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述而第七 第18章

葉(ㄕㄜˋ)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白話>
楚國的大夫葉公問子路,孔子是怎樣的一個人?子路沒有回答。夫子知道了,說:「你何不說:『這個人啊,發憤起來,就忘了吃飯,快樂起來,就忘了憂愁,不知道老年將要來到。就這樣。』」

<文義>
1.「葉公」:「葉」唸ㄕㄜˋ。葉公是楚國大夫沈諸梁,他的封地在葉邑這個地方,所以稱葉公。
2.「不對」:沒有回應、回答。
3.「女」:通「汝」,意思是「你」。

<思惟題綱>
1.子路是孔子貼身的弟子,應該對孔子有所認識,為何沒有回答葉公的提問?
2.孔子說他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何事讓夫子「忘了吃飯,忘了憂愁,忘了年老」?
3.述而篇第三章,孔子說他擔憂的事是哪四件事?從這裡,你是否可以知道孔子所憤所樂為何?
4.現代人或者是你,也會「發憤忘食,樂以忘憂」,所憤所樂又是為何?
5.我們如何,才能有夫子這種生命的氣象?這種精神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述而‧3》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2.《中庸‧第十三章》:「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二、重點摘記
(一)前段文意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
1.“葉”讀ㄕㄜˋ,“葉公”指楚國的大夫沈諸梁,曾任楚國的宰相,是一位軍事家、政治家,他的封地在葉邑這個地方,所以稱葉公。
2.有一次,葉公問子路:“你的老師孔子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子路卻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二)為何「子路不對」?又回去請教夫子?
1.孔子令人崇仰的地方實在太多太多了,而子路是孔子的主要弟子之一,對孔子應該很了解,但是要在三言兩語之間把孔子的偉大之處講出來,並不容易,所以子路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他答不出來,就回去請教孔子。
2.子路是個非常好學而且重視實踐的人,「聞過則喜」說的就是子路,所以子路請教孔子的目的,不是說要討個答案再去回覆葉公,而是他很想藉這個機會看孔子怎樣自我總結,從而學到老師的精髓。

(三)後段文意
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1.孔子說:“你怎麼不說:'他做人的狀態是這樣的,他發憤地學習,連吃飯都忘了;學習得非常快樂,已經忘記了什麼是憂愁;在這種狀態中不知不覺地度過歲歲年年,連自己快老了也不知道了。'”
2.這裡的學習,不是指一直坐在那兒讀書,而是學而時習,問學加實踐。
3.換句話說,孔子終其一生都在廢寢忘食地學習,其效果是,雖然在物質上不一定富足,但精神上卻快樂無比,這是何等的了不起。
3.孔子是聖人,他不需要靠別人的理解和尊重而活著,他說話都是為了使聽者獲益。

(四)本章對我們的啟示
1.現代人心裡痛苦高於生理痛苦
(1)稍稍留意一下就不難發現,在我們的痛苦當中,生理痛苦佔的比例並不大,因為現在是和平時代,冰箱裡有吃不完的東西,櫃子裡有穿不完的衣服。然而心裡痛苦卻佔了很大的比例,人們普遍覺得活得累,焦慮、憂鬱、孤獨等情緒隨處可見。
(2)世界衛生組織在2014年公佈一個數據,全世界每十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存在精神衛生障礙,還有人統計,目前精神病在我國疾病排行榜當中,已經超過了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以及惡性腫瘤,而且城市發病率明顯高於農村。

2.現代人為何苦?
造成這種狀況是人們不努力嗎?不是。從小學生到士農工商各個階層都在忙,廢寢忘食者不乏其人,但樂以忘憂者卻很難得,煩惱焦慮者處處有之,這說明不是我們不努力,而是要看看是在什麼地方努力。

3.孔子所憤所樂為何?
(1)孔子致力於什麼呢?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孔子發憤忘食的地方在於修德、講學以及改過遷善,其內涵在於降低物慾、開啟智慧、發展仁德。
(2)這樣一來,他的心就不容易被身體所困、被名利所傷。而且從對內心世界的深刻探究當中,找到了無窮無盡的快樂,當然這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

4.一般人所憤所樂為何?
一般人的目標反之,重點擺在追求物質上,遇事以自己為重,以他人為輕,心思常常在算計別人是否對得起自己,如果外在的人、事、物都能處處順著自己的執著,當然可以心滿意足,但這是不可能的,於是在這種執著的牽制下,人就會患得患失、委屈不滿、嫉妒抱怨,各種負面情緒此起彼伏,甚至夢中還在跟人理論,處在這種心境當中,即使住在皇宮裡也不快樂。

5.怎麼向孔子學習?
(1)調整我的動機
孔子樂以忘憂的智慧,難道不值得我們學一點點嗎?怎麼學呢?我們不必改變目前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內容,士農工商照樣幹,只是要對我們的動機,或者出發點,作些調整就可以了。
(2)我的工作可以實踐仁德、體悟人生哲理
比如原來去工作只是為了掙錢,現在要想到,我的工作是為社會服務,從中可以實踐仁德;原來一天的生活只是三餐一覺打發過去,現在要想到,這是我體悟和實踐人生哲理的機會,可以從中提升智慧。
(3)人際關係,採用三多、關愛教育
又如原來處理家庭矛盾習慣採用冷戰的方式,結果是兩敗俱傷,現在採用三多——多微笑、多說好話、多幹活,結果皆大歡喜;教育子女,原來採用要求、指責、施加壓力的方式,現在要多多表示理解和關懷,用關愛的方式處理問題,效果往往出奇的好。採用對立的方式,往往使問題變得更糟,能看清這一點,正是智慧。

(五)結勸
學習儒學一定要接地氣,怎麼接呢?就是學到了就努力地做練習,身邊的人和事就是我們練習題,離開這些談道,就是空談。所以說“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