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子張十九 第24章-1

24-1 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
〈白話〉
叔孫武叔毀謗仲尼。子貢說:「不要這樣詆毀!仲尼是毀謗不了的。
〈文義〉
1. 無以為:不用說這種壞話。
2. 〈思維提綱〉
3. 1.再次看到叔孫武叔評論夫子(而且是‟毀”),您有何想法?
4. 2. 您聽到別人‟毀”夫子或儒家文化是封建、八股思想,您會怎麼回答對方?
5. 〈義理解說〉
6. 一、 引用經文及補充
7. 1. 《論語稽》論語稽,清宦懋庸(字伯銘)撰。凡二十卷。晚年刪改未就而卒,後其子為校注與增飾,並補撰敘例。以“稽”為名,意作述舊,悉錄古注、朱注,仿皇《疏》體例變通之,以著其別。
8. 2. 如孔雀食毒般,羽毛更加鮮豔美麗:孔雀能夠吃毒來莊嚴自己,是比喻菩薩能夠在生死曠野當中,在生死輪迴、充滿三毒的世界中滋養、莊嚴自己。
9. 3. 崖山海戰又稱崖門海戰、厓門戰役、厓門之役等,是南宋末年宋軍與元軍的一次戰役,這場戰爭直接牽涉到南宋的存亡。元軍以少勝多,宋軍全軍覆滅。此戰之後,南宋正式滅亡,原有領土成為元朝的一部分。
二、重點摘記
(一) 恭誦原文、消文
1. 恭誦原文
2. 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踰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3. 2. 叔孫武叔毀謗仲尼。子貢道:「沒有必要這樣做,仲尼是毀謗不了的!別人的賢德好像丘陵,還可以逾越。仲尼的賢德,簡直是太陽月亮,是不可以逾越的。雖然有人想自絕於太陽月亮,那對太陽月亮有什麼損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罷了。」
4. (二)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裡最重要的一位聖人
5. 1. 就是《論語》的主人公——孔子,字仲尼。我們講這一章的話,內心不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面對聖人,豈敢輕言妄語?對於孔子,2500年前,有人毀謗,有人仰望,2500年後,依然有人毀謗,有人仰望。
6. 2. 不管歲月如何流逝,聖人就是聖人,如同日月,即使被烏雲、浮塵遮蔽而暫時失去光輝,也絕對不會隕落。他對中國乃至對世界的影響是公認的。即使那些在孔子頭頂上指指點點,隨意批評,乃至毀謗的人,也只是為了博人眼球,刷存在感而已。他們內心也非常清楚,孔子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裡是不可能被抹去的。
7. 3. 叔孫氏為魯國三桓之一。叔孫武叔為魯國大夫,名州仇,諡號“武”。上章講到叔孫武叔妄加評論說,子貢比仲尼更有賢德,這一章又講到他毀謗孔子。
8. 4. 《論語稽》中評價,在三桓當中,只有孟僖子最懂得孔子。季氏當中季桓子雖然不懂得孔子,但還是千方百計使用孔子,季康子還使用很多孔子的學生。所以,季氏還算是了解一點孔子的。而在叔孫氏當中,從叔孫武叔之後,都有點居高臨下,對孔子開始妄加評論和毀謗。
9. (三) 師弟間的相互輝映的功德
10. 1. 子貢擲地有聲的回應,出自他對師長的千古信仰
11. (1)面對叔孫武叔的毀謗,子貢毫不動搖,可以說用斬釘截鐵的方式回懟道:“你不可以這樣,仲尼是毀謗不了的! ”在孔子的學生中,子貢的性格是心高氣盛,甚至有點恃才傲物。
12. (2)能夠如此堅定地去維護孔子的聲譽,如果不是跟隨孔子長年學習,從靈魂深處感受到孔子的功德,是不可能這樣堅定的。雖然聖人的功德如日月,光芒四射,但普通人日用而不知。
13. (3)如果得不到聖人的耳提面命,不在聖人的耳濡目染之下,經過千錘百煉,萬般調伏,絕不會有那種發自內心的篤定和堅信!子貢那句擲地有聲的回答中,我們感受到了他對孔子老師的那份千古信仰!
