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陽貨十七 第8章-2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論語•陽貨•8-2》
〈白話〉
喜好仁卻不喜好學習,產生的弊端是愚昧;
喜好智慧如果不好學,產生的弊端是放蕩。
〈注釋〉
1.好仁:好,喜好;仁:推己及人,嘉惠對方。
2.其蔽也愚:弊,弊端;愚:愚昧。
3.好知:好,喜好;知,智慧。
4.其蔽也蕩:弊,弊端;蕩:放蕩。
〈思惟提綱〉
1. 孔夫子說好仁不好學,結果會怎樣?為什麼?
2. 孔夫子說好知不好學,結果會怎樣?為什麼?
3. 您有過「好心助人而覺得自己很蠢」的例子嗎? 因為沒有學習。
4. 您見過「喜好智慧而卻放蕩不拘」的人嗎? 因為沒有學習。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孔安國《論語批註》:「仁者愛物,不知所以裁之則愚也。蕩,無所適守也。」
2.朱熹《論語集注》:「六言皆美德,然徒好之而不學以明其理,則各有所蔽。愚,若可陷可罔之類。蕩,謂窮高極廣而無所止。」
3.《禮記•學記》:「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4. 張居正《論語直解》:「仁主於愛,本美德也,而所以用其愛者,有理存焉。」
5. 張居正《論語直解》:「智主於知,是美德,而所以通其智者,是因為有理存焉。知多智之為美,而不好學以明其理,則心為智所蔽,將至於窮高極遠而無所歸著矣,就流而為盪。」
6. 南懷瑾《論語別裁》:「天下文章在三江,三江文章唯我鄉,我鄉文章數舍弟,舍弟跟我學文章。」

二、重點摘記

今天繼續學習“六言六蔽”,一起恭誦原文: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
(一)注譯 
1.“好”是喜好,“仁”是推己及人嘉惠對方,這是好事。
   但是喜好仁卻不好學習,弊端是愚昧。
2. 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他最先點出好仁而不好學對我們的影響就是愚昧。
   從好仁變成愚昧,這差距不是一點兒大。

(二) 為何“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
1. 《集解》上說:“仁者愛物,不知所以裁之則愚也。”
  一個人喜好仁、力行仁,就會熱愛世間萬物,可是不好學,就不會裁度、判斷,很難做到好處。不能深原乎其道,知其一而未識其二,就會蔽。
2. 喻—給乞丐錢
例如:給乞丐錢這件事,早年我在電視台上班,有一天早上上班時,單位大門口迎面遇見兩個四十多歲看似夫妻的人,他們拿著一個被割成條狀的包對我說:他們是外地的,來打工,在公交車上包被割錢被偷了,沒錢回家,求我幫忙。
我就把兜裡的100多塊錢都掏出來給他們了。可是,他們聽我講普通話,就以為我也是外地人,就進一步追問我家住在哪,繼續請我幫他們解決住處,甚至提出要去我家住,這就讓我有點害怕了。
他們一直跟著我走,還問我在哪上班,當聽到我說在電視台的時候,他們突然很慌張就離開了。我這才意識到他們可能不是好人,而且也越想越害怕,很後悔幫助他們。
3.《集注》上說“愚若可陷可罔之類”
就是指這個人喜好仁德卻不知道裁度,就會落入陷阱或上當受騙。

(三) 好仁又好學,才不會淪為愚昧之人
1.喻
同樣是我的老師給人錢,一段時間我和我的老師在深圳,每天在出門的路上都有一位年長的乞丐,走上前來要錢,天天如此,我就有點不高興了,覺得他可能是騙子,和我老師說別上當。
可之後,我老師對那個乞丐越來越恭敬了,給錢時候都用雙手像行鞠躬禮一樣恭恭敬敬送到他手裡,每次都如此。
慢慢的,我發現那個乞丐再見到我老師經過,就偷偷地繞著走了。這時我的老師還會讓人追過去,恭恭敬敬的給他錢。
終於有一天,那個乞丐看著我的老師迎面走過來,嚎啕大哭,說他不缺錢,家裡還有別墅呢,就是兒女不孝,他很傷心、覺得社會沒有值得信任的人,他就想以這種乞討的方式活著,但是遇到我老師之後,他相信這個社會還是有好人,然後還提出請我們吃飯,這讓我們非常驚喜。
事後,我們就問老師,我的老師說:人為什麼會出來騙人,是因為覺得人們不值得真誠。想讓他改善,我們就要證明給他看,這個世界上就是有的人值得他真誠相待。
2. 透過學才能知仁行仁
所以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透過學才能知道得行仁的方法,仁的行相,仁的功德,不仁的過患,行仁的善巧方便,乃至行仁的時機,以及根據行仁的對象不同,有哪些權變差異。
學而知之,不明白這些內涵,好仁之人就容易淪為愚昧之人,害人害己。

(四) 歷史公案: 宋襄公講仁義,差點死在戰場
1.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出兵攻打鄭國,鄭國向楚國求救。楚成王沒去救鄭國,反派大軍直接攻打宋國。
2.宋襄公就連忙趕回去,與楚軍隔岸對陣,楚軍開始渡河的時侯,公子目夷建議宋襄公此時進攻定能大勝,但宋襄公說,敵人尚未渡河完畢,此時進攻,則有損仁義 。
3.當楚軍全部渡河上岸,正在擺陣勢之時,公子目夷又說,再不動手就來不及了,但宋襄公還是說有損仁義,堅持到楚軍擺好陣勢再打,結果宋軍大敗,宋襄公也差點死在戰場。

(五) 好仁必須配合好學,否則“愚而好自用”更糟糕
1.一個人真正熱愛仁德,就會努力去做,這是非常難得的好事,因為不力行很多壞習慣改不了。中國人談“學問”絕不是只於思想上知道,知道了還要驗證做到、體會到其中喜悅。
2.可是一個人沒智慧、不辨方向、還堅持力行就壞了。光有好心不行。
3.南懷瑾老先生說:有時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就是這樣,家長都是出於仁慈的心,結果反而害了孩子。好仁必須配合好學,因為有時候究竟怎樣做才是最好,我們真的不知道,一知半解再加上“愚而好自用”就更遭糕了。
4.張居正先生說:“仁主於愛,本美德也,而所以用其愛者,有理存焉。” 
仁者愛人,但是怎麼愛人,是有背後的義理和方法。如果只知道愛人之為美,而不好學以明其理,則心為愛所蔽,將至於可陷可罔,這不就是愚昧嗎?
5.所以,人不能離開學習,以學為宗是我們對自己最好的安頓。

(六) 結攝:好學,才能領悟更高道理、創造修養心性的環境 
1.孔子曰:“ 言而不學是謂蔽,學而不行是謂病,行而達道才是德。” 
2.完善道德修養,必須學思並重,學習道和實踐道要緊密相扣,明白方法、道理,按著做,真正做到,這才能有所提高。
3.光實踐,不好學,不但心性得不到提高,可能會出現弊端,甚至造成對正道的不堅定。
4.比如:一個人想實踐仁德,但自己對仁的理解很膚淺——仁德就是善良,就起不到更高昇華的實效,對境受挫時還會得出“人善被人欺”,人就不應該行善的邪見。
5.所以說,真正實踐力行,必須不斷地領悟更高的道理,創造出更加有利於修養心性的理論環境,才不至於在實踐的時候,被艱難所困,問題叢生。

【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
(一) 注譯 
1.“盪”,《集注》上說“窮高極廣而無所止”。
2.孔安國的批註說是“無所適守”,沒有操守。
3.張居正則直接說是放蕩。
4.喜好智慧如果不好學,弊端就是放蕩。從智慧一下子降到了放蕩。

(二) 為何“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
1.張居正先生說“智主於知,是美德,而所以通其智者,是因為有理存焉。(所以能通達智慧,是依靠智慧背後的義和理。)但知多智之為美,而不好學以明其理,則心為智所蔽,將至於窮高極遠而無所歸著矣,就流而為盪。”
2.徒喜歡智慧,“以多智之為美”,這樣的人往往愛耍小聰明,愛表現他的才華,讓人以為他有智慧。可是不好學,他不能深刻知道法體行相,把握不住根本,往往遊談無根,就顯得放蕩而沒有根基、沒有操守。

(三) 好知又好學,才不會放蕩不拘
1.好學近乎智,透過好學才能知道智的行相,以及怎麼得到智,智在禮和義上有那些講究,以及智必須要配合公心發展的。
2.如果智慧不配合公心去發展,一個人就耍小聰明,覺得自己厲害,而不願受公共道德規範約束,那麼為追求個人利益就敢鋌而走險。
3.好智之人,一但只圖私利,放蕩不羈,弄得天下大亂,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人。
4.現在我們教育小孩子,不要動不動就表揚你聰明,而是應該肯定你真好學。

(四) 好知不好學的過失:浮誇、品行不夠、不受人歡迎
1.社會上,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人,他們十分願意讓人以為他有智慧,一和人說話好像什麼都懂,但是深談下去,又談不上真正的系統,懂得非常膚淺,誇誇其談。
2.一個人真正喜歡智慧就該努力學習。為什麼沒智慧卻願意讓人覺得自己有智慧,這是很可笑的。這樣的好智之人往往還瞧不起人,所以即便有時候稍微有些知識技能水平不錯,可是他對自己不約束、瞧不起別人,就不受人歡迎。
3.人們常說“文人無行”,還有“名士風流大不拘”就是這種。
南懷瑾老先生講過一個笑話:說以前有一個人作詩一首詩說,“天下文章在三江,三江文章唯我鄉,我鄉文章數舍弟,舍弟跟我學文章。”他說來轉去,繞了一個大彎,最後還是誇自己文章好。
4.因此,人們常認為舞文弄墨的人往往品行不夠。實際上,就是好知不好學的過失。

(五) 結攝:智慧從好學中來,好智不好學就不是智慧,是盪。
1.我們討論過,中國人講的學問並不止於知識,而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修養有沒有道。知識淵博,才能很高,但沒有真正的中心修養,對自己不夠檢束,這就是好智不好學的毛病“盪”。
2.佛經上說: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
3.所以,千萬不能誤以為所謂的一知半解就是真正的大智慧,智慧是從好學中來,好智不好學就不是智慧,是盪。(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

論語 陽貨十七 第8章-1

8-1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
 
 
白話:
 
孔子叫子路的名說:「由也,你聽過『六言六蔽』的說法嗎?」子路回答說:「沒有。」孔子說:「你坐下,我告訴你。」
 
 
注釋:
 
①六言:六句話,此處指的是六種品德(仁、智、信、直、勇、剛)。
 
②六蔽:六種弊病。

③居:坐。
 
 
思惟提綱:
 
① 我們都是從哪些方面來確定孩子(學生)行或不行?成績分數、還是聰明伶俐?
 
② 我認為什麼樣的學習態度才稱之為「好學」?我能算得上是一個「好學」的人嗎?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論語 • 學而 • 1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論語 • 雍也 • 02》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論語 • 子路 • 24》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論語 • 公冶長 • 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國語 • 周語下》
諺曰:「『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昔孔甲亂夏,四世而隕;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興。帝甲亂之,七世而隕。後稷勤周,十有五世而興,幽王亂之,十有四世矣。」
 
 
二、重點摘記
 
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是我們一起共學的673天。打開書104頁,一起恭頌原文: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按照背誦進度今天學第一段落: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
 
(一) 文義解釋及本章主旨:
 
1、孔子叫子路的名說:“由也,你聽過'六言六蔽'的說法嗎?”子路回答說:“沒有。”孔子說:“你坐下,我告訴你。”古時候沒有椅子,大家都是席地而坐,屁股是坐在腳跟上。看到老師發問,子路就馬上直起腰身、長跪著回答,這是禮的表現。由此看出,子路對老師十分的誠敬。
 
2、“六言六蔽”是古時候的一個成語。“言”就是字,六言是指六個字“仁、知、信、直、勇、剛”是六種美德:仁愛,智慧,誠信,正直,勇敢,剛強。“蔽”古注上解釋說“蓋覆也、壅塞也”。蓋覆是由上到下覆蓋光明,壅塞是自後向前隔絕出路。六蔽就是六種弊病:愚就是愚昧;盪是放蕩;賊是賊害;絞就是尖刻刺人;亂是搗亂闖禍;狂就是狂妄自大。
 
3、張居正先生說“人之偏於所向者,有一件好處,便有一樣遮蔽。總之有六言而六弊隨之。”“仁、知、信、直、勇、剛”這六言就跟隨著“愚、盪、賊、絞、亂、狂”這六蔽。六蔽能蔽六言,讓六種美德變成六種毛病。想要避免這六種美德變成六種過失就要靠“好學”。“好”是喜好,是一種欲樂,我的老師說“欲”,善惡都通,好學是指通於善的善法欲樂——喜好學習。如果不好學,你喜好的“德”就容易變成你的病。《論語注疏》中,認為這章主要目的是勸學。
 
(二) 勸學,具體要學什麼?
 
1、具體學什麼?歷代學者的解讀不一樣。
 
-《論語注疏》說要學習“裁定”德性的限度。
 
-朱子《集注》則認為“六言六蔽”目的是教人“明理”,道理的理,從理學的角度出發;說“徒好之六言而不學以名其理,則各有所蔽。”
 
-張居正先生也認為“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人必好學窮理而後所行無蔽。不然,則雖材質之美,制行之高亦將有所遮蔽,而無以成其德。”
 
-但楊叔達在《論語疏證》中說:“不好學者正謂不學禮”,禮貌禮儀的禮,認為是指專門學禮度,不學禮就把握不好度。因此,六言六蔽可以理解為:仁而不知度,愚蠢;智而不知度,就放蕩;信而不知度,就是賊害;直而不知度,就傷人,說話尖刻;勇而不知度,就禍亂闖禍;剛而不知度,就狂傲。
 
無論古今學者怎樣詮釋所學的內容,但“對於學的欲樂愛好”始終是大家公認的“成就六言遮止六蔽”的重點。不好學,即便是他熱愛美德,也會成為產生弊病的根源。
 
2、張居正先生說:“仁、知、信、直、勇、剛”六者美行也。“愚、盪、賊、絞、亂、狂”六者是惡名也,人惟足己而不學,見理之不明,遂使美者化為惡,而況其生質之不美者乎?(自足不學就會使美行化為惡名,好的成壞的。)於此可見“氣質之用小,學問之功大”,所以對個人成長來說,不管天分高低,好學才是關鍵。
 
3、縱觀歷史,會發現但凡有大成就的人往往天分不是很高,而大都具有努力好學、堅持不懈的品質。張居正先生說就連古代帝王都不敢恃聰明絕異之資,而是必以“講學窮理”為急,以好學為切要,就是害怕自己“過中失正”而不自知。
 
 
(三) 「好學」才是一個人能取得成就的最重要條件
 
1、到這裡,我們家長也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是從哪些方面確定自己的孩子行或不行的?成績分數還是聰明伶俐會來事兒?學習本章我們要再再明確一點——只有「好不好學」才可以判斷一個人的行還是不行。
 
2、一個人只要好學,不管現在怎樣,不斷突破,總有成功的希望。如果沒有這個認識,認為自己笨就不行、那就耽誤了自己,認為別人笨就不行就耽誤了別人。好學才是一個人能取得成就的最重要條件。
 
3、所以我們說教育孩子最大的成功就是讓孩子把學當作愛好。而最大的失敗就是孩子徹底喪失了對所有門類的學習的愛好。所以無論現在擁有什麼,最重要的是他現在“好”什麼,一定要注意啟發、關注、保護我們的“好”,“好”就是內動力,會點亮我們。好、然後去做、最終就決定我們成為什麼。
 
4、因此,對學產生好,是教育的重點。現在的父母特別重視成績,放學之後讓孩子參加補習班,週六週日也不休,孩子身心俱疲就容易喪失的學的快樂。「現在好學」可是比「現在學好」更重要。因為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學校裡、工作崗位上、甚至當孩子變成父母時,他們也要學怎樣讓自己的下一代變得更好。“好”才會讓一個人會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時復一時、日臻完美、日月至焉。
 
(四) 什麼是「好學」?
 
1、什麼是好學?孔子說“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就“標誌著志向已經確立,不為外物所動”,“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是時時刻刻都在人事互動中實踐練習,“就有道而正焉”就保證了方向正確無偏、一直有善知識的引領、走在人生正路上。
 
2、孔子明確地說顏子是好學的,特點就是“不遷怒、不貳過”。那麼首先,什麼是遷怒?什麼是二過?得學。有時候我們認為的過失可能恰恰是聖人眼中的功德。比方說子貢曾經問老師“鄉人皆好之何如?”孔子說“不如鄉人善者好之、惡者惡之”。所以“是非功過”都需要智慧來辨別,智慧不同,認識就有差距。我們也不覺得自己經常遷怒別人,可實際情況是大部分人一直活在抱怨中:一點事情不如意,就遷怒於比自己弱小的、或者包容自己的人。“怒”就是煩惱。遷怒,就是煩惱遷移不斷,不遷怒就得斬斷煩惱,前一念起、第二念放,不再相續下去,更不能遷移給他人。“不貳過”就更難了。比如說有人就是忍受不了別人不尊重自己,一遇到這種情況就很生氣,這個問題可能就困擾他一生。可以說“不遷怒、不二過”概括了全部人類的行為哲學,是很難具備的人生的修養。
 
(五) 「好學」學什麼?
 
