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述而第七 第17章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白話>
孔子用正音誦讀《詩經》、誦讀《書經》和執行禮節儀式,詩書執禮皆用雅言。

<文義>
1.「雅言」:古西周人語稱雅。雅言又稱正言,猶今的國語或標準語。
2.「詩」:又稱《詩經》、《詩三百》。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溯自西元前11到前6世紀。據說原有古詩3000篇,孔子根據禮義的標準編選,整理出305篇。
3.「書」:又稱《尚書》、《書經》。內容是上古及夏、商、西周君臣的講話記錄,近於文告、諭令、公文。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史書。

<思惟題綱>
1.夫子為何要用正音來讀誦《詩經》、誦讀《書經》和執行禮節儀式?
2.相對於雅言,各地有通用的、讀音不一的地方語言或俗語。用地方語言來讀誦詩書,你贊同與否?理由?
3.經典的傳承,如何善用雅言和俗語?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周敦頤《通書•文辭》:「文所以載道也。輪轅飾而人弗庸,徒飾也,況虛車乎。」2.李炳南《論語講要》:「言語有地方之殊,有時代之異,詩書等五經皆先王典法,讀音解義不能隨時隨地變遷,故讀詩書,宣禮儀,皆以雅言,不用土音,務須正言其本音,音正然後義全,縱遇君親師長之名,亦不可諱。民族之統一,文化之保存發揚,皆賴乎是。居今之世,論雅言者,必學文言,使無文言,則無雅言矣。」

3.藕益大師《論語點睛》:「今人不知詩書禮,所以開口便俗。」

4.蘇軾《和董傳留別》:「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二、重點摘記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一)本章文意

1.「雅言」:古西周人的語言稱為雅言,所以雅言又稱正言,就是正統的語言,相當於現在的“國語“,或“標準語”,或者是普通話。

2.本章翻譯:孔子有說「普通話」的時候,如讀《詩》、《書》,行禮時,都說「普通話」。

3.其實,“雅言”不用翻譯,翻譯以後就沒有“雅”的味道了。

(二)雅言使經典的傳承「義全」

1.「雅」為正,雅言就是正言,「言正」才可以「義全」。「正」,一則代表正統、正規、正式,二則代表音正。

2.孔子是魯國人,平時講魯國話,但在誦讀或教授《詩》、《書》和行禮的時候都用雅言。可見孔子對古聖先賢經典的無比恭敬!

3.宋朝理學家周敦頤說:「文以載道」。雅言所詮釋的是古聖先賢千古不變的真理,如果不用雅言詮釋真理的話,真理在流傳過程中就會逐漸變味,甚至謬種流傳,貽害無窮。

4.李炳南老先生說:「言語有地方之殊,有時代之異,詩書等五經皆先王典法,讀音解義不能隨時隨地變遷,故讀詩書,宣禮儀,皆以雅言,不用土音,務須正言其本音,音正然後義全,縱遇君親師長之名,亦不可諱。民族之統一,文化之保存發揚,皆賴乎是。」(《論語講要》)

5.如果用讀音不一的地方語言,經典的傳承就不能做到「義全」,不能正確地傳述經典的根本意趣和內涵。平時我們對國君、尊長、師長的名字要避諱,不能直呼其名,但在讀《詩》、《書》等經典,在執禮的時候,就不用避諱。

(三)語文分「文言」與「語言」

1.中國的語言文字分為“文言”與“語言”兩種,即用文字表達的書面語言,一種是以音聲表達的的口頭語言,前者是“文言文”,又稱“古文”,後者是白話文。

2.上世紀初“五四”新文化運動,全盤否定中華傳統文化,以胡適、陳獨秀等為代表的學者掀起了一場浩大的白話文運動,使文言與語言慢慢合而為一。導致現代的中國人對文言文越來越陌生,只能敬而遠之,如果沒有經過正式的訓練,無法很正確、順暢地去閱讀它,從而對中華經典、中華文化的弘傳和發揚帶來了障礙。

