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子張十九 第22章-2

22-2 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白話〉

22-2 有智慧才德的賢人,能掌握其中的大道理,即便比較沒有智慧才德的不賢者,也能掌握其中的小道理,那不論是大道理或小道理,到處都有文武之道。孔子處處都學,但都與文武之道有關,哪有固定的老師?”
〈文義〉
1.“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識”字,念“知”字,記載的意思。
2. “大”或“小”: 可以理解“本”或“末”,或者“體”或“用”的關係。                                
 〈思維提綱〉
1.「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的「大」跟「小」,我們如何去理解?
2. 讀完本章,老師收攝兩個重點您有何啟發 ?
 一、 引用經文及補充
1.《論語•為政篇•23》: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2.《論語•八佾•13》: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3.《論語•公冶長篇•11》: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二、22-2 重點摘記  

(一)恭誦原文、
22-2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二)第二個義理的重點。
1. 第二個重點是“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的大跟小,到底我們如何去理解?
那這裡的“大”或“小”,也可以理解“本”或“末”,或者是“體”或“用”的關係。
2. 孔子的核心思想我們都知道,是仁義之道,建立一個具有仁義之道的大同社會。
而這個仁義之道也是從歷代的聖王,也就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代代相傳中體
認而出,歷代的聖王也從天道體認得出。
3.所以《易經》裡面所認的天地運行之道,充分也展現到這種天道的道理。所以這裡的文武之道,當然也是周代繼承了歷代先王之道而來。
(三) “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 背後的根本是甚麼道 ?
1.所以《為政篇》子張就說“十世可知也?”子張就問說:“老師,十世可知也?”孔子回答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換言之,夏商周三代的禮是可損、可益,也就是說可以增加,也可以去除。
那什麼東西是可以作為衡量可損、可益的標準呢?
重點當然就是在這裡,當然就是背後的那個根本之道,也就是根據的標準,也就是仁義之道。
1.所以孔子在《八佾篇》特別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孔子的仁義之道也是得自於天道。
2.由此,我們不得不提到孔子理解天命之道,在《公冶長篇》裡面所說的,用子貢的話來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3.可見性與天道正是孔子的核心根本。其表現則在文章,文章就是禮樂、行政等文武制度。
4.因此,所謂“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的“大”正是那個天道、仁義之道;
“小”指的是禮樂、行政等名物、器物等制度之學,
所以“大”跟“小”,不論“大”跟“小”,都能夠體現出文武之道。
(四) 收攝 : 最後,收攝本章兩個重點。
1.第一個這一章告訴我們,心中要有道,也就是要有崇高的目標或者宗旨,就是“大”,
“賢者識其大”的“大”,也就是我們常常講的,志於道的“道”。
有了“大”的,自然也能從“小”處去實踐,並跟著這個“大”的方向跟目標前進,
正所謂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這是我們把握“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
的“大”與“小”的重點。
2.第二個,就是有了崇高的理想和目標的道之後,就需要學習孔子的聖人無常師的精神。
告訴我們,必須處處訪查善知識的老師,處處不捨離善知識的老師,不斷地向上提升自己,學習孔子一輩子當學生的這種精神,並且在任何時機,推廣所學的道,應用出來。以上兩點,跟大家互相切磋討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