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季氏十六 第1章-5

1-1.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
1-2. 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1-3.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1-4.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1-5. 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白話〉
1-1. 季孫氏想要攻打顓臾小國。冉有和子路一同來見孔子說:「季孫氏將要對顓臾國採取軍事行動。」
1-2. 季氏要攻打顓臾,冉有、季路去見孔子說:「季氏快要攻打顓臾了。」孔子說:「冉求,這不是你的錯嗎?顓臾曾做過先王的東蒙主,而且就在魯國境內。是魯國的一部分,為何要打它?」
1-3. 冉有說:「這是季氏的主張,不是我們兩人的意思。」
1-4. 孔子說:「求,古時周任說過:『陳力就列,不能者止。』為人輔相者,要量度自己的能力,能做就做,不能做就告退。否則見人危險而不能維持,見人顛倒而不能扶起,那個人又何需你做他的輔相呢? 」
1-5. 況且你說攻伐顓臾是季氏的主張,這話已錯了!譬如猛虎野牛從檻欄裡跑出來,珍貴的神龜和玉器在盒子裡毀壞了,如果說這不是管理的人失職,那應該是誰的過錯呢?」

〈文義〉
1. 虎兕:虎兕指猛獸。如猛虎野牛.
2. 柙: 關禁猛獸的檻欄。
3. 龜玉:龜指龜殼,古人以為祭器;玉是石之美者,均為寶貝。
4. 櫝: 藏寶的盒子。

〈思維提綱〉
1. 孔子舉了兩譬喻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 要表達什麼?
2. 作為一個臣子該如何輔佐國君?身為一個部屬又該如何輔佐主管?
3. 身為家臣的冉求犯了哪兩個過失?身為屬下的您,有嗎?如何防犯?


〈義理解說〉講師:  蔡忠道 老師  5’22”
一、 引用資料
1.《孟子•萬章篇》:君有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去。
2.《孝經•事君篇》: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二、重點摘記
 (一) 解釋原文
而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孔子就說你這個話其實是推脫責任。第二個喻,虎兕出於柙,柙就是那個柵欄,這些兇猛的野獸啊,野牛、犀牛、老虎從這個柵欄跑出來。美好的龜玉啊藏在這個匣,“櫝”,“櫝”就是盒子,藏在櫝、盒子裡面卻壞掉了,那這個是誰的責任?當然是看管人的責任。

(二)“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影射什麼?
1. 那這段話意思是什麼呢?後面兩個其實都是反面的喻,那前面是一個正面的陳述,也就是說,作為一個臣子啊,那應該要盡力的輔佐國君,這是周任所表達的話。
2.《孟子•萬章篇》裡面有提到,就是說,君有過要勸諫,反復之而不聽,就要離開。《孝經•事君篇》裡面也提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或者將順其美,匡救其惡,這個就是陳力就列。“君有過則諫,反復之而不聽,則去。”就是不能則止。也就是說,周任這個話,其實是有經典上面非常強有力的根據。
3. 當國君賞識一個臣子,賦予臣子某些權位的時候,對臣子是有相當大的期待,能夠為百姓、國家做一點事情,做事貢獻國家,造福百姓。
4. 作為一個儒家的儒者,學而優則仕,進入仕途裡面,也有自己深刻的期許。 所以不管是自我的期許,或者是國君的期許,百姓的期待,國家的期待,那作為一個臣子,就應該非常努力去把這個臣子的工作或者角色扮演的非常好。
6. 《孝經》那個話其實說的非常非常的好,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對於國君做對的事情,要擴大它的效果;當國君犯錯的時候,要去補救,要去把他拉回正道。
7. 那難的是,國君不一定聽勸,所以當國君有錯的時候,一定要勸諫,有時候是委婉地勸諫,有時候是強力的強諫,犯顏直諫;那國君都不聽的話,那只能選擇離開。那為什麼是這樣子呢?因為儒家是以道事君,就進入仕途是懷著理想,懷抱理想進入仕途,不是為得、謀得一官半職,或者為了生活的營生。那既然懷抱理想來進入仕途,所以理想不能實現的時候,就必須要離開。

(三). 冉求犯兩層過失
1. 如果一個大臣,作為大臣,先要盡力輔佐國君,君主有過,要盡力的勸阻或者挽救他的過失,補救他的過失;那不能勸阻,儒家認為就應該要離開,那你有其他的理由留下,就有責任,就要負擔責任。
2. 就是說,當國君犯錯的時候,這個事情你就不能推脫給國君,所以孔子才會說“爾言過矣”。
3. 所以前面“無乃爾是過與”,第一次談到過;第二次爾言過矣。第一個,你的話是在推脫責任,第二個更深刻的是,當一個臣子就應該努力輔佐國君,國君不聽你的話,你應該離開,如果你不離開,那其實你就擔負了挽救國君過失的責任,所以不能把這個過失呢,直接就推卸給國君,這是不對的。
4. 所以這兩個過呢,就可以說明冉求的言語上的過失,以及心態安立上的過失,這兩層過失都是冉求所犯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