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述而第七 第24章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白話>
孔子的四種基礎教育:文、行、忠、信。文-典籍、經書;行-實踐、德行;忠-盡心盡力待人處事;信-有信念、講信用。

<文義>
1.「文」:先代之遺文,經典。典籍辭義謂之文。
2.「行」:去聲。德行,孝、悌、恭、睦謂之行。
3.「忠」:盡己、盡心盡力。
4.「信」:信用、信念。
5.程子曰:「教人以學文修行而存忠信也。忠信,本也。」
6.此四者教之所先也。以「文」發其蒙,「行」以積其德,「忠」以立其節,「信」以全其終也。

<思惟提綱>
1.孔夫子的基礎教育有哪四種?
2.「文、行、忠、信」這四種教育,其先後次第關係為何?
3.省思一下,這四個基礎教育「文、行、忠、信」,我的狀態如何?我如何加強?

<義理解釋>
一、引用資料
1.《論語•為政•7》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2.《論語‧為政‧2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3.《弟子規》:「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4.《論語‧公冶長‧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二、重點摘記
﹙一﹚本章解釋
夫子認為,教育理念最基礎、最先要教的,有四樣東西:文、行、忠、信。
我們用李充的解釋分別來認識這四樣東西。

﹙二﹚文
1.什麼叫「文」?
典籍辭義謂之文。就是經典裡的文辭、義理、思路叫文。也就是我們要學經典。

2.文的功用是什麼?
以文發其蒙。蒙,就是童蒙,還沒有學習的狀態,到不一定指的是對小孩子,只要是還沒有學過,都必須要以文來啟蒙。

3.為什麼要以「文」來啟蒙?
(1)因為要快樂
為什麼是要以文來啟蒙,學經典來啟蒙,而不是學別的呢?當師長父母的,無非希望孩子快樂,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快樂的唯一途徑就是學習。
(2)經典是聖人學習經驗的報告
關鍵是和誰學,那就得看誰的生命狀態最圓滿、最快樂。而經典,正是許多聖人他們得到快樂的途徑方法,他們學習經驗的報告,他們生命提升的軌跡。所以凡舉我們一生要面對的任何境界,都可以在這些經典裡面找到方法、觀點、下手處,所以說“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3)想要的快樂,經典都有
不論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或者說從夫婦之道,到君子之道,到聖人之道,從明明德,到親民,到止於至善,所有想要的快樂,經典都會有系統、有邏輯地跟我們分享。
(4)重點是我們願意親近經典
重點是我們要願意去親近它。這是身為老師父母的我們,希望孩子快樂,送給他們的一份禮物。當然我們自己也必須要喜歡經典,親近經典,學習經典,才能夠如是地傳遞給孩子。

﹙三﹚行
學了許多道理之後,這些經書的道理需要把它做出來的。所以第二「行」。
1.什麼叫“行”?
孝、悌、恭、睦謂之行。行,就是行為,經典裡所說的道理,需要把它落實在行為上,像孝的行為、悌的行為、恭的行為、睦的行為。

2.行有什麼功效?
學了之後通過力行修德,把這些經書的道理,變成我真正擁有的德行。
比如,我們教孩子經典: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7》)我們知道孝順,重點不在於我做了多少事,而是我對父母的恭敬心,或者念恩的心,才是真正的重點。

3.如何培養「行」?
怎樣讓孩子能夠把這個敬培養起來呢?
(1)老師的身教
除了言教以外,更重要的是老師的身教。所以當老師的,可以先行一步,把這樣的敬,把它帶回家,面對我的父母親,去把它實踐出來。這時候我就知道哪個地方不太容易做,哪個地方孩子可以契進去,我就把這一些失敗或成功的經驗,跟孩子分享。孩子就聽著看著,他就慢慢的可以跨進這個「敬」的實踐裡面。
(2)製造機會,讓孩子練習
甚至,老師可以製造很多機會,讓孩子去認識、練習、實踐,雖然比較麻煩,但是孩子可以真實的學到,可以增長他的德行。

(四)忠
1.何謂忠
「為人臣則忠」,或者我們說「為人謀而不忠乎?」

2. 忠有什麼功效?
(1)「忠以立其節」,“節”指的是一個人的節操,他要靠“忠”這個字,才能夠把節操立得起來。
(2)我的老師說:“我們現在社會最大的毛病,就是我們只管自己,不管別人,但實際上真正要為自己好的話,我們還必須去顧及別人,肯代別人著想,把別人看成像我一樣。”所以“為人謀而不忠乎?”
(3)我們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有修養,有節操,不是看他在順境的時候,也不是看他講的滿口道理,而是他在面對人的時候,面對境界,有可能是在逆境中,有可能在利益衝突,有可能是在挑戰他的習慣的時候,是不是還願意多去為別人考慮一點點,多去為別人想一點點。
(4)這樣子練著練著,是不是到最後可以為一切的人去著想,慢慢的練就君子的這種胸懷跟品德。

3.怎樣培養孩子的忠-代人著想?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怎麼樣培養孩子這個忠,代人著想呢?
比如在家裡,為父母著想;出外的時候,怎麼樣代師長、如何代朋友著想;工作上,如何代顧客著想呢?如何讓他們能夠跟人相處的時候,多一點點溫度,因為有他的存在,而感覺到世界更有希望、更溫暖呢?
這是我們身為教育者必須要思考的。

(五)信
1.什麼叫信?
(1)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它有一個功用,就是以全其終。全其終,就是保全所學的。就是我們從前面文、行、忠這一路上下來的,所學所行,通通能夠在我身心裡面,終生不變,貫徹到底,這叫信。
(2)信,對外來講,叫信用;對內來講,叫信念。如果我們做人沒有信用或信念,就像夫子所說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22》)

2.信如何建立?
在學習的過程我們透過經典、透過聖人的引導或父兄的引導,這是他人的力量,慢慢的建立起我內心裡面的一些正確概念,我們就拿著這些正確的概念,作為我面對境界的一些依憑的信念。

3.信念如何堅固?
這個信念是不是可以建立了之後就堅持到底呢?
(1)我們的學習的過程很容易面對到一些眼前慾望的追求,物質的誘惑,或者利益的衝突,這些信念常常就會退下來。那如何讓他堅持到底呢?
(2)跟自己對話、常常省思
從前面所學這些理想信念,真正在實踐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要更多時候,必須要跟自己對話,必須要問問我自己: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我為什麼要去孝順?我為什麼要當君子?我是做給別人看的?還是做給自己看的?
(3)所以我們不管別人理不理解,如果這件事情是我自己要做的,別人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別人看到也好、沒看到也好,我在順境也好、或在我的心力跌宕起伏的時刻也好,我都為了自己的生命成長,為了更多人的快樂,我願意把我所學到的這個道理,在我身心裡面把它貫徹到底。
(3)經過這樣的一番淬煉,最後,我從經典裡面學到的這個德行,就會在我身心裡面慢慢慢慢變成我心的本身,我的心續就成為這個德行的本身。

4.如何陪伴孩子建立信念、堅固信念?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如何陪著他建立這個信念、堅持這個信念呢?
(1)前行,與孩子充分討論
比如,我們常常學校要辦很多的活動,比如拔河、賽跑或者很多很多的比賽等等。我們可不可以在活動進行前,先和孩子來討論:我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他做這件事情的目標是什麼?對我們自己生命成長有什麼幫助?做了這件事情我又可以培養什麼能力?對別人有什麼好處?
(2)過程中,核對目標做總結
在這個過程裡面,孩子呢有時候心力高高低低,或失敗或成功,在面對任何境界的時候,我們都可以帶著孩子,不斷地把當初所討論的這個目標,往這個方向去總結。從這過程裡面學到了什麼?這樣有價值嗎?所以呢,孩子就不斷不斷的會透過這過程來問自己,當然更多時刻,他是從老師的態度當中,看到信念的力量與堅持,是如何進行到底的。

(六)結攝
最後,這個文、行、忠、信,還可以從兩個角度把它總結一下。

【第一個角度】:文行忠信就是文跟行兩件事。
1.文行忠信,文跟行。就是可以把它總結為文跟行,也就是說要學經典,要努力的修行。而這個忠跟信,它就是「行」分出來的綱領。所以總結起來,其實就兩件事,就是文跟行。
2.文行兩件事情必須要並重,就像《弟子規》所講的“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相對的“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所以當文跟行都同時並重的時候,才能夠真實的來改善我們的命運。

【第二個角度】:成就人才的根本是忠信
1.我們教育無非是要幫助孩子慢慢的成為人才,最好是成為聖人。這個基礎在哪裡?就是在文行忠信,就是最後這個忠信。
2.夫子曾經講過,“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我們在家鄉鄰里,肯定能夠找到像夫子一樣忠信的人,這個忠信指的就是品德,成就聖人的基礎、根本。
3.但是有這個品德根本還不夠。孔子之所以能夠成為聖人,是因為他有著這樣的忠信的品德根本之後,還要加上好學。

所以,文和行,講的就是好學的態度;忠跟信,講的是他品德的根本,這兩樣東西把它合起來,也就是文行忠信。文行忠信,才能夠真正培育出好的人才。

論語 述而第七 第23章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 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白話>
孔子說:「諸位以為我對你們有所隱藏嗎?我對諸位沒有隱藏啊!我沒有一個行為不是在教你們啊?這就是我孔丘呀!」

註:聖人之智無處不在,道無時不顯,一言一行都在實踐道,傳遞道。所以聖人是「無隱」,一言一行無不是在教導弟子。

<文義>
1.「二三子」:孔子對自己學生的稱呼。
2.「隱」:藏匿。未盡以教。
3.「爾」:語助詞。
4.「行」:此行字中當含有「言」意。
5.「與」:給,授與。

<思惟題綱>
1.我們一般人會懷疑老師“您有留一手不教我”,為什麼會這樣?
2.孔夫子說他沒有隱藏,沒有不教給弟子的。為什麼弟子會覺得有呢?
3.孔聖人的一言一行都在實踐道、傳遞道,您可以舉例嗎?
4.您在為學的過程中,是否有被老師的某個行誼所感動而得到教誨的?

<義理解釋>
一、引用資料
1.《論語•子罕•10》   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2.《論語‧公冶長‧13》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3.《中庸‧第一章》:「道者也,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4.《中庸‧第一章》:「莫見乎隱,莫顯乎微。」
5. 朱熹《四書集注》:「諸弟子以夫子之道高深不可幾及,故疑其有隱,而不知聖人作、止、語、默無非教也,故夫子以此言曉之。」
6.《論語‧學而‧10》: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7.《論語‧里仁‧15》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曾子曰:「唯。」 子出,門人問:「何謂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8.《論語‧公冶長‧1》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9.《論語‧述而‧3》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二、重點摘記
(一)本章解釋
夫子說:“我親愛的弟子們呀,你們以為我還有些東西隱秘起來,沒講出來的,其實我是沒有什麼隱藏的,我沒有這種行為說是不能跟你們分享的,真的是所知所學,全部都傳遞給你們了。這就是夫子我啊。”

從夫子的回答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會覺得夫子「隱」。我們一般人會懷疑老師“您留一手,是不是不教我啊。”但是長期跟著夫子的弟子們,對老師是很有信心的,和我們的狀態應該是不太一樣。

(二)弟子覺得夫子有所「隱藏」
【顏淵】(《論語•子罕•10》)
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未由也已。”
1.夫子的高才生顏淵曾發出喟嘆:“夫子,您的道、您的學問,到底有多深啊?您的人格,到底有多麼崇高偉大啊?真是令弟子摸不透,雖然夫子您這麼善於引導,但是我也努力了半天,怎麼總覺得還是跟不上,到底為什麼我學不到像老師您這樣的狀態?
2. 是不是我的誠信不夠?還是方法、條件沒跟上呢?所以老師,您還是有些東西沒能跟我們講。

【子貢】(《論語‧公冶長•13》)
 子貢也曾經說過:“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夫子,您是不是覺得我們的程度還不夠,所以,還有些東西沒有跟我們提,那到底應該怎麼學呢?”覺得老師的道智高且深。

(三)夫子的回應呈現夫子無限的慈愛與耐心
1.面對這些很想學又不得其門而入的學生們,夫子明白地指出怎麼走進來的這扇大門。感受到夫子無限的慈愛與耐心。
2.夫子彷彿在說:“小孩子啊,夫子我來到你們面前,就是要來幫助你們的,就是要傾城奉獻的,哪裡會說不教你呢?
3.而且我一天到晚,隨時隨地都在幫助你,都在教你,都在傳道啊!
4.關鍵是你對我有沒有信心,看得懂,看不懂。
5.如果你對我這個夫子有信心,你清楚「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我的心是不會有一刻離開道的,我的一言一行也都在實踐道,傳遞道,這個就是我啊。”

(四)應如何趣入夫子的生命高度
1.雖然要追求像老師這樣高遠的生命境界,但是真正要走進去的這扇門,它不在天上,就在眼皮下了。
2.夫子的心體為道所充塞,它看不到,也摸不著,但是這個道的體,卻是會在老師他平日的生活行為當中呈現出來。
3.就如朱熹說“不知聖人作、止、語、默,無非教也。”所以不論孔夫子說話、不說話,一舉手、一投足,乃至如何對待別人,沉默不語,一個眼神,再再都可以讓弟子去觀察,去揣摩道。
4.“莫見乎隱,莫顯乎微”,道就藏在生活中這些細節裡頭。不是說“老師你告訴我吧,你教我吧”,整天就端坐在那裡,老師講,學生聽,才可以學,學習不是這樣的。
5.言下之意就是說“你們啊,要有信心,你們要善學啊。”

(五)掌握到善學要竅的子貢、曾子
就有一些優秀的弟子,掌握到夫子指出的這一個善學的要竅。
【子貢】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溫、良、恭、儉、讓以得之”是如何總結出來的呢?一定是子貢,從夫子他平常如何對待別人的行為當中,總結出來的。
【曾子】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當大家都還摸不到頭緒,曾子卻很肯定地分享“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這兩個字,肯定也是曾子,從夫子平常如何對待別人的一言一行裡,總結出來的。

(六)老師的每個行為,都在教導我、傳遞我
1.當恭敬心、希求心足夠了,老師的每個行為,無非都是在教導我,傳遞我。
2.比如,孔夫子他選擇坐過牢的公冶長來當女婿,一句“非其罪也”,老師這一個決定,當學生的我可以學嗎?可以學到什麼呢?
3.比如,面對周遊列國,處處碰壁,理想不能實現,我和夫子所擔憂的是相同的嗎?
4.夫子他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夫子所擔憂的是這些,從這裡我可以學嗎?我又學到了什麼?
5.我也曾經看過我的老師,如何恭敬地捧一本經書,從這樣小小的、不經意的動作,我學到“對經典該要有的恭敬心是怎麼樣做”。
6.又有一次,我的老師“聽到颱風將至,擔憂土地上的小動物們該怎麼辦?”我聽到以後,內心很是感到慚愧,同樣面對颱風,我只關心自己,老師關心的卻是這些無力自主的小動物們。這樣的狀況,我可以學嗎?我又學到了什麼?

(七)不是老師沒教,是我信心不夠、看不懂
1.當智高且深的師長出現,到底能不能學?從哪裡開始學?這扇門在哪裡呢?不是他不講,是我的信心還沒準備好;不是他不教,而是我看不懂。
2.當弟子對老師的信心夠了,時時刻刻都可以跟老師挖寶,而且遍地都是黃金。

(八)對我的啟發
這也給我了一些啟發:
1.平日,要親近師長。親近師長,不是去討一些好處,而是我就在師長的身旁,他的一言一行,他的作、止、語、默,我都可以跟他學習。
2.當父母、當師長的我們,都想好好地教育孩子,不是說,我們平日說什麼大道理;更多時候,生活中,我們怎麼做、怎麼說,孩子就不知不覺看著、看著,他就依樣畫葫蘆學會了。
3.如果我們希望孩子都親近經典,那麼我們就坐下來一起誦讀經典;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樂善好施,我們就一起做個快樂的分享者吧;如果我們希望孩子開朗樂觀,那麼我們面對問題時就正面思考吧;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寬恕別人,那麼我們就高抬貴手,給別人一個台階下吧。
4.生活無不是教育,我們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都在傳遞,我們有什麼,才能夠傳遞什麼。

論語 述而第七 第22章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白話>

孔子說:「上天賦予我學問道德,我是奉天命的,桓魋能把我怎樣呀 ? 」

<文義>

1.「天生德於予」: 「予」: 我,指孔子本人。天生下德給我,我是奉天命的。

2.「桓魋」: 宋桓公的後代 , 掌管宋國軍隊的司馬 。

3.「其如予何」: 其 : 桓魋。如予何:奈我何。意思是,桓魋必不能違天害我。

<思惟題綱>

1. 孔子說他自己「非生而知之者」(述而篇第19章),又說找不到像他這樣好學的人(公冶長篇第28章),在本章,孔子卻自負地說「天生德於予」,為什麼?

2. 夫子面對生死關頭,卻說「桓魋其如予何?」夫子為什麼可以如此鎮定 ?

3. 讀了這篇您如何「與天地合德」,而得到護佑的力量 ?

4. 想想,我面對生命無常,如何辦到像夫子般的淡定?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雍也篇•20》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2.《周易•乾》:「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

3.《孟子‧公孫丑下•論治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4.《論語•八佾篇•13》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吾所禱也。」

5.《中庸•17》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6. 《論語•季氏篇•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二、重點摘要

 (原文)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一)文意

1.桓魋,是宋國的司馬,掌管著兵權。

2.孔子周遊列國,經過宋國,宋國當時的國君是宋景公,很想把孔子師徒們留下來為宋國做事。可是桓魋卻害怕自己的權勢會被取代,所以就以孔子師徒文武兼備,會對宋國的政權構成威脅為由,強烈建議宋景公不要收留孔子,而且不經宋景公同意,就直接帶人去殺害孔子,結果孔子師徒不得不離開宋國。在逃離的路上,弟子們勸孔子快點走,可是孔子卻泰然自若,就說了這段話。

3.這段話的意思是:既然上天賦予我這些學問道德,說明天意不讓我死;既然天意如此,那桓魋又能把我怎樣呢?

(二)孔子為何說「天生德於予」?

孔子深知他自己的學問道德,都是靠勤奮學習和實踐獲得的,並不是靠別人賜予的。為什麼會說是上天所賦呢?

