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述而第七 第12章

子之所慎:齊、戰、疾。

<白話>
孔子所慎重的三件事:齋戒、戰事以及疾病。
<文義>
1.「慎」:謹慎,慎重。
2.「齊」:同「齋」字,齋戒。使不齊整的言行及思想齊整起來。
3.「戰」:戰爭。打戰為了保護國家,不是侵略。
3.「疾」:長病。指疾病。

<思惟題綱>
1. 您所慎重的三件事和孔子有何異同呢?
2. 為什麼君子總是在祭祀之前齋戒?
3. 為什麼孔子曾經說過“我戰則克,祭則受福,蓋得其道。”?
4. 為甚麼心不正,則容易招致、招感疾病?何謂心不正?
5. 孔子所慎重的三件事,為什麼把“齋”放在首位呢?
<義理解釋>  約14分鐘

一、引用經文
1.《禮記.祭統》:“及時將祭,君子乃齋。”
2.《論語.八佾.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3.《禮記》:「故散齋七日以定之。」
4.《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5.《皇疏》:「齊之言齊也。人心有欲,散漫不齊,故將接神,先自寧靜,變食遷坐,以自齊潔也。時人漫神,故於齊不慎,而孔子慎之也。」
6.《論語.鄉黨.7》:齊,必有明衣,布。齊必變食,居必遷坐。
7.《論語.八佾.10》子曰:「諦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8.《周易》:「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9.《菜根譚》:「自天子以至於庶人,未有無所畏懼而不亡者。」
10.《論語.季氏.1》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
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完整原文,請自行參閱論語。)
11.《雪公講要》:「王道不侵人,但禦人之入侵,故不免於戰。」
12.《論語.述而.10》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13.《禮記.禮器》:「我戰則克,祭則受福,蓋得其道。」
14.《史記.孔子世家》:
「定公與齊侯會於夾谷,孔子攝相事。曰:「臣聞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古者諸侯并出疆,必具官以從。請具左右司馬。」定公從之。…..」(夾谷會盟)
「定公十三年(前497)夏,孔子言於定公曰,臣無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為季氏宰,將墮三都。……」(墮三都)
15.《孝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16.《論語.為政.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17.《曲禮》:「醫不三世,不服其藥。」
18.《論語.述而.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19.《大學》:「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20.《尚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21《論語.學而.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22.《論語.八佾.15》:「子入太廟,每事問。」
23.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補註】齋是禍福關。戰是存亡關。疾是生死關。聖人所為慎者。願眾生修福而免禍。弭戰而損疾也。

二、重點摘記
(一)本章消文
“齊”,齋戒的意思。“戰”,指戰爭。“疾”,指疾病。“慎”,謹慎、慎重。文意是說,孔子所慎重的三件事:齋戒、戰爭、疾病。

(二)「齋」齋戒
1.齋戒的目的
《禮記·祭統》:“及時將祭,君子乃齋。”是說:古人每逢祭祀的時候,君子總是在祭祀之前做一件事——齋戒。
齋戒的目的,是讓自己的心清淨下來,能夠與天、地、鬼神感通。至誠才能感通,如果沒有齋戒,那個心是浮躁的,妄念是止不住的。心不清淨,那是沒有辦法感通的。
所以孔子教我們“祭神如神在”。那是什麼呢?要極其的恭敬,就是至誠心的表露。齋戒,就是至誠恭敬。
《禮記》裡還講到:“故散齋七日以定之。”這是講七日齋戒,人能夠清心寡欲七天,心就很容易得定。
所謂“知止而後有定”,人心得了定,他就容易有智慧,有智慧就可以感通天地神明。

2. 齋戒的方法
《皇疏》講到齋戒的方法,是“變食遷坐”。變食,是指飲食要改變,比如說少食,吃素,戒酒。遷坐,就是講起居坐臥要收攝,不能放逸、懶散。

孔子那個時代,像“諦祭”這樣的大典,都已經只有形式,缺少內涵。《八佾》裡說,“子曰:'諦,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孔子對於當時諦祭的那個儀式啊,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八佾第10章)
為什麼呢?因為沒有至誠恭敬心。沒有至誠恭敬,這樣的祭祀就等同於沒有祭祀,甚至於是褻瀆天地神明,反而招來災禍。所以在祭祀之前,通過這樣齋戒的方式,讓自心寧靜,極為重要。
只有在內心清明的狀態,祭祀天地祖宗,才能夠達到“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的效果。這個“合”,就是契合、感通。如何才能契合、感通呢?必須是自己的身心都相當清淨,這才能夠合得上。所以齋戒這件事,不可不做,不可不慎重做。

3.現代人對傳統文化無知的表現
現代人追求自由,追求個性,很多人崇尚無神論,天不怕地不怕,不該做的事,什麼都敢做,什麼都能做;該做的事呢,不屑去做。
很多人就把祭祀看成是迷信,不屑去做,至於祭祀之前的齋戒呢,更是無從談起,即使有祭祀,也是走走形式而已。其實,這是我們對傳統文化無知的表現,是我們對天地、對自然、對先祖,缺少恭敬、敬畏之心。結果呢人心離逝,世風日下,受損害的還是我們自己。
《菜根譚》裡講:“自天子以至於庶人,未有無所畏懼而不亡者。”就是說:如果沒有畏懼心,不管你是天子還是百姓,最終的結果,就是滅亡。