1、“好學”學什麼?就是學聖賢走過來的經驗、校對自己的偏失,包括認知和習氣上的偏失,這是真正的克己功夫。即使我們有善良的天性,但是如果不好學,不改過,那麼毛病習氣也會日日增長。老話說“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從善就像爬山,手腳並用,登上去都很不容易的,可是作惡卻很簡單,像崩塌下來一樣,一下就下去了。這是聖人的重要經驗。
 
2、“學”並不單純是取得成就的手段或方法,而是具有充分意義的自我目的性行為。因為“好學”就意味著會變化自我、成就自我。孔老夫子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差就差在“不如丘之好學”。
 
3、力行是依教奉行。沒有好學,只是力行,所有的好事都有可能變壞事。不學而行就是人生大弊!僅僅是喜好美德而不透過好學來反覆錘煉,那在我們身上的顯現出來的就是毛病。因為愛好美德並不是真的具足了美德,“徒好”而不學,那自己的“好”所產生的執著就成了一種蔽,讓自己變得愚蠢、放蕩、傷害、急躁、叛逆和狂妄。
 
(六) 8-1段落結語
 
1、可以說,夫子在本章為德與學、知與行的關係,作了一次精簡的闡述。
 
2、不丹的國師,劍橋社會學博士TAMA說:“人一輩子有百分之三十的知識可以藉鑑知識經驗知道,知識可以解決三分之一的問題。還有百份之60到70是知識不知道的,需要靠心靈去忍耐和感知。” 所以,不管你是有學問、有本事、還是有個性、有權威,你都不能讓自己停在原地。以一個敞開的心態做一個小學生,生命才有無盡的可能。
 
3、仁愛、智慧、誠信、正直、勇敢、剛強這六種美德,看似容易理解,其中的內涵卻十分精微,事相上也非常複雜,難以辨別。怎樣拿捏表現才能恰到好處?只有透過不斷的學習,才能夠對其中的事和理有愈來愈深入的體會,在明後幾天的共學中我們會針對每一言每一蔽逐一探討。

論語 陽貨十七 第7章-3

7-1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
7-2 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
7-3 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 
〈白話〉
7-1 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說:「從前我聽先生說過:『親自做壞事的人那裡,君子是不去的。』
7-2 如今佛肸盤踞中牟謀反,您卻要去,怎麼說得過去呢?」孔子回答說:「對,我是這麼說過。
7-3 但是,你不知道嗎?最堅固的東西,怎麼磨,也磨不薄;最白的東西,怎麼染,也染不黑。我難道是匏瓜嗎?哪能只是掛在樹上卻不能給人吃呢?」
〈文義〉
1.磷:讀ㄌ一ㄣˋ,薄的意思。 
2.涅:讀ㄋ一ㄝˋ,本是一種礦物,古人用作黑色染料,這裡作動詞,染黑的意。
3.緇:讀ㄗ,黑色的意思。
4.匏ㄆㄠˊ瓜:是一種葫蘆狀的植物,比葫蘆大,味苦,不能吃,一般是老熟後刨成兩半做水瓢。所以孔子說匏瓜只能掛在枝上,不能吃。
〈思維提綱〉
1.孔子為什麼最終還是沒去佛肸那裡呢? 夫子的考量是什麼呢?
2.夫子說:「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揣摩一下夫子為什麼這麼說呢?
3.讀完本章之後,對您有什麼啟發呢?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朱熹《論語集注》: 張敬夫曰:「子路昔者之所聞,君子守身之常法。夫子今日之所言,聖人體道之大權也。然夫子於公山佛肸之召皆欲往者,以天下無不可變之人,無不可為之事也。其卒不往者,知其人之終不可變而事之終不可為耳。一則生物之仁,一則知人之智也。」
2.《論語·里仁·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3.《論語•為政•8》:子曰:「君子不器。」
4.《論語•微子•8》: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二、重點摘要
(一)孔子想去的理由
前面我們說,孔子欲往,既是對自己“磨而不磷、涅而不緇”的自信,也是深知通權達變,為復興周禮不顧自己名譽的情懷。
(二)孔子為什麼最終還是沒去佛肸那裡
1.朱熹《論語集注》中引張敬夫的評論,很是中肯。
“夫子於公山佛肸之召皆欲往者,以天下無不可變之人,無不可為之事也。其卒不往者,知其人之終不可變,而事之終不可為耳。一則生物之仁,一則知人之智也。”
2.孔子面對佛肸之召,之所以欲往,是因為相信天下沒有不可改變的人,沒有不可做的事。這是孔子的仁德之心,所以他說“有教無類”,誰都可以教化;所以他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君子行事並沒有固化的一定要怎樣,只是看怎樣做符合道義。
3.孔子面對佛肸之召,心中沒有固有的成見,所以不會像子路那般完全不考慮。他會看佛肸是否有改變的可能,是否可以做些事情幫忙改善。
4.但顯然經過觀察瞭解,孔子認為在這個階段佛肸不可能改變,幫忙改善的事也做不了,所以最終孔子選擇了不去。這是孔子的知人之智。
(三)「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是「不器」的境界
瞭解了孔子為什麼欲往,又為什麼最終不往,我們就可以稍稍體會一下孔子所說“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了。
1.匏瓜只能做瓢,不能吃。一般人也是如此。比如孔子就說子貢是瑚璉,瑚璉只可以放在太廟中做獻祭用,是不能放到百姓家做吃飯用的。所以子貢可以在諸侯宮廷中言動天下,卻不能如顏回在陋巷中安貧樂道。
2.子貢雖是大器重器,卻還未到君子的更高境界“君子不器”。從不成器到成器,再從小器到大器,最後從大器到不器,這是一個人的成長之路。
3.可是很多人一旦成器之後就很難進步了。為什麼呢?因為他的所學所能既成就了他的進步,也會限制他的進步。
4.手裡拿著錘子的人,看什麼都是釘子。他對自己所學所能的執著成了他的框子。只有不斷放下自我的人,才可能不斷突破自己的限制,進入不器的境界。
5.孔子說自己“無可無不可”,就是這種不器的境界。沒有什麼僵化的一定怎樣,不固守自己的經驗,只是根據具體情況做最適合的應對。
6.所以面對佛肸之召,孔子沒有一定去或不去,只是根據具體情況做出適當的應對。這也是對弟子的一種案例教學吧。

論語 陽貨十七 第7章-2

7-1.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
                            『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
7-2.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 子曰:「然,有是言也。
7-3. 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
  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
<白話>
7-1. 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想去。子路說:「以前我聽您說過:
    『親自做了壞事的人那裏,君子是不去的。』
7-2. 佛肸占據中牟反叛,你卻要去,怎麽解釋?」孔子說:「對,我說過。
7-3. 沒聽說過堅硬的東西嗎?磨也磨不壞;沒聽說過潔白的東西嗎?
染也染不黑。我豈能像個瓠瓜?光掛在那裏而不被採食呢?」

<文義>
 1.佛肸:二字音閉夕,人名。春秋晉大夫趙簡子家臣,為中牟宰。
 2.以中牟畔:中牟,趙氏食邑,在晉境,非河南的中牟;
             當在今河南省湯陰縣西的牟山附近。
             佛肸據其邑以背叛趙氏。 (畔通叛)
<思惟提綱>
1.孔子面對“佛肸召”,“欲往”背後的那一線希望是什麼呢?
2.為何子路反對孔子去佛肸那?在孔子看來,子路的推導過程有何偏失?
3.您認為〜在《論語˙子張篇˙3》的對話〜 子夏、子張 錯了嗎? 
  那麼孔子的 交友之道 到底是什麼呢? 
4. 面對陽貨召請,孔子選擇拒絕,可面對佛肸的召請,孔子選擇觀察準備, 
   對於夫子的取捨,給了您什麼啟發呢?

<義理解釋>  8 分 45 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子張篇˙3》
 子夏之門人問 交 於子張。
 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
           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2. 《論語.學而篇.8 》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3. 《論語.季氏篇.4 》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4. 《論語.述而篇.21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 《論語.學而篇.6 》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6. 《論語.衛靈公篇.38 》 「子曰:「有教無類。」
   7. 《論語.里仁篇.17 》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8. 朱熹《論語集注》中引 張敬夫的評論:
    “子路昔者之所聞,君子守身之常法。
      夫子今日之所言,聖人體道之大權也。”
   9.《論語˙子罕篇》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
                              可與適道,未可與立;
                              可與立,未可與權。”
10. 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二. 義理解說             8 分 45 秒
(一) 前言
前面我們說,孔子一生以復興周禮為己任,
所以只要有一線希望,他也不想輕易放棄。那麼孔子面對“佛肸召”,
“欲往”背後的那一線希望是什麼呢?
(二) 子路的思維路徑 
1.在子路看來,佛肸是“親於其身為不善者”,是個犯上作亂的壞人,
理由就是他“以中牟畔”,結論就是“君子不入也”,君子不應該去幫助他。
2.可見子路的思維路徑是:
因為佛肸“以中牟叛”,所以他是“親於其身為不善者”;
因為他是“親於其身為不善者”,所以“君子不入也”;
因為孔子是君子,所以孔子不應該去佛肸那。
這個推導過程看似無懈可擊,可在孔子看來,其中還是有一些偏失。
 
(三) 反叛者就一定是不善者嗎?
首先,反叛者就一定是不善者嗎?
如此認定,商湯、周武也是不善者了。
所以孔子是不會輕易做出這樣的判斷的。
看一個人善不善〜
不是從他是否做了反叛的行為辨別,
而是應該從他反叛行為的原因來辨別。
 
(四) 孔子的觀察與抉擇   
1.如果他是為了個人或小團體的利益,損害了百姓的利益,那就是不善者;
 反之,如果他是為了百姓的利益,損害那些危害百姓利益的小團體,那就是善者。
前者的反叛者如陽貨,後者的反叛者如商湯、周武。
2.所以,面對陽貨召請,孔子選擇拒絕,
因為孔子非常了解陽貨的品行人格,陽貨絕不可能復興周禮。
3.可面對佛肸的召請,孔子選擇觀察準備,
因為孔子此時還不十分了解佛肸的品行人格,其中或許有復興周禮的可能性,
  雖然這可能性或許非常小。
4.其次,面對“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就一定不入嗎?
  或許有人會說:“孔子親口說君子不入的啊。”子路就是這樣認為的。
5.有沒有感覺這像剛上學的小朋友〜
  回家就說“老師說的”、“老師說的”,
  你不能說小朋友全錯了,可你也知道小朋友的理解往往偏頗了。

(五) 君子尊賢而容眾 
《論語˙子張篇˙3》中有一段對話:【子夏之門人問 交 於子張。
 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子夏的弟子向子張請教交友之道。
   子張就問:“你們老師子夏是怎麼說的?”子夏的弟子就回答:
 “子夏說:可以交往的人就結交,不可以交往的人就拒絕。”
   子張就說:“這和我從孔子那聽到的不一樣。
   我聽到的是:君子尊重賢人,同時又接納普通人,稱讚好人,
   同時,又同情幫助無能的人。
   我如果是賢人,對於他人有什麼不能包容的呢?
   我如果不是賢人,人家就先拒絕我了,哪裡還有我拒絕人家的呢?”】

(六)  子夏、子張 錯了嗎?
1.子夏錯了嗎?沒有啊 ! 孔子就經常說:“無友不如己者”,
  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還特別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可見孔子非常看重交友的選擇。
2.那麼子張錯了嗎?好像也沒有,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
  說“汎愛眾”,乃至“有教無類”,不會輕易放棄或排斥他人。
3.那麼孔子的交友之道到底是什麼呢?關鍵在於 誰 在交友。
(1)對於志未立、學不固的人來說,容易受到環境影響,當然要 〜
   “無友不如己者”,“可者與之,不可者拒之”;
  (2)但對於志向堅定、所學有進無退的人來說,
    不但不會輕易受到環境影響,還可以“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 
    自然會 〜“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不會再“可者與之,不可者拒之”。
 
(七) 總結
1. 一個人成長會經歷不同的階段,
  隨著自身能力不同,當然會有不同的方式,
  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這就是義,
  不顧具體情況,固守刻板的規則,
  這是不合時宜的,也就是不義。
2.由此再回頭來看本章〜
  為什麼“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
 ▲試想君子到不善者那裡會發生什麼?
(1)或者君子與不善者“道不同不相為謀”,決裂鬥爭,既如此,又何必去!
(2)或者君子被威逼利誘,與不善者同流合污,若如此,又何必去!
(3)或者君子以德行感化,以智慧教化不善者,令不善者痛改前非、棄惡向善,
若如此,豈非善莫大焉?
       但顯然,面對一個親自做壞事的人,讓他棄惡向善,是非常困難的,
       絕非一般君子可為,所以“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
 
 3.但是 一般君子做不到的,孔子就不可以嗎?
  (1)朱熹《論語集注》中引 張敬夫的評論:
   “子路昔者之所聞,君子守身之常法。
    夫子今日之所言,聖人體道之大權也。”
    子路講的是君子日常的立身原則,
    孔子講的,卻是聖人體會大道後的通權達變。
  (2)《論語˙子罕篇》中〜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
              可與適道,未可與立;
              可與立,未可與權。”
   人在不同的層面,自然有不同的立身行道的做法,
   能夠通權達變,從心所慾不踰矩,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4.孔子說:有磨而不磷的堅、涅而不緇的白,
  就是說這樣的君子不但不會被不善的環境所改變,還會改變環境。
 孔子欲往,是堅信自己不會被佛肸影響,還可能有機會影響佛肸,
一起復興周禮。哪怕會因此被他人不理解、被非議,
正如後世林則徐的一句詩“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所以孔子欲往,是孔子的自信,也是孔子的情懷。

論語 陽貨十七 第7章-1

7-1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
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
 〈白話〉
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說:「從前我聽先生說過:『親自做壞事的人那裡,君子是不去的。』
〈文義〉
1.佛肸:二字音ㄅㄧˋㄒㄧˋ ,人名。春秋晉大夫趙簡子家臣,為中牟宰。
2.聞諸夫子:諸,於。夫子即老師。
3.親:自,親身
4. 不入:不入其黨。
〈思維提綱〉
1.陽貨、公山弗擾、佛肸都想召請孔子從政,孔子各有何想法作為?
2.如果您也像孔子處在那個時代,生涯面臨困境,有陽貨、公山弗擾、佛肸這樣的人來延請您,您會作何決定?理由是?
3.聽完講師的解說,您有何感想?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1.《名賢集》是我國古代對兒童進行倫理道德教育的教材之一,具體作者不詳,從內容上分析,是南宋以後儒家學者等撰輯。
2.《論語•憲問•18》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3.《孟子•梁惠王章句下•8》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於傳有之。」曰:「臣弒其君可乎?」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4.《孟子•盡心章句下•14》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
二、重點摘記    
(一) 誦文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
(二) 解釋字詞文義
1 . 佛肸是當時晉國中牟這個地方的地方官。當時晉國有六卿勢力強大,把持了晉國朝政,類似魯國的季孫、叔孫、孟孫三家把持了魯國的朝政。這六卿就是韓、趙、魏、範、中行和智氏。後來智氏與韓、趙、魏三家合力消滅了范氏和中行氏,瓜分了這兩家的領地。佛肸是范、中行的家臣,也有說他是趙氏的家臣。他當時就據守中牟,抗拒趙氏。
2. 中牟是古地名,在今天的河北省邢台和邯鄲之間,和今天的河南省中牟縣沒關係。
3. 磷,就是薄的意思。涅,本是一種礦物,古人用作黑色染料,這裡作動詞,染黑的意思。緇,黑色的意思。
4. 匏瓜,是一種葫蘆狀的植物,比葫蘆大,味苦,不能吃,一般是老熟後刨成兩半做水瓢。所以孔子說匏瓜只能掛在枝上,不能吃。
5. 佛肸召孔子,孔子打算應召前往。子路就說:「從前我聽老師您講過:『親自做壞事的人那裡,君子是不會去的。』如今佛肸盤踞中牟謀反,您卻要去,怎麼說得過去呢?」孔子回答說:「對,我是這麼說過。但是,你不知道嗎?最堅固的東西,怎麼磨,也磨不薄;最白的東西,怎麼染,也染不黑。我難道是匏瓜嗎?哪能只是掛在樹上卻不能給人吃呢?」
(三)儒家忠君觀念?
1. 這段對話的情景和前面第5章很類似,第5章是叛臣公山弗擾請孔子,孔子想去,遭到子路勸阻,這次又是另一個叛臣佛肸請孔子,孔子又想去,又遭到子路的勸阻。
2. 孔子為什麼會想去輔佐一個叛臣呢?這好像與我們印像中儒家崇尚的忠君觀念相反。
3. 南宋之後的《名賢集》流傳一句話:“好馬不配雙鞍,忠臣不事二主。”後來民間據此又演化出“好女不嫁二夫”。這種觀念流傳至今,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孔子的儒家思想,但其實這種觀念是宋明理學家的,卻非孔子孟子的,孔子因此被批判純屬躺槍。
(四)孔子的抉擇角度
1. 憲問篇中,子路、子貢就曾經問過,管仲不能為公子糾死節,反而輔佐了殺主仇人齊桓公,怎麼能稱為仁呢?孔子卻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還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2. 孔子在意的不是有沒有事二君,而是有沒有安定天下,有沒有傳承文明。
3.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就記錄了一段齊宣王和孟子的對話:【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於傳有之。”曰:“臣弒其君,可乎?”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4. 齊宣王問:“商湯放逐了夏桀,周武王討伐商紂王,有這事嗎?”孟子回答:“史書上有這事。”齊宣王就說:“那這是臣弒君啊,怎麼可以這樣?”孟子義正言辭地回答:“破壞仁愛的人叫做賊,破壞道義的人叫做殘。賊殘的人,我們就叫他作獨夫。我只聽說過周武王誅殺了獨夫商紂,沒有聽說過他以臣弒君。
5. 可見孟子不但不贊成不問條件的絕對不事二君,甚至連不問條件的絕對事君都不贊同,所以他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四) 總結
1. 孔子一生仰慕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父子,是因為他們傳承並發展了華夏文明,他們所奠定的周代禮樂制度具有仁愛精神,有益於百姓安居樂業,所以孔子推崇周代的禮樂制度,主張克己復禮,都是為了利益天下蒼生。
2. 又一生以復興周禮為己任,所以只要有一線希望,他也不想輕易放棄。周遊列國、四處奔波是為此,想赴公山弗擾、佛肸的邀請,也是為此。。
3. 孔子在意的是誰能復興周禮、安定天下、利益百姓,並不在意這個人是什麼身份、什麼地位;他要維護的是有利於天下大同的禮樂文明,並不是維護某個家天下。所以他不會像後世許多迂腐的人,被狹隘的小忠小信限制,卻放棄了大仁大義。這正是孔孟的儒學與後世腐儒的不同所在。

論語 陽貨十七 第6章-2

6-1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
 「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
6-2 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白話〉
6-1子張向孔子問仁。孔子答:「能行五事於天下,便可稱為仁人。」子張請問是哪五事,孔子回答說是恭敬、寬容、信實、勤敏、惠愛。

6-2 恭敬就不會招來侮辱,寬容就能吸引人來,信實就能給人依靠,勤敏就能達成功效,惠愛就能領導別人。


〈文義〉
1.不侮:不見侮辱。
2.任:是倚仗。

〈思惟提綱〉
1. 子張問仁,孔子如何回答? 
2. 為何「恭則不侮」?
3. 為何「寬則得眾」?
4. 為何「信則人任」?
5. 為何「敏則有功」?
6. 為何「惠則足以使人」?
7. 檢視自己「恭、寬、信、敏、惠」的利他心?隨喜並長養之!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 《爾雅》曰:“ 恭,敬也。 ”恭,是敬的表現。
2. 南北朝何胤(ㄧㄣˋ)雲:“ 在貌為恭,在心為敬。 ” 
3. 張居正說:“誠能恭以持己,則在下的人自然畏憚、尊仰而無敢侮慢矣。這是張居正對陽貨第一章的評價。
4. 《論語•學而•8》: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5. 《論語•顏淵•17》: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6. 《孟子‧離婁下•28》: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7. 張居正曰:“ 寬以容眾,則在下的人自然心悅誠服而歸服於我矣。 ”
8. 《詩經•衛風•淇奧》: “ 寬兮綽兮,猗重較兮,善戲謔兮,不為虐兮。 ”
9. 《說文》曰:“ 誠也。”
10.張居正曰:“ 言行一於誠信,則人都依靠著我而無所疑貳矣。”
11. 《論語•學而•7》:子夏曰: 「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12. 《說文》曰:“ 敏,疾也。 ”
13. 《論語•里仁•24》: “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
14. 張居正曰:“ 行事勤敏快當,則所為無不成就而動必有功矣。 ”
15. 韓愈《勸學解》:“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
16. 《論語•學而•1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
17. 《說文》曰:“ 惠,仁也。”
18. 《孟子.滕文公上•4》: 「堯以不得舜為己憂,舜以不得禹、皋陶為己憂。夫以百畝之不易為己憂者,農夫也。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是故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孔子曰:『大哉堯之為君!惟天為大,惟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與焉!』堯舜之治天下,豈無所用其心哉?亦不用於耕耳。」
19. 《賈子道術》曰:“ 心省卹人謂之惠。”
20. 張居正說:“ 卹人飢寒,憫人勞苦,而恩惠及人,則感吾之恩者莫不盡心竭力,樂為我用矣,又豈不足以使人乎?”
  
