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堯曰二十 第1章-2

1-1 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
1-2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   《論語˙堯曰˙第1-2章》  
1-3 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1-4 「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1-5 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
1-6 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白話〉
1-1聖王堯帝說:「真是好啊!你這個舜!天命降臨到你的身上,讓你繼承帝位,你要誠心的把握中庸之道。如果天下都很困窮,你的帝位也就永遠結束了。」聖王舜帝也用這樣的堯所告訴他的這樣來告誡禹。
1-2商湯說:「至高無上的上帝啊,卑微的我,僅用黑公牛來祭祀你,向你禱告。夏朝最後一位天子桀,他是無道有罪的人,我絕不敢赦免。天下的賢人都是上帝之臣,我都不敢隱瞞,您無所不知自然心中有數。
1-3如果我有罪,請不要牽連天下百姓,如果百姓有罪,罪都應歸結到我的身上。」
1-4周朝受天賜予天下,使真正善良的人,都能安居樂業,生活富足。武王接著說:「商紂王雖有至親,都不如我周得到諸多的仁人共同來輔佐天下。百姓有錯,在我一人。」
1-5 孔子說:「謹慎的審定計量,周密地制定法度,改正官制或廢除不合理的官制。讓國家的法令暢通無阻行於四方。復興滅絕的國家,承繼斷絕的世族,提拔被埋沒的人才,天下民心都會真心歸附。
1-6 掌權者應該重視人民、糧食、喪葬跟祭祀四種事情。寬容就能得到人民的擁護,誠信就能使人民幸福,勤勉就能取得政績,公正就能使人民歡悅。」
〈注譯〉
  (1) 曰:以下為湯伐桀後的告天之辭。
(2) 履:這是商湯的名字。
(3) 玄牡:玄,黑色謂玄。牡,公牛。
(4) 皇皇后帝:偉大的上帝。
(5) 帝臣不蔽:言天下賢人,接上帝之臣,己不敢隱蔽。
(6) 簡:閱,這裡是知道的意思。

〈思惟提綱〉
1. 何謂「禪讓制度」? 在中國有哪幾位皇帝實施禪讓制度?
2. 舜有何事蹟被堯選為禪讓帝王的繼承人?
3. 如何做到「大孝終身慕父母」?

〈義理解說〉講師: 張崑將 老師  10分44秒
一、引用經文
1. 《孟子‧萬章章句上‧1》孟子 曰:「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仕則慕君,不得於君則熱中。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大舜見之矣。」
2. 《史記‧五帝本紀》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愛後妻子,常欲殺舜,舜避逃;及有小過,則受罪。順事父及後母與弟,日以篤謹,匪有懈。
3. 《中庸‧17》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二、重點摘要
(ㄧ)重點複習
我們今天接續著《堯曰篇》上一次錄製,我把它分四段,基本上上一段是在說明這四段大致的意涵。今天我會從第一段有關於堯舜禪讓昭告天下的誓詞這邊重點開始說明,那在說明第一段之前,我還是把這四段重點稍微簡單的說明一下。

《堯曰篇》第一章的第一段,闡釋的是堯舜禪讓時昭告天下的誓詞,也就是治國的宣言。內容是這樣:
堯日:「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這是第一段。

第二段是論商湯得天下時昭告天下的誓詞,突顯得天下的戰戰兢兢的態度。內容如下:
日:「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後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第三段是周武王得天下,靠仁人得天下,來表達民本的立場。原文如下:
「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