1.因為這些學問道德都是合乎天理的。天理,就是天地之間本來就存在的法則,由歷代聖賢所體悟,並傳承,儒家常常會用“天”來表示它。

2.擁有了這些學問道德,也可以說是源自天之所賜,就像從山中取來甘泉,也可以說是大自然的賜予。

3.至於鬼神並不代表天,孔子說要“敬鬼神而遠之”。(《論語•雍也篇•20》)

(三)聖者“與天地合德”,自然得到護佑

1.為什麼同為天覆地載,有些人有,有些人卻沒有呢 ?同為天覆地載,有些人有,有些人卻沒有呢?這是因為有些人下了功夫去探究和學習,有些人沒下這個功夫。

2.如果完全順應了天地之間的大法則,也可以說是(《周易•乾》)“與天地合德”,有了這樣德行的人就不是普通的有德者,而是有大仁大德的聖者,他自然會得到這個大法則護佑的力量。

3.這其實是一種因果規律,而並非另有一個超自然的主宰在管控人的命運。就像你依法行事,自然得到法律的保護;你照著醫學規律來保健,你自然得到那個規律對你健康的保護。

4.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下•論治道》),都是規律的體現。反過來,你違背了天理,靠誰都沒有用,就像孔子說的 “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論語•八佾篇•13》)

(四)孔子為何說「桓魋其如予何?」

1.這段故事,反映孔子對因果規律很深的體證和信仰。

2.以經證成「孔子具因果見」

《中庸•17》孔子的一段話,非常能說明這一點。“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於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簡而言之,大德之人,天必佑之。他該得到的財祿名位以及壽命,都必定會得到。這不是由他自己決定的,也不是由別人決定的,而是由天地之間的規律來決定。孔子自知其德達到的高度,所以才說桓魋又能把我怎樣呢!

3.孔子應機施教

此處孔子絕不是故作鎮定,或者故意顯示自己有德,而是教導弟子,真正有德不怕人害,與其擔心受害,不如擔心自己無德。

(五)結勸

1.君子敬畏真理,謹言慎行,恐有虧損。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論語•季氏篇•8》)天命、大人以及聖人之言,這三者的內涵其實是一樣的,都是指向規律或者真理,這是君子所敬畏的。所以每每戰兢惕厲,謹言慎行,唯恐自己德行有虧而受損。小人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不信,所以敢恣意妄為,遇到麻煩還歸咎於別人。

2.效學聖賢,遵禮修德,獲其福祉。

因此要效學聖賢,從發揮潛能,盡人之性的角度而論,固然應該這樣。而從一己之苦樂而論,要想獲得快樂人生,又何嘗不需要遵禮修德,而獲其福祉呢。
願共勉之!

論語 述而第七 第21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白話>
孔子說:「三個人同行,其中必有我的老師。選擇其中好的就跟著學,其中不好的,就自我改過。」

<文義>
1.「三」:代表數字三,三個人。代表多數,不限三個人。
2.「師」:當動詞,效法。當名詞,老師。
3.「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種說法:
(1)善人、不善的人,二者都是我的老師。學其中善者的行為,或是改去其中不善者的行為。都是就改正自己的身行來解釋。
(2)只就一個人的善、不善說。一個人他有善好的行為,我們就選擇順從學他,至於他的不善言行就不要學,乃至用來反省改正自己。/ 李炳南《論語講要》

<思惟題綱>
1.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
2.「三人行」,「行」同行,指的是程度跟自己差不多的人,為什麼孔子說「必有我師焉」?孔子還要跟這些人學習呢?
3.觀察一下我的同行,「必有我師焉」,我如何「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義理解釋>
一、引用資料
1.《德育古鑑》:59.祝期生,好訐人短,又好誘人為非。人有貌陋者,譏笑之;俊美者,調嘲之。愚昧者,誑侮之;智能者,評品之。貧者,鄙薄之;富者,訕謗之。官僚訐其陰私,士友發其隱曲。見人奢侈,譽為豪士;見人狠毒,贊為辣手。人談佛理,目為齋公;人談儒行,嗤為偽學。人言一善言,則曰:「渠口中雖如此,心上未必如此。」人行一善事,則曰;「這件事既做,那件事如何不做?」亂持議論,顛倒是非。晚年忽病舌黃,必須針刺出血升許乃已。一歲之間,發者五七次,苦不可言。竟至舌枯而死。

二、重點摘記
(一)文意
孔子非常好學,而且善學。他說:哪怕是三人同行,就必定有我的老師。做得好的那個人,我可以跟他學;做得不好的那個人,我可以以他為鑑,發現自己類似的毛病,並加以改正。

(二)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
1.判斷善惡,應從內心和行為兩方面來看,而且以內心為主。
2.內心懷著仁德,行為上遵禮而行,這就是善;內心懷著私慾,甚至是害人之心,行為上違背禮法,這就是惡。
3.這是最好和最不好的情況,還有許多善惡夾雜的中間狀態,就不一一分析。

(三)三人行必有我師
1.說到學習,一般人跟比自己高的人學比較容易。比如,跟自己的師長,因為覺得他行我不行。
2.三人同行,應該是指跟自己差不多的人,甚至說還不如自己的人。要從跟自己差不多的人身上學到東西,就比較難,因為覺得彼此彼此。
3.孔子的好學是“ 學無常師 ”,他不僅會跟古聖賢,以及同時代的各類高人去學,還會隨時隨地跟自己同行的人去學。
4.既能夠跟師長學,又能跟同行學;既能學人家的優點,又能藉別人的缺點來改善自己,這樣的學習就沒有死角,沒有他不能學、不能提升的地方,他的進步一定是很快的。
5.“ 三人行必有我師 ”的道理並不復雜,但是要做到並不容易。很多人的習慣是:見到別人好,會覺得不以為然,甚至會嫉妒、挑毛病;見到別人不好,更是指責、批評,如果傷害到自己,還會怨恨、報復。不僅沒學到東西,而且也沒有為善,這就是與聖賢的差距。

(四)“濫言舌枯 ”的典故
《德育古鑑》記載一個典型的故事,說從前有個人叫祝期生,總喜歡揭發和攻擊別人的短處,還喜歡引誘他人做壞事。他遇到相貌醜陋的人,就譏笑諷刺;遇見相貌俊美的,就嘲弄調侃;遇到愚笨的人,就誆騙欺辱;遇到聰明能幹的,就評頭論足;遇見貧窮低賤的,就鄙視輕蔑;遇到富有的人,便譏訕毀謗;他好揭發當官者的隱私;好宣揚文人雅士的私密;看見有人生活奢侈,反倒稱其為豪爽;看見有人陰狠毒辣,反而讚揚他厲害;看到人家在談論佛理,就譏諷他們是齋公齋婆;遇到人家談論儒學,便嗤之為假道學、偽君子;聽人家講了一句好話,便說:那個人他嘴上這麼說,心裡可未必如此;看見人家做了一個善事,就說:這件好事既然他做了,那件好事他為何不做?總之,處處顛倒是非、胡亂議論。結果到了晚年,他忽然得了舌黃病,需要用針刺舌,讓血流出一升多才會緩解症狀,一年之內要發作六七次,真是苦不堪言。最後竟然舌枯而死,由此留下一個“ 濫言舌枯 ”的典故。這個故事發人深省。

(五)應學孔子“ 見善而從,見不善而改 ”這樣的善學
其實我們都應該理智地想一想,到底怎樣才是對自己好?是像孔子那樣“ 見善而從,見不善而改 ”比較好呢?還是像祝期生那樣,見到善者便好毀謗,見到不善者也不內省,比較好呢?答案是顯然的。
祝期生伶牙俐齒,處處批評非議,還自以為高明,其實是最笨的。因為那不僅對人家沒好處,對自己也沒好處。

(六)正人先正己
有人說:對不善的人,就應該批評他、修理他。那要先看看自己有沒有同樣的毛病。如果自己也有,還是先修理自己再修理別人,比較合理吧。如果說人家自私的同時,其實自己也很自私,那又有什麼資格說人家呢?正人先正己,正己然後正人,這是一定的次第!

論語 述而第七 第20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
〈白話〉
         孔子不談論怪異、暴力、變亂、鬼神。

〈文義〉
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禮治”等道德觀念,從《論語》書中,很少見到孔子談論怪異、暴力、變亂、鬼神,如他“敬鬼神而遠之”等。 但也不是絕對的。 他偶爾談及這些問題時,都是有條件的,有特定環境的。

〈思維題綱〉
1.對本章之斷句、解釋您是否也聽過其他想法?
2.回想《論語》中,提到祭祀、禮制等(如:八佾、雍也、述而乃至中庸)都反應出夫子的思想傾向。本章有人依此主張夫子不信鬼神,卻也有人完全相反;您的看法呢?
3. 觀察、想想自己,對怪力亂神的態度傾向如何?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補充資料
1.《論語•顏淵•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2. 《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引謝氏: 聖人語常不語怪、語德不語力、語治不語亂、語人而不語神。

3. 《論語•憲問•26》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二、重點摘要   趙軍老師

(一)本章文意解說
1. 孔子不會宣講“怪力亂神”。
2. “怪”,是指怪異荒誕的事情;
3. “力”,是指蠻暴之力,如以強凌弱,以眾欺寡,講義氣而不顧義理之類的事情;
4. “亂”,是悖亂,如臣子背叛君上,兒女忤逆父母,夫妻嫌棄不忠,等等,亂倫背德的事情;
5. “神”,是指鬼神之類幽晦難測的事情。

(二) 為什麼孔子不談這些呢?
    因為孔子教人要反求諸己,誠意正心,這都需要全力以赴地看好自己的心,讓它向善,不要向惡。

(三)反觀自心
  1. 我們的心,如心猿意馬,很難控制,經常跑出去闖禍,本來關都關不住,如果再用外面的東西誘惑他,就更難安住。
  2. 怪力亂神對多數人很有吸引力的。連續幾個小時看手機、看電腦,多半都是怪力亂神。
離開這些東西,有些人簡直不知道該幹什麼,好像已無處安心。
 3. 越看心越亂,心也會被裡面的東西所熏染,甚至也進入其中,對增長德行毫無幫助,而且寶貴的光陰就這麼過去了,對修身進德而言,實在沒什麼好處。

(四) 醒悟的理路:
網絡、媒體要傳播些什麼,旁邊的人要說些什麼,我們也管不了;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自己要聽什麼,看什麼,乃至說什麼,做什麼。

(五) 喻銜理
1.喻: 一次顏淵請問孔子:“什麼是仁?” 孔子說:“ 克己復禮為仁。 ”(注意:凡是不合於禮的事情,就不要看,不要聽,不要說,不要做。) 孔子教弟子這樣,他自己當然也是非禮勿言。
2. 聖人語“常”而不語“怪”,“常”就是常情常理;語“德”而不語“力”,“德”就是道德操守;語“治”而不語“亂”,“治”就是倫常禮制;語“人”而不語“神”,“人”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婦。
3. 聖人之語都是教人在現實的情境中遵循著“仁義禮智信”的原則,管好自己的心,踏踏實實地修改完善自己,這才是康莊大道,捨此而外,不是枝末,就是旁門左道,甚至是歪門邪道。
4. 喻: 孔子所稱道的衛國的賢大夫蘧伯玉,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一心想要減少自己的過錯,雖然用功,還做不到,哪有閒功夫去關心怪力亂神)

(六)總結
1. 人活著需要有個生命主軸,有個中心思想,如果心思都發散出去,被外面的事情牽著走,自己處在被動的狀態,其實是很痛苦的。
2. 肯下功夫,沿著聖賢之道修心,會發現內心世界更有吸引力,古人能夠樂在其中,是真實不虛的。
3. 眼睛能看外面,不見裡面;但是心能看外面,又能自我反觀。如果習慣於朝外看,看內心的能力就變弱了。
4. 心是最近的,卻又是最陌生的。如果常常讀聖賢書,按照指引的方式去想去觀察,就能夠增長看心的能力,會漸漸意識到,真正的問題都在裡面,從裡面解決問題比從外面容易得多。
5. 內心安定了,外面的事物雖然沒有變,但你對他的觀感已經變了,自他的對立會減少,甚至會消失,心裡只有一片祥和。該從“怪力亂神”中回歸內心,開啟內心的光明世界。

論語 述而第七 第19章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白話>孔子說:「我不是天生下來就通達聖賢之道的人,而是愛好古代文化,勤奮敏捷以求得的人。」

<文義>
1.「好古」:「好」,去聲。愛好古道、聖賢之嘉言懿行,喜歡研讀古人典籍的意思。
2.「生而知之者」:氣質清明,義理昭著,不待學而知也。
3.「敏以求之」:「敏」,速、敏捷,謂汲汲也。努力探求的意思。

<思惟題綱>
1.孔子曾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從這段話中,孔子將人分成那幾種根器?孔子自認為是哪種根器的人?你覺得你是哪一種根器的人?
2.孔子說他不是「生而知之者」,所以他的學習有兩個要點,請問是什麼?
3.想一想,「好古」和「敏以求之」之間有什麼關係?
4.一般來說,一個人好什麼,就代表他的志向是什麼。檢查一下你的所好?你的志向?
5.孔子為何要「好古,敏以求之」?夫子給了你什麼教誡?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論語•季氏•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2.《論語•述而•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3.《論語•子罕•17》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二、重點摘記
本章像是孔子回應「夫子,您怎樣獲得這麼高的成就?」而說的。孔子自述他不是生而知之的人。
(一)學道之人分為三種根器
孔子曾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季氏•9》)
【最上等的人】是生而知之,就是天生下來就通達聖賢之道。
【中等資質的人】學而知之,靠主動學習而通達。
【下等資質的人】困而知之,遇到困頓而不得不學。

(二)孔子是中等根器
1.孔子說他不是生而知之者。也就是說,他並不是最上等的根器。當然也不是最下等的,應該屬於學而知之者。
2.《論語》一直在講「為道在學」的精神。孔子本身就是一個好學的典範。

(三)中等資質「學而知之」的人要如何學習?
孔子講出兩個要點:
1.好古
「好」是喜好。「好古」就是仰慕古聖賢,以及喜好古代經典,比如《六經》等等。其實這兩者是分不開的,因為這些典籍所記載的,就是古聖賢他們心中的道,道都是存在於人的心裡,而不是存在於外面的。而聖賢之所以為聖賢,不是因為他們長相很特別, 而是因為他們內心有聖賢之道。
2.敏以求之
「敏」是速的意思,代表心情很迫切。「敏以求之」就是汲汲以求之,跟上一章所講的發憤忘食的精神是一樣的。

(四)本章孔子對我們的策勵
1.孔子給了我們希望
孔子說他不是生而知之者,大有深意。如果他是生而知之者,那我們就會覺得我自己要成為聖賢,希望太渺茫啦。如果孔子的成就是學出來的,那我們就會覺得我也有希望,因為我們都有學習能力,沿著孔子走過的路,我們都能走上去。

2.孔子指出兩要點:「好古」和「敏以求之」
孔子指出兩個要點:「好古」和「敏以求之」。其實,有了第一個,第二個就不難做到了。因為人對於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就會想要得到它,從而一定會敏以求之。難就難在好古上——是否從內心真正喜歡聖賢的道德成就。

3.孔子是「好古」的最佳典範
(1)孔子的好古做到了極致,例如孔子崇尚周禮,而周禮由周公奉王命而製,所以,孔子最崇仰的古聖人就是周公。
(2)孔子常說:「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論語•述而•5》)孔子曾常常夢見比他早五百年的周公。
(3)孔子對經典尊重喜好之至,晚年一心一意地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訂春秋,希望這些經典能夠盡善盡美以傳至千古。

4.反思我們的志向是什麼
(1)一般來說,好什麼,志向就是什麼。志向是什麼,喜好的也就是什麼。
(2)孔子的好古給我們啟發就是---我們的志向到底是什麼?自己所謂的志向,是否是自己真正的所好和所愛。否則的話,談不上是真正的志向。
(3)孔子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論語•子罕•17》)如果不經過認真的學習,一般人的所好,其實很難完全脫離對聲色貨利、名色地位的黏著。

5.立定志向:立身行道,成聖成賢
(1)要真正好德,就必須認識到德帶給自己的好處,遠超過物質帶來的好處,那時才可能好德超過一切,進而希聖希賢。
(2)道德帶給人的好處,是發自內心的源源不斷的快樂,對此要多了解、多思考、多嘗試,就會深信不疑。如果不了解,誰願意以立身行道作為自己的目標呢?如果了解了,又有誰不願意立身行道呢?(3)如果說學不學聖賢,反正都是過一生,何必辛苦。那請問,你又何必要辛辛苦苦地追求更加享受呢,求不求反正也都是過一生。

(五)勸勉
1.如果說聖賢的境界太高,我達不到。那就想一想,我們的心跟聖賢的心,在本質上是一樣的,經過學習,完全可以被煅煉成聖賢的心,所以不能說達不到。
2.人往高處走,既然有這個能力和機會,像雄鷹一樣去遨遊蒼穹,就不要甘做那井底之蛙度過一生,所以千萬不要辜負了自己!
3.如果能將仁以為己任,當下就是志士,就已經不平凡了,再加以經年累月的學習,不進步也是不可能的。
4.從「好古」開始吧!

