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季氏十六 第13章-1

13-1.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
 〈白話〉
陳亢私下問伯魚:「你也許受到你父親的特殊教誨吧?」伯魚答說:「沒有啊!記得有一天,父親曾經一個人站在廳上,我很快的走過庭院。父親就問說:『你學詩了沒?』
〈文義〉
1. 陳亢:字子禽,孔子的學生。伯魚:名鯉,孔子的兒子。
2. 子亦有異聞:子,汝。異聞,特殊教誨。
3. 獨立:謂左右無人而單獨站著。
4.  趨:快走。按古禮過長者身邊必趨。
〈思維提綱〉
1.您覺得陳亢為什麼會問伯魚「子亦有異聞乎?」?
2.如果您是夫子的學生,遇到伯魚您會對他提出什麼問題?
3.夫子為何見到兒子,會問"學詩乎"?想想,我們都問孩子那些問題?
4.從本章這一小段落,您有何體會?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
1.《公堂清燕》: 緬想鳴琴治邑時,雍容雅化坐無為。顧龍裳(1600-1672),初名杋,字稚龍,號瑞黃。清無錫人。允成孫。順治九年歲貢生,授蒙城訓導,擢孝感知縣。著有《世德堂詩鈔》,祀孝感名宦祠。
2.過庭之訓:用以指父親對子女的教誨。亦作"詩禮之訓"、"詩庭之訓"。
3.《禮記•檀弓下第四》: 陳子車死於衛。其要與其家大大謀以殉葬,定而後陳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養於下,請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禮也。雖然,則彼疾當養者,孰若妻與宰?得已,則吾欲已。不得已,則吾欲以二子者之為之也。”於是弗果用
4.《論語•學而•10》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5.《論語•子張•25》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6.《詩經•國風•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7.《詩經•小雅• 鹿鳴之什• 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傚。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嘉樂嘉賓之心。
8.《訓蒙大意示教讀注》王陽明著。「….故凡誘之歌詩者,非但發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洩其跳號呼嘯於詠歌,宣其幽抑結滯於音節也;導之習禮者,非但肅其威儀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讓而動蕩其血脈,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諷之讀書者,非但開其知覺而已,亦所以沈潛反復而存其心,抑揚諷誦以宣其志也。…潛消其鄙吝,默化其麤頑,日使之漸於禮義而不苦其難,入於中和而不知其故,是蓋先王立教之微意也。」

二、重點摘記    
(一)念文及消文
1. 大家好!一起恭誦原文:
陳亢問於伯魚曰:「 子亦有異聞乎?」 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 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 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 對曰:『 未也。』『 不學禮,無以立。』 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 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2. 消文:
陳亢問孔子的兒子伯魚:「 你有沒有在老師那裡聽到什麼特別的教誨?」 
伯魚說:「 沒有。曾經父親一個人站在庭院,看見我快步經過就問我:『 學《詩》了嗎?』 我回答『 沒有』 ,他說『 不學《詩》,就不知道怎麼開口說話。』 我就回去學《詩》了。還有一天,他一個人站在庭院,看見我快步走過時就問我:『 學《禮》了嗎?』 我說:『 沒有。』 他說:『 不學《禮》,不知道怎麼在社會上立足。』 我就回去學《禮》。就聽到過這兩點。」
