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白話>
孔子說:“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這時停下來,那是我自己要停下來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雖然只倒下一筐,這時繼續前進,那是我自己要前進的。
<文義>
1.為山:「為」,做。用土堆成一座山。
2.簣: 盛土的竹器,畚箕之類。
3.止: 停止。
4.進: 前進。
<思惟提綱>
1.夫子說「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是要說明甚麼內涵?
2.夫子說「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是要說明甚麼內涵?
3.請想一想,您有接近成功的時刻又停止的經驗嗎?為什麼 ?
4.立志成聖的志向,碰到困難時,我們要如何撐過最艱難的時刻?
5.如何讓自己在可上可下的時候,堅持選擇向前跨一步?
<義理解釋>
引用經文
1.《尚書.伊訓》:「作之善,降之百福;作之不善,降之百殃。」
2.《論語.子罕.26》:子曰:「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
3. 《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二、重點摘要
原文: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一)解釋文意:
1.“簣”是盛土的筐。
2.孔子說:“好比說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就成山了,如果停止了,這是我自己停止的!又好比在平地上堆土成山,僅堆了一筐土,如果繼續向前堆,這也是我自己在向前堆的呀!”
(二) 命運操之在我
1.堆土成山,無論是停止而功虧一簣,還是前進而積少成 多,都操之在我,不在他人。所以說“止、吾止也!進、吾往也!”止,是我停止了;進,是我前進了。
2.這說明在實踐孔門心法這條路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絕對的自主權,是自強不息、一往無前;還是半途而廢、前功盡棄,決定權就在我們每一個人自己的手上。
3.雖然儒家也講命,但絕非宿命論,對於已經發生的,我們無法馬上把它改變,這些無法馬上改變的,就是所謂的命。但在每一個當下如何抉擇取捨,卻是我們可以自己決定的,而我們每一個當下的抉擇,則決定了我們未來的命運。
4.就像《尚書》中所說:“作之善,降之百福;作之不善,降之百殃。”選擇作善,將來就會獲得幸福;選擇作惡,將來就會遭殃。命運就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我的命運我做主。
3.所以在大學之道上,只要我們在每一個可上可下的時刻,選擇作善,選擇向前跨一步,那麼步步向前,最終一定會達到止於至善的聖賢境界。
(三) 在可上可下的時候,選擇向前跨一步
1.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做到在每一個可上可下的時候,選擇向前跨一步,而不是停步不前甚至倒退。這個問題解決了,我們的大學之道,就一定會走得無比酣暢。
2.結合本章內容作一些探討,我們先看第一句“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就差一筐土,山就堆成了;如果停止了,則會功虧一簣。這個譬喻反映了一種情形,就是在接近成功的時候,我們沒有繼續前進,而是選擇了停止、放棄,結果功敗垂成、前功盡棄。
(四) 為什麼接近成功時,會停止努力?
人為什麼會在接近成功的時刻停止呢?具體的原因也許有很多種,比如:
1. 懈怠大意
(1)有時是因為懈怠大意,覺得大局已定,就差最後一哆嗦了,所以心裡面就放鬆了,沒有了之前的戰兢惕厲的勁頭,結果出現意外而錯失成功的良機。像龜兔賽跑中的兔子,眼看就要取勝了,一懈怠睡了一覺,被烏龜給贏了。
(2)對治這種心態,就要時刻警惕驕傲自滿的心、得少為足的心。要不斷地提醒鞭策自己,始終保持謙遜謹慎的態度,做到有始有終、善始善終。
2. 怯懦退縮
(1)有時則是因為怯懦而退縮。在不少情況下,越是接近成功的時刻,越是困難挑戰空前巨大的時刻,就好比黎明前的黑暗,又好比馬拉松選手撞線前的瞬間。
(2)此時你似乎已經拼盡了所有的力量,你感覺已經彈盡糧絕,你覺得已經撐不下去了。其實此時只要再咬牙堅持一下,太陽就會在似乎沒有邊際的黑暗中噴薄而出、勢不可擋。
(3)有多少人就是因為沒能撐過這最困難的時刻,倒在了成功的邊緣,令人扼腕痛惜。
(五) 如何撐過最艱難的時刻?
