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季氏十六 第2章-2

2-2.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 /《論語•季氏•2》

〈白話〉
由諸侯僭奪政權、發號施令,這個國家大概最多再傳十代,能不衰亡的很少;如果由大夫僭越號令,這個國家最多傳五代,很少能繼續不亡的;如果是大夫的家臣把持國家的政令,至多再傳三代,這個國家也很少還能繼續不亡的。
〈文義〉
1. 蓋十世希不失:蓋,大概、這樣。十世,十代。希,少。失,失其君位(包括天子及諸侯)。
2.  陪臣:大夫的家臣(若陽虎)。
3. 執國命:把持國政
〈思維提綱〉
1.這一段話顯現幾個層次?狀況如何?
2.您覺得夫子這段話中的理論,道理何在(有何依據)?
一、引用經文
1.《孝經․諸侯章第三》: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2.《論語․八佾․19》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3.《孝經․卿大夫章第四》「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4.《孝經․聖治章第九》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 昔者,周公郊祀後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 」
5.《論語․憲問․41》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6.《論語․為政․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7.《論語․子張․24》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踰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8.《論語․雍也․15》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二、重點摘記
(一)夫子的治國理念
1. 昨天我們重點學習了孔子的理想天下,“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錢穆先生說,“古制非天子不得變禮樂,專征伐,此乃大一統之道”。
2. 孔子認為理想的有道天下,應該有一個“上承天道,下子庶民”的天子,禮、樂、征、伐由聖德的天子發出。
3. 天子向下有一群“在上不驕,制節謹度,滿而不溢”的諸侯,輔佐天子管理天下,“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諸侯之下又有“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卿大夫,幫助諸侯治理國家;形成一個“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的太平盛世。
4. 這是孔子美好的願望,也是孔子一生孜孜以求想要實現的政治理想!可現實很殘酷,孔子偏偏處在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大夫出,甚至自陪臣出,君不君,臣不臣,禮樂制度被完全打破。面對這樣一個混亂的時代,孔子周遊列國,四處遊說,“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最終無功而返。
(二)夫子的理論依據
1. 最重要的是,孔子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晚年回到魯國,一心整理典籍、教育學生,把寶貴的思想財富留於後世。本章的歷史背景應該就是這個階段,孔子對於這亂哄哄時代背後的演變法則,透徹明了,借弟子請教之機,講給世人聽,警策當權者,也是警策後世。
2. 怎樣的法則呢?孔子說:“(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歷史以驚人的方式驗證了孔子的預言。
3. 以魯國為例,從魯隱公到魯昭公逃亡,總共經歷十世,就失去了政權。魯國失政後,政權分到三家大夫手中,從季友子專政到季文子、季武子、季平子、季桓子,正好五世,他們的政權被陽虎所奪。驗證了“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
4. 陽虎當權,沒有傳到第二代就垮台了。驗證了孔子所說,“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昨天有講到,禮是自然之序,是自然的法則,是真理。既然是真理,違背了,就一定會出問題。
(三)夫子的境界
1. 偏離真理越遠,出現問題就越快,越嚴重。《朱熹集注》裡說:逆理愈甚,則失之愈速。不僅魯國如此,對照歷史我們會發現,春秋霸主之一齊國十世失政,晉國十世失政。
2. 春秋以後的歷史好像都是照著孔子所說的去演,不可思議。聖人的境界,通達了宇宙人生的規律,《道德經》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境界,孔子達到了,“從心所欲,不踰矩”。
3. 如子貢對老師的評價:“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這些年通過研討論語,越來越體會到《論語》的珍貴,被夫子的境界所折服,無限的敬仰!
4. 《論語》最原汁原味的記錄了孔子的言行,聖人的智慧深深地浸潤其中。兩千多年之後的我們,可以每日捧讀聖人的智慧之作,這是多麼美妙的一件盛事。
(四) 體會夫子的心意
1. 再來看,孔子為什麼會在這裡揭示這樣的社會演變法則?其用意何在呢?回到本章的背景,實際上本章是承接了前一章的故事:“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在經過一陣遮遮掩掩、欲言還止,被老師兩次的批評之後,冉有終於鼓起勇氣,直接向孔子陳述了季氏要伐顓臾的理由:“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這可能是季氏的理由,也可能是冉有、子路內心認同的理由。
2. 後人解讀論語時有一種說法,說這是師弟之間的配合,兩位政事科代表的弟子,怎麼能不理解老師的為政主張呢?是希望藉孔子的威望和影響力來改變季氏的主張,實則是講給季氏聽的,老師講話的力度比自己強。因為歷史上並沒有真實的發生“季氏伐顓臾”這件事,也許就是這段經典傳世的對話警策到了季氏。
3. 不管怎麼說,作為孔子的兩位政事科代表的弟子口中,講出這樣不靠譜的見解,對於孔子來說就不能不重視,一定不會放棄教育弟子的好機會。
4. 第一章後半部分,孔子非常正式的,給兩位有高度從政熱情的弟子上了一堂深刻的為政理念課:“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深情並茂,苦口婆心,層層遞進。
5. 本章實則是第一章延續,從宏觀的角度縱談天下大勢,告訴弟子也是告訴執政者,政權更替背後有著必然的法則,任誰再厲害也逃不過這個法則。
6. 言外之意就是,你們不要瞎操心了,季孫氏家族的政權也躲不過歷史車輪的碾壓,大夫專權,不會超過五世的政權,三桓已經把持朝政四世了,自己可以算算自己的命運,你還有多久可以蹦噠。你們口口聲聲為後世子孫考慮,而實際所做的事,出兵伐顓臾,乃是大大僭越禮制之事,只會加速季氏政權的衰敗。如果聽懂了這個道理,季氏一定不會再堅持去做了。
(五)啟示
1. 學到這裡,我們好像看了一個精彩的歷史故事,談論的也是遠離我們生活的國家大勢。那本章的學習,與我們有什麼啟示呢?
2. 本章孔子清晰的描述了國與國之間的演變法則、大夫家族的興衰法則,總結一句話:尊禮則興,違禮則衰。2500年之後,談“禮”是不是過時了?孔子說的興衰法則,對我們是不是失效了呢?
3. 當然不是。孔子說: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既然也適用,那我們就要好好思考一下如何做,才能讓我們家族興旺,讓我們的事業興盛不衰?季氏為了一己私利,為了子孫後代的家業穩固,準備對顓臾發動戰爭,不惜大動干戈,以犧牲別人的生命為代價,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衰亡。
4. 現在很多人也在為子女的未來而打拼,吃了很多苦,做了很多努力,我們是不是可以檢查一下,我們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確呢?我們努力的結果真的對子女的未來有益嗎?除了錢財、家業,我們真正應該給子孫留的是什麼呢?
5. 《易經》裡有一句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所謂的餘慶和餘殃,就是要子孫受的。與大家共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