓吹自己愛民如子,背裡卻窮奢極欲,遠離賢臣,重用奸臣,使國家岌岌可危。比如宋徽宗喜歡歌舞昇平,吸引來了蔡京、高俅、童貫等眾多奸臣損友,展開了建設新京城的宏大運動,希望彰顯國力,耗費了巨大的財力,並大肆掠奪百姓,最終官逼民反,奮起抗爭的老百姓不下四五十萬,真正的罪魁禍首是這些損友奸臣們,而非方臘、宋江等。此後宋朝國力大衰,隨著金人攻破汴京,宋徽宗淪為金人俘虜,北宋滅亡。

(十一) 無法徹底遠離小人,怎麼辦?“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
有人問,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可避免地碰到各種類型的人,無法徹底遠離小人,怎麼辦?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篇》),看見益友,向他學習優點,見到損友,馬上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損友不正也是來幫助我的益友嗎?

(十二) 結攝
1.我們和朋友是互為環境的,當你希望找到友直、友諒、友多聞這三種好朋友的時候,你不要忘記,別人也這樣要求你,你自己本身也要有這樣的條件。
2.所以,我們講到益者三友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到,這也是對自己的要求。
3.如果我們不忘初心,經常反省是否做到“士志於道”,保持正直、寬容、好學,牢記“以友輔仁”,就會發現走到哪兒都是益友。
4.正如一位聖者說過:“無論你遇見誰,他是你生命裡該出現的人,都有原因,都有使命,絕非偶然,他一定會教會你一些什麼”。

論語 季氏十六 第3章

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

〈白話〉
孔子說:「魯國國君失去政權,已經五世了,大夫得其政權,已經四世了。所以,魯國三桓的子孫已經衰落了。」

〈文義〉
1. 祿之去公室,五世矣:謂爵祿賞罰之權不從君出。五世:指魯宣、成、襄、昭、定五公。
2. 政逮于大夫,四世矣:祿去公室,斯政逮大夫。逮,及義。四世:指季孫氏文子、武子、平子、桓子四代。
3. 三桓之子孫微矣:三桓謂仲孫、叔孫、季孫,三家皆出於桓公。後仲孫氏改稱孟氏。此三家至定公時皆衰。

〈思惟提綱〉
1. 季氏篇第一章與第二章點出了那些錯誤與過失?本章孔子要證成什麼?
2. 如何化解君弱臣強的危局?君也好,臣也好,真正該做的只有哪件事?
3. 您最想留給後代子孫的是什麼?最好的傳家之寶是什麼?

 
義理解釋  朱文津老師 /19’51”
一、 引用資料
1. 《四書章句集注》: “ 魯自文公薨(ㄏㄨㄥ ),公子遂殺子赤,立宣公,而君失其政。歷成、襄、昭、定,凡五公。 ”
2. 《論語•八佾•21》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
3. 《四書章句集注》:  “其後哀公果欲以越伐魯而去季氏。 ”
4. 《論語•季氏˙1》:“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5. 《論語•季氏˙1》: “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6. 《論語•顏淵˙9》: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 
7. .《論語•憲問˙22》陳成子弒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恆弒其君,請討之。”公曰:“告夫三子!”
8. 《論語•八佾•1•2•6》季氏旅於泰山、八佾舞於庭、三家者以雍徹
9. 《四書直解卷之十一》:“夫政逮於大夫,宜大夫之強也,而三桓以微,可見名分不可以僭逾,大權不可以竊據,而以僭逆得之者,終當以僭逆失之耳。”
10. 《尚書》曰:臣之有作威作福,害於而家,兇於而國。誠萬世之臣之永鑑也。
11. 《論語•季氏˙1》: “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12. 《論語•先進•16》:“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 
13. 《論語•季氏˙13》: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

(一) 本章的注釋及解釋
1.祿,爵祿,代表君權。
2.公,君也,公室,就是諸侯國君所在。
3.逮,是及、到的意思。
4.孔夫子說:“國家政權離開魯君之手,已經五代了;政權由大夫把持,已經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孫現在也衰微了。”

(二) 前兩章的重點
本章承接上面二章。
1. 季氏第一章,透過季氏將伐顓臾這個事件,孔夫子宣傳了自己“均、和、安”的為政理想,點出了季孫憂錯了地方,也從一個側面暗示著各國主政者的過失。2. 第二章,面對天下無道,君弱臣強,禮樂征伐不是從天子出的春秋亂相,孔夫子總結出各國僭越、以下陵上的為政期限,自諸侯出,最多十世;自大夫出,最多五世;自陪臣出,最多三世,越往下,時間越短。

(三) 祿之去公室五世矣
第三章,就舉喻證成。孔夫子以魯國為喻“ 祿之去公室五世矣”。
《集注》曰: “ 魯自文公薨(ㄏㄨㄥ ),公子遂殺子赤,立宣公,而君失其政。歷成、襄、昭、定,凡五公。 ”
哀薑哭市”典故
1. 據《史記魯周公世家》記載: “ 文公有二妃:長妃齊女為哀薑,生子兩個兒子惡及視;次妃敬嬴( ㄧㄥˊ ),嬖( ㄅㄧˋ )愛,生子俀(ㄊㄨㄟˇ )。 ”
2. 文公死後,當時的權臣襄仲(魯莊公的兒子遂)跟敬嬴關係好,於是襄仲想立敬嬴的兒子俀為國君,但是顧及到文公夫人的娘家齊國,必須徵得齊國國君同意。當時齊國前任國君被殺,新君齊惠公剛即位,君位未穩,很想跟魯國搞好關係,所以從自己的私心出發,違反嫡長繼位的道義,賣了個大面子給魯國,同意襄仲立魯文公庶子為國君。
3. 所以襄仲回國後,立即殺死了齊女所生的公子惡、公子視,立敬嬴的公子俀為國君,是為魯宣公。兒子被殺,齊女也被趕回娘家。臨行前,經過魯國鬧市,面對密集的人群,齊女淒慘的心情再也無法遏制,放聲大哭:“老天啊!襄仲無道,殺長立幼,可憐我們孤兒寡母如今淪落到這般地步。”
4. 在場的魯國百姓都被她的悲傷感染,而忍不住跟著一起哭起來。這就是齊女為什麼被叫作“哀薑”,以及“哀薑哭市”典故的由來。
5. 而襄仲因為擁立之功,把持了朝政,魯國公室從此開始失去對政權的掌控。從魯宣公、魯成公、魯襄公、魯昭公到魯定公,已經有五世的魯君失政。

(四) 政逮於大夫四世矣 
1.魯君失政,其實就是大夫專政。“ 政逮於大夫四世矣 ”,指的是季氏為代表的三桓掌握魯國政權傳了四代。
2.魯宣公前期是襄仲專政,季孫行父(季文子)迫於壓力,也被迫承認魯宣公。襄仲一死,他的兒子繼位,就不如老謀深算的季氏了。
3.襄仲的兒子公孫歸父因其父襄仲立了宣公,受到寵信,想法多了, “欲去三桓以張公室”,消息走漏,事情沒成。所以,等到魯宣公一死,蓄謀已久的季文子立即秋後算帳,以追究襄仲殺嫡立庶的名義將東門氏驅逐出國,魯國政權就到了季氏手中。
4.接下來經歷了季武子、季悼子、季平子、季桓子,其中,季悼子因未列上卿而不作數,所以雖然說法有不同,但大多數認為季氏四世指文子、武子、平子、桓子四世,時間上也正好與前面的魯君五世相對應。

(五)“ 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
“ 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 孔夫子作為一個聖人,對天下的變化了然於胸。 “天下之勢,有盛必有衰,而國之大柄,下陵而上替。今魯之大夫專政,已及四世,以數計之,也是他當衰的時候了。故今三桓之子孫,都微弱而不振,固理勢之必然者也。”不久,桓子果為家臣陽虎所執,孔子之言,於是乎驗矣。

(六) 孔夫子對魯國政治形勢觀察
以上是孔夫子對春秋時期魯國政治形勢的觀察,其中點到三個主體:魯國公室、主政大夫、三桓子孫,分別代表著君、臣、後代三個身份,孔夫子是如何看出大夫專政五世希不失矣,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學習本章,可以從魯國公室和季氏的作為中得到借鑒。

(七)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1.魯國是周公的封地,憑著祖先的功德,後人才可以繼承君位,但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到了魯宣公,為了得到君位,竟然靠殺害自己的兄長上位,德行有虧,從此政權旁落,虛有其位。公室後代更是貪圖享樂,毫無建樹,逐漸失去民心,走了下坡路。
2.與此相反,季氏代表的三桓,出自公室,是魯桓公的後代,跟隨各國卿大夫立族的潮流,一起立家,所以有了季孫、孟孫、叔孫三家,而且努力經營,培植家庭勢力,使三家力量超過公室,形成了君弱臣強的局面。
3.君弱臣強的情況,當今社會也有,下屬的能力比領導強,通常的表現就是不服領導的管理,頂撞領導,甚至想取而代之,再不然的話,自己拉走一幫人另立山頭。所以業界有一種“徒弟殺師傅”的不好風氣,學了本事,就把師傅幹掉,自己頂上。但這樣做的後果,顯然是不安,上下都不安。
4. 就君而言:失敗也死於國外
就君而言,政權旁落,公室自然不服,時刻想要復闢。
昭公25年,魯昭公起兵攻打季氏,季氏得到其他二家的援助,反敗為勝,昭公逃亡出國。此後7年,流浪國外,死後才回到魯國。
這七年中,魯君缺位,居然國事照常,豈不讓人吃驚,可見春秋時期違禮僭越到了何等程度。而到了魯哀公時期,又是念念不忘除去三桓。
《八佾篇》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 對抗之意溢於言表。
《集注》曰 : “其後哀公果欲以越伐魯而去季氏。 ” 哀公二十七年,想請越國討伐三桓,最後失敗也死於國外。
5.就臣而言:遭滅頂之災
就臣而言,季氏代表的三桓,從僖西元年到哀公二十七年的191年中,季孫氏在約三分之二的時間裡主政,只有70年未曾主政,但仍列於執政。
這樣光耀的數字,季氏心安了嗎?也沒有。因為君臣的名分不能更改,公室又圖謀復辟,所以為了自保,不斷地吞食公室而加強自己。
魯襄公11年,三桓將公室的軍隊分為三軍各掌一軍。昭公5年,廢除原一分為三的中軍,再把軍隊一分為四,季孫獨取兩軍,孟孫、叔孫各取一軍,還把賦稅改為由三家徵收,再轉納公室。
猜測一下,這可能也是昭公被逼上絕路要攻打季氏的重要原因吧。
到了哀公時期,季康子還要攻打親近公室的顓臾,以削弱公室的外部力量,所以孔夫子說:“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而且季氏可以以下犯上,那麼,別人也可以效學。
所以,年幼的季桓子剛即位,就被密謀已久的家臣陽虎綁架,並寫出授權委託書,所以有陽虎以“陪臣執國命”的三年。如果陽虎奪位陰謀成功,季氏將遭滅頂之災。真是強中更有強中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八)如何化解君弱臣強的危局?
1.那麼怎麼化解這樣一種君弱臣強的危局?孔夫子在本篇的第一章就和盤托出—— “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2.真正的為政,不是計較當官者自身的利益,而是完全代民眾著想,創造一個人人能夠安身立命的公開、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如果遇到災難,也有得到社會的救助,所以不會有貧困的現象;若是能夠做到老安少懷,則人與人之間,就非常的和諧、和樂,不愁遠人不來集聚;而人人各安其位,各盡其分,則上下無怨,又何來政權傾覆的危險?
3.所以不管是君也好,臣也好,真正該做的只有一件事 ——修文德,外安其位,內修己德。君弱,弱的不是能力而是德行,所以修文德,就是補自己的短板,得民心者得天下,一國之君就要得到一國之民的擁護。
4.《顏淵篇》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就是要他能站在民眾的立場上思考抉擇。“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離開了百姓,你這個國君一文不值。
5.假如魯哀公能聽進有若的意見,也許魯國的歷史將會改寫,中華的歷史也會重來。但可惜他該做的事情又不做。
6.《憲問篇》陳成子弒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恆弒其君,請討之。”公曰:“告夫三子!”遇到了孔門師弟,卻未能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奮發有為,這只能歸咎於自身的愚昧。
7.而魯昭公七年流浪,最後死於國外,天子、諸侯沒人站起來說一句公道話,說明魯國公室已經不得人心久矣。
8.而臣強,也不是真的強,否則就不會以下犯上。因為季氏有功於魯國,內心開始膨脹,覺得應該享受更高的待遇,所以會有季氏旅於泰山、八佾舞於庭、三家者以《雍》徹等違禮的舉動。
9.所以要平靜自己的不仁之心,也要修文德,不能失其所守。明朝帝師張居正講解說:“夫政逮於大夫,宜大夫之強也,而三桓以微,可見名分不可以僭逾,大權不可以竊據,而以僭逆得之者,終當以僭逆失之耳。” 政權從公室落到大夫手裡,應該說明大夫的能力很強,但強大的三桓,子孫卻衰微了,說明這個強是不符順道義的,所以不可常保,以能力犯上,實行強權政治,這不是安穩之道,不能讓天下太平。
10.《尚書》曰:臣之有作威作福,害於而家,兇於而國。誠萬世之臣之永鑑也。

(九) 結攝: 探討我們靠什麼傳家?
1. 最後跟大家探討一個問題:我們靠什麼傳家?
我們做父母的都愛自己的孩子,都想把最好的留給子女。但到底什麼東西才能傳得下去,甚至傳之萬代?這是個大問題,值得仔細地想一想。
2. 這裡我們先看一個反面的典型——季氏。
季氏將伐顓臾,有一個原因是“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先進篇》“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 季氏已經很富了,還在拚命斂財,為了什麼?還不是為後代多留一點。
3. 那我們再與季氏對比一下。
我們為子女所留的,有季氏那麼多、那麼周全嗎?顯然是沒法相比的。
但季氏的想法實現了嗎?春秋時期,魯國還有三桓的記載,而到了戰國時期就再也聽不到三桓的聲音了,早就被歷史的浪花淹沒了,美好的想法全部化為泡影,一場空。
4. 以史為鑑,該怎麼做? 以詩禮傳家。
我們千萬不要再走季氏那樣的老路。那該怎麼辦?本篇第 13 章,孔夫子就以身作則告訴我們,應該詩禮傳家。
孔夫子對兒子孔鯉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張居正說: 
《詩》之為教,溫柔敦厚,學之則心氣和平,而事理通達,必然長於言語。
《禮》之為教,恭儉莊敬,學之則品節詳明,而德性堅定,必卓然有以自立。 
學《詩》學《禮》,可以建立高遠的志向,漸次提升心靈,最終由凡入聖。
5. 最好的傳家寶
所以最好的傳家之寶,不是金山銀山那些黃白之物,而是涵養仁德慈悲之心的詩禮之聖教,養一個人身易,養一個人心難,唯有依聖賢之教,方能教出孝子賢孫,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論語 季氏十六 第2章-3

2-1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2-2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
   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
2-3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白話>
2-1 孔子說:「天下有道的時候,制禮作樂、征伐叛逆的政令,都從天子那裡發出。
天下無道的時候,制禮作樂、征伐叛逆的政令,就從諸侯那裡發出。

2-2 從諸侯那裡發出,那末這個國家,至多再傳十代,少有不亡的;若是從大夫
那裡發出,那末這國家,至多再傳五代,少有不亡的;如果大夫的家臣把持
國家的政令,那麼這個國家至多再傳三代,少有不亡的。

2-3 天下有道的時候,國家的權柄,不會在大夫的手上。天下有道的時候,
平民百姓,自然也不會私議國事了。」

<文義>
1. 庶人:普通的老百姓 。
2. 議:議論,就是表達不滿,表達對當政者的抱怨!