陳亢聽過回來後非常高興,說:「 問一件事,有三點收穫:一知道學《詩》、二知道學《禮》、三我知道了君子不偏愛自己的孩子。」

(二) 過庭之訓,後人傳為佳話
1 . 這是《論語》裡很有意思的一章,有情境、有畫面、有趣味。
2. 開頭是陳亢的“ 問”,問孔子怎麼教兒子,結尾是陳亢談“ 得”,問一而得三;中間部分是孔鯉的回答。
3. 全篇孔子並未出場,但從陳亢和孔鯉的問答中“ 聖人視一切眾生如兒女,對兒女卻視同一切眾生” 的形象就刻畫出來了。
4. 因為這一章,孔鯉受教學詩、學禮的事,被後人傳為佳話,這段故事被稱為「過庭之訓」 ,這一段孔子的教子的言辭被孔子後代稱為“ 祖訓” ,並逐漸形成了孔子“ 詩禮傳家” 的說法。
(三) 伯魚及陳亢
1. 今天進度第一部分:【陳亢問於伯魚曰:“ 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 】“ 伯魚” 是孔子的兒子孔鯉的字。據說孔子二十歲時,孔鯉出生,魯昭公派人賜予孔子鯉魚表慶賀,為表達對君主的感念孔子將自己兒子的名命名為“ 鯉” 、字“ 伯魚” ,都有魚字在裡頭。
2. 陳亢是孔子的弟子,字子禽。《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沒有這個人,但《孔子家語• 七十二弟子解》他被列為孔子弟子。
(1) 據說他曾做單父宰,施德政於民,很受到人民的愛戴。明代學者顧龍裳寫有《公堂清燕》詩句,“ 緬想鳴琴治邑時,雍容雅化坐無為” 就是頌揚陳亢施行德政、不用刑罰、公堂鳴琴、就可無為而治。
(2) 《禮記• 檀弓》中記載,陳亢的哥哥陳子車過世後,嫂子和家宰要為他舉辦殉葬禮,但陳亢強烈反對用活人殉葬。後人評價陳亢“ 有修養之性,有治世之才。”
(3)《論語》裡他幾次出場都很有意思,他常常研究孔子,而且不知道為什麼,他沒有機會直接去請教孔子,總是從旁邊打聽。所以《論語》中他的形象總帶點竊竊私語的調調。
(四) 陳亢三問之解析
1. 《論語》還載他有兩次與子貢的對話,一次在《學而篇》他問子貢:“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他很善於觀察,發現孔子每到一個國家,就很快了解了這個國家的政事。他就向子貢探問  “ 求之與?抑與之與?” 問孔子是怎樣做到的。
2. 第二次在《子張》篇,也是對子貢他說“ 你太謙恭了,仲尼豈賢於子乎?仲尼怎麼能比你更賢良呢?” 這招致子貢提醒他說話要慎重,並且宛轉的說他不智。
3. 從他和子貢的互動來看,他認為子貢很優秀,但似乎不太了解孔子,甚至懷疑孔子名不副實。尤其是他直呼孔子為仲尼,很另人費解。大概是因為如此,後面有學者認為他應該不是孔子弟子。但除《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外,《孔子家語》和《禮記• 檀弓》都認為他是孔子弟子。
4. 有學者也猜測陳亢的年齡很小,小孔子四十歲,小伯魚二十歲,所以也有可能曾經不是孔子弟子、不了解孔子,而後來了解之後就從師於孔子了。但是陳亢同學還是有很大的貢獻,因為《論語》中他的三次質疑,引來子貢和伯魚非常重要的回答。
5. 陳亢的三次出場,這一次是最有趣的,朱熹說:“ 亢以私意窺聖人,疑必陰厚其子。” 他私下裡揣測伯魚是孔子的獨生子,雖然和孔子的學生們一起學習,但私下一定會得到夫子更多的教授。所以他向孔鯉打聽:“ 你有沒有聽到過老師對你特別的教導?”
(五) 本章看出夫子的家庭教育
1. 伯魚就老實說“ 沒有” 。接著孔鯉爆出了兩則家事說:有一天父親一個人站在庭院。“ 鯉趨而過庭” ,鯉(就是伯魚)對自己的自稱。
2. 自己稱名,是表示謙恭。趨而過庭的“ 趨” 是低頭彎腰、小步快走。因為有長輩站在堂前,慢慢吞吞、大搖大擺地走路就顯得傲慢。
3.《弟子規》上講“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看見長輩要快步走上前,如果長輩沒有什麼話說了,就趕緊退下去。這都是童蒙時代就要學的禮。從這一段描寫平時“ 伯魚” 見到父親的態度行為十分恭敬,我們可以看出孔子的家教真的非常好。
(六)詩經與詩教
1. 孔鯉“ 趨而過庭” 的時候,夫子問他:“ 你學《詩》了嗎?” 此處的詩就指《詩經》,是上古時代流傳下來的,記錄的知識包羅萬象:自然、政治、宗教、人類的勞動、生活、情感等方方面面。
2. 《禮記• 王制》上說“ 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古代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古人采詩,是為了解各地百姓的風俗和生活狀況,從而糾正管理者自身的不足和缺失。