二、重點摘要
我們繼續學習《論語•陽貨篇》第6章,昨天我們共學了前半部分,子張向老師問仁,孔子告訴他能把五事行於天下,就是仁了。哪五事?恭、寬、信、敏、惠。今天我們接著學下去。
(原文)
“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一) 解釋文義
恭敬就不會招來侮辱,寬容就能吸引人來,信實就能給人依靠,勤敏就能達成功效,惠愛就能領導別人。

(二) 為什麼這五事行於天下就是仁呢?
因為恭、寬、信、敏、惠五事,皆是與人相處之道,尤其對上位者而言,更有用心之處。
下面我們一一展開來討論。

第一個“ 恭則不侮 ”
1.《爾雅》曰:“ 恭,敬也。 ”恭,是敬的表現。
2.南北朝何胤(ㄧㄣˋ)雲:“ 在貌為恭,在心為敬。 ”所以君子敬而無失,與人相處就表現為恭而有禮。
3.但我們往往把恭敬內外分離,只著重表面對待別人的態度,而忽略了自己內在用功的部分,那份真誠的恭敬之心才是最重要的。離開了內心敬意的外表之恭,必然會招致別人的侮辱。    
4.張居正說:“誠能恭以持己,則在下的人自然畏憚、尊仰而無敢侮慢矣。”恭敬的基礎是持己——嚴格地約束自己,
5.“ 君子不重則不威 ”,內心有生命宗旨、有持守的原則,行住坐臥才會有與之相應的行為。“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拿這樣自尊自愛的用心去與人相處,恭敬他人才能真實地表達出來。
6.一個莊重的領導,下屬自然會心生敬仰,而不敢欺侮、怠慢。反過來,一個人生命沒有目標、生活沒有規律、自己都活成一團糟,想要恭敬別人,贏得別人的尊重,那無異於是天方夜譚。
7.恭敬,不是建立在外境上,一味地討好別人,而是建立在自心上,自我的不斷改善,沒有向內的功夫,絕沒有向外的恭敬。
8.恭敬是彼此的契約,人與人相遇、相處,總有自己當下的本份,有自己應該擔當的一份責任。恭行於天下,說到底,就是面對到每一個人時,都要盡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9.譬如在家而言,面對父母,自己就是一個子女的份,恭敬父母,也不是說整天圍著父母轉,什麼事情都不做,而是聽從父母的教誨,做好自己的工作,處理好家庭,努力建功立業,彰顯父母的功德。
反過來,假如一個孩子到了年紀還不結婚,或者結了婚不會過日子,小倆口經常為了做家務、教育孩子發生爭執,即使你滿心的想要討父母歡喜,父母也高興不起來。尤其是當父母與鄰居一起,別人提到孩子眉飛色舞,而父母則眉頭緊鎖,孩子不成人,父母終生愁眉不展。
10.在單位裡,假如心思不是用在正道上,不能安心工作,常常有失誤的話,即使再怎麼討好、拍領導馬屁,領導也不會歡喜,反而是自取其辱,成為別人的笑話。
11.“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基礎一定是自尊、自愛、自敬。

第二個“ 寬則得眾 ”
1. 寬,是度量寬宏,能夠容人之短,包容別人的缺點;
寬,是待人著想,真心體諒、照顧別人的困難。
2.人無完人,人生也非一帆風順,生命的成長就是一個不斷面對挫折、不斷改過向善的歷程。所以寬是順應人性的需求,給予他人生命成長的空間,在別人遇到坎坷的時候,給予最貼心的撫慰。張居正曰:“ 寬以容眾,則在下的人自然心悅誠服而歸服於我矣。 ”遇到一個寬厚的領導,實是下屬之福。
3.人誰無過,一個普通人,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和過錯,而且習以為常,如油入麵,自己都分辨不清。如果遇到一個吹毛求疵的領導,那就慘了,雞蛋裡面挑骨頭,好人也能找出毛病來。
3-1當一個老師,對一個學生有了成見,那麼無論怎麼看,這個學生總歸不順眼。
3-2戀愛中的雙方,一開始看到的都是對方的好,“情人眼裡出西施”;但一旦在一起過日子,對方的缺點就會暴露出來,這個時候,假如雙方沒有寬容,就會因為鞋子怎麼擺、牙膏怎麼擠、睡覺打呼等瑣碎的小事而發生爭執,家庭就充滿火藥味。
3-3其實,家庭是溫暖的港灣,是講愛的地方,不是用來講道理的。講愛的家庭,雖然對方過錯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但依然可以甜蜜長久;而講道理的家庭,雖然對方缺點很少,但日子長不了。
4.寬,體現的是有原則的愛,公平正義,眾生平等;無原則的包庇、放縱,不僅不會讓人歡喜,反而會失去民心。
5.寬行於天下,就是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始終將他人的苦樂放在自己的心上。這個寬,也不是一味地包容、忍讓,而是一種充滿情趣的自如。
6.真正寬厚的仁人君子,幽默風趣,跟這樣的人共事、生活是一種美好的享受。任何人與他交往,都能在輕鬆愉快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不知不覺培養起健全的人格。
7.《詩經•衛風•淇奧》就有這樣的描寫:“ 寬兮綽兮,猗重較兮,善戲謔兮,不為虐兮。 ”譯為:君子寬宏大量真曠達,倚靠車耳馳向前,談吐幽默真風趣,開個玩笑人不怨。幽默而風趣的君子喜歡開玩笑,而被捉弄的人卻也心甘情願,“不為虐兮”,沒有覺得被虐待,這就是君子人格的魅力。

第三個“ 信則人任焉”
1.信,《說文》曰:“ 誠也。”內心誠懇,不欺人,也不自欺。任,是堪能倚靠。一個人言而有信,給人可以依靠的感覺。
2.張居正曰:“ 言行一於誠信,則人都依靠著我而無所疑貳矣。”要做到這樣的誠,內心必須有堅定的信念,明確的生命目標。內在的信念顯發於外在,無論說話、做事都有原則、規範、法度,不會隨意變改,所以給人予信任感,很讓人放心和依賴。
3.信念的大廈是靠自己創造出來的,擔當領導的人,都是有堅定信念的人,依靠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紮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取得了黨和人民的信任,才逐步走上高位。
4.信在前,人任在後,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結果。
5.如果只是想得到人任,而又不從信念上努力,那麼猶如無因之果、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又從何而生?沒有堅定的信念,一個人絕對走不長、也走不遠。
6.人與人之間建立起互信,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要靠外在與內在、言與行的統一,要靠時間的逐漸打磨,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7.但下手處、落腳點卻很平凡、簡單,就是在其位謀其政,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種人夫子讚歎道:“ 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8.信行於天下,就是擴大心量,在天下人面前守護好自己的誠信,不欺騙任何一個人;不欺人,先不自欺;而幫助自己守護信念、不自欺的最好辦法,莫過於發起一個偉大的誓願——利益天下人的誓願,從而依靠願力的推動,去在每一個境界中歷練堅固自己的誓願,不斷地長養成就自己的仁德。

第四個“ 敏則有功 ” 
1.《說文》曰:“ 敏,疾也。 ”敏,是指行動的快捷。信偏於言,敏則重行。
2.《論語》裡多次提到“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張居正曰:“ 行事勤敏快當,則所為無不成就而動必有功矣。 ”天上不會掉餡餅,事情都是做出來的,這個道理說起來大家都懂,但真正做到的,卻沒有幾個人。
3.古往今來,但凡人之所以不能成就一番功業,究其原因,往往就是行不敏,因為習性的關係,苟且偷安,拖拖拉拉,今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一生光陰就這樣虛度。
4.韓愈《勸學解》:“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意思是說,學業靠勤奮才能精湛,如果貪玩就會荒廢;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隨大流就會毀掉。
5.敏,是一種非常靈巧專注用功的狀態,猶如傷鹿非常警覺,也猶如獅子王具足大力。它是在對治了我們習性當中的漫無目標、不求上進、懶懶散散、放逸懈怠、得過且過等毛病,而呈現出的美好的生命狀態。
6.“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 ”當一個人有了敏的狀態,就像車輛已經擺脫了擁擠的市內道路,已經進入了高速公路的叉道,可以開始加速了。而一個學生,如果達到了敏的狀態,家長就不需要再為孩子的學業擔心了。
7.敏的方向、內涵一定要把握,仁義禮智、恭寬信惠,才是應敏之處;一個小偷的靈敏,以及打架時動作的靈敏,這些都不能稱敏,這是敏的反方向,敏而無功,敏而有罪。敏行於天下,即凡是有利於天下之事,皆當仁不讓,為利他而奔忙,反而成就了自己的功業。

第五個“ 惠則足以使人”
1.《說文》曰:“ 惠,仁也。”給人恩惠,是仁愛的體現。
《孟子》曰:“ 分人以財謂之惠。”
《賈子道術》曰:“ 心省卹人謂之惠。”
一個是財物上的恩惠,濟人貧乏;一個是心理上的恩惠,解人心憂。
2.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張居正說:“ 卹人飢寒,憫人勞苦,而恩惠及人,則感吾之恩者莫不盡心竭力,樂為我用矣,又豈不足以使人乎?”
3.仁的事業不是靠一個人、二個人成就的,要靠大眾的力量。而且己立立人,己達達人,自己得到了仁,也希望能夠幫助天下人都得到仁。
4.所以,惠行於天下,就是要利益到普天下的人民,無論是物質方面,還是精神心靈方面。即使現在能力不夠,也要朝著這樣的目標努力,勇往直前。
5.總之,人與人之間的相遇非常不容易,在這個特定的時空下,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所以當珍惜彼此的因緣,真誠熱情地去對待自己、對待他人、對待天下所有的人。

(三) 總結
收攝一下 :
1.恭、寬、信、敏、惠五者是因,從利他安立,但下手處,皆反求諸己,長養一顆仁心;
2.不侮、得眾、人任、有功、足以使人是果,可以果推因進行校準。譬如不能得眾,則說明寬有問題;不足以使人,則惠尚未到位。
我個人揣摩 :
1.此五者彼此也有關聯,恭是基礎,餘四皆此延伸。
2.從為政的角度,有一個推己及人、從因到果的次第,恭是立身,寬是待人,信是有位,敏是有為,惠是功成。
3.從個人發展而言,也有一個人際互動漸次深入的過程,恭是融入人群,寬是人氣高漲,信是委以重任,敏是精勤努力,惠是利益大眾。
本章,我們就共學到這裡,謝謝大家!

論語 陽貨十七 第6章-1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

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白話:
 
子張向孔子問仁。孔子回答:「能行五事於天下,便可稱為仁人。」子張請問是哪五事,孔子回答說是恭敬、寬容、信實、勤敏、惠愛。
 
 
注釋:
 
①恭:恭敬。
 
②寬:寬容、寬厚。

③信:信實、誠信。
 
④敏:勤敏。
 
⑤惠:惠愛、慈惠。
 
 
思惟提綱:
 
① 子張向夫子請教「仁」,夫子回答:「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為什麼孔子給出「為仁」的條件、範圍是「能行五者於天下」,而不是能行於身、能行於家、能行於國呢?
 
② 向內觀察:我有「仁心」嗎?我會以「仁」作為我行持的目標嗎?
 
 
義理解說:
 
講師:朱文津 老師 09’50”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論語 • 先進 • 15》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論語 • 先進 • 17》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論語 • 顏淵 • 0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論語 • 子張 • 15》
子游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
 
◎《論語 • 子張 • 16》
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并為仁矣。」
 
◎《論語 • 雍也 • 28》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孟子 • 告子章句上 • 06》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論語 • 述而 • 29》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孟子 • 梁惠王章句上 • 0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二、重點摘記
 
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是共讀的第668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論語·陽貨篇》第6章,先恭誦原文: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本章,我們分兩部分研討,今天先學習前半部分。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
 
子張向孔子問仁。孔子答復:「能行五事於天下,便可稱為仁人。」子張請問是哪五事,孔子回答說是恭敬、寬容、信實、勤敏、惠愛。
 
 
(一) 同樣是師弟間的問答,但錢穆先生認為本章頗多可疑:
 
本章,記錄了孔子與子張師弟間的問答,但同樣問仁與前面的不一樣。錢穆先生認為,本章頗多可疑。
 
1、問答方式不一樣:

一是問答方式不一樣。前面弟子請問,如顏淵問仁、仲弓問仁、司馬牛問仁,老師回答都是“子曰”,除了對國君、主政大夫回答稱“孔子對曰”以外,對弟子都只稱子,師弟感情溢於言表。而現在則記為“子張問仁於孔子”,有點類似於季氏篇提到的,是再傳或三傳弟子的記錄。
 
2、回答角度不一樣:

二是回答角度不一樣。“孔子答語乃似答問政,與答問仁不類。或說此乃問仁政,然亦不當單云問仁。”就是子張問仁,但孔子的回答好象偏重於為政或者是仁政的角度,因為後面講到“寬則得眾,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都是從為政者的立場而言。

3、孔子對子張的提點,與前面也不一樣:

三是孔子對子張的提點,與前面也不一樣。子張是一個眼界開闊、善思善問的弟子,子張問明、問善人之道、問崇德辨惑、問政、問行、問達,等等,都是切中時弊的高大上的問題,但因為“師也過、師也辟”,所以孔子因材施教,回答的落腳點都是針對著弟子的習性而言,都側重和收攝到慎言敏行上,給出一個非常具體的答案。
 
4、由此章可見孔子對子張的期望:

錢穆先生說“孔子答子張,《論語》所載共十一條,多欲其鞭辟近里(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慎於言行,而此章語不然。”而且本章提到的“行於天下”,除了回答顏淵問仁時的“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就數子張這裡,可見夫子對子張的期望。《論語·子張篇》連續二章用同學的口氣讚歎子張,子遊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子遊說,我與子張為友,因其才能是我所難及,然而,論其為仁,也是我所未及。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曾子說,子張這人,容貌堂堂,仁也學得好,我不能與他相比為仁。所以,子張問仁,就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視野。
 
孔子說,能把五者行於天下,就是仁了。具體是哪五者,明天我們會仔細研討。
 
 
(二) 為什麼要能行五者於天下才稱得上「仁」:
 
今天我們要探討的是,為什麼要行於天下才稱得上仁。
 
1、何謂「仁」行於天下?

何謂仁行於天下?有人往往誤以為事相,從外境上安立,把慈善的事業做到全人類。聰慧如子貢尚有此誤解,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子貢以為能夠接濟普天下的民眾,讓他們脫離貧窮,應該稱得上是仁了吧。孔子回答說,如果僅僅從事相上來說的話,能夠做到這樣,何止是仁,應該是聖人了,因為聖人如堯舜都沒做到啊,堯舜在世,還有窮人啊!
 
2、「仁」要如何安立?

其實仁是理體,從心而論,一念仁心,當體歸仁。內有仁心,形之於身口,方有仁之外用,做出助人的善行、說出益人的善言,所以行仁不是從事相上安立,而是從心體上安立。禪宗祖師說:心外求法,猶如緣木求魚。
 
3、什麼才是真正的「仁」?

那麼為何行於天下方稱得上仁?往往我們也做利益別人的善行,但所行範圍很狹小,自己的親友,一個小天地,再往外就沒了。所以這個不是仁,也談不上公,而是私,私心雜念的私。即使為小圈子的人,說到底也是為我。而真正的仁,則是發乎自然,是人之本性,就是一個人生來就具有這樣的特徵。
 
4、舉例:

譬如看到一個窮人,在寒風裏乞討,我們會於心不忍;看到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滿手老繭,還在推著小車子出來賣菜,我們會心裏難過;看到一個絕症病人,被病痛折磨的痛苦,我們自然生起同情心;甚至不要說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就算看到黑人、白人不同膚色的外國人,也一樣會啟發我們內心的仁德。有一張照片,一個黑人的小孩,因為饑餓奄奄一息,背後一只雄鷹準備撲上來,看了讓人揪心,一樣會生起悲憫心。我們作為人的情感是具有普遍性的,不是狹義和自私的。
 
5、引聖賢語錄證成:

孟子認為“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他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所以,仁義禮智,不是外面加進來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過,平時沒有認真去思惟,或者說心念不正的時候想不起來。所以,孔子說:“我欲仁,斯仁至矣。”所以,我們愛孩子,不是只愛自己的孩子,而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老人,也不是只尊敬自家的老人,而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才是禮運大同之境,也就是仁人集聚之社會啊!
 