<思惟提綱>
1.論語的章節安排有其次第性,那麼,本章和前一章有何關聯性?
2.為什麼天下有道〜“庶人不議”;天下無道之極,“庶人亦不議”呢? 
3.本章分三部分討論,整段話來看,孔子要傳遞的核心內涵是什麼呢?
4.本章和《論語˙顏淵˙17》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有何關係?
5.孔子的這段話〜看起來是在談論政治大事,天下大勢,
  對我們在生活中的運用,有什麼現實指導的意義嗎?
6.今天〜義理講解的李誠一老師  給大家推介的書〜
  美國著名作家〜路易斯•海  寫的《生命的重建》,
  她在書中寫道:人們常常講以下的兩句話〜
  想一想,哪一句是你自己也常常想說的呢?
  這句話將會為我們帶來怎麼樣的結果呢?
<義理解釋>      李誠一老師      9分 58秒
一. 引用經文
1.《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
                       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2.《朱熹集注》:上不失政,下不私議。
3.《朱熹集注》:庶人不議,非篏其口使不敢言也。
4. 藕益大師批註:卓吾云〜明誅臣子,隱責君父。
5.《論語˙顏淵˙17》季康子問政於孔子。
                   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二. <義理解釋>      李誠一老師      9分 58秒
 (一) 昨天的重點 
朋友們好!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論語》季氏篇,第2章。
昨天重點分享了本章的第二部分:“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
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
討論了朝政更替、家族興衰的法則。
得出了一個結論:尊禮則興,違禮則衰。 

(二) 今天的進度
今天,我們學習的進度是本章最後兩句:
“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經過前兩天的學習,“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我們應該容易理解了:天下有道的時候,核心的政權一定是在天子手中,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諸侯不會僭越,更不會出現大夫專政。

(三) 為什麼“庶人不議”?
1.那天下有道,為什麼“庶人不議”呢?  
  不議什麼?不議論政治。
  庶人是誰?就是普通的老百姓啊,最基層的老百姓為什麼要議論政治?
  〜說明他們心裡有不平,有怨恨。
  議論就是表達不滿,是表達對當政者的抱怨!
(1)《孝經》裡講,聖明的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
   上下無怨”。天下有道,上不會抱怨下,百姓自然也不會抱怨上。
   如果老百姓喜歡議論,說明政治出了問題。
(2)《朱熹集注》裡說,上不失政,下不私議。想想確實是這個道理,
    老百姓最關心的是什麼?
    和自己生活相關的事情,民以食為天,只要他能衣食飽暖,
    吃得好、穿得好,安居樂業,他哪有心思去關心國家政治呢! 
2.天下無道之極,庶人亦不議 
(1)還有一種狀況,“庶人不議”不僅不是有道,而是無道更甚〜
  歷史上曾經多次出現過暴政,恐怖政治,不允許百姓講話。
  明朝、清朝都出現過文字獄,講錯話、用錯字都可能招來殺身之禍,
  誰還敢議論朝政。
(2)《朱熹集注》裡說,庶人不議,非篏其口使不敢言也。
     如果老百姓不是不想議,而是不敢議,不敢說話,
     那便是天下無道之極的狀態,離衰亡也就不遠了。
3.“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最後這兩句,可以看成是對本章的小結。
    孔子所處的正是天下無道的時代。
    周天子的大權落入諸侯手中,
    諸侯國家的大權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
    老百姓喜歡議論政事。
4.孔子滿心裝著的是一個有道的天下,一心想恢復鼎盛時期的周朝禮制,
  回到“天下有道”,禮制不被僭越,大夫不會專權,
                    百姓安居樂業,無心議論政治。

(四) 孔子要傳遞的核心內涵〜“尊禮、守禮”                           
本章的義理分三部分,我們基本討論清楚了。
整段話來看,孔子要傳遞的核心內涵是什麼呢?
1.藕益大師批註說:卓吾云〜明誅臣子,隱責君父。
  諸侯是天子之臣,如果違禮、奪權就會有報應,
  十世之內權力就會被奪走;
  大夫如果僭禮、專政,五世之內也會被替代。
  (1)李卓吾先生說,從表面上看〜(明誅臣子)
   孔子的這段話,好像是在批評臣子,責罵他們違背禮制,不仁不義,
   “隱責君父”〜
    君是指國君,父是指一家之長,
    實際上是責備君王和父兄,不應該帶頭做違禮之事。
    如果上位者,做了壞榜樣,上行下效,上樑不正,下樑自然歪。
  (2)如果希望自己的基業、家道常青,長久堅固,
     唯一的正道就是“尊禮、守禮”,做任何事,符順道,符合禮。
2.季康子曾經問政於孔子,孔子回答: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在上位的人做好了一個正的表率,下面的人誰敢不正?
  如果你自己不正,要求下面的人正,怎麼可能?

(五) “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孔子的這段話〜
 看起來是在談政治大事,天下大勢,
 但同樣有著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可以讓我們懂得一個家庭、一個團隊興衰的關鍵,
 讓我們明白一家之長對於一個家庭的重要性,
 一個領導人對於一個團隊的重要性,“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1. 先說家庭
家有家道,中國人自古重視家道傳承,可是現在這種傳承斷代了,
父母長輩都沒了方向,爺爺不像爺爺,奶奶不像奶奶,父母不像父母,父母看不上爺爺奶奶,子女更是嫌棄父母out,教育怎麼能不出問題,
孩子怎麼能不出問題,而且孩子的問題基本都是家長問題的複制。
優良的品行可以傳遞,不良的品行傳遞更快,更嚴重。
什麼原因?因為現在社會環境太紛繁複雜,物慾橫流,功利為上,
不良的種子很容易得到滋長的土壤。
2. 再談談團隊
當今社會,最常見的團隊就是企業,從近年的企業統計數據來看,
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不超過五年。
很多企業養不大,一大就亂。頭幾年轟轟烈烈,不出幾年就倒下。
就是說,壽命在十五年以上的企業佔比非常非常少,
用孔子的話來說,半世希不失矣!
問題出在哪裡呢? 無道! 誰無道? 帶領企業的人無道。
企業註冊很容易,有人、有地方、有項目、有資金就能註冊企業,
現在甚至連資金都不需要了。
多數企業都是為了利益而出生的,企業主的目標是利潤最大化,
缺乏社會責任,更沒有符合道義的宗旨目標,
很多企業產品以次充好,偷稅漏稅,
連守法都做不到,更談不上“尊禮”了。
“尊禮”內在的本質是“對人的愛和尊重”〜
真正的企業應該是有靈魂的,如果企業缺少了對人的愛,對社會的擔當,就沒有了靈魂,就是一個無道的利益團伙,自然很快被社會淘汰,
命不久矣。企業如此,我們做人做事也是如此,
基本的禮則一定要遵循,如果自私自利,好貪小便宜,
不懂得待人著想,走到哪裡,都會惹人嫌棄;
如果用不正當的手段,佔了便宜,獲得不義之財,
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所謂君子愛財,當取之有道。

(六)結語〜你自己一貫所相信的,都會變成事實
這是一個奇怪的時代!
很多人認為這個時代唯一的生存法則就是競爭;
他們不相信共贏,不認可互助;
他們認為善良會被欺負,禮讓一定會吃虧;
他們認為,有你的就沒有我的;
所以他們的世界只有相互傾軋,
你死我活,充滿了焦慮和不安。
給大家推介一本書〜
美國著名作家〜路易斯•海  寫的《生命的重建》,
她在書中寫道:人們常常講以下的兩句話,
你不妨想想,哪一句是你自己也常常想說的?
一句是:所有的人,對我都是別有用心,不懷好意!
另一句是:所有的人,對我都是有很大的幫助!
不要輕視這兩句不同句子的力量〜
它們往往會為你製造出不同的環境來;
你自己的一貫所相信的,都會變成事實。
你自己的一貫所相信的,都會變成事實。
你自己的一貫所相信的,都會變成事實。
你自己的一貫所相信的,都會變成事實。

論語 季氏十六 第2章-2

2-2.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 /《論語•季氏•2》

〈白話〉
由諸侯僭奪政權、發號施令,這個國家大概最多再傳十代,能不衰亡的很少;如果由大夫僭越號令,這個國家最多傳五代,很少能繼續不亡的;如果是大夫的家臣把持國家的政令,至多再傳三代,這個國家也很少還能繼續不亡的。
〈文義〉
1. 蓋十世希不失:蓋,大概、這樣。十世,十代。希,少。失,失其君位(包括天子及諸侯)。
2.  陪臣:大夫的家臣(若陽虎)。
3. 執國命:把持國政
〈思維提綱〉
1.這一段話顯現幾個層次?狀況如何?
2.您覺得夫子這段話中的理論,道理何在(有何依據)?
一、引用經文
1.《孝經․諸侯章第三》: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2.《論語․八佾․19》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3.《孝經․卿大夫章第四》「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4.《孝經․聖治章第九》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 昔者,周公郊祀後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 」
5.《論語․憲問․41》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6.《論語․為政․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7.《論語․子張․24》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踰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8.《論語․雍也․15》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二、重點摘記
(一)夫子的治國理念
1. 昨天我們重點學習了孔子的理想天下,“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錢穆先生說,“古制非天子不得變禮樂,專征伐,此乃大一統之道”。
2. 孔子認為理想的有道天下,應該有一個“上承天道,下子庶民”的天子,禮、樂、征、伐由聖德的天子發出。
3. 天子向下有一群“在上不驕,制節謹度,滿而不溢”的諸侯,輔佐天子管理天下,“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諸侯之下又有“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卿大夫,幫助諸侯治理國家;形成一個“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的太平盛世。
4. 這是孔子美好的願望,也是孔子一生孜孜以求想要實現的政治理想!可現實很殘酷,孔子偏偏處在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大夫出,甚至自陪臣出,君不君,臣不臣,禮樂制度被完全打破。面對這樣一個混亂的時代,孔子周遊列國,四處遊說,“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最終無功而返。
(二)夫子的理論依據
1. 最重要的是,孔子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晚年回到魯國,一心整理典籍、教育學生,把寶貴的思想財富留於後世。本章的歷史背景應該就是這個階段,孔子對於這亂哄哄時代背後的演變法則,透徹明了,借弟子請教之機,講給世人聽,警策當權者,也是警策後世。
2. 怎樣的法則呢?孔子說:“(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歷史以驚人的方式驗證了孔子的預言。
3. 以魯國為例,從魯隱公到魯昭公逃亡,總共經歷十世,就失去了政權。魯國失政後,政權分到三家大夫手中,從季友子專政到季文子、季武子、季平子、季桓子,正好五世,他們的政權被陽虎所奪。驗證了“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
4. 陽虎當權,沒有傳到第二代就垮台了。驗證了孔子所說,“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昨天有講到,禮是自然之序,是自然的法則,是真理。既然是真理,違背了,就一定會出問題。
(三)夫子的境界
1. 偏離真理越遠,出現問題就越快,越嚴重。《朱熹集注》裡說:逆理愈甚,則失之愈速。不僅魯國如此,對照歷史我們會發現,春秋霸主之一齊國十世失政,晉國十世失政。
2. 春秋以後的歷史好像都是照著孔子所說的去演,不可思議。聖人的境界,通達了宇宙人生的規律,《道德經》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境界,孔子達到了,“從心所欲,不踰矩”。
3. 如子貢對老師的評價:“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這些年通過研討論語,越來越體會到《論語》的珍貴,被夫子的境界所折服,無限的敬仰!
4. 《論語》最原汁原味的記錄了孔子的言行,聖人的智慧深深地浸潤其中。兩千多年之後的我們,可以每日捧讀聖人的智慧之作,這是多麼美妙的一件盛事。
(四) 體會夫子的心意
1. 再來看,孔子為什麼會在這裡揭示這樣的社會演變法則?其用意何在呢?回到本章的背景,實際上本章是承接了前一章的故事:“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在經過一陣遮遮掩掩、欲言還止,被老師兩次的批評之後,冉有終於鼓起勇氣,直接向孔子陳述了季氏要伐顓臾的理由:“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這可能是季氏的理由,也可能是冉有、子路內心認同的理由。
2. 後人解讀論語時有一種說法,說這是師弟之間的配合,兩位政事科代表的弟子,怎麼能不理解老師的為政主張呢?是希望藉孔子的威望和影響力來改變季氏的主張,實則是講給季氏聽的,老師講話的力度比自己強。因為歷史上並沒有真實的發生“季氏伐顓臾”這件事,也許就是這段經典傳世的對話警策到了季氏。
3. 不管怎麼說,作為孔子的兩位政事科代表的弟子口中,講出這樣不靠譜的見解,對於孔子來說就不能不重視,一定不會放棄教育弟子的好機會。
4. 第一章後半部分,孔子非常正式的,給兩位有高度從政熱情的弟子上了一堂深刻的為政理念課:“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深情並茂,苦口婆心,層層遞進。
5. 本章實則是第一章延續,從宏觀的角度縱談天下大勢,告訴弟子也是告訴執政者,政權更替背後有著必然的法則,任誰再厲害也逃不過這個法則。
6. 言外之意就是,你們不要瞎操心了,季孫氏家族的政權也躲不過歷史車輪的碾壓,大夫專權,不會超過五世的政權,三桓已經把持朝政四世了,自己可以算算自己的命運,你還有多久可以蹦噠。你們口口聲聲為後世子孫考慮,而實際所做的事,出兵伐顓臾,乃是大大僭越禮制之事,只會加速季氏政權的衰敗。如果聽懂了這個道理,季氏一定不會再堅持去做了。
(五)啟示
1. 學到這裡,我們好像看了一個精彩的歷史故事,談論的也是遠離我們生活的國家大勢。那本章的學習,與我們有什麼啟示呢?
2. 本章孔子清晰的描述了國與國之間的演變法則、大夫家族的興衰法則,總結一句話:尊禮則興,違禮則衰。2500年之後,談“禮”是不是過時了?孔子說的興衰法則,對我們是不是失效了呢?
3. 當然不是。孔子說: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既然也適用,那我們就要好好思考一下如何做,才能讓我們家族興旺,讓我們的事業興盛不衰?季氏為了一己私利,為了子孫後代的家業穩固,準備對顓臾發動戰爭,不惜大動干戈,以犧牲別人的生命為代價,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衰亡。
4. 現在很多人也在為子女的未來而打拼,吃了很多苦,做了很多努力,我們是不是可以檢查一下,我們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確呢?我們努力的結果真的對子女的未來有益嗎?除了錢財、家業,我們真正應該給子孫留的是什麼呢?
5. 《易經》裡有一句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所謂的餘慶和餘殃,就是要子孫受的。與大家共勉!