論語 述而第七 第18章

葉(ㄕㄜˋ)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白話>
楚國的大夫葉公問子路,孔子是怎樣的一個人?子路沒有回答。夫子知道了,說:「你何不說:『這個人啊,發憤起來,就忘了吃飯,快樂起來,就忘了憂愁,不知道老年將要來到。就這樣。』」

<文義>
1.「葉公」:「葉」唸ㄕㄜˋ。葉公是楚國大夫沈諸梁,他的封地在葉邑這個地方,所以稱葉公。
2.「不對」:沒有回應、回答。
3.「女」:通「汝」,意思是「你」。

<思惟題綱>
1.子路是孔子貼身的弟子,應該對孔子有所認識,為何沒有回答葉公的提問?
2.孔子說他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何事讓夫子「忘了吃飯,忘了憂愁,忘了年老」?
3.述而篇第三章,孔子說他擔憂的事是哪四件事?從這裡,你是否可以知道孔子所憤所樂為何?
4.現代人或者是你,也會「發憤忘食,樂以忘憂」,所憤所樂又是為何?
5.我們如何,才能有夫子這種生命的氣象?這種精神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述而‧3》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2.《中庸‧第十三章》:「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二、重點摘記
(一)前段文意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
1.“葉”讀ㄕㄜˋ,“葉公”指楚國的大夫沈諸梁,曾任楚國的宰相,是一位軍事家、政治家,他的封地在葉邑這個地方,所以稱葉公。
2.有一次,葉公問子路:“你的老師孔子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子路卻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二)為何「子路不對」?又回去請教夫子?
1.孔子令人崇仰的地方實在太多太多了,而子路是孔子的主要弟子之一,對孔子應該很了解,但是要在三言兩語之間把孔子的偉大之處講出來,並不容易,所以子路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他答不出來,就回去請教孔子。
2.子路是個非常好學而且重視實踐的人,「聞過則喜」說的就是子路,所以子路請教孔子的目的,不是說要討個答案再去回覆葉公,而是他很想藉這個機會看孔子怎樣自我總結,從而學到老師的精髓。

(三)後段文意
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1.孔子說:“你怎麼不說:'他做人的狀態是這樣的,他發憤地學習,連吃飯都忘了;學習得非常快樂,已經忘記了什麼是憂愁;在這種狀態中不知不覺地度過歲歲年年,連自己快老了也不知道了。'”
2.這裡的學習,不是指一直坐在那兒讀書,而是學而時習,問學加實踐。
3.換句話說,孔子終其一生都在廢寢忘食地學習,其效果是,雖然在物質上不一定富足,但精神上卻快樂無比,這是何等的了不起。
3.孔子是聖人,他不需要靠別人的理解和尊重而活著,他說話都是為了使聽者獲益。

(四)本章對我們的啟示
1.現代人心裡痛苦高於生理痛苦
(1)稍稍留意一下就不難發現,在我們的痛苦當中,生理痛苦佔的比例並不大,因為現在是和平時代,冰箱裡有吃不完的東西,櫃子裡有穿不完的衣服。然而心裡痛苦卻佔了很大的比例,人們普遍覺得活得累,焦慮、憂鬱、孤獨等情緒隨處可見。
(2)世界衛生組織在2014年公佈一個數據,全世界每十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存在精神衛生障礙,還有人統計,目前精神病在我國疾病排行榜當中,已經超過了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以及惡性腫瘤,而且城市發病率明顯高於農村。

2.現代人為何苦?
造成這種狀況是人們不努力嗎?不是。從小學生到士農工商各個階層都在忙,廢寢忘食者不乏其人,但樂以忘憂者卻很難得,煩惱焦慮者處處有之,這說明不是我們不努力,而是要看看是在什麼地方努力。

3.孔子所憤所樂為何?
(1)孔子致力於什麼呢?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孔子發憤忘食的地方在於修德、講學以及改過遷善,其內涵在於降低物慾、開啟智慧、發展仁德。
(2)這樣一來,他的心就不容易被身體所困、被名利所傷。而且從對內心世界的深刻探究當中,找到了無窮無盡的快樂,當然這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

4.一般人所憤所樂為何?
一般人的目標反之,重點擺在追求物質上,遇事以自己為重,以他人為輕,心思常常在算計別人是否對得起自己,如果外在的人、事、物都能處處順著自己的執著,當然可以心滿意足,但這是不可能的,於是在這種執著的牽制下,人就會患得患失、委屈不滿、嫉妒抱怨,各種負面情緒此起彼伏,甚至夢中還在跟人理論,處在這種心境當中,即使住在皇宮裡也不快樂。

5.怎麼向孔子學習?
(1)調整我的動機
孔子樂以忘憂的智慧,難道不值得我們學一點點嗎?怎麼學呢?我們不必改變目前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內容,士農工商照樣幹,只是要對我們的動機,或者出發點,作些調整就可以了。
(2)我的工作可以實踐仁德、體悟人生哲理
比如原來去工作只是為了掙錢,現在要想到,我的工作是為社會服務,從中可以實踐仁德;原來一天的生活只是三餐一覺打發過去,現在要想到,這是我體悟和實踐人生哲理的機會,可以從中提升智慧。
(3)人際關係,採用三多、關愛教育
又如原來處理家庭矛盾習慣採用冷戰的方式,結果是兩敗俱傷,現在採用三多——多微笑、多說好話、多幹活,結果皆大歡喜;教育子女,原來採用要求、指責、施加壓力的方式,現在要多多表示理解和關懷,用關愛的方式處理問題,效果往往出奇的好。採用對立的方式,往往使問題變得更糟,能看清這一點,正是智慧。

(五)結勸
學習儒學一定要接地氣,怎麼接呢?就是學到了就努力地做練習,身邊的人和事就是我們練習題,離開這些談道,就是空談。所以說“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啊!

論語 述而第七 第17章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白話>
孔子用正音誦讀《詩經》、誦讀《書經》和執行禮節儀式,詩書執禮皆用雅言。

<文義>
1.「雅言」:古西周人語稱雅。雅言又稱正言,猶今的國語或標準語。
2.「詩」:又稱《詩經》、《詩三百》。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溯自西元前11到前6世紀。據說原有古詩3000篇,孔子根據禮義的標準編選,整理出305篇。
3.「書」:又稱《尚書》、《書經》。內容是上古及夏、商、西周君臣的講話記錄,近於文告、諭令、公文。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史書。

<思惟題綱>
1.夫子為何要用正音來讀誦《詩經》、誦讀《書經》和執行禮節儀式?
2.相對於雅言,各地有通用的、讀音不一的地方語言或俗語。用地方語言來讀誦詩書,你贊同與否?理由?
3.經典的傳承,如何善用雅言和俗語?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周敦頤《通書•文辭》:「文所以載道也。輪轅飾而人弗庸,徒飾也,況虛車乎。」2.李炳南《論語講要》:「言語有地方之殊,有時代之異,詩書等五經皆先王典法,讀音解義不能隨時隨地變遷,故讀詩書,宣禮儀,皆以雅言,不用土音,務須正言其本音,音正然後義全,縱遇君親師長之名,亦不可諱。民族之統一,文化之保存發揚,皆賴乎是。居今之世,論雅言者,必學文言,使無文言,則無雅言矣。」

3.藕益大師《論語點睛》:「今人不知詩書禮,所以開口便俗。」

4.蘇軾《和董傳留別》:「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二、重點摘記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一)本章文意

1.「雅言」:古西周人的語言稱為雅言,所以雅言又稱正言,就是正統的語言,相當於現在的“國語“,或“標準語”,或者是普通話。

2.本章翻譯:孔子有說「普通話」的時候,如讀《詩》、《書》,行禮時,都說「普通話」。

3.其實,“雅言”不用翻譯,翻譯以後就沒有“雅”的味道了。

(二)雅言使經典的傳承「義全」

1.「雅」為正,雅言就是正言,「言正」才可以「義全」。「正」,一則代表正統、正規、正式,二則代表音正。

2.孔子是魯國人,平時講魯國話,但在誦讀或教授《詩》、《書》和行禮的時候都用雅言。可見孔子對古聖先賢經典的無比恭敬!

3.宋朝理學家周敦頤說:「文以載道」。雅言所詮釋的是古聖先賢千古不變的真理,如果不用雅言詮釋真理的話,真理在流傳過程中就會逐漸變味,甚至謬種流傳,貽害無窮。

4.李炳南老先生說:「言語有地方之殊,有時代之異,詩書等五經皆先王典法,讀音解義不能隨時隨地變遷,故讀詩書,宣禮儀,皆以雅言,不用土音,務須正言其本音,音正然後義全,縱遇君親師長之名,亦不可諱。民族之統一,文化之保存發揚,皆賴乎是。」(《論語講要》)

5.如果用讀音不一的地方語言,經典的傳承就不能做到「義全」,不能正確地傳述經典的根本意趣和內涵。平時我們對國君、尊長、師長的名字要避諱,不能直呼其名,但在讀《詩》、《書》等經典,在執禮的時候,就不用避諱。

(三)語文分「文言」與「語言」

1.中國的語言文字分為“文言”與“語言”兩種,即用文字表達的書面語言,一種是以音聲表達的的口頭語言,前者是“文言文”,又稱“古文”,後者是白話文。

2.上世紀初“五四”新文化運動,全盤否定中華傳統文化,以胡適、陳獨秀等為代表的學者掀起了一場浩大的白話文運動,使文言與語言慢慢合而為一。導致現代的中國人對文言文越來越陌生,只能敬而遠之,如果沒有經過正式的訓練,無法很正確、順暢地去閱讀它,從而對中華經典、中華文化的弘傳和發揚帶來了障礙。

3.李炳南老先生對文言文非常推崇,他說:「居今之世,論雅言者,必學文言,使無文言,則無雅言矣。」(《論語講要》)沒有文言文,就沒有雅言,也就沒有「正統的語言」。

4.據研究,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把語言與文字分開的國家。語言隨時緣而變化很快,有人總結約30年一個週期。而文言相對穩定,是不會有太大變化的。我們可以讀幾千年前的經典仍朗朗上口,而現代人再去讀古英文,基本是古董,不是專業人士無法閱讀。

(四)文言是打開經典寶藏的雅言

因此文言文才是打開經典寶藏的雅言,不可不學。孔子對雅言的推崇,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因為保持了這樣的一個文化傳統,才使得擁有五千年歷史的中華文明得以傳承並發揚光大,並在“中國夢”的指引下,中華文明再度向世界弘傳。

(五)網絡語言興起,雅言文言退衰

1.現在十分流行“網絡”語言。

2.百度“百科”有一個詞條:20 世紀90 年代誕生初,網蟲們為了提高網上聊天的效率或詼諧、逗樂等特定需要而採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語言。

21 世紀的10 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革新,這種語言形式在互聯網媒介的傳播中有了極快的發展。目前,網絡語言越來越成為人們網絡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要注意的是,部分網絡語言並不符合我們現代漢語的語法規定,因此並不具備教學意義,不能引進教學領域。

3.網絡語言,很多是故意利用諧音的方式,改變用詞,似乎有戲謔中國文字的感覺。弄得不好,會造成文字使用的混亂。現在我們在網絡交流中,出現錯別字,大家見怪不怪,就當之為網絡語言用了,沒有應有的敬畏。

4.網絡語言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雖然不提倡,但也不可以反對。但網絡語言不能正式進入正規的書面語言,就像上面詞條上說的,不能引進教學領域。否則就會造成中國文字的濫用、錯用,甚至混亂!

5.網絡語言的氾濫,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雅言”、“雅文化”,或者說經典文化的退衰,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六)以雅攝俗,俗無不是雅
1.與「雅」相對的是「俗」。俗為「習」,先民多穴居山谷,形成出習俗,即由老百姓長期實踐而形成的風俗、習慣。後人衍生解釋:“俗”字左邊一個“人”字,右邊一個“谷”字,人吃五穀雜糧即為俗,即食人間煙火者為“俗”。說到“俗”字,通常有貶義的成分,譬如說“俗不可耐”、“俗氣”、“粗俗”、“庸俗”等等。

2.其實俗並不完全是貶義的,它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雅言可以表達真理,但傳播真理,需要應機隨俗,故還需「俗」作為下手處。如果以「雅」攝「俗」,「俗」無不是「雅」,如無「雅」攝「俗」,「俗」就會變成下流,變成粗俗。「雅」無「俗」來表達,只能居廟堂而高高在上,不入山野尋常百姓家。

3.在物質與科技的時代,出現了許多流行音樂、通俗歌手。本來這些流行的、通俗的,能更好地契合我們普通人的愛好和情操,但如果沒有「雅」的內涵來攝持的話,流行就會變成流星,通俗就會變成粗俗。近兩年來,一些粗俗的綜藝節目、小品被叫停、下架就是這個原因。       

(七)結攝
1.「雅」的內涵在哪裡呢?一定在古今中外的經典中。
2.藕益大師說:「今人不知詩書禮,所以開口便俗。」
3.我們不要成為俗人,必須學習經典,修習經典,並在俗事中顯現「雅」的內涵。4.我們現在一起背讀《論語》,研討《論語》,修習《論語》,熏習久了,自然有論語的馨香,講起話來就會「口吐蓮花」,在不知不覺中受用經典,也在傳承經典!「腹有詩書氣自華」,物慾橫流的時代,俗也?雅也?開口便知。

論語 述而第七 第16章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白話>
孔子說:「再多加我幾年歲數,或者五年、或者十年,來學習《易經》,就可以沒有大過失了!」

<文義>
1.“加”: 也可解釋成“假”,給予的意思。
2.“易”: 指《易經》。(詳見4.)
3.“五十”:“五”與“十”斷句分開,五年、十年。
4.《易經》是中國哲學的根源,是伏羲氏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常期觀察的結果。他發現在無窮變化中有一不變的太極,由此生兩儀,兩儀再變生四象,四象演化為八卦。
經後人發揚詮釋,而有《連山易》(神農時代的《易》)、《歸藏易》(黃帝時代的《易》)、《周易》(周朝時期的《易》),前二者已經遺失、絕傳,所以通常所說的《易經》就指的是《周易》。
《周易》是周文王在羑(ㄧㄡˇ)里坐牢時,研究《易經》所作的結論。《周易》是中國哲學思想的淵藪,奠定了中國哲學的一些基本范疇,如“陰陽”,對中國人影響很大。

<思惟題綱>
1.多數學者認為,本章應是孔子在六十歲以後說的。請問一位六十多歲的成就者如此說,是怎樣的心境?請試著解讀孔子的心情。
2.為什麼 窮究透徹《易》,可以無大過呢?
3.您知道“韋編三絕”這個成語典故的來歷嗎?
4.本章孔子讀《易經》給了您什麼啟發?透過義理講解老師的引導後,再觀察自己得到了什麼啟示?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易•說卦》:「易」的內涵是:「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2.《論語•為政•4》子曰:「吾十又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3.《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
4.《朱熹•四書集注》:「學易,則明乎吉凶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故可以無大過。」
5.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學易方無大過,易其可不學乎?今有窮年讀易,而過終不寡者,其可稱學易乎?」
6.《易傳》:「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7.《七佛通戒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8.《古逸•六韜》:「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9.《論語•雍也•20》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智矣。」

二、重點摘記
 (一)“五十以學易”中的“五十”,三種解讀
1.“五十”是指夫子五十歲
(1)從文中推測,孔子說這話的時候,不到五十,可能是四十五、六歲, 然後加上幾年,就到了五十。這個“加”,可解釋成“假”。
這裡就存在一個問題,為什麼五十歲學《易》,可以無大過呢?
(2)《易•說卦》說“易”的內涵是:“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就是《易》能夠窮究天下萬物的根本道理,徹底洞明人類的心體自性,以達到改變人類命運的崇高目標,從而使人類行為與自然規律能夠和諧平衡、生生不息。
(3)《論語•為政•4》孔子說自己“五十而知天命”,所以說,孔子在“天命之年”讀“至命”之書《易》,就可以無大過。
(4)如此解釋,會有一個疑問,如果孔子在五十歲之前不讀《易》,那“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如何成立?

2.“五十”是“卒”字之誤
朱熹認為“卒與五十字相似而誤分也。”,故“五十”是“卒”字之誤,改為“卒以學易”。意思是給我幾年,全部精力用以學《易》的話,就不會犯大過。

3.“五十”是五年、十年
還有一種解釋,“五”與“十”斷句分開,變成五年、十年,意思是加我幾年,五年或十年,我可以把《易》窮究透徹,這樣就可以不犯大過。

(二)晚年的孔子仍像小學生謙卑好學
文字不管如何解釋,我們看到晚年的孔子還說,再給我些時間,我可以把《易》窮究透徹,可以不犯大過。這種對生命無法飽足,懷著一顆謙卑的心,永遠以小學生的態度學習的聖者,是非常值得我們敬仰的!能夠矗立於世界文化的頂峰、生命達到如此高度的聖者尚且如此,我們有什麼理由停止生命成長的腳步呢?

(三)孔子對《易》的熱愛和渴求
1.“韋編三絕”成語典故
第一件事,要知道“韋編三絕”成語典故的來歷。
(1)按照《史記 • 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就是說,孔子晚年特別喜歡讀《周易》,以至於“韋編三絕”。
(2)“韋”就是熟牛皮,古代在竹片上寫書,再用繩條把它串起來,這裡用的是熟牛皮做的皮條,把竹片編綴成冊。孔子非常勤奮地讀《易》書,致使編綴的皮條多次斷開,這個“三”,不是三次斷開,而是多次的意思。
(3)如果這樣讀《易》的話,就可以達到“彬彬”的狀態,“彬彬”就是“文質彬彬”當中的“彬彬”,意思是根本與枝葉都很茂盛,很圓滿。

2.《易傳》是孔子註解《周易》而作
第二件事情,就是孔子為《周易》作了一個非常有名的註解,就是《易傳》,總共有十篇,又稱《十翼》。
(1)典籍中記載,孔子“五十究《易》,作十翼。” “ 翼”是翅膀,有輔佐的意思,孔子對《易》作解釋,有助於我們對《易》的理解和昇華,甚至認為孔子作的《易傳》為易學的研究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2)孔子認為《易》中有“古之遺言”,所以他非常喜歡卦爻ㄧㄠˊ 辭,而不是占卜,重點是“觀其德義”,將《周易》由一部卜筮之書提升為包含天人之道的德義之學。
卜 筮 卜,以龜甲推斷吉凶。 筮,以蓍草推斷吉凶。 卜筮泛指占卜。

(四)讀了《易》就不會犯過嗎?
1.朱熹說:“學《易》,則明乎吉凶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
《易》被認為是群經之首,中華文化之本源。
《易》揭示了宇宙人生本來如此的道理,把隱藏在偶然事物中的必然規律明示出來,把隱藏於變化無常背後的陰陽五行規律揭示出來。

2.《易經》揭示的道理極其深刻,是暫時的趨吉避凶,還是從源頭上認識吉凶之因而取捨進退,是不同的人讀《易》悟出的不同道理。

3.《易經》從古至今分出很多流派,但無非有兩個方向:一則用於卜卦算命,趨吉避凶;二則用於明理,悟宇宙人生真理。而《易經》真正的內涵,卻是後者,前者只是副產品而已。

4.藕益大師說:“學《易》方無大過,《易》其可不學乎?今有窮年讀《易》,而過終不寡者,其可稱學《易》乎?”意思是,學了《易經》而過失不越來越少的人,不能說學了《易經》。

(五)世間萬事萬物皆有數---“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1.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儒釋道三家都認為,宇宙人生的運行和變化都是有規律的,即不管是天道還是人道,在重重疊疊、錯綜複雜的因緣背後都是有規律可循的。這個規律,易學上說是“數理”,就是“世間萬事萬物皆有數”。

2.孔子在《易傳》中說過一句家喻戶曉的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跟佛教中所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異曲同工。

3.但“數理”並不是被“數”束縛,而是在認識“數理”的基礎上,要掙脫我們的“命”被“陰陽五行”束縛的桎梏,真正做到“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4.說到這裡,我們可以揭開孔子說讀《易》可以不犯大過的秘密和本懷了。

(六)結論
1.《易》揭示宇宙人生的真相及運行規律
(1)對於《易經》,我們可以不必拘泥於是五十歲之前讀還是五十歲以後讀,在不同的年齡段對《易》的認識和體悟肯定是不一樣的。
(2)《易》揭示了一個人一生必須遵循的準則,告訴我們一生不犯過、少犯過的根本道理,就是你要相信天道,天道顯現在人,就是人道,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及運行規律。
(3)《易》其核心是告誡人們要敬畏天地,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現在不報,只是時機未到。

2.順應《易》的規律,可以趨吉避凶
(1)在現代社會,我們被眼前的物質、名利等等所紛擾,不能看清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敬畏天地。
(2)信奉“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3)人生順暢的時候,忘乎所以,可以隨心所欲去亂來;遇到不順的時候,求神問鬼,不反求諸己。
(4)古人云: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孔子又告誡我們:“敬鬼神而遠之”。自己不努力,鬼神幫不了你!
(5)總之,《易經》揭示了天命的運行規律,順應這個規律,可趨吉避凶。

3.孔子讀《易經》給我們的啟示---深信業果
根本的趨吉避凶,必須相信善惡果報,在每個當下,能夠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看護好自己的心念,多作善事,不幹違背天地良心的壞事、惡事,如此就能防心離過,如此就是命自我立。這就是孔子讀《易經》給我們的啟示!