6、「仁」的體性本來就是遍天下,要行仁,發心必須是遍天下的:

仁的體性,本來就是遍天下的,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但因為私心雜念而扭曲變色,所以現在要改過來,就要去偽存真、去染存淨,所以孔子才特別提出要行於天下,也就是你要行仁,你的發心必須是遍天下的,不是只對一二個人,一小部分人,而是普遍性的,沒有遺漏的。但事相上卻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從淺近處開始。所以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具體從哪些事上下手呢?孔老夫子給出了五者——恭、寬、信、敏、惠,我們明天再接著討論。

論語 陽貨十七 第5章-2

5-1 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5-2 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白話〉
5-1 公山弗擾憑藉費邑叛亂,召請〔孔子〕,孔子想去。子路很不高興,說:「沒有可去的地方就算了,何必非去公山氏那裡呢?」 
5-2 孔子說:「召我去的人,難道會讓我白去嗎?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東方復興周禮啊!。」
〈文義〉
1.夫:音扶。 
2.豈:難道
3.徒:徒然,空無所據。
4.豈徒哉:難道是徒然召我,而無一番用意嗎?表示不會讓我白去,必用我也。
5.為東周:孔子此句意為將要在東方建立起一個西周式的禮治社會,使文王武王之道重現於東方。
〈思維提綱〉
1.對於孔子想答應公山弗擾的召用這件事,子路為什麼這樣反應,他心裡是怎麼想的呢? 
2.為什麼孔子想去幫助判臣公山弗擾?難道他不怕損害自己的名節嗎?試著揣摩一下孔子老師真正的心意?
3.如果您是孔子當時的弟子,面對這件事,您會怎麼做?怎麼想?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論語·雍也·26》: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2.《論語·陽貨·7》: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
3.《史記•孔子世家》:公山不狃以費畔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循道彌久,溫溫無所試,莫能己用,曰:「蓋周文武起豐、鎬而王,今費雖小,儻庶幾乎!」欲往。子路不說,止孔子。孔子曰:「夫召我者,豈徒哉?如用我,其為東周乎!」然亦卒不行。
二、重點摘要
(一)直率的子路
子路性格非常直率,在論語中有三次描寫他質疑孔子。
1.《雍也篇》,子路質疑孔子見南子
2.這一章是質疑孔子去幫助公山弗擾
3.本篇還有子路勸阻孔子去晉國協助佛肸。
這三位都是不賢之人,是小人,但孔子都願意去見他們。
(二)子路的疑惑
1.如這一篇描述,孔子在陽虎面前躲躲閃閃,面對公山弗擾的召用,不知怎的,卻起了去的心思。
2.這下,子路不高興了,孔子不是批評自己比較粗野,要求做事一定要先正名,否則“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3.現在老師要去一個反將那兒謀事,子路怎麼看都不是一件名正言順的事情,立刻勸道:“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你沒有地方去也就算了,何必一定要到公山弗擾那裡?
4.老夫子你這是自降身份呀,更何況,公山弗擾和陽虎是一類貨色,你怎能到他那裡去呢?
(三)誰比較理解孔子當時的心情
1.子路心直口快,而且說得一點也沒錯。但是,他能理解孔子當時的心情嗎?
2.還是司馬遷對孔子當時的心態描寫相對比較貼切,「孔子循道彌久,溫溫無所試,莫能己用,曰:『蓋周文武起豐鎬而王,今費雖小,儻庶幾乎!』」(《史記•孔子世家》)。
3.孔子一直尋找推行仁政的機會,找了很久,但是不成功。對於公山弗擾的召用,他是想把費作為實現自己政治理想的機會,所以他答覆子路:“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他召我去,難道會讓我白去嗎?如果能真正採納我的主張,我就能在東方振興周朝的禮治!
(四)古注說法不一,很難全面考證
1.關於這一段事情,在史料中沒有定論,公山弗擾的叛變時間也有幾種說法。《史記.孔子世家》裡認定是魯定公九年;《左傳》記載的是定公十二年,孔子已經任大司寇,地位比公山弗擾還要高,公山弗擾不太可能召孔子去為他服務。
2.這一章與下面佛肸章,都具有另類的色彩,雖然注疏家眾說紛紜,並有疑其真偽者,似乎都很難說服人。
3.從文本角度看,這兩章都係於《論語》後五篇之中,當屬編訂時代比較晚的部分。陽虎、公山弗擾、佛肸三者皆是陪臣,召孔子,不見陽虎而欲往弗擾、佛肸,何也?
4.作為儒門編定的孔子言行錄—《論語》,其後五篇及其它部分章或有疑問,但中間夾雜其他門派的文字的可能性不大。
5.應該說這些篇章的編訂恐怕反映的是孔子後世再傳弟子以及數代而後,對於出仕門徑的爭論。
6.古注中說法不一,也很難全面考證,我們姑且存疑,不鑽牛角尖。
(五)聖人的用心
我們可以從二個角度來體會聖人的用心:
1.第一是行道之心堅定。只要自己堅定操守,即使是身處亂局,也不會迷失。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子欲居九夷”,別人都反對他去,但孔子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君子在風俗很壞的地方居住,依然能夠轉化那兒的社會風氣,所以稱“何陋之有”。
2.第二行道之心熱切。當時的周朝,禮崩樂壞。天子沒有實權,有些諸侯的國君都沒有實權,分散在大夫手中,甚至大夫的權都被家臣控制了。就像魯國,季氏也沒有實權了,由家臣陽虎、公山弗擾掌控大權,這些都是嚴重的違禮行為。
3.孔子一心要改變這種狀況,要變亂為治,他心懷天下,想要推行仁政。孔子有這個志向,需要合適的機會,但終不為各國所用。
4.甚至公山弗擾這樣的亂臣來邀請,孔子都不放棄這樣的機會,願意犧牲自己的名節,希望有機會實現政治抱負 。如果去,孔子那當然不是為自己的利益去投靠,更不是為公山弗擾打工,他是為周天子服務,為全天下百姓服務。
5.孔子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力,或者能讓公山弗擾回頭,或者能在魯國實現禮治,就不得而知了。很可惜,孔子沒有去成的原因,歷史上沒有記載,也無從考究了。
6.但孔子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願意為天下人付出,把握一切可能機會的熱切心態,呼之欲出,他的弟子子路不能理解,您感受到了嗎?

論語 陽貨十七 第5章-1

5-1 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5-2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白話>
5-1公山弗擾盤踞費邑叛變,召孔子去,孔子正想去。子路很不高興說道:「沒有地方去就算了,何必要到公山氏那兒去呢?」
5-2孔子說:「那個召我去的人,難道是沒有用意的嗎?如有人要用我,我將行周道於東方啊!」
<文義>
1. 「公山弗擾」:史記作「公山不扭」。為季氏宰,據費邑以叛。
2. 「費」:魯邑。
3. 「畔」:同「叛」。
4. 「末之也已」:言道既不行,無所往矣。末,無也。也已,語助詞。
5. 「何必公山氏之之也?」:為何必之公山氏之處也的倒裝句。之之,第一個之字為語助詞,作的字講,第二個隻字作動詞,前往的意思。
6. 「豈徒哉?」:難道是徒然召我,而無一番用意。豈,難道。徒,徒然。
7. 「吾其為東周乎!」:言吾將行周道於東方矣。

<思惟提綱>
1. 老師談到本章的人物「公山弗擾」參與歷史上哪幾個事件?分別是什麼?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

<義理解釋> 10分31秒

一、引用經文
1.《史記·孔子世家》:定公八年,公山不狃不得意於季氏,因陽虎為亂,欲廢三桓之適,更立其庶孽陽虎素所善者,遂執季桓子。桓子詐之,得脫。定公九年,陽虎不勝,奔於齊。
2.《孔子家語·相魯》:….孔子言於定公曰:「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古之製也.今三家過制,請皆損之.」乃使季氏宰仲由隳三都.叔孫不得意於季氏,因費宰公山弗擾率費人以襲魯.孔子以公與季孫叔孫孟孫,入於費氏之宮,登武子之臺;費人攻之,及臺側,孔子命申句須樂頎勒士眾下伐之,費人北,遂隳三都之城.強公室,弱私家,尊君卑臣,政化大行.
3.《左傳·定公十二年》:仲由為季氏宰,將隳三都,於是叔孫氏隳郈。季氏將隳費,公山不狃、叔孫輒帥費人以襲魯。公與三子入於季氏之宮,登武子之台。費人攻之,弗克。入及公側。仲尼命申句須、樂頎下,伐之,費人北。國人追之,敗諸姑蔑。二子奔齊,遂隳費。
4.《左傳·哀公八年》:吳為邾故,將伐魯,問於叔孫輒。叔孫輒對曰:“魯有名而無情,伐之,必得志焉。”退而告公山不狃。公山不狃曰:“非禮也。君子違,不適仇國。未臣而有伐之,奔命焉,死之可也。所託也則隱。且夫人之行也,不以所惡廢鄉。”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白話譯文】
公山弗擾憑藉費邑叛亂,召請〔孔子〕,孔子想去。子路很不高興,說:“沒有可去的地方就算了,何必非去公山氏那裡呢?”孔子說:“召我去的人,難道會讓我白去嗎?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東方復興周禮啊!

【字詞註解】
 ①公山弗擾:疑即《左傳》定公五年、八年、十二年及哀公八年提到的公山不狃。季氏家臣,後據費邑叛季氏,失敗後逃亡齊國,又奔吳。畔:同“叛”。
 ②末之也已:沒有可去的地方就算了。“末”,沒有。“之”,去,往。“已”,止,算了。
 ③ “何必”句:何必非去公山氏那個地方呢?句中第一個“之”是助詞,起到把賓語提前的語法作用。第二個“之”是動詞,去,往。
 ④ “吾其”句:孔子此句意為:將要在東方建立起一個西周式的禮治社會,使文王武王之道重現於東方。

【人物背景】
 公山弗擾,又名公山不狃(ㄋㄧㄡˇ),字子洩,是春秋時期魯國人。

(一)陽虎之亂
1.公山不狃曾和陽虎共事,都是魯國當政者季桓子的家臣。季桓子非常器重公山不狃,派他擔任季孫氏的私邑-- 費邑( 費縣)的邑宰。這一年是魯定公五年,即公元前505年。
2.公山不狃作為季氏的家臣,曾經與陽虎等一起操辦過季平子的喪事,深得季桓子的信任,所以季桓子才會派他擔任費宰。
3.然而僅僅過了三年,即魯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公山弗擾與季桓子產生矛盾,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公山弗擾聯合陽虎一同反對季氏,抓住了季桓子。季桓子用計逃脫,陽虎兵敗逃亡齊國。
4.此事見於《史記•孔子世家》:定公八年,公山不狃不得意於季氏,因陽虎為亂,欲廢三桓之適,更立其庶孽陽虎素所善者,遂執季桓子。桓子詐之,得脫。定公九年,陽虎不勝,奔於齊。

(二)招納孔子
1.陽虎出逃齊國之後,公山弗擾仍以費宰的身份盤踞費邑。此時,公山弗擾大概也想有所作為,和陽虎一樣,他也想到了孔子,欲邀孔子助己一臂之力。
2.這件事,在史學界一直存有爭議。史學家們懷疑其有偽,實質是為聖人諱言。他們覺得,孔子這樣的聖人,怎會欲應公山弗擾之召呢?
  (1)其實,孔子這年已經五十歲了,他的政治抱負一直無法施展。公山弗擾給了他這樣一個機會,他願意前往推行仁政,也在情理之中。
  (2)也有一種意見認為,公山弗擾"叛"的是季氏,而非魯國,沒有必要如此為聖者諱。

(三) 阻撓隳三都
1.僅僅過了四年,即魯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已經不再是原來的設帳授徒的塾師,而是由中都宰,到小司空,一躍為大司寇,並“攝相事”,也就是代執政季桓子處理國政。他開始實行自己的政治抱負,一個重要的動作,就是“隳三都”。
2.所謂“三都”,是指季孫氏的費邑(今山東費縣)、叔孫氏的郈邑(今山東東平)、孟孫氏的成邑(今山東寧陽)。孔子向魯定公建議:“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古之製也。今三家過制,請皆損之。”(《孔子家語•相魯》)
3.孔子“隳三都”的目的,是抑私家、強公室。叔孫氏、季孫氏吃盡了邑宰叛亂的苦頭,支持孔子的這一主張,郈邑被順利地拆毀;隳費時,卻遭到了公山不狃的頑強抵抗。
4.公山不狃看到郈邑被拆,做了應戰準備,當季桓子率領大軍前來隳費時,公山不狃和叔孫輒帶領費人避實就虛,直搗魯國都城曲阜,魯定公倉皇逃到季孫氏家中躲藏。公山不狃這次是真的“叛國”了。這時,身為大司寇的孔子,沉著冷靜,率兵反擊,擊敗費人,公山不狃逃到齊國,費邑終被拆毀。

5.此事件的歷史記載:
事見於《左傳•定公十二年》:仲由為季氏宰,將隳三都,於是叔孫氏隳郈。季氏將隳費,公山不狃、叔孫輒帥費人以襲魯。公與三子入於季氏之宮,登武子之台。費人攻之,弗克。入及公側。仲尼命申句須、樂頎下,伐之,費人北。國人追之,敗諸姑蔑。二子奔齊,遂隳費。

(四)軼事典故:不以所惡廢鄉
1.“墮三都”事件之後,公山不狃流亡到齊國,後又輾轉逃到吳國。魯哀公八年(公元前487年),吳國為了魯國的附屬國邾國的緣故,準備攻打魯國。
2.吳王詢問叔孫輒,叔孫輒回答說:“魯國有名而無實,攻打他們,一定能如願以償。”退出來之後,告訴了公山不狃。叔孫輒是叔孫氏的庶子,也是公山不狃的政治同伴,當初兩人一起帶領費人攻打曲阜,後來兩人又一起流亡。
3.公山不狃對叔孫輒說:“這是不合於禮的。君子離開自己的國家,不到敵國去。在魯國沒有盡到臣下的本分而又去攻打它,為吳國奔走聽命,這就可以死去。有這樣的委任就要避開。而且一個人離開國家,不應該因為有所怨恨而禍害鄉土。”
4. 「不以所惡廢鄉」的歷史記載
事見於《左傳•哀公八年》:吳為邾故,將伐魯,問於叔孫輒。叔孫輒對曰:“魯有名而無情,伐之,必得志焉。”退而告公山不狃。公山不狃曰:“非禮也。君子違,不適仇國。未臣而有伐之,奔命焉,死之可也。所託也則隱。且夫人之行也,不以所惡廢鄉。”
5.“不以所惡廢鄉”,充分體現了公山不狃的愛國情操。作為一名政治人物,可以有不同的政治主張,可以逃亡國外,但不可以因為有怨恨而禍害自己的祖國。公山不狃的做法,給如今身在國外的政治流亡者樹立了一個極好的榜樣。講到這裡,您是否對公山弗擾還有些好感了呢?

論語 陽貨十七 第4章-3

4-3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白話:

4-3孔子說:“學生們,言偃的話是對的。我剛才說的話,只是開個玩笑而已。

文義:
1.二三子: 指孔子學生. 。
2. 偃之言: 子遊之言。
3. 前言戲之耳: 孔子說「割雞焉用牛刀?」開個玩笑而已 。


思惟提綱:

(1) 孔子說「偃之言是也」所指的是哪些話呢 ?
(2) 孔子最後說「前言戲之耳」目的為何 ?
(3) 為什麼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4) 「不易使」的人狀態為何?
(5) 「易使 」和「不易使」,哪一種生命狀態更好呢?更容易獲得幸福快樂呢?

義理解釋 : 陽貨篇-第4章(3)-

一、重點摘記

昨天討論到“君子學道”,今天接著學習“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一)為什麼小人也要學道呢?

1.”小人為什麼也要學道呢?小人的眼光短淺,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只考慮一生一家,但是他們也希望得到快樂,希望得到幸福,誰願意煩惱呢?誰願意痛苦呢?誰願意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呢?沒有人願意,都希望自己得到好處和利益。
2.怎樣遠離煩惱、痛苦,怎樣獲得幸福呢?那這些好處從何而來?只有通過學習才能得到。
3.學習什麼?孔子說:“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易使,就是易於被使喚。

(二) 為什麼要通過學習,讓自己易於被別人使喚呢?

我們為什麼要通過學習,讓自己易於被別人使喚呢?這不是迂腐嗎?

1.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什麼是“易使”?
易使,是說一個人很容易被使喚、被領導,是指下位的人對於上位的人恭敬順從,不是指表面的順從,而是從內心裡的信服和順從,聽從指揮,聽從任用;不僅如此,還會對於所使之事,全力以赴、盡其所能去做好。
2.易使與我們獲得幸福有關係嗎?
答案是肯定的,不僅有,而且密切相關。
我們可以想想,怎樣的人會易使?內心安寧的人,懂得理解和寬容的人,有感恩心的人,對團隊、對領導、對社會內心認同的人,這樣的人才會易使!易使的人,一定是內心和諧的人.
3.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要處理好幾個基本的關係。
一是與自心的關係,內心要平和,要學會自省;
二是與他人的關係,要學會理解和包容,學會互助與合作,要多看別人的功德,少看別人的過失;
三是與社會和自然的關係,要懂得感恩,學會分享,愛護環境,珍惜資源。
處理好了以上這些關係,幸福和快樂自然隨之而來。
要處理好以上這些關係,並不容易,必須要通過學習,學習聖賢之道。

(三) “不易使”的人不快樂,常處苦痛之中

1.“不易使”的人又是怎樣的呢?我們可以從生活中觀察,那些不願意接受管理,喜歡和上級對著幹的人,很難融入團隊的人。
2. 他是怎樣的一種狀態?要嘛是抱怨、不滿;要嘛是傲慢、自我;要嘛是自卑、消沉;要嘛是煩躁、不安;他們自己並不快樂,甚至常常處於很深的苦痛之中。

(四) 不易使的孩子

1.孩子的狀態
我們辦國學讀經班、辦國學夏令營,常常會遇到一些孩子,特別調皮、不安住,甚至故意搗蛋,和老師作對,有些孩子甚至會打罵父母,家長傷心又無奈。
老師們會想很多辦法走近他們,幫助他們,也不一定能夠馬上改善。這些孩子就是不易使的狀態。
2. 錯誤的教育造成的
當我們去深入探究背後的原因的時候,會發現多數的情況都不是孩子本身的問題,都是錯誤的教育造成的。家長對於教育之道,沒有概念也沒有學習。有的過於嚴厲、指責,有的過分嬌縱、溺愛,有的家長忙於事業過於忽略孩子,孩子缺少愛、缺少關懷。
3. 孩子過得很辛苦
他們多數學習成績不會太好,在學校要承受老師的批評、同學的疏遠,回家還要承受家長的批評、指責。所以這些孩子其實過得很辛苦,長此以往,要嘛表現得散漫、無所謂,要嘛與家長老師對著幹。
4. 孩子得不到幫助,自暴自棄
慢慢深入他們內心會發現,幾乎所有的孩子,他們並不是不想要好,只是他們遇到了困難,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幫助,得到的是指責、否定、打擊,他們感受不到家人的愛,看不到希望,只能選擇自暴自棄。
5. 孩子得到關懷後,慢慢改變、願意配合
在國學班經過一段時間和老師相處之後,當他們真實的得到了關懷和認可之後,孩子的心會慢慢融化,會慢慢的改變,會變的願意配合。
6. 孩子的變化,讓母親熱淚盈眶:
過去打罵母親的孩子變得孝順,曾經厭學輟學的孩子重新走進了課堂,甚至學習成績也突飛猛進。很多老師在講起孩子的變化時,常常是熱淚盈眶的。

(五)“易使”和“不易使”哪一種生命狀態更好呢?哪一種人更容易獲得幸福快樂呢?

