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陽貨十七 第6章-1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

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白話:
 
子張向孔子問仁。孔子回答:「能行五事於天下,便可稱為仁人。」子張請問是哪五事,孔子回答說是恭敬、寬容、信實、勤敏、惠愛。
 
 
注釋:
 
①恭:恭敬。
 
②寬:寬容、寬厚。

③信:信實、誠信。
 
④敏:勤敏。
 
⑤惠:惠愛、慈惠。
 
 
思惟提綱:
 
① 子張向夫子請教「仁」,夫子回答:「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為什麼孔子給出「為仁」的條件、範圍是「能行五者於天下」,而不是能行於身、能行於家、能行於國呢?
 
② 向內觀察:我有「仁心」嗎?我會以「仁」作為我行持的目標嗎?
 
 
義理解說:
 
講師:朱文津 老師 09’50”
 
一、引用經文及補充
 
◎《論語 • 先進 • 15》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論語 • 先進 • 17》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論語 • 顏淵 • 0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論語 • 子張 • 15》
子游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
 
◎《論語 • 子張 • 16》
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并為仁矣。」
 
◎《論語 • 雍也 • 28》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孟子 • 告子章句上 • 06》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論語 • 述而 • 29》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孟子 • 梁惠王章句上 • 0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二、重點摘記
 
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是共讀的第668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論語·陽貨篇》第6章,先恭誦原文: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本章,我們分兩部分研討,今天先學習前半部分。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
 
子張向孔子問仁。孔子答復:「能行五事於天下,便可稱為仁人。」子張請問是哪五事,孔子回答說是恭敬、寬容、信實、勤敏、惠愛。
 
 
(一) 同樣是師弟間的問答,但錢穆先生認為本章頗多可疑:
 
本章,記錄了孔子與子張師弟間的問答,但同樣問仁與前面的不一樣。錢穆先生認為,本章頗多可疑。
 
1、問答方式不一樣:

一是問答方式不一樣。前面弟子請問,如顏淵問仁、仲弓問仁、司馬牛問仁,老師回答都是“子曰”,除了對國君、主政大夫回答稱“孔子對曰”以外,對弟子都只稱子,師弟感情溢於言表。而現在則記為“子張問仁於孔子”,有點類似於季氏篇提到的,是再傳或三傳弟子的記錄。
 
2、回答角度不一樣:

二是回答角度不一樣。“孔子答語乃似答問政,與答問仁不類。或說此乃問仁政,然亦不當單云問仁。”就是子張問仁,但孔子的回答好象偏重於為政或者是仁政的角度,因為後面講到“寬則得眾,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都是從為政者的立場而言。

3、孔子對子張的提點,與前面也不一樣:

三是孔子對子張的提點,與前面也不一樣。子張是一個眼界開闊、善思善問的弟子,子張問明、問善人之道、問崇德辨惑、問政、問行、問達,等等,都是切中時弊的高大上的問題,但因為“師也過、師也辟”,所以孔子因材施教,回答的落腳點都是針對著弟子的習性而言,都側重和收攝到慎言敏行上,給出一個非常具體的答案。
 
4、由此章可見孔子對子張的期望:

錢穆先生說“孔子答子張,《論語》所載共十一條,多欲其鞭辟近里(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慎於言行,而此章語不然。”而且本章提到的“行於天下”,除了回答顏淵問仁時的“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就數子張這裡,可見夫子對子張的期望。《論語·子張篇》連續二章用同學的口氣讚歎子張,子遊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子遊說,我與子張為友,因其才能是我所難及,然而,論其為仁,也是我所未及。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曾子說,子張這人,容貌堂堂,仁也學得好,我不能與他相比為仁。所以,子張問仁,就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視野。
 
孔子說,能把五者行於天下,就是仁了。具體是哪五者,明天我們會仔細研討。
 
 
(二) 為什麼要能行五者於天下才稱得上「仁」:
 
今天我們要探討的是,為什麼要行於天下才稱得上仁。
 
1、何謂「仁」行於天下?

何謂仁行於天下?有人往往誤以為事相,從外境上安立,把慈善的事業做到全人類。聰慧如子貢尚有此誤解,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子貢以為能夠接濟普天下的民眾,讓他們脫離貧窮,應該稱得上是仁了吧。孔子回答說,如果僅僅從事相上來說的話,能夠做到這樣,何止是仁,應該是聖人了,因為聖人如堯舜都沒做到啊,堯舜在世,還有窮人啊!
 
2、「仁」要如何安立?

其實仁是理體,從心而論,一念仁心,當體歸仁。內有仁心,形之於身口,方有仁之外用,做出助人的善行、說出益人的善言,所以行仁不是從事相上安立,而是從心體上安立。禪宗祖師說:心外求法,猶如緣木求魚。
 
3、什麼才是真正的「仁」?

那麼為何行於天下方稱得上仁?往往我們也做利益別人的善行,但所行範圍很狹小,自己的親友,一個小天地,再往外就沒了。所以這個不是仁,也談不上公,而是私,私心雜念的私。即使為小圈子的人,說到底也是為我。而真正的仁,則是發乎自然,是人之本性,就是一個人生來就具有這樣的特徵。
 
4、舉例:

譬如看到一個窮人,在寒風裏乞討,我們會於心不忍;看到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滿手老繭,還在推著小車子出來賣菜,我們會心裏難過;看到一個絕症病人,被病痛折磨的痛苦,我們自然生起同情心;甚至不要說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就算看到黑人、白人不同膚色的外國人,也一樣會啟發我們內心的仁德。有一張照片,一個黑人的小孩,因為饑餓奄奄一息,背後一只雄鷹準備撲上來,看了讓人揪心,一樣會生起悲憫心。我們作為人的情感是具有普遍性的,不是狹義和自私的。
 
5、引聖賢語錄證成:

孟子認為“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他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所以,仁義禮智,不是外面加進來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過,平時沒有認真去思惟,或者說心念不正的時候想不起來。所以,孔子說:“我欲仁,斯仁至矣。”所以,我們愛孩子,不是只愛自己的孩子,而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老人,也不是只尊敬自家的老人,而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才是禮運大同之境,也就是仁人集聚之社會啊!
 
6、「仁」的體性本來就是遍天下,要行仁,發心必須是遍天下的:

仁的體性,本來就是遍天下的,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但因為私心雜念而扭曲變色,所以現在要改過來,就要去偽存真、去染存淨,所以孔子才特別提出要行於天下,也就是你要行仁,你的發心必須是遍天下的,不是只對一二個人,一小部分人,而是普遍性的,沒有遺漏的。但事相上卻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從淺近處開始。所以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具體從哪些事上下手呢?孔老夫子給出了五者——恭、寬、信、敏、惠,我們明天再接著討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