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述而第七 第13章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論語•述而•13》

<白話>
孔夫子在齊國,聽了舜的韶樂,心專在樂上,三個月不知肉的滋味。隨說道:「沒有想到,韶樂美到如此境界啊!」

<文義>
1.「韶」:舜王之樂。
2.「在齊聞韶」:舜之後,韶樂在陳,春秋時,陳公子奔齊,齊乃有韶樂。
3.「不知肉味」:蓋心一於是而不及乎他(肉)也。
4.「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言韶樂之美,非計度所及也。誠之至,感之深也。

<思惟題綱>
1.請問孔夫子如何讚嘆韶樂?(八佾第三第25章)
2.本章呈現夫子感通韶樂之美、樂在其中。夫子不只喜歡音樂而且通達音樂,何以見得?(八佾第三第23章)
3.六藝-禮樂射禦書數,樂排在第二位,夫子非常重視音樂教育,為什麼?
4.在學習心法修心的路上,我如何善用音樂的力道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年三十五……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
2.《漢書•禮樂志》:「夫樂本情性,浹肌膚而臧骨髓,雖經乎千載,其遺風餘烈尚猶不絕。至春秋時,陳公子完奔齊。陳,舜之後,《韶》樂存焉。」
3.《論語•雍也•1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論語•八佾•23》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
5.《論語•述而•18》:「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6.《論語•泰伯•8》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7.《論語•八佾•25》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
8.《論語•衛靈公•10》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
9.《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10.王國維《人間詞話》:「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二、重點摘記

(一)本章文義
1.字義:「齊」,齊國;「韶」,舜時的古樂曲名;「不圖」就是不意,沒有想到過。
2.文義:孔子到了齊國,聽聞了韶樂,津津有味於其中,很長時間忘卻了肉的滋味,並由衷地讚歎:「我沒有想到啊,韶樂之美有到如此境界啊!」

(二)齊國為何有韶樂?
1.《史記• 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年三十五,適齊,聞韶樂,學之。」 孔子三十五歲的時候,周遊到齊國聽聞並學習了韶樂。
2.為什麼在齊能聽到韶樂呢?歷史考據,《漢書• 禮樂志》記載,舜帝的後人俸於陳國,春秋時期陳國的公子,陳敬仲逃到齊國,所以把韶樂帶到了齊。

(三)「三月不知肉味」樂在其中、何等忘我!
1.孔子門人記錄,夫子聞韶樂津津有味,完全樂在其中,達到" 三月不知肉味" 的狀態。用“ 不知肉味” 來形容孔子的專注投入,看似平常,實則寓意甚深。
2.現在的人,尤其年輕人,也許覺得不吃肉沒什麼,山珍海味都吃遍了,吃點素也很好。孰不知在孔子那個時代,肉是很難才吃到的。
3.我記得我們小時候,八十年代初的時候,家裡也是很難得,半個月或者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重要的節假日才有可能吃一次肉。大家去買肉,還是盡量挑肥肉。肥肉有油水啊,會用在炒菜之前擦鍋底用。用完了之後呢,下次還能繼續用,用到沒有肥油為止。那個時候想到吃肉啊,口水就是直流的感覺。比我們年長的,都能理解到“ 三月不知肉味”是多麼的難得!
4.進而體會到夫子對於韶樂,那是何等地沉浸、何等地樂在其中、何等的忘我的境界。那為什麼韶樂能美到讓夫子如此欲罷不能呢?我們從三個層次去理解。


(四)第一個層次:從「樂的魅力」理解
1.孔子是大音樂家
從音樂本身的魅力、感染力來看。孔子是一個大音樂家,對於音樂一定是相當的通達,也是相當的愛好。
《雍也•1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八佾•23》孔子與魯太師討論音樂,說「樂其可知也」,音樂這件事情我可以說我知道。聖人自然不會無端的自詡,孔子果然幾句話將音樂闡述的非常清晰。他說:「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繳如也,繹如也,以成。」
所以,孔子既然對於音樂能達到如此通達的境界,他一定是音樂的樂之者,樂在其中。

2.孔子學琴,精益求精
孔子拜師襄子為師,學習彈奏古琴。師襄子教孔子一個曲目,過些時日,師襄子聽孔子彈琴覺得不錯,說「夫子,可以進矣。」 就是說你可以彈別的曲子了。孔子卻說:「我雖然可以熟練彈奏,卻還沒有通達樂曲的理數,我還要繼續彈奏。」又過了些時日,師襄子又對孔子說:「夫子,可以進矣。」孔子說:「我雖然懂得了樂理,但是還沒有領悟到這個曲子裡的意境。」就這樣,孔子繼續反覆彈奏,一絲不苟,不斷地深入,直到有一天,孔子興奮地對老師說:「我知道了,這是讚揚文王美德的曲子! 」 師襄子大為驚嘆說:「這首曲子的名字就是《文王操》。」