(三)「戰」戰爭
1.王道不侵人,但禦人入侵
戰爭這件事事關重大,關乎萬眾生死,國家存亡,所以必須慎重對待。
首先,對戰爭的發動、參與戰爭,孔子非常謹慎。他特別反對欺負弱小的不義戰爭。在《論語·季氏》裡孔子就堅決反對季氏伐顓臾,可以看出孔子對於正義和非正義戰爭的態度鮮明。孔子講的是王道,王道是不會侵略別人,他只會抵禦侵略,就是所謂的“保衛戰”、“自衛還擊戰”。“王道不侵人,但禦人之入侵,故不免於戰。”像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那就是“禦人於入侵”的自衛還擊戰,是正義之戰,不得已而用的戰爭。孔子當年在世的時候,和他的弟子也都參與過戰爭,那些都是捍衛國家利益,保護人民百姓的戰爭。

2.面對戰爭要有畏懼心
當必須面對戰爭的時候,孔子更是謹慎。我們之前有學過,孔子對子路的提醒-“臨事而懼”。面對戰爭,要有畏懼之心。這個“畏懼”不是說害怕,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種戰戰兢兢,才能夠認真、慎重對待,然後可以“好謀而成”。這就是所講的慎戰。
《禮記·禮器》,孔子曾經說過“我戰則克,祭則受福。蓋得其道。”是說,我要主持戰爭,一定會獲得勝利,百戰百勝;我要主持祭祀,一定會受享福報。為什麼呢?因為我得到了這兩件事的道。聖人講話絕非盲目自詡,有史實記載。
《史記》記載孔子參加過兩次戰爭:夾谷會盟、墮三都。孔子指揮軍隊,捍衛了魯國的尊嚴和利益,平定了叛亂。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孔子不會帶兵打仗,其實孔子的軍事智慧,是相當的精彩。

(四)「疾」疾病
1.身體病了,就是不孝
《孝經》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身體是父母所賜,所以對它要慎重,它有病了,就是不孝,趕緊要把病治好,免去父母的擔憂。《為政篇》也講:“父母唯其疾之憂。”

2.慎重投醫重傳承
對待疾病如何慎重呢?治病最怕的一件事是投錯醫。庸醫很麻煩,他不僅治不好病,還會把病情加重,拖延治療的時期,所以找醫生一定要找對人。
《曲禮》講“醫不三世,不服其藥。”什麼意思呢?就是告訴我們一個原則,我們找的醫生,如果沒有經過祖輩三代從醫,不能吃他的藥,這個非常有道理啊!醫學它是要傳承,如果沒有傳承,很難講能不能夠治好病。

其實文化也像醫一樣,中國文化也是非常講究傳承。醫藥是治身上的病,文化是治心裡的病。如果你講這個道,講這個理,沒有經過三世以上的傳承,也不能隨便信服,這個道理是貫通的。所以我們學到《述而篇》的開篇就講:“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就是講文化、傳承。

3.防範內心的煩惱才能健康
對於疾病的慎重,更重要的是心要清淨,要清心寡欲,心態要好,什麼事要看得開、放得下,沒有憂惱,這個人就不容易得病。即使偶感風寒,或許不需要吃藥就能好。最怕的就是什麼呢?心不正。心不正,則容易招致、招感疾病。那怎麼叫心不正呢?
《大學》講:“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我們內心有這麼多的煩惱啊、憤怒啊、嗔恨啊、貪婪啊、恐懼啊,憂患這些,我們的心就不得其正,身體就容易感染疾病。所以,子之所慎的第三件事,如果要防範的話,首先要慎於心,防範內心。防範內心的什麼呢?內心的煩惱。內心的煩惱平息了,然後身體才能健康。

(五)總結
1. 為何把“齋”放首位?
通過以上的學習分享,我們對於“齋、戰、疾”三件事為什麼要慎重,有一些了解。那這三者為什麼把“齋”放在首位呢?
“齋”是齋什麼呢?齋心,是清淨我們的內心。戰爭和疾病產生的根源,都是人心出了問題。天災人禍、戰爭疾病,都是因為人心不善感召的。
要熄滅戰爭,先要平息人心的嗔恨;要治癒疾病,先要調整內心的煩惱;要成聖成賢,最重要的也是修我們這顆心。
所以“齋、戰、疾”這三件事,第一重要的就是“齋”,齋心!
《尚書》說:“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人心要是善良的話,這個世界就吉祥,充滿吉祥;人心如果不善的話,這個世界就會遭殃。

2.為何這三件事是子之所慎呢?
《論語》前幾篇的學習。譬如《學而篇》,孔子說:“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八佾篇》描述“孔子入太廟,每事問”。
我們能夠很直接地感受到,其實孔子對於很多事情都非常謹慎,那本章為什麼獨獨提這三件事,來說這是子之所慎呢?原因何在呢?
江謙先生給了很好的解釋,他說:“齋是禍福關,戰是存亡關,疾是生死關。”“聖人所為慎者”,聖人為什麼要慎呢?他是“願眾生修福而免禍,弭戰而損疾也。”聖人對這三件事為什麼這麼慎重呢?不是為自己,是為了眾生,為了天下,願眾生修福,天下平安。(蕅益大師《論語點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