論語 季氏十六 第2章-1

2-1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2-2  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
2-3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白話>
2-1 孔子說:「天下有道的時候,制禮作樂、征伐叛逆的政令,都從天子那裡發出。天下無道的時候,制禮作樂、征伐叛逆的政令,就從諸侯那裡發出。
2-2 從諸侯那裡發出,那末這個國家,至多再傳十代,少有不亡的;若是從大夫那裡發出,那末這國家,至多再傳五代,少有不亡的;如果大夫的家臣把持國家的政令,那麼這個國家至多再傳三代,少有不亡的。2-3 天下有道的時候,國家的權柄,不會在大夫的手上。天下有道的時候,平民百姓,自然也不會私議國事了。」

<注釋> 
1. 天下有道:天下,指朝代所屬的地方。有道,天子有德而政治清明。無道則反是。
2. 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朱注:「先王之制,諸侯不得變禮樂,專征伐。」

<大義>
本章是孔子論國家政權得失的情形。
   孔子這一段話,大約是從考察歷史演變的軌跡,而且是當時,時事變遷的現象所得出的結論。
   孔子認為:古代從堯、舜、禹、湯以及西周的文、武、成、康諸王,都是「天下有道」的時世,當時君臣定位,名器得所,天子擁有發號施令的權柄,所以禮樂征伐都能「自天子出」。到了春秋時代,就是從魯隱公開始,天子的大權已逐漸旁落;尤其是齊桓公稱霸諸侯以後,周天子已失去發號施令的力量。齊國從桓公稱霸開始,歷經孝公、昭公、懿公、惠公、頃公、靈公、莊公、景公、悼公、簡公十世,最後簡公被陳桓所殺,這是孔子親見的史蹟,這就是「十世希不失」的由來。
   凡諸侯僭越天子,大夫僭越諸侯,家臣執國命,名為以下犯上,是為國之不幸,團體中一旦上下失序,其不敗亡者鮮矣!
<思惟提綱>
1. 為什麼“ 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呢?什麼條件才符合做為一個天子?
2. 如果禮樂征伐之權不由天子發出,而是由諸侯發出,就是天下無道。為什麼?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的經文
1. 《禮記‧中庸.28 》:“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
2. 江謙先生補註說:”上承天道,下子庶民,謂之天子。”
3. 《論語.述而.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4. 《論語.泰伯.14》: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5.  兩朝帝師張居正解讀本章時說:“禮樂征伐,乃人君御世之大柄。”

二、 重點摘記
 (原文)
孔子曰:“ 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ㄧ) 本篇開始孔子的稱謂不同,應該是孔子再傳弟子所做的記錄
1. 這一篇對於夫子的稱謂發生了變化,“孔子曰:”讀起來有些不太習慣。
2.前一章忠道老師特別有解釋過,從本篇開始,對於孔子的稱呼由“子曰”變為“孔子曰”,據此推斷《論語》最後五篇的內容應該是孔子再傳弟子所做的記錄。3.這也預示著我們的第一輪論語共學,已經進入了最後的階段,
4.所以要特別感謝諸位,一路相伴蘭若,堅持學習到現在。

 (二) 白話翻譯及注釋
先來理解本章的文義:
1.天下有道,就是指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各得其所,我們現在講的和諧社會。
2.天下有道的社會,有怎樣的特徵呢?禮、樂、征、伐,這四件事,自天子發出。天下無道的時候,什麼特徵呢?禮樂征伐之權不在天子,而是由諸侯發出。
3.希,解為少。陪臣,指家臣。當禮、樂、征、伐之權決定於諸侯的時候,大概傳到十代,很少還能繼續;
4.如果決定於大夫,傳到五代,就很少還能繼續;
5.若是大夫的家臣把持國家政權,傳到三代,就很少還能繼續的。
6.如果天下符合道義,國家的最高權力就不會掌握在大夫之手。如果天下太平,老百姓就不會議論政治。
 (三) “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 天子的條件
今天重點學習本章的第一部分:“ 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

1.為什麼“ 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呢”?
2.《禮記》中庸篇裡說,“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不敢作禮樂焉”。
(1)就是說一個真正符合道義的社會,一定是上下有序,各司其職,唯有天子才有資格去制禮作樂。
(2)這裡的天子有什麼條件呢?是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這裡的天子嗎?不是。
(3)江謙先生補註說:”上承天道,下子庶民,謂之天子。”上承天道,就是能夠繼承天道,符順自然規律,德行圓滿,還要對待百姓像關愛自己的兒子一樣,這樣的帝王,才是真正的天子。
3.歷史上很多昏庸暴戾的君王,雖有君王之位,也不配稱為天子,因為他們沒有繼承天道,德行不夠。
4.如果德行很高,沒有至尊的位置也不能成為天子。
5.比如孔老夫子可謂德高望重,被天下人尊重,晚年被尊為魯國的“國老”,他沒有天子之位,也只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不能制禮作樂。
6.正如〈泰伯篇〉孔子所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四) 發動戰爭要符合道義
1.本章特別提到樂,也應該由天子作,可見古人對於樂的重視已經提高到治理天下的高度,值得我們深思。
2.征,指征討,上位懲處下位。
3.伐,是指戰爭,是針對另一個國家發動戰爭,戰爭就意味著大規模的死傷,百姓要遭殃,所以戰爭不能隨便發動,要符合道義,要由有德有位的天子決定、發出命令,因為那個國家確實無道,才能出兵去幫助那個國家。
4.譬如武王伐紂,因為商紂王惡貫滿盈,人民都恨透了這個天子,他已經沒有資格做天子,
5.武王的軍隊打到東邊,西邊的老百姓不滿意,說為什麼不先解放我們這一邊;打西邊的時候,東邊的又說,怎麼不先解放我們這邊。
6.這樣的戰爭是民心所向,是為了拯救百姓於水火,根本不用打,一下子就推翻了商紂王,建立了周朝,武王被擁立為天子。
7.還有我國解放初期,抗美援朝戰爭,是不得已而發動正義之戰,所以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支持,以小米加步槍打敗了敵人的飛機大炮,最終贏得了和平。

(五) 御世之大柄旁落諸侯則.天下必分崩離析
1.“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如果禮樂征伐之權不由天子發出,而是由諸侯發出,就是天下無道。
2.為什麼?諸侯已經不聽從天子的命令了,諸侯專權,意味著社會進入無序狀態,就是違背了君臣之禮。
3.禮是什麼?很多人誤以為,禮是一部分人制定出來約束另一部分人的封建思想。
4.應該承認不是所有古人遺留下來的思想制度都是正確的,或許有一些思想制度,確是特定歷史時期特定階層的人為特定利益所定立,存在一定的問題,但這些不代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內涵。
5.真正意義的禮,是中華民族的先哲效法天地自然規律制定的人倫之序,它是自然的、永恆的真理,就好像太陽系九大行星圍繞著太陽旋轉,各行其軌,不能亂,亂了就一定會出問題。
6.兩朝帝師張居正解讀本章時說:“禮樂征伐,乃人君御世之大柄。”如若御世之大柄旁落諸侯,君弱臣強,會有怎樣的結果?
7.天下必分崩離析。春秋戰國的歷史,就是最好的見證。不僅如此,這種分崩離析的速度還表現出了規律性,
8.孔子老人家是真正的大智慧,預見了這種規律,接下來孔子就描述了這個被後來的歷史反覆驗證的規律。
9.(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

今天的學習就到這裡,明天繼續討論本章的內涵!

論語 季氏十六 第1章-11

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白話〉
卻還計謀在國境內妄動軍事;我恐怕季氏的禍患,不在外面的顓臾,而是在自家的門牆裡面!」

〈注釋〉
1.動干戈:發動戰爭。干戈,泛指武器。
2.季孫:季氏又稱季孫氏。 
3.蕭牆:屏障大門的牆壁,比喻內部、在自己家裡。

〈思惟提綱〉
1. 總攝本章可以看出,儒家主張為政以德,禮樂之治所要追求的什麼樣的社會?
2. 冉求季路在為政上有相當高的才華,當他們遇到困境時,他們是否還具有弟子相?
3. 冉求遇到困難,顯得退縮的個性,反觀我自己也會嗎?如何改善?
4. 本章所談的為政之道,如何運用在當今社會?

〈義理解說〉  蔡忠道 老師 

重點摘要

(一)收攝本章幾個觀察的角度
我們整個再收攝一下,這一篇我們可以有幾個角度,至少可以有幾個角度去做觀察:
1.第一個:儒家主張為政以德,禮樂之治以追求均、和、安的社會
第一個,就是孔子透過季氏將伐顓臾,子路跟冉求來請益解決的方法,這樣的一個因緣,或者這樣的一個事件,來點出在儒家的為政以德,以及“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禮樂之治之下,還有一個均、和、安的一種為政的一種追求,跟細緻的一個為政的原則。

2. 另外一個角度:冉求跟子路顯現的弟子相
另外一個,我們可以看到,冉求、季路在為政上面有相當高的一個才華,可是面對國君的貪求、不足,然後或者是自己對境上面,這些仁政王道的理想使力不上的時候,還是有所欠缺的。但不過冉求跟子路雖然在為政上有些坎坷,或者說有些困難,還是願意回到孔子身邊跟他請益,那這個還是具備了、某個程度還是具備了弟子相,這一點也應該給予肯定。

3.冉求的性格:遇到困難退縮及推脫
當然如果更枝節的,我們可以看到冉求在這一篇裡面看出他的一個性格,以及在為政上面可以再努力或者比較欠缺的部分,就是比較退縮,或者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會做一種推脫。那這個其實我們也經常犯這樣的錯誤。

(二) 本章談為政之道可以運用在當今社會
1. 君臣關係就是老闆員工關係
這一篇看起來是講為政,古代的君臣關係,其實我們也可以回到現在我們工作的,就是我們工作單位的主管,或者是我們公司的老闆跟員工之間的一個關係。

2. 老闆要營造均、和、安的工作環境
(1)作為一個老闆,怎麼樣在主動的作為上面,營造一種機會均等、公平的一種工作環境,讓所有的員工在手下做事的時候能夠展現自己的才能——就是這個和,自己內心的一種和樂,那也營造出自己跟員工、或者員工跟老闆之間的關係的一種和諧,或者員工、員工之間的一種和諧。
(2)如果這樣子能夠主動去營造這樣的環境的話,那在君臣之間的關係,或者老闆、員工之間的關係,就是一種相互的觀待。
(3)我們前面常常提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員工非常感謝老闆辛苦的創業,也感謝老闆給予這樣工作的機會,讓自己可以展現長才實現理想;那老闆也非常感謝員工,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裡面能夠盡心盡力的為公司付出,無怨無悔為工作創造更多的一個價值,讓公司能夠不斷地發展、永續的經營。
(4)我想這個均、和跟安呢,也可以在今天,員工跟老闆,或者主管跟部屬對待之中呢,得到一個很好的一種印證,或者一種引申。

3.和樂的國家會吸引外國人,進來發揮長才。既來之,則安之。
(1)那當然,另外一個,其實不只是員工之間,在所有的今天我們跟國家之間的關係,也是可以從這個角度去看的。
(2)那如果這個社會是一個和樂的社會,是一個能夠發揮理想的社會,是一個機會均等的社會,就是學習機會均等的社會,那這個社會應該是,不只是本國人安居樂業,非常喜歡,長期的居住,或者一直呆在這個地方延續子孫,落地生根。
(3)那也會吸引國外的百姓,到這個國家來發揮自己的才能,那這個是另外一個所謂“既來之,則安之”,近悅遠來這樣的一個功效。

(三) 總結
那整個看下來,《季氏篇》的開篇呢,就是一個以為政為開始的一個開端,可是又不僅限於為政,在這一篇裡面,我們也可以把這一篇所學的一些內涵呢,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上,或者應用在我們的工作中。
好,那就跟大家簡單學習到這邊。

論語 季氏十六 第1章-10

1-10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白話〉
現在,仲由和冉求你們兩個人輔助季氏,遠方的人不歸服,而不能招徠他們;國內民心離散,你們不能保全。
〈文義〉
1.遠人:就是專指這個顓臾
〈思維提綱〉
1.為什麼孔子說:「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
2.後來三桓的家臣陽虎謀反,這個也印證了孔子這段話,為什麼孔子老師的預測這麼準確呢?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 三家分晉是指東周時代,晉國被韓、趙、魏三氏族等晉大夫勢力所瓜分的事件。因此韓、趙、魏三國又被合稱為「三晉」,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天子始封三家為諸侯國。司馬光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鑑》的記載就從這一事件開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作為春秋與戰國的分界。一般情況以本年作為戰國元年。
2. 陽虎,姬姓,陽氏,名虎,一名陽貨,春秋魯國人,孟孫氏的族人,季孫氏的家宰,一度「陪臣執國命」,控制三桓,掌握魯的實權,囚禁主公季桓子三年,最後造反失敗,逃奔晉國。
二、重點摘要
(一)用霸道武力的方式臣服別人,結果是禍起蕭牆
那接下來我們看最後,孔子的話裡面回到了季氏伐顓臾的這個事情上面。
1.所以他對於冉求跟子路就說“今由與求也相夫子”,就是輔佐季孫氏,可是“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這個遠人就是專指這個顓臾,就是國外之人,他國之人。那不能用文德招徠他們,最後只會“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2.這個“分崩離析”,當然也是當時魯國的現況。我們看三家分晉,魯國的家臣,三桓的家臣陽虎執政,所以等於是一層一層的僭越,所以整個國家其實分崩離析,君臣相伐,國君逃往國外,這個在魯國的歷史裡面,就是在孔子的時代,也是經常發生的。
3.所以最後,面對遠人不服、邦分崩離析,是不能來,又不能守,可是最後卻選擇了一個“謀動干戈於邦內”——發動戰爭,以力服人的方式,是不能忠心、心悅誠服的。
4.孔子說,這樣的一個處置,最後就是動武,用霸道武力的方式來要臣服別人。所以孔子說“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
5.這個蕭牆,就是進入門中的一個實牆,一般我們講照壁、屏風等等。那這個蕭本來是肅的意思,就是進入家門,有這樣一個照壁、屏風的格局,讓整個主客之間,有一種嚴肅、肅穆的態度來互相對待。所以蕭牆之內,也就是在自己的房子裡面,也就是在自己家族裡面。
6.讓我們看後面,我剛提到這個三桓的家臣陽虎謀反,專政謀反,這個也印證了孔子這段話,所以我們有一個成語叫“禍起蕭牆”。
(二)聖人對於事理的通透,故能精準的預測
1.那這個部分,我們可以看到孔子作為一個聖者的一種前知,對於未來事情的發展,有一種精準的預測。
2.那這個精準的預測,不是孔子有特別什麼樣厲害的一個神通,而是循著事情的本質跟原則,然後違反了這個本質跟原則,當然就會招致災禍。
3.而且為政其實就在一種上行下效,所以,上樑不正下樑就歪,上下交相利,那當然,最後就會被這個貪求的心被反噬了。
4.當這個三桓覬覦魯國境內的顓臾,那當然,三桓的家臣也會覬覦於三桓的權勢跟富貴。那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聖人對於事理的一種通透。
好,那整篇的文章呢,大概是這樣子的一個內容。

論語 季氏十六 第1章-9

1-9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白話〉
因為這樣,如果遠方的人還不歸服,就整頓禮、樂、文教招徠他們;已經來了,就讓他們安心住下去。
〈文義〉
1. 文德:文治之德。
2. 來:招徠、招致。

〈思維提綱〉
1. 孔子提點冉有,季氏攻打顓臾的主因是什麼?
2. 孔子認為如果遠方的人不服,那要如何做?
3. 孔子認為修文德以招徠遠方的人之後,就夠了嗎?還該怎麼做呢?
4. 對本段,你認為可以在生活上如何運用?

