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季氏十六 第7章-2

7-1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7-2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白話〉
7-1孔子說:“君子有三件事應該警惕戒備:年少的時候,血氣還不成熟,要警戒迷戀女色; 7-2壯年的時候,血氣正旺盛,要警戒爭強好鬥;到了老年的時候,血氣已經衰弱,要警戒貪得無厭。”
 
〈文義〉
1.戒:防除、防止。
2.少:指三十以前。
3.壯 :三十以上。
4.老 :指五十以上或七十。
5.得:貪得,包括名譽、地位、財貨等。
〈思惟題綱〉
1. 孔子說"君子有三戒"是哪三戒?
2. "壯時好鬥",該怎麼辦?
3. "老時好得",該怎麼辦?
4. 齊宣王也面臨"好色、好鬥、好得"的難題,孟子怎麼說?
5. 總結本章的學習,對您的啟發為何?

〈義理解釋〉 10分06秒
一、引用經文
1. 明朝洪應明《菜根譚》:「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2. 明朝胡居仁《居業録》:「立得志定,操得心定,不至移易,則學自進。」
3.《讀四書叢書》:「惟心則主乎血,而志為氣之帥,故知養其心,則能製血氣而不至於亂。君子三戒,亦惟操其心而已。」
4.《孟子‧梁惠王章句下‧3》:「寡人有疾,寡人好勇。」「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5.《孟子‧梁惠王章句下‧5》:「寡人有疾,寡人好貨。」「王如好貨,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6.《孟子‧梁惠王章句下‧5》: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內無怨女,外無曠男。王如好色,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7.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季氏‧7》:「知三毒皆為血氣所為,則知非本性所有,能悟性者戒之非難。」
8. 王陽明《示弟立志說》:「 志不立則氣昏。是以君子之學,無時無處而不以立志為事。」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前言)
夫子根據不同時期人的生理特點“少時血氣未定、壯時血氣方剛、老時血氣既衰”指出這三種特點容易引發的不良心態,就是“少時好色、壯年好鬥、老年好得”並針對此提出君子三戒。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壯年戒鬥”和“老年戒得”。

(一)為什麼壯時好鬥?
“鬥”不僅指打架鬥毆,也有精神上的鬥、就是在生活中、工作中、家裡外面都爭強好勝,一定要打敗誰、擊垮誰、蓋住誰。為什麼壯時好鬥?
1.一個是生理因素,血氣方剛、內心澎湃,氣勢勝,抑制不住;
2.另外,人到壯年,發現自己只要奮鬥,就可以在事業、家庭、名利等各方面有所建樹,底氣就足了,底氣一硬,就滋生了驕傲自大、目中無人的毛病。
3.另外,拼命的證明自己對、自己強,
4.還有一點極易被人忽略的原因,可能是這個人太過自卑,因早年遭遇過創傷所以要拼命證明自己而處處表現要贏過別人。
如果是這樣的人是可憐的人了,是真正的弱者,我們遇到了就不要和他計較了。

(二) 想贏,要學會謙卑,與人共贏共榮才是王道。
1.無論怎樣,壯年時期不斷展現要贏的姿態和慾望,這樣的人在人群中一定是不受歡迎的。
2.“地低成海,人低成王”,所以想贏,第一條要學會謙卑。
3.江海之所以堪為百穀之王,是因為其在河谷之下。聖人在百姓之上,但百姓都樂於擁戴他,是因為他謙下。
4.任何事業都不是一個人能成就的,包容、和平與人共贏共榮才是王道。

(三) “戒鬥”的行相
1.“戒鬥”,不是說做個老好人,“鄉愿”沒原則沒目標,而是鬥要有正確的方向。
2.君子之爭反求諸己,和自己的缺點鬥,那就怕你不鬥。這種和自己鬥,贏得越多你越完善。
3.戒鬥不是不積極爭取,相反地更要努力做好自己,胡居仁言:“立得志定,操得心定,不至移易,則學自進。”不與俗人爭利、不和文士爭名、不和無謂爭閒氣,這才能排除干擾、鎖定目標、一門深入。
4.我們人生最該學會的就是和合的能力,和合自己的心力,和合外界的人力,才能事半功倍,而好鬥其實就是自己心裡沒有和平的能力。

(四)"鬥"的禍患
1.還有的人在外面很好,回到家就不行了,和自己的先生或太太鬥,這叫窩裡鬥,鬥氣,更傻。
2.細想想:無論你是什麼人、不管哪一種鬥,鬥的當下都是痛苦煩惱,結果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傷了身體、結下仇怨。
3.鬥過之後,贏了就增長驕慢、輸了就心懷怨恨,哪有長久的快樂可言呢。
4.人到壯年本就擔負著家庭的、社會的責任,上照顧老人,下撫育小孩,十分辛苦,如果再加上一個讓自己一直處於爭鬥的心態,更是苦上加苦。

