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季氏十六 第1章-8

1-8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白話>

我聽說,無論是有國的諸侯還是有家的大夫,不怕貧窮,就怕財富不平均;不怕人少,就怕動亂不安。財富平均就無所謂貧窮,團結和睦就不怕人少,安定就沒有傾覆的危險 。

<注釋> 

1. 聞:聽聞。
2. 有國:有國的諸侯。
3. 有家者:有家的大夫。
4. 不患寡:不怕貧窮。
5. 患不均:怕財富不平均。
6. 不患貧 : 不怕人少。
7. 患不安 : 怕動亂不安。
8. 蓋均無貧 : 財富平均就無所謂貧窮。
9. 和無寡 : 團結和睦就不怕人少。
10. 安無傾: 安定就不會傾覆。

<思惟提綱>

1. 孔子提到治國有哪些正面的原則及負面的遮止?
 
2. 孔子說,主政者主要不在擔心寡跟貧,最要擔心的是什麼? 為什麼?

3. 什麼是 ”均”呢?什麼是”和”呢?其內涵為何 ?

4. 均、和、安,三者的關係為何 ?

5. 孔子主張怎麼做,以達到“均”安“和”這兩項治國原則 ?

<義理解釋>季氏篇-第1章(8)蔡忠道 老師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學而.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二.重點摘記

原文 :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一.本段分成兩個小節,前者談內政後者談外交 

1. 第一個小節 : 從孔子“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一直到“安無傾”;第二個小節 : “夫如是”到“則安之”。

2.第一個小節,其實是孔子對於一個治國的一種原則,一種正向的提點,及這個負面的一種遮止。第一小節主要是對國內的,自己國家治國的原則。
第二小節,是對於遠人,就是他國的百姓,怎麼樣形成一種號召跟影響力,從這個為政以德的角度去出發。

3.所以一個是內政,一個是外交,或許我們可以簡單的這樣去區格。

我們看第一小節 : “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二. 有國有家者,該擔心什麼? 不用擔心什麼?

1. 有國有家者
 (1) 在古代,國跟家是兩個層次,國應該是諸侯之國,  這個家是大夫之家。

  (2)“有國有家者”,就是一個治國者,或者是執政的一個權臣。

 2. 在治理國家的時候,要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孔子提到,一個主政者最重要的是要患,患就是要擔心。擔心什麼?擔心不均,擔心不安;而不要擔心寡跟貧。

三. 主政者主要要擔心的,不是寡跟貧。

  1. 什麼是寡?什麼是貧?

這裡,我們稍微梳理一下,什麼是寡?什麼是貧?
  我們常常說 小國寡民嘛, 這個“寡”就是百姓不多,就是國家統治的百姓並不多,就是一個小的國家,規模不大的國家。“貧”呢,就是財物比較匱乏,不是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 我們今天的話叫做GDP可能不是非常的高。

2.孔子說,這兩件事情不是主政者主要要擔心的,國家大不大,百姓多不多,財富豐不豐厚,這個都不是一個主政者該要擔心的。

3.我們想想看,當一個主政者,出生在一個諸侯世家,或者帝王之家,或者因為家族的關係,歷代作為主政的大臣,那主政的國家是大、小、貧、富,這個一開始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情景,所以這個事情不是我們能決定的,所以應該不是擔心的重點。

4.就好像我們前面常常提到,在我們個人修養上面,外境的順或逆,不是我們要擔心的,我們要擔心的是,主觀上的學習跟精進的這個部分。

5.所以這個寡跟貧,就不是我們一個主政者,一開始接掌國政所能決定的因素, 所以第一個是不要擔心這個。

四. 主政者要擔心的,是不均跟不安。

1.我們從正面去解釋什麼是 ”均”呢?
(1)朱熹的解釋我覺得很有意思,就是他的均叫“各安其分”。
所以,朱熹從儒家的正名的思想,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個角度來說均。
(2)所以這個均呢,如果順著這樣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來說的話,那它就不是一種齊頭式的平等,也不是一種分配上的一致,而是就你所在的身份、地位,以及你所承擔的責任、義務,以及付出的努力來說這個均。
(3)我的意思是說,當不同的身份、地位的人,所獲得的待遇跟資源是不一樣的;付出的努力不一樣的人,所獲得的回報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均是當相應與身份、地位所應負擔的責任,以及所應盡的義務來說這個均,兩個相符合來說這個均。
(4) 比如說,欸,國君的馬車跟大夫的馬車就會不同。那你不能說,欸,那國君的馬車為什麼這麼豪華?為什麼他的馬都是純色的馬,那可能大夫或者是大臣,可能就沒有這麼講究,那不能在這個表相上面去談那個均,而是要相應於他的身份地位去談那個均。
(5)那同樣的,在我們現在社會分配的這樣的一個角度來看的話,也不能是一個齊頭式的平等。
比如說,國家有時候在推行一些福利政策的時候,有時候也會排附條款。
比如說,台灣曾經要補助學生營養午餐,那要一體適用的全部補助嗎?還是如
果可以負擔的家庭就不用補助。
(6)那也就是說,那個均不是齊頭的平等,而是相應於個人不同的緣起跟條件,而給予相對合理的一種對待跟回饋,承擔責任、盡義務,都是從這個角度去看,那這個是均。

2.  ”安 ”我們就比較容易理解 :