1.顯而易見。一個不“易使”的孩子,讓父母痛苦,孩子本身也不會快樂。
2.一個不“易使”的部屬,不會得到領導的賞識和重用,自然很難獲得事業的成功,也就很難獲得家庭的幸福。
3.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讓自己成為“易使”的人,其實是從“小人”向“君子”出發的第一步。
4.通過學習聖賢之道,每個人都能得受用,就是沒有什麼大志向的一般人,會變得有恭順心,在家能孝順父母,在外就能尊重長官、領導,遵守國家的政策法令。成為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六) 學道,君子愛人,小人易使,上下相安、社會和諧

  1.學到這裡,有人可能就會問,這些道理是不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呢?
是不是統治階級用來愚弄百姓的工具呢?
我們從小接受過這種言論的熏陶,有不少人都有這種觀念。
 2.我們可以靜靜的想一想,我們希望生活在怎樣的一個社會?是有條不紊、上下和睦的社會? 還是各自為政、互相鬥爭的社會?
3.國家的政令地方拒絕執行,上級官員說的話下級官員都不聽從,官員講的話百姓都不聽從,這樣的社會好不好?這樣的國家會走向哪裡?天下大亂,鬥爭不斷。
鬥爭就會變成戰爭,誰贏了,就聽誰的,最後變成強權主義、霸權主義。
4.一旦有戰爭、鬥爭,最受傷害的不是統治階級,是普通老百姓,所以老百姓最希望的就是和諧、和平,不希望有動亂,不希望有戰爭。
5.常常聽到去國外回來的人慨嘆說,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只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度。
6.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有戰亂在發生,平民無辜傷亡,家園破壞,流離失所,很多人無家可歸處在戰爭的恐怖之中。
7.所以說,孔子的道,不僅是為所謂的“統治階級”服務,更是為被統治階級服務,是為天下所有人服務。
 8.當我們聽到的一些觀念,不能不加思考的把它裝進腦子裡,要學會辨析、抉擇,決不能把古聖先賢留給後人的精神財富拒之門外,那將是民族的悲哀,是人類的悲哀!
 9.198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共同宣言中說:“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 2500年前,從孔子那裡汲取智慧。”
10.我們既然要選擇上下相安、社會和諧,如果人人追求自我,彼此格格不入,大家都是“不易使”的狀態,怎麼可能實現?
11.人類和諧唯一的出路就是教育,教以道,學習道。

(七) 結攝 

 本章的學習到今天全部結束了,簡單做一個回顧。
 1. 子游在為政方面得到了孔子的真傳,他在一個小小的武城邑實現了和諧社會,得到了老師  
   的肯定,給晚年的孔子莫大的安慰。
 2. 孔子講殺雞焉用牛刀,牛刀比喻大道,把大道用在武城,大見成效,如果能用到天下,太 平盛世就會到來。
3.第二部分“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讓我們懂得,要實現生命改變,學習是唯一途徑,所以不管是君子還是小人,都要學,生命要向上走,就要學道。
4.孔子最後說“前言戲之耳”,一方面是為了肯定弟子,也讓我看到孔子的教學非常的自如灑脫,沒有拘謹,老師和弟子就像一家人一樣,師生如父子,在談笑之間就能說出大道,教化 弟子。

論語 陽貨十七 第4章-2

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白話〉
子游回說:「從前,我曾聽夫子說過:『做官的(在位的)學了禮樂,就能夠愛護人民;庶民學了禮樂,就容易聽從使令。』」

〈注釋〉
1.偃也:偃,子游自稱己名,是禮貌謙恭。也,語中助略頓之詞。。
2.聞諸夫子:諸,於。聽夫子說…
3.君子:指在位的官員。
4.小人:指百姓。
5.易使:容易聽在上位者的教令。

〈思惟提綱〉
1. 子游如何回應夫子?他如何示範是具器的弟子?
2. 子游所奉行的道是什麼道?
3. 夫子到武城聞弦歌之聲,為何莞爾而笑?乃至和學生開玩笑?
3. 「君子學道」,君子為何要學道?目的何在?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學而•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 《孝經•開宗明義》:「先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3.《孝經•三才》:「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
4.《孝經•廣要道》:「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
5.《論語•泰伯•8》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6.《論語•陽貨•2》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7.《論語•陽貨•3》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二、重點摘記
(本章第二部分原文)
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一) 子游如何回應夫子的反問?
1.“昔者偃也”
這是子游在老師面前,自稱名,表示謙恭,這裡和陽貨自稱“予”的傲慢,形成鮮明對照。
2.“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面對老師“割雞焉用牛刀”的反問,子游當時應該是緊張得,但是他馬上應對的是老師給自己的教誡。可見對於老師的教誡,學生是時時受持於心的。
3.正如曾子所言:“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三省”之中最重要的就是最後“一省”:“傳不習乎?”老師教給我的,有沒有好好的去習,去實踐。
4.孔門七十二賢人中,登堂入室者不在少數,他們常常給我們做示範,如何做才是一個好學生,才是一個具器的弟子。

(二)“子游所奉行的“道”是什麼道?
這裡子游所奉行的道是指什麼呢?和前面孔子所聞“弦歌之聲”又有什麼關係呢?“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這裡的道是孔子所傳的道,是
※《孝經》開宗明義中“先王”的“至德要道”;
※“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
※“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子游實踐了老師傳授的道,才有了武城的弦歌之聲。

(三)夫子到武城聞弦歌之聲,為何莞爾而笑?
1.此時的武城就像是世外桃源,隨處可聞弦歌之聲。在那樣一個禮崩樂壞、戰亂不斷的時代,是極其難得的一件盛事。就好像佈滿烏雲天空中,突然透出的一縷耀眼的陽光,雖然不一定能改變天地間的昏暗,卻也是無比的燦爛奪目。
2.子游是後進學生,以文學見長,最難得的是,他沒有流於空言,而是將所學務於所行,時時銘記老師的心願,一有從政機會不遺餘力的推行德教,推行禮樂之教。
3.子游的篤信好學令後人讚嘆,他繼承老師之志的師生情誼是更讓人感動。雖然只有一個小小的武城之治,但是對於晚年的孔子也是莫大的欣慰!所以才出現孔子莞爾一笑,還非比尋常地和小自己四十五歲的學生開起了玩笑!

(四) 本章預示孔聖人之道不會湮滅!
1.孔子雖沒有能推行禮樂之道於天下,但是夫子一生誨人不倦,孔門的弟子們當時已經是芬芳滿天下了,這些弟子大多已是學有所成,聖人之道自然不會湮滅!
2.南懷瑾先生說:“子之武城”這一段放在這裡是有特別用意的,說明孔子這個時候,快七十歲了,本身用不著自己出來了,也是跟陽貨那一章相呼應,他重點是培養後一代。
3.子游在武城的作為就是明證,預示著他的道已經留在了這個世間,而且必將澤被後世千秋。

(五) 學習是生命必然的選擇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1. 通過前面兩章,我們對於學習的意義已經建立了認識。“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讓我們知道,人與人之間其實本性的差異並不大,後來的氣質差別卻很大,重點在於學習和教育,是後天的教化差別所致。
2. 第三章“唯上知與下愚不移。”說: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學習沒有改變,一種是已經達到生命圓滿狀態的人,不需要學習。還有一種人,是被愚昧所覆蓋不願意改變的人。
3.圓滿的生命狀態,顯然我們還沒有達到;不願意改變的愚昧之人,顯然我們又不願意列在其中。可見,學習是我們生命中必然的選擇。

(六) 學習要分高低貴賤嗎?
這一段為什麼要將學道分為“君子學道”和“小人學道”呢?
1.首先要明確,要實現生命改變,學習是唯一途徑,所以不管是君子還是小人都要學,生命要向上走,就要學道。
2.其次,不同的生命狀態,不管是小人還是君子,學習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提升生命品質,最終成就圓滿的生命狀態。
3.但是,有一個現實不能迴避,每個人的起點是不同的,就是本身的根性和當下生命狀態是不同的。有人是“生而知之者”,有人是“學而知之者”,有人是“困而學之者”。
4.即使都已經在學,有的人已經學有所成,有的人已經學了很久,有的人可能才剛剛開始學。有人已經達到君子境界,有人還是小人格局。
5.起點不同,則階段性的學習目標也會有不同。就好像小學生和高中生,未來的目標可能都要成為大學生,但是當下的目標並不相同,高中生已經在研究幾何、化學問題了,小學生可能還是要從認字、造句、數數開始。
6.這裡講君子和小人的學道也是同樣的道理,看起來階段性的目標不同,或者說當下產生的效果不同,但其究竟方向還是一致的。
7.聖人在這裡是要告訴我們,學習不僅要有高遠的究竟目標,還要有清晰的階段性目標。

(七) 君子學道,為何要學?目的何在?
我們先來看君子之學,君子學道則愛人。
1. 何謂君子?
君子,是指在位的人,德行高、地位高的人,已經具備一定君子特質的人,他們還需要學嗎?當然需要。
2. 君子為什麼要學?
君子的志向一定是成為聖賢,只要生命還有提升空間,學習就不能停止。《論語》開篇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傳遞給我們的生命宗旨就是“學”和“習”。
3. 君子學道的目的是愛人
1.“君子學道”的目的是什麼呢?愛人。
既然已經是君子境界,自然有一定愛人之心,但君子的愛,還不夠圓滿,不夠徹底。
2.這裡所愛的人包括所有的人,善人、惡人都愛,“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這裡的愛,是指沒有條件的愛,平等的愛,對你好的人,對你不好的人,以及看似與你毫不相干的人,都要去愛。不是因為他對我好才愛,不是因為他是我的親人才愛。
3.如果只是愛自己、愛朋友、愛自己親人,那屬於心量比較小的人,這樣的人應該暫時歸於小人之列,注意哦,是暫時。為什麼呢?因為通過學道,小人未來也可以成為君子,甚至成為聖人。

小人又為什麼要學道呢?讓自己“易使”的意義何在?不“易使”又會出現怎樣的問題呢?請大家稍作思考,明天繼續本章的學習。謝謝!

論語 陽貨十七 第4章-1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白話:
 
孔子到了武城,聽到有人一邊彈琴,一邊唱著詩歌。孔子微笑著說:「殺雞何需用到宰牛的刀呢?」
 
文義:
 
①武城:魯國的一個小城,當時子游擔任武城的行政長官。
②弦歌:弦,指琴瑟。以琴瑟伴奏歌唱。
③莞爾:微笑的樣子。
 
思惟提綱:
 
① 「割雞焉用牛刀」傳達了孔子什麼樣的心境?
② 在孔子與子游的對答當中,從哪裡可以看出孔子對於學生的教育態度、以及「為人師表」的高度?
③ 我們學習傳統文化應該要具備的態度是什麼?
 
 
義理解說: 09’12”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論語•為政•02》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孔子說:「《詩經》總共有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話來總攝它,就是讓人們的思想能夠純正。」
 
◎《論語•子罕•11》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顏淵感歎地說:「我的老師啊,他的學問道德,抬頭仰望,越望越覺得高;努力鑽研,越鑽研越覺得深。看著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後面了。老師善於有步驟地引導我們,用各種文獻來豐富我們的知識,用禮來約束我們的行為,我們想要停止學習都不可能。我已經用盡自己的才力,而夫子的道依然卓立在我的面前,雖然我想要追隨上去,卻找不到可循的路徑。」
 
◎《論語•季氏•08》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孔子說:「君子有三種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德行高的人,敬畏聖人的言論。小人不懂得天命而不敬畏,輕佻地對待德行高的人,侮慢聖人的言論。」
 
二、重點摘記
 
朋友們好!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論語》陽貨篇,第4章。一起恭誦原文: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這又是《論語》裡非常生動精彩的一章。這一章裡,孔子和他的學生子游開了一個玩笑,開玩笑也是教育。
 
(一) 人物、背景、情境:
 
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出生於吳地,七十二賢中唯一的南方人,少孔子四十五歲,勤學好問,深得孔子嘉許,孔子曾說:“吾門有偃,吾道其南。”意思是我門下有了子游,我想要弘的道才得以在南方傳播。
 
2、武城,當時魯國的一個小城邑。孔子帶著學生們,來到了武城,《朱熹集注》裡說:“時,子游作武城宰”,當時子游擔任武城的地方長官。
 
3、孔子既然來到這裡,自然是要和弟子見見面,順便也要考察一下弟子的學業情況。
 
4、孔子聽到有人一邊彈琴,一邊唱著詩歌。詩歌是《詩經》裡的篇章,都是美好純淨的音樂,《為政篇》有學“《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這樣一個情境代表什麼呢?說明子游在武城,實踐了孔子的理念,用詩歌禮樂教化百姓,以禮治身,以樂調心,而且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5、按理說,老師應該表揚弟子,孔子卻沒有直接表態,說了一句讓學生們摸不著頭腦的話,“割雞焉用牛刀?”
 
6、從子游的對答來看,子游大概是被老師說懵了,心裡大大的疑惑,不懂就問啊,子游很恭敬向老師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老師您不是說過,' 君子學道,便會增長仁愛之心;小人學道,則易 被使喚嗎?' 弟子用禮樂教化百姓,有什麼不妥嗎?”
 
7、見學生如此認真恭謹,孔子馬上話音一轉,鄭重其事地對其他弟子說:是的,子游的話是對的!前面只是和子游開玩笑。
 
(二) 「割雞焉用牛刀」傳達了孔子什麼樣的心境?
 
“割雞焉用牛刀?”千百年來,已經成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首先我們來體會,“割雞焉用牛刀?”傳達了夫子怎樣的心境呢?
 
1、通常使用這句話的語境,就是大材小用的意思。從這個層面理解,夫子顯然是有讚歎子游之意,我這個學生真是太出色了,年輕輕的就能行禮樂之教了,這件事情了不得,在武城這樣的小地方做長官,大材小用了!見學生如此勤勉實踐禮樂之道,老師怎能不歡喜?孔子一方面有深深的惋惜,更多的是對弟子大大的嘉許。
 
2、從另一個層面理解是:治理這樣的小城邑,何必用到禮樂大道呢?從子游的應對來看,這應該是子游所理解的意思。可能是老師來了,學生太緊張了,並沒有聽出老師的言外之意。治理小城邑就不需要禮樂之治嗎?當然需要。夫子為何要正話反講呢?其實正是因為夫子心情大好,太高興了,才有如此輕鬆又特別的表達。試想,孔子一生所求是什麼?孔子周遊列國十四年,四處遊說諸侯,又是為什麼?不就是希望禮樂之治施行於天下嗎?一生所求的事業,沒有著落,現在這樣一位後進弟子在武城實踐出來了效果,作為老師,怎能不歡喜?怎能不欣慰?

3、既然是歡喜,為什麼不直接嘉許弟子,而要使用這樣一種反問的方式呢?這就要去體會夫子內心深處的聲音了!看到學生在武城呈現出來的社會和諧、民風淳樸的狀態,夫子在高興和欣慰的同時,內心一定有大大遺憾,這麼好的禮樂教化之道,諸侯列國竟然無人接受,不能施行於天下,求索多年只是在武城這樣一個小小的城邑落地,豈不惋惜哉?就好像一個人扛著牛刀很多年,卻無牛可宰,只能拿一隻雞試試鋒芒,雖是一種安慰,卻始終抹不去內心的遺憾。
 
4、總之,孔子是歡喜中帶有惋惜,惋惜中帶有欣慰,悲欣交集啊!那孔子到底是歡喜多一點,還是惋惜多一點呢?我們注意一個細節,夫子說話的神情,“莞爾而笑曰”,莞爾是一種微笑,從內心流露出的,很不經意的微笑。錢穆先生說:從夫子的莞爾而笑,可以看出夫子的歡喜終是大於惋惜的,雖心有“道不能行”的惋惜,聖人的心境始終還是灑脫自在!
 
(三) 孔子對於學生的教育態度、以及「為人師表」的高度
 
1、從子游應答的狀態來看,應該是沒有聽出孔子對自己的嘉許之意,更無法體會老師悲欣交集的心境。
 
2、老師看弟子的狀態則是一目了然的。因材施教是孔子一貫的風格,孔子馬上收起笑容,順應弟子的對答,鄭重其事的告訴弟子們,“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子游說的很對,明確地給予子游肯定,正明道理,以免引起弟子們對於禮樂之道的誤解。
 
3、真正具德的老師,是不願意弟子走一點點冤枉路的!老師喜、笑、怒、罵都是教育,任運灑脫,弟子勤勉恭謹,賢者與聖人之間,終是境界差異分明的。
 
4、孔子的境界,連孔門最得心法的弟子--- 顏淵,都會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聖人的境界,高不可攀,深不可測,可望而不可及。
 
(四) 我們在學習傳統文化應該要有的態度
 
我們要警策自己,學習傳統文化千萬生不得生半點輕慢之心,更不能得少為足,要敬畏經典,敬畏聖人之言,否則,一不小心就會犯下“狎大人、侮聖人之言”的過失!想要避免這些過失,唯有老老實實,跟隨具德的師長學習。

論語 陽貨十七 第3章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白話〉
孔子說:「只有最聰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他們的本性氣質是不大會改變的。」

〈文義〉
1. 唯: 只有。
2. 上知:天資絕等聰明的人。知同智。
3. 下愚: 昏庸,指資質最呆笨的人。
4. 不移:不變易。


〈思惟提綱〉
1. 孔子說有兩種人不容易改變他的本性,是哪兩種人?
2. 何謂“上知”?何謂“下愚”?
3. 本章孔子所要強調的重點為何?

義理解釋  蔡忠道 老師 /  7’34”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季氏.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
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解釋: 孔子說:「人的資質各不相同,大約可分為四等:
     首先是天生聰明,不待學習就自然懂得許多道理的,這是上等資質的人;
     其次是賦性穎悟的人,一經學習就能通曉事理,這是次等資質的人;
     再其次是雖然天資遲鈍,根基稍差,卻肯發憤苦學,長久之後,也能逐漸開通的,
     這是又次一等資質的人。
     假如天資魯頓卻還懶惰又自暴自棄不肯學習,這種人則是最為下等的了。」
2. 朱熹《四書集注》:「人苟以善自治,則無不可移。」

二. 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唯上知(智)與下愚不移。
(一) 引言:上一章強調學習的重要性, 本章談學習的局限
這一章的內容可以跟第二章一起看。
第二章,我們前面學到的就是說它是強調,學習對我們人生最後的結果以及人生的境界會有非常大的差異。孔子非常強調學習,後天學習教化的一個重要性。
那延續這樣的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呢,這一章是談學習的局限。

(二) 有兩種人不能改變:上知和下愚
1. 我們從字面上來看,好像是在談學習的局限,唯上知與下愚不移,這個“不移”就是不能改變。
2. 我們前面也談到變化氣質,學習可以變化我們的氣質,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透過學習而提升生命而改變。
3. 這一章卻說有兩種人不能改變,一個是上知,一個是下愚,而且用了一個“唯”,就是只有這兩種人不能改變。

(三) 何謂上知?何謂下愚?
1.“上知”是什麼呢?
我們前面也學過,孔子說,這個學習有“生而知之者”、有“學而知之者”、有“困而知之者”、有“困而不學”這四種,那這個上知呢,是比較接近於“生而知之者”,就天縱英明啊,不必要學習,也就是說他已經所有的行為都符合于仁義良善,所以對他來說學習是不必要的。學習對他的生命的提升是沒有幫助,因為他生命已經非常的圓滿了,這個是上知。
2. 下愚”是什麼呢?
(1)下愚就很接近“困而不學”,就明明生命遇到困境了,還是沒有看到自己的缺點,還是不願意學習改變。
(2)所以這個下愚不是智商低,不是愚昧,不是愚笨,而是比較接近無明,就看不見自己的缺失,也不願意聽從聖賢的教誨,改變自己的困境。

(四) 下愚就是自暴自棄,自絕於聖賢、自絕於仁義
1. 朱熹在注解的時候,就引到程子程伊川的話,什麼是下愚呢?就是“自暴自棄”。
2. 什麼叫自暴呢?就是不相信、排拒、拒絕聖人的教言、別人的規勸、師長的教導。
3. 什麼是自棄呢?就是理解道理之後,完全不願意跟自己的相續結合,跟自己的身心結合,用這些美好的教誨來改變自己。
4. 所以自暴自棄,簡單的就是說,自絕于聖賢,自絕于仁義,也就是心靈對於聖賢經典是關閉的,不願意領納聖賢的教誨,也以至於無法改變。
5. 如果作為一個國君,就是不能察納雅言的昏君;那作為一個人呢,就是一個自暴自棄、難以改變的人。
6. 所以王陽明也就說,不移其實不是不能移,而是不肯移。就是沒有自覺自己應該改變,沒有體察到聖賢的教誨都是要饒益我們的生命。

(五) 我們是否常常陷入不願意改變的情境?
1. 其實我們在生命中,也很容易陷入這樣的情境裡頭。我們還沒學習經典,或者沒有學習聖賢的教誨的時候,我們總是相當自以為是的。
2. 我們在人生路上行走,有的相當成功,在世間上很成功;那即使不成功的人呢,多數能夠在社會上立足,所以有自己的一套應對方式、價值標準,那覺得也相當好,可是常常陷入一種不願意改變的下愚的情境。

(六) 本章是在反顯:每一個人都是透過學習而改變的。
1. 所以這裡“唯上知與下愚不移”,看起來好像是在說明學習的限制。那我們剛提到,上知呢是不用學就非常好了,下愚呢是沒有看清楚,所以不想學或者不肯學。
2. 那多數的人,都是學而知之或者困而知之,或者困而學之、困而知之,也就是多數人可以通過學習而改變的。
3. 這一章有一點把這兩個極端的例外把它列出來。那上知呢,他怎麼可以達到圓滿呢?那一定是也學習過。那下愚呢,只是暫時沒有看清楚,所以不肯學,也就是說他如果看清楚的時候,也可以透過學習來改變。
4. 所以我們整個看下來,這一章其實反而是在說明,每一個人都是透過學習而改變的。
5. 程子才會說:“人苟以善自治,則無不可移。”我們如果能夠用聖賢教誨的良善的道理,代人著想的這種美好心意,來調整、訓練、操持自己的心的話,那一定會改變的。

(七) 總結:透過學習經典,可以改變生命
所以這一章其實所要表達的意思,跟字面上的意思,我個人覺得剛好是相反的。所以儒家對於學習能夠改變我們的生命啊,其實是非常非常有信心的,只要我們敞開心胸,讓聖賢的教誨進入我們的內心,領納聖賢美好的心意,把這樣的心意變成我們生命中確定的看法,再透過實踐點點滴滴的去累積那樣的改變,那自然我們就能夠透過學習經典,改變我們的生命。

論語 陽貨十七 第2章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白話>
孔子說:「我們天賦的人性內涵其實是接近的,我們共同都有良善的本質,
         同時每個人氣質也都不一樣。可是,因為有沒有學習,
         就會有非常非常大的差距。」
<文義>
1.性相近:人性,相近的人性;
2.習相遠:透過學習會有絕大的差距。

<思惟提綱>
1. 為什麼我們要學習的時候能夠抉擇良善利他,
  而不是抉擇背離仁義的一種自私呢?那這個根據的是什麼?
2.孔子為什麼很少談人性以及天道呢? 
3.您認為孔子這一章所要強調的重點為何?

