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子張十九 第22章-1

22-1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
<白話>
22-1. 衛國的公子朝問子貢說:「孔子的學問是從哪裡來的?」子貢回答說:「文王、武王的道並沒有失傳,在於有人學習,並將它記載,並且保存下來。

<注釋>
1.衛公孫朝 :衛國的大夫,姓公孫、名朝。
2.文武之道 : 周文王、周武王的德行功業、禮樂文章。
3.未墜於地:未曾衰落失去。

<思惟提綱>
1. 孔子的學問到底是從何處來?
2. 對公孫朝的提問,子貢說:「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為何?
3. 孔子學六藝,跟誰學?
4. 孔子的學習跟一般人的學習有何不同?

<義理講解> 
一、引用經文
1.《論語•述而•18》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二、重點摘記
〈子張篇〉第22章 
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一)白話翻譯
衛國的公子朝問子貢說:“孔子的學問是從哪裡來的?”子貢回答說:“文王、武王的道並沒有失傳,在於有人學習,並將它記載,並且保存下來。有智慧才德的賢人,能掌握其中的大道理,即便比較沒有智慧才德的不賢者,也能掌握其中的小道理,那不論是大道理或小道理,到處都有文武之道。孔子處處都學,但都與文武之道有關,哪有固定的老師?”

(二)名詞解釋
1. 衛公孫朝
 “公孫”是一個複姓,“朝”是他的名字,春秋時代的衛國的大夫。因為當時可能鄭國子產的弟弟,以及魯國楚國都各有大夫名叫公孫朝,所以特別用“衛”來區別之。
2. 文武之道
就是周文王、周武王的德行功業跟他的禮樂文章。
3. 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
 “識”字,應該念“知”字,而不是知識的識,它的意思是記載的意思。

(三)本章有兩個義理的重點
第一個義理的重點
我們要回答孔子的學問到底是從何處來?那最後說“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這一段的回答啟發我們什麼?
也就是說,孔子的學問到底從哪裡來?那最後提到孔子,從文武之道來。
那夫子焉不學,那他是哪有固定的老師呢?那這個給我們的啟發是什麼?

【孔子的學習有宗旨,就是文武之道】
1.我們在這裡首先千萬不要將夫子焉不學,界定為孔子什麼都學,就像現代人學各種才藝、技藝一樣。孔子的學習不是這樣子的。
2.聖人的學習一定跟道有關,也就是學一定有宗旨。
顯然,孔子的宗旨就是文武之道,而文武之道,就是歷代聖王的先王之道,
總歸就是仁義之道的王道理想。
3.孔子學“六藝”,不離開宗旨
“六藝”是指詩、書、禮、樂、春秋、易。如果是另外一個“六藝”的話,就是禮、樂、射、御、書、數。事實上不管孔子怎麼學都不離開這個宗旨。

【孔子跟有德行的老師學習,聖人無常師】
1.那我們知道“道”是抽象的,但是“道”體現在六藝之中,所以必須學六藝,學六藝必須跟隨有德行的老師學習,所以孔子沒有固定授業的老師。
2.因此,孔子曾向老聃問禮,也向萇弘學習過音樂,向郯子請教過官職,向師襄子學習過琴藝。所謂聖人無常師,乃是因為他處處訪查善知識,處處不捨離善知識。
3.因為孔子很清楚,這些值得他請益的老師都在技藝的過程中掌握了先王之道的內涵,孔子向他們學習,能夠青出於藍又勝於藍,這就是孔子好學的精神,也是無常師的精神。
4.如同〈述而篇〉我們學習過,孔子就是這樣一個“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的形象。

(期待明日的第二個義理的重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