1. 堅守生命宗旨
一是靠對生命宗旨的堅守,越是困難的時刻越要策發自己生命的宗旨,(《論語.子罕.26》)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我一定要做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人,為了理想的實現,我願意去接受任何的挑戰。而這份對宗旨的堅守,則有賴於我們平時勵志的功夫。我們平時要多思維聖賢境界的美好,生髮涵養高慕聖賢,立志成聖的志向。
2. 憶念父母恩德
二是在困難的時候,去思維憶念父母對自己的恩德,引發報恩盡孝的心。對父母最好的報恩是立身行道,是做一個可與天地參的大寫的人。為了報父母的恩,所以在修學路上遇到困難我一定不能退,要突破、要穿越,退了就無法報恩了。
3. 永不捨離師友
還有就是靠師友的力量,要永不捨離師長善友,師友永遠會無私地給予我們突破困難的智慧與力量,依託著他們,我們就有希望挺過最艱難的時刻。
(六) 夫子讚許的是前進
“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1.平地堆起高山,眼前的進度是僅僅堆了一筐土。夫子贊許的是前進,“進,吾往也。”
2.可對一般人來說,想想未來巨大的工程量,漫長無定的工期,恐怕很少有人不望而卻步的吧。
3.在剛剛踏上大學之道的時候,我們會不會有同樣的心態出現呢?聖人境界是那麼的高遠,而自己只是一個缺點錯誤百出的普通人。
4.有時改一個不良習氣就那麼困難,就要付出那麼艱辛的努力,何況要改進所有的惡習,具備所有的德行,該付諸怎樣的艱辛,該經歷怎樣的漫長的歷程啊!有時想一想,似乎就怕了,不敢前進了。
(七) 如何對治打退堂鼓的心態
如何對治這種還沒做就打退堂鼓的心態呢?關鍵還是見解的建立,心理的建設。
1.《中庸》裡講“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走大學之道就像遠行、登高一樣,一定是從近處、低處開始的,講究的是按次第,一步步深進。
2.並不是一開始,就讓我們做到很難很大的事情。我們只要在自己當下的位置上向上跨一步,一步一個臺階地向上跨,能力智慧漸漸增長,步步向上,最後一定能達到成功的頂點。
3.整個過程中,我們始終只是向上跨一步,並不是三級跳、撐杆跳的走法,所以並不像我們預想的那麼困難。
4.就像孟子說的,“孝悌之道”很容易的,走路時不超過長輩,這就是“悌”了。
(八) 整個大學之道的過程充滿快樂
1.我們只要從能做到的這一步開始,一點點擴充就行了。這是第一點。大學之道,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困難。
2.其次,整個大學之道的過程,會充滿快樂,而且會越來越快樂。
3.痛苦的根源在於私欲,孔門心法,種種方法,究實說來,都是為了去除私欲。痛苦的根被不斷地拔除,當然人就越來越快樂了。
4.正如《論語》開篇就告訴我們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所以顏回可以“居陋巷而不改其樂”,所以夫子研究“樂”時,“三月不知肉味”,慨歎說“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5.宋代大儒程顥有一首詩,頗能體現這種為學之樂。他說:“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只要我們肯如理去實踐,這種快樂和自在我們都會獲得。
6.既然整個過程充滿了快樂,所以即便成聖的路很漫長,又有什麼可怕的呢?因為快樂的時光,我們只會嫌其短,不會怕其長啊。
(九) 做任何事把握住兩個關鍵的時間點
1.人們常說“萬事開頭難”,還有一句古話叫做:“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意思是說,人做事能善始善終的很少。
2.這兩句話說明瞭一個道理,就是做任何事的過程中,都有兩個關鍵的時間節點,一個是開頭的時候,一個是接近成功的時候。
3.如果把這兩個關鍵節點把握住了,自始至終都能做到前進而不停滯,那麼我們做任何事都會無往而不勝。
4.做普通一般的事是這個道理,實踐孔門心法亦複如是。
(十)結攝
1.夫子于本章中,以一個堆土成山的譬喻把這個道理講給了我們。這個道理適用於各個層面的始與終。
2.就大學之道的整個過程而言,有他的始與終;就此過程中每一個次第步驟而言,進展到每一個步驟的時候,也有此步驟上的始與終。
3.另外,就我們平時所做的每一個或大或小的善舉而言,也有其始與終。
4.無論是哪個層面上的始與終,願我們都能如夫子所教,起步時充滿激情與動力,接近成功的時候,能夠做到善始且善成。
論語 子罕第九 第17章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白話>
孔子感歎說:「我沒有見過尊崇德行、追求美德,就像追求美色、喜好物質的人。」
<文義>
1.吾 : 指的就是孔子自己。
2.好 : 尊崇、追求、喜好。
3.色 : 包括了女色、物欲、嗜好三重意義。
<思惟提綱>
1.以何因緣,孔子說了這樣的一句話:“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2.在面對境界、面對挑戰時,您會選擇好德還是好色?
3.為什麼選擇好德對自己有好處呢?您的思惟理路為何?
4.學了此章以後,您認為真正該追求的到底是什麼呢?