(五) 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1.老年人血氣衰弱,身體各部分都在退化,任何人都無法改變,這時就要戒“得”。
2.得,就是貪得,不一定是貪錢,貪生、貪功、貪權、貪寶物田產都是貪得。
3.人從出生開始,一直是“得”,得到了生命、得到了父母的關愛,接著通過學習得到知識,靠努力得到財富、事業,結婚得到家庭。。。。整個人生都在“得”,以至於習慣了“得”而忘了“失”的存在。
4.老年則離“失”越來越近了,眼看前半生引以為傲的成就、財富、健康都逐漸離我們而去,馬上要被排除在世界的成就之外了,就會不安。 5.為什麼老年人容易貪?
因為一生都藉由外界的認同來確定自己的人生價值,面對萬物的的凋零,老年人就越發沒有安全感了。很多官員的貪腐現象往往發生在退休前的那個59歲,職務犯罪常見“59歲現象”。
6.子女要多加關懷退休前後的父母
那麼,知道了老年人這個特點,為人子女要特別注意了。在父母退休前後,一定要對父母多多關懷,讓父母安心,未來會有兒女來照看一切。
7.得與失是自然法則
生命有它本身的規律,得與失是每個人都無法逃脫的自然法則。這是人生要早早習得的生命態度。

(六)《官場現形記》:死都放不下
1.在《官場現形記》中,一個人做了一輩子的官,彌留之際心裡仍然放不下為官的念頭。於是他的兩個副官站在房門口,拿出舊名片,一個副官念道:“某某大員駕到!”另一個副官念道:“老爺欠安,擋駕!”這個人聽過之後,才最終能合上眼睛。
2.這個故事有些挖苦人的味道,但不能否認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這類習慣了習慣,死都“放不下”的人。
3.孔子說“戒得”是告訴我們,要放下那些不可避免的“失”。

(七)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
在中國一直有“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的說法。
1.《水滸傳》
講的是綠林好漢、江湖草莽,刀光劍影快意恩仇,一言不合便可兵戎相見、以命相搏。年少時血氣方剛,看《水滸傳》入迷難免會效仿,誤入好鬥的歧途。
2.《三國演義》
講的則是群雄逐鹿、帝王權術,滿載著各種陰謀陽謀和不擇手段的獲得。
一個老年人沉迷於三國,就會變得狡詐,貪婪,不擇手段,唯利是圖,就不可愛了。
《三國演義》的謀略志向指向家國天下,這是大志,也是大欲。
人到老年讀《三國》,再為個中的豪情四海所動,想到自己“血氣既衰”,也容易生出英雄遲暮的悲涼。
3.“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可以看做是保護我們在不同的生命階段不偏離,也是儒家文化背景中中國人的取捨。

(八) 衰老是更接近智慧、知足與靈魂緊密相通的機會
1.無論是儒家還是佛家,都在講人生是一個不斷學習修行、破除內心障礙的過程,對人生不斷做全面的反省。
2.所以有什麼樣的人性缺點,不用害怕,知道了、面對它、找到方法,就可以改善。
3.《讀四書叢書》上說:“惟心則主乎血,而志為氣之帥,故知養其心,則能製血氣而不至於亂。君子三戒,亦惟操其心而已。”也就是說,君子三戒提到的,都是讓我們提升自己主導自己心的能力。
4.其實,從另一個角度看:衰老反而是一次更接近智慧,知足,以及與靈魂緊密相通的機會。
5.如果我們對衰老和死亡有認識,就會更不願意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浪費時間,更願意摘下面具,放下虛榮,全力以赴自己的人生。

(九)齊宣王也面對好色、好鬥、好得的難題,孟子怎麼說
1.孔子之後,經過一百多年,孟子見齊宣王,齊宣王對孟子說“寡人有疾”說自己有病。孟子問是什麼病?齊宣王說:“寡人好色、寡人好勇”,第三個“寡人好財貨”,其實這就是“好色、好鬥、好得”,所以,國王也面對這三個人生難題。
2.孟子說:“你好色,你就要知道天下人都好色,讓這個國家外無曠男、內無怨女,每一個人都有歸宿;你要好勇就學周文王周武王的大勇,一發怒天下都安寧了。你好財貨,那就藏富於民,就永遠不怕沒錢了。”
3.這個答案簡直是太妙了,推己及人,家國天下的用心都涵蓋在裡面了。

(十)總結
1.孔子將人生分為三個時期,指出不同時期的警戒,教我們善巧規避人生的不同階段的人生岔路。少年戒色,立志看遠;中年戒鬥,萬事看寬;老年戒貪,萬事看淡。
2.蕅益大師說:知三毒皆為血氣所為,則知非本性所有,能悟性者戒之,非難。
也就是說,如果知道了,三毒都是血氣所造成的,不是本性所有的,能悟性者,戒三毒不是難事。
3.總結一下:
※本章,君子三戒雖是從血氣出發,但最終指向人的志氣。起點是養生,終點卻
  落在養志上。
※人生要早早立志,然後一門深入不能鬆懈,一鬆懈就容易被血氣的問題拖著往
  下墮落。
※王陽明說:“ 志不立則氣昏。所以君子之學,無時無處不以立志為事。諸公
  須要信得及,只是立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