論語 述而第七 第15章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白話>
孔子說:「吃粗糙的飯、喝白水,彎曲手臂當枕頭用,快樂就在其中啊!不合正義得到的財富及尊貴,對我來說,就像天上的浮雲一般。」

<文義解釋>
1.「飯」: 吃的意思。
2.「疏」: 粗的意思。疏食是便宜粗糙的穀類。
3.「曲肱」: 彎曲手臂。
4.「不義」: 指不合義的手段。
5.「浮雲」: 飄浮在天上的雲。

<思惟題綱>
1.孔子認為“疏食、飲水、曲肱”,可以樂在其中。請問:這表示孔子喜歡簡約的生活,排斥對富貴生活的追求嗎?
2.本章夫子說他安於貧困、樂在其中,雍也篇第6章提到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請問他們樂些什麼?
3.人離苦得樂的本能,會想要富貴,以跳脫貧困。但是富貴的求得,夫子的原則是什麼?對不義而得來的富與貴,夫子視之為什麼?
4.請問你會依憑什麼道理,說服自己「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5.生活中有物質的快樂和心靈的快樂,審視一下我追求這兩種快樂的現狀?以心靈為主、物質為輔嗎?我是否需要做調整?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朱熹•四書集注》:「非樂疏食飲水也,雖疏食飲水,不能改其樂也。」
2.《論語•雍也篇•9》:「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3.《中庸•14》:「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君子無入而不自得。」
4.《論語•里仁•5》:「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孝經•開宗明義章》:「立身行道,揚名於天下,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6.《論語•里仁•16》: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二、重點摘要 
 (原文)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一)文意 1.“疏”,有的解釋為素食的“素”,就是吃不到魚肉渾腥的,吃的是素的食物,有的解釋為粗疏的“粗”。就是很簡單的食物。
2.“肱”,胳膊。把胳膊彎下來當枕頭用,也能睡得好好的。
3.孔子說,過這種簡單而又平常的生活,也可樂在其中。通過不義的手段,就是不正當的手段,而得來的富貴,如浮雲般,虛幻不實,聚散不定。

(二)本章傳達出古聖先賢不可企及的生命高度
讀到這一章,感覺古聖先賢所傳承的文化,有一種不可企及的生命高度,不為貧窮所困,不為富貴所累,“懷抱著離塵的高操,囑咐悠遠的諦理。”他們對生命的態度灑脫自在,對正理的抉擇,毫不含糊、擲地有聲。錢穆先生說:“本章風情高邈,可當一首散文詩讀。學者惟當心領神會,不煩多生理解”。

(三)一起來思考三個問題
【思考題一】:孔子是否喜歡過貧窮簡單的生活,不喜歡大富大貴?
孔子認為“疏食、飲水、曲肱”,可以樂在其中。是否表明孔子喜歡簡約的生活,而排斥對富貴生活的追求?
1.對窮困與富貴的看法上,現在比較流行的是:“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是說,有錢不一定快樂,沒有錢一定不快樂。當然這個錢可以包括富與貴兩者。這樣的說法,大家認同嗎?
2.當我們糾纏於貧窮與富貴能否得到快樂時,其實這種思維方式本身就是一種方向性錯誤。
3.貧窮和富貴是我們要面對的兩種相對的外境,我們追求快樂往往在外境上去尋找思維,其實是沒有出路的。
4.朱熹引用程子的註釋:“非樂疏食飲水也,雖疏食飲水,不能改其樂也”。就是說,不是喜歡疏食飲水本身,而是疏食飲水不能改變我們內心的快樂。
5.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也篇•9》)強調的外境動搖、改變不了內心的快樂。
6.外境,不僅包括貧窮,還包括富貴。這兩種其實就包括了所有順的境界和逆的境界,它們都可以動搖我們內心的見解與快樂。
7.真正的快樂來自我們的內心,是精神成長的快樂。孔子對富貴與貧窮,或者是說對生命的態度,如同《中庸•14》上說:“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君子無入而不自得。”不管你面對何種境界,如果本來就是富貴的,就在富貴之上行道,如果本來就是貧賤的,就在貧賤之上行道,君子沒有一種境界不可行道,沒有一種境界不自在,不快樂的。

【思考題二】:既然是否快樂與貧賤、富貴等外境無關,那麼我們是否要努力去追求富貴?
1.孔子曾經說過:“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論語•里仁•5》)
2.富與貴是一種外在的快樂,雖然不究竟,甚至如浮雲般,但可以獲得眼前短暫的安樂,故人人想得到它。
3.對於一個追求仁德的君子,要不要追求富與貴呢?
孔子及其弟子在一生的行道過程中,都一直謀求做官,假借權貴,推行仁政。
如果沒有子貢等弟子提供必要的錢物,孔子及弟子們的周遊列國,遊說政治主張,播散儒家文化的種子,也不可能實現。
4.中華傳統文化中歷來把“內聖外王”、“有德有位”視為完美。《孝經》中,孔子把最究竟的孝道,也安立為:“立身行道,揚名於天下,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孝經•開宗明義章》)
5.對於一個一心利他的仁者,越富越貴越好,名聲越大越好!因為他所得到的富與貴不是用來自己受用,而是用來利益一切人的。
6.但求富求貴,必須以其道得之,且向內去求,而不是向外去求,追求內心仁德的完美。如此求法,才可以求得。
7.孔子曾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16》)其實是義還是利都是我們內心所趨向的目標。如果求義的話,利也會變成義,結果是義利雙收;如果求利的話,義也會變成利,即使得到的利也是僥倖而得,聚散無常,最終義利俱失。故“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枉自為小人。”

【思考題三】:在我們經驗中,不義而求得富貴的很多,而道德高尚的人反而窮困潦倒。是富貴還是貧困,難道是偶然而沒原因的嗎?
1.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非常努力,畢生求富貴,但做什麼虧什麼;有些人隨便做什麼,就賺什麼。
2.甚至有人通過偷、搶等不擇手段也能得到富貴而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而有的好人卻沒有好報,或窮困或短命。
3.儒家承認有“天命”
4.如何去理解這些現象呢?其實儒家承認有“天命”,即過去所作的善與惡,會決定你現在和以後的命運。
5.“天命”不是不可動搖,一個極善極惡的人,就會使得今生的命運有可能發生改變。
6. 如果以前你做了、累積了很多善事,甚至是祖上積的福德,那麼今生不管做什麼都可以求得富貴。
7.命中本來有的富貴為什麼要通過不義的手段去求得呢?通過正當途徑也能得到。這就是小人枉自為小人的道理。
8.正當途徑,就是要合理合法合道去求,因為合理合法合道去求,今生的富貴,就會不斷延續,甚至可以惠及子孫。以不義的手段求得的富貴,其惡果遲早要顯現。
9.故孔子對這樣的富貴視如為浮雲。

(四)總結
1.現代社會,物質為主,精神為輔,故苦多樂少。本章孔子為我們揭示生命快樂的真相。
2.世界上最富貴的人,不一定是錢財和名位最多最高的人,而是對名和利最自在的人,能夠安於貧窮、富貴的人。
3.世界上最貧窮的人,是被名利綁住,對名和利最不自在的人。
4.合理合法地去求富求貴,求得的富貴是行道、利他的工具,這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精神財富。
5.通過不義手段,求得的富貴,如浮雲般聚散無常,不僅不能帶給你快樂,而且綁住了你生命騰飛的翅膀!
6.感恩聖賢的教誨,在紛紛擾擾的時代,它是照亮我們生命的明燈!

論語 述而第七 第14章-2

曰:「古之賢人也。」 曰:「怨乎?」 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白話>孔子說:「他們兩位是古代的賢人。」子貢又問:「他們心中有怨悔嗎?」孔子說:「他們追求仁德而得到仁德,又有什麼怨悔的呢?」子貢出來以後說:「老師是不會幫助衛君的。」

<文義>
1.怨:猶悔也。
2.為:去聲。猶助也

<思惟題綱>
1. 子貢問:「怨乎?」,是指伯夷、叔齊心中怨什麼呢?
2. 伯夷、叔齊「求仁而得仁」,甚至因此而失去生命,為何心中能做到無怨無悔呢?
3. 孔子曾說:「亂邦不居,危邦不入」,衛國父子爭國,孔子為什麼還停留在衛國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李炳南《論語講要》「子貢又問,夷、齊有怨乎?怨者,意指伯夷怨父,叔齊怨兄也。」
2.老子《道德經•81》「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3.《論語•里仁•5》「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4.《論語•泰伯•1》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5.何晏《論語集解》孔曰:「夷齊讓國遠去,終於餓死,故問怨乎。以讓為仁,豈怨乎?」鄭曰「父子爭國,惡行也。孔子以伯夷、叔齊為賢且仁,故知不助衛君明矣。」
6.《論語•子罕•29》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7.《周易-革卦-彖辭》中說:「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8.《孟子梁惠王下》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於傳有之。」曰:「臣弒其君可乎?」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
9.《論語•泰伯•13》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10.《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二、重點摘記

1.孔子認為伯夷、叔齊是兩位賢者
伯夷、叔齊兩位賢者,孔子非常讚歎這兩個人。孔子對武王也是讚嘆得五體投地。他說文王、武王、周公是聖人,伯夷、叔齊也是賢人,能有這樣的氣節。所以子貢來問孔子說:「伯夷、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問問孔老夫子的意見,聽聽老師對這兩個人的看法。老師說:「古之賢人也。」這是孔老夫子的回答。
2.「怨乎?」是怨什麼?
子貢又問:「曰:怨乎?」這個「怨」是指伯夷、叔齊他們有沒有什麼好抱怨的?按照《雪公講要》裡說:「怨」者,意指伯夷怨父,叔齊怨兄也。所以子貢就問:「伯夷有沒有怨他的父親?叔齊有沒有怨他的兄長伯夷?」大概這個怨是因為父親指定叔齊做國君,伯夷會不會怨他的父親,伯夷自己不肯做國君就跑掉了;叔齊呢,有沒有怨他的兄長?就是這個意思。

3.伯夷、叔齊「求仁而得仁」
孔子再答,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孔子回答子貢說:「這兩個人,伯夷、叔齊所求的是仁道,已經求仁而得仁,他們已經得到仁的境界了,又有什麼好怨的呢?」求仁得仁者:
(1)伯夷能順父親,孝也,孝悌是人之本。伯夷是兄長,他能夠孝順自己的父親,父親的意思是能夠把王位傳給叔齊,所以他就以父親的志向為自己的志向,力主讓叔齊繼位,這是孝。
(2)叔齊能恭其兄,悌也。叔齊他是長者先,幼者後。讓兄長去繼位,自己不願意繼位,不敢跳到兄長之上做兄長的君,讓兄長稱臣,他不願意這麼做,這是悌道,對於兄長的恭敬。
(3)一個是孝,一個是悌。孝悌乃仁之本也,這兩個人都得到了仁。

4.聖人,為而不爭
(1)伯夷、叔齊兄弟讓國,孔子讚為求仁得仁,可知孔子講求相讓,而非相爭。
(2)《道德經》上講:「聖人,為而不爭。」這是講究上善若水。水,就是善利萬物而不爭。別人不願去的地方,他去,別人需要爭的地方,他讓。水是從高處往低處流,高處是人之所爭,低處是人之所厭惡。水反其道而行之,它不爭,這是聖德。
(3)老子、孔子都講「讓而不爭」,所以孔子讚歎伯夷、叔齊以國相讓。這個是仁,他能不爭,他就得到了仁。仁不用爭,你能夠讓,就可以得到。

5.從孔子的回答中,體會聖人的境界
(1)從孔子的回答中,我們能夠體會到孔子念念不離仁、不違仁。真正是「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隨時弟子來問他,他回答的全部都是仁道。
(2)子貢是代我們發問,這一問,我們就能夠了解聖人的心境是怎麼樣的。子貢也明白,就出來跟冉有說:「夫子不為也。」咱們的老師啊,不會去幫助衛君。為什麼?已經很明顯,夫子講的是讓——以國相讓,現在衛君父子爭國,孔子會幫助他們嗎?誰都不會幫。所以「夫子不為也。」他就不會去幫助輒。
(3)在孔子的心念當中,能讓是君子或賢者的美德,尤其是讓國、讓天下的行為。《泰伯第八》中,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就是孔子推崇「讓」的另外一個例子。《論語集解》裡面講,「鄭玄曰:父子爭國,惡行也。孔子以伯夷、叔齊為賢且仁,故知不助衛君,明也。」這也就明白了「父子爭國是惡行」。這也是鄭康成的批註中講到,爭國就是爭利,爭利忘義,這是惡行。
(4)父子之義是天性、是天經地義,不能爭,要爭就是損德,是大惡。孔子講伯夷、叔齊是賢者,求仁而得仁,子貢也就明白孔子絕對不會去幫助衛君,幫助衛君就是幫助惡行。

6.衛國父子爭國,孔子為什麼還停留在衛國
(1)前面我們提到,衛君和他的父親其實不是爭國,都是被外力所挾持,他們是當了傀儡。如果他們倆真的是不仁不義,當父親的不像父親,當兒子的不像兒子,父不父,子不子,這是無道,那孔子肯定就會離開衛國,他絕對不會住在一個無道的國家。
(2)聖人都很有智慧,他所選擇的一定是有道有仁,至少是希望能有機會恢復道、恢復仁,如果沒有這樣的機會,聖人就會離開。孔子沒有離開衛國,但又沒有幫助衛軍,這是孔子的仁愛和慈悲。
(3)夫子留在衛國,用心地看局勢發展,希望找機會幫助這個國家恢復道德仁義,還有禮。這是真正想幫助衛國,幫助息爭免禍,平息戰爭,減免禍害。如果國君無道,那人民就會遭殃。

7.「通權達變」---學問的最高的境界
(1)學問有四個境界
孔子說:「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以適道,未可與立;可以立,未可與權。」這句話讓我們知道學問有四個境界:第一是學習;第二是要力行、去實踐;第三是在力行過程當中,對原則牢牢把握、如如不動;第四個最高的境界——還要懂得通權達變、開智慧,不能太呆板。
(2)「湯武革命」是通權達變
伯夷、叔齊雖然是孔子所讚許的仁人,他們卻以武王伐紂為不仁不孝,屬於以暴制暴的行為。而孔子對此事,與伯夷、叔齊的觀點相反。夫子在《周易-革卦-彖辭》中說:「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孟子更是對武王伐紂大加讚許,認為武王伐紂是「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是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是大仁、是大義、是為天下人申張正義。紂王當時已經君不君,是一個惡人,他已經沒有資格做君,於是武王領兵伐紂是民心所向,這不是他自己要的,是人民所向,是人民的嚮往,這就是可立可權。
(3)夫子的境界已經超越伯夷、叔齊
我們再看夫子,他的境界已經超越伯夷、叔齊,達到武王的境界。伯夷、叔齊是可立、不可以權。夫子在這裡,你看他沒有離開衛國,是他能夠行權方便,不是為自己的節操而已,真正把我全部放下。如果為自己的名聲、個人安危,看到這樣的國家,他一定是「亂邦不居,危邦不入」,趕緊離開。可是夫子看到他的存在,對衛國息爭免禍帶來幫助。他為的是衛國計,不是為自身名節,毫不為自己考慮,只為人民考慮,那怕是損害自己的名節也勇於承擔,絕不會為矜惜名節不敢去做。

8.「求仁得仁」是大孝,故無怨
孔子回答「求仁得仁」,伯夷、叔齊求的是仁,聖人的境界,那是大孝的境界。《孝經》上講:「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最高的孝的境界是立身、行道、得仁,這是至孝。這個孝不是對自己一家而言,是對全天下而言,是天下乃至後世立一個榜樣,是大孝。真正的大孝就是這樣,要立身行道成聖成賢,普利天下一切百姓,這叫大孝。《孝經》上講的就是最終極的孝。伯夷、叔齊所求的就是這個境界,所以他心中又有什麼可以懊悔的呢?又有什麼可以怨呢?所以「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講的就是這樣一個心境。

9.總結:
今天學習這一章節,從子貢和夫子一唱一答中體悟到言語之妙,把大道理都給我們披露出來。
(1)孔子身在衛國,雖然衛君做得不如法,但是孔子存心厚道,在這裡他是屬於臣子的身份,不評論君王是真正的厚道。
(2)所以子貢非常會問,問得很巧妙,夫子也答得非常巧妙。這師弟之間一唱一和都是在教化我們,同時也是給弟子們不言之教,教化世人不要計較得失,不要計較生死。在這份妙問妙答的默契中,我們仔細品讀,深入了解夫子的存心,逐步去體會聖賢求仁得仁的志向,那種大公無私的境界。

論語 述而第七 第14章-1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

<白話>

冉有請問子貢: 「老師會幫衛國的國君嗎 ? 」子貢說 : 「 好的;我去請問老師 。」子貢進入屋內,問老師
「伯夷﹑叔齊,是怎樣的人?」

<文義>

1. 「為」: 幫助。
2. 「衛君」: 衛國國君,當時是衛出公, 名輒,衛靈公的孫子。
3. 「諾」: 表示同意。
4. 「伯夷、叔齊」: 古代賢者,商紂王(西元前1075~1046)的諸侯國-孤竹國國君的兩個兒子。

<思惟題綱>

1.冉有為什麼請問子貢,而沒有請問其他同門弟子「夫子為衛君乎」?

2.對冉有的提問,子貢回應:「諾,吾將問之。」,為什麼?

3.子貢進去問老師:「伯夷﹑叔齊,何人也?」,而不是直接問:「夫子為衛君乎?」,為什麼?

4.夫子師徒三人精彩的互動,換作你是其中的一位,你會如何提問?如何回答?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論語•子路篇•9》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二、重點摘要

(原文)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一)文意
孔門弟子冉有向子貢打聽,老師是否準備幫助衛國的國君呢?子貢就主動幫助來問孔子,但他的問題卻是“伯夷、叔齊何人也?”並在得到孔老夫子的回答之後,斷定孔子不會幫助衛君。

【提問】
會有一個疑問,子貢的問題並非冉有的問題,他是如何得出冉有想知道的答案呢?換句話講,子貢的結論可靠嗎?

