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
13-2. 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 鯉退而學詩。
13-3. 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 對曰:『 未也。』
13-4.『 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
13-5.陳亢退而喜曰:「 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白話〉
13-1. 陳亢私下問伯魚:「你也許受到你父親的特殊教誨吧?」伯魚答說:「沒有啊!記得有一天,父親曾經一個人站在廳上,我很快的走過庭院。父親就問說:『你學詩了沒?』
13-2. 我回答『 沒有』 ,他說『 不學《詩》,就不知道怎麼開口說話。』 我就回去學《詩》了。
13-3. 還有一天,他一個人站在庭院,看見我快步走過時就問我:『 學《禮》了嗎?』 我說:『 沒有。』
13-4. 他說:“ 不學《禮》,不知道怎麼在社會上立足。” 我就回去學《禮》。就聽到過這兩點。
13-5. 陳亢聽過回來後非常高興,說:“ 問一件事,有三點收穫:
一知道學《詩》、二知道學《禮》、三我知道了君子不偏愛自己的孩子。”
〈文義〉
1. 他日: 還有一天
2. 又獨立: 一個人站在庭院
3. 學禮:學習禮儀,即學做人的道理。
〈思維提綱〉
1. 孔子為何要問孔鯉“你學禮了嗎?”
2. 禮分為那四個方面?
3. 如何做才能, 人我相通,物我相通,調適人情,順應人性?
義理解釋 夢秋 老師 / 10’56”
一、 引用資料
1.《禮記•正義》 曰:夫禮者,經天地,理人倫。本其所起,在天地未分之前。故《禮運》云:「夫禮必本於太一。」是天地未分之前,已有禮也。禮者,理也。
2. 《禮記•曲禮上》: 將適舍,求毋固。將上堂,聲必揚。戶外有二屨,言聞則入,言不聞則不入。將入戶,視必下。入戶奉扃,視瞻毋回;戶開亦開,戶闔亦闔;有後入者,闔而勿遂。毋踐屨,毋踖席,摳衣趨隅。必慎唯諾。
3. 《禮記•曲禮下》: 為人臣之禮:不顯諫。三諫而不聽,則逃之。子之事親也: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
4. 《禮記》:“禮義之經也,非從天降也,非從地出也,人情而已矣。”
5. 《詩經•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監有周,昭假於下。保茲天子,生仲山甫。
6. 《論語•八佾•3》: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7. 《論語•顏淵•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8. 《論語•學而•12》: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9. 《禮記•曲禮上》: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是以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
二、重點摘記
(一) 消文
今天伯魚對陳亢爆出第二則家事,說有一天,孔子一個人站在庭院,孔鯉快步經過時孔子就問他:“你學禮了麼嗎?”那麼什麼是禮?這個問題十分巨大。
(二) 六經共同落實的地方就在禮
1.清末禮學家曹元弼說:“天道至教,聖人至德,著在六經。六經同歸,其指在禮。”天道至教、聖人至德都在六經裡面,而六經共同落實的地方就在禮上。
2.“《易》,禮象也;《書》,禮政也;《詩》《樂》,禮情也(有人單獨提出《詩》是禮辭);《春秋》,禮法也(闡述禮的得失);《孝經》,禮之本也;而《論語》、《孟子》是禮之微言大義。
3.”孔子教學生六藝:禮、樂、射、禦、書、數。禮排在第一位。道德仁義非禮不成。如果不學禮,條條都學,做人也是立不住。
(三) 禮分為四個方面, 背後都是仁心在做調度
1. 禮的四個方面
一是禮敬:這是禮的核心、靈魂,恭敬心;
二是禮制:指制度,尊卑長幼的規則秩序;
三是禮儀:就是一種行為,對禮的運用;
四是禮度:是分寸的把握,對禮制、禮儀的把握。
2. 禮的背後都是仁心在做調度
(1)無論是禮敬、禮制、禮儀還是禮度他們的背後都是仁心在做調度。
(2)《禮記》上說 “禮者,理也。”“禮”就是指社會事物的內在之理,行為處事必須要遵守的客觀規律。
(3)禮者何也?事之治也。任何事都有他最恰當的治理方法,這些與人交往的準則要學,而與人事交往時背後投入的情感狀態更需要規範,因為所有禮儀的背後都有動態的情感表達,而且這種情感狀態必須趨向或者符合於仁德。
(4)《曲禮》上記錄的很多行為準則,比如 :
*“將上堂,聲必揚。”
將要進入人家的屋子,要發出大點的聲響,到現在就演變成進門之前要敲門。
*“戶外有二屨,言聞則入,言不聞則不入。”
門外有兩雙鞋子,聽見室內的說話聲音才可以進去,沒聲音就不進去。
*“將入戶,視必下”,入戶奉扃ㄐㄩㄥˇ,視瞻毋回”
將要進別人的門,目光要向下。進門以後不要東張西望,上下掃視。
(5)這些規矩法則清清楚楚,但在規矩法則背後的情感更需要我們用心體會。因為這些規則的後面都有著“待人著想、怕驚擾別人”的細膩的情感表達。
(四) 禮儀具有相對的變化
1. 《曲禮》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充滿情感。在有情感的基礎上再根據具體的人際互動,具體情狀來區分應對。所以,禮儀具有相對的變化。
2.比如:“為人臣之禮,不顯諫,三諫而不聽,則逃之”,給領導提建議,他實在聽不進,就可以不參與了“逃之”。
3.但如果是給父親提建議,父親不聽就不能逃,“子之事親也,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父親不聽,就哭著跟隨他,還是要陪伴左右、繼續幫忙承擔。
4.這樣做,不是說是只管人情的親疏,不在意是非對錯,“號泣隨”本身就說明了知道“對錯”的,老話說“是非冷暖自在人心”,如果真正想要維護這些是非價值,就必須用心感受,才能找到這種價值的中道。
5. 所以,孔子對於兒子狀告夫親偷羊的行為就明確說是“不直”。因為禮就是在社會人生最基礎的倫理上體現與儀的結合。
6.禮樂秩序是基於人內心存有真情實感。禮一直是和情感在一起,這是它的複雜所在。
(五) 父子親情是禮樂的基礎,仁是最完善之禮
1. 家庭是儒家倫理的基點,“國”是“家”的延伸,而父子親情是所有情感的原點。這種最自然的情感才是禮樂秩序得以成立的基礎。
2. 《禮記》上說:“禮義之經也,非從天降也,非從地出也,人情而已矣。”也只能在這種符合人情的動態關係中,仁愛這種終極的大愛才能生發出來。
3. 《詩經•大雅•烝民》上說:“天生烝ㄓㄥ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ㄧˊ,好是懿德。”意思是普天下的人,都遵從自然的天理規則,就是內在的仁德自然流露。
4. 直白的說“仁”就是性德所具備的最完善之禮,就是天理,天理運行於宇宙萬物之中,人就是要稟承此理作為視聽言動一切行為的最高準則。所以在對待禮的問題上,孔子牢牢把握住“人而不仁如禮何?”