<義理解釋> 11分26秒
一. 引用經文
1.《史記·孔子世家》:「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
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
2.《論語˙學而˙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3.《孟子˙告子章句上(七)》:「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
4.《論語˙雍也˙9》子曰:「賢哉回也!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
5.《論語˙述而˙15》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
6.《論語˙泰伯˙21》子曰:「禹,吾無間然矣! 菲飲食,而致孝乎
鬼神; 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
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二. 重點摘記 講師:張慈芳
原文: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一)前言
緣起:
在解釋意思之前,我們看到《史記·孔子世家》有這樣的記載:
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
孔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於是醜之,去衛。
衛靈公對外說:“他非常渴求人才。”
夫子拜訪他之後卻發現,事實上並不是如此,甚至發現衛靈公非常寵愛妃子,也就是南子。南子她長得很漂亮,會運用美色控制衛靈公,把持朝政。
有一次,南子想上街去逛逛,就和衛靈公一起邀請孔子出去。
孔子是賢德之人,照例來講,衛靈公本該邀請孔子坐在同一輛車上,
但是夫人南子在,就和南子乘一部車,讓孔子坐在後面的一部車,
就這樣一同出門。
因為國君的邀請,夫子他也不好意思婉拒,就一同出去,就這樣浩浩蕩蕩在大街上招搖過市。
大家都看到夫子的車跟在衛靈公之後,似乎給人家一個假象:
好像衛靈公對孔子是很尊敬的。
然而,孔子非常失望,覺得衛靈公不好好地處理國政,不是真心想希求賢德之人來協助治國,竟然帶著夫人在外招搖過市,
於是就說了這樣的一句話:“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說完他就離開衛國,到曹國去了。
(二) 本章注釋
1.“吾”,指的就是孔子自己。
2.“好德不好色”,其實就是和《學而篇》講到的“賢賢易色”,是一樣的意思。
3.為何不用“賢”而用“德”?“賢”,專門指的是賢人,孔子為了自謙就用“德”這一個字。
4.孔子感歎說:“我沒有見過尊崇德行、追求美德,就像追求美色、喜好物質的人。”
(三) 談好色
首先,我們談到好色。
如果問:“喜歡吃美食,還是難吃的食物?”當然我們會選擇美食;
如果問:“喜歡住舒適的新房,還是破舊的房子?”當然我們應該
都會選舒適的新房;
如果問:“喜歡別人稱讚,還是別人責駡?”我們當然會選擇稱讚。
這些幾乎都不用思考就可以做出回答的,為什麼呢?
因為感覺舒服、快樂嘛。我們人人都有離苦得樂的本能。
(四) 談好德
然而談到好德,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問:“喜歡傲慢無禮的人,還是恭敬有禮的人?”
當然我們會喜歡和恭敬有禮的人在一起;
如果問:“是喜歡和勤勞,還是懶惰的人在一起?”
當然答案一定是勤勞的人;
如果再問:“喜歡和愛生氣的人,還是正向陽光的人在一起?”
答案也一定是正向陽光的人。
(五) 面對挑戰,選擇好德還是好色?
1.提出疑問
我們都希望周遭的人,是良善有美德的人,看來我們應該是好德的人啊,那為何夫子會說“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2.觀察自心
未見,為什麼說未見呢?這就必須回到境界當中,看清楚自己的心。
(1)我們喜歡周圍是有美德的人,但關鍵是我們自己是個恭敬有禮、
勤勞、正向陽光、具有美德的人嗎?
(2)在順境當中當然沒問題,但是當挑戰來時〜
比如:當別人對我生氣的時候,我還是能夠堅持當一個正向陽光的人嗎?
他給我壞臉色,亂發脾氣,為何我就要給他好臉色?
(3)要發脾氣、要亂罵人,誰不會呢?
所以真正面對挑戰時,我是會選擇好德還是好色,這就需要觀察清楚了。
(4) 要選擇好色,也就是眼前的利益,痛快地出一口氣,這是很容易的;
但是要選擇好德,堅持內心的美德,卻是需要聖者再再地叮嚀我們。
(六) 選擇好德對自己有好處
1. 聖者叮嚀
夫子在這邊很明白地告訴我們:
當然要選擇好德,才是對自己真正有好處的。
2. 換位思考 將心比心
怎麼說呢?
(1)想想看,如果你不喜歡對你亂發脾氣的人,
面對挑戰時,如果你也亂發脾氣,罵回去,別人會喜歡你這樣嗎?
其實人心都是一樣的,得到的一定是不斷地對罵,唇槍舌戰,戰火連綿。(2)想一想,這樣子自己難道就快樂了嗎?這真的是智慧的抉擇嗎?