3.省思自我的為學態度
(1)每次讀到這個典故都很受觸動,孔子「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論語•述而•18》)的為學的境界,真是讓人嘆為觀止,無比的敬仰。
(2)想想我們平時學習或者做事,常常是應付了之,很少做到一件事可以盡心盡力。當結果不如意的時候,又總能找到種種的理由去抱怨,抱怨時機不對呀,抱怨生不逢地呀,抱怨家人沒有給予支持啊,抱怨搭檔不給力啊,抱怨朋友沒有盡心幫忙啊,總之是抱怨天抱怨地就是不找自己的原因,不問自己真的努力了嗎?真的盡力了嗎?

4.小故事大啟發-我盡力了嗎?
想起一個故事,說一個父親和七歲的小兒子在土堆邊玩。父親對兒子說:「我們做一個遊戲好不好,你把這塊大石頭搬到山坡的最上面,我就可以滿足你一個願望。我知道這對你來說有一些難,但我的要求是你要想盡一切辦法,用盡你的全力,好不好?」 小孩子受到激勵就很高興的答應了。
很明顯,石頭的重量超出了小孩子的能力範圍。小孩子試了幾次都沒有搬動,於是就改為推,推到一半的時候,小孩子力氣用的差不多了,石頭滾下來。小孩並沒有放棄,再一次推著石頭往山坡上走,但是同樣的結局又出現了,又是推到一半石頭再一次滾下來。反覆好多次,小孩終於沒有力氣了,喘著粗氣放棄了努力,對父親說:「爸爸我已經用盡全力了,沒勁兒了。」父親問小孩,說:「兒子,你真的用盡全力了嗎?如果你真的用盡全力了,為什麼我就站在這邊這麼久,你都不請我幫忙呢?」
故事很短,但是寓意很深。每次我們在面臨困難的時候,都說自己盡努力了,盡力了,沒有辦法了,不可能做得再好了。讀了孔子學琴的典故,對比自己學習和做事的狀態,我們還能說我們盡力了嗎?

(五)第二個層次:從「樂的功效」理解
1.樂 在六藝居第二位
禮、樂、射、禦、書、數,六藝中,樂排在禮之後,居第二位。孔子對於禮樂都很重視,所謂「以禮治身,以樂治心。」《泰伯•8》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2.樂能教化人心了無痕
《孝經》裡也講到“ 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 可見孔子對於音樂在教化人心、移風易俗中的作用是極為推崇的。音樂對於人心的影響,它本身就像春風化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感覺。我的關愛教育老師曾經說過,教育的過程最高的境界,就是教育無痕,讓被教育者,不要感覺到他是在被教育,讓學生呢,沒有被教育的掙扎感。這是我們從事教育的人,應該努力的方向、應該追求的境界。
3.樂是最美好的教育
孔子對於音樂如此的投入與專注,想必不只是愛好而已。因為音樂,不只是單純的樂曲,它流淌出來的是心靈的聲音。美好的音樂,本身就是最美好的教育。遇到如此美妙的音樂,就是遇到了一種最好的教化人心的方式。孔子這樣一位大教育家豈能不高興忘懷呢?
對韶樂的推崇與歡喜,孔子完全是溢於言表的。
《論語•八佾•25》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盡美盡善,那已經是無以復加的最高評價了。
4.韶樂可以治國安邦
《論語•衛靈公•10》顏淵問孔子治國之道,孔子特別講到“ 樂則韶舞” ,意思是說治理國家應該用韶樂和舞樂,可見孔子把韶樂已經提到了一個治國安邦的高度,怎能不歡喜!

(六)第三個層次:從「韶樂的境界」理解
1.韶樂流露出來的是聖人的心續
聞到韶樂,孔子由衷地讚歎:「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孔子為什麼對韶樂如此推崇呢?孔子推崇讚歎的是韶樂所傳遞出來的內涵與境界。這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呢?
在舜的時代,天下為公,大道之行,人們所做所為皆是從純淨的本心本性流露出來的,無欲無求,無我無私,清清淨淨。
2.夫子的心靈與韶樂相應-法喜充滿
韶樂流露出來的是聖人的心續,完全與夫子的心靈相應。我們沒有入這個境界,當然是沒有辦法體會到這種意境。但是孔子聽懂了,他達到了那個境界,他得到了舜王聖人的心境。所以他內心無比的歡喜、無比的快樂,這種心與心融通的美妙境界,超於世間一切的美好,難以表達。我們藉用佛家的一個詞來形容就是法喜充滿。這種快樂決不是從外面可以獲得的,它一定是內心深處的快樂。

(七)結攝
最後想起王國維先生的一句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頗有些孔子“ 三月不知肉味“ 的意境,作為本章的結語,與大家共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