〈義理解說〉   講師: 蔡忠道 老師  6分30秒
一、引用經文
1. 《論語•先進•16》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2. 《論語•學而•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二、重點摘要
(一)孔子點出季氏攻打顓臾是因為無止境的貪求
1.好,那講完了內政呢,我們來談談對外是如何。那如果作為一個國家的治國者,能夠做到均和安,而不是念茲在茲的寡跟貧的話,那這個國家就應該能夠蒸蒸日上,能夠上軌道。
2.那如果我們順著季氏將伐顓臾的這樣的一個事件的話,那我們可以想得到說季氏為什麼攻打顓臾呢?其實就是把注意力專注在自己的寡跟貧。
3.那季氏客觀條件不夠好嗎?其實沒有。《先進篇》裡面說季氏富於周公,他是富可敵國了。
4.所以這種貪求的心哪,不是因為這種客觀條件的好或不好而會減損,而是我們心對於一種慾望的追求,或者外在物質的追求,一種無止境的一種需求跟嚮往,那這個是一種貪求的心。那貪求的心自然就會專注在外在的貧跟寡,所以前面這段話其實也是針對季氏將伐顓臾這件事情的一種指點,或者說一種破除。

(二) 孔子開展出「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的政治理想
在這樣的基礎上,孔子開展出的他的政治的理想。好,那有了這樣的一個作為之後,照理說,國內應該是上下相安哪,百姓安居樂業,君臣關係非常和諧,是一個非常理想的一個國家跟社會。

(三) 如果遠人不服,孔子說「修文德以來之」
可是這樣的一種、這麼好的一種政治作為,或者這麼理想的一個政治環境,或者國家的環境,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聽聞、知道、信受呢?其實也不見得。
1.若「遠人不服」,反求諸己,修文德以來之。
所以後面就有講“夫如是,故遠人不服”,這個“故”不是“因為所以”的所以,這個“故”是假設。如果遠方的人還是不服,就是不理解,不理解這個國家這樣的一種美好的處境,可能就有很多的誤會。那儒家的學習就是反求諸己,“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就是反求諸己。所以如果遠人不服怎麼辦呢?也就“修文德以來之”。
2.「修文德以來之」的做法
那這個文跟德就是,文,就是禮樂之文,三代之文,三代文化的禮樂。那這個德呢,應該就是為政以德,就國君修德,以身作則的德。就是在禮樂的教化跟國君的德行上更加的努力跟深廣,那希望透過這樣的一種做法,能夠讓遠人真的由衷的佩服,或者誠心的悅服,然後願意到這個國家來生活,所以則修文德以來之,這個“來”就是招徠、招至。

(四) 既來之,則安之
1.這些遠人、遠方的人,到我們國家來,來了是不是就結束了呢?沒有。“既來之,則安之”。
2.這個安又會扣合到前面的均、和跟安。我們前面說過,這個安應該是均跟和的一種效果,一個國家就是社會最好的,應該就是安和、安樂、安定。
3.所以一個國外的百姓來到我們國家,我們應該努力的讓他融入這個社會,也獲得平等的對待,這個均,那在這個國家裡面,他可以安定的生活,也可以跟這邊的人有一種和諧的相處,獲得支持,獲得鼓勵。
4.所以來了之後,不是責任的結束,而是一個主政者責任的開始,既來之,則安之。這個是對於外國、外交上面怎麼樣去擴大仁德,或者仁政禮樂之治的一個影響。孔子在這邊,我覺得也做了非常精彩的一種開顯。
5.舉台灣的外勞為例子:
台灣社會這幾年很多的外勞,東南亞的外勞,包括菲律賓,包括印尼、越南外勞非常多,那台灣的雇主呢,大致上也都能夠善待這些外勞,可是呢也有很多雇主,就是凌虐這些外勞,就是工作時數非常長,然後剋扣他的待遇,然後做他在契約上面不是該做的事情,甚至有些身心的凌虐,這個也時有所聞。整個社會對於外勞呢,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來台灣做比較基礎的工作的外勞也很多的剋扣,這也是台灣社會還要再學習的地方。

(五) 本段小結:
讀到這一段,就會覺得孔子這樣子對待外人,怎麼樣用一種視他如己的方式,把執政者把一個怎麼吸引他到我的國度來生活,擴大我的影響力,擴大德政的影響力,然後來了之後怎麼樣讓他能夠安居樂業,能夠安頓在這個陌生的社會,融入這個社會裡面,跟一般的百姓無分無別的受到最好的待遇,那這樣的政治理想,其實我覺得是說得非常非常的深透。

論語 季氏十六 第1章-8

1-8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白話>

我聽說,無論是有國的諸侯還是有家的大夫,不怕貧窮,就怕財富不平均;不怕人少,就怕動亂不安。財富平均就無所謂貧窮,團結和睦就不怕人少,安定就沒有傾覆的危險 。

<注釋> 

1. 聞:聽聞。
2. 有國:有國的諸侯。
3. 有家者:有家的大夫。
4. 不患寡:不怕貧窮。
5. 患不均:怕財富不平均。
6. 不患貧 : 不怕人少。
7. 患不安 : 怕動亂不安。
8. 蓋均無貧 : 財富平均就無所謂貧窮。
9. 和無寡 : 團結和睦就不怕人少。
10. 安無傾: 安定就不會傾覆。

<思惟提綱>

1. 孔子提到治國有哪些正面的原則及負面的遮止?
 
2. 孔子說,主政者主要不在擔心寡跟貧,最要擔心的是什麼? 為什麼?

3. 什麼是 ”均”呢?什麼是”和”呢?其內涵為何 ?

4. 均、和、安,三者的關係為何 ?

5. 孔子主張怎麼做,以達到“均”安“和”這兩項治國原則 ?

<義理解釋>季氏篇-第1章(8)蔡忠道 老師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學而.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二.重點摘記

原文 :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一.本段分成兩個小節,前者談內政後者談外交 

1. 第一個小節 : 從孔子“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一直到“安無傾”;第二個小節 : “夫如是”到“則安之”。

2.第一個小節,其實是孔子對於一個治國的一種原則,一種正向的提點,及這個負面的一種遮止。第一小節主要是對國內的,自己國家治國的原則。
第二小節,是對於遠人,就是他國的百姓,怎麼樣形成一種號召跟影響力,從這個為政以德的角度去出發。

3.所以一個是內政,一個是外交,或許我們可以簡單的這樣去區格。

我們看第一小節 : “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二. 有國有家者,該擔心什麼? 不用擔心什麼?

1. 有國有家者
 (1) 在古代,國跟家是兩個層次,國應該是諸侯之國,  這個家是大夫之家。

  (2)“有國有家者”,就是一個治國者,或者是執政的一個權臣。

 2. 在治理國家的時候,要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孔子提到,一個主政者最重要的是要患,患就是要擔心。擔心什麼?擔心不均,擔心不安;而不要擔心寡跟貧。

三. 主政者主要要擔心的,不是寡跟貧。

  1. 什麼是寡?什麼是貧?

這裡,我們稍微梳理一下,什麼是寡?什麼是貧?
  我們常常說 小國寡民嘛, 這個“寡”就是百姓不多,就是國家統治的百姓並不多,就是一個小的國家,規模不大的國家。“貧”呢,就是財物比較匱乏,不是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 我們今天的話叫做GDP可能不是非常的高。

2.孔子說,這兩件事情不是主政者主要要擔心的,國家大不大,百姓多不多,財富豐不豐厚,這個都不是一個主政者該要擔心的。

3.我們想想看,當一個主政者,出生在一個諸侯世家,或者帝王之家,或者因為家族的關係,歷代作為主政的大臣,那主政的國家是大、小、貧、富,這個一開始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情景,所以這個事情不是我們能決定的,所以應該不是擔心的重點。

4.就好像我們前面常常提到,在我們個人修養上面,外境的順或逆,不是我們要擔心的,我們要擔心的是,主觀上的學習跟精進的這個部分。

5.所以這個寡跟貧,就不是我們一個主政者,一開始接掌國政所能決定的因素, 所以第一個是不要擔心這個。

四. 主政者要擔心的,是不均跟不安。

1.我們從正面去解釋什麼是 ”均”呢?
(1)朱熹的解釋我覺得很有意思,就是他的均叫“各安其分”。
所以,朱熹從儒家的正名的思想,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個角度來說均。
(2)所以這個均呢,如果順著這樣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來說的話,那它就不是一種齊頭式的平等,也不是一種分配上的一致,而是就你所在的身份、地位,以及你所承擔的責任、義務,以及付出的努力來說這個均。
(3)我的意思是說,當不同的身份、地位的人,所獲得的待遇跟資源是不一樣的;付出的努力不一樣的人,所獲得的回報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均是當相應與身份、地位所應負擔的責任,以及所應盡的義務來說這個均,兩個相符合來說這個均。
(4) 比如說,欸,國君的馬車跟大夫的馬車就會不同。那你不能說,欸,那國君的馬車為什麼這麼豪華?為什麼他的馬都是純色的馬,那可能大夫或者是大臣,可能就沒有這麼講究,那不能在這個表相上面去談那個均,而是要相應於他的身份地位去談那個均。
(5)那同樣的,在我們現在社會分配的這樣的一個角度來看的話,也不能是一個齊頭式的平等。
比如說,國家有時候在推行一些福利政策的時候,有時候也會排附條款。
比如說,台灣曾經要補助學生營養午餐,那要一體適用的全部補助嗎?還是如
果可以負擔的家庭就不用補助。
(6)那也就是說,那個均不是齊頭的平等,而是相應於個人不同的緣起跟條件,而給予相對合理的一種對待跟回饋,承擔責任、盡義務,都是從這個角度去看,那這個是均。

2.  ”安 ”我們就比較容易理解 :

一般是講上下相安哪,就是臣對君能夠盡忠、敬重,君對臣能夠謀福,能夠把臣子的需要能夠放在心上,以臣子的安樂為安樂,那這個所謂能夠營造一種上下相安。

五. 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接著往下看,說“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1. 第一個 , 正面的“和”負面的“傾”:
那前面講了均跟安,後面呢,特別又免除這個“和”,正面的“和”以及負面的“傾”,這個在內容上似乎是更豐富,這是第一個。

3. 第二個, 寡跟均對舉,貧跟安對舉:
第二個,如果仔細的閱讀者會注意到,就是說前面孔子一開始講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個寡看起來是跟均是對舉的,那不患貧而患不安,這個貧跟安也是互相對舉的。

4. 多了“和”跟“傾” 對舉似乎有些調整:
可是後面這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除了內容上多了一個“和”跟“傾”之外,在對舉上面似乎有些調整。

(1)前面是寡跟均相互對舉。
(2)那後面卻是均跟貧相互對舉。
(3)寡反而是跟和相互對舉。

5.那這個在解讀上常常會形成我們的一種困擾,是不是在文字上有一些錯謬或是應該調整的地方?
那我個人的體會是,在古文的解釋上有時候是互相為證,互文為證,互相為證。
                                                                                 6. 寡、貧、傾,是負面的 :
也就是說,這裡,我剛剛在理解的時候,也是從寡、貧或者我們再加上傾,這是比較負面的,應該避免的,或者不應該多憂慮的。

7.均和安,是正面的 : 
(1)那我們剛提到,比如說,欸,這個均,每個人獲得的機會平等,相對於身份有不同的對待,因為你的努力可以獲得不同的成果,
(2)如果能夠營造一個機會均等,個人的努力、個人的身份,跟你所收到的回報跟看重是相符順這樣的一個均、平等,
(3)真正平等的一個社會的話,那人民多不多、財富豐富不豐富、國土大不大,就不是要觀顧的重點,或者說就不是要憂患的一個重點。
(4)那甚而就說,如果是一個均、一個機會均等的社會,那就能夠減少百姓少、國土小、還有經濟不是非常富裕這樣子看似表面上的一種困境。

8.如果這樣去理解的話,那後面講的和,也是如此的。
如果是一個上下相安,君臣、人際和諧的一個社會的話,那國家小、人民少、財政可能不是非常的富裕,這個也不會成為一個國家動盪不安的不利因素,不必然成為不利的因素。

9. 均、安、和,或者安、和、均可以一起解釋 :
(1)我就是說,在解釋的時候,寡其實是可以相對於均、安、和,或者說安、和、均也可以一起去解釋。
(2)或者是解除、解決這個貧、寡跟傾的這個不利因素,所以就不需要這樣一一的很機械的去對舉。
(3)那如果這樣去一一機械的去對舉的話,那前面寡跟均是對舉,那為什麼後面均跟貧又對舉?
(4)所以我的意思是說,均可以跟貧,均也可以跟寡,或者均可以解決貧,均也可以解決寡。那我是從這個角度去理解,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就是那個和,剛剛我們均也稍微解釋。那安比較容易理解。

六. 孔子透過禮樂、德治教化,達到“均”跟“和”兩個治國重要的原則:

1. 那這個和呢就是一種和諧嘛,那我們前面也學習過這個和諧至少應該有兩個層次:

一個是自我的和諧,就是身心的和諧;第二個,就是人際的和諧。

那自我的和諧跟人際的和諧呢,都要放在儒家德治跟禮樂之治的角度來看。

2.我們說“禮之用,和為貴”,那樂之己也是以和樂為本。
所以禮樂的一種治國的一種方式,就可以營造出一種自我的和諧跟人際的和諧。3.比如說禮,禮就是我們要實踐仁的一種落實,那禮的一種規範 ,看起來是規範,其實是一種人情的一種體貼,待人著想的體貼。所以因為我們希望體貼別人,在各種情境的一種學習、困難,所以,就有各種禮的規範。

4.我們前面舉過,比如說婚禮,體貼新嫁娘的一種融入家庭、新家庭的一種不安;喪禮,體貼這個喪家那種親人過世的一種悲傷,所以才有各種禮的一種規範,跟看起來是一種制約。所以通過禮的實踐,我們可以在內心中有一種和諧,就是把自己的角色給扮演好,面對各種情景把握到的根本。

5.那在人際互動中,通過朋友有信、父慈子孝、君臣有義、夫婦有別等等,也可以營造出一種和諧的人際關係。

6.那音樂更是如此了,透過音樂、純正的雅樂呢,可以讓我們的心情獲得一種深刻的一種平靜跟寧靜,那也透過音樂呢,可以相互的一種溝通,情感上的交流跟溝通。

7.所以在這裡,孔子就透過禮樂的教化、德治的教化,來捻出“均”跟“和”這兩個治國非常重要的原則。

七. 安是均跟和達到的一個功效  

 那這個安呢?我覺得應該是均跟和達到的一個功效,就是國家非常的安定,君臣的關係非常的和諧。所以,朱熹解釋叫上下相安,上也安,下也安,上下之間的關係也是非常的安和的。

八、總結

好,那這是這一段孔子在為政以德以及禮樂教化的基礎上,帶出了兩個非常重要
的治國的原則,一個是均,一個是安。

那這個均跟安,或者加一個和,均、安、和這三個這樣的原則。

我覺得重點應該是均跟和,那在這樣的原則底下呢,我覺得是在孔子為政思想上的一種更仔細、更清楚的一種指涉,或者是一種安立。

論語 季氏十六 第1章-7

1-7.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論語•季氏•1》

〈白話〉
孔子說:「求啊!君子最痛恨的就是有意避開自己的貪婪不談,還一定要說出牽強的飾詞來搪塞。
〈文義〉
1. 疾是痛恨,舍同捨。
2. 必為之辭:必為之飾詞以遮掩。
3. 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何晏註:「舍其貪利之說,而更作他辭,是所疾也。」

〈思維提綱〉
1.今天的進度之前,冉有為自己辯護了幾個理由?
2.本章您還記得前面,夫子認為征伐顓臾有哪些過失嗎?
3.由今天進度的這句話中,夫子認為冉有伐顓臾的想法是什麼 ?