所以我的老師教我:你喜歡和怎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成為那樣的人。
3. 完善自己的美德,才會有真實的快樂
(1)不要做自己討厭的人,堅持做自己就好了,
他怎麼對你那是他的選擇,
但是我想成為具有美德的君子,這是我自己的事情。
(2)因為唯有把自己身上的美德完善起來,才會得到真實的快樂。
不論走到哪裡,不論別人怎麼對我,在面對挑戰時,好德之心可以戰勝
好色之心,內心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與快樂。
(七) 看清楚內心真正的所好與追求
1. 與生俱來的習慣
就像孟子所說的“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美德、心靈提升的好樂,和對於感官物質的好樂,其實都是與生俱來的,只是我們太習慣五欲感官的追求,因為那是非常直接具體而成立的。
2. 思惟勝利與過患
(1)對於美德義理的好樂與追求,如果能夠想清楚這一些的好處的話,
我們對於它的追求,一定會跟感官物質的追求的心,一樣強烈。
(2)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務必懼於所好。”“懼”,就是畏懼、害怕。
務必懼於所好,也就是特別要在意自己喜歡的東西。
(3)我們對自己都有一個美好的期待與願望,如果面對境界時,對自己所好的東西,沒有看清楚內心真正的所好與抉擇,如果不能夠謹慎把握,長久累積下來,可能會是事與願違。
(4)一個人好色最後會得到什麼結果呢?一個人好德最後又會得到什麼結果?
一定會在你所好的東西上面,要麼成就,要麼栽跟頭。
就像上一章,我們認清萬事萬物都具逝者的這種特質,會隨著因緣變化而不斷改變。
(八) 生命到底該追求什麼?
1.色即是空
如果我們把時間投資在這一些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痛快的,
這些眼前的利益,也就是好色,
就會發現:不管我們多喜愛這些物質,
這些色,它終究會離我們而去,心愛的衣服會變舊,容貌會變衰老,
乃至我最寶貝的身體也將離我而去。
2.空即是色
既然這些色終會離開我們,那忙它到底為什麼呢?為它爭一口氣值得嗎?真正該忙、該投資、該爭取的〜是那會緊緊追隨我的美德與修養,
而且會隨著美德的完善、純厚,即使外在的物質條件沒那麼豐厚,
內心也能夠感到快樂、感到自由與滿足。
3.心之所向
這兩者一相比較,
就很清楚〜
值得我們傾盡全力去追求的到底是什麼?
內心真正所好的又應該是什麼?
(九)結語
1.見賢思齊〜準備好投資“好德”
★所以就像顏回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
回也不改其樂。”
★又像夫子他“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都是非常有智慧的人,懂得正確投資的人。
★又好比大禹,他為什麼會願意“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
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
(平日自己可以吃得簡單、穿得簡樸、住的房子也可以很簡陋,
但是祭祀時卻是盡心盡力地去操辦,對祖宗以表孝心;
臨朝時穿的禮服卻是非常的華美,對臣子以表恭敬;
在做公共工程時也是盡心盡力把它做到最好,為了對百姓表達關愛。)
2.堅持利他,完善美德,莫大快樂
我們看到大禹他在境界當中的抉擇〜
就像我的老師所說的:在利己和利他這兩者中間,堅持選擇利他;
在大眾利益和自己的利益,堅持選擇大眾利益;
在境界當中,堅持好德不好色,
因此贏得夫子的讚美,以及後人的尊敬,
更重要的是完善了自己的美德,得到莫大的快樂。
聽到這裡,你準備好投資“好德”了嗎?
<白話>
孔子感歎說:「我沒有見過尊崇德行、追求美德,就像追求美色、喜好物質的人。」
<文義>
1.吾 : 指的就是孔子自己。
2.好 : 尊崇、追求、喜好。
3.色 : 包括了女色、物欲、嗜好三重意義。
<思惟提綱>
1.以何因緣,孔子說了這樣的一句話:“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2.在面對境界、面對挑戰時,您會選擇好德還是好色?
3.為什麼選擇好德對自己有好處呢?您的思惟理路為何?
4.學了此章以後,您認為真正該追求的到底是什麼呢?
