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季氏十六 第13章-4

『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 
〈白話〉
『不學禮,便不懂得如何立身做人。』於是我鯉退後,就去學禮。我私下只聽到這兩番教訓。」
〈思惟提綱〉
1. 孔子告訴兒子孔鯉「不學禮」會怎樣?
2. 為什麼「不學禮」無以立?
3. 禮的本質是什麼?
4. 學禮的意義與價值為何?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禮記.曲禮》:「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
2.《禮記.曲禮》:「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3. 《論語.泰伯.2》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4. 《王陽明.訓蒙大意》
 「日惟督以句讀課仿,責其檢束而不知導之以禮,求其聰明而不知養之以善,鞭撻繩縛,若持拘囚。」「是蓋驅之於惡而求其爲善也,何可得乎?」
「古之教者,教以人倫。」「今人往往以歌詩習禮為不切時務,此皆末俗庸鄙之見,烏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

補充說明 :
〔訓蒙大意〕是明朝王陽明先生 47歲時所作。   
王陽明在平定大帽浰頭諸寇後,認為應著重移風易俗之教化,於是發動南贛(江西)所屬各縣父老子弟,互相誡勉,興立社學,延師教子,歌詩習禮。影響所及,市民知冠服,里巷朝夕歌聲可聞,漸成禮讓之俗。

二、重點摘記

繼續學習13章陳亢問于伯魚。

(一)本段大意
伯魚對陳亢說有一天,孔子一個人站在庭院,他快步經過時,父親問他:“你學禮了麼?”孔鯉老實的回答“沒有”,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這個“立”是立身做人,不學禮,就沒法立身做人、難以立足於社會。孔鯉聽了孔子的教誡,就回去學禮了。

(二)立身要依靠禮,人獸的差別在於有禮無禮。
1.《論語》當中有好幾次明確談到立身要依靠禮,禮對於能立起決定作用,個人的成就要立在禮上。
2.我們說過:“道德仁義、禮樂射禦書數,條條都學。”不學禮,也是立不住。3.《曲禮》上也說“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由此可見,有禮無禮談到的就是人獸的差別了。

(三) 禮的本質就是敬
1.禮大概從內容上分為四個方面,禮敬、禮制、禮儀和禮度,從個人修身而言關鍵就是敬,“修身以敬” ,禮的本質就是敬而已矣。
2.《曲禮》開篇說,“毋不敬…”,朱熹解釋說:“毋不敬”就是統言主宰處,這是最重要的。“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 儼若思,是敬者之貌。安定辭,是敬者的言詞。安民,是敬能產生的功效”。依禮起行的人首先要保持恭敬的心態,最後就能達到安民的功效。

(四) 人容易失敬,不敬的過患:敖長、欲縱、志滿、樂極
1.以“毋不敬”開篇就說明人們在日常實踐中,最容易做的錯事就是失“敬”。
2.《曲禮》第二句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就是說如果沒有恭敬,人就會滑落到這些領域:“敖長、欲縱、志滿、樂極”,一沾上這些毛病,就萬事墮壞,日用動靜就都會產生偏失,更談不上能致思窮理了!

(五) 敬,自心能為主宰,能獲得自覺和內明。這是禮的關鍵。
1.馬一浮先生說:“敬,則此心常存,義理昭著。不敬,則此心放失,私欲萌生。敬則氣之昏者可明,濁者可清。氣既清明,義理自顯,自心能為主宰。”就是說,一個人要自心能為主宰,自己做自己的主人,那麼他必須時刻保持在敬的狀態中。為什麼這麼說?
2.“敬”是一種能夠反觀自身的狀態。恭敬之中,人生命 “向內反觀”的功能才有機會啟動。自己哪些行為好、哪些不合適,在敬的狀態下,內心上洞若觀火,判然於心。只有在敬的狀態下才更容易心知其義,心有其感。
3.禮制的基礎在人心,人心需要在敬的基礎上才能獲得自覺和內明。這是禮的關鍵所在。
4.馬一浮先生說:“尊德性而道問學,及其成德,亦只是一敬,別無他道。”

(六) 禮度 -- 在道德的基礎上,融進高度的智慧。
1.“禮度”就是在敬的狀態下,進一步踐行禮、把握“度”。
2.不僅要求人掌握正確的待人接物的方法規則,而且還要面對不同情境把握相對的不同尺度。這需要與人、與社會甚至天地自然相感通的基礎上具有足夠的權變智慧。
3.《論語》中孔子說:“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恭敬、謹慎、勇敢、直率都是好美德,但是如果不適度就會出問題。
4.你對別人很恭敬,但是過了度,就會徒勞勞倦,別人也感受不到你的恭敬;謹慎如果不適當,就會像是退縮、膽怯;勇敢如果不適度,就容易作亂;耿直不能節制也會傷人。
5.這就是說所有的行為表達,如果考慮到美好恰當都要用禮度來進行調適。這是充滿智慧性的行為。
6.有一位研究過孔子思想的美國哲學家芬格萊特舉過一個特別恰當的比喻說:一個確實盡力學習禮的人,最終都能夠富於想像力地以適應環境的方式,嫺熟地將各種形式融合或重新融合起來,當他這樣做的時候,是以一種精審而非盲從的方式,顯得自然而優雅——富有創造性。
7.因此,嫺熟於禮的個體都類似音樂表演的大師,儘管總體上遵從預先定好的樂譜曲調,但是,他卻以一種創造性的、藝術家的、積極主動的方式來詮釋著這首樂曲。
8.“禮度”需要在道德的基礎上,高度地融合進高度的智慧。