(二) 孔子三次到衛國,不同局勢不同心境
孔子的一生,三次來到衛國,前兩次是衛靈公在位時。

【第一次】
《論語•子路篇•9》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孔子當時充滿了理想和信心。

【第二次】
第二次赴衛,就出了問題,先是“子見南子”所帶來的種種困擾,後來又遇到衛靈公問兵陣之事,遂辭行。孔子甚至認為衛靈公是一個無道之人。

【第三次】
本章就發生在孔子第三次入衛時。

1.當時歷史背景

(1)衛靈公的兒子叫蒯聵,跟衛靈公的妃子南子有怨,因為涉嫌謀殺南子未遂,離開了衛國。

(2)南子名聲不太好,但衛靈公卻非常寵愛她,對她言聽計從,大臣們都敢怒不敢言。衛靈公去世以後,南子就說:“衛靈公有遺命,要立公子郢來做國君。”

(3)當時郢就堅決推辭,說有輒在。輒,是蒯聵的兒子,也就是衛靈公的孫子。於是,衛國人就立輒為國君。

(4)這時,晉國的趙鞅領兵來幫助蒯聵回衛國,要把國君的位置奪回來。實際上晉國也有自己的打算,趙鞅是另有企圖,其實就是挾持蒯聵入侵衛國。

(5)當時齊景公因為跟晉國有矛盾,所以他又出兵來幫助衛國防範,不讓蒯聵回國,結果蒯聵也只能夠離開了。

(6)這個典故就是蒯聵和他的兒子輒,父子爭位的背景,實際上兩個人都是傀儡,都沒有實權。當父親的被晉國所挾持,他的兒子雖然被立了國君,但也是被人推上去當傀儡的,所以兩個人都是受人挾制。

2.孔子為何留在衛國,弟子不解請問子貢

(1)孔子在衛國受到衛君特別的禮遇,在這種狀況下,國家動盪不安,孔子居然留在衛國,弟子就會感到疑惑,老師不是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嗎?夫子是不是有意要幫助衛君呢?

(2)按照一般弟子們的想法,衛國現在是屬於父子相爭,嚴重違禮,此時孔子留在衛國,是否有想法,幫助輒抵抗他的父親回國。弟子們有這種疑惑確實難免,冉有不知道孔子怎麼想,但又不敢直接問,這問題很敏感,所以就私下地請教子貢。

3.子貢投石問路,問夫子:伯夷、叔齊何人也?

(1)冉有和子貢都是很有政治韜略,對政事特別關心。可是他們雖然懂政治,但是跟夫子的境界相比,還差了一大截,還是琢磨不透聖人的心意。

(2)子貢比冉有會說話,孔門四科當中,冉有是政事第一,行兵打仗、管理國家,都很拿手;子貢是言語第一,是外交人才,很有口才,問話懂得投石問路。子貢答應冉有,說:好吧,我去問問夫子。

(3)所以“入曰”,他就進到夫子的房間問夫子,不是直接問,而是問歷史人物,“伯夷、叔齊何人也?”

(四)伯夷、叔齊何人也?

1.伯夷和叔齊,都是古代的賢者,在商朝末年,商紂王的諸侯-孤竹國國君的兩個兒子。

2.孤竹國國君有三個兒子,當時國君特別想立小兒子叔齊,請他到時候繼位。結果父親去世以後,叔齊很賢良,雖然他知道父親有意立他為國君,可是因為自己的長兄在,他不忍心得到這個君位,所以就讓給長子伯夷,他說:“按照禮數,長子應該繼位,我是小的,不能繼位”。這是以國相讓,真正的君子。

3.伯夷也是一位很難得的賢者,他說:“這是父親的旨意呀,要立你為君,你就應當承擔。”他為了成全父親的遺命,讓叔齊當國君,自己就跑掉了。結果叔齊看到大哥伯夷跑掉了,他自己也跑掉,他說“我不能夠行不義。”最後沒辦法,國人就把老二立為孤竹國的國君。

4.伯夷、叔齊後來聽說武王要率領各路諸侯,進軍討伐商紂,連忙跑來武王軍中,拉住武王的馬疆繩,勸諫阻止。武王伐紂,是替天行道,自然不為所動,繼續進軍。武王平定殷的禍亂之後,天下人都歸順周國,伯夷、叔齊認為這很可恥,堅守氣節,不吃周朝的糧食,隱居在首陽山中,採野菜果腹,最後餓死在首陽山上。

論語 述而第七 第13章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論語•述而•13》

<白話>
孔夫子在齊國,聽了舜的韶樂,心專在樂上,三個月不知肉的滋味。隨說道:「沒有想到,韶樂美到如此境界啊!」

<文義>
1.「韶」:舜王之樂。
2.「在齊聞韶」:舜之後,韶樂在陳,春秋時,陳公子奔齊,齊乃有韶樂。
3.「不知肉味」:蓋心一於是而不及乎他(肉)也。
4.「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言韶樂之美,非計度所及也。誠之至,感之深也。

<思惟題綱>
1.請問孔夫子如何讚嘆韶樂?(八佾第三第25章)
2.本章呈現夫子感通韶樂之美、樂在其中。夫子不只喜歡音樂而且通達音樂,何以見得?(八佾第三第23章)
3.六藝-禮樂射禦書數,樂排在第二位,夫子非常重視音樂教育,為什麼?
4.在學習心法修心的路上,我如何善用音樂的力道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年三十五……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
2.《漢書•禮樂志》:「夫樂本情性,浹肌膚而臧骨髓,雖經乎千載,其遺風餘烈尚猶不絕。至春秋時,陳公子完奔齊。陳,舜之後,《韶》樂存焉。」
3.《論語•雍也•1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論語•八佾•23》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
5.《論語•述而•18》:「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6.《論語•泰伯•8》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7.《論語•八佾•25》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
8.《論語•衛靈公•10》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
9.《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10.王國維《人間詞話》:「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二、重點摘記

(一)本章文義
1.字義:「齊」,齊國;「韶」,舜時的古樂曲名;「不圖」就是不意,沒有想到過。
2.文義:孔子到了齊國,聽聞了韶樂,津津有味於其中,很長時間忘卻了肉的滋味,並由衷地讚歎:「我沒有想到啊,韶樂之美有到如此境界啊!」

(二)齊國為何有韶樂?
1.《史記• 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年三十五,適齊,聞韶樂,學之。」 孔子三十五歲的時候,周遊到齊國聽聞並學習了韶樂。
2.為什麼在齊能聽到韶樂呢?歷史考據,《漢書• 禮樂志》記載,舜帝的後人俸於陳國,春秋時期陳國的公子,陳敬仲逃到齊國,所以把韶樂帶到了齊。

(三)「三月不知肉味」樂在其中、何等忘我!
1.孔子門人記錄,夫子聞韶樂津津有味,完全樂在其中,達到" 三月不知肉味" 的狀態。用“ 不知肉味” 來形容孔子的專注投入,看似平常,實則寓意甚深。
2.現在的人,尤其年輕人,也許覺得不吃肉沒什麼,山珍海味都吃遍了,吃點素也很好。孰不知在孔子那個時代,肉是很難才吃到的。
3.我記得我們小時候,八十年代初的時候,家裡也是很難得,半個月或者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重要的節假日才有可能吃一次肉。大家去買肉,還是盡量挑肥肉。肥肉有油水啊,會用在炒菜之前擦鍋底用。用完了之後呢,下次還能繼續用,用到沒有肥油為止。那個時候想到吃肉啊,口水就是直流的感覺。比我們年長的,都能理解到“ 三月不知肉味”是多麼的難得!
4.進而體會到夫子對於韶樂,那是何等地沉浸、何等地樂在其中、何等的忘我的境界。那為什麼韶樂能美到讓夫子如此欲罷不能呢?我們從三個層次去理解。


(四)第一個層次:從「樂的魅力」理解
1.孔子是大音樂家
從音樂本身的魅力、感染力來看。孔子是一個大音樂家,對於音樂一定是相當的通達,也是相當的愛好。
《雍也•1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八佾•23》孔子與魯太師討論音樂,說「樂其可知也」,音樂這件事情我可以說我知道。聖人自然不會無端的自詡,孔子果然幾句話將音樂闡述的非常清晰。他說:「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繳如也,繹如也,以成。」
所以,孔子既然對於音樂能達到如此通達的境界,他一定是音樂的樂之者,樂在其中。

2.孔子學琴,精益求精
孔子拜師襄子為師,學習彈奏古琴。師襄子教孔子一個曲目,過些時日,師襄子聽孔子彈琴覺得不錯,說「夫子,可以進矣。」 就是說你可以彈別的曲子了。孔子卻說:「我雖然可以熟練彈奏,卻還沒有通達樂曲的理數,我還要繼續彈奏。」又過了些時日,師襄子又對孔子說:「夫子,可以進矣。」孔子說:「我雖然懂得了樂理,但是還沒有領悟到這個曲子裡的意境。」就這樣,孔子繼續反覆彈奏,一絲不苟,不斷地深入,直到有一天,孔子興奮地對老師說:「我知道了,這是讚揚文王美德的曲子! 」 師襄子大為驚嘆說:「這首曲子的名字就是《文王操》。」

3.省思自我的為學態度
(1)每次讀到這個典故都很受觸動,孔子「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論語•述而•18》)的為學的境界,真是讓人嘆為觀止,無比的敬仰。
(2)想想我們平時學習或者做事,常常是應付了之,很少做到一件事可以盡心盡力。當結果不如意的時候,又總能找到種種的理由去抱怨,抱怨時機不對呀,抱怨生不逢地呀,抱怨家人沒有給予支持啊,抱怨搭檔不給力啊,抱怨朋友沒有盡心幫忙啊,總之是抱怨天抱怨地就是不找自己的原因,不問自己真的努力了嗎?真的盡力了嗎?

4.小故事大啟發-我盡力了嗎?
想起一個故事,說一個父親和七歲的小兒子在土堆邊玩。父親對兒子說:「我們做一個遊戲好不好,你把這塊大石頭搬到山坡的最上面,我就可以滿足你一個願望。我知道這對你來說有一些難,但我的要求是你要想盡一切辦法,用盡你的全力,好不好?」 小孩子受到激勵就很高興的答應了。
很明顯,石頭的重量超出了小孩子的能力範圍。小孩子試了幾次都沒有搬動,於是就改為推,推到一半的時候,小孩子力氣用的差不多了,石頭滾下來。小孩並沒有放棄,再一次推著石頭往山坡上走,但是同樣的結局又出現了,又是推到一半石頭再一次滾下來。反覆好多次,小孩終於沒有力氣了,喘著粗氣放棄了努力,對父親說:「爸爸我已經用盡全力了,沒勁兒了。」父親問小孩,說:「兒子,你真的用盡全力了嗎?如果你真的用盡全力了,為什麼我就站在這邊這麼久,你都不請我幫忙呢?」
故事很短,但是寓意很深。每次我們在面臨困難的時候,都說自己盡努力了,盡力了,沒有辦法了,不可能做得再好了。讀了孔子學琴的典故,對比自己學習和做事的狀態,我們還能說我們盡力了嗎?

(五)第二個層次:從「樂的功效」理解
1.樂 在六藝居第二位
禮、樂、射、禦、書、數,六藝中,樂排在禮之後,居第二位。孔子對於禮樂都很重視,所謂「以禮治身,以樂治心。」《泰伯•8》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2.樂能教化人心了無痕
《孝經》裡也講到“ 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 可見孔子對於音樂在教化人心、移風易俗中的作用是極為推崇的。音樂對於人心的影響,它本身就像春風化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感覺。我的關愛教育老師曾經說過,教育的過程最高的境界,就是教育無痕,讓被教育者,不要感覺到他是在被教育,讓學生呢,沒有被教育的掙扎感。這是我們從事教育的人,應該努力的方向、應該追求的境界。
3.樂是最美好的教育
孔子對於音樂如此的投入與專注,想必不只是愛好而已。因為音樂,不只是單純的樂曲,它流淌出來的是心靈的聲音。美好的音樂,本身就是最美好的教育。遇到如此美妙的音樂,就是遇到了一種最好的教化人心的方式。孔子這樣一位大教育家豈能不高興忘懷呢?
對韶樂的推崇與歡喜,孔子完全是溢於言表的。
《論語•八佾•25》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盡美盡善,那已經是無以復加的最高評價了。
4.韶樂可以治國安邦
《論語•衛靈公•10》顏淵問孔子治國之道,孔子特別講到“ 樂則韶舞” ,意思是說治理國家應該用韶樂和舞樂,可見孔子把韶樂已經提到了一個治國安邦的高度,怎能不歡喜!

(六)第三個層次:從「韶樂的境界」理解
1.韶樂流露出來的是聖人的心續
聞到韶樂,孔子由衷地讚歎:「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孔子為什麼對韶樂如此推崇呢?孔子推崇讚歎的是韶樂所傳遞出來的內涵與境界。這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呢?
在舜的時代,天下為公,大道之行,人們所做所為皆是從純淨的本心本性流露出來的,無欲無求,無我無私,清清淨淨。
2.夫子的心靈與韶樂相應-法喜充滿
韶樂流露出來的是聖人的心續,完全與夫子的心靈相應。我們沒有入這個境界,當然是沒有辦法體會到這種意境。但是孔子聽懂了,他達到了那個境界,他得到了舜王聖人的心境。所以他內心無比的歡喜、無比的快樂,這種心與心融通的美妙境界,超於世間一切的美好,難以表達。我們藉用佛家的一個詞來形容就是法喜充滿。這種快樂決不是從外面可以獲得的,它一定是內心深處的快樂。

(七)結攝
最後想起王國維先生的一句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頗有些孔子“ 三月不知肉味“ 的意境,作為本章的結語,與大家共勉。

論語 述而第七 第12章

子之所慎:齊、戰、疾。

<白話>
孔子所慎重的三件事:齋戒、戰事以及疾病。
<文義>
1.「慎」:謹慎,慎重。
2.「齊」:同「齋」字,齋戒。使不齊整的言行及思想齊整起來。
3.「戰」:戰爭。打戰為了保護國家,不是侵略。
3.「疾」:長病。指疾病。

<思惟題綱>
1. 您所慎重的三件事和孔子有何異同呢?
2. 為什麼君子總是在祭祀之前齋戒?
3. 為什麼孔子曾經說過“我戰則克,祭則受福,蓋得其道。”?
4. 為甚麼心不正,則容易招致、招感疾病?何謂心不正?
5. 孔子所慎重的三件事,為什麼把“齋”放在首位呢?
<義理解釋>  約14分鐘

一、引用經文
1.《禮記.祭統》:“及時將祭,君子乃齋。”
2.《論語.八佾.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3.《禮記》:「故散齋七日以定之。」
4.《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5.《皇疏》:「齊之言齊也。人心有欲,散漫不齊,故將接神,先自寧靜,變食遷坐,以自齊潔也。時人漫神,故於齊不慎,而孔子慎之也。」
6.《論語.鄉黨.7》:齊,必有明衣,布。齊必變食,居必遷坐。
7.《論語.八佾.10》子曰:「諦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8.《周易》:「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9.《菜根譚》:「自天子以至於庶人,未有無所畏懼而不亡者。」
10.《論語.季氏.1》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
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完整原文,請自行參閱論語。)
11.《雪公講要》:「王道不侵人,但禦人之入侵,故不免於戰。」
12.《論語.述而.10》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13.《禮記.禮器》:「我戰則克,祭則受福,蓋得其道。」
14.《史記.孔子世家》:
「定公與齊侯會於夾谷,孔子攝相事。曰:「臣聞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古者諸侯并出疆,必具官以從。請具左右司馬。」定公從之。…..」(夾谷會盟)
「定公十三年(前497)夏,孔子言於定公曰,臣無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為季氏宰,將墮三都。……」(墮三都)
15.《孝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16.《論語.為政.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17.《曲禮》:「醫不三世,不服其藥。」
18.《論語.述而.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19.《大學》:「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20.《尚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21《論語.學而.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22.《論語.八佾.15》:「子入太廟,每事問。」
23.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補註】齋是禍福關。戰是存亡關。疾是生死關。聖人所為慎者。願眾生修福而免禍。弭戰而損疾也。

二、重點摘記
(一)本章消文
“齊”,齋戒的意思。“戰”,指戰爭。“疾”,指疾病。“慎”,謹慎、慎重。文意是說,孔子所慎重的三件事:齋戒、戰爭、疾病。

(二)「齋」齋戒
1.齋戒的目的
《禮記·祭統》:“及時將祭,君子乃齋。”是說:古人每逢祭祀的時候,君子總是在祭祀之前做一件事——齋戒。
齋戒的目的,是讓自己的心清淨下來,能夠與天、地、鬼神感通。至誠才能感通,如果沒有齋戒,那個心是浮躁的,妄念是止不住的。心不清淨,那是沒有辦法感通的。
所以孔子教我們“祭神如神在”。那是什麼呢?要極其的恭敬,就是至誠心的表露。齋戒,就是至誠恭敬。
《禮記》裡還講到:“故散齋七日以定之。”這是講七日齋戒,人能夠清心寡欲七天,心就很容易得定。
所謂“知止而後有定”,人心得了定,他就容易有智慧,有智慧就可以感通天地神明。

2. 齋戒的方法
《皇疏》講到齋戒的方法,是“變食遷坐”。變食,是指飲食要改變,比如說少食,吃素,戒酒。遷坐,就是講起居坐臥要收攝,不能放逸、懶散。

孔子那個時代,像“諦祭”這樣的大典,都已經只有形式,缺少內涵。《八佾》裡說,“子曰:'諦,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孔子對於當時諦祭的那個儀式啊,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八佾第10章)
為什麼呢?因為沒有至誠恭敬心。沒有至誠恭敬,這樣的祭祀就等同於沒有祭祀,甚至於是褻瀆天地神明,反而招來災禍。所以在祭祀之前,通過這樣齋戒的方式,讓自心寧靜,極為重要。
只有在內心清明的狀態,祭祀天地祖宗,才能夠達到“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的效果。這個“合”,就是契合、感通。如何才能契合、感通呢?必須是自己的身心都相當清淨,這才能夠合得上。所以齋戒這件事,不可不做,不可不慎重做。

3.現代人對傳統文化無知的表現
現代人追求自由,追求個性,很多人崇尚無神論,天不怕地不怕,不該做的事,什麼都敢做,什麼都能做;該做的事呢,不屑去做。
很多人就把祭祀看成是迷信,不屑去做,至於祭祀之前的齋戒呢,更是無從談起,即使有祭祀,也是走走形式而已。其實,這是我們對傳統文化無知的表現,是我們對天地、對自然、對先祖,缺少恭敬、敬畏之心。結果呢人心離逝,世風日下,受損害的還是我們自己。
《菜根譚》裡講:“自天子以至於庶人,未有無所畏懼而不亡者。”就是說:如果沒有畏懼心,不管你是天子還是百姓,最終的結果,就是滅亡。

(三)「戰」戰爭
1.王道不侵人,但禦人入侵
戰爭這件事事關重大,關乎萬眾生死,國家存亡,所以必須慎重對待。
首先,對戰爭的發動、參與戰爭,孔子非常謹慎。他特別反對欺負弱小的不義戰爭。在《論語·季氏》裡孔子就堅決反對季氏伐顓臾,可以看出孔子對於正義和非正義戰爭的態度鮮明。孔子講的是王道,王道是不會侵略別人,他只會抵禦侵略,就是所謂的“保衛戰”、“自衛還擊戰”。“王道不侵人,但禦人之入侵,故不免於戰。”像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那就是“禦人於入侵”的自衛還擊戰,是正義之戰,不得已而用的戰爭。孔子當年在世的時候,和他的弟子也都參與過戰爭,那些都是捍衛國家利益,保護人民百姓的戰爭。