<義理解釋> 11分26秒
一. 引用經文
1.《史記·孔子世家》:「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
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
2.《論語˙學而˙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3.《孟子˙告子章句上(七)》:「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
4.《論語˙雍也˙9》子曰:「賢哉回也!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
5.《論語˙述而˙15》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
6.《論語˙泰伯˙21》子曰:「禹,吾無間然矣! 菲飲食,而致孝乎
鬼神; 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
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二. 重點摘記 講師:張慈芳
原文: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一)前言
緣起:
在解釋意思之前,我們看到《史記·孔子世家》有這樣的記載:
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
孔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於是醜之,去衛。
衛靈公對外說:“他非常渴求人才。”
夫子拜訪他之後卻發現,事實上並不是如此,甚至發現衛靈公非常寵愛妃子,也就是南子。南子她長得很漂亮,會運用美色控制衛靈公,把持朝政。
有一次,南子想上街去逛逛,就和衛靈公一起邀請孔子出去。
孔子是賢德之人,照例來講,衛靈公本該邀請孔子坐在同一輛車上,
但是夫人南子在,就和南子乘一部車,讓孔子坐在後面的一部車,
就這樣一同出門。
因為國君的邀請,夫子他也不好意思婉拒,就一同出去,就這樣浩浩蕩蕩在大街上招搖過市。
大家都看到夫子的車跟在衛靈公之後,似乎給人家一個假象:
好像衛靈公對孔子是很尊敬的。
然而,孔子非常失望,覺得衛靈公不好好地處理國政,不是真心想希求賢德之人來協助治國,竟然帶著夫人在外招搖過市,
於是就說了這樣的一句話:“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說完他就離開衛國,到曹國去了。
(二) 本章注釋
1.“吾”,指的就是孔子自己。
2.“好德不好色”,其實就是和《學而篇》講到的“賢賢易色”,是一樣的意思。
3.為何不用“賢”而用“德”?“賢”,專門指的是賢人,孔子為了自謙就用“德”這一個字。
4.孔子感歎說:“我沒有見過尊崇德行、追求美德,就像追求美色、喜好物質的人。”
(三) 談好色
首先,我們談到好色。
如果問:“喜歡吃美食,還是難吃的食物?”當然我們會選擇美食;
如果問:“喜歡住舒適的新房,還是破舊的房子?”當然我們應該
都會選舒適的新房;
如果問:“喜歡別人稱讚,還是別人責駡?”我們當然會選擇稱讚。
這些幾乎都不用思考就可以做出回答的,為什麼呢?
因為感覺舒服、快樂嘛。我們人人都有離苦得樂的本能。
(四) 談好德
然而談到好德,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問:“喜歡傲慢無禮的人,還是恭敬有禮的人?”
當然我們會喜歡和恭敬有禮的人在一起;
如果問:“是喜歡和勤勞,還是懶惰的人在一起?”
當然答案一定是勤勞的人;
如果再問:“喜歡和愛生氣的人,還是正向陽光的人在一起?”
答案也一定是正向陽光的人。
(五) 面對挑戰,選擇好德還是好色?
1.提出疑問
我們都希望周遭的人,是良善有美德的人,看來我們應該是好德的人啊,那為何夫子會說“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2.觀察自心
未見,為什麼說未見呢?這就必須回到境界當中,看清楚自己的心。
(1)我們喜歡周圍是有美德的人,但關鍵是我們自己是個恭敬有禮、
勤勞、正向陽光、具有美德的人嗎?
(2)在順境當中當然沒問題,但是當挑戰來時〜
比如:當別人對我生氣的時候,我還是能夠堅持當一個正向陽光的人嗎?
他給我壞臉色,亂發脾氣,為何我就要給他好臉色?
(3)要發脾氣、要亂罵人,誰不會呢?
所以真正面對挑戰時,我是會選擇好德還是好色,這就需要觀察清楚了。
(4) 要選擇好色,也就是眼前的利益,痛快地出一口氣,這是很容易的;
但是要選擇好德,堅持內心的美德,卻是需要聖者再再地叮嚀我們。
(六) 選擇好德對自己有好處
1. 聖者叮嚀
夫子在這邊很明白地告訴我們:
當然要選擇好德,才是對自己真正有好處的。
2. 換位思考 將心比心
怎麼說呢?
(1)想想看,如果你不喜歡對你亂發脾氣的人,
面對挑戰時,如果你也亂發脾氣,罵回去,別人會喜歡你這樣嗎?
其實人心都是一樣的,得到的一定是不斷地對罵,唇槍舌戰,戰火連綿。(2)想一想,這樣子自己難道就快樂了嗎?這真的是智慧的抉擇嗎?
所以我的老師教我:你喜歡和怎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成為那樣的人。
3. 完善自己的美德,才會有真實的快樂
(1)不要做自己討厭的人,堅持做自己就好了,
他怎麼對你那是他的選擇,
但是我想成為具有美德的君子,這是我自己的事情。
(2)因為唯有把自己身上的美德完善起來,才會得到真實的快樂。
不論走到哪裡,不論別人怎麼對我,在面對挑戰時,好德之心可以戰勝
好色之心,內心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與快樂。
(七) 看清楚內心真正的所好與追求
1. 與生俱來的習慣
就像孟子所說的“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美德、心靈提升的好樂,和對於感官物質的好樂,其實都是與生俱來的,只是我們太習慣五欲感官的追求,因為那是非常直接具體而成立的。
2. 思惟勝利與過患
(1)對於美德義理的好樂與追求,如果能夠想清楚這一些的好處的話,
我們對於它的追求,一定會跟感官物質的追求的心,一樣強烈。
(2)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務必懼於所好。”“懼”,就是畏懼、害怕。
務必懼於所好,也就是特別要在意自己喜歡的東西。
(3)我們對自己都有一個美好的期待與願望,如果面對境界時,對自己所好的東西,沒有看清楚內心真正的所好與抉擇,如果不能夠謹慎把握,長久累積下來,可能會是事與願違。
(4)一個人好色最後會得到什麼結果呢?一個人好德最後又會得到什麼結果?