〈義理解說〉
一、前情提要
1.冉有跟師長報告:"有事於顓臾”
夫子認為: 冉有有錯。家臣就有責任協助或擋下主子做合理或不合理的事,” 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有不該伐的原因。 夫子主張治國以禮,為政以德的政治主張,反對強行霸道,訴諸武力。所以既為家臣就應該勸阻,況且執政大夫,對於國家的大事——戰伐、攻伐、戰爭這樣的事情是無權做主的。家臣要想法子幫主子行事和於禮法
1.冉有明顯的推脫之詞。"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推給他的主子/拿夫子當擋箭牌)。
夫子 (1) 引名人名言,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2)詰問:焉用彼相---危而不持,顛而不扶 (3)舉喻"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看守者的失職
周任,周時大夫,一說為古之良吏。其人正直無私,疾惡務去。
2.冉有再辯解: 「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二、第七天進度重點摘記
冉有這樣子的說出事情的真相"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孔子的教誡
1. 孔子說求,也是非常親切的叫著冉有的名字,說“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所以還是就言語上的閃躲來教誡冉有。
2. 就是為了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慾望,遮掩這個慾望呢,然後卻說東道西、閃躲其詞,那這個是一個君子應該避免的。
3. 我們知道我們所有的言語呢,其實跟我們自己內心的修養是息息相關。
4. 比如說,孔子非常強調要慎言,要時然後言,那言也代表我們內心的一種狀態,所以如果我們對於自己內心真實的狀態加以遮掩,尤其是過失加以遮掩的話,那我們可能就會變成一種巧言,變成一種令色,那這個是在修行上或者學習上,是一個應該避免,或者竭力應該避免的一種錯謬。所以孔子先從這個角度去教導冉有。
5. 後面孔子就藉著這個機會呢,教導冉有、子路,兩位政事科最重要的弟子的機會呢,大發議論,談論他對於國家、治國的一個方針,那後面這幾句話應該是這一篇非常重要的內容。

論語 季氏十六 第1章-6

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白話>
冉有說:「現在顓臾,城牆堅固又離費城很近,現在不奪過來,將來會成為子孫的禍害。」

<注釋> 
1. 固:堅固。指防範外敵侵犯的城牆是堅固的。
2. 費:音「必」,季氏的私邑(私人領地),今山東省費縣,靠近顓臾。
3. 不取:不奪取、攻打下來。
4. 憂:禍害。

<思惟提綱>
1. 冉有不得不說出「季氏將有事於顓臾」真相,為什麼?
2. 請問「季氏將有事於顓臾」的真相,為何?
3. 你認為冉有參與這樣的謀劃嗎?

<義理解釋>蔡忠道 老師
<重點摘記>
好,接著我們學習第三小節。那第三小節也是從冉有的辯解開始,
一、本段落原文
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二、冉有不得不說出真實
這段話其實非常耐人尋味,冉有一開始面對孔子老師的指責呢,其實是比較退縮迴避的,所以把責任推給季孫氏。那孔子對於臣子的一種責任呢,說你如果沒有離開,其實國君的所作所為,其實作為臣子是要負相當的責任,那既然不能閃躲呢,冉有就說出了事情的真實。

三、為何在乎顓臾近於費?要攻打它?
1.這個“固”呢,就是城廓非常的完整而堅固。這個“費”呢,就是季孫氏的私人的封地。
2.就好像狡兔三窟的孟嘗君,他的封邑是薛,所以馮諼為孟嘗君市義,買了這個義,所以讓他能夠無後顧之憂。
3.也就是說,這個大臣的私人的封邑呢、封地呢,等於是他的根據地,那在政治順遂,尤其是不順遂的時候呢,可以退回自己的根據地,東山再起,所以這個地方對於這些執政大臣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4.顓臾呢,跟季氏個人的封邑這個費呢是鄰近,而且城廓很完整且堅固。
5.我們可以想像,顓臾這個附庸國呢,其實是百姓跟國君之間呢是非常的和樂,那治國上面也非常的有成績。所以對費來說,或者對季孫氏來說,就形成一種有形無形的一種對比跟威脅,所以季孫氏是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要攻打顓臾。
6.所以冉有才會說“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這個子孫當然是指季孫氏的後代。那這段話就很清楚的呈現了:
第一個,季孫攻打顓臾真正的理由,其實是為了個人的私利,也就是貪圖顓臾的人民、百姓、財富以及城池。
第二個,冉有其實本身就是參與這樣的謀劃,所以前面冉有的那個“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其實就是很明顯的推脫之詞。

論語 季氏十六 第1章-5

1-1.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
1-2. 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1-3.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1-4.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1-5. 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白話〉
1-1. 季孫氏想要攻打顓臾小國。冉有和子路一同來見孔子說:「季孫氏將要對顓臾國採取軍事行動。」
1-2. 季氏要攻打顓臾,冉有、季路去見孔子說:「季氏快要攻打顓臾了。」孔子說:「冉求,這不是你的錯嗎?顓臾曾做過先王的東蒙主,而且就在魯國境內。是魯國的一部分,為何要打它?」
1-3. 冉有說:「這是季氏的主張,不是我們兩人的意思。」
1-4. 孔子說:「求,古時周任說過:『陳力就列,不能者止。』為人輔相者,要量度自己的能力,能做就做,不能做就告退。否則見人危險而不能維持,見人顛倒而不能扶起,那個人又何需你做他的輔相呢? 」
1-5. 況且你說攻伐顓臾是季氏的主張,這話已錯了!譬如猛虎野牛從檻欄裡跑出來,珍貴的神龜和玉器在盒子裡毀壞了,如果說這不是管理的人失職,那應該是誰的過錯呢?」

〈文義〉
1. 虎兕:虎兕指猛獸。如猛虎野牛.
2. 柙: 關禁猛獸的檻欄。
3. 龜玉:龜指龜殼,古人以為祭器;玉是石之美者,均為寶貝。
4. 櫝: 藏寶的盒子。

〈思維提綱〉
1. 孔子舉了兩譬喻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 要表達什麼?
2. 作為一個臣子該如何輔佐國君?身為一個部屬又該如何輔佐主管?
3. 身為家臣的冉求犯了哪兩個過失?身為屬下的您,有嗎?如何防犯?


〈義理解說〉講師:  蔡忠道 老師  5’22”
一、 引用資料
1.《孟子•萬章篇》:君有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去。
2.《孝經•事君篇》: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二、重點摘記
 (一) 解釋原文
而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孔子就說你這個話其實是推脫責任。第二個喻,虎兕出於柙,柙就是那個柵欄,這些兇猛的野獸啊,野牛、犀牛、老虎從這個柵欄跑出來。美好的龜玉啊藏在這個匣,“櫝”,“櫝”就是盒子,藏在櫝、盒子裡面卻壞掉了,那這個是誰的責任?當然是看管人的責任。

(二)“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影射什麼?
1. 那這段話意思是什麼呢?後面兩個其實都是反面的喻,那前面是一個正面的陳述,也就是說,作為一個臣子啊,那應該要盡力的輔佐國君,這是周任所表達的話。
2.《孟子•萬章篇》裡面有提到,就是說,君有過要勸諫,反復之而不聽,就要離開。《孝經•事君篇》裡面也提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或者將順其美,匡救其惡,這個就是陳力就列。“君有過則諫,反復之而不聽,則去。”就是不能則止。也就是說,周任這個話,其實是有經典上面非常強有力的根據。
3. 當國君賞識一個臣子,賦予臣子某些權位的時候,對臣子是有相當大的期待,能夠為百姓、國家做一點事情,做事貢獻國家,造福百姓。
4. 作為一個儒家的儒者,學而優則仕,進入仕途裡面,也有自己深刻的期許。 所以不管是自我的期許,或者是國君的期許,百姓的期待,國家的期待,那作為一個臣子,就應該非常努力去把這個臣子的工作或者角色扮演的非常好。
6. 《孝經》那個話其實說的非常非常的好,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對於國君做對的事情,要擴大它的效果;當國君犯錯的時候,要去補救,要去把他拉回正道。
7. 那難的是,國君不一定聽勸,所以當國君有錯的時候,一定要勸諫,有時候是委婉地勸諫,有時候是強力的強諫,犯顏直諫;那國君都不聽的話,那只能選擇離開。那為什麼是這樣子呢?因為儒家是以道事君,就進入仕途是懷著理想,懷抱理想進入仕途,不是為得、謀得一官半職,或者為了生活的營生。那既然懷抱理想來進入仕途,所以理想不能實現的時候,就必須要離開。

(三). 冉求犯兩層過失
1. 如果一個大臣,作為大臣,先要盡力輔佐國君,君主有過,要盡力的勸阻或者挽救他的過失,補救他的過失;那不能勸阻,儒家認為就應該要離開,那你有其他的理由留下,就有責任,就要負擔責任。
2. 就是說,當國君犯錯的時候,這個事情你就不能推脫給國君,所以孔子才會說“爾言過矣”。
3. 所以前面“無乃爾是過與”,第一次談到過;第二次爾言過矣。第一個,你的話是在推脫責任,第二個更深刻的是,當一個臣子就應該努力輔佐國君,國君不聽你的話,你應該離開,如果你不離開,那其實你就擔負了挽救國君過失的責任,所以不能把這個過失呢,直接就推卸給國君,這是不對的。
4. 所以這兩個過呢,就可以說明冉求的言語上的過失,以及心態安立上的過失,這兩層過失都是冉求所犯的。

論語 季氏十六 第1章-4

1-4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白話>
孔子說:「求,古時周任說過:『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為人輔相者,要量度自己的能力,能做就做,不能做就告退。
否則見人危險而不能維持,見人顛倒而不能扶起,
那個人又何需你做他的輔相呢? 」
<文義>
 1.「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馬融注:「周任,(任,平聲。) 古之良史。
言 當陳其才力,度己所任,以就其位,不能則當止。」
陳,布也。展現(你的能力)。
列,位也。就是你的位置。 
2. 焉用彼相矣? 
焉,於虔反。相,瞽者之相也。
言二子不欲則當諫,諫而不聽,則當去也。

<思惟提綱>
1. 孔子提到〜作為一個臣子,所有的作為以及在心態上該怎麼樣確立? 

2.孔子後面〜舉了什麼 譬喻 教導冉有﹑季路兩位學生呢?

3.前面第二天的進度〜“ 無乃爾是過與? ”第一次談到過;
  明天第五天的進度〜“ 爾言過矣! ” 第二次談到過; 
  這兩個過〜呈現出冉求在言語上及心態安立上的什麼過失呢?  

4.想一想〜在《論語•為政篇•第3章》
        我們學過:“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內涵 。
本章〜  孔子透過季氏將伐顓臾,子路跟冉求來請益解決的方法,
這樣的一個事件,是否點出儒家為政以德的追求,跟細緻的為政原則呢?

<義理解釋>  2 分 7 秒
一. 引用經文
    (無)
重點摘記
季氏篇-第1章(4)-義理解釋 蔡忠道 老師
(一) “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好,那孔子接下來就正面的提到,就是〜作為一個臣子啊,應該所有的
作為 跟 在心態上 怎麼樣確立? 所以孔子就說,求,非常親切地教導
這個學生,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先引了一個古代的賢者周任說過這樣的話,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陳”就是展現,要展現,而且要竭盡所有的能力,展現你的能力。
“列”就是你的位置。你有這個位置,就應該全力以赴,然後善儘自己
的職責。 那萬一不能者止,萬一這個客觀的環境,或者說國君呢不能
賞識,那如果做不到的話就止,“止”就是應該要離開。
(二)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好了,那孔子後面就舉了兩個喻,一個叫“危而不持,顛而不扶”,
那“危”跟“顛”,就是遇到危險啊或者說要跌倒了,你不去扶持他,
那“則將焉用彼相矣”?
這個“相”就是輔佐聾盲的人,就是要幫忙那個眼睛瞎掉的人呢,
就幫他在旁邊輔助、協助他走路、做事的人。
也就是說,如果這個眼睛不方便的人遇到危險,
你都不去扶他,不去幫忙他的話,
那這個相是沒有必要的。



【再想一想】
◎季氏攻打顓臾〜為何站不住腳?此舉〜為什麼孔子深深的不以為然呢? 
從三個層面來總結孔子的這一段話:
1. 第一個,顓臾是魯國的先君所封的一個封疆大臣,負責東蒙山的祭祀,
堅守職位,沒有犯任何大的差錯。所以對於這樣的堅守職位的封疆大臣
的附庸國,那是不能攻打的。
2. 第二個,顓臾其實是歸附於魯國,是魯國的附庸國,
而且就在魯國的境內,所以也是不必攻打的。
3. 第三個,即使顓臾有錯,要攻打顓臾,這個也不是季氏的事情。
   孔子講君君臣臣,作為一個執政大夫,對於國家的大事——
   〜戰伐、攻伐、戰爭這樣的事情,大夫是無權做主的。
   在《季氏篇》的第二章,孔子就說的非常的清楚〜
   禮樂征伐是自天子出,不是自諸侯出,何況是大夫,
   在魯國的境內,主要當然是魯國的國君。
   所以,季氏攻打顓臾〜不能打,不必打,而且也不是季氏的事情。

 本章前面第二天的進度〜“ 無乃爾是過與? ”第一次談到過;
  明天第五天的進度〜“ 爾言過矣! ” 第二次談到過; 
  這兩個過〜呈現出冉求在言語上及心態安立上 的什麼過失呢?  
                 期待下回 (後面七天) 分曉

在《論語•為政篇•第3章》
   我們學過:“道(音:導)之以德,齊之以禮”……的內涵 。
本章〜  孔子透過季氏將伐顓臾,子路跟冉求來請益解決的方法,
這樣的一個事件,是否點出儒家為政以德的追求,跟細緻的為政原則呢?