3.李炳南老先生對文言文非常推崇,他說:「居今之世,論雅言者,必學文言,使無文言,則無雅言矣。」(《論語講要》)沒有文言文,就沒有雅言,也就沒有「正統的語言」。

4.據研究,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把語言與文字分開的國家。語言隨時緣而變化很快,有人總結約30年一個週期。而文言相對穩定,是不會有太大變化的。我們可以讀幾千年前的經典仍朗朗上口,而現代人再去讀古英文,基本是古董,不是專業人士無法閱讀。

(四)文言是打開經典寶藏的雅言

因此文言文才是打開經典寶藏的雅言,不可不學。孔子對雅言的推崇,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因為保持了這樣的一個文化傳統,才使得擁有五千年歷史的中華文明得以傳承並發揚光大,並在“中國夢”的指引下,中華文明再度向世界弘傳。

(五)網絡語言興起,雅言文言退衰

1.現在十分流行“網絡”語言。

2.百度“百科”有一個詞條:20 世紀90 年代誕生初,網蟲們為了提高網上聊天的效率或詼諧、逗樂等特定需要而採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語言。

21 世紀的10 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革新,這種語言形式在互聯網媒介的傳播中有了極快的發展。目前,網絡語言越來越成為人們網絡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要注意的是,部分網絡語言並不符合我們現代漢語的語法規定,因此並不具備教學意義,不能引進教學領域。

3.網絡語言,很多是故意利用諧音的方式,改變用詞,似乎有戲謔中國文字的感覺。弄得不好,會造成文字使用的混亂。現在我們在網絡交流中,出現錯別字,大家見怪不怪,就當之為網絡語言用了,沒有應有的敬畏。

4.網絡語言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雖然不提倡,但也不可以反對。但網絡語言不能正式進入正規的書面語言,就像上面詞條上說的,不能引進教學領域。否則就會造成中國文字的濫用、錯用,甚至混亂!

5.網絡語言的氾濫,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雅言”、“雅文化”,或者說經典文化的退衰,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六)以雅攝俗,俗無不是雅
1.與「雅」相對的是「俗」。俗為「習」,先民多穴居山谷,形成出習俗,即由老百姓長期實踐而形成的風俗、習慣。後人衍生解釋:“俗”字左邊一個“人”字,右邊一個“谷”字,人吃五穀雜糧即為俗,即食人間煙火者為“俗”。說到“俗”字,通常有貶義的成分,譬如說“俗不可耐”、“俗氣”、“粗俗”、“庸俗”等等。

2.其實俗並不完全是貶義的,它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雅言可以表達真理,但傳播真理,需要應機隨俗,故還需「俗」作為下手處。如果以「雅」攝「俗」,「俗」無不是「雅」,如無「雅」攝「俗」,「俗」就會變成下流,變成粗俗。「雅」無「俗」來表達,只能居廟堂而高高在上,不入山野尋常百姓家。

3.在物質與科技的時代,出現了許多流行音樂、通俗歌手。本來這些流行的、通俗的,能更好地契合我們普通人的愛好和情操,但如果沒有「雅」的內涵來攝持的話,流行就會變成流星,通俗就會變成粗俗。近兩年來,一些粗俗的綜藝節目、小品被叫停、下架就是這個原因。       

(七)結攝
1.「雅」的內涵在哪裡呢?一定在古今中外的經典中。
2.藕益大師說:「今人不知詩書禮,所以開口便俗。」
3.我們不要成為俗人,必須學習經典,修習經典,並在俗事中顯現「雅」的內涵。4.我們現在一起背讀《論語》,研討《論語》,修習《論語》,熏習久了,自然有論語的馨香,講起話來就會「口吐蓮花」,在不知不覺中受用經典,也在傳承經典!「腹有詩書氣自華」,物慾橫流的時代,俗也?雅也?開口便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