一定會在你所好的東西上面,要麼成就,要麼栽跟頭。
就像上一章,我們認清萬事萬物都具逝者的這種特質,會隨著因緣變化而不斷改變。
(八) 生命到底該追求什麼?
1.色即是空
如果我們把時間投資在這一些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痛快的,
這些眼前的利益,也就是好色,
就會發現:不管我們多喜愛這些物質,
這些色,它終究會離我們而去,心愛的衣服會變舊,容貌會變衰老,
乃至我最寶貝的身體也將離我而去。
2.空即是色
既然這些色終會離開我們,那忙它到底為什麼呢?為它爭一口氣值得嗎?真正該忙、該投資、該爭取的〜是那會緊緊追隨我的美德與修養,
而且會隨著美德的完善、純厚,即使外在的物質條件沒那麼豐厚,
內心也能夠感到快樂、感到自由與滿足。
3.心之所向
這兩者一相比較,
就很清楚〜
值得我們傾盡全力去追求的到底是什麼?
內心真正所好的又應該是什麼?
(九)結語
1.見賢思齊〜準備好投資“好德”
★所以就像顏回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
回也不改其樂。”
★又像夫子他“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都是非常有智慧的人,懂得正確投資的人。
★又好比大禹,他為什麼會願意“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
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
(平日自己可以吃得簡單、穿得簡樸、住的房子也可以很簡陋,
但是祭祀時卻是盡心盡力地去操辦,對祖宗以表孝心;
臨朝時穿的禮服卻是非常的華美,對臣子以表恭敬;
在做公共工程時也是盡心盡力把它做到最好,為了對百姓表達關愛。)
2.堅持利他,完善美德,莫大快樂
我們看到大禹他在境界當中的抉擇〜
就像我的老師所說的:在利己和利他這兩者中間,堅持選擇利他;
在大眾利益和自己的利益,堅持選擇大眾利益;
在境界當中,堅持好德不好色,
因此贏得夫子的讚美,以及後人的尊敬,
更重要的是完善了自己的美德,得到莫大的快樂。
聽到這裡,你準備好投資“好德”了嗎?
論語 子罕第九 第16章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白話>
孔子在河邊說:「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啊,不分晝夜地向前流去。」
<文義>
1. 川: 指的就是河流。
2. 逝:往,離去。
3. 斯:代詞,這,指河水。
4. 舍: 就是止,停止的止。
5. 夫:語氣詞,用於句末,表示感歎。
<思惟提綱>
1. 夫子看著流動的河水,說了什麼話?而我們看著流動的河水,會說什麼?
2. 感嘆:「時光如流水,不停地流逝!」是消極的態度還是積極的態度?對生命有何不同的看法?
3. 萬事萬物都在流逝中,對「逝」的本質,不認識會帶來那些問題?
4. 到底流逝的河水有什麼我們可以取法效學的地方呢?
<義理解釋> 講師:張慈芳/13’48”
一、引用經文
1.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此歎境也,即歎觀也。蓋天地萬物,何一而非逝者。但愚人於此,計斷計常。今既謂之逝者,則便非常。又復如斯不舍晝夜,則便非斷。非斷非常,即緣生正觀。引而申之。有逝逝、有逝不逝、有不逝逝、有不逝不逝。非天下之至聖,孰能知之?」
2.《孟子•離婁章句下(十八)》
徐子曰:「仲尼亟稱於水曰:『水哉!水哉!』何取於水也?」孟子曰:「原泉混混,不捨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苟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3.《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4.《中庸˙2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5.《論語˙子罕˙5》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6.《論語˙子罕˙12》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一) 解釋文義
1.“川”指的就是河流。夫子在河岸邊看著水不斷向前,於是發出了這兩句感歎。2. 逝者如斯,“斯”指的就是水。
3.“逝者”,古來對於“逝”有兩個注解:一個作為繼往,也就是消逝的意思;另外一個作為前往,也就是前進的意思。
4.逝者就好像這流水一樣,不舍晝夜,“舍”就是止,停止的止,不止晝夜。逝者就像河水一樣日夜不停地向前。
(二)什麼是逝者?
