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衛靈公十五 第41章-2

41-1 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41-2 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
也。」

<白話>

41-1.有一位名字叫〜 ”冕”的盲人樂師,來見孔子,
孔子親自迎接並引導他進屋。
走到屋前的台階邊時,孔子說:「 這是台階。 」
走到坐席邊時,孔子說:「 這是坐席。 」
等大家都坐下了,孔子又為他介紹在座每一個人的方位,
說:「 某某人在這裡,某某人在這裡。 」

41-2樂師冕走了以後,子張就問孔子:「這就是與樂師談的道嗎?」孔子說:
「是的,就是幫助樂師的道。」

<文義>

1. 師冕:樂師的名字是冕。

2. 然 : 表示同意。

2. 相:幫助、輔佐、導引的意思。



<思惟提綱>

1. 師冕出,子張為什麼要問「與師言之道與?」呢?

2.「相師之道」孔子要表達何種道呢 ? 

3. 孔子如此悉心接待樂師冕,展現出孔子對禮樂的態度為何?
4. 衛靈公篇第一章,孔子以「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推脫衛靈公的請求;最後一章「相師之道」接待樂師冕。為何如此編排?有何深意?

<義理解釋>衛靈公篇-第41章(2)
一引用經文
1. 朱子《論語集注》:“聖門學者,於夫子之一言一動,無不存心省察如此。

2.《論語•為政•4》: 子曰:「吾十有(又)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3. 《禮記•少儀》:「其未有燭而有後至者,則以在者告。道瞽亦然。」
4. 朱子《論語集注》:「蓋聖人於此,非作意而為之,但盡其道而已。」「“聖人處己為人,其心一致,無不盡其誠故也。」

 5.《論語•衛靈公•1》: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 ,則嘗聞之;軍旅之事,未之學也。」

二重點摘記

原文:
41-1【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41-2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一)消文 :

41-2在旁觀察了孔子接待盲樂師的整個過程,好問的弟子子張已經按捺不住想提問了。等樂師冕一走,子張就向孔子請教:“這是與盲樂師言語之道嗎?”孔子回答:“是的,這就是接待盲樂師的道。”

(二)文義 :

1. 相,就是幫助、輔佐、導引的意思,成語“相夫教子”、“吉人天相”的相也是這個意思。

2.子張比孔子小40多歲,是孔子晚年的重要弟子。他入門雖晚,但是極為好學,在《論語》中他提問的次數僅少於子貢,可見在孔子的諸多弟子中,子張是好學好問的。

(三) 師冕一出,子張便問「與師言之道與?」為什麼?

1.《論語集注》中評論說:“聖門學者,於夫子之一言一動,無不存心省察如此。”2.孔老夫子的弟子們,對於老師的一言一行,都留心觀察,細細揣摩。為什麼能如此呢?

(1)一方面是孔子的言行舉止無不符順道,所謂“從心所慾不踰矩”,所以夫子一言一行皆可顯示仁道。

(2)另一方面是弟子善於向老師學習,時時處處保持學習的狀態。子張在這裡就顯現出隨時向老師學習的好學。
這也是我們每個學人應該效學的為學之道。

(四) “相師”幫助盲人就是道

1. 子張問“與師言之道”,孔子卻答“相師之道。”
  子張以為和樂師說話有特別的道,孔子卻說“相師”,幫助盲人就是道。

2.《禮記》“少儀”中說:“其未有燭而有後至者,則以在者告。道瞽亦然。”如果房間裡沒有燭火,有後來者進來,在房間裡的人就要告訴後來者怎麼走、坐哪裡、房間有什麼。導引盲人也應如此。

3.可見,孔子的行誼是完全遵循禮、合乎道的。

(五) 夫子以仁心面對一切境遇,遵循道、踐行道

1.夫子的道不離具體生活情境,就是在每一個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遵循道、踐行道。

2.朱子《論語集注》上說:“蓋聖人於此,非作意而為之,但盡其道而已。”又說:“聖人處己為人,其心一致,無不盡其誠故也。”

 3.孔子時時處處以仁心面對一切境遇,不謀私慾、代人著想,為弟子和後世的我們樹立了效學的榜樣。

(五)孔子對盲人樂師悉心接待,顯現其對禮樂的尊崇愛戴和守護

 1.這裡樂師冕是同時具有雙重身份的:
  盲人的樂師,是殘疾人,是被人同情、幫助和照顧的弱勢者;同時,作為魯國掌管樂的官員,樂師是被人尊敬、愛戴的禮樂制度的守護者、傳承者。

2.孔子如此悉心接待樂師冕,既是對殘疾人的同情和幫助,更是對禮樂傳承者的尊崇和愛戴,是對禮樂制度的堅持和守護。

(六)“衛靈公篇”的首章和末章,其編排必有其深意!
1.“衛靈公篇”第一章,孔子以“軍旅之事,未之學也”為由,推脫了衛靈公的請求;在最後一章又以“相師之道”接待了樂師冕,這其中有什麼深意嗎?

2.南懷瑾先生說:“這一篇由第一段,孔子不肯答覆軍事的問題,一直講到作人處世,結論是要幫助殘廢孤苦的人。而且又以孔子接待大樂師的事,烘托出國家的根本在禮樂。

3.可見每篇的編輯、安排都是恰到好處。我們讀完全篇以後,再一想,餘味無窮,也代表了孔門的思想,孔子的精神——教人學問的道理究竟在什麼地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