2.面對戰爭要有畏懼心
當必須面對戰爭的時候,孔子更是謹慎。我們之前有學過,孔子對子路的提醒-“臨事而懼”。面對戰爭,要有畏懼之心。這個“畏懼”不是說害怕,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種戰戰兢兢,才能夠認真、慎重對待,然後可以“好謀而成”。這就是所講的慎戰。
《禮記·禮器》,孔子曾經說過“我戰則克,祭則受福。蓋得其道。”是說,我要主持戰爭,一定會獲得勝利,百戰百勝;我要主持祭祀,一定會受享福報。為什麼呢?因為我得到了這兩件事的道。聖人講話絕非盲目自詡,有史實記載。
《史記》記載孔子參加過兩次戰爭:夾谷會盟、墮三都。孔子指揮軍隊,捍衛了魯國的尊嚴和利益,平定了叛亂。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孔子不會帶兵打仗,其實孔子的軍事智慧,是相當的精彩。

(四)「疾」疾病
1.身體病了,就是不孝
《孝經》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身體是父母所賜,所以對它要慎重,它有病了,就是不孝,趕緊要把病治好,免去父母的擔憂。《為政篇》也講:“父母唯其疾之憂。”

2.慎重投醫重傳承
對待疾病如何慎重呢?治病最怕的一件事是投錯醫。庸醫很麻煩,他不僅治不好病,還會把病情加重,拖延治療的時期,所以找醫生一定要找對人。
《曲禮》講“醫不三世,不服其藥。”什麼意思呢?就是告訴我們一個原則,我們找的醫生,如果沒有經過祖輩三代從醫,不能吃他的藥,這個非常有道理啊!醫學它是要傳承,如果沒有傳承,很難講能不能夠治好病。

其實文化也像醫一樣,中國文化也是非常講究傳承。醫藥是治身上的病,文化是治心裡的病。如果你講這個道,講這個理,沒有經過三世以上的傳承,也不能隨便信服,這個道理是貫通的。所以我們學到《述而篇》的開篇就講:“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就是講文化、傳承。

3.防範內心的煩惱才能健康
對於疾病的慎重,更重要的是心要清淨,要清心寡欲,心態要好,什麼事要看得開、放得下,沒有憂惱,這個人就不容易得病。即使偶感風寒,或許不需要吃藥就能好。最怕的就是什麼呢?心不正。心不正,則容易招致、招感疾病。那怎麼叫心不正呢?
《大學》講:“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我們內心有這麼多的煩惱啊、憤怒啊、嗔恨啊、貪婪啊、恐懼啊,憂患這些,我們的心就不得其正,身體就容易感染疾病。所以,子之所慎的第三件事,如果要防範的話,首先要慎於心,防範內心。防範內心的什麼呢?內心的煩惱。內心的煩惱平息了,然後身體才能健康。

(五)總結
1. 為何把“齋”放首位?
通過以上的學習分享,我們對於“齋、戰、疾”三件事為什麼要慎重,有一些了解。那這三者為什麼把“齋”放在首位呢?
“齋”是齋什麼呢?齋心,是清淨我們的內心。戰爭和疾病產生的根源,都是人心出了問題。天災人禍、戰爭疾病,都是因為人心不善感召的。
要熄滅戰爭,先要平息人心的嗔恨;要治癒疾病,先要調整內心的煩惱;要成聖成賢,最重要的也是修我們這顆心。
所以“齋、戰、疾”這三件事,第一重要的就是“齋”,齋心!
《尚書》說:“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人心要是善良的話,這個世界就吉祥,充滿吉祥;人心如果不善的話,這個世界就會遭殃。

2.為何這三件事是子之所慎呢?
《論語》前幾篇的學習。譬如《學而篇》,孔子說:“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八佾篇》描述“孔子入太廟,每事問”。
我們能夠很直接地感受到,其實孔子對於很多事情都非常謹慎,那本章為什麼獨獨提這三件事,來說這是子之所慎呢?原因何在呢?
江謙先生給了很好的解釋,他說:“齋是禍福關,戰是存亡關,疾是生死關。”“聖人所為慎者”,聖人為什麼要慎呢?他是“願眾生修福而免禍,弭戰而損疾也。”聖人對這三件事為什麼這麼慎重呢?不是為自己,是為了眾生,為了天下,願眾生修福,天下平安。(蕅益大師《論語點睛》)

論語 述而第七 第11章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白話〉
 夫子說:「富貴如果容許苟且求取的話,雖然是執皮鞭作卑賤差使的人,我也去做;如果不容許苟且求取,我只依從義理去做那合乎道的事情。」

〈文義〉
1. 朱注:「設言富若可求,則雖身為賤役以求之,亦所不辭。然有命焉,非求之可得也,則安於義理而已矣,何必徒取辱哉!」
2. 鄭玄注:「富貴不可求而得之,當修德以得之。若於道可求者,雖執鞭之賤職,我亦為之。」
3. 《周禮•秋官•條狼氏》: 「掌執鞭以趨辟,王出入則八人夾道,公則六人,侯、伯則四人,男、子則二人」。還有「司市」中「胥」的小官吏,也是執鞭守在市場的門口,警戒偽詐不實的行為,這兩種執鞭的職務都很卑微。

〈思維題綱〉
1.您覺得「富而可求」的原則、標準為何?
2.夫子所好是什麼呢?我的所好又是什麼?
3.從本章內涵,我是否發現自己生命方向需要修正的地方?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補充資料
1. 《論語•里仁•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2.《論語•子張•13》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子夏說:「當官當得好時還應該注意學習,學習學得好時就應該去當官。」

3.《論語補疏》清,焦循著。引用《孟子•滕文公章句下》:「非其道,則一簞食不可受於人。如其道,則舜受堯之天下,不以為泰;子以為泰乎?」

4.《論語•述而•15》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5. 蕅益大師 (1599~1655) 明代僧。俗姓鍾,名際明。又名聲,字振之。號八不道人。廿四歲從憨山弟子雪嶺師剃度,改名智旭。為人嚴峻精到,厭棄名利,固持戒品,弘揚律藏,生平以閱藏著述為業。綜學法相、禪、律、華嚴、天台、淨土諸宗教義,尤重天台宗,並主張佛、道、儒三教一致。由於晚居靈峰 (浙江杭縣),建寺、創社、著書,故世稱靈峰蕅益大師。後人奉為淨土宗第九祖。與憨山、紫柏、蓮池並稱為明代四大高僧。

6. 李卓吾(1527-1602)名贄,號卓吾,又號篤吾、宏甫,別號溫陵居士,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為官正直清廉,體恤民情,以孔孟傳統儒學的“異端”而自居,對封建的男尊女卑、假道學、社會腐敗、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不為統治者所容,又遭人所劾,以“敢倡亂道,誣世惑民”之罪,將其逮捕入獄。他不堪受辱,自盡於獄中。祖上原是河南固始的回族,雖然畢生讀儒書,研究佛學,但在臨終遺囑中仍要求按伊斯蘭教規安葬。

7.《四書藕益解•17》:「說得求富者敗興。卓吾云。今之求富貴者。俱是執鞭之士。方外史曰。執鞭求富。還是好的。今之求富貴者。決非執鞭之士所屑。」(大師文中直接引李卓吾的話)

二、重點摘記

(一)理解文義

1. “富”是講富貴。
2.“執鞭之士”是指拿著鞭子的守門人,很低賤的官職。
(二)全文解釋
1.孔子說:“富貴如果可求的話,即使做執鞭之士我也可以接受;如果不可求呢,我會去追求自己的愛好。”

2. 上一章,孔子談到人生方向的取捨:用我,我就行;舍,我就藏。這樣超然的境界,令人嚮往。本章承接上一章,談夫子對於富貴的取捨:富貴可求,願為執鞭之士;不可求,從吾所好。

(三)富貴---這時代熱衷的話題
當今社會判斷人生價值的最重要指標:擁有財富,不管你是否對社會有所貢獻,你就是一個成功人士;如果你窮困潦倒,哪怕你對社會做了很大的貢獻,世人眼裡也是一個不成功的人。孔子老師給我們傳遞怎樣的富貴觀呢?什麼啟示呢?

1.首先〝富貴〞以道為標準。
《里仁篇》講:“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所以這個標準是合乎道。合乎道就可以求;不合乎道,就不能求,白給也不能要,這是本章最核心的精神。

2. 夫子合乎道的標準,就是當我們所求的這個目標,能用這個富貴去利益大眾,利益社會,利益環境,這就是合乎道的;而且求的過程,也要如理如法,符合道義,這就是富而可求。

 3. 「學而優則仕」,“仕”就是出來做官,做官可以得富貴?
富不一定,貴肯定是可以。做個清官不一定是富,但是這個職務,可以用來利益他人,幫助人民。

4.孔子當年周遊列國,到處去求,希望得到諸侯重用。為了得到一個機會,推行周公之治,弘揚成仁之道。清學者焦循《論語補疏》裡引用孟子的話,說“非其道,一簞食不可受於人;如以道,則舜受堯之天下,不以為泰。”(不合乎道的話,你就不該求、不可求,哪怕是一簞食、一碗飯,也不可以接受;如果合乎道,那像舜帝那樣接受堯帝的天下,也不為過。) 夫子所追求的這個標準是很高的,全是為了推行道。

(四) 這樣的標準,對於身在經濟社會的現代人的意義和價值

1. 現代人都會覺得對財富的追求,是理所當然,根本不考慮背後還要有什麼標準,頂多我不做違法的事。我努力賺來的錢,我想怎麼花就怎麼花,與別人何干!何必再去考慮那麼多標準、利益別人、利益社會呢!孔子上面所說的關於富貴的合乎道的標準,似乎離我們很遙遠。

2. 社會、別人都與我無關嗎?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是這樣的思維,我們想一想,世界會成為什麼樣的狀況:為了富貴、為了賺錢,商店可以以次充好;飯店可以使用地溝油;醫院可以選擇過度治療;建設工程可以偷工減料;商品廣告可以誇大其詞。

 3. 沒有標準,我們賺了錢怎麼花呢?是有錢,就可以無所顧忌地去浪費糧食嗎?就可以無所節制地去消耗資源嗎?就可以任性地製造漫山遍野的垃圾嗎?

4. 英國人,湯恩比博士,1972年就寫了一本書,叫《展望21世紀》:“今天的人類社會,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代,而且還是人類咎由自取的結果。”(博士被稱為20世紀當之無愧的知名的歷史學家、偉大的智者。)

5. 湯恩比博士說過,拯救21世紀人類社會的,只有中國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不要輕忽祖先、先賢給我們留下來的智慧、值得驕傲的文明。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不重視、不弘揚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五) 可求--孔子出仕弘道

 1. 孔子在魯國做過一個小官——中都宰。他把這個地方治理的非常好,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社會和諧安定。他實踐推行周公之治、聖賢之道,可以實現社會和諧,是一條可行的光明之路。證明給世人看,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官,但是孔子用它在弘道。

2. 所以合乎道的話,雖是執鞭之士,我也要去接受,去好好地做。因為可以實踐周公之治。

3. 聖賢之道,不管你在什麼樣的崗位上,都能實踐。人的高貴與貧賤,不是看財富、地位,是看你的目標。

(六) 不可求的狀況---富貴不合乎道義

1. 做生意、建房子,靠以次充好、偷工減料,就不賺這個錢。

2. 當官,只是為了獲得私慾的滿足,為了獲得權力,就不要去當,這叫不義。

3. 夫子講:“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他做官做到大司寇,可以實現理想,上任的時候很高興。但是當魯國的國君和季孫大夫都不能配合,沉迷於女色的時候,夫子就離開。真正是把富貴看成是浮雲,所求就是“道”;正是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4. “若不可求,從吾所好”,提到愛好,我們會想到什麼呢?看書、旅遊、聽音樂、攝影、運動、喝茶、見朋友?孔子的所好——弘道。富貴不能為弘道服務的時候,他就離開魯國,周遊列國,追求他的所好——弘道之路。不被列國接受,他回到魯國,繼續從其所好,整理典籍,教育子弟,還是同一件事——弘道。這就偉大的孔子,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至聖先師。

(七)總結

1. 蕅益大師評論:“說得求富者敗興。” 求富者的敗和興,就是興亡呀,如果是不可求而妄求的,那必敗;如果是為了眾生、萬民、社會,不求你也會得到,你就會興。所謂得道者興,失道者敗。

2. 李卓吾先生說:“今之求富者,俱是執鞭之士。”非常有意思,他借古諷今,說今天求富貴的人,都是執鞭之士。如果你的目標是為求富貴而工作,這本身就是一個低賤活。這個說法很有味道,大家可以去細細體會。

論語 述而第七 第10章-3

「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白話>夫子說:「如果行三軍帶兵作戰,我一定會和遇事小心謹慎,有敬畏之心,然後又能仔細地制定計劃和戰略,努力取得成功的人在一起。」

<文義>
1.懼:恐也,小心謹慎
2.謀:慮難為謀,詳細規劃、計畫以解決困難
3.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懼,謂敬其事。成,謂成其謀。
4.李炳南《論語講要》:懼則不輕敵,謀則操勝算,是故能我戰則克也。

<思惟題綱>
1.「懼」和「謀」的心裡狀態是如何?
2.為什麼要「臨事而懼,好謀而成」?
3.孔子說帶兵作戰要「臨事而懼,好謀而成」,面對生活中的事情也要這樣嗎?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朱熹《論語集注》:「暴虎,徒搏。馮河,徒涉。懼,謂敬其事。成,謂成其謀。言此皆以抑其勇而教之,然行師之要實不外此,子路蓋不知也。謝氏曰:「聖人於行藏之間,無意無必。其行非貪位,其藏非獨善也。若有欲心,則不用而求行,舍之而不藏矣,是以惟顏子為可以與於此。子路雖非有欲心者,然未能無固必也,至以行三軍為問,則其論益卑矣。夫子之言,蓋因其失而救之。夫不謀無成,不懼必敗,小事尚然,而況於行三軍乎?」
2《說文解字》:「謀,慮難為謀。從言,某聲。」
3.藕益大師《論語點睛》:「臨事而懼,從戒慎恐懼心法中來。好謀而成,從好問好察,用中於民而來。」
4.《詩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5.《禮記注疏》:子曰:「我戰則克,祭則受福,蓋得其道。此之謂也。」

二、重點摘記
「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一)本句文意與注譯
【文意】
夫子說:「如果行三軍帶兵作戰,我一定會和遇到事就小心謹慎,有敬畏之心,然後又能仔細地制定計劃和戰略,努力取得成功的人在一起。」
【注譯】
1.《朱子集注》:「臨事而懼」的「懼」,就是敬其事的意思。
2.老師說,「敬」就是要把對自己苟且的心拿掉,遇到任何事都不能得過且過,都得拿出獅子搏兔的精神,全力以赴地應對。
3.「謀」在《說文》上講:「慮難為謀」。因為知道事之艱難,所以要仔細的籌謀規劃。如何成事呢?就是要靠籌謀和規劃,才能成其事。

(二)行事風格不同的李廣、程不識
1.漢武帝時,兩位有名的將軍:
【李廣】大而化之
李廣能騎善射、廉潔愛兵,非常有個人魅力。他訓練的部隊恩義相結,但不注重紀律,行軍布陣也是自由的作風,安營扎寨也不構築陣地,像游牧民族一樣。自己還經常帶著小隊的騎兵突襲敵人,有時候成功,有時候失敗。
【程不識】嚴謹有謀
程不識,為人嚴謹,以嚴格治軍而聞名。他的部隊,有最嚴格的紀律,出兵作戰,夜晚的時間也是衣不卸甲、馬不解鞍。但凡作戰,前面一定有斥候,左右有掩護,一隊隊相互呼應。安營紮寨也自有章法,敵人來攻也沖不動。他從未讓敵人得逞過,但自己也從未取得過重大的勝利,是以穩重著稱的名將。
2.士兵的想法
當時的官兵都願意當李廣的部下,因為比較自在,覺得程不識繁苦,不願意做他的部下。換作是我們,可能也會有同樣的感受。這就是小人物的常情,追求快樂和安逸,卻看不見近在眼前的災難。
3.學者的評價
後來的學者評價:帶兵要學程不識,不能學李廣。因為李廣的軍隊容易成功,也容易失敗,而程不識帶的軍隊,雖然沒有戰功,卻可以維持不敗。司馬光說:軍隊出動應該有嚴格的紀律規劃,否則無論勝敗都是凶險。因為戰爭一旦打響,白骨遍地、妻離子散,個人的生死、國家的存亡都集於一身。不管是進攻還是防守,正義還是非正義,都會造成對生命的破壞,怎麼能不謹慎、不敬懼、不細察呢!
4.小結
臨事而懼,就是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萬事長遠裡看,提前準備,才能有備無患。心存敬懼,言行謹慎,長遠謀劃,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生命的傷亡。

(三)不能「暴虎馮河」
為什麼不能「暴虎馮河」?
1.反過頭來,暴虎馮河,什麼都不怕,即便成了英雄,也是對自他生命不負責任的表現。
2.《朱子集注》引謝氏曰:「 不謀無成,不懼必敗,小事尚然,而況於行三軍乎?」因為懼,才能謀;因為謀,才能成。
3.《詩經》:「不敢暴虎,不敢馮河」,就是懼。所以勇裡面呢要有懼、要有不敢、要有謀才行。南懷謹老先生說:「孔子的學問當中,智、仁、勇三個字是相連的。」真正的大勇一定是有智有仁,那真正的仁,也一定是有智有勇。

(四)「臨事而懼,好謀而成」是修行的功夫
1.「臨事而懼,好謀而成」是修行的功夫。藕益大師說:「臨事而懼,是從戒慎恐懼的心法中來。好謀而成是從好問好察,用中於民而來。」
2.「謀」是我們真實的學問,不是記問之學。一個軍事家作戰的時候,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千日修行的功夫。仗能不能打好,不完全在於軍法學的怎麼樣,關鍵的學問是用的學問,在於好聞、好察。夫子曾說:「我戰則克,祭則受福。」因為得其道。

(五)「臨事而懼,好謀而成」是做事法則
1.「臨事而懼,好謀而成」,不管做什麼事,都是一個法則。做生意也好,做任何行業也罷,都應該好好的準備籌劃,把事情辦成。
2.懼不是怕事,而是敬其事。要考慮周全,不要自作聰明。生活中大而化之的態度,會讓我們在與人相對時遭遇很多困擾,不用說行三軍,就是與人相處也要心存戒慎恐懼之心。
3.面對一個人,當他大發雷霆的時候,我們只覺得他不應該,但我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知道在面對我們之前,他的生命發生過什麼,遭遇過什麼,我們此刻與他的相對又存在了多少危險。所以,戒慎恐懼,與人留有空間,就是愛惜我們自己。

(六)本章(第10章)總攝
總的來說,學到了道,用捨不在我,我們可以不問。(「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行軍也不能必勝無敗,所以勝敗也不盡在我,我們也可以不問。(「子行三軍」)
可是「臨事而懼,好謀而成」,是盡其在我的。是我們必須要努力去做的,是不可以不問不察的。

(七)總結:述而篇第六~十一章
【第六章】夫子列出了教學大綱,志據依游,道德仁藝。
【第七章】束脩之禮,則告訴我們只要具備恭敬虔誠,人人都可以學道。
【第八章】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就是告訴我們怎麼配合著老師學,就是要憤要悱,要舉一反三,觀察思惟著學,才能學得恰到好處。
【第九章】夫子食於有喪者之側,就是以夫子的身教來告訴我們,學習的核心還是推己及人——仁的精神。
【第十章】用行舍藏,這一章說明我們即使學到了道,還要向上再跨一步,還要具備可行可藏的心性,能行則行,不能行則藏。
【第十一章】就說為什麼有人在道不能行的時候不肯藏呢?那就是因為有求富貴安樂之心,所以夫子就說:富貴不可求,如果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論語 述而第七 第10章-2

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白話>

子路說:「如果老師要帶兵作戰,是誰和你一起去呢?」孔子回說:「空手捉老虎、渡河不用舟,這樣冒險,死了還不後悔的人,我是不會和他帶兵作戰的。」

<文義>

1. 「子行三軍」: 「軍」,古時一萬兩千五百人叫一軍,孔子擔任三軍的將領。

2. 「與」: 參與。

3. 「暴虎」: 徒搏,空手抓老虎。

4. 「馮河」: 徒步過河。

<思惟題綱>

1.老師稱讚顏淵,子路接著提問:「子行三軍則誰與?」,子路為何如此反應?