1. 昨天過去了,是逝者吧;去年已經消失了,是逝者;過去的歲月,是逝者;過世的親人,是逝者;有一天我們也會經歷生、老、病、死,有一天我們自己,也將會成為逝者。
2. 除了時間、人的身體會成為逝者,還有什麼會成為逝者呢?比如,眼前的手機,有一天它壞了,或者你買了新手機,它就成為逝者。所有的事物,眼前的檯燈、坐的椅子、住的房子、眼見的花草樹木、山河大地,所有的一切都會改變,都會變異,乃至壞滅,都會成為逝者。
3. 就像佛法所說的,所有的萬物都會成、住、壞、空。蕅益大師說:“蓋天地萬物,何一非逝者。”
4. 天地萬物,一切有為法都是遷流不住的,在刹那、刹那間都不斷地在進行質的改變,就像還沒聽音訊前的我,和現在正在聽音訊的我,就已經不一樣了。
(三)一般人對萬事萬物的看法
1.“但愚人于此,計斷計常。”一般的人看到萬事萬物,都會有兩種所謂的看法,一個是斷見,一個是常見。
2. 首先我們來看常見。蕅益大師說:“今既謂之逝者,則便非常。”就是用逝者來斷我們的常見,既然叫逝者,就說明它不是常,經常不變的,它是會怎麼樣呢?它是會不斷遷流變化的,不會是永恆不變的。
2. 南老(南懷瑾 )說:“你看滾滾長江東逝水,”我們會說它永遠在流,但此刻我所看到的浪頭,其實都已經過去了,刹那、刹那都在消失,並不是我所看到的河水一直在流,此刻這分鐘坐在這裡的我,和下分鐘坐在這裡的我,其實已經是完全不同的我。
3. 如果我們一直執持所有的萬物都是永恆不變的,不認識它是刹那、刹那都在進行質的變化,這種逝者的本質如果不認識,那就麻煩了。
4. 比如,我們會認為自己的身體、我們的生命就會這麼一直青春,就這麼有活力下去的話,我們就會揮霍無度,學習的事情總是明天再說,以後再說,畢業再說,孩子長大再說,退休再說。這期間我們總是想著吃些什麼,買些什麼,住些什麼,到哪裡看一看,走一走。
5.但等到我們認識到原來,噢,我的體力也會變差,視力也會大不如前,發現學習的條件一個一個慢慢地消失的時候,才感到懊惱萬分。
(四)不認識逝者的本質導致的問題
1. 又比如,我們在人際互動中,因為不認識逝者的本質,我們就會認為說“唉,奇怪,我的先生怎麼好像有點變了,怎麼對我就不像婚前一樣那麼好呢?”我們也會對小孩說:“你怎麼現在變成這樣呢?你小時候明明很聽話的啊。”
2. 在不斷變異的世間,自他日新又新的生命狀態,我們沒有一刻清楚意識到這種逝者的本質,我們總覺得十年前你講的話,應該在十年後依然還會存在,你的身心狀態、你的生命狀態應該不變。殊不知這十年間,太多的因緣變化,就連同十年前的那個我,也已經不是現在的這個我了。
3. 當我們不能夠接受因緣的變化,老是執持著你應該不變的看法,就會失落、痛苦乃至對立,而去消耗掉很多的青春、情緒和能量。
4. 對於我們做得還不錯的事情,事情過去了,已經進行到下一個環節,但是如果我們沒有認識到這件事情已經過去,逝者,我們的心就會一直停留在那做得還不錯事情當中,不斷去回味,去戀戀不捨,就是不願意走出那種得意的狀態,雖然還是和身邊的人互動,繼續做下面的事情,但是心不在焉,無心經營,其實並沒有活在當下,甚至滿足於現狀,得少為足,很難再進步。
5. 另外,我們對於做得不好的事情,事情過去了,但是我們的心還不斷沉浸在懊惱、生氣、責備自己的情緒當中,日子不斷往前,年紀不斷增長,但是我們一直就被這種不舒服、不痛快的經驗撓惱著,始終活在過去,想到就無力前行。
6. 這些,都是我們學習者,對於許多事物它具有逝者,會刹那刹那變化的本質,不認識所帶來的問題。不是滿於現狀,就是學習的力量微薄。那怎麼辦呢?
