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述而第七 第20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
〈白話〉
         孔子不談論怪異、暴力、變亂、鬼神。

〈文義〉
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禮治”等道德觀念,從《論語》書中,很少見到孔子談論怪異、暴力、變亂、鬼神,如他“敬鬼神而遠之”等。 但也不是絕對的。 他偶爾談及這些問題時,都是有條件的,有特定環境的。

〈思維題綱〉
1.對本章之斷句、解釋您是否也聽過其他想法?
2.回想《論語》中,提到祭祀、禮制等(如:八佾、雍也、述而乃至中庸)都反應出夫子的思想傾向。本章有人依此主張夫子不信鬼神,卻也有人完全相反;您的看法呢?
3. 觀察、想想自己,對怪力亂神的態度傾向如何?

〈義理解說〉
一、引用經文、補充資料
1.《論語•顏淵•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2. 《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引謝氏: 聖人語常不語怪、語德不語力、語治不語亂、語人而不語神。

3. 《論語•憲問•26》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二、重點摘要   趙軍老師

(一)本章文意解說
1. 孔子不會宣講“怪力亂神”。
2. “怪”,是指怪異荒誕的事情;
3. “力”,是指蠻暴之力,如以強凌弱,以眾欺寡,講義氣而不顧義理之類的事情;
4. “亂”,是悖亂,如臣子背叛君上,兒女忤逆父母,夫妻嫌棄不忠,等等,亂倫背德的事情;
5. “神”,是指鬼神之類幽晦難測的事情。

(二) 為什麼孔子不談這些呢?
    因為孔子教人要反求諸己,誠意正心,這都需要全力以赴地看好自己的心,讓它向善,不要向惡。

(三)反觀自心
  1. 我們的心,如心猿意馬,很難控制,經常跑出去闖禍,本來關都關不住,如果再用外面的東西誘惑他,就更難安住。
  2. 怪力亂神對多數人很有吸引力的。連續幾個小時看手機、看電腦,多半都是怪力亂神。
離開這些東西,有些人簡直不知道該幹什麼,好像已無處安心。
 3. 越看心越亂,心也會被裡面的東西所熏染,甚至也進入其中,對增長德行毫無幫助,而且寶貴的光陰就這麼過去了,對修身進德而言,實在沒什麼好處。

(四) 醒悟的理路:
網絡、媒體要傳播些什麼,旁邊的人要說些什麼,我們也管不了;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自己要聽什麼,看什麼,乃至說什麼,做什麼。

(五) 喻銜理
1.喻: 一次顏淵請問孔子:“什麼是仁?” 孔子說:“ 克己復禮為仁。 ”(注意:凡是不合於禮的事情,就不要看,不要聽,不要說,不要做。) 孔子教弟子這樣,他自己當然也是非禮勿言。
2. 聖人語“常”而不語“怪”,“常”就是常情常理;語“德”而不語“力”,“德”就是道德操守;語“治”而不語“亂”,“治”就是倫常禮制;語“人”而不語“神”,“人”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婦。
3. 聖人之語都是教人在現實的情境中遵循著“仁義禮智信”的原則,管好自己的心,踏踏實實地修改完善自己,這才是康莊大道,捨此而外,不是枝末,就是旁門左道,甚至是歪門邪道。
4. 喻: 孔子所稱道的衛國的賢大夫蘧伯玉,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一心想要減少自己的過錯,雖然用功,還做不到,哪有閒功夫去關心怪力亂神)

(六)總結
1. 人活著需要有個生命主軸,有個中心思想,如果心思都發散出去,被外面的事情牽著走,自己處在被動的狀態,其實是很痛苦的。
2. 肯下功夫,沿著聖賢之道修心,會發現內心世界更有吸引力,古人能夠樂在其中,是真實不虛的。
3. 眼睛能看外面,不見裡面;但是心能看外面,又能自我反觀。如果習慣於朝外看,看內心的能力就變弱了。
4. 心是最近的,卻又是最陌生的。如果常常讀聖賢書,按照指引的方式去想去觀察,就能夠增長看心的能力,會漸漸意識到,真正的問題都在裡面,從裡面解決問題比從外面容易得多。
5. 內心安定了,外面的事物雖然沒有變,但你對他的觀感已經變了,自他的對立會減少,甚至會消失,心裡只有一片祥和。該從“怪力亂神”中回歸內心,開啟內心的光明世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