2.對子路的提問,夫子如何回答?他要破斥子路的什麼問題?

3.夫子並沒有直接罵子路、指出子路的不對,這是怎樣的教育?怎樣的一種風範?

4.夫子師徒三人精彩的對話,換作你是其中的一位,你會如何作意?你會如何接招?

<義理解釋>

一. 引用經文及參考資料

1.「道不行,就乘桴浮於海」【出處】:《論語•公冶長篇•6》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 我,無所取材。」

2.「子路,行行如也,不得其死然」【出處】:《論語•先進•12》
  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子可還矣 ,毋空受其禍。」而子路卻說:「食其食者不避其禍」【出處】:《史記•4》

初,衛靈公有寵姬曰南子。靈公太子蕢聵得過南子,懼誅出奔。及靈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輒在。」於是衛立輒為君,是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蕢聵居外,不得入。子路為衛大夫孔悝之邑宰。蕢聵乃與孔悝作亂,謀入孔悝家,遂與其徒襲攻出公。出公奔魯,而蕢聵入立,是為莊公。方孔悝作亂,子路在外,聞之而馳往。遇子羔出衛城門,謂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門已閉,子可還矣,毋空受其禍。」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難。」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門開,子路隨而入。造蕢聵,蕢聵與孔悝登臺。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請得而殺之。」蕢聵弗聽。於是子路欲燔臺,蕢聵懼,乃下石乞、壺黶攻子路,擊斷子路之纓。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結纓而死。

4.「事君能致其身」【出處】:《論語•學而•7》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二、重點摘要

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一)文意
子路問老師了:“老師,如果帶兵打仗,你會與誰同行呢?”夫子就引用《詩經》的話“暴虎馮河”。“暴虎”就是徒手搏虎;“馮河”就是徒步過河。意思是說:赤手空拳,就要和老虎搏鬥;不用舟船,光著腳就要過河。形容一個人甚麼都不怕,冒險、蠻幹的樣子。夫子說:像這樣死了都不知道後悔的人,我是不會和他在一起的。

(二)子路的急問、夫子的回答,讓本章百轉千迴

1.這一章,最先被老師稱讚“唯我與爾有是夫”的顏淵沒出聲,子路卻先著急了。

2.《論語•公冶長篇•6》夫子說過:如果道不行,就乘桴浮於海,到時候能和我在一起的,也就是子路吧。那個時候,子路聽了就高興壞了,因為他覺得,他在老師的眼裡,是一個勇敢、強悍,可以共患難的弟子。

3.此時,老師卻說:道不行,就唯有顏淵能和我一樣,能用行舍藏。子路心裡不免就有點著急,所以就提醒老師說:“子行三軍則誰與?”他一定滿心期待,老師接下來會點他的名。

4.不料夫子卻說:“暴虎馮河,死而無悔,吾不與也。”這個回答,讓這一個章節,更是百轉千迴了。

(三)“暴虎馮河,死而無悔”是夫子要破斥的勇

1.我們問一下自己:赤手空拳和老虎搏鬥,比如武松打虎這樣的事,在我們心中,也都認為是勇敢嗎?

2.此處,這種勇敢“暴虎馮河,死而無悔”是夫子所要破斥的勇敢。夫子認為,這是一種粗魯莽撞的勇;是無所取材、不加抉擇的勇;是不但不能成事,甚至會害自己喪命的勇。

3.《三條魚比勇敢》的故事:一位台灣的老師給小朋友講的故事。一條白色的鯉魚,說我見到大草魚,我就敢站在它的面前,不害怕;另外一條魚,說我看見螃蟹,我敢擋在它前面,擋住它的去路;最後一條黑色的魚說,我敢跳到岸上去玩,不信你們看,說完就跳到了岸上。小朋友聽了之後都瞪大眼睛,覺得那條黑色的魚真的很傻,雖然它視死如歸,但是有勇無謀,死得毫無意義。

(四)子路的“勇”一直是夫子的擔憂

1.“勇”絕對不是冒險、蠻幹

到底什麼是勇呢?“勇”是一個德目,絕對不是冒險、蠻幹。任何時候,我們都不可以輕易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險。輕易地去死,而不知道到追悔的人,連聖人都是不敢與他同行的。

2.夫子多次教導子路“什麼是勇”

《論語》中夫子多次教導過子路這一點:
《論語公冶長篇•6》,夫子說子路“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論語•先進•12》,夫子說“子路行行如也,不得其死然。”

3.夫子的擔憂,料準了子路的宿命

(1)公元前 496年,子路身為衛國的大夫孔悝的邑宰,當時衛靈公的兒子蒯聵,得罪了他的夫人南子之後,出逃了,後來在蒯聵的兒子姬輒在位的時候,蒯聵又潛回衛國,挾持大夫孔悝,發動了政變。

(2)那個時候,子路就趕去搭救孔悝,途中還遇到了子羔,子羔就勸子路:“子可還矣 ,毋空受其禍。”而子路卻說:“食其食者不避其禍。”(《史記•4》)最後就死在了亂軍之中。

(3)衛國當時是父子爭國,原來的君主已經出逃了,另一位留在國內,雖然沒有繼位,但實際上已經是能行使君主權力的人了,在這種狀況下,蒯聵一定不會傷害孔悝的,子路也不必要再為搭救孔悝而受死。但子路還是以自己的死,完成了“事君,能致其身”的義(《論語•學而•7》)。

(4)雖然臨事不懼,自己死得無悔,但這是夫子所不願意看到的,也應驗了夫子對他的評價: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5)本章夫子對子路說:“暴虎馮河,吾不與也”,這樣的回答非常地直接,也正顯現夫子對子路的一片教導之心。

(五)體察師徒三人的心,警醒自己要具備學習的心續

1.本章的對話,就像三個神仙在講話

一般的人都知道,“要揚善於公堂,要規過於私室。”本章,這師徒三人根本不走尋常路,夫子當著子路的面就說:關於道,只有顏淵和我一樣,可以用行舍藏。子路還連忙提醒老師,說“子行三軍則誰與?”夫子的回答也更為徹底,說“暴虎馮河,吾不與也”。這樣的對話,就像是三個神仙在講話,顏淵不違如愚,子路熱烈、直爽,夫子聖教貴悟,各因其求,師徒三個人真是十分地精彩。

2.換作是我,我會怎麼想?

【換作我是子路】,我會怎麼想呢?會不會觀老師的過,覺得老師如此偏愛顏淵,對我一點兒都不好?

【換作我是顏淵】,我又怎麼想呢?聽到老師這麼讚美自己,又看到子路著急的樣子,會不會揚揚自得呢?

【換作我是夫子】,我會這麼信任自己的學生,不遺餘力地教導嗎?

3.不要枉自做小人,要具備學習的心續

(1)一對比就知道了,君子是樂得為君子,小人也是枉自做小人。

(2)正是由於這樣的心態,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值遇到聖人來教導。即使是遇到了,也錯過了,甚至不生利益,反生虧損。

(3)我們跟在師長的身邊,如果只是計較老師對我是否親近,給我的表揚是多還是少,全然不計較生命的提升,那麼老師告訴我們的,所有可以改善提升我們的教誡,就都可能變成了老師對我不好,甚至變成讓我們遠離師長的因了。

(4)如果我們在老師身邊,一點功德都學不到,是因為我們自己還不是一個好學生,還沒有具備適應學習的內心相續。一輩子十分地短暫,但願我們對這一點,不要懂得太晚。

(六) 結攝

1.孔門師生的談話,充滿智慧和情感,帶給人美好的感受
這一章,並沒有講述子路聽了老師的教導之後,有怎麼樣的表示,但依照子路聞過則喜的心性,想必一定非常感動。《論語》中類似這樣師生間的談話,充滿著人生的智慧和深厚的情感,特別能帶給人美好的感受。

2.對本章可能的誤解,要避免之

這一章情感的起伏和轉折,早期可能有很多人和我一樣:

(1)覺得子路見夫子獨贊顏回,自負其勇,認為三軍之勇,唯己具備,所以“子行三軍則誰與之?”是一種自負之問。

(2)夫子說:“暴虎馮河”,是對子路的貶義和鄙夷,有斥責的意思。

隨著學習《論語》時間的不斷拉長,理解漸深,我就感覺到,這是自己一種誤讀和揣測。

3.讚嘆夫子對弟子的關愛、子路追隨師長的勇悍

(1)《論語》中,夫子對弟子們的深邃的愛意,隨處可見,子路也是一個具備“聞過則喜”勇悍美德的君子,他不顧一切地要追隨著自己的老師,無論是在風平浪靜時,還是艱難險阻處,子路都是一馬當先。

(2)此處夫子一定又一次看到了子路,急於靠近自己的心,於是因勢利導,對子路做了又一次開示,幫著子路把粗分的勇敢,變成精細的勇敢,告訴他要慎戰,要臨事而懼,好謀而成。

(3)這樣的教導,恰恰會深刻地安慰子路,最初覺得自己不如顏淵、沒法和老師同行的心,又順便把子路的缺失補足了,抑其勇而教之,把經世大機智點化而告之,絲毫沒有任何貶義之意,這正是夫子對待子路的一片兢兢業業的心腸。

(4)讀者讀到這一章,反而鄙夷子路,這真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夫子並不是不承許子路能行三軍,然而“懼而好謀”這一點,子路容或做得不夠完善,所以夫子是進一步地深教導他,使子路要慎其勇。行使老師的職責,也不外乎於此。

論語 述而第七 第10章-1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白話>
孔子對顏淵說:「有人用我,我就出來行道;沒有人用我,我就將道藏起來。只有我和你能這樣了!」子路說:「老師你用兵的時候,誰和你去?」孔子說:「赤手搏虎、徒身涉河,死了也不後悔的人,我是不會和他共事的。必定臨事知道要小心,做好計畫能有所成的人,我才和他共事。」

<注釋>
(只針對「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1.「用之」:有用我也。
2.「舍之」:舍同捨,捨棄不用我,我不為世用 。
3.「之」:指夫子本人。
3.「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行、藏什麼?「道」。用之則行,道行得通則行;舍之則藏,道行不通則藏。行藏無非為道。

<思惟題綱>
1.顏回和子路是孔門精彩的兩位學生,請引用前面學過的篇章來介紹他們,說說你對他們的認識。
2.夫子說「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只有他和顏回做得到,夫子為何這麼說?
3.我如何讓生命可以像夫子般的豁達自在,用行舍藏進退自如?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論語•子罕•5》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2. 朱熹《四書集注》:謝氏曰:「聖人於行藏之間,無意無必。其行非貪位,其藏非獨善也。
3.《論語•子罕•4》子絕四:毋意,毋必,無固,毋我。
孔子為學治事,戒除四種態度:不妄加臆測;不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不固執己見;不自以為是、自私自利。
4.《論語•陽貨•15》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5. 孔子與孟子往往並稱為「孔孟」,孔子為「至聖」。孟子則為「亞聖」。孟子受到尊崇的程度,僅次於孔子,其實在歷史上,「亞聖」之稱原非孟子所獨有,儒家的「亞聖」,得到公認的起初是指孔子的得意門生顏回。(https://kknews.cc/zh-tw/culture/aqaxmx.html)
6.「從魏晉到唐初,帝王祭孔配享只有顏子一人。唐玄宗開元八年,是以顏子為亞聖。」 (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n/2014/1006/c172318-25781551.html)

二、重點摘記
(一)整章總說
1.語譯
孔子對顏淵說:“如果有人任用,我就行道於世,如果沒人任用,我就藏道於身,只有我和你兩個人能做到這樣。”
子路在一旁聽了就非常羨慕,覺得自己才學淺近,不如顏淵和老師如此的相近。可是,自己勇敢強悍,如果老師要帶兵作戰,也許就會帶上我吧?
於是就問:“子行三軍,則誰與?”
在古代,一軍為一萬兩千五百人,大國都有三軍。夫子也是看出了子路想要靠近他的心,就因勢利導,回答的更為親切深邃。
他說:“赤手空拳就想和老虎搏鬥,光著腳就要過河,這樣冒險,死了還不後悔的人,我是不會和他帶兵作戰的。如果一定要同去行軍,我必然會和不敢輕敵、仔細地制訂作戰計劃和戰略的人在一起。”

2.本章是夫子與兩位弟子的談話
(1)這一章生動地描繪出了夫子與性格迥異的兩個弟子的一段談話。
【前面部分:夫子和顏淵的談話】
恬然自在,注重談道。他對顏淵滿心讚賞,談到“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心性之學時,更是雲卷雲舒,鋒穎全無,沒有絲毫的意氣。
【後面部分:夫子和子路的談話】
到了子路的行三軍之問,就色相熾然,起了煙火氣兒。夫子對於子路的談話也似父相子,意短韻長,談話的內容也驟然變成了行軍之道,軍事之學。
(2)這樣的強烈反差,也就讓這一章變得格外的有趣。

(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1.這句話是說,道能行,我們就行出來利益天下;道不能行,我們就藏道於身,只有我和你能做到這樣。
2.這就是聖人的心性。行和藏,都是由於道,由於道運、世運的盛衰,完全沒有自己的執著和固執必然之心。
3.換句話說,聖人不僅具有可行可藏的道在身上,更加具有可行可藏的自在在心裡,這是聖人的境界,隨方就圓,應時變異。
4.天道因果都有它的因循規律,人只能在主觀上、從緣起上努力,但不可以對任何事情都抱有一定的固執和必然的期待。

(三)夫子在大難時,展現生死由道的自在
1.夫子在幾次生命遭遇大的危難的時候,都能展現出以道自認,生死由道的自在。
2.《論語》第九篇(子罕第5章),陽虎禍害過匡地的百姓,孔子因為長得酷似陽虎,在路過匡地的時候,就險些被殺。當時的情況,弟子們十分慌亂,危急時刻夫子卻說:天之未喪斯文也,所以匡人其不能奈我何(匡人其如予何)!
3.在夫子的態度,個人的生死都需要配合著天道,更何況是用行舍藏,達到這樣的境界,是非常不容易的。
4.所以此處,顏淵獨為夫子所稱讚,證明其學,已足以達天。

(四)夫子用行舍藏,進退自如
1.謝氏曰:“聖人於行藏之間,無意無必,其行非為貪其祿位,其藏非為獨善其身也。”(朱熹《四書集注》)
2.夫子最初離開魯國,就是因為魯君沉迷女樂,無心政事,夫子覺得道不能行了,所以即便有大司冠的祿位,還是離開了魯國。
3.後來周遊列國,整理典章文獻,以身示教,都是行道藏道,這都是行藏無非為道,可以仕就仕,可以止就止,生命的空間極其的柔韌浩瀚,這是非常高明的人生境界。
4.一般的人,一生如此努力精進,修德、講學、遷善、徙意,甚至夜夢周公,結果一生的道德學問卻無處施展,無法施展,就不能像夫子這般進退自如了,因為心靈上沒有這麼大的空間。

(五)能否進退自如的關鍵
1.古代的范仲淹,也是有此風範。范仲淹曾經問過給他看相的人,說:“你看我能不能做宰相?”看相的人說:“還不能。”他接著問:“那我能不能做醫生呢?”看相的人就說:“你怎麼這麼變化呢?”范仲淹說:“宰相可以治國幫助百姓,做不了宰相,就做醫生治病救人也行啊。”看相的人聽了就很吃驚,就仔細地看看他說:“你可以做宰相,你有這個動機就不一般。”
2.其實任何行業都有它的道在裡面,為政不行,那就其他的職業,教書育人,治病救人當醫生,都可以行道。
3.可是有些人能行則行,不能行就無法藏了,覺得自己學會了一身的本領,政府請去做官還可以,沒有機會請出去的話就會抱怨,慨嘆生不逢時。
4.這都是一種生命不能任運的煩惱痛苦狀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有欲行之心,就不能做到無固無必,欲求之心不能夠自己控制調整。

(六)具備用行舍藏的心性
1.我的老師說過,對到境界,但凡我們安立了一個錯亂的見解,最後一定會為此受苦的。
2.學了道,就覺得必須要為世人所應用,這就是一個錯誤的見解。因為任何事的成辦,都有很多的因素,我們能管得住自己的主觀努力,但是客觀的條件是否配合,就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
3.要能夠用行舍藏,這是夫子給具備了用世之才的君子指出的方向。就是具備了道德學問,具備了一身的本領,還要向上再跨一步,還要具備用行舍藏的心性。
4.外面的世界雖然精彩,但最暖的,還是夜晚為自己點亮的這盞心燈,點亮了這盞燈,生命的喜樂,便完全建立在自己的心性之上。

(七)用行舍藏的前提-有道,避免成為鄙夫
1.用行舍藏得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有道,有道為先,身有此道,才有所謂的用行舍藏;身無此道,則用之無可行,舍之更無可藏。
2.這一章,顏子是可以做到行藏無礙,子路呢,有志於行道,但是不見得無固無必之心,但他們都算得上是有道的人。
3.對比一些人,比如說我自己也是一樣,道德學問沒什麼建樹,別人任用呢,也行使不出道,做不好別人交代的事;別人不任用呢,舍之還不肯藏,總覺得自己還是有些才能,抱怨別人對自己不夠尊重,不夠重視,那這就是一般人的狀態。
4.沒有本領又不肯被忽視,慾望所求之心又格外的熾烈。生活中便是人不用而求用,人欲舍我還不肯自藏,矛盾糾結苦不堪言了,這就是鄙夫的形象。
5.《論語•陽貨•15》夫子說過,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怎麼能夠和鄙夫共事呢?他們沒有得到官位和富貴的時候,總擔心自己得不到;而得到了官位和富貴呢,又要隨時擔心害怕失去。為此就不擇手段,不惜傷害他人,什麼事兒都敢做了。
5.道德學問不夠,如果欲求之心還多的話,就難免會成為鄙夫了。