14. 2.弟子的高度,充分彰顯出了師長的高度
15. (1) 歷史上出現的每一個偉大人物,他的偉大之處,不是說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馬上被所有人所認識、認可的,被人仰慕的。大多數是經過悠悠歲月的檢驗,功德被不斷彰顯之後,才被後人所認可。
16. (2)在孔子的那個時代,雖然孔子被認為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但在大多數人的眼裡是否是個聖人被供起來,像日月高高掛起,照耀天地萬物?也不見得。甚至在很多人的眼裡,孔子只是個官場上的失敗者,是個喪家之犬,是個明知不可為而亂為的人,是一個超越現實的理想主義者,等等。
17. (3)子貢卻是獨具慧眼,他將自己所有的財富、才華,乃至生命都託付給孔子。憑藉他的口才、智慧和地位,極力維護孔子,尊崇孔子。告訴人們孔子就是高高掛起的太陽和月亮,讓人們仰望!子貢作為弟子的高度,充分彰顯出了師長的高度。從這點看子貢是非常了不起的!
18. (四) 歷史驗證----仲尼不可毀也
19. 1. “ 仲尼不可毀也 ”,子貢的一錘定音,經過了兩千多年歷史的驗證。從堯舜禹、文武周公等古聖先賢中凝聚出來的儒家文化,以及集大成者——孔子,穿越歷史煙雲,經過數度政權更迭、外族入侵、文化侵占、思想禁錮,在各種風雨的洗禮中,仍然屹立不倒,不僅不倒,而且如孔雀食毒般,羽毛更加鮮豔美麗!
2. 最早秦始皇“焚書坑儒”,一把秦火,將儒家經典燒得殘缺不全,儒生的地位一落千丈。後從“五胡亂華”開始,北方少數民族頻繁入侵中原,特別是“崖山海戰”,南宋滅亡;清軍入關,明朝滅亡,中國歷史上曾建立過多個少數民族政權。每一次的外族入侵,都妄圖以“屠城”、“改俗”等文化滅絕的方式征服漢人,都未得逞。
3. 3. 外族統治者不得不承認,離開儒家文化作為意識形態指導,很難形成有效的國家與社會治理體系。在潛移默化中,儒家文化不僅沒有滅亡,反而在不斷吸收融合少數民族優秀文化中,得以茁壯成長,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並呈現出更為強大的包容性,更具內生力量!
4. (五) 21世紀的孔子,成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5. 1. 到了近代,西方以堅船利炮洞開中國大門,中國向世界開放。以工業文明為載體,西方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全面滲透進來。在西風東漸之下,中華傳統文化在西方文化面前表現出嚴重的不自信。
6. 2. 五四新文化運動,對傳統文化全面反思,部分極端人士提出“打倒孔家店”,全盤西化的思想開始氾濫流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運動,對包括儒家文化在內的中華傳統文化的摧殘更是史無前例。
7. 3. 但孔子及儒家文化被推倒了嗎?從來沒有。當我們還在探討中華傳統文化是否與現代科技和工業文明相對立,是否要拋棄它的時候,西方的有識之士開始反思工業文明給人類帶來的深層次問題。
8. 4. 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湯恩比教授曾說:“ 21世紀人類要想更好地生存,要向中國的孔孟學說汲取智慧;如果有來生,我想生在中國!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一致認為:“ 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00年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9. 5. 孔子及儒家學說不僅在東亞的日本、韓國、朝鮮,在東南亞的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產生廣泛影響,形成了跨越國界的“儒家文化圈”,而且在西方的影響也在不斷加深。
10. 6. 美國出版的《世界名人辭典》和英國1985年出版的《人民年鑑手冊》,從貢獻和影響方面,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為孔子。
11. 7. 英國人在倫敦大不列顛國家圖書館廣場,矗立著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三個中國人,並把他們稱為“東方三聖人”。分別是:老子、孔子、慧能。德國柏林得月園的入口處,矗立著兩米多高的大理石孔子塑像。塑像花崗石基座上刻著“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的孔子名言。德國人把孔子和康德共同尊為教育學的奠基人。
12. 8. 如果上述這些還停留於精英層在理論和思想文化價值判斷上,那麼當前抗擊新冠疫情的實踐,充分顯示出了中華傳統文化強大的生命力。中國在短時間內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為世界立出了標杆。在疫情大考面前,充分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底色。
13. 9. 央視在今年4月20日發表的國際銳評中總結道:“ 作為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斷流的悠久文明,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價值觀,在這次疫情防控中亮出了鮮明的底色。每個中國人面對危機時,個人利益自覺服從公共利益的家國情懷;中國人之間的守望相助、尊老愛幼……而所有這些,正是綿延五千多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體現 ”。
14. 10. 在貌似傳統文化十分衰弱的這個時代,當疫情蔓延並威脅整個人類時,潛藏在中國人骨子裡的文化基因,被顯發並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是否再次驗證了子貢的那句話:“ 仲尼是毀謗不了的 ”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