(七) 不學禮無以立,沒尊嚴、令人看不起。
1.不學禮無以立。“立不住”就是躺著、倒著,扶不起來。一個人躺倒著,要麼死了,要麼活著跟死了一樣,活也活得很難看、沒尊嚴、令人看不起。
2.【喻】
據說有一則發生在美國的趣事,兩位中國大媽旅遊到那看到一棟大房子很漂亮,有很大的庭院,就在附近拍照,越拍越近,房子的主人就有點緊張了,於是出來說:這是私人領地,不能拍了”。
兩位大媽也明白了這是讓他們走的意思,但是不甘心,繼續搶拍了幾張,主人就又一次出來警告,這下大媽不高興了,嚷嚷說:“這麼大的空間,你為什麼不能分享?為什麼不能分享?”
我們看一個人違背禮的行為就會引起他人的不安,到一個地方,要多瞭解當地的規矩法則。
3.無禮之人走到哪裡都是躺著倒著,不能夠受人尊敬的。不懂民俗人情,人際間最基本的和諧都做不到,更不用說辦事。

(八) 有禮則安,無禮則危
1.因為禮儀是公共的、共用的和透明的;依禮而行就是敞開明瞭的,讓人安心的,“有禮則安”;
2.不依禮而行則是隱蔽的、曖昧和邪惡的,是專橫的壓迫的,也把自己置於危險之中“無禮則危。”
3.總體來說還是因為人的內心常存有敬意,才會有實踐禮儀的自覺,人類生活才能有序。現在的家庭教育:孩子只要成績好,家裡來客人都不用出來打招呼,好似與世隔絕了一樣。

(九) 王陽明《訓蒙大意》以詩正言,以禮正行。要學更要演。
王陽明說:“日惟督以句讀課仿,責其檢束而不知導之以禮。
(只要求他們課業,而不用禮儀來引導他們。)“求其聰明而不知養之以善”,
(只要求他們聰明,卻不培養他們的善良之心)鞭撻繩縛,若待拘囚。(對孩子像對待囚犯一樣。)”所以,孩子就把學校看作是監獄,把老師看作是仇人,伺機逃避、作假撒謊,得過且過,“是蓋驅之於惡而求其為善也”,這明明是驅使他們作惡卻又要求他們向善,又怎麼可能呢?

“古之教者,教以人倫。”古代的教育,是以人倫道德為內容。其栽培涵養之方就是引導他們吟唱詩歌激發志趣;學習禮儀嚴肅儀容;勸導讀書,以開啟智慧。

而現在人認為吟唱詩歌、學習禮儀不合時宜,“此皆末俗庸鄙之見”,這都是庸俗鄙薄的見識,“烏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 

教育孩子的不能離開人情和規矩,以詩正言,以禮正行。對於禮的傳習,要學更要“演”,比如講到“兄道友弟道恭”,就讓弟弟站起來,認認真真的按禮儀的標準給哥哥行個禮,看看哥哥在弟弟行禮前後心裡有什麼變化?再探討到底符合禮的行為會對自己有哪些實實在在的好處?讓孩子由內而外的體認。 

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而用道德禮儀引導人,會讓人發自內心的想做好事,一旦做了不好的事情,會有羞恥感。一個有德守禮的人,他自我行為要求是遠遠高於法律底線的要求的。

(十) 收攝
1.學禮就是學一套管轄自我行為的信念,建立生活和道德的秩序
所以學“禮”就是學一套管轄自我行為的信念。
學禮就是從信念中定制自己的行為準則,由此建立自己生活和道德的秩序。

比如:我明白了”朋友有義”,這就決定了我對待朋友的方式,雖然我們無法要求朋友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甚至朋友“不義”,我們都仍然擁有不違背信念的道德之快樂,道德之自由。

2. 禮儀的實踐啟動自覺,敞開生活的意義,超越鄙俗,感受到與仁的靠近。
有學者說:“正是禮儀的實踐啟動了人對自身價值與情感的自覺。”就是在克己復禮中實現了“明瞭”。當我們克制自己從非禮狀態進入到禮儀中,便會體認到禮的興發和節制,內心的意義感開始顯明,日常生活的結構與意義在這個過程中會真正得到敞開。

“約之以禮”會讓我們獲得真正的理性生命的自由,我們可以從自己溫文爾雅的行為中感受到自己對自身鄙俗的超越,感受到與“仁”的靠近。

3. 立於禮,完成從“不仁”向“仁”的建構。這過程充滿巨大的愉悅。
立於禮,就是讓我們從對禮的遵從中不斷接近“仁”,從一系列規範行為中完成從“不仁”向“仁”的建構。而只有深入實踐的人,才有機會深刻體認,這個過程是充滿了巨大的愉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