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陽貨十七 第1章-2

1-1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
1-2 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 》
〈白話〉
1-1 陽貨要見孔子,孔子不見他,他便送給孔子一隻熟小豬。孔子等陽貨不在家的時候去拜謝他, 
1-2 卻在半路上被陽貨遇見了。陽貨對孔子說:“來,我有話要跟你說。”接著說:“把自己的本領藏起來而聽任國家迷亂,可以說是仁嗎?”(回答)說:“不可以。”


〈文義〉
1.陽貨:又叫陽虎,季氏的家臣。
2.歸孔子豚:歸音饋,贈送。豚音囤,小豬,贈送孔子 ㄧ隻煮熟的小豬。
3.時其亡: 時(伺)就是等待。亡,不在家。等他外出的時候。
4.遇諸塗:塗同途,道路。在路上遇到了他。
5.迷其邦:聽任國家迷亂。

〈思維提綱〉
1.在陽貨篇第一章有哪個部份和季氏篇的第一章相似? 
2.陽貨處心積慮想見孔子原因在那?
3.孔子為何不見陽貨?
4.陽貨如何自問自答質問孔子仁乎?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季氏•1》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2. 《論語•先進•23》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子曰:「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曰:「然則從之者與?」子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
3.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伯》:是張良要勸誡劉邦要定都關中,不要定都關外,不要定都這個洛陽附近,也是用這個自問自答,連八問、連八答,八個問題,八個問題都自己回答。 
  
二、重點摘要
(原文)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這一章的篇幅比較多一點,我在理解的時候會把它分成三小節。
第一小節:就整個事情做一個描述,從“陽貨欲見孔子”一直到“遇
          諸塗”。
第二小節:是從 “謂孔子曰”到“歲不我與”。
第三小節:就是孔子的一個回答。