《季氏篇》的開篇,以為政為開端,可是又不僅限於為政,
  在這一篇裡面,我們也可以把這一篇所學的一些內涵〜
  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上,或者應用在我們的工作中。
           期待忠道老師 在未來七天的共學中 娓娓道來

論語 季氏十六 第1章-3

1-3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白話〉
冉有說:「這是季氏的主張,不是我們兩人的意思。」
〈文義〉
1. 夫子欲之:夫子,一般敬稱,此指季氏。
2. 欲之,要這麼做。
3. 朱注:「按左傳、史記,二子仕季氏不同時,此云爾者,疑子路(即季路)嘗從孔子自衛返魯,再仕季氏,不久而復之衛也。」
〈思維提綱〉
1.夫子的這位學生—冉有,除本章外,還在哪些篇章和他相遇過?
2.您對冉有回應夫子的這句話,是否有種熟悉感?原因何在?
3.本章,我們可以如何實踐於生活(自我修練)中 ?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論語•先進•16》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2.《論語•雍也•6》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3.《論語•先進•21》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二、重點摘記
(一)申論夫子對冉求的指導 
1.回顧一下第二小節,孔子一開始呢,就指出冉求是有過失的,那這個或許我們可以參考《先進篇》。《先進篇》有一章提到冉求在季氏手下做事,就是“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就是季氏已經非常地富裕了,富可敵國了,可是呢,冉求還是為他斂財。
2.那孔子就認為這樣的作為呢,就已經違失了一個臣子該有的本分,所以孔子說:“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哇,那這個指責其實是非常的嚴厲的,就是幾乎是要把冉求啊逐出師門的味道了。
3.那我想孔子是對於冉求是愛之深責之切,對於一個弟子啊,在為政上面背離了孔子為政的一個理想。那這個或許我們可以看到,就是說即使像孔子這麼優秀的弟子啊,在為政上有非常好的才華,“求也藝”,這個子路呢,“由也果”,果敢,多才多藝,在為政上確實能有一番作為的弟子,這麼優秀的弟子,在面對具體的實踐的情景呢,其實也會有很多的違失。
(二)冉求心相剖析
1.所以前面提到冉求跟子路回到孔子身邊,跟孔子請益這件事情,我覺得也不無求救的味道,所以孔子一開始就指點了冉求的過失。
2.那可是冉求似乎在這個時候,並沒有深刻的體會到孔子的教導。所以冉求說:“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那這段話呢,你看第一個夫子,夫子就是季孫,就是他輔佐的季孫氏,也就是說,攻打顓臾這件事情呢是季孫氏的主張,吾二臣,就我跟子路呢都沒有這樣的主張。
3.把子路這個好朋友也是同事、又是好同學,給拖下水了。那冉求這樣的說法,顯然是一種推卸責任的說法。
4.那我們可以想到就是孔子對於冉求跟子路的觀察——就是求也退,那求這個學生呢其實是比較退縮的,那這個地方也可以看得出來,冉求那種退縮的一種性格,就是遇到師長的一種比較嚴格的,或者嚴厲的教誡的時候,冉求是把責任推給別人的。
(三)我們可以反思的點
1.那我們也常常會這樣子,比如說,欸,我們考試沒有考好,回去父母親問我們說,欸,考試怎麼沒有考好呢?哦,老師題目出的太難了,或者是說,哎呀,我們每次要讀書的時候班上都很吵,班上這個學習氣氛不佳,
2.這是我們很習慣的把自己沒有做好的事推卸給別人,那這個其實是一種學習上的一種退縮的一種形象。冉求是這樣子,其實我們也常常犯這樣的錯誤

論語 季氏十六 第1章-2

1-1.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
1-2. 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白話>
季氏要攻打顓臾,冉有、季路去見孔子說:「季氏快要攻打顓臾了。」孔子說:「冉求,這不是你的錯嗎?顓臾曾做過先王的東蒙主,而且就在魯國境內。是魯國的一部分,為何要打它?」
<注釋> 
1、季氏:季康子,春秋魯國大夫,把持朝政,名肥。顓臾(zhuān yú),小國,是魯國的屬國,故城在今山東費縣西北。舊說季氏貪顓臾土地而攻之。依文意乃季氏與魯君矛盾極深,歷代魯君欲除季氏,季氏恐顓臾再爲患,這就助了魯君,故欲攻之。本文批評了季氏兼併顓臾的企圖,並闡發了孔子以禮治國爲政以德的主張。
2、冉有和季路當時都是季康子的家臣。冉有,名求,字子有。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兩人都爲孔子弟子。見:謁見。
3、有事:這裏指軍事行動。古代把祭祀和戰爭稱爲國家大事。當時季氏專制國政,與魯哀公的矛盾很大。他擔憂顓臾會幫助魯哀公削弱自己的實力,所以搶先攻打顓臾。
4、無乃爾是過與:恐怕該責備你吧?“無乃……與”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恐怕……吧”。爾是過,責備你,這裏的意思是批評對方沒盡到責任。是:結構助詞,提賓標誌。(在蘇教版中,“是”復指“爾”,用作代詞)過:責備。
5、先王:指周之先王。
6、東蒙主:指受封於東蒙。東蒙,山名,及蒙山,在今山東蒙陰南。主:主管祭祀的人。
7、是社稷之臣也:是:代詞,這,指顓臾。社稷:社,指土神,稷,指穀神。社稷是祭祀穀神和土神的祭壇。有國者必立社稷。國亡,社稷被覆蓋起來廢掉,故社稷爲國家的象徵,這裏指魯國。社稷之臣意譯爲附屬於大國的小國。
8、何以伐爲:爲什麼要攻打它呢?何以,以何,憑什麼。爲:表反問語氣。

<思惟提綱>
1. 試說明本章的背景?
2. 孔子如何教導兩位弟子?
3. 為什麼季氏攻打顓臾站不住腳?
4.為何季氏逾越權位,感謝您孔子深不以為然?

<義理解釋>
(原文)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
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ㄧ、原文分成三個小節 
好,那接下來我們就進入文本,那關於這一章由於內容非常的長,也非常的豐富,所以我的解讀呢會分成三個小節:                                            1.第一個小節是“季氏將伐顓臾” ,那一直到孔子所說的“何以伐為”;                 2.第二個部分呢是冉有、孔子的第二次的對話,冉有曰:“夫子欲之”,孔子的回應,“是誰之過與”;                                                           3.第三個部分呢是第三次的對話,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一直到最後“而在蕭牆之內也”。

二、本章的背景
1.我們先看第一個部分,這一篇的第一句話,“季氏將伐顓臾。”其實就交代了整個事情的背景。
2.那季氏呢,我們知道就是季孫氏,是魯國的三桓之一,也就是魯國的執政大夫,當時應該是握有魯國的政治權位。伐,伐當然就是攻打。
3.顓臾呢,顓臾是魯國的附庸國,也就是本來是一個小國,附庸在魯國,它也就在魯國境內,魯僖公曾經封顓臾為東蒙主,這個東蒙就是東蒙山,也就是負責祭祀東蒙山這樣的工作。
4.顓臾對這個工作,也非常盡心,這個小國、這個附庸國,對於魯國國君所賦予的使命呢,也是盡心盡力,沒有太多的失誤或者差錯。

三、冉有、季路請益老師
1.那在這個背景底下呢,因為冉有跟季路,就是冉求跟子路呢,在季氏手下做事,冉求官位還相當的大,那兩個人呢就去拜見孔子。
2.那我們看一下,冉求的一個對話,就是“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就前面的伐,這個“攻打”變成“有事”,那這個是一個言語上的一種婉轉。
3.冉求跟子路呢,在孔門四科裡面是屬於政事科,那政事科的兩位弟子一起去見孔子,談在為政上遇到的一個困境,或者說為政上的具體情境,那這件或者這一篇章,我覺得是有相當重要的指標意義。
4.那也就是說,這一篇我們可以看到孔門弟子,兩個為政上面最有才華、也最有能力、也是代表性的為政的人才,跟孔子請益在為政上的一個具體的問題。

四、孔子怎麼教導這兩位弟子
1.孔子就說:“求,無乃爾是過與?”就是一開始對於冉求,就點出冉求的一個過失——無乃爾是過與,這個“是”,應該就是“之乎也者”的“之”,就是無乃爾之過與,這個應該就是你的錯。
2.那孔子為什麼這樣說呢?那“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所以孔子第一個其實是談季氏攻打顓臾,在理上面是站不住腳的。

五、季氏攻打顓臾為什麼站不住腳呢?
我們大致上可以從三個層面來總結孔子的這一段話:
1.第一個,我們剛剛有提到顓臾是魯僖公,是先君、先王,魯國的國君,早期的國君所封的一個封疆大臣,負責東蒙山的祭祀,堅守職位,沒有犯任何違失的大的一個差錯。所以對於這樣的堅守職位的一個封疆大臣的附庸國,那是不能攻打的,這在攻打上是理上站不住腳,所以是不能攻打。
2.第二個,它其實是歸附於魯國,是魯國的附庸國嘛,而且就在魯國的境內,所以也是不必攻打的。既然不能攻打,又不必攻打,所以攻打其實是理上完全沒有立足點。
3.那即使顓臾有錯,要攻打顓臾,這個也不是季氏的事情。
孔子講君君臣臣,作為一個執政大夫,對於國家的大事——戰伐、攻伐、戰爭這樣的事情是無權做主的。在《季氏篇》的第二章,孔子就說的非常的清楚,禮樂征伐是自天子出,不是自諸侯出,何況於是自大夫出,就是在魯國的境內,主要當然是魯國的國君。
所以,季氏攻打顓臾,顓臾不能打,不必打,而且也非季氏的事情。

六、季氏逾越權位,孔子深不以為然
那可以看到季氏攻打顓臾這件事情上,它背後呢,
1.第一個,沒有把魯國的國君放在眼中,因為戰爭是應該魯國的國君做主的,他卻擅自發兵攻打魯國的附庸國。
2.第二個,他其實並沒有把整個魯國從僖公封顓臾為東蒙主這件事情放在心中,就當下沒有把當時的魯國的國君放在眼裡,第二個也沒有把整個魯國的興衰跟傳統放在心上。
所以是一個無王而且無魯,非常不好的,或者說逾越了作為一個大夫權位的一個行為。那這個行為孔子是深不以為然的。

七、結攝
所以第一個孔子先提點冉求,攻打顓臾這件事情是不可行、不必行、也不能行,完全是逾越的,作為一個執政大夫或者臣子的一個應該所做的,以及他權位上所賦予的一種職責。
好,那這是第一小節,就是孔子跟冉求、季氏之間的,冉求、季路之間的一個回應,就在談到攻打顓臾之非。

論語 季氏十六 第1章-1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

<白話>
季孫氏想要攻打顓臾小國。冉有和子路一同來見孔子說:「季孫氏將要對顓臾國採取軍事行動。」

<注釋> 
1. 季氏:季孫氏,魯國的執政大夫,握有魯國的政權。
2. 伐:攻打。
3. 顓臾:一個小國,附庸在魯國。
4. 冉有季路:孔門政事科的兩位弟子冉有和子路,當時是季孫氏的家臣。
5. 有事:採取軍事行動,就是前面的“伐”。

<思惟提綱>
1.進入〈季氏篇〉之前,善行總結一下我前面的學習?
2.〈季氏篇〉的呈現,以別於前面篇章之處嗎?
3.〈季氏篇〉整篇看下來,主要談的是什麼?
4.從〈季氏篇〉第一章中,請找出常見的成語?

<義理解釋>
重點摘記
大家好!我們今天要開始學習《季氏第十六》篇。那首先要非常隨喜大家,我們已經到了下論的最後五篇。

總說〈季氏第十六〉
(一)〈季氏第十六〉總共有十四章。
(二) 總結性的論述是比較多
1. 前人在對於〈季氏第十六〉的整體的一種掌握或者是內涵的說明呢,大概會有一個重點。第一個就是從季氏開始,那種總結性的論述是比較多的。
2. 所謂總結性的論述,它是常常收攝成三點或幾點。比如說,第四章孔子說:“益者三友”,第五章孔子曰:“益者三樂”,第六章“侍於君子有三愆”,第七章“君子有三戒”,第八章,“君子有三畏”,大家有沒有發現都是三。那第九章“生而知之者,學而知之者,困而學之”,也是分成三個部分,就是學習有三個層次,那困而不學,當然就不用說了嘛。那“君子有九思”,其實也是一種總體的收攝,所以那種收攝性呢我覺得是相當的強。
3. 這樣的一種收攝,應該是在學說或者說比較後期,一般會從這個角度去看。

(三) 孔子說話,用孔子曰,而不是子曰
1.就是從〈季氏篇〉開始,這個孔子的話呢,就用孔子曰,而不是前面的子曰。2.那大家想想看這個差別是什麼?我們常“子曰子曰”,就是老師說麼;“孔子曰”,就是孔老師說。
3.老師說,表示這個記錄的弟子,是孔子的身邊的弟子;孔老師說,這個有可能是第二代或第三代的弟子,因為他可能還有另外一個冉求——冉老師,這個端木賜——端木老師,等等。
4.也就是說,子曰,跟孔子曰,還是有些差別,所以因為它是一個比較收攝的一種記錄,對於孔子的稱呼呢,從子曰轉化成孔子曰,所以一般從〈季氏篇〉一直到〈堯曰篇〉這五篇,會被認為就是比較後期的弟子所記錄的。

(四) 內容不外乎內聖跟外王
記錄的內容,我們整個看下來,還是不外乎內聖跟外王。
1. 〈季氏篇〉對於外王,為政,在第一章就是有一個大篇幅的一個開展,第二章也是。
2. 第四章開始,又回到個人的學習跟抉擇。
3. 第十二章,又是對於一個齊景公的一種評論,對照伯夷、叔齊的評論,就是人生的一種目標以及追求。
4. 陳亢問伯魚,就是孔子怎麼教導學生,尤其這個學生又是他的兒子的時候,在內容上重點是什麼。那我覺得這一章,其實是提點一個學習的重點。
5. 最後一章非常特別,看起來是一個國君夫人怎麼樣稱呼的問題,那這個稱呼其實跟儒家的正名是有關係的。那因為這樣一個正確的稱呼,所以才能夠引發一種正確的一種互動跟對待。
所以整個還是不外乎內聖跟外王的一個內涵,一種收攝性的一種總結,所以裡面就有很多我們熟悉的一個篇章。
好,那這個是有關於整個〈季氏〉整體性的內容。

(五) 恭讀〈季氏篇〉第一章
〈季氏〉這一篇我們在學習之前,我還是先把它恭誦一遍: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週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提供參考 : 出自本章的成語 : (思惟提綱4)
1.虎兕出柙。老虎與犀牛跑出柵欄。比喻 失職、有虧職守。兕,犀牛。柙,獸欄。
2.玉毀櫝中。比喻 保管人員失職而造成重大損失。
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4.既來之,則安之。
5.分崩離析。分裂崩潰;離散解體。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6.禍起蕭牆。比喻災禍或災難發生於內部。蕭牆,屏障大門的牆壁,比喻內部。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41章-2

41-1 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41-2 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
也。」

<白話>

41-1.有一位名字叫〜 ”冕”的盲人樂師,來見孔子,
孔子親自迎接並引導他進屋。
走到屋前的台階邊時,孔子說:「 這是台階。 」
走到坐席邊時,孔子說:「 這是坐席。 」
等大家都坐下了,孔子又為他介紹在座每一個人的方位,
說:「 某某人在這裡,某某人在這裡。 」

41-2樂師冕走了以後,子張就問孔子:「這就是與樂師談的道嗎?」孔子說:
「是的,就是幫助樂師的道。」

<文義>

1. 師冕:樂師的名字是冕。

2. 然 : 表示同意。

2. 相:幫助、輔佐、導引的意思。



<思惟提綱>

1. 師冕出,子張為什麼要問「與師言之道與?」呢?

