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季氏十六 第13章-5

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遠其子也。」
 〈白話〉
陳亢聽了伯魚的話,回去以後,心裡覺得很高興地說:「我只問了一件事,卻聽到三件事:既聽到學詩和學禮的道理,又聽到君子對自己的兒子,也和弟子們一樣有教無類,並沒有什麼親疏遠近之分,亦無偏私獨厚的地方啊!」
〈文義〉
1.君子之遠其子:
(1)君子,有學問道德的人,此指孔子。
(2)遠,不偏愛,即無私厚之意。
〈思維提綱〉
1.您覺得陳亢退而喜,喜從何來?
2.「問一得三」請問"一"是指什麼?"得三"又是指什麼
3. 學習完本章,您有何體會、收穫?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1.劉寶楠《論語正義》:“古者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所以別嫌疑,厚尊敬也。"父子皆異宮"出自《禮記正義•卷二》的〈內則〉曰:“由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 
2.《家範》作者司馬光說:「遠者,非疏遠之謂也。謂其進見有時,接遇有禮,不朝夕嘻嘻相褻狎也。」
3.一般人只知道司馬光有一部治國的書叫《資治通鑑》,卻很少有人知道司馬光還有一部齊家的書叫《家範》。被歷代推崇為家教的範本,全書共十九篇,系統地闡述了封建家庭的倫理關係、治家原則,以及修身養性和為人處世之道。書中引用了許多儒家經典中的治家、修身格言,對我們頗有啟發。還收集了大量歷代治家有方的實例和典範,以為後人樹立楷模。
4.《孟子•離婁章句•18》公孫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
5.《孔子家語•致思•11》孔子謂伯魚曰:「鯉乎!吾聞可以與人終日不倦者,其惟學焉。其容體不足觀也,其勇力不足憚也,其先祖不足稱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終而有大名,以顯聞四方,流聲後裔者,豈非學者之效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學,其容不可以不飭。不飭無類,無類失親,失親不忠,不忠失禮,失禮不立。夫遠而有光者、飭也;近而愈明者、學也。譬之污池,水潦注焉,萑葦生焉,雖或以觀之,孰知其源乎?」
6.《論語•述而•23》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二、重點摘記    
(一)念文及分析文義
1. 今天學習陳亢問于伯魚的最後一段。一起恭誦原文: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2. 聽完伯魚的講述,陳亢“退而喜”,一個“退”,一個“喜”,很有畫面感地描摹出了陳亢的小心思。
3. 他從伯魚的回答中有收穫,卻沒有當面說,而是回去之後暗自高興,這就是陳亢的“有趣”之處,像是一個"偷學"之人,他歡喜什麼?問了一個問題,卻瞭解了三方面的事理。第一知道了不學詩無以言;第二知道不學禮無以立;第三通過孔鯉過庭,才受到老師的指教,瞭解了“君子不私其子”。
(二) 君子之遠其子
1 . 陳亢知道了孔子不偏愛兒子,他專用了一個“遠”字。錢穆先生說:“孔子教伯魚,無異於教他人,故陳亢以為遠其子。”“遠”就是無私厚。
2. 劉寶楠《論語正義》:“古者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所以別嫌疑,厚尊敬也。(所以古時父子異宮而居是為了涵養尊敬之心)”;司馬光在《家範》裡說的就更具體了,說:“遠者,不是疏遠,而是說其進見有時,接遇有禮,不朝夕嘻嘻相褻狎也。”
3. 無論父子異宮還是其他什麼方式的“遠其子”都是為了培育涵養孩子對父親的尊敬之心、搭建好教育的通道,保證最親密的父子之間也要禮在其間運行。遠其子是為了更好的幫助孩子,“遠”的背後有更深厚、更克制的愛子親子之情。
(三) 古人易子而教之理
1. 古人說:“君子易子而教。”《孟子》一書中,公孫醜曰:「君子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父子相夷,則惡矣。」
