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季氏十六 第9章-1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白話〉
9-1孔子說:「生下來就知道道理的,是上等資質的人;學了才曉得道理的,是次一等資質的人;
9-2勤苦力學才能知道的,是又次一等資質的人。遭遇困境,卻還不學習的人,這種人是最下等的人。」

〈文義〉
1. 生而知之者:先知先覺,不學而能知者。
2. 上也:上等資質,即最聰明的人。
3. 學而知之者 : 要學過了才曉得道理的人。
4. 次也 : 次一等資質的人。

〈思惟提綱〉
1. 孔子從學習的角度,將人分成那四類?你屬於哪一類?
2. 依《中庸》孔子語錄,從知、行來看學習,有哪三類的人? 你屬於哪一類?
3. 什麼是學知利行?誰做到了?
4. 讀書為做聖賢,為什麼?
5. 我有困而不學嗎?是那些見解捆綁住我了?


義理解釋 黃勇老師  9’09”
一. 引用資料
1.《中庸》:“ 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
2.《論語.述而.19》: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論語.為政.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4.《論語.公冶長.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5.《論語.學而.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6.《論語.子罕.4》: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一)  白話解釋
孔子說:“生來就知道的是上等,學習然後知道的是次一等;遭遇困境,才去學習的,又是再次一等;遭遇困境,卻還不學習的,這種人就是最下等的了。”


(二) 孔子從學習的角度,將人分成四類:
1.第一類人,生而知之,生來就知道。這種人實在是天才,極為罕見。
2.第二類人,學而知之,學習然後知道。這種人是主動學習者,不需要外在的壓力,其內在驅動力就可以推動他學習了。
3.第三類人,困而學之,遭遇了困境,才去學習。這種人是被動學習者,學習的推動力量主要來自於外在的壓力,為了脫離困境才學習。
4.第四類人,困而不學,遭遇了困境,卻仍然不學習。這種人是生命的奴隸,對困境麻木不覺知,如同井底之蛙,渾然不覺井底之困。
對照思考一下,自己是哪一類人呢?

(三) 依《中庸》孔子語錄,從知、行來看學習,有三類的人。
1.在《中庸》裡,記錄了孔子另一句類似的語錄:“ 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
2.有的是生來就知道,有的是學習然後知道,有的是遭遇了困境才學習知道,但不論哪一種,最後知道的,都是一樣的。
3.有的是安心去做,有的是為了有利去做,有的是被勉強去做,但不論哪一種,最後做成功的,都是一樣的。
4.所以將學習再細分成知、行兩方面,就有了生知安行、學知利行、困知勉行三類了:
第一類人:生知安行,生來就知道,做起來安心自然。
第二類人:學知利行,學習然後知道,所以一定會按照最有利的去做。
第三類人:困知勉行,遭遇困境才學習知道,為擺脫困境會勉強自己去做。
5.對照思考一下,自己又是那一類人?
我想沒有幾個人會認為自己是生知安行的。那麼我是學知利行嗎?反思一下,自己也不是。回顧自己從小到大的學習,基本上都是被父母、老師和外在環境,或誘導、或逼迫,才去學習的,即便有一些所謂的興趣,也不過是環境影響的結果。自己既非主動學習,亦非真正看清利害,積極去行。

(四). 什麼是學知利行
對照孔老夫子的自我評價,就更容易清楚什麼是學知利行了。
1.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可見,孔子自我評價,自己不是生知安行,卻是學知利行。
2.孔子還說過: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 又說: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所以,學知利行者必然是好學者,不好學,如何會主動學習呢?
3.可孔子都說,三千弟子中唯有顏回好學,可見學知利行也是非常少有的。
4.這和我們的感覺好像很不一樣,我們很多人也很愛學習,怎麼就不是學知利行呢?

(五)讀書為做聖賢
1.陽明先生說:“讀書為做聖賢。”儒家所學就是學做聖賢。
2.為什麼要做聖賢呢?
《論語》開宗明義:“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們每個人都追求快樂,避免痛苦,可獲得快樂、避免痛苦的方法是需要學習才能得到的。那誰有這樣的方法並踐行成功了呢?就是聖賢。
3. 學做聖賢,得到真正的喜悅。
聖賢內心的快樂不為外在環境所左右,完全做生命的主人,如孔子所說“從心所欲不踰矩”,這是何等的灑脫、何等的自在,這就是儒學的學習,學做聖賢,做生命的主人,得到真正的喜悅。

(六). 大部分人都是困知勉行
所以孔子十五志於學,才是學知利行。那麼看來我是困知勉行了,稍微想一下也是,自己過去基本上都是被環境逼迫才學習的,練習也都是從勉勉強強開始的。有人說:“學習是反人性的。”所以,學習都是從勉強開始的,之所以要勉強學習,是為了擺脫遭遇的困境。這樣看大部分人似乎都是困知勉行了。

(七). 我會困而不學嗎?
但是,我怎麼就確定自己一定不是困而不學的呢?
1. 我有努力學習改變嗎?
現在有一句話說:“懂了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過不好這一生,怎麼辦?有去努力學習改變嗎?大部分時候是沒有的。我們總是試圖用老辦法解決新問題,這是不是一種困?
2. 什麼是“困”?
外在的困境當然是困,比如颱風就將我們困在室內,疾病就將我們困在病床上。這種外在的困境容易發現,但更多的困是內心的固執的見解。
3. 意、必、固、我,就是我們最大的困
《論語》子罕篇中說: “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這其中的意、必、固、我,就是我們最大的困。
比如:不喜歡工作卻要逼迫自己日復一日,卻從未想過怎麼學習改善,“工作就是這樣的,大家都是這樣的”,這個見解就將自己困死了,不想改變;明明知道自己亂說話得罪了很多人,只是一個見解——“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改不了”,就將自己困死了,不能改變。
4. 認真反省什麼見解捆綁住我們,讓我們不會學習改善
認真反省,我們心中還有多少這樣的見解,牢牢地捆綁住我們,讓我們不會學習改善。比如我會說:“環境就這樣,我怎麼辦?”所以坐等環境改變;我想:“我絕對不能輸。”所以為避免輸,我就只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打轉,拒絕新的探索和嘗試。

(八)小結: 不要再被見解綑綁,而處在困而不學的狀態
我們自心有許許多多的見解,我們卻從未認真反省觀察過這些見解的來歷,更談不上審慎地辨析這些見解的對錯或應用邊界了。
所以,我們被這些見解綑綁,卻並不自知,自然也就困而不學了。
認真反思,不難發現,我們或許有時候會困學勉行,但大部分人、大部分時候都還是處於困而不學的狀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