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述而第七 第21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白話>
孔子說:「三個人同行,其中必有我的老師。選擇其中好的就跟著學,其中不好的,就自我改過。」

<文義>
1.「三」:代表數字三,三個人。代表多數,不限三個人。
2.「師」:當動詞,效法。當名詞,老師。
3.「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種說法:
(1)善人、不善的人,二者都是我的老師。學其中善者的行為,或是改去其中不善者的行為。都是就改正自己的身行來解釋。
(2)只就一個人的善、不善說。一個人他有善好的行為,我們就選擇順從學他,至於他的不善言行就不要學,乃至用來反省改正自己。/ 李炳南《論語講要》

<思惟題綱>
1.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
2.「三人行」,「行」同行,指的是程度跟自己差不多的人,為什麼孔子說「必有我師焉」?孔子還要跟這些人學習呢?
3.觀察一下我的同行,「必有我師焉」,我如何「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義理解釋>
一、引用資料
1.《德育古鑑》:59.祝期生,好訐人短,又好誘人為非。人有貌陋者,譏笑之;俊美者,調嘲之。愚昧者,誑侮之;智能者,評品之。貧者,鄙薄之;富者,訕謗之。官僚訐其陰私,士友發其隱曲。見人奢侈,譽為豪士;見人狠毒,贊為辣手。人談佛理,目為齋公;人談儒行,嗤為偽學。人言一善言,則曰:「渠口中雖如此,心上未必如此。」人行一善事,則曰;「這件事既做,那件事如何不做?」亂持議論,顛倒是非。晚年忽病舌黃,必須針刺出血升許乃已。一歲之間,發者五七次,苦不可言。竟至舌枯而死。

二、重點摘記
(一)文意
孔子非常好學,而且善學。他說:哪怕是三人同行,就必定有我的老師。做得好的那個人,我可以跟他學;做得不好的那個人,我可以以他為鑑,發現自己類似的毛病,並加以改正。

(二)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
1.判斷善惡,應從內心和行為兩方面來看,而且以內心為主。
2.內心懷著仁德,行為上遵禮而行,這就是善;內心懷著私慾,甚至是害人之心,行為上違背禮法,這就是惡。
3.這是最好和最不好的情況,還有許多善惡夾雜的中間狀態,就不一一分析。

(三)三人行必有我師
1.說到學習,一般人跟比自己高的人學比較容易。比如,跟自己的師長,因為覺得他行我不行。
2.三人同行,應該是指跟自己差不多的人,甚至說還不如自己的人。要從跟自己差不多的人身上學到東西,就比較難,因為覺得彼此彼此。
3.孔子的好學是“ 學無常師 ”,他不僅會跟古聖賢,以及同時代的各類高人去學,還會隨時隨地跟自己同行的人去學。
4.既能夠跟師長學,又能跟同行學;既能學人家的優點,又能藉別人的缺點來改善自己,這樣的學習就沒有死角,沒有他不能學、不能提升的地方,他的進步一定是很快的。
5.“ 三人行必有我師 ”的道理並不復雜,但是要做到並不容易。很多人的習慣是:見到別人好,會覺得不以為然,甚至會嫉妒、挑毛病;見到別人不好,更是指責、批評,如果傷害到自己,還會怨恨、報復。不僅沒學到東西,而且也沒有為善,這就是與聖賢的差距。

(四)“濫言舌枯 ”的典故
《德育古鑑》記載一個典型的故事,說從前有個人叫祝期生,總喜歡揭發和攻擊別人的短處,還喜歡引誘他人做壞事。他遇到相貌醜陋的人,就譏笑諷刺;遇見相貌俊美的,就嘲弄調侃;遇到愚笨的人,就誆騙欺辱;遇到聰明能幹的,就評頭論足;遇見貧窮低賤的,就鄙視輕蔑;遇到富有的人,便譏訕毀謗;他好揭發當官者的隱私;好宣揚文人雅士的私密;看見有人生活奢侈,反倒稱其為豪爽;看見有人陰狠毒辣,反而讚揚他厲害;看到人家在談論佛理,就譏諷他們是齋公齋婆;遇到人家談論儒學,便嗤之為假道學、偽君子;聽人家講了一句好話,便說:那個人他嘴上這麼說,心裡可未必如此;看見人家做了一個善事,就說:這件好事既然他做了,那件好事他為何不做?總之,處處顛倒是非、胡亂議論。結果到了晚年,他忽然得了舌黃病,需要用針刺舌,讓血流出一升多才會緩解症狀,一年之內要發作六七次,真是苦不堪言。最後竟然舌枯而死,由此留下一個“ 濫言舌枯 ”的典故。這個故事發人深省。

(五)應學孔子“ 見善而從,見不善而改 ”這樣的善學
其實我們都應該理智地想一想,到底怎樣才是對自己好?是像孔子那樣“ 見善而從,見不善而改 ”比較好呢?還是像祝期生那樣,見到善者便好毀謗,見到不善者也不內省,比較好呢?答案是顯然的。
祝期生伶牙俐齒,處處批評非議,還自以為高明,其實是最笨的。因為那不僅對人家沒好處,對自己也沒好處。

(六)正人先正己
有人說:對不善的人,就應該批評他、修理他。那要先看看自己有沒有同樣的毛病。如果自己也有,還是先修理自己再修理別人,比較合理吧。如果說人家自私的同時,其實自己也很自私,那又有什麼資格說人家呢?正人先正己,正己然後正人,這是一定的次第!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