2. 父親教兒子,愛之深責之切,一定要兒子怎樣怎樣做,孩子不聽,做不到,父親就容易生氣,一生氣就不是在教孩子做好了,反而是一種更不好的教育。
3. 孟子說的正是現在家庭教育的一大困境:父母都是望子成龍,一心教孩子怎樣學好,到最後,孩子受不了,就頂嘴,父母教子都是教的遍體鱗傷。所以君子遠其子值得我們做父母的仔細思考。
4. 父親和兒子,是最親近的人,但父親兒子也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二者不保持恰當的關係,太親狎,孩子就不容易重視父母的教育,像開玩笑似的;太過嚴厲,就會傷害父子親情。
5. 儒家認為父子之親是仁愛之心的原點,任何時候都不能傷害父子親情。易子而教,是因為任何教育都必然伴隨懲戒,父親教兒子,因為過於關切就無法制怒,不聽就生氣,這就失去了禮、父子間失去了禮,就容易傷害親情。
6. 後來有人演化成君子不抱孩子,就過了。此處陳亢說“遠其子”,是指孔子教學上一律平等沒有遠近。教學生和教兒子一樣。
(四) 中國式家教---身教與言傳
1. “君子愛子,身教不言傳。”君子愛兒子的方式是用身體力行教育他而不僅是說他。很多時候我們教孩子的確實自己也做不到。而父母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身教——做給他看。
2. 比如:你要求孩子恭敬父母,那你首先恭敬父母,其次,當他頂嘴時我們不能暴跳如雷,而是冷靜的表達自己的不滿意,否則越刺激越激烈的情緒表達,嚇住孩子的同時也越容易被孩子記住。那麼下次他遇到生氣的境遇他也會像你一樣只會暴跳如雷。
3. 所以說君子愛子,身教不言傳。如果父母都熱愛讀書學習,孩子也不會差到哪去。
4. “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學詩、學禮”這都靠學。個人的好學至關重要,《孔子家語》記載孔子曾和孔鯉說:“可以與人終日不知疲倦一起做的事,只有學習。其容體不足觀也,其勇力不足憚也,其先祖不足稱也,其族姓不足道也。容貌,勇武,先祖,族姓這些都不足以稱道,終而有大名,以顯聞四方,流聲後裔者,都是靠學習得來的結果。
(五) 總結
1. 本章全篇以陳亢發問為開頭,又以陳亢總結收穫為結尾。陳亢先是懷疑孔子對兒子或有特殊教育、因而發問,結果發現聖人心同天地,以天下為一家。我們可以感受到,伯魚的回答,出乎陳亢的意料。
2. 作為弟子,詢問老師的兒子是否得到老師特殊的傳授,這多少有一些失禮。弟子懷疑師父藏私的事也是自古有之,清末以前,學生中舉做老師的就很高興,如果兒子中舉了,就有人懷疑老師在教學上存私心,老師也會覺得很慚愧,通常第二年必定會辭館不教了。
3. 孔子也曾經有說過說“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由此我們也可感受到,時人包括弟子對孔子也同樣是有很多猜測的。通過陳亢我們更加清楚“聖人視人子猶己子、無異無私、無偏無隱,所教俱是一貫之道”。
4. 從這一章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出,孔子的家教即使在沒有外人的場合,孔鯉在孔子面前也是“趨而過庭”。而且孔子問孔鯉學詩了嗎、學禮了麼?孔鯉的反應是“退而學詩”、“退而學禮”,沒有一點折扣,非常尊重和順從父親的建議。所以說夫子是一位很會教育孩子的父親。我們很多人都能做好老師,但不一定能做好媽媽好爸爸。該從遠其子上琢磨一下。
5. 這一章,讓我們看到了善思樂學的學生,看到了恭敬父親、聽從教誨的兒子,更看到了詩禮並行、有教無類的老師。“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這一千古叮嚀,不僅利益了孔鯉和孔門弟子,也孕育了中華民族千年不衰的道德傳統和文化底蘊。讀這一章,我們心中充滿了溫暖和感動。一個偉大的人總是以極其坦蕩的情懷對待這個世界,包括對待自己的兒子。
6. 最後我們思考幾個問題:
(1) 我們曾經有類似的經驗嗎?我們打聽過人家的孩子有關別人的家事麼?
(2) 想一想當時自己是什麼心態下問的?
(3) 另外,我們自己被別人這樣問過自己的家事麼?被問完了之後我們又會想什麼、做什麼?
7. 這一章這麼美、這麼有趣就是因為這一章裡有我們每個人生活的影子。但是只因為這裡是陳亢問孔鯉“孔子怎麼教兒子”,才能讓我們讀出這麼多美好和感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