一般是講上下相安哪,就是臣對君能夠盡忠、敬重,君對臣能夠謀福,能夠把臣子的需要能夠放在心上,以臣子的安樂為安樂,那這個所謂能夠營造一種上下相安。

五. 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接著往下看,說“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1. 第一個 , 正面的“和”負面的“傾”:
那前面講了均跟安,後面呢,特別又免除這個“和”,正面的“和”以及負面的“傾”,這個在內容上似乎是更豐富,這是第一個。

3. 第二個, 寡跟均對舉,貧跟安對舉:
第二個,如果仔細的閱讀者會注意到,就是說前面孔子一開始講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個寡看起來是跟均是對舉的,那不患貧而患不安,這個貧跟安也是互相對舉的。

4. 多了“和”跟“傾” 對舉似乎有些調整:
可是後面這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除了內容上多了一個“和”跟“傾”之外,在對舉上面似乎有些調整。

(1)前面是寡跟均相互對舉。
(2)那後面卻是均跟貧相互對舉。
(3)寡反而是跟和相互對舉。

5.那這個在解讀上常常會形成我們的一種困擾,是不是在文字上有一些錯謬或是應該調整的地方?
那我個人的體會是,在古文的解釋上有時候是互相為證,互文為證,互相為證。
                                                                                 6. 寡、貧、傾,是負面的 :
也就是說,這裡,我剛剛在理解的時候,也是從寡、貧或者我們再加上傾,這是比較負面的,應該避免的,或者不應該多憂慮的。

7.均和安,是正面的 : 
(1)那我們剛提到,比如說,欸,這個均,每個人獲得的機會平等,相對於身份有不同的對待,因為你的努力可以獲得不同的成果,
(2)如果能夠營造一個機會均等,個人的努力、個人的身份,跟你所收到的回報跟看重是相符順這樣的一個均、平等,
(3)真正平等的一個社會的話,那人民多不多、財富豐富不豐富、國土大不大,就不是要觀顧的重點,或者說就不是要憂患的一個重點。
(4)那甚而就說,如果是一個均、一個機會均等的社會,那就能夠減少百姓少、國土小、還有經濟不是非常富裕這樣子看似表面上的一種困境。

8.如果這樣去理解的話,那後面講的和,也是如此的。
如果是一個上下相安,君臣、人際和諧的一個社會的話,那國家小、人民少、財政可能不是非常的富裕,這個也不會成為一個國家動盪不安的不利因素,不必然成為不利的因素。

9. 均、安、和,或者安、和、均可以一起解釋 :
(1)我就是說,在解釋的時候,寡其實是可以相對於均、安、和,或者說安、和、均也可以一起去解釋。
(2)或者是解除、解決這個貧、寡跟傾的這個不利因素,所以就不需要這樣一一的很機械的去對舉。
(3)那如果這樣去一一機械的去對舉的話,那前面寡跟均是對舉,那為什麼後面均跟貧又對舉?
(4)所以我的意思是說,均可以跟貧,均也可以跟寡,或者均可以解決貧,均也可以解決寡。那我是從這個角度去理解,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就是那個和,剛剛我們均也稍微解釋。那安比較容易理解。

六. 孔子透過禮樂、德治教化,達到“均”跟“和”兩個治國重要的原則:

1. 那這個和呢就是一種和諧嘛,那我們前面也學習過這個和諧至少應該有兩個層次:

一個是自我的和諧,就是身心的和諧;第二個,就是人際的和諧。

那自我的和諧跟人際的和諧呢,都要放在儒家德治跟禮樂之治的角度來看。

2.我們說“禮之用,和為貴”,那樂之己也是以和樂為本。
所以禮樂的一種治國的一種方式,就可以營造出一種自我的和諧跟人際的和諧。3.比如說禮,禮就是我們要實踐仁的一種落實,那禮的一種規範 ,看起來是規範,其實是一種人情的一種體貼,待人著想的體貼。所以因為我們希望體貼別人,在各種情境的一種學習、困難,所以,就有各種禮的規範。

4.我們前面舉過,比如說婚禮,體貼新嫁娘的一種融入家庭、新家庭的一種不安;喪禮,體貼這個喪家那種親人過世的一種悲傷,所以才有各種禮的一種規範,跟看起來是一種制約。所以通過禮的實踐,我們可以在內心中有一種和諧,就是把自己的角色給扮演好,面對各種情景把握到的根本。

5.那在人際互動中,通過朋友有信、父慈子孝、君臣有義、夫婦有別等等,也可以營造出一種和諧的人際關係。

6.那音樂更是如此了,透過音樂、純正的雅樂呢,可以讓我們的心情獲得一種深刻的一種平靜跟寧靜,那也透過音樂呢,可以相互的一種溝通,情感上的交流跟溝通。

7.所以在這裡,孔子就透過禮樂的教化、德治的教化,來捻出“均”跟“和”這兩個治國非常重要的原則。

七. 安是均跟和達到的一個功效  

 那這個安呢?我覺得應該是均跟和達到的一個功效,就是國家非常的安定,君臣的關係非常的和諧。所以,朱熹解釋叫上下相安,上也安,下也安,上下之間的關係也是非常的安和的。

八、總結

好,那這是這一段孔子在為政以德以及禮樂教化的基礎上,帶出了兩個非常重要
的治國的原則,一個是均,一個是安。

那這個均跟安,或者加一個和,均、安、和這三個這樣的原則。

我覺得重點應該是均跟和,那在這樣的原則底下呢,我覺得是在孔子為政思想上的一種更仔細、更清楚的一種指涉,或者是一種安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