<義理解釋>   10分10秒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學而篇˙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論語˙公冶長篇˙13》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
                                 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白話>子貢說:「老師的文章,大家可以聽得到、聽得懂;
至於性和天道,老師有說,只是說了大家聽不懂。」
<文義>
1.「文章,可得而聞」:文章,即是六藝與修齊治平之學,此屬人道,所謂人道敏政,諸弟子所共修,經常講習,故可得而聞也。 /李炳南《論語講要》
2.「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性與天道,深微難知,能知之者,顏子、曾子、子貢數人而已。且孔子教育注重人道,故罕言之,是以不可得而聞也。/李炳南《論語講要》
3. 《禮記.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人的自然稟賦叫做「性」,順著本性行事叫做「道」,
                            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
重點摘記  陽貨篇-第2章   義理解釋  蔡忠道 老師    10分10秒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一) 先談〜“習相遠也 ”
1.引言
 在這一章裡面談到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第一個〜是人性,相近的人性;
 第二個〜是透過學習,人生會有絕大的不同。
我們先看後面,我們知道儒家或者《論語》特別重視學習,
所以《學而篇》第一就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就談學習的快樂。
2.我們要跟一個具德的師長學習一種自利利他〜
  從士、君子到聖者這樣的一種學習進程,希望我們能夠成聖成賢,
  生命日益的精進純化,也能透過自己的學習幫助到更多的人,
  甚至安邦定國,利益天下的所有的人,那這個是學習。
3.我們透過學習,人生會有不一樣的風景跟面貌。
 我們可以想想,如果我們一直都是巧言令色,離仁越來越遠。
4.如果我們能夠克己復禮,在每個對境上呢,能夠依循禮的一種原則,
 實現代人著想,處處為他人設想,能夠利益別人,盡全力地去利益別人,
 那我們的生命就會展現絕大的不同,所以習相遠,這個我們很容易理解。

(二) 再談〜“性相近也 ”
1.那為什麼還要談性相近呢?
  中國思想談“人性論”,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
  這個前提就是人性都是“生而有”,生而有 就是與生俱來。
  也就是說,當我們這個生命被孕育的時候,
  我們那個內在呢就有一些重要的一些本質,
  那這些本質或者這些特質呢,是不需要透過後天學習的。
2.比如說〜
  我們肚子餓了要吃飯,這個是食;
  我們到了一定的年紀呢,會對愛情或者是異性呢,
  有一種嚮往、有一種戀慕,那這個是色,
  所以告子說“食色性也”,這個就是人性的一個內涵。

3.那當然談人性呢,不只是談食色之性,那還要談到說〜那我們的學習,
  為什麼我們要學習的時候能夠抉擇良善利他,
  而不是抉擇背離仁義的一種自私呢?那這個根據是什麼?
4.我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在學習一種德行實踐的時候,
  其實是跟我們的本能那種只關顧自己的生存,
  或者只是非常小範圍地關心我們身邊的人,
  這樣的一種本能是不太一樣的。
5.那我們為什麼會逆著這樣的一種本能、自己感觀慾望的本能,
  而願意去成就德行的良善呢!?
  那這個是“人性論”要討論非常重要的重點。
  也就是說〜
  “人性論”其實是談我們學習,尤其是成德之學的一種根據。

(三) 孔子為什麼很少談人性以及天道? 
1.那孔子的“人性論”並沒有全面的開展〜
  子貢曾經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
               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論語˙公冶長篇˙13》
 那夫子的文章就是他的學問〜
 孔子非常的博學,以知禮聞名,
 那這樣的學問跟對於禮的熟悉,大家可以很容易的看到,
 可是呢,孔子卻很少談性,就是人性以及天道。
2.孔子並非不理解人性跟天道的深刻內涵,
 而是孔子深切體會到〜
 如果在春秋晚期高談人性跟天道,只是徒增困擾與混淆。
 也就是說聖賢在提出一種看法的時候,
 並不是專注在個人思想的全然發揮, 
 而是就當時的時代以及聽到這些道理的受眾,
 他是不是能夠幫助到他的生命,
 所以孔子不談人性與天道,其實是有深刻的體貼在背後。

(四) 為何人人皆可為堯舜 
1.“人性論”後來在孟子跟荀子,各有“性善”跟“性惡”的主張,
  到了宋明理學 有所謂“義理之性”跟“氣質之性”。
2.義理之性就是純然為善,比較接近孟子的性善論,
  或者《中庸》的“天命之謂性”,因為有這樣純然為善的內在本質。
3.我們剛有提到人性論其實是與生俱來,
  那因為我們生命被孕育的時候有這種純然為善的義理之性,
  所以我們就能夠實踐仁義,而且這個仁義的實踐呢是由內而發,
  不是外在的一種強加或者是規範。
4.就道德的內涵來說,是一種自律的道德而不是他律的道德,
  所以孟子才會說人人皆可為堯舜,是因為有這樣純然的良善的本質,
  所以我們可以實踐各種德行,當然德行圓滿就能成為聖者,跟堯舜一樣。

(五) 學習就是要變化氣質 
1.那另外還有一種人性的內涵叫做氣質之性,
  那這個氣質之性,就是駁雜不純,有偏失的。
  比如說,我們剛剛提到的食色之性;
  比如說,孟子、荀子提到的我們會追求名利那樣的一種本能。
  那當然也可以包括,比如說我們個性上、我們氣質上、我們後天的
  那種秉賦上面,比如說善忌(嫉妒),比如說容易發脾氣,
  那這些都可以歸約在氣質之性。
2.所以學習呢〜
  一方面是擴充我們的義理之性〜本來的良善,
  另外一個部分就是要變化氣質。

(六) 孔子強調學習跟教育是重點 
好,那我們回到孔子的這一章,
1.孔子說“性相近”,所以孔子這裡的人性的內容〜
  應該包括了義理之性跟氣質之性,
  也就是說有純然良善可以實踐仁義的美好本質,
        也有一些偏失駁雜的氣質之性在裡頭,
  所以孔子會說 相近。

2.那也就是說,我們天賦的人性內涵其實是接近的,
  我們共同都有良善的本質,也每個人氣質也都不一樣。
3.可是重點是在透過學習〜有沒有學習,會有非常非常大的差距。
  所以這一章,孔子論人性〜
  並不是在談人性的善惡,以及剖析人性的內涵,
  而是 重點是在學習跟教育,是後天的一種教化,
  以及自我的學習,這個才是孔子這一章所要強調的。
4.那強調學習而不開展人性的內涵,當然也跟《學而篇》強調學習的開篇,《論語》開篇的第一篇,強調學習的《學而篇》,能夠暗暗地吻合。
  好,這個是第二章的內容。

<重點串習>
1. 為什麼我們要學習的時候能夠抉擇 良善 利他,
   而不是抉擇 背離仁義 的一種自私呢?那這個根據的是什麼?
A:人性論 其實是與生俱來,因為我們生命被孕育的時候
有這種純然為善的義理之性,所以我們就能夠實踐仁義,
而且這個仁義的實踐 是 由內而發,不是 外在強加規範的。
   正如佛法所說的〜眾生皆有佛性吧 !

2.孔子為什麼很少談人性以及天道呢? 
A:孔子並非不理解人性跟天道的深刻內涵,
   而是孔子深切體會到〜
   如果在春秋晚期高談人性跟天道,只是徒增困擾與混淆。
   也就是說聖賢在提出一種看法的時候,
   並不是專注在個人思想的全然發揮, 
   而是就當時的時代以及聽到這些道理的人,
   是不是能夠幫助到他們的生命,
   所以孔子不談人性與天道,其實是有深刻的體貼在背後。
3.您認為孔子這一章所要強調的重點為何?
A:這一章,孔子論人性〜
  並不是在談人性的善惡,以及剖析人性的內涵,
  重點是在 說明 學習跟教育,是後天的一種教化,
  以及自我的學習,這個才是孔子這一章所要強調的。

想深入了解 性與天道,可以參閱佛教經典〜
明代的狀元 焦竑 的《筆乘》,有一段話〜
「性與天道,夫子罕言之,老子累言之,釋氏極言之。」
關於性與天道,夫子說的很少,老子說的多一點,
釋迦牟尼佛 就講得 徹底而詳細了。
如果對儒家的這部分內涵,有更深的需求,就好好學習佛教的經典。

論語 陽貨十七 第1章-3

1-3「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白話〉
「如果一個喜歡從事政治工作,卻屢次錯過任職做官機會的人,可以算得上明智嗎?」孔子說:「不可以。」陽貨又說:「光陰像流水般的消逝,一去不復返,人的年紀一天天的老去,歲月是不可能等待我們的。」孔子回答說:「是啊!我也將出來做官了。」

〈文義〉
1.好從事:喜歡從政。
2.亟失時:亟(ㄑㄧˋ) ,屢屢,常常。失時,失去機會。
3.日月逝矣,歲不我與:逝,往。與,等待。言孔子年老,歲月已往,不復留待我,當急求仕。
4.諾吾將仕矣:是的,我將要出仕(出來做官)了。

〈思維提綱〉
1.陽貨對夫子的二問一歎,內容各是什麼?
2.對陽貨所舉的兩個詰問,您有何評論?
3.陽貨最後的嘆息,您的感覺?  
4.陽貨的嘆息引來夫子什麼樣的回應?對此,您有何想法?
5.學習完本章您有何感想體悟?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1.陽貨(虎),季孫氏(季平子名如意)的家臣,控制魯三桓(魯桓公後代的卿大夫家族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奪取三桓輪流擔任魯國執政的機會達三年。囚禁主公季桓子三年,最後造反失敗,逃奔他國。 
2.《孟子•公孫丑上•2》….昔者子貢、問於孔子曰:『夫子聖矣乎?』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子貢曰:『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
3.《論語•憲問•4》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4.《論語•衛靈公•39》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6. 《論語•衛靈公•22》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7. 《論語•學而•1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8. 《孟子•萬章下•10》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智,譬則巧也;聖,譬則力也。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
二、重點摘記    
(接續昨日)第一個問答 :“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就是質疑孔子不出來為國家服務,是不仁。

(一) 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
1. 第二個,“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智) 乎?”這個“亟”就是屢次啊,經常。“好從事”,就是孔子希望能夠為國家做事。
2. 時間點,陽虎執魯國國政的時間點,應該是在西元前505,那三年後西元前502,陽虎就政變失敗逃往齊國,後來輾轉到趙國,所以這個時間點應該在這三年之間。孔子還沒有出來做官,那當然不要說後來周遊列國。
3. 魯國人都知道,孔子是希望透過自己的學習,能夠推廣或者實踐仁政王道,在當時的時代,所以“好從事”---孔子是希望出來做事,可是“亟失時”卻屢次喪失好的時機。
4. 陽虎的意思就是,比如說,我現在想重用你,那我又是一個執政大臣哪,所以你應該是有很好的發揮的舞台跟機會,可是呢你卻不願意,所以這個是不知的。
5. 陽虎呢就從不仁、不知啊去質疑孔子的這個抉擇,那這個抉擇其實是非常強而有力的,因為我們知道子貢對孔子的稱讚就是仁且知的聖者,所以不仁不知啊,這個是很符合儒家的核心價值的一種質疑。
 
(二)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1 . 是說日月推移啊,時間不等人,時間不等人。那孔子這個時候已經將近50歲了,孔子生在西元前551年,已經40幾歲,已經將近50歲了。
2. 古代是人生70古來稀啊,正值壯年的孔子,應該更要把握這個機會,否則歲月不待人,所以這是一個提醒。
3.陽虎自問自答,從不仁不知質疑孔子的這個不出來仕宦的抉擇,那另外一個提醒就是認為孔子啊,應該好好把握時間,歲月是不待人的。

(三) 面對陽虎的質疑, 夫子的應對
1. 面對這樣的一個質疑啊,孔子就簡要的回答說:「諾,吾將仕矣!」這個“諾”,我覺得是很有趣的,“諾”就是說:「對,你說的非常對,我非常的同意。一個好的人才應該要為國家做事,那有好的機會,也應該好好把握,時間確實是不待人,對,不能讓好的機會白白的流失,要趁著自己還能夠貢獻心力的時候要站出來,為國家、為百姓做事。」
2. 諾,就是順承陽虎的話。那“吾將仕矣!”,這個“吾將仕矣”這個“將”也是很關鍵,不是說:“好,那我現在就要出來加入你的這個統治團隊,幫你做事,幫國家做事。”沒有,這個“將”,朱熹的註解叫“且然而未必之辭”,就是我將來一定可能會出來做官,所以孔子這個話其實說得非常有技巧。
3. 看孔子就充分的實踐他所說的叫“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面對陽虎這個陪臣執國政的這樣一個狀況,這是一個“邦無道”的狀況,仁政王道不可能實踐的一個無道的狀況。
4. 孔子的做法,叫“危行言孫”,就是行為符合禮、符合義,還是持守的原則非常清楚;可是在言語上呢,就不開罪這樣的一個權臣,不跟這樣的一個執政大臣呢撕破臉,當面辯論、對抗。
5. 我們容易面對我們不喜歡的人,或者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的人,我們一般的抉擇就是不屑,要嘛就是公開的跟他對抗,可是孔子並沒有抉擇這樣的一種方式,而是用一種謙遜的方式來肯定他正確的主張,“不以人廢言”,可是又能夠堅定自己的原則。
6. “吾將仕矣”,其實也非常符順孔子講的叫“信近於義,言可復也。”這個說得非常有技巧,可能陽貨沒有聽得很明白了,所以陽貨大概也就覺得孔子可能會到他手下來做事,那孔子當然終究是沒有,終究是沒有。

(四) 總結
1. 在這一章裡面,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就是孔子在進退出處的時候有他堅定的原則,以道事君的義,禮尚往來的禮。
2. 也有他非常靈活的面對一個執政的一個陽貨,又是一個沒有辦法實現仁政王道的一個僭越之臣,怎麼樣用言遜、謙遜的話、順承其主張的話來避禍,來堅定自己的原則,又讓自己不會受到傷害。
3. 所以有他的經,有他的權,經就是經典的經,就有原則,那可是也有權宜,那這樣的有經有權的抉擇,我覺得也非常符合儒家所謂的時中,就是孟子稱讚孔子的“聖之時者也”的時中。
4. 或許我們可以再做進一步的一個思維。就是我們在人生路上行走的時候,會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可以一起實現理想,互相策勵學習;那當然也會遇到非常多跟我們想法、價值不同,可是呢又非常糾葛的人,就像陽虎這樣子,那我們怎麼樣去面對?
5. 就是避免跟他對抗,可是又不是同流合污,又不要同流合污。那在這個兩難的抉擇中呢,孔子怎麼樣把握了原則,又能夠很權宜的、很合宜的就面對這樣的一種糾葛跟邀請,那這個部分我們也可以跟孔子老師好好的學習。

論語 陽貨十七 第1章-2

1-1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
1-2 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 》
〈白話〉
1-1 陽貨要見孔子,孔子不見他,他便送給孔子一隻熟小豬。孔子等陽貨不在家的時候去拜謝他, 
1-2 卻在半路上被陽貨遇見了。陽貨對孔子說:“來,我有話要跟你說。”接著說:“把自己的本領藏起來而聽任國家迷亂,可以說是仁嗎?”(回答)說:“不可以。”


〈文義〉
1.陽貨:又叫陽虎,季氏的家臣。
2.歸孔子豚:歸音饋,贈送。豚音囤,小豬,贈送孔子 ㄧ隻煮熟的小豬。
3.時其亡: 時(伺)就是等待。亡,不在家。等他外出的時候。
4.遇諸塗:塗同途,道路。在路上遇到了他。
5.迷其邦:聽任國家迷亂。

〈思維提綱〉
1.在陽貨篇第一章有哪個部份和季氏篇的第一章相似? 
2.陽貨處心積慮想見孔子原因在那?
3.孔子為何不見陽貨?
4.陽貨如何自問自答質問孔子仁乎?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季氏•1》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2. 《論語•先進•23》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子曰:「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曰:「然則從之者與?」子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
3.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伯》:是張良要勸誡劉邦要定都關中,不要定都關外,不要定都這個洛陽附近,也是用這個自問自答,連八問、連八答,八個問題,八個問題都自己回答。 
  
二、重點摘要
(原文)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這一章的篇幅比較多一點,我在理解的時候會把它分成三小節。
第一小節:就整個事情做一個描述,從“陽貨欲見孔子”一直到“遇
          諸塗”。
第二小節:是從 “謂孔子曰”到“歲不我與”。
第三小節:就是孔子的一個回答。

