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季氏十六 第7章-1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白話〉
孔子說:「君子有三件應當警戒的事:少年時期,血氣還沒有定住,應當戒慎的是色慾;
〈注釋〉
1.戒:警戒、防備,禁止做的事。
2.血氣:血為陰,行乎脈之中,提供身體養料;氣為陽,行乎脈之外,捍衛保護。血氣二者周流全身上下,無有暫息。。
3.色:性慾、情慾。泛指,人世間的各種誘惑。
〈思惟提綱〉
1. 孔子說君子有哪三戒?
2. 該戒什麼,依年齡、血氣而有所不同?
3. 年少要「戒色」?如何「戒色」?關鍵在哪裡?
4. 「少之時,戒之在色」孔子如何做到?他年少時,在做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朱熹《四書集注.論語.季氏.7》:
血氣,形之所待以生者,血陰而氣陽也。得,貪得也。隨時知戒,以理勝之,
則不為血氣所使也。」
范氏曰:「聖人同於人者血氣也,異於人者志氣也。血氣有時而衰,志氣則無時而衰也。少未定、壯而剛、老而衰者,血氣也。戒於色、戒於 鬬、戒於得者,志氣也。君子養其志氣,故不為血氣所動,是以年彌高而德彌邵也。」
2.蕅益大師《論語點睛.季氏.7》:
  有戒,則能禦血氣。無戒,則被血氣使。一部易經,三戒收盡。
 【補註】是即貪瞋癡三毒也。自少,而壯,而老,一切時。皆當戒之。分舉三 
  時者。以其易犯耳。語偏而意圓也。知三毒皆由血氣所為。則知非本性所有。
  能悟性者戒之非難。性體虛空。何有於色。性量一如。何有於鬥。性具萬有。
  何事於得。是之謂順性修戒。
3. 《孟子.公孫丑章句上.2》:
   「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
    無暴其氣。』」
4. 《論語.為政.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5. 王陽明《示弟立志說》:「夫志,氣之帥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
源不浚則流息,根不植則木枯,命不續則人死,志不立則氣昏。」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一) 戒
1.《說文解字》上說:“警也。警戒、防備,或指革除,禁止做的事。”
2. 很多人一聽到“戒”就覺得不舒服,認為是束縛。
3. 其實“戒”就像“家訓、家規”一樣,都是出自祖先或聖賢的慈心、仁心,其中談的都是人類走過困境最重要的經驗,明示出來,就是為保護子孫後代避免重入困境。

(二) 君子有三戒
1.君子有三件事要警戒
年輕時,血氣不成熟,要戒色;壯年時,血氣旺盛,要戒鬥;年老時,血氣已衰,要戒貪求。夫子分別從少、壯、老三個時期談“戒”。
2. 少、壯、老,具體是什麼時間?
皇疏上說:“少,謂三十以前” ,也有學者認為不滿20歲;“壯”三十以上;“老”是五十以上。
3.依血氣談三戒
另外本章還提到了一個概念“血氣”,說“少時,血氣未定;壯時,血氣方剛;老時,血氣既衰”。所以夫子說的三戒,是針對每個人的血氣運行特點相關來談的。
4. 什麼是血氣?
(1)《朱子集注》:“血氣,形之所待以生者,血陰而氣陽也。” 
(2) 醫術,以血為陰,而行乎脈之中為營(有充盈於內“營養”作用。);氣為陽,而行乎脈之外為衛(捍衛於外起保衛作用)血氣二者周流上下於一身,無有暫息。
(3) 血氣隨人的年齡而變化,在生理上的具體顯現,就是“少未定、壯而剛、老而衰”,人的情緒行為受到血氣的影響,具體表現就是“好色、好鬥、好得”的特徵。

(三) 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1.“未定”,就是沒有充足飽滿。皇疏上說:“而時血氣猶自薄少,不可過欲,過欲則為自損。”
2. 中醫典籍認為:精血是人的根本,人的生理機能、生長發育皆依賴於此。過度的淫欲會損耗精血、毀滅形神。所以中醫歷來反對貪色縱慾。
3. 年輕人最容易受外面的誘惑所感動,對異性也最為憧憬和好奇,有了男女的關係,就很容易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4 . 所以“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就是針對少年時期的心理和生理弱點來談的。
5. 古人講“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也有戒之在色的意思。