5. “人而不仁”,禮樂也就無從談起,就像為孝不敬,這種僅僅能養、形式上的孝其實是不符合禮的精神。
(六)“禮”既是道德修養的體現方式,更是道德修養的關鍵環節。
1. “不學禮,無以立”不僅僅是看到老師、校長要鞠躬問好,背後還有趨向仁心的情感啟發,如果沒有仁愛之心,禮就失去了靈魂。
2. 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這表明禮樂是為仁奠基的,一個人只有回到“非禮勿為”的規則中,才能很好地領會仁,踏上行仁之路。
3.反過來,一個人一直處於無禮的狀態之中,就很難感受仁,難以踏上行仁之路。
4. 所以,“禮”既是道德修養的體現方式,更是道德修養的關鍵環節。一個人具備了“德”,就會自覺的遵循自己所奉行的標準,“禮”。反過來“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5. 依禮起行能對涵養品德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功效。我們一直是依靠著禮生存的,生命中出現的讓我們產生安全感受的所有秩序,甚至是一句悅耳的話,一種讓人舒服的行為都不出禮的範疇。
6. 但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一談到禮就感受到“不適”。總覺得,他是迂腐、是抑制人性、束縛自由。“禮”就是這樣一直被我們誤解著。
(七) 無禮的過患 有禮的功效
1.真相是個人無禮,就無以立足於社會;社會無禮,人們就生活混亂,衝突不斷;國家無禮帶來的就是戰爭和災難。
2. 人類只有在禮的世界才能生存,保護我們的所有法律、讓我們舒服的言語行為都是“禮”在運行。
3.如果我們穿越禮的形式,充分體認禮的“情感”,我們就會明白恰恰是“禮”維繫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的世界——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正是因為依循著禮對個人行為、舉止做適當的限制規劃,才維繫了人與世界、人與人、甚至是人與自己的和平。
4.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堯舜禹,周公統帥天下,用的就是禮,功效就是和,這是先王之道,非常的美。
5. 但是只要和氣,不用禮來節制也是行不通的,比如說朋友之間太親近了,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沒有了界限、沒了相互尊重,久了就會出問題。無論是朋友還是單位上下級、甚至夫妻之間都是如此,只講和,不分你我遲早是要出問題的,這就是“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八) 無論何事,最恰當的處理方法,都是在禮中求得的。
不僅是陌生人之間需要禮,家裡面特別親密的人更需要禮才能和。
1. 舉個例子:比如說你今天有事要晚回家,你就應該給家裡打個電話,這就是禮。不講禮久了,家庭的和就會失去。
2. 或者說:太太希望先生給自己打電話。怎麼說才合禮?常聽到的說法有三種:
(1)“你不回來要打一通電話給我”,這是很直白的;
(2)“如果你不回來卻不打電話,你就別回來了”,這是帶有威脅的;
(3)“我每天都等你回家,你不打電話,我會擔心你”。
3. 不同的說法會感得不同的結果,我們會更願意接受哪一種呢?凡有其事必有其治。無論何事,最恰當的處理方法,都是在禮中求得的。
(九) 結攝
1. “立於禮”是指只有“有禮”才能使人實現安身立命、立足於社會 。
2. 學詩、學禮就是在學習如何調適人情,順應人性。
懂得人情才能在人間相互感通互動,中醫說“麻木不仁”指血氣不通,不識痛癢,毫無感覺,“仁心”就得能通,基礎是你的心“能感”。能夠感應別人的喜怒哀樂。
3.如何才能人我相通,物我相通?
必須體會別人,能同理別人的情感。能夠同理,才能夠與他人休戚相通。從這個角度看,自私的“私”就與“仁”正好對立,私就是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感受裡,不能感通別人,這就是麻木不仁、狹隘不通了。
4.《禮記》上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連“宦學事師,非禮不親”。
5. 學習做官,學習知識也要事奉老師,如果沒有禮,人和人就不能互相親密了。禮就是聖人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
6. 因人性所固有而利導之,使尊卑、貴賤、長幼、親疏、外內,合敬同愛,以相生相養相保,講信修睦,尚辭讓,去爭奪,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這樣去協乎天地之性。 “禮者,理也。” 講的就是這個“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