第一小節 :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
遇諸塗。

(一) 陽貨為何要見孔子
1.陽貨就是陽虎,陽虎是季氏的家臣,季氏的家臣就是魯國三桓的家臣,專掌魯國的國政,所以曾經囚禁過季桓子。
2.這個陽貨放在〈陽貨〉篇的第一章,跟前面的〈季氏第十六篇〉季氏將伐顓臾的那一章,剛好有一個前後的連接。
3.在〈季氏篇〉的第一章,孔子最後預言 “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果然是應驗了。
4.就是季氏的家臣陽虎呢,也是一個僭越之臣,囚禁季桓子專魯國國政,所以這樣的一個僭越者想要召見孔子,他召見孔子當然希望透過孔子的才能、才德、名聲能夠壯大自己的治國的一種聲勢。
(二)孔子為何不見陽貨
1.孔子當然了解這樣的心意,孔子不見,那孔子不見表示就是拒絕陽貨這樣的一種召見。
2.這個“ 欲 ”,並沒有付諸行動,只是聽到這樣的傳聞,可是孔子是不想見他。
3.我們知道儒家在進退出處,尤其是在出仕這件事情上,它的原則叫以道事君,就是出來做官,其實不是為了謀一官半職,而是為了實現仁政王道的理想,所以聖者的考慮,就是在這個做官仕宦的過程中,仁政王道理想實現的可能性。
4.孔子在這邊拒絕陽貨的召見,可見他認為陽貨其實是不可能實現仁政王道的。
 (三) 陽貨為何歸孔子豚?
1.陽貨也非常的聰明,他就“歸孔子豚”,這個“歸”就饋贈的饋,這個“歸”就念“饋”。那也就是說,趁孔子不在的時候送了一個應該不小的禮物,就是蒸熟的小豬,送到孔子的家裡面去,趁他不在的時候。
2.古代的禮節是這樣子,就說如果大夫賞賜東西,就是賞賜者如果送禮者若是大夫或者大夫以上的話,那要在家裡拜受這個禮物,之後呢,要到大夫或者大夫以上的這個送禮者家裡再拜謝一次,就是兩次的拜謝。
3.一次是在家裡親自接受這個禮物,第二次呢是接受這個禮物之後呢,再回到再去拜訪這個送禮者,如果他是大夫以上的身份的話,要第二次拜謝。
4.如果是一個平輩,在官場上如果是相近、平輩的話,那不用在家裡拜謝,接受這個禮物,只要在事後答禮拜謝就可以了。
5.在《禮記》裡面把這個禮節,就區分的非常清楚。簡單地講,就是說送禮者身份的不同,
(1)如果是位階比較高的大夫或者大夫以上,就要在家裡親自領受這樣的禮物,然後事後也要拜謝,到他家裡去拜謝。
(2)那如果是大夫以下算是比較平輩的話,那只要事後的拜謝就可以了。
(3)那陽貨是不是大夫呢?有不一樣的說法,不過在這裡可能不是一個討論的重點。
6.陽貨趁著孔子不在,送禮物來,因為他知道孔子不會見他,所以就希望孔子,孔子是一個知禮守禮的人,依照當時的禮節呢,收了這個禮物之後啊,就要回頭去拜謝陽貨,陽貨就可以見孔子了。
 (三) 孔子如何回禮?
1.那孔子也非常有意思,孔子是 “時其亡也”,這個“時” (伺)就是等待,一個 “ 人 ” 字,再一個公司的 “ 司 ” ,就是等待。
2.等待呢,就是等著陽貨不在的時候前往拜謝,就禮尚往來嘛,你趁我不在的時候送禮來,那孔子也是趁他不在的時候前往拜謝。
3.因為這個前往拜謝也是必要的,可是對方在不在呢可能就沒有那麼強制的規定。
4.可是很有意思的、很意外的,是他們在孔子拜謝完之後回來的路上,卻遇到了陽虎,這個 “遇諸塗”,這個“諸”就是之於,“塗”就是路上那個途,道路的那個途,就在半路上遇見了陽貨。
 (四) 孔子的幾個抉擇
從這一段,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的幾個抉擇:
第一個,就是說傳來陽貨要召見他,孔子是拒絕。
在內心裡面是堅定了這個拒絕的原則,這個是符順於以道事君的那個義,就是應該的一個抉擇。
第二個,就是陽貨送來禮物,孔子前往拜謝,這是符合禮。
第三個,是遇諸塗,就是意外的在路上遇見了陽虎,那孔子並沒有閃躲,也沒有露出不喜、不喜歡、厭惡的那種表情,而是很坦然的面對這樣的一個意外的發展,那這個我們在後面看兩個人的對答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也就是說這個意外的發展,孔子是不迴避,也不拒人於千里之外。
好,這是第一小節。第二小節,我們看一下。
第二小節 :
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
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
歲不我與!”
 (一)陽貨自問自答來質問孔子
1.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 '曰:'不可。'”,那還有後面還有幾個問答,這個問答看起來是一問一答,這裡的問答應該是陽虎自問自答。
2.在古書裡面也常常會有這樣的句子,就是設問,自己設問,然後自己回答。
(1)這個在《史記》的《留侯世家》裡面,就是張良要勸誡劉邦要定都關中,不要定都關外,不要定都這個洛陽附近,也是用這個自問自答,
(2)連八問、連八答,八個問題,八個問題都自己回答,就從各方面去勸漢高祖劉邦定都關中的好處,以及不定都關中的壞處。
3.所以這個問答呢應該是陽虎自問自答。那如果是陽虎自問自答,也就是說,孔子很耐心的等待陽虎在對他不出來做官、不願意受陽虎的召見的這件事情提出的質疑 
(二)陽貨質問孔子
1.陽貨態度嬌慢
(1)我們看看這段話,陽虎就跟孔子說“來,予與爾言。”這個“來,予與爾言。”其實在語氣上是一種上對下。
(2)所以可見陽虎其實對孔子啊,其實沒有發自內心的一種敬重和禮遇,而是一種上對下的召喚,這個召喚其實充滿了傲慢,充滿了驕慢。
3.陽貨怎麼質疑孔子?
第一個 :“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
(1)這個寶啊就是寶物,就是孔子是一個有才有德的這個人才,非常好的治國的人才,優秀的治國人才。
(2)可是這樣好的人才卻 “迷其邦”,這個“迷”應該是使其迷亂,是一個動詞,也就是說讓這個國家陷入迷亂當中而不管,那這個不是一個仁者的抉擇,這樣可謂是仁嗎?
(3) 陽虎就說當然不是,自問自答。
這是第一個,就是質疑孔子不出來為國家服務啊,是不仁。
(陽貨提出的第二個質疑,待明天繼續討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