第一小節 :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
遇諸塗。

(一) 陽貨為何要見孔子
1.陽貨就是陽虎,陽虎是季氏的家臣,季氏的家臣就是魯國三桓的家臣,專掌魯國的國政,所以曾經囚禁過季桓子。
2.這個陽貨放在〈陽貨〉篇的第一章,跟前面的〈季氏第十六篇〉季氏將伐顓臾的那一章,剛好有一個前後的連接。
3.在〈季氏篇〉的第一章,孔子最後預言 “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果然是應驗了。
4.就是季氏的家臣陽虎呢,也是一個僭越之臣,囚禁季桓子專魯國國政,所以這樣的一個僭越者想要召見孔子,他召見孔子當然希望透過孔子的才能、才德、名聲能夠壯大自己的治國的一種聲勢。
(二)孔子為何不見陽貨
1.孔子當然了解這樣的心意,孔子不見,那孔子不見表示就是拒絕陽貨這樣的一種召見。
2.這個“ 欲 ”,並沒有付諸行動,只是聽到這樣的傳聞,可是孔子是不想見他。
3.我們知道儒家在進退出處,尤其是在出仕這件事情上,它的原則叫以道事君,就是出來做官,其實不是為了謀一官半職,而是為了實現仁政王道的理想,所以聖者的考慮,就是在這個做官仕宦的過程中,仁政王道理想實現的可能性。
4.孔子在這邊拒絕陽貨的召見,可見他認為陽貨其實是不可能實現仁政王道的。
 (三) 陽貨為何歸孔子豚?
1.陽貨也非常的聰明,他就“歸孔子豚”,這個“歸”就饋贈的饋,這個“歸”就念“饋”。那也就是說,趁孔子不在的時候送了一個應該不小的禮物,就是蒸熟的小豬,送到孔子的家裡面去,趁他不在的時候。
2.古代的禮節是這樣子,就說如果大夫賞賜東西,就是賞賜者如果送禮者若是大夫或者大夫以上的話,那要在家裡拜受這個禮物,之後呢,要到大夫或者大夫以上的這個送禮者家裡再拜謝一次,就是兩次的拜謝。
3.一次是在家裡親自接受這個禮物,第二次呢是接受這個禮物之後呢,再回到再去拜訪這個送禮者,如果他是大夫以上的身份的話,要第二次拜謝。
4.如果是一個平輩,在官場上如果是相近、平輩的話,那不用在家裡拜謝,接受這個禮物,只要在事後答禮拜謝就可以了。
5.在《禮記》裡面把這個禮節,就區分的非常清楚。簡單地講,就是說送禮者身份的不同,
(1)如果是位階比較高的大夫或者大夫以上,就要在家裡親自領受這樣的禮物,然後事後也要拜謝,到他家裡去拜謝。
(2)那如果是大夫以下算是比較平輩的話,那只要事後的拜謝就可以了。
(3)那陽貨是不是大夫呢?有不一樣的說法,不過在這裡可能不是一個討論的重點。
6.陽貨趁著孔子不在,送禮物來,因為他知道孔子不會見他,所以就希望孔子,孔子是一個知禮守禮的人,依照當時的禮節呢,收了這個禮物之後啊,就要回頭去拜謝陽貨,陽貨就可以見孔子了。
 (三) 孔子如何回禮?
1.那孔子也非常有意思,孔子是 “時其亡也”,這個“時” (伺)就是等待,一個 “ 人 ” 字,再一個公司的 “ 司 ” ,就是等待。
2.等待呢,就是等著陽貨不在的時候前往拜謝,就禮尚往來嘛,你趁我不在的時候送禮來,那孔子也是趁他不在的時候前往拜謝。
3.因為這個前往拜謝也是必要的,可是對方在不在呢可能就沒有那麼強制的規定。
4.可是很有意思的、很意外的,是他們在孔子拜謝完之後回來的路上,卻遇到了陽虎,這個 “遇諸塗”,這個“諸”就是之於,“塗”就是路上那個途,道路的那個途,就在半路上遇見了陽貨。
 (四) 孔子的幾個抉擇
從這一段,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的幾個抉擇:
第一個,就是說傳來陽貨要召見他,孔子是拒絕。
在內心裡面是堅定了這個拒絕的原則,這個是符順於以道事君的那個義,就是應該的一個抉擇。
第二個,就是陽貨送來禮物,孔子前往拜謝,這是符合禮。
第三個,是遇諸塗,就是意外的在路上遇見了陽虎,那孔子並沒有閃躲,也沒有露出不喜、不喜歡、厭惡的那種表情,而是很坦然的面對這樣的一個意外的發展,那這個我們在後面看兩個人的對答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也就是說這個意外的發展,孔子是不迴避,也不拒人於千里之外。
好,這是第一小節。第二小節,我們看一下。
第二小節 :
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
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
歲不我與!”
 (一)陽貨自問自答來質問孔子
1.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 '曰:'不可。'”,那還有後面還有幾個問答,這個問答看起來是一問一答,這裡的問答應該是陽虎自問自答。
2.在古書裡面也常常會有這樣的句子,就是設問,自己設問,然後自己回答。
(1)這個在《史記》的《留侯世家》裡面,就是張良要勸誡劉邦要定都關中,不要定都關外,不要定都這個洛陽附近,也是用這個自問自答,
(2)連八問、連八答,八個問題,八個問題都自己回答,就從各方面去勸漢高祖劉邦定都關中的好處,以及不定都關中的壞處。
3.所以這個問答呢應該是陽虎自問自答。那如果是陽虎自問自答,也就是說,孔子很耐心的等待陽虎在對他不出來做官、不願意受陽虎的召見的這件事情提出的質疑 
(二)陽貨質問孔子
1.陽貨態度嬌慢
(1)我們看看這段話,陽虎就跟孔子說“來,予與爾言。”這個“來,予與爾言。”其實在語氣上是一種上對下。
(2)所以可見陽虎其實對孔子啊,其實沒有發自內心的一種敬重和禮遇,而是一種上對下的召喚,這個召喚其實充滿了傲慢,充滿了驕慢。
3.陽貨怎麼質疑孔子?
第一個 :“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
(1)這個寶啊就是寶物,就是孔子是一個有才有德的這個人才,非常好的治國的人才,優秀的治國人才。
(2)可是這樣好的人才卻 “迷其邦”,這個“迷”應該是使其迷亂,是一個動詞,也就是說讓這個國家陷入迷亂當中而不管,那這個不是一個仁者的抉擇,這樣可謂是仁嗎?
(3) 陽虎就說當然不是,自問自答。
這是第一個,就是質疑孔子不出來為國家服務啊,是不仁。
(陽貨提出的第二個質疑,待明天繼續討論。)

論語 陽貨十七 第1章-1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 
〈白話〉
陽貨要見孔子,孔子不見他,他便送給孔子一隻熟小豬。孔子等陽貨不
在家的時候去拜謝他。
〈注釋〉
1.陽貨:又叫陽虎,魯國卿大夫季氏的家臣。
2.歸孔子豚:歸音饋,贈送。豚音囤,蒸熟的小豬,贈送孔子ㄧ隻煮熟的小豬。
3.時其亡: 時,同伺,就是等待。亡音ㄨˊ,無也。等他外出的時候。
〈思惟提綱〉
1. 陽貨要來見孔子,孔子為何不見他?
2. 陽貨見不到孔子,為何要送孔子一頭煮熟的小豬?
3. 陽貨篇共26章,主要談論的主題是哪兩個?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無)
二、重點摘記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跟大家一起學習《論語》的時間,從今天開始我們要進入〈陽貨第十七〉,這一篇按照朱熹的分章,總共有26章。
這一章裡面至少包含了兩個主題。

(一)第一個主題 : 聖者進退出處的抉擇原則
 孔子作為一個聖者,他在進退出處的抉擇,原則是什麼?權宜是什麼?
【章次】: 
第一章“陽貨欲見孔子”;
第五章“公山弗擾以費畔”;
第七章“佛肸召,子欲往”。
這三章孔子面對的都是僭越的臣子,他們想召見孔子,希望孔子去幫他們的忙。孔子對於陽貨是拒絕,可是對於後兩者卻是想要去幫忙,看起來是有些前後不一致,那孔子抉擇的心態是什麼?原則是什麼?在這幾章的學習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孔子作為一個聖者的一個智慧。

(二)第二個主題 : 學習
 這個主題佔了更多的篇章,就是,回到《論語》最重要的宗旨——“學而時習之”的學習。
 【章次】: 
第二章開始,第三章這兩章,就都在談這個學習的重要以及必要。
第二章孔子說“性相近,習相遠”,重點是在習相遠,就是學習可以讓我們的一生變得非常不一樣,有學習跟沒有學習,會有天壤之別。
第三章“唯上知與下愚不移”,看起來表面上是談學習的局限,對於上知跟下愚,這個學習好像很難改變,可是上知跟下愚畢竟是少數人,所以多數的人、絕大多數人,我們在研讀那一章會發現,就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透過學習而改變。
到了第四章,是一個有趣的篇章,就是子游在武城,治理這個武城,用禮樂治理武城,那治理得非常成功。所以這一章其實是在談一種學習的功效,透過自己的學習,能夠影響到其他人,那如果有這樣的一種機會出仕,有這樣的政治權位,那就可以影響一方之民。整個禮樂治國的理想在子游治理武城的時候,看起來是具體實現的。

第六章,是子張問仁,就談到學習的核心——就是仁這樣的一個內涵。
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談到詩、禮、樂的學習。
這個詩、禮、樂的學習背後,都有一個仁作為核心的教養,所以這幾章也可以一起看,是在談學習的核心,以及開展出來的詩、禮、樂。

中間的第八章,是子路跟孔子的一段請益,這一章其實是在談各種各樣的德行啊,不管仁、知、信、勇這些德行,如果沒有透過學習的深化,沒有透過學習的校正,都會產生一些弊端,所以是談不學之弊。

第十二到十八章,總共有七章,這是談學習可能產生的一種錯誤跟錯謬,一般我們講學習的誤區啊。
第十二章,談色厲而內荏,是講一種怯懦。
第十三章,鄉原。
第十四章,道聽塗說,學習的表淺化、表面化。
第十五章,談患得患失。
第十六章,從古今的對照,孔子提到當時世風日益的這個虛偽,表裡不一。 
第十七章,跟學而時習之的第三章——〈學而篇〉的第三章有重複了,就巧言令色。
第十八章,在談這種,也是當時的世風,就是雅俗不分啊,崇尚口才捷利的捷佞之人。所以這幾章呢是在談學習的可能的一種錯誤跟遮蔽,跟第八章的內容可以連續下去看。

第十九、二十、二十一章,就在集中的討論孔子的言教,就是孔子怎麼樣教誨弟子或者教誨當時的世人,包括無言之教第十九章,包括第二十章不屑之教,包括第二十一章跟宰我論三年之喪的那種提點之教,就從心安不安去提點這個仁心。
    
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章,就是集中的表達了在學的人,可能有些地方是學得不夠深透,學得不夠全面,就學習的質量、次第啊可能沒有完全把握好。比如說:
第二十二章,學習無所用心,如果學到無所用心,這顯然方向、核心概念都沒有把握住。
第二十三章,就是這個勇啊,要通過義的引導,這個勇才是能夠成為義理之勇,真正的勇悍,而不是血氣之勇。
第二十四章,就是要看清自己的缺失,然後加以改善。
第二十五章,談人際互動。
第二十六章,談學習啊,可能一無所成,可能是很努力學習,可是最後卻一無
所成。

(三) 結攝
所以整個〈陽貨十七〉,至少有這兩個主題,一個是聖者的進退出處,那另 外一個是學習各種面向的一種集中的表現。
這個或許可以讓大家在後面篇章學習上作一個參考。

論語 季氏十六 第14章-2

14-1 邦君子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小童」;
14-2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白話〉
14-1國君的妻子,國君稱他為「夫人」,她自稱為「小童」。
14-2國人稱國君的妻子為「君夫人」,對外國人則稱他為「寡小君」。外國人稱她,也稱為「君夫人」。
〈注釋〉(請看14-1)

〈思惟提綱〉

1. 人與人的互動中有不同的角色扮演,我們對境時,如何把握其內涵和繁雜性?
2. 聖賢將紛繁複雜的人倫關係總攝為五倫十義,請說明之?
3. 本章談“稱呼”這個名相背後,真正的用意要我們把握的重點是什麼?
4. 如果我們執持某個角色不放,不能依境界不同而轉變,會造成哪些後果?
5. 面對千變萬化的因緣,轉換自己角色時,應該注意什麼?
6. 本章的學習重點,請總結?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 《禮記•禮運•18》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
2. 江謙《四書蕅益解•論語點睛補註下•季氏十六》:一邦君之妻耳。而各各稱之不同如此。可悟性一而名與相萬殊之旨。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其為致良知一也。

二、重點摘記

(原文)
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一)邦君之妻不同稱呼,意謂著五倫關係的內涵
上一次我們討論到國君之妻在不同的場合和對境下都有不同的稱呼,而稱呼背後卻是極其深刻的五倫關係的內涵。

(二)人與人相互關待,有不同角色定位,每個角色有其豐富的內涵。
1. 人與人在互動中相互觀待,面對來到我生命中的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在不同的因緣之下,所呈現的角色是非常非常廣泛的,面對每一個人事,都有一個角色定位。
2. 你在給自己定義何種角色的同時,也同時給對方定義了相對應的角色。不同的角色,就會有不同的禮儀呈現。例如我定義自己是一個兒子,那麼對方一定是父親,其禮儀呈現的是父慈子孝的內涵。
3. 角色呈現之廣,首先可以從我們面臨的人事對境來看。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人生舞臺上,因為要面臨無數的人與事,扮演的角色也就隨之不可勝數。在這無數的角色中,所行使的禮儀也是無量無邊。
4. 其次,從我們的立志和發願的強弱來看,由於心趨向的方向不同,或者即使方向相同,也有強弱差異,所以在每個對境的當下,對角色內涵的執持力度,就會有很大的不同。
5. 再次,聖賢的教誡,因眾生的根機不同,顯現出有“大學”與“小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等方面的層次性、梯次性和多樣性,因此每個角色背後呈現出更加豐富的內涵。


(三) 聖賢將人倫關係總攝為五倫十義
1. 由於角色及角色內涵的豐富性和繁雜性,在我們實際對境中,我們對自己和
別人的角色定位往往會茫茫然不知所措,由此會產生人際關係中的種種困擾,乃至衝突,不和諧。
2. 所以,古聖先賢透由自己的修證經驗,將紛繁複雜的人倫關係收攝成扼要,
  (1) 用五倫關係來總攝,就是 :
     父子有親、長幼有序、夫婦有別、君臣有義、朋友有信。
(2) 以人倫十義總攝,如《禮記•禮運篇》中說:
“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
十者謂之人義。”
古聖先賢將如此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總結成五倫或十義,並賦予禮制來踐行,
是對宇宙人生真相的了達和徹悟。
3. 五倫關係,再收攝起來,無非是“上下”、“左右”兩種關係。
(1)上下關係:以“師”為核心,詮釋如何依師長而“學”的內涵;
(2)左右關係:以“友”為核心,詮釋如何藉由助伴而“習” 的內涵。
故五倫關係,以禮儀為行持準則,透由對人倫道德的持守,顯發的是學習之道,生命提升之道!

*這是本章要談“稱呼”這個名相背後,真正的用意所在,或者說要把握的重點所在!

(四) 邦君之妻雖有不同稱呼,其體性只有一個~至良知。
1. 民國的江謙在補注本章時說:“一邦君之妻耳,而各各稱之不同如此。可悟性一而名與相萬殊之旨。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於信。其為致良知一也。”江謙在蕅益大師《論語點睛》上作補注,感歎一個國君之妻,居然有這麼多稱呼。雖然有這麼多名相上的萬般差異,但其體性無非只有一個,就是王陽明繼承孟子所說的“致良知”。即這些稱呼背後所體現的“仁”、“敬”、“孝”、“慈”、“信”的內涵,都無非是從人人本具的“良知”中開顯出來的。
2. 江謙的這段注解,以佛釋儒,頗有深意。“名與相”之所以千差萬別,是因為我們在茫茫人海中,所呈現出來的角色是變化不定、“無自性”的。假如我們執持某個角色不放,不能在變化不定的境界中,不斷轉變自己的角色定位,就會對自我身份產生執著。

(五) 角色是變化無自性的,若執著不變將帶來角色錯位,傷害自他。
1. 這種“自性執”帶來的後果,就是角色的錯位,扭曲,禮崩樂壞從此而生。
2. 例如 :
(1) 如果你是單位裡的領導,將領導的角色帶到家裡,習慣以領導的口吻指揮家人,就會破壞家庭的和睦氛圍。如果把領導身份帶到八小時以外,仍習慣用領導的威嚴對待同事,人與人之間容易產生心的藩蘺,不能和下級打成一片。
(2) 又如,我們彼此之間是朋友、同學、戰友等故舊關係,但在一個單位裡又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你不能把前者的故舊關係帶到單位裡,犯此大忌,連原來的故舊關係,都會受到損害。
(3) 又如,我們做老師的,在大學裡當教授的,教人教習慣了,就覺得自己很厲害,高高在上,眼裡只有“下”,沒有“上”。發展到最後,連聖人都不如他,習慣性地在聖人頭頂上指指點點,對古聖先賢輕言妄評。我們現在有很多的所謂著名學者,都自以為比古人強,比古人聰明,所以自覺不自覺地對自身角色習慣性地執取,在聖賢面前也變得傲慢自大,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4) 在一個單位裡,如果領導的能力和水準還不錯,那麼上下關係就維持比較好;如果一個領導顯現起來,能力和水準很一般,那麼,很多時候我們開始上下概念顛倒,不知不覺把自己置身於“上”,在語言和行為上,對自己的領導不恭敬,真正損失的是自己!

(六) 我們對陌生人容易產生角色缺位而導致冷漠。
1. 對一個熟悉的人,我們還有角色定位的敏感與意識。但對一個陌生人,一個
與我關係不大的人,我們往往產生角色缺位,把他視為陌生人而排斥在五倫關係之外。
2. 一旦與陌生人發生交會,由於角色定位的不敏感,就習慣以自我利益為核心,
人倫道德於不顧,去挑戰五倫秩序的底線。
3. 譬如,遇到一個陌生的老人,或者別人家的小孩,我們不能馬上觀待這個老人是自己的尊長,這個小孩子是自己的愛子,就不能產生古人講的“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倫理效應,就會因角色缺位而產生情感冷漠。

(七) 面對千變萬化的因緣,轉換角色,必須正向而轉,不能錯解造成錯位。
1. 面對千變萬化的因緣,不斷轉換自己的角色,必須正向而轉,不能角色扭曲。
比如,在西方文化的氛圍中,強調個性獨立,人人平等,這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如果我們錯解了它,就會造成角色錯位。
2. 在中國也有不少家庭,開始將父子關係,演變成朋友關係,強調父子平等,以示尊重孩子人格和個性。不少孩子開始膽大妄為,直呼父母名字,在孩子的幼小生命中,開始沒有尊上的概念,孝順的等流從小就被阻斷,這是生命成長中最大的障礙。
3. 在學校裡,也同樣如此,師生之間師道尊嚴的味道越來越淡。很多學生認為,我繳了學費,老師就得教我,師生之間演變成商業關係、利益關係,這是一種更為可怕的角色扭曲!