3. 對學的人來說,《詩經》把抽象化的道德化成具體可感的行為、實例,用學者喜聞樂見的形式“ 詩歌” 表達出來,受學的人潛移默化接受熏陶感染。
4. 歷史流傳下來的古詩有三千餘篇,孔子僅取十分之一、 312 首成《詩經》,可見精簡和謹慎。夫子是用什麼標準來選呢?三個字“ 思無邪” 。無邪,就是思想純正。
5. 《詩》有六義:風、雅、頌、賦、比、興。
“ 興” 是一種文學手法,“ 興” 的甲骨文是一個盤子被兩隻手舉起來的象形,指興發情感:就是我們在接觸外物時會自然而然引發出對外界事物的情感共鳴。
(1)詩經裡很多詩一開始講一種鳥獸花草,但目的並不是為了講花草鳥獸。而是藉由一種鳥獸花草,興起一種思考和情感。比如:〈關雎〉就是“ 興於鳥”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從鳥說起,但他目的並不是要講鳥,而是要用引起下文,“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由鳥求偶的舉動,引發人們思考雌雄有別)取其雌雄之有別
(2) 《鹿鳴》“ 興於獸” 。從鹿說起,“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引出下文“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由鹿得到食物之後招呼同伴來共享,而聯想到君子招待賓朋。
(3) 我們平常心對境,看到的聽到的一花一木一人一事,到底會在我們心裡觸發興起什麼情感,這種情感的抒發引導對儒家的詩教來說是非常重要。《泰伯》篇講“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詩的學習就不僅是知識文化,更重要的就是啟發人的內在情感,建立生命方向。
(4) 嚴格來說,除非一個人自己想做,否則沒有一個老師和家長能強迫他去追求什麼。尤其是志向,必須由個人內在決斷,不可能由他人主導,但他可以受到影響,而詩教會悄悄地完成這個影響和興起,方向又是中正無邪。
(5) “ 興” 就要求人要對客觀世界保持一份敏感,同時能夠做到將所見、所聞與所感做最大程度的融合,而且方向正確而內容豐富。從這個角度上講,“ 興” 也可以說是一種學習和領略審美的體驗過程。
(七)小結---學詩是履道的第一步
1. 當今我們的教育中大多忽視 “ 興” ,也就是忽視對學生情感的培養和興發。很多老師在面對教材和學生的時候自己的情感首先是麻木的,教學只是肢解文學作品,應付考試。孩子不能從文學作品中感受到情感上的共鳴,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2. 孔門詩教,對於心對境所引發的內容、情感和方向是特別溫和謹慎的。王陽明在《訓蒙大意示教讀注》提到:“ 諷誦詩經,非但開其知覺,不僅開啟智慧,也是以此沉潛反覆而存其心,抑揚諷誦以宣其志。”,也是讓孩子在反覆思索中存養他們的本心,在抑揚頓挫的朗誦中宣揚堅定自己的志向。南宮适三復白圭,就是“ 抑揚諷誦以宣其志” 。我們天天背論語也是一樣,天天吟誦,即使是再笨的人,也會不知不覺地不修道卻已在道中了。
3. 孔子說:小子何莫學夫《詩》?為什麼不學習《詩》呢?《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興,是興發情感;觀,是觀察人生萬物;群,是人際交往;怨,是指對現實生活的否定性情感。
4. 人人都有不良情緒,比如醫生,每天與病人接觸,病人都愁眉苦臉的,病人看多了,自己也像得病似的。同樣的,作官做久了就有“ 官僚氣” ,某一行幹久了,就會受到那一行業的熏染,這是職業病。
5. 不良情緒壓抑在內心,久而久之就變成病態心理,情感最好的發揮,就是透過藝術文學。所以過去政治家通常是文學家,面對太多的人我是非,許多感情無處揮發,要靠詩文來調劑。
6. 且“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王陽明說:這就是順應天性,凡此種種,「潛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頑(潛移默化就消除人的粗俗愚頑),日使之漸於禮義而不苦其難」,讓人逐漸接近禮而不感到艱難,「入於中和而不知其故」。不知不覺性情也達到了平和中正,這是先王立教的深意。
7. 《詩》的內容雖多繁雜,但表現的是正直健康,昂揚之氣、有德化之功。《論語義疏》包氏曰:“ 言修身當先學詩也。”  所以學詩是履道的第一步。孔子為當時的修身養性提供了一個最基本的實施原則就是先“ 學詩”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