2.「相師之道」孔子要表達何種道呢 ? 

3. 孔子如此悉心接待樂師冕,展現出孔子對禮樂的態度為何?
4. 衛靈公篇第一章,孔子以「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推脫衛靈公的請求;最後一章「相師之道」接待樂師冕。為何如此編排?有何深意?

<義理解釋>衛靈公篇-第41章(2)
一引用經文
1. 朱子《論語集注》:“聖門學者,於夫子之一言一動,無不存心省察如此。

2.《論語•為政•4》: 子曰:「吾十有(又)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3. 《禮記•少儀》:「其未有燭而有後至者,則以在者告。道瞽亦然。」
4. 朱子《論語集注》:「蓋聖人於此,非作意而為之,但盡其道而已。」「“聖人處己為人,其心一致,無不盡其誠故也。」

 5.《論語•衛靈公•1》: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 ,則嘗聞之;軍旅之事,未之學也。」

二重點摘記

原文:
41-1【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41-2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一)消文 :

41-2在旁觀察了孔子接待盲樂師的整個過程,好問的弟子子張已經按捺不住想提問了。等樂師冕一走,子張就向孔子請教:“這是與盲樂師言語之道嗎?”孔子回答:“是的,這就是接待盲樂師的道。”

(二)文義 :

1. 相,就是幫助、輔佐、導引的意思,成語“相夫教子”、“吉人天相”的相也是這個意思。

2.子張比孔子小40多歲,是孔子晚年的重要弟子。他入門雖晚,但是極為好學,在《論語》中他提問的次數僅少於子貢,可見在孔子的諸多弟子中,子張是好學好問的。

(三) 師冕一出,子張便問「與師言之道與?」為什麼?

1.《論語集注》中評論說:“聖門學者,於夫子之一言一動,無不存心省察如此。”2.孔老夫子的弟子們,對於老師的一言一行,都留心觀察,細細揣摩。為什麼能如此呢?

(1)一方面是孔子的言行舉止無不符順道,所謂“從心所慾不踰矩”,所以夫子一言一行皆可顯示仁道。

(2)另一方面是弟子善於向老師學習,時時處處保持學習的狀態。子張在這裡就顯現出隨時向老師學習的好學。
這也是我們每個學人應該效學的為學之道。

(四) “相師”幫助盲人就是道

1. 子張問“與師言之道”,孔子卻答“相師之道。”
  子張以為和樂師說話有特別的道,孔子卻說“相師”,幫助盲人就是道。

2.《禮記》“少儀”中說:“其未有燭而有後至者,則以在者告。道瞽亦然。”如果房間裡沒有燭火,有後來者進來,在房間裡的人就要告訴後來者怎麼走、坐哪裡、房間有什麼。導引盲人也應如此。

3.可見,孔子的行誼是完全遵循禮、合乎道的。

(五) 夫子以仁心面對一切境遇,遵循道、踐行道

1.夫子的道不離具體生活情境,就是在每一個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遵循道、踐行道。

2.朱子《論語集注》上說:“蓋聖人於此,非作意而為之,但盡其道而已。”又說:“聖人處己為人,其心一致,無不盡其誠故也。”

 3.孔子時時處處以仁心面對一切境遇,不謀私慾、代人著想,為弟子和後世的我們樹立了效學的榜樣。

(五)孔子對盲人樂師悉心接待,顯現其對禮樂的尊崇愛戴和守護

 1.這裡樂師冕是同時具有雙重身份的:
  盲人的樂師,是殘疾人,是被人同情、幫助和照顧的弱勢者;同時,作為魯國掌管樂的官員,樂師是被人尊敬、愛戴的禮樂制度的守護者、傳承者。

2.孔子如此悉心接待樂師冕,既是對殘疾人的同情和幫助,更是對禮樂傳承者的尊崇和愛戴,是對禮樂制度的堅持和守護。

(六)“衛靈公篇”的首章和末章,其編排必有其深意!
1.“衛靈公篇”第一章,孔子以“軍旅之事,未之學也”為由,推脫了衛靈公的請求;在最後一章又以“相師之道”接待了樂師冕,這其中有什麼深意嗎?

2.南懷瑾先生說:“這一篇由第一段,孔子不肯答覆軍事的問題,一直講到作人處世,結論是要幫助殘廢孤苦的人。而且又以孔子接待大樂師的事,烘托出國家的根本在禮樂。

3.可見每篇的編輯、安排都是恰到好處。我們讀完全篇以後,再一想,餘味無窮,也代表了孔門的思想,孔子的精神——教人學問的道理究竟在什麼地方。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41章-1

41-1.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 」
        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41-2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 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白話>
 41-1.有一位名字叫〜 ”冕 ”的盲人樂師,來見孔子,
     孔子親自迎接並引導他進屋。
     走到屋前的台階邊時,孔子說:「 這是台階。 」
     走到坐席邊時,孔子說:「 這是坐席。 」
     等大家都坐下了,孔子又為他介紹在座每一個人的方位,
     說:「 某某人在這裡,某某人在這裡。 」
 

<文義>
1.師,是樂師;( 冕 是樂師的名字。)
2.階,就是屋子前面的台階。
3.席,就是座位、坐席。
4.某在斯,某某人在這裡。

<思惟提綱>
1. 請問大家〜有否發現〜今天的進度 短短27個字,
                      就為我們勾勒出了生動感人的情景? 
2.孔子看到盲人,一定以禮相待,絕不馬虎、草率。
  那什麼是對盲人的以禮相待呢?
3.您認為儒家所追求的大同世界,只是個高遠的夢想嗎?
夫子指引我們 什麼下手處呢?
4. 您認為自己是強者還是弱者呢?
   再想一想〜我們自己 對弱勢人群的態度是如何?
   是 屬於義理解釋老師所分析的哪一種呢?
5. 今天的進度〜給了您什麼省思?
 明天,本章下半段〜從好學的子張 與孔子的問答中,
 還有義理講解老師善巧的引導,將帶給我們諸多啟發與滿滿的感動哦!

<義理解釋> 黃勇老師 8 分 35 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鄉黨˙16》孔子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
2.《論語˙八佾˙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
3.《論語˙學而˙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
4.《論語˙衛靈公˙23》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5.《論語˙述而˙9》“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6.《孟子》:“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7.《孟子》說:“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
                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
                文王發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8.《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
                 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
                 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二. 重點摘記 黃勇老師 8 分 35 秒
原文:
【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
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這是《衛靈公》篇的最後一章,也是非常感人的一則孔子行誼記錄。

(一) 先簡要解釋一下原文:
1.師,是樂師;冕,是樂師的名字。
古代樂師大多是盲人,因為許多盲人聽覺更敏銳,對音樂更敏感。
這位魯國樂師〜冕,也是一位盲人。

2.階,就是屋子前面的台階;
席,就是座位、坐席,春秋時沒有凳子、椅子,在地上鋪席子,
人就直接坐在席子上,現在我們還說“席地而坐”,就是這種。

(二) 這一段記錄了孔子接待盲人樂師的言行。
1.樂師〜冕來見孔子,孔子親自迎接並引導他進屋。
 走到屋前的台階邊時,孔子說:“這是台階。”
 走到坐席邊時,孔子說:“這是坐席。”
 等大家都坐下了,孔子又為他介紹在座每一個人的方位,
“某某在這裡,某某在這裡。”

2.短短幾句話,27個字,就為我們勾勒出了多麼生動感人的情景:
  孔子對盲樂師的處境感同身受,處處代人著想,心裡隨時都裝著別人, 
  整個會見過程洋溢著人與人之間真誠關懷的氛圍。
  孔子親切、簡單又自然的言行,讓今天的我們似乎還能感受到〜
  盲樂師被關懷、被體貼、如沐春風的感覺。

(三) 聖人之德養 
1.正如錢穆先生評論說:“孔子與師冕言,其辭語從容,誠意懇至,
  使人於二千五百載之下猶可慕想,在孔子則謂相師之道固應如此而已。
  然其至誠懇惻之情,則正以見聖人之德養。”
2.在“鄉黨”篇中有一章記錄孔子“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
  說孔子看到戴冠冕的人和盲人,哪怕再經常見、再私下的場合見,
  都一定以禮相待,絕不馬虎、草率。
  那什麼是對盲人的以禮相待呢?本章就是最好的說明。

(四) 禮貌不是單單指做個樣子
 1.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 八佾篇 )
   沒有愛人的仁德之心,樣子做得再好又有什麼意思呢?
 2.真正的禮一定是基於愛人的仁心所做出的言行,
   內心時時處處裝著別人,為別人著想,
   外在依禮的言行,就會讓他人感到被尊重、被關懷、被愛戴,
   如此就會讓人與人的相處和諧美好,
   所謂“禮之用,和為貴”。( 學而篇 )
   反之,冒犯、侵害他人的言行就不合乎禮,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衛靈公篇 ) 
  3.“述而”篇中有一章,“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如果鄰家有喪事,孔子在旁邊從來沒有吃飽過,為什麼呢?
     這是惻隱之心,對他人的遭遇感同身受。

(五) 從惻隱之心到儒家所追求的大同世界 
 1. 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這種對他人的惻隱之心,就是仁德的發端。
   同情他人的不幸,乃至能感同身受地同理他人的痛苦,
   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減輕乃至避免他人痛苦或不便,
   這就是愛人的仁者所為。
因此,對於盲人等殘疾人士、弱勢人群,儒家特別予以更多的關注和照顧。

 2. 《孟子》說:“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
                 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
   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文王發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失去妻子的老年人叫做鰥;失去丈夫的老年人叫做寡;
      沒有子女的老年人叫做獨;失去父親的幼童叫做孤。
   這四種人是天下窮苦無靠的人。文王實行仁政,一定最先考慮到他們。

 3. 《禮記•禮運》篇中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
   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
   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說大道實行的時代,天下是公共的,大家推選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為領導,
  彼此之間講究誠信,相處和睦。所以人們不只把自己的親人當作親人,
  不只把自己的子女當作子女,使得老年人都能安度晚年,
  壯年人都有工作可做,幼年人都能健康成長,鰥寡孤獨和殘疾有病的人,
  都能得到社會的照顧。這也就是儒家所追求的大同世界。

(六) 省思:克己復禮〜代人著想
1.從本章孔子接待盲樂師的行誼,就不難看到面對殘疾人士、弱勢人群,
  儒家所倡導的仁、禮是怎樣的溫情脈脈、和睦安樂了。
  人人能效學孔子,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將是何等的祥樂,
  社會將是何等的和諧。
2.現在常說,評價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誌就是,社會如何對待弱勢人群。
  從孔子的行誼和儒家的經典,可以清晰地發現〜
  儒家所倡導的社會文明是何等的高度。
3.我們對弱勢人群的態度如何呢?
  ◎或者可能覺得幫弱勢人群太麻煩,
  ◎又對自己好像沒什麼用,不願意幫忙;
  ◎或者想去幫,又或顧慮別人的看法,
  ◎或怕被拒絕,不能幫忙。
  其實,這些想法背後都是自己的私慾在作怪,
  不被自己的私慾所控制,遵循禮去行〜
   也就是克己復禮,這才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德。
 4.再者,從某種角度上說〜
   我們每個人都在某個時刻、某種場合可能是弱者。
   面對強者時,我們希望對方如何對待我呢?
   我希望強者如何對我,我就應該如何對待弱者。
   所以,我們同情幫助弱者,就是同情幫助我們自己。
   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39章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白話>
孔子說:「立場不同、觀點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議了。」
思想志趣不相同,就無法一起討論或共事。

「文義」
1.道:道,謂德業的趨向,如君子、小人等。一說指如孔、墨、楊等各家的道術,亦通。
2.不同:如善良、邪惡之類。
3.不:置於動詞或形容詞前表示否定。
4.相:互相,指二人間發生某種動作狀態。
5.為謀:相與籌畫或商量計議。
<思惟提綱>
1. 本章,孔子“道不同,不相為謀”,有哪些風範?
2. 夫子對“道不同,不相為謀”表達何種精神? 蘊含什麼?
3. 稻盛和夫 “敬天愛人”的企業哲學強調什麼?
4. 只有得到這個“道”,人生才會獲得真正的幸福您認同嗎?