(八) 本章結攝
本章教我們如何稱呼,似乎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稱呼是外在的一個名相,而每一個名相的背後卻有一個十分深刻的倫理道德的內涵在支撐著它。每一次稱名,就是對聖賢倫理的一次聚焦和自我檢察,是對五倫秩序的堅定持守,是一個切切實實的正心誠意修身的過程,是將儒家最核心的仁的內涵不斷顯發的過程!好,本章跟大家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

論語 季氏十六 第14章-1

14-1 邦君子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小童」;
14-2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白話〉
14-1 國君的妻子,國君稱她為夫人,夫人對國君自稱為小童;
14-2 國人稱國君之妻為君夫人,本國臣民向外國人稱本國國君之妻為寡小君;    外國人稱我國國君的妻子,也是稱呼君夫人。
〈文義〉
1. 邦君子之妻 : 國君的妻子。
2. 君稱之曰「夫人」:  國君稱她為夫人。
3. 夫人自稱「小童」:  夫人對國君自稱為小童。
4. 邦人稱之曰「君夫人」:  國人稱國君之妻為君夫人。
5. 稱諸異邦曰「寡小君」:  本國臣民向外國人稱本國國君之妻為寡小君。
6. 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外國人稱我國國君的妻子,也是稱呼君夫人。

〈思維提綱〉
1. 這一章夫子如何正名 ?
(1) <邦君子之妻>如何稱呼 ? 
(2) <夫人>自稱自己為 ?
(3) <邦人>稱國君之妻為 ?
(4) < 稱諸異邦>本國臣民向外國人稱本國國君之妻為 ?
(5) < 異邦人稱之>,外國人稱我國國君的妻子,稱呼為 ?
2. 這一章孔子說名與相的差別,背後涵藏了哪些非常深刻的內涵 ?

〈義理解釋〉

一、引用資料

1.《孔安國》 :此章開頭闕「孔子曰」三字,後儒疑非孔子之言,但依孔安國注:「當此之時,諸侯嫡妾不正,稱號不審,故孔子正言其禮也。」故此章仍為孔子所說。
2.  《禮記•曲禮下》 :“天子之妃曰後,諸侯曰夫人”。
3. 《張居正•古禮》 :“一家之中,男正乎外,女正乎內,自有一定的名分,況邦君之妻,尤非常人比者,其稱謂之間,豈可苟焉而已哉?故邦君稱她,叫作夫人,言其與己敵體也。
4. 《張居正》 :“國中的人稱她叫作君夫人,言其相君以主內治者也” 。
5. 《皇侃•論語義疏》:“君自稱曰寡人,故臣民稱君為寡君,稱君妻為寡小君也。              
                   
二、重點摘記

(一) 原文
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二) 消文
國君的妻子,國君稱她為夫人,
夫人對國君自稱為小童;
國人稱國君之妻為君夫人,
本國臣民向外國人稱本國國君之妻為寡小君;
外國人稱我國國君的妻子,也是稱呼君夫人。
 (三) 孔子正名,為了把禮正過來,才說這一章:
1.本章有爭論,因為開頭沒有“孔子曰”,所以後儒懷疑這不是孔子說的,是後人隨意附記在後面而攙入。
2.但孔安國注:“當此之時,諸侯嫡妾不正,稱號不審,故孔子正言其禮也。” 
  孔安國認為這章是孔子說的,是為了“正名”而說。
3.因為當時諸侯的妻妾,名分不正,稱呼上有點混亂不清。如果名不正,則言不順,禮樂就會受到損害。孔子為了正名,為了把這個禮正過來,才說這一章的。4. 程樹德在《論語集釋》中經過考證後認為,這一章在《魯論語》、《古論語》 中都有,並非後人攙入。

(四): 錢穆先生說:“遇古書難解處,當以闕疑為是 :
  錢穆先生告誡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應當有個準則,就是不要輕易給它下結 
  論,要“闕疑”,就是對這 樣的疑問做到“存而不論”。
1.如果輕易下結論,往往曲解經典和聖人的意趣,一不小心陷入“我見”之中,
  自覺或不自覺地對經典及聖賢產生不恭敬的心念。
2.雖然這種不恭敬的心念,有時只是如浮雲般在心頭飄浮了幾下,但如果不注意,  久而成習,就會習慣性地在聖人頭頂上指指點點。這是我們最容易犯的毛病,也是我們學習經典最大的障礙。
3.錢穆等老一輩學者這種戰兢惕厲的治學態度,值得我們後學弟子敬仰、效學!

(五)名與相的差別,勾畫細緻入微的禮儀之邦 :
  對國君的妻子,觀待不同的物件和對境,都有不同的稱呼。
  看似一個名與相的差別,卻勾畫出了稱呼背後所體現出來的非常細膩,非常細緻入微的禮的精神。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從中也可窺見一斑!

1. 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
(1).  國君的妻子,國君稱呼她為“夫人”,這是國君對作為賢內助妻子的尊稱。
(2).《禮記•曲禮下》上說:“天子之妃曰後,諸侯曰夫人”。
(3). 張居正說孔子曾經引古禮說道:“一家之中,男正乎外,女正乎內,自有一 
  定的名分,況邦君之妻,尤非常人比者,其稱謂之間,豈可苟焉而已哉?故邦君稱她,叫作夫人,言其與己敵體也。
(4).”古禮上說到,國君之所以尊稱自己的妻子為“夫人”,是說妻子與自己“敵體”。“敵體”的意思是,彼此地位相等,無上下尊卑之分。

2. 夫人自稱曰“小童”:
(1). 而夫人在國君面前自稱為“小童”,所謂小童,就是還未成年,年幼無知。這是夫人的自謙,意思是不敢與君敵體,就是不敢與君平起平坐。
(2).以上講的是五倫中的夫婦這一倫,體現的是夫婦之道。夫婦雖然有別,夫主外,婦主內,但能夠內外配合,天衣無縫,都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之上。

3. 邦人稱之曰“君夫人”:
(1)“邦人”是這個國家的臣民。
(2)一國的人民稱呼君妻為“君夫人”,因為國君稱妻子為“夫人”,故臣民稱呼時加一個“君”字,以有所簡別。
(3)張居正說:“國中的人稱她叫作君夫人,言其相君以主內治者也”,意思是,  
  在一國的人民看來,相對于國君主外,夫人是主內,夫人主內與國君主外都非 
  常重要。管理好內部事務,保證後宮不失火,是對國君主外的最大支持。
(4)這裡講的是君臣之道,體現的是臣對君的恭敬。國君及其夫人,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故對君夫人尊重,就是對國君的尊重,對國君的尊重,也就是對這個國家的認同和歸順,進一步擴展的話,就是對天子和天下的尊重,由此可在內心逐步建立起治國平天下的偉大志向。
(5)上述稱呼還只是在兩者之間的對稱,如果有第三者觀待,那麼稱呼也就隨之發生微妙的變化。

4.稱諸異邦曰“寡小君 :
(1) 例如本國臣民向外國人稱本國國君之妻的時候,為“寡小君”。
(2) 皇侃《論語義疏》上說:“君自稱曰寡人,故臣民稱君為寡君,稱君妻為寡小君也。
(3) ”寡,就是寡德,自謙自己的功德很少;
(4) 小君,就是非常慚愧於自己做一個主內治的小君。
(5) 這是本國的臣民為自己國家的君夫人,在外國人面前,代為自謙。
(6) 從這個稱呼可以看出,一國的臣民,不只是一個個體,而是要站在國家的高度,在外國人面前行使禮儀,這是普通的公民發自內心的國家意識、國土意識。
( 7) 作為一國公民,如果一直在國內的話,感受並不強烈,如果到了國外,自然而然就會產生國家歸屬感,你個人的行為就是代表了整個國家的形象。
(8) 一個沒有家國意識,沒有對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有認同感的人,如同牆上蘆葦,無根無底無方向,由此損害國家利益,出賣祖宗等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都有可能做出來!

5.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
(1) 本章最後,說外國人稱我國國君之妻,也稱之為“君夫人”。跟對方國家的人民一樣,也跟著稱國君之妻為“君夫人”,意思是咱們兩個國家是一家人,是好兄弟,好朋友,你的君夫人,也就是我們的君夫人。
(2)這是對他國國君、君夫人,以及整個國家的尊重和信任。國與國之間,在五 倫中可以是朋友關係,也可以是兄弟關係。以朋友有信或長幼有序來理解。

(六)總結 : 稱呼雖然只是個名相,背後卻涵藏了非常深刻的內涵 :

1.本章由對國君之妻在不同情景下的不同稱呼,牽引出不同名相背後非常深刻的五倫關係的內涵,值得我們去深思。
2.張居正在講解本章的最後感歎道:“夫以邦君之妻,一稱謂之間,截然 不紊如此,名實之際,不可謹哉?”
3.同是邦君之妻,在不同的場合和對境之下,都有不同的稱呼,不能有一點點的紊亂。
4.而稱呼雖然只是個名相,背後卻涵藏了非常深刻的內涵。對稱呼這件事,我們 能不謹慎嗎?
5.這一章分兩次講,今天先講到這裡。下一次,我們將討論由稱呼這個名相,引
發出對個人在團體以及在不同人群中角色定位的思考。                                             




下列提綱簡要探討提供大家參考 .
1. 這一章夫子如何正名 ? 這一章孔子說名與相的差別,背後涵藏了哪些非常深刻的內涵 ?

孔安國注: 因為當時諸侯的妻妾,名分不正,稱呼上有點混亂不清。如果名不正,則言不順,禮樂就會受到損害。孔子為了正名,為了把這個禮正過來,才說這一章的。

 (1) <邦君子之妻>稱呼 ? 「夫人」
這是國君對賢內助妻子的尊稱。
古禮上說,國君尊稱自己的妻子為“夫人”,是說妻子與自己“敵體”。
意思是,彼此地位相等,無上下尊卑之分。

(2) <夫人>自稱自己為 ? 「小童」
所謂小童,就是還未成年,年幼無知。這是夫人的自謙,意思就是不敢與君平起平坐。講的是五倫中的夫婦這一倫,體現的是夫婦之道。夫主外,婦主內,但能夠內外配合,天衣無縫,都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之上。

(3) <邦人>稱國君之妻為 ? 「君夫人」
  一國的人民,對于國君主外,君夫人主內,都非常重要。君夫人管理好內部事   務,保證後宮不失火,是對國君最大支持。

這裡講的是君臣恭敬之道,對君夫人尊重,就是對國君的尊重,也就是對國家的認同和歸順,進一步擴展的話,就是對天子和天下的尊重,由此可在內心逐步建立治國平天下的偉大志向。                                                                                         (4) < 稱諸異邦>本國臣民向外國人稱本國國君之妻為 ? 「寡小君」
這是臣民為自己國家的君夫人,在外國人面前,代為自謙。
從這個稱呼可以看出,一國的臣民,要站在國家的高度,在外國人面前行使禮儀,這是公民發自內心的國家意識、國土意識。
(5) < 異邦人稱之>,外國人稱我國國君的妻子,稱呼為 ? 「君夫人」
 外國人稱我國國君之妻,也稱之為“君夫人”。
跟對方國家的人民一樣,也跟著稱國君之妻為“君夫人”,意思是兩個國家是一家人,是好兄弟,好朋友,國與國之間,在五倫中可以是兄弟,朋友關係。以朋友有信或長幼有序來理解。
國君之妻在不同情景下的不同稱呼,牽引出不同名相背後非常深刻的,五倫關係的內涵,值得我們去深思生活中跟我們息息相關稱呼。

論語 季氏十六 第13章-5

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遠其子也。」
 〈白話〉
陳亢聽了伯魚的話,回去以後,心裡覺得很高興地說:「我只問了一件事,卻聽到三件事:既聽到學詩和學禮的道理,又聽到君子對自己的兒子,也和弟子們一樣有教無類,並沒有什麼親疏遠近之分,亦無偏私獨厚的地方啊!」
〈文義〉
1.君子之遠其子:
(1)君子,有學問道德的人,此指孔子。
(2)遠,不偏愛,即無私厚之意。
〈思維提綱〉
1.您覺得陳亢退而喜,喜從何來?
2.「問一得三」請問"一"是指什麼?"得三"又是指什麼
3. 學習完本章,您有何體會、收穫?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1.劉寶楠《論語正義》:“古者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所以別嫌疑,厚尊敬也。"父子皆異宮"出自《禮記正義•卷二》的〈內則〉曰:“由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 
2.《家範》作者司馬光說:「遠者,非疏遠之謂也。謂其進見有時,接遇有禮,不朝夕嘻嘻相褻狎也。」
3.一般人只知道司馬光有一部治國的書叫《資治通鑑》,卻很少有人知道司馬光還有一部齊家的書叫《家範》。被歷代推崇為家教的範本,全書共十九篇,系統地闡述了封建家庭的倫理關係、治家原則,以及修身養性和為人處世之道。書中引用了許多儒家經典中的治家、修身格言,對我們頗有啟發。還收集了大量歷代治家有方的實例和典範,以為後人樹立楷模。
4.《孟子•離婁章句•18》公孫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
5.《孔子家語•致思•11》孔子謂伯魚曰:「鯉乎!吾聞可以與人終日不倦者,其惟學焉。其容體不足觀也,其勇力不足憚也,其先祖不足稱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終而有大名,以顯聞四方,流聲後裔者,豈非學者之效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學,其容不可以不飭。不飭無類,無類失親,失親不忠,不忠失禮,失禮不立。夫遠而有光者、飭也;近而愈明者、學也。譬之污池,水潦注焉,萑葦生焉,雖或以觀之,孰知其源乎?」
6.《論語•述而•23》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二、重點摘記    
(一)念文及分析文義
1. 今天學習陳亢問于伯魚的最後一段。一起恭誦原文: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2. 聽完伯魚的講述,陳亢“退而喜”,一個“退”,一個“喜”,很有畫面感地描摹出了陳亢的小心思。
3. 他從伯魚的回答中有收穫,卻沒有當面說,而是回去之後暗自高興,這就是陳亢的“有趣”之處,像是一個"偷學"之人,他歡喜什麼?問了一個問題,卻瞭解了三方面的事理。第一知道了不學詩無以言;第二知道不學禮無以立;第三通過孔鯉過庭,才受到老師的指教,瞭解了“君子不私其子”。
(二) 君子之遠其子
1 . 陳亢知道了孔子不偏愛兒子,他專用了一個“遠”字。錢穆先生說:“孔子教伯魚,無異於教他人,故陳亢以為遠其子。”“遠”就是無私厚。
2. 劉寶楠《論語正義》:“古者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所以別嫌疑,厚尊敬也。(所以古時父子異宮而居是為了涵養尊敬之心)”;司馬光在《家範》裡說的就更具體了,說:“遠者,不是疏遠,而是說其進見有時,接遇有禮,不朝夕嘻嘻相褻狎也。”
3. 無論父子異宮還是其他什麼方式的“遠其子”都是為了培育涵養孩子對父親的尊敬之心、搭建好教育的通道,保證最親密的父子之間也要禮在其間運行。遠其子是為了更好的幫助孩子,“遠”的背後有更深厚、更克制的愛子親子之情。
(三) 古人易子而教之理
1. 古人說:“君子易子而教。”《孟子》一書中,公孫醜曰:「君子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父子相夷,則惡矣。」
2. 父親教兒子,愛之深責之切,一定要兒子怎樣怎樣做,孩子不聽,做不到,父親就容易生氣,一生氣就不是在教孩子做好了,反而是一種更不好的教育。
3. 孟子說的正是現在家庭教育的一大困境:父母都是望子成龍,一心教孩子怎樣學好,到最後,孩子受不了,就頂嘴,父母教子都是教的遍體鱗傷。所以君子遠其子值得我們做父母的仔細思考。
4. 父親和兒子,是最親近的人,但父親兒子也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二者不保持恰當的關係,太親狎,孩子就不容易重視父母的教育,像開玩笑似的;太過嚴厲,就會傷害父子親情。
5. 儒家認為父子之親是仁愛之心的原點,任何時候都不能傷害父子親情。易子而教,是因為任何教育都必然伴隨懲戒,父親教兒子,因為過於關切就無法制怒,不聽就生氣,這就失去了禮、父子間失去了禮,就容易傷害親情。
6. 後來有人演化成君子不抱孩子,就過了。此處陳亢說“遠其子”,是指孔子教學上一律平等沒有遠近。教學生和教兒子一樣。
(四) 中國式家教---身教與言傳
1. “君子愛子,身教不言傳。”君子愛兒子的方式是用身體力行教育他而不僅是說他。很多時候我們教孩子的確實自己也做不到。而父母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身教——做給他看。
2. 比如:你要求孩子恭敬父母,那你首先恭敬父母,其次,當他頂嘴時我們不能暴跳如雷,而是冷靜的表達自己的不滿意,否則越刺激越激烈的情緒表達,嚇住孩子的同時也越容易被孩子記住。那麼下次他遇到生氣的境遇他也會像你一樣只會暴跳如雷。
3. 所以說君子愛子,身教不言傳。如果父母都熱愛讀書學習,孩子也不會差到哪去。
4. “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學詩、學禮”這都靠學。個人的好學至關重要,《孔子家語》記載孔子曾和孔鯉說:“可以與人終日不知疲倦一起做的事,只有學習。其容體不足觀也,其勇力不足憚也,其先祖不足稱也,其族姓不足道也。容貌,勇武,先祖,族姓這些都不足以稱道,終而有大名,以顯聞四方,流聲後裔者,都是靠學習得來的結果。
(五) 總結
1. 本章全篇以陳亢發問為開頭,又以陳亢總結收穫為結尾。陳亢先是懷疑孔子對兒子或有特殊教育、因而發問,結果發現聖人心同天地,以天下為一家。我們可以感受到,伯魚的回答,出乎陳亢的意料。
2. 作為弟子,詢問老師的兒子是否得到老師特殊的傳授,這多少有一些失禮。弟子懷疑師父藏私的事也是自古有之,清末以前,學生中舉做老師的就很高興,如果兒子中舉了,就有人懷疑老師在教學上存私心,老師也會覺得很慚愧,通常第二年必定會辭館不教了。
3. 孔子也曾經有說過說“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由此我們也可感受到,時人包括弟子對孔子也同樣是有很多猜測的。通過陳亢我們更加清楚“聖人視人子猶己子、無異無私、無偏無隱,所教俱是一貫之道”。
4. 從這一章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出,孔子的家教即使在沒有外人的場合,孔鯉在孔子面前也是“趨而過庭”。而且孔子問孔鯉學詩了嗎、學禮了麼?孔鯉的反應是“退而學詩”、“退而學禮”,沒有一點折扣,非常尊重和順從父親的建議。所以說夫子是一位很會教育孩子的父親。我們很多人都能做好老師,但不一定能做好媽媽好爸爸。該從遠其子上琢磨一下。
5. 這一章,讓我們看到了善思樂學的學生,看到了恭敬父親、聽從教誨的兒子,更看到了詩禮並行、有教無類的老師。“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這一千古叮嚀,不僅利益了孔鯉和孔門弟子,也孕育了中華民族千年不衰的道德傳統和文化底蘊。讀這一章,我們心中充滿了溫暖和感動。一個偉大的人總是以極其坦蕩的情懷對待這個世界,包括對待自己的兒子。
6. 最後我們思考幾個問題:
(1) 我們曾經有類似的經驗嗎?我們打聽過人家的孩子有關別人的家事麼?
(2) 想一想當時自己是什麼心態下問的?
(3) 另外,我們自己被別人這樣問過自己的家事麼?被問完了之後我們又會想什麼、做什麼?
7. 這一章這麼美、這麼有趣就是因為這一章裡有我們每個人生活的影子。但是只因為這裡是陳亢問孔鯉“孔子怎麼教兒子”,才能讓我們讀出這麼多美好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