(四) 大學生苦惱“男女朋友的交往”也是本章探討的問題
1. 今年七月我們在紐約辦儒學營的時候,遇到一些年輕人,他們很多是紐約大學或是哥大的學生,談到他們這個年齡最苦惱的問題,都說是男女朋友的問題。尤其相戀的人變心了,很讓人痛苦。這就是這一章講的問題了。
2. 三十歲之前,很多人還沒有明確的人生志向,沒有形成價值評判的標準。和人談戀愛,基本上都是跟著感覺走,年輕人大多是通過影視藝術作品來學習談戀愛的。
3. 很多影視作品一談戀愛談就是生生死死的,男主角多金有錢、英俊瀟灑,最重要的是為了女生什麼都可以拋棄;女主角一定得漂亮,這樣可以很任性、想怎樣就怎樣,這才幸福;年輕的戀人可以為了一點小事與父母、甚至所有人反目,好像全世界就是談戀愛這一件事最重要,非常的情緒化。這些影視作品並不能給人以正確的引導。
4. 一個人想要擁有什麼樣的人,自己得首先成為什麼樣的人。愛是需要付出包容,需要理性和溫和,是具有強大靈魂的人才能夠長期享有的。
5. 年輕人應該儘早樹立人生志向,盡可能多學習多長見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評判標準,並且鍛煉自己克己復禮的能力,這才能讓自己未來的親密關係和諧幸福。否則血氣未定、心智不成熟,又沉迷於男女情愛,就難免荒廢掉了。

(五) 如何戒色? 早早培養志氣,讓心安定、知止,讓志氣率領血氣。
1. 有學者認為“ 色”不單指情色,也包括人世間的各種誘惑。
2.《朱子集注》上說:“隨時知戒,以理勝之,則不為血氣所使也。”知戒就是具備了一個理性的正確的取捨標準,就是“知止”。
3. 蕅益大師說:有戒則能禦血氣(駕馭血氣),無戒,就會被血氣所使。
4. 少時戒色,關鍵靠什麼?靠志氣的培養。人生得早早樹立遠大志向。
范氏曰:聖人同於人者血氣也,異於人者志氣也。聖人和我們一般人的血氣是一樣的,但和我們不一樣的,是聖人有志氣。血氣有時而衰,而志氣則無時而衰。“少未定,壯而剛,老而衰”這是血氣的表現。而能夠“戒於色、戒於鬥、戒於得”這就是志氣的表現。
5. 不以血氣主導行為,要以志氣統帥血氣。
(1)血隨氣運行,氣是血的統帥,那志呢?志又是氣的統帥。“氣帥血、志帥氣”。
(2)孟子說“持其志,無暴其氣。”
(3)一定要用志氣的堅固去消弭血氣用事,君子養其志氣,就不會輕易為血氣所動。一個人志向堅定,就不會濫用意氣感情。
(4)後來有學者甚至直接認為“血氣未定”就是指志向飄忽不定,才會隨著各種慾望情緒起伏。
(5)戒之在色,就是要讓心安定、知止,讓志氣時時刻刻“率領”血氣。
(6)一個人要終生有所成就,就一定得以志氣統帥血氣,而非以血氣主導自己的行為。

(六) 結攝
1. 君子三戒,雖是從血氣出發,但卻指向人的志氣。起點是養生,但終點卻落在養志上。
2. 智者教言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孟子提出“以志帥氣”。
王陽明說:“夫志,氣之帥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則流息(源頭沒有疏通乾淨,水流就斷了。),根不植則木枯(沒有樹根了,大木就枯死了。),命不續則人死,志不立則氣昏。是以君子之學,無時無處而不以立志為事。”
3.由此觀之,孔子說:“ 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就是教誡少年得先立志,少年是人生的起點,本當志存高遠,而沉迷於眼前的快樂就看不見日後的美景。以義理勝血氣才能給人生奠定好基礎,培養出定慧的功夫,才是守真行道之基。
4.回到當今社會,“戒色”恐怕就不僅僅是說給年輕人聽了。很多人年紀大了依然在“色”字上栽跟頭。因不知“戒色”而斷送前程的人不在少數。一個人想要什麼,就會靠近什麼,想要什麼就能看見什麼,你看見什麼才能擁抱什麼,你擁抱什麼最終你就成為什麼,所以你所想要的,最終會成為你的命運。
5.少之時,正是長身體、長智慧的關鍵時期,得早早立志,然後以志氣統帥血氣,以義理戰勝血氣,才有機會年彌高而德彌劭(年齡越高功德越大)。一旦陷入情網,不知節制,既害了身體,又消磨掉奮鬥的志向,是非常可惜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