接著第四段,也就是孔子根據上面帝王誥辭做一個為政之道的總評,那仍然是根據民本,以民為本的這樣的原則。內容如下:
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二) 禪讓制度是中國公天下的傳統政治
今天,我想花一點時間來說明有關於第一段,堯舜禪讓制度的這個誥辭,也就是為什麼禪讓的政治是中國公天下的一個傳統政治。
也就是說,這裡涉及到什麼樣的天子才能夠何德何能可以得到禪讓?所以禪讓政治開啟的中國傳統的公天下的政治倫理,這個是我們今天要跟各位介紹的,特別是舜帝跟大禹這兩位天子,他們有何德性、何德何能能夠得到禪讓的這個位置?
所以這是攸關第一段聖王堯他禪讓給舜所昭告的這個誓詞,特別提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所以在這裡我講一講聖王舜與大禹他是如何得到禪讓,成為中國最早的公天下的禪讓政治天子。
(三) 舜,大孝終身慕父母!
我們先講舜帝,舜帝我可能講的會比較多,我就舉《孟子》的《萬章上篇》裡邊的一章,特別講舜帝大孝「終身慕父母」的內涵。也就是說,一個大孝子他一定是終生仰慕父母,終生思念父母。那《孟子》的《萬章上篇》裡面原文是這樣子的,「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仕則慕君,不得於君則熱中。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大舜見之矣。」
這一章,我想就白話翻譯如下:孟子說:「人在年幼的時候,總是愛慕著父母;可是到了懂得喜歡女子的年紀,就愛慕年輕漂亮的姑娘;那有了妻子以後呢,便愛慕妻子;有了官職做的話就愛慕君王,那如果得不到君王的賞識,就內心非常的焦急,焦急得發熱。不過最孝順的人,卻是終身都愛慕著父母,到了50歲還愛慕父母的,我在偉大的聖王舜帝身上見到了。」
所以在這一章裡面,其實特別孟子要強調的是「大孝終身慕父母」是最可貴的,也是最情真意切的。為何對父母的愛慕情感是最可貴、也是最真實的?因為從一出生,你就與父母血脈相連,不可分割、也不可取代,可以說是先天的情感;那其它三種,像愛慕年輕的對象、愛慕妻子、愛慕君王得到權力,都是後天的情感。要做到終生慕父母的人非常的難,但是聖人之所以為聖人,他的愛慕一定是從一而終,而且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四) 舜的大孝故事
偉大的舜帝是如何做到的呢?以下我們講一講舜帝的大孝故事。偉大的舜帝與一般大眾喜歡的愛慕不一樣,我們剛剛提到的大孝終生慕父母,他一生中最愛慕的終究還是父母親,即便他擁有最高、富貴的天子地位,還擁有聖王堯帝以兩位公主女兒嫁給他。這些富貴名利與地位跟妻子,都不能比得到父母親的順心、解除父母親的憂心還重要。
那關於這一點呢,我們要稍微說明舜帝複雜的家庭關係。因為舜帝的父親是個瞎子,個性頑劣,母親很早就去世了,後母個性也不好,生的弟弟叫象,大象的「象」,個性很驕慢。各位想想,生長在這樣爹不疼、娘不愛,又有恃寵而驕的弟弟,要生起孝順之心已經不太容易了。但是舜帝之所以為舜帝,遭遇到的家庭狀況還不只是如此。
根據漢代司馬遷所寫的《史記》中《五帝本紀》記載,舜父瞽叟,他愛護後妻及弟弟,常找機會要殺了舜,舜則很巧妙地多次逃過了殺身之禍,但只要舜一小有過失,就常被父母責罰。
各位請再深思一下,剛剛說生在一個爹不疼、後母不愛,而又偏心寵愛弟弟的環境,要生起孝心都已經很不容易了;更何況又是處在一個生命受威脅,想殺害自己的親人的更惡劣環境之下,而在這種環境之下仍然不減舜帝對父母的孝順之心。
(五) 舜的大孝不可思議
聽起來我們會覺得真的不可思議。
第一個不可思議的是,天底下竟然有要殺害自己子女的父親。
第二個不可思議的是,作為被虐待的人子舜帝,竟然還終身慕父母,更還以無法解除父母的憂愁,以及以得不到父母的順心為自己的憂慮。
如果不仔細思維的話,我們就會出現一些批評者,認為這根本就是愚孝至極。各位要知道,一般人處這種處境了,一定是產生怨恨親人,最後與親人老死不相往來;但是舜,內心不僅對親人沒有抱怨,還常懷感恩之心,懷有一顆最誠摯、最純粹的善良之心,終生感恩被生下來的自己,畢竟自己生命的源頭還是來自於父母。

(六) 舜,大德必得其位!
由於舜的這種不可思議的大孝精神真實感動了當時很多人,也因此天子堯帝找賢才的繼任者時很多人都推薦了舜,舜經過很多的考驗,被確認為德性與能力後,堯帝順利將天子的位置禪讓給舜。
    所以《史記》的《五帝本紀》裡邊記載,堯在舜帝30歲時推薦了他,舜50歲時才給他擔任天子的事情,嘗試著去做看看,到了58歲的時候,堯帝駕崩了,舜帝在61歲的時候就順利地繼任了堯的天子地位。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一段的記載是舜帝是經過層層的考驗,而不是一下子堯就馬上把天子的位置給了舜。所以這就是老天對大孝舜帝的回報。
   所以,《中庸》才會說「大德必得其位」,也就是有偉大德性的人都能得到應有的地位。
    各位試想,孔子雖然沒有得到皇帝或者天子的地位,但是孔子後來成為萬世師表,至今大家還祭祀他,讀誦他的經典,他的思想與學說還影響到東亞國家跟世界各地,這也是大德必得其位的證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