(八)總結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夫子是如此的讚美顏淵。一是讚嘆有可行可藏的道在身,二是讚他有可藏可行的心性。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是因為如此,顏子才可以稱得上是亞聖。

論語 述而第七 第9章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白話>
孔子在家裡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的時候,從來沒有吃飽過。孔子哪一天參加了弔喪哭過了,就不會再歌唱了。
<文義>
1.「子食於有喪者之側」,「側」,旁邊的意思。參加喪禮時,坐在服喪者的旁邊;或是鄰居家中有喪事,都屬於「有喪者之側」。
2.「未嘗飽也」,因為同情喪家,心中哀痛,自然不想暢飲飽食。
3.「子於是日哭,則不歌」,「哭」,是哀聲。
4.「歌」,是把聲音拉長唱出來,這裡是指快樂的歌唱。
弔喪或是遇到不幸的事,心中哀痛而哭泣,當日總是餘哀未盡,就不想歌唱了,這是聖人情感真誠的流露。

<思惟題綱>
1. 聖人的道德光輝是怎樣顯現的呢?
2. 夫子以何心思主持喪禮?
3. 他的學生給別人辦喪事遭到墨家的批評…您想到甚麼?
4. 從夫子的身教中,我們是否更了解學習的核心?
5. 在老師的身邊,我們是否能如同孔門弟子般精心地學習觀察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子罕•15》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2.錢穆《論語新解》:「喪者哀戚,於其旁不能飽食,此所謂惻隱之心。」
3.《論語•陽貨•21》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4.《孟子·公孫丑上》:「矢人惟恐不傷人,函人惟恐傷人。」
5.《禮記》:「鄰有喪,舂不相。里有殯,不巷歌。」
6.《論語•八佾•26》:「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7.《論語•述而•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8.《論語•述而•31》「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9. 朱熹《四書集注》:「日之內,餘哀未忘,自不能歌也。」
10. 錢穆《論語新解》:「此非禮制,乃人心之仁道。」



二、重點摘記
(一)本章消文
這一章意思:孔子在家裡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的時候,從來沒有吃飽過。孔子哪一天參加了弔喪哭過了,就不會再歌唱了。
這是孔子的弟子記錄下來的夫子的人格氣象。

(二)聖人的道德光輝,有賴弟子的觀察記錄
1.禮敬孔門弟子
每讀到這樣的章節,我就會深深地禮敬孔門弟子。正因為他們善於學習、精於觀察,才給我們記錄下夫子在生命的過程中,生活的各個細節和方方面面。
2.聖人的道德光輝顯現在日常生活中
聖人的道德光輝是怎樣顯現的呢?並不是像我們一般人想像的那樣——他會端坐在聖壇,放著大光明。聖人的神聖,就是顯現在這種日常生活中,樸素的容顏、儀態,和說話做事當中。
3.弟子對老師的善觀察,才讓我們體認到聖人之心
只能靠做弟子的細心觀察,才能夠學習體認。也正是因為孔子的弟子們對老師的觀察如此仔細,才讓今天的我們,有機會體認到聖人之心、聖人之仁。

(三)孔子面對喪事,不敢不勉、未嘗飽也
1.古人非常重視喪禮,人死為大。一個人過世到進入墳墓,要經過幾十道的禮的程序,需要請專家來幫忙。孔子了解禮儀,所以就經常幫人主持喪禮。用他自己的話說:“ 喪事不敢不勉。”
2.夫子的身高有九尺多,飯量應該是很大的,但他主持喪禮的時候,就吃不下飯。“未嘗”就表示不是偶然的事,而是從來沒吃飽過。為什麼呢? 因為看到有人辭世,看到很多的孝子賢孫哭得傷心,自己也就跟著難過。
3.錢穆先生說:“ 喪者哀戚,於其旁不能飽食,此是夫子的惻隱之心。”
4.我們看聖人:別人難過,他也難過,別人遭遇的不幸,他都能夠感同身受。為何到了無法吃飽飯的這樣的程度呢?
5.《論語•陽貨•21》孔子和宰我在談論三年之喪,他問過宰我:“ 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 ”說你吃得好、穿得好,心能安嗎?然後又說:“ 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 ”由此,我們對夫子的真心就應該有所了解。

(四)夫子的仁愛之心--臨喪而哀、未嘗飽也
1.“臨喪而哀”是一種對人的深情,出自夫子的仁愛之心。情到深處,自然就哀了“臨哀”;臨喪而不能哀,吃得下、笑得出,這就無情無仁,也是無禮無教的表現。
2.別人請夫子主持喪禮,一方面,他兢兢業業,把份內該做的事做好;另一方面,他又一直抱著對人深厚的一種人性的情感。
3.古代學者說:夫子主喪的時候應該是執事,所以必須得吃,但是因為心中有哀,所以面露哀色,又沒法吃飽,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五)麻木不仁不是儒家所許
1.我們想想看,現在一些主持喪禮的人,或者是長期在殯儀館工作的人,他們因為每天看到了太多人的生死離別,工作久了,就麻木了,有時還會當著親屬的面,和別人談笑風生。
2.孔子過世之後,他的學生也有給別人辦喪事的,就遭到墨家的批評:孔子的學生,聽到有錢人家死了人就很高興,認為吃飯的機會來了,真是不像話!可見,後面的弟子幫別人辦理喪事的時候,就沒有了夫子的人格氣象,失去了仁德之心,僅僅學到了夫子承辦喪禮的技術。
3.“ 矢人惟恐不傷人,函人惟恐傷人。 ”(《孟子·公孫丑上》),做醫生的工作,就是救人;做棺材的人,就是要埋葬死人。所以說,如果沒有培育好仁德之心,對於術的選擇、職業的選擇,就不能不謹慎了。做事,如果缺少了對人的關注,內心沒有對人的情感,無論我們會做什麼,這都不是儒家所教的學問!

(六)臨喪而哀是仁的體現
1.同哀之心
《禮記》:“ 鄰有喪,舂不相;里有殯,不巷歌。”就是說:鄰家有喪事的時候,舂米(搗舂穀物)都不要去唱號子(民歌);在沒人的小巷子裡,也不能歌唱。這要表示什麼呢?就是同哀之心。
2.對死者的一份恭敬和至誠之心
“臨喪”要對死者有一份恭敬和至誠。不僅自己家裡的喪事要哀,還要哀於有喪者之側,為他人而哀,這是一種很珍貴的人間的情感。推己及人,這也是儒家教育最核心的內涵——仁。
3.一般人也不接受臨喪不哀的人
(1)《論語•八佾篇》孔子說過,臨喪不哀的人,“吾何以觀之哉?”實際上,就是今天,我們一般人也都接受不了臨喪不哀的人。
(2)比如,前兩年網上熱議的,一位在車禍現場視察時,帶著名貴手錶的領導幹部,他面帶微笑的照片,就引起了全國人的憤怒,這就是臨喪不哀。我相信,他也不是一到現場看見人死,就面帶微笑的,一定是經過了一陣,沒有什麼餘哀了,輕鬆起來了,自己沒發現就被別人注意到了。
(3)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是一樣,除非自己的至親之人離世,會感到非常的傷痛,餘哀也會久一點。面對陌生人呢,最初的觸目驚心過去之後,很快就淡忘了。
4.對比我與聖人的落差
(1)相對於聖人而言,我們的生命氣象就是無法觀瞻,非常難堪的。
(2)我們也有“食於有喪者之側”的時候,參加喪禮時,有了點點的哀傷,也不會很久,就是一種木木然的、與他人很難感通的一種現狀。
(3)生老病死,這是我們活在這個世界的人,都要經歷的事,今天發生在別人身上,明天也可能就會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了。如果對他人生命發生的痛苦和快樂,都沒有絲毫的感受,這就是沒有人性了。

(七)夫子的身教
1.認識聖人的情性
(1)“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古人說:“ 學者於此二者,可見聖人的性情之正。能認識到聖人的情性,然後才可以學道。”
(2)“子於是日哭,則不歌”,說夫子在這一天哭過,就不會再唱歌了。由此可以想見,夫子可能在日常的生活中是經常唱歌的。
(3)前面說“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表現出一派生機盎然。這兒又說他天天歌唱,後面還有講,夫子聽到別人唱歌唱得好的時候,一定請他再唱一遍,自己又和他一遍。(《論語•述而•31》)
(4)夫子雖然身處於亂世之中,卻在生活中,處處彰顯出生機蓬勃的樣子。

2.學習夫子生命的豁達
(1)很多人都覺得,學儒家的人有點教條、古板,那是學的人沒學好。我們看夫子,他的人生充滿了歡樂,這麼的開懷,不用說他的學問,就是這種生命的豁達,也特別值得我們學習!
(2)夫子容易趣入他人的快樂,更能深刻理解別人的傷痛,活的有血有肉。白天一旦哭過就不再唱歌了,這就是夫子的情感的表現。
(3) 朱熹《四書集注》:“ 一日之內,餘哀未忘,自不能歌。 ” 餘哀未盡,這就是夫子的誠心,夫子的直心。錢穆先生也說:“ 此非禮制,乃人心之仁道。 ”(《論語新解》)

3.學習臨喪該有仁的表現
這一章,夫子正是以他自己的身教告訴我們:學習的核心,就是要學會推己及人的仁德之心;也告訴我們,人的情感要有正確的表達,在面臨到無論是自己、還是他人生命最重大的事件上,該有的仁的表現應該是什麼。

(八)結勸
1.真心地感謝夫子的弟子,正是透過他們陪在師長的身邊,觀察、學習和記錄,讓我們看到了夫子生命存在的真實。在這些看似是點滴的小事上,讓我們感受到“ 一事之微,眾善雲集 ”。也讓我們真實地看到了夫子的功德,聖人是處處仁心、仁德。
2.我們每個人都有老師,如果跟在老師的身邊,我們是否能這樣精心地學習觀察呢?
3.夫子是述而不作,但他的這一群弟子對他的記述,就讓全人類的人,認識了孔子這樣一位真實的,出現在我們華人世界當中的聖人;也正是這樣一群弟子,與他老師的心心相印,構建出了中華文化的千古高度。
4.所以,真心地禮敬孔門弟子,他們也策勵我們:跟隨師長,一定要好好學習,才不枉此生。

論語 述而第七 第8章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白話〉

孔子說:「學習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不先反覆思維,就不去開啟通達他。不用心思考,想說而說不出來,就不引發他的表達。舉了一個角,卻無法推出三個角,就不再往下教導了。」

〈文義〉

1. 「憤」,滿滿的意思。一直想卻想不通,思緒就充滿整個心中。「啟」,開啟的意思,打開壅塞不通。( 朱注:「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啟是啟發、開導。言孔子不見人「憤」,即不去「啟」他。)

2. 「悱」,想說而說不出口。「發」,指點明示。(朱注:「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發,謂達其辭。」按發即引導的意思。)

3.舉一隅不以三隅反:朱注:「物之有四隅者,舉一可知其三。反者,還以相證之義。」按舉言例舉,反言推證,隅言方角。

4.不復:不再教他。復作「再」解。如果往下教導也是壅塞滯礙,效果適得其反。

〈思維題綱〉

1.試想想夫子教學,「不啟」的目的為何?「不發」的作用又是什麼?
2. 從本章內容看,您能發現夫子教學有哪些善巧嗎?
3. 想想自己指導學生或孩子,是否也有像夫子這些策略?
4. 回到自身想,自己的學習會努力做到”憤、悱”和”舉一反三”來回應師長嗎?

〈義理解說〉

一、引用

1.《論語•八佾•8》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2.《論語•為政•10》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3.《論語•陽貨•20》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4.《岳陽樓記》著者:范仲淹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5.《禮記•學記》: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

6. 《論語•公冶長•9》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二、重點摘記

(一)本章全文解釋
夫子說:“不到這個人努力用功的學,想懂而又懂不了的時候,我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講也講不出來的時候呢,我就不去引發他;我告訴他一個角是如此,他不能夠以此類推出其他三個角也是如此的話,我就不再和他多講了。”
(二)字義
1. “憤”,就是表現一個人很好學,心求通而又不能通的樣子;“悱”呢,就是講一個人對道理有了一定的研究和心得,但沒法表達出來。
2.本章講學生要怎麼配合著老師來學,才能夠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呢?那就是要思惟著學。思惟到什麼樣的程度呢?就是要“憤”,要“悱”,要“舉一隅能以三隅反”。
3. 程子說:“ 憤、悱,是誠意見於色辭也。待其誠至而後告之。既告之,又必待其自得,乃復告爾。 ”那夫子為什麼做這樣的等待呢?因為不待憤悱而發,則知不能堅固。

(三)申論
1.等待最恰當的時機來施展教育,是為了讓學生的學習可以更堅固。等待,就是要喚醒學生的學習自覺,讓學習成為以學生為主導的,啟和發就把老師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的知識,舉一反三,又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

2.老師講授學問,學生努力思考,老師一再地等待,等到學生的思考到達一個臨界點的時候,在關鍵處啟發點撥學生,在《論語》當中,有很多這樣動人的教學實例。

3.子夏就是對《詩經》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想了很久,然後問老師,這就是子夏的憤和悱。夫子就提示他說,“繪事後素”。( 繪畫時,要先以粉地為質,然後才可施五彩,就像人有美質,然後才可以加文飾一樣。)子夏一聽,就有所領悟了,類推說:“是不是說君子要有良善的本質,再加上學好禮儀,這樣才能盡善盡美呢? ”孔子就非常高興,讚歎子夏可以發明詩中的新意,說願意和子夏一起來談論《詩經》,整個的教學過程,深入,靈動,又充滿禪意。

4.夫子用這樣的等待之心,細心地觀察每一個弟子,“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孔子與人言,必待其人心憤憤,口悱悱。這意味著,面對學生的時候,夫子的語言,完全是觀待弟子而發的,說話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幫助弟子來融匯貫通,這樣做是非常不容易的。
5.人活在人世間,對到很多的人事,有太多想要抒發的情感,一般人得不到抒發就會很苦悶。但是,孔子在面對弟子的時候,語言可以離開完全表達自己的功用,只為弟子的生命提升而發。

6.給我們做父母的一個提示,什麼時候是教育的最佳時機呢?就是孩子有憤悱之時,孩子努力思考,著急發問的時候,這就是啟發之機。很多家長在孩子急著問的時候不說,等到自己忙完了,想說時,孩子又不想聽了。這就是錯過了教育的時機。

7.學生能否學好,關鍵要看學生思考的如何。如果學生能夠思考到憤和悱的程度,對題目自然會有深刻的了解,對老師的講解,也自然會有深刻的記憶。

8. 老師的等待,就是為了讓學生挺立自有的道德主體,自勉於受教之地。就夫子而言,教者無棄材,但是要求學者不能自棄。不自棄呢就是要主動學,用心思惟,只要心思用到了,聖人的不教那都是在教。

9. 《論語》第十七篇,講了魯哀公有個大臣叫孺悲,他自視權貴,想求教於孔子,但不待人引見,就直接闖入了孔子的門庭。夫子呢,就假裝稱病不見,可是還沒等孺悲離開的時候,就取瑟而歌,故意讓他聽到,自己在唱歌,沒生病。對於孺悲的無理求教,夫子雖然是無言,但也用行為傳達出,他想要教給孺悲的內涵。只要我們用心的觀察,肯思考,去體會,聖人的無言無教都可以成為教。

(四)反觀自身:
10. 反省自己,遇到困難時,我們會主動思考,尋找解決方法,還是被動的等待老師給予答案呢?向老師詢問時,我們是否有思惟到憤悱的程度?老師告訴我們之後,我們又是否練習到舉一反三。如果不能,我們算是合格的弟子嗎?

11.夫子曾經說過,如果有人經過我的家門,沒和我交流,那我都會覺得遺憾。但有一類人我不想交流,就是鄉愿,因為他們是非不分,只想做老好人。

12.有一類學生,夫子不會啟發他們,就是那些還沒有開始思考的學生。因為這樣的學生,任學習了什麼,都沒有辦法真正形成自己生命的真實經驗。想一下,我們會不會是個讓夫子不能啟、又不能發,言又不能復,一直在等待的學生呢?

13.聽聞、思惟、行動,任何人發生任何變化,都是這三步,我們是怎麼樣把聽來的學問,變成自己行為的,就是靠思惟。夫子說,你不憤,我就不啟;你不悱,我就不發。就是因為夫子看到了〝思惟〞這兩個字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這也是教育最重要的事,一定要教會人思考。

(五)總結
14.我的老師說:「 轉動命運的輪子靠思惟。」平常我們的心呢,都有一種惰性,懶懶的,什麼都不願意動,改變這個現狀不容易,一定要有一種外力,這種外力在物理上,就叫做拉和推;心理上的力量,就是思惟。思惟,無時無刻地不在影響我們生命的方向,那我們如果不把思惟集中在聖賢指出的正確方向,它就停在錯誤的方向,或者說在惰性當中。

15.一個人,不思惟,或者是思惟錯了方向。比如說,就掃地這樣的小事,如果一直在想,憑什麼讓我掃,別人為什麼不掃,我就是不想掃,那想著想著,掃個地對我來說,可能都變得非常困難,無法承擔。可是如果我們想對了方向,就會有了心力。那麼,一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樂而樂”的大事,可能我們都不會害怕,都敢於擔當。

16.力量是怎麼出來的呢?就是從思惟中出來的。夫子真的很了不起,他告訴弟子,把思想集中在老師傳授的真理上,用心思惟,在心靈深處,構建出真正對我們的生命有著非凡意義的真知灼見,這樣就能夠引導我們的人生走向真理和光明。

17.再看,“舉一隅能以三隅反”,是一種知類通達的本領,是古代教學生學了九年之後,要考核學生的一個重要的指標。《論語》第五篇,夫子曾經問過子貢:“女與回也孰愈?”子貢就認為自己在推理類比這方面的能力是遠遜於顏回的,所以說觸類旁通在儒家,是評價個人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的標準。《禮記•學記》把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呢,稱之為大成。

18.聖人的言教就像天上下大雨,我們拿著盆子接,就接一盆;拿小勺呢,就接一小勺;你不接,就和你無關。憤悱的努力和推理類比的能力呢,就是學生學習的誠意和行動,就是我們舉起的承接師長言教的器具,大者大生,小者小生,不沃不毛之地則不能生。夫子認為人人皆可為堯舜,那麼這種樂觀的學生觀,讓他對每一個弟子,都抱有熱切的成材希望。他根據每一個弟子的學習特點,等待時機,施展教育。正是這種對教育全身心的關注和投入,讓他教育出這麼多偉大的弟子。

19.這一章呢,夫子教給了我們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學習不能只靠灌輸,必須要學會獨立思考,教育呢要提倡啟發式,反對填鴨式的教育。原來,這一點,在兩千五百年前是夫子最早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