<義理解釋> 潘竑 老師  9’23”
引用經文
1.《論語•衛靈公•1》: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
2.《論語•微子•4》:“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3.《論語•泰伯•13》: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一)“道不同,不相為謀。”已成為口頭禪
1.夫子兩千多年前說的這句話,如今已成為我們的口頭禪。當兩人說話不投機,做事想法不一致,到最後一拍兩散時,最常說的就是這一句。
2.但本章“道不同”的“道”是指什麼?僅僅是對一般事情的看法見解嗎?“不相為謀”僅僅是指意見或志趣不同的人就無法共事嗎? 要解這個疑,還得從夫子一生的所言所行中去尋找答案。

(二)“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公案
公案1. 孔子離開衛國
我們先回過頭來看本篇第一章:“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 ”衛靈公就治國理政的事,請夫子幫忙出謀劃策,他的想法是要用戰爭的方式,然而,夫子卻認為衛國要恢復邦國秩序,最根本的卻是“正名”,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才行得通。兩人治國的出發點不同,治國的思路也大相徑庭,南轅北轍,夫子深感再留下去也於事無補,於是,第二天就離開了衛國。

公案2. 孔子離開魯國
再來看〈微子篇〉第四章:“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魯定公十四年,夫子任大司寇,行攝相事,僅三個月,商品不二價,路人不拾遺,魯國大治。齊國深恐魯國繼續任用孔子,國力將超過他們,於是選了八十名能歌善舞的美女,又挑了三十匹最上乘的文馬,托季桓子送給魯定公。魯定公果然為女樂所迷,以致連續三日不理朝政。不久,魯國郊祭,又不依禮將祭畢的膰肉分送大夫。夫子見此深知在魯國已無法行道,便果斷辭官,離開魯國。

(三)“道不同,不相為謀”是堅守正道、不隨波逐流的道義精神。
1. 這兩件事可說是夫子“道不同,不相為謀。”這句話的最佳寫照。
2. 為利天下蒼生,為行聖賢之道,夫子積極奔走於諸侯國之間,尋求與各國國君的合作,而所有的合作都基於夫子所秉承的“道”。 這個“道”,是大是大非、大根大本上的“道”。
3. 這個“道”上些微的不同,就會導致行事時根本的分歧。用蕅益大師的話來說就是“毫釐有差,天地懸隔。仁與不仁而已矣。”
4. 朱子也說:“不同,如善惡邪正之異。
5. ”夫子的“道”,是時刻和仁義結合在一起的,是真正的聖賢之道,只有以聖賢之道去為政,去謀事,才不會走上見利忘義的邪路。
6. 因此,在這個層面上行道謀事,若遇根本方向的不同,就沒有任何調和的餘地,態度必須非常明確堅定,就是不參與、不合作,不屈己從人、不同流合污。7. 由此可見,在夫子這裡,“道不同,不相為謀。”這句話表達的不只是一種簡單的為人處事的態度策略,而是一種堅守正道、不隨波逐流的道義精神。

(四) 夫子確信與堅守仁義大道
1. 夫子這種對仁義大道確信與堅守的精神,在“泰伯”篇13章中表達的更為明確。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夫子的這段話可說是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2. 有志之士,行走世間,可以富貴,可以貧賤,可以死,也可以不死,一切所求皆為善其道而已。
3. 守死善道,就是堅守正道而獨立於天地之間,不為君王,不為利祿,錚錚鐵骨,拳拳仁心。在夫子看來,君子也有意見行蹟之不同,但因同於善道,則可相與謀。
4. 惟與小人賊道者,有善惡邪正之分,則難於相謀。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對自己所要堅守的道義清晰篤定,達成這個道義的方法可以多種多樣,靈活多變,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永遠不會脫離這個善道、大道。
5. 而為了富貴利祿,寧可放棄自己當初對善道的追求,趨炎附勢,與勢利小人為伍,這是最為夫子所不恥的。

(五) 稻盛和夫對道義的執持與堅守
1. 夫子對道義的這種執持堅守,在當今這個物質至上的時代雖已罕見,卻也不乏繼承者。日本經營大師稻盛和夫就是這樣的人。
2.他在創業過程中摸索出一整套“敬天愛人”的企業哲學。對於這套“以善念善心為本,人生必然成功。”為核心的企業哲學,他非常堅守,希望企業所有員工都能理解並接受這套哲學。
3. 稻盛和夫常常和大家交流說:“ 有人說,擁有什麼思維方式,難道這不是個人的自由嗎?但是,企業為了員工的幸福,需要確立一個遠大的目標,需要不斷地成長,這就要求有正確的哲學,正確的思維方式,作為共同的標準。 
4. 將企業哲學強加於人,我很討厭,對於持這種觀點的人,應該很明確地告訴他:“你抱持這種觀點,在這個公司我們就無法共事。不理解不贊同公司的哲學,而表面上又裝出理解贊同的樣子,彼此都不愉快。既然如此,你就應該去和你思想哲學一致的企業工作。”我認為這一點必須非常明確,沒有任何妥協的餘地。

(六) 稻盛和夫:員工幸福,經營者就會獲得幸福,這才是最大的喜悅。
1. 前不久,稻盛和夫在盛和塾哲學大會上做了最後一次演講,對於上述觀點又做了進一步的闡述,他說:“我將自己的這些信念和思惟方式在工作中實踐,和員工共有。
2. 這麼做不是出於利己的動機,不是為了提升業績或者讓自己輕鬆。純粹的動機就是:讓員工獲得幸福。以這樣的方式待人處事,就能度過幸福人生。”
3. 他還說,“哲學不是為了驅使員工,經營者要率先垂範,嚴格自律,不間斷地提升自己的人格。員工看到榜樣,就會產生共鳴,跟著實踐哲學。
4. 哪怕只是一名員工實現幸福,經營者就會獲得幸福,這才是最大的喜悅。哪怕他離開公司,只要他實踐哲學,走在幸福美好的人生道路上,這也是好事。”

(七) 總結:反觀內省,我真的有“道”嗎?
1. 稻盛和夫這番真誠懇切的話似乎也在提醒我們:在我們跟人說出“道不同,不相為謀。”這句話時,我們是否要反觀內省,想想自己心裡真的有這個“道”嗎?
2. 我們真的希望對方也得到這個“道”嗎?而無論我們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只有得到這個“道”,我們的人生才會獲得真正的幸福。
3. 從這個意義上看,夫子的這句“道不同,不相為謀。”蘊含的是一種悲天憫人、堅守正道的心意,而絕非悲觀失望、放棄努力。
4. 因為,聖人心懷大道,是永遠不會停止濟世救民的。就像我的老師說的:“就算你放棄了,我還是要讓你生起那樣的心,我是不會放棄的。”

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40章

子曰:「辭,達而已矣。」
<白話>
孔子說:「說話或寫文章所用的詞句,能夠達意就夠了。」
(言辭只要能表達意思就行了。)
<注釋> 
1. 辭:說話或寫文章時所用的詞句,口說的是言辭,手寫的是文辭。
2. 達:通達。
3. 而已矣:助詞,無他意。

<思惟提綱>
1.夫子說,講話或寫文章使用的「辭」,要達到什麼效果?
2.檢視一下,我的講話「達意」嗎?我的文章「達意」嗎?
3.從《論語》中舉出孔子「達意」的詞句?
4.如何可以做到「辭達」?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禮記》:「情慾信,辭欲巧。」
2.《周易》:「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制動之主。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可不慎乎。」
3.蕅益大師《論語點睛》:「從古有幾個真正達的。卓吾云﹕五字,便是談文祕密藏。」
4.《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也作「言之不文,行之不遠」、「言而無文,行之不遠」。
5.蘇軾《答謝民師書》:「求物之妙,如系風捕影;能使是物了然於心者,蓋千萬人而不一遇也,而況能使了然於口與手者乎,是之謂辭達。辭至於能達,則文不可勝用矣。」
6.《禮記•表記》 子曰:「情慾信,辭欲巧。」
7.《論語.子罕.27》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
8.《論語.季氏.4》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9.《論語,雍也.16》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10.《論語,為政.2》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11.《論語,為政.12》子曰:「君子不器。」
12.《論語,雍也.6》:「由也果」「賜也達」「求也藝」
13.《論語,憲問.5》:子曰:「有德者,必有言。」
14.《論語.公冶長.8》: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
15.《禮記.曲禮下》:「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在床曰尸,在棺曰柩。」
16.《周易.繫辭上》:「亂之所生也,言語以為階。」 
17.《論語,子路.3》:「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18.《論語,衛靈公.7》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9.《論語,季氏.6》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20.《論語.述而.20》:「子不語怪力亂神。」
21.《論語.公冶長.5》:子曰:「焉用佞,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22.《論語,子路.20》: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辭,達而已矣。”
(一)注釋
1. 辭:指言辭與文辭。口說的是言辭,手寫的是文辭。
2. 達:通達。
3.《集注》上說辭取達意而止,不以富麗為工。指講話或者文章以使人能看懂、聽懂為主。
4.“而”“已矣”是助詞,“止此無他”的意思。
5.《潛研堂答問》此辭是為當時邦交而發,指邦交之辭。
6. 張居正認為當時是周朝末年,文盛而真意日漓,所以孔子言此以救其弊。

(二) 文風對一個時代的影響力
那麼文風對一個時代有怎樣的影響,孔子要言此以救其弊呢?
古人說:“言,心聲也;書(即文字),心畫也。”這就表明,話語文章是作者的思想和作風的體現。所以一個時代的文風,往往折射出那個時代執政者和社會精英的思想觀念、社會風貌。
【正的影響】
一個時代,如果文風清新樸實,往往政通人和,例如:
1.西漢前期,無論是政論、奏疏、史傳,還是皇帝詔書,都是質樸暢達深厚切實。
(1)宋人評價說:“兩漢詔令,辭氣藹然,深厚爾雅。”
(2)林紓評點漢景帝詔書:“詞既質樸,期望之意甚深……不多詞費,而明簡可味”。
(3)魯迅先生都說:“疏直激切,盡所欲言。”那種文風就反映了那個時代開明務實、蓬勃向上的社會風貌,和“文景之治”相呼應。
2.  唐代,也是質樸務實的文風。

【負的影響】
1.南朝文風浮艷頹廢,陳後主痴迷艷辭,日夜與大臣妃嬪宴飲賦詩,最終丟了江山,成了俘虜。
2. 世界歷史也是一樣,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西方社會,充斥著詭譎荒誕的文風。就是因為經歷了兩次戰火,人們目睹了相互的殘殺,信念被粉碎,於是藉助詭譎荒誕的文風製造刺激,宣洩不滿和失望。

小結 : 
所以說,文風往往是一個國家國運氣象的徵象。虛浮艷冶的文風往往和統治者紙醉金迷、政治沒落相呼應。

(三) 歷代重視端正文風
《禮記》上說“天下無道,則辭有枝葉”。歷代有抱負的政治家都重視端正文風。1. 隋朝李諤、唐代魏徵都倡導文風要真切質樸。
2. 宋代歐陽修、明代張居正都痛斥過“浮靡誇侈”的文風。
3. 一些勵精圖治的皇帝也十分重視肅清文風。
朱元璋多次下令“自今有以繁文出入者,罪之”。有個叫茹太素的官員呈奏洋洋萬言,直到最後五百字才入正題,朱元璋便命人杖責,以儆效尤。
4. 《周易》上說“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制動之主。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可不慎乎。”
5.所以言行的重要性可比喻成人的樞機,樞機一發,主宰榮辱,驚天動地,不可不慎重。
6.孔子非常重視文辭的作用。此處孔子提出“辭達而已矣”,就是針對周末文盛,真意日漓,開出的藥方。

(四) 好文章就是“辭達而已矣”
1. 單就文學作品來說,能感動人,修辭技巧不一定很多。主要是表達真情實感。
2. 我們看唐代崔護的詩歌:“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這首詩歌除了“人面”是女子的借代,也沒有其他修辭了。但廣為傳頌感人至深。
3. 所以就文章來說,好文章就是“辭達而已矣”。

(五) 怎樣能辭達?靠格物的功夫。
1. 蕅益大師感嘆,“從古有幾個真正達的。”對我們來說這是事實,大多數人大多數的表達都辭不達意。
2. 怎樣能辭達?靠格物的功夫。
3. 什麼是達?“理義心術,人情物狀,深微難見,而辭能闡之。”這是達,達則天地萬物性情可見矣!如果能達,那麼對天地萬物的性情都可以了然於胸。

(六) 辭至於能達,則文可勝用
1.宋代大文豪蘇軾說:孔子講“言之不文,行之不遠。”說話不講究文采,流傳就不會久遠。
2.又說“辭達而已矣”,“夫言止於達意,疑若不文,是大不然。”如果認為言辭僅用於達意,不講究文采,這就不對。
3.“求物之妙,如系風捕影,能使是物了然於心者,蓋千萬人而不一遇也。”是說,把握住事物的微妙,就像風中捉影那麼困難,心中能夠把事物徹底弄清楚,大概千萬人中也找不到一個;而況能使了然於口、於手者乎?更何況是用口說或是用手寫把事物表達清楚,
4.“辭至於能達,則文可勝用矣”此處,蘇軾就認為,辭至於能達則文就可以勝用了,能夠達意文采就運用不盡了。這一點我們可以觀察一下孔子本人的言語實踐來加以判斷。

(七) 夫子是辭達者
1.《禮記•表記》記載,“子曰:情慾信,辭欲巧”,說君子情貌信實要“誠”,而言語則要“和順美巧”。
2.《論語》裡孔子就常善比喻、對偶等修辭手法,如:“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益者三友,損者三友。”等等,也經常引用《詩經》。
3.但他同時說“巧言亂德”所以由言辭的“美巧”到“巧言亂德”其間的“度”是怎麼把握?就是《論語》中說的:“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4.孔子說話惜言如金,卻能一針見血,他評價三百餘篇的《詩經》時,就用了三個字“思無邪”;提及君子的標準,他也只說四個字“君子不器”;而評價自己學生時,更是一語中的,“由也果”、“賜也達”、“求也藝”,三個字就把學生們的個性與才能刻畫出來了。

(八) 孔子的“辭達”-- 仁以貫之,約之以禮
對《論語》進行梳理會發現孔子的“辭達”有很多個維度,不僅是內容和形式。
1. 維度一:辭達,必以仁為依歸。
其中之一,就是“有德必有言”“惟仁者為能以言利人。”文辭要達,必要以“仁”為依歸。
(1)《論語》中孟武伯問孔子說:“子路仁乎?” 子曰:“不知也。”又問“子路仁乎?。孔子回答說:子路在一個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裡,讓他管理軍事是沒有問題的,但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仁德。”
(2)我們看“孟武伯”第一次問,孔子回答了自己內心的“仁”的標準;但當孟武伯第二次再問“子路仁乎?”。孔子明白了孟武伯心中對“仁”的標準實際上是一個人做事的才幹,於是就馬上調整了自己的回答,說:“子路的才幹在一個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管理軍事沒有問題,但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仁。”
所以,正確理解他人,推己及人是“辭達”的前提。和人對答,要先搞清楚別人的意思。

2. 維度二:辭達,要懂禮,禮是仁的體現。
另外,“禮”是“仁”的體現,好文辭必須合乎於“禮”。
(1)比如同是死亡,《禮記》上的說辭就不一樣:天子死曰“崩”,像高山崩裂震驚四方;諸侯死了稱“薨”,像許多蟲子一起飛起的聲音,雖不像山崩,但也引萬人注目;大夫死了叫“不祿”,庶人死了才稱“死”。一一對應。
(2)辭達要懂禮,非禮勿言。
(3)文辭要“仁以貫之,約之以禮”這就是東方的人文主義特色,“人”是社會的群體的“人”,言談舉止要多從他人處著眼。不同於西方的“人”是個體的、強調個性。
 
(九) 孔子的說話之道
總體從《論語》中我們看孔子的說話之道。
第一是慎言。
“亂之所生也,言語以為階。”,一切混亂的產生,就是由於言語不謹慎而發展起來的,因此“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君子對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都不能有一點馬虎。
第二是樸素、本色的說。 辭達而已矣。
第三是擇人擇言。
“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沒輪到自己說就說,是浮躁,該說時不說,是隱瞞,不察言觀色、貿然地說,是眼瞎。
除此之外,還要根據說話對像變通說話的方式,“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第四,說話要避免的問題:
一忌內容不當。“子不語:怪、力、亂、神。”
二忌巧言令色。
三忌強嘴利舌。“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
最後是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定要一致。

(十) 結攝:“辭達而已矣”五字是談文祕密藏!
這一章孔子著重提倡“辭達”。我們看世上的大思想家,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都是文辭樸素的思想家。相反,越是內涵不夠,越是愛追逐“富麗文艷”。如今很多學術論文,理論報刊,下筆千言,不見一光,不把人說糊塗不罷休。孔子說“辭達而已矣!”領悟這個說話原則太重要了。蕅益大師說:這五字,就是談文的秘密和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