(五) 認清逝者的本質,產生積極的態度
1. 因為認清萬事萬物具有逝者的本質,瞭解到它是會隨著因緣變化,正因為如此,為學者在學習的初、中、後,才能夠用“如斯,不舍晝夜”這種積極的態度來面對。
2. 在一開始,它會鞭策我們要開始學習囉;中間,它會鞭策我們精進;最後,它會鞭策我們最後的一里路,把它堅持到底。
3. 蕅益大師又說:“又復如斯不舍晝夜,則便非斷。”這裡就是用如斯不舍晝夜來斷我們的斷見,就像水一樣日夜不停在流動,它是不會斷絕停在那裡的,不會過去就不見,就沒有了。
4. 河水流過去,真的不見了嗎?它流過我們的眼前,下一刻往下一個村莊,下一個省份,流到海裡,流到海裡就不見了嗎?其實也不會,它繼續向前,昇華成為天上的雲朵,水蒸氣,下起來,又變成水滴,掉入地面,成為地下水或河水,持續地、不斷地,它一直一直地向前前進。
(六)效學流水不舍晝夜,自強不息
1. 當我們開始想要做一些努力或改變的時候,當我們努力了,還沒看到成果出現時,不知道你會不會沒有信心,“我已經努力過了,但是沒有用,算了,還是放棄吧!”此時,我們可以和不舍晝夜的河水來作學習。
2. 《孟子•離婁下》,有人和孟子來請教這一段話。徐子曰:“仲尼亟稱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為何夫子這麼稱讚這流水,到底這流水有什麼我們可以取法效學的地方呢?盂子就說:“源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源泉混混,不舍晝夜,不斷地向前流,水這種剛健不息地精神,不但可以把這個科,也就是小坑洞,把它流滿,只要繼續不舍晝夜向前流,可以填滿湖泊,流滿海洋,也可以放乎四海,潤澤萬物。
3. 為什麼可以這樣呢?有本者如是,因為它掌握到一個根本,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這種精神,它和天道運行不息這種精神是相應的,這就是聖者的一種積極向上的一種生命狀態,他們是一模一樣的,這就是水值得我們取法效學的地方。
4. 如果不是這樣,孟子就接著說:“苟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如果沒有飽滿剛健的精神和志向,只是偶爾做一下努力,就像下一場大雨,沒錯,的確可以看到一些結果,小水溝、小河流可以滿起來,但是不繼續努力,不繼續向前流,遲早水是會乾涸的。所以說的好聽,但不去實踐,這是一點用場都沒有的。
(七)一直努力,一定會有結果
1. 當我們開始努力學習,改變的時候,當努力還沒有看到成果出現,記得千萬不要放棄,請繼續努力。
2. 就像背書,我們看到別人背十遍就背起來了,我怎麼背了十遍也沒有用,《中庸》說:“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3. 我們要相信,背一次就有一次的作用,只要堅持下去,不熟再加遍數,不背起來,弗措也,絕不停下來,不放棄。
4. 怎麼會有一直努力、一直努力卻學不會的事呢?凡是努力過,一定會有結果的,只是在結果還沒有出現前,我們的努力千萬別停止下來。背書是這樣,改脾氣是這樣,為學做人也都是這樣。
5. 比如,我們發現孩子不如以前聽話,我們就可以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在他不斷改變的生命狀態中,努力做一些觀察、琢磨、學習,去發現他的優點、難點或需要,對於我自己也要做一些觀察和調整,這樣的嘗試,不斷地去試,如果不行再來,不行再試,不舍晝夜,總有一天會走進他的心,給到他最需要的關愛,他也願意和我分享。親子間擁有良好的互動,也因此我的智慧、愛心、能力都會越加的圓滿。
(八)總結: 效學夫子自強不息,過上不舍晝夜的人生。
1.就像子畏于匡,夫子遇到問題不會因此垂頭喪氣,而是再努力,再努力,於是他說出了:“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展現出來的,是一種無比的氣魄與使命感。
2.此外,夫子這塊美玉,他不選擇韞匵而藏諸?而寧願再努力,“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再再展現的都是一種君子自強不息,永遠懷抱希望,積極努力向上的儒家精神。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3. 為學者進道修業,必須認識到所面對的境界,其實都是逝者瞬息萬變的,都是因緣和合的、不斷變化的,在變動中唯一不變的,就是培養起“如斯,不舍晝夜”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不管什麼問題,我都樂於面對,樂於學習,樂於挑戰,甚至改變。
4. 因為這樣,我們生命更加地靈動,更加積極,更加正向,每用功一分,在進德修業的道上,我們就越加靠近聖賢一步,越加快樂。到最後,我們的生命不刻意去努力,也可以像天一樣運行不息,無時無刻都在學習,都在進步,都在滋潤萬物,厚德載物,就像流動的水一樣,過上一個不舍晝夜的積極人生。
<白話>
孔子在河邊說:「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啊,不分晝夜地向前流去。」
<文義>
1. 川: 指的就是河流。
2. 逝:往,離去。
3. 斯:代詞,這,指河水。
4. 舍: 就是止,停止的止。
5. 夫:語氣詞,用於句末,表示感歎。
<思惟提綱>
1. 夫子看著流動的河水,說了什麼話?而我們看著流動的河水,會說什麼?
2. 感嘆:「時光如流水,不停地流逝!」是消極的態度還是積極的態度?對生命有何不同的看法?
3. 萬事萬物都在流逝中,對「逝」的本質,不認識會帶來那些問題?
4. 到底流逝的河水有什麼我們可以取法效學的地方呢?
<義理解釋> 講師:張慈芳/13’48”
一、引用經文
1. 蕅益大師《論語點睛》:「此歎境也,即歎觀也。蓋天地萬物,何一而非逝者。但愚人於此,計斷計常。今既謂之逝者,則便非常。又復如斯不舍晝夜,則便非斷。非斷非常,即緣生正觀。引而申之。有逝逝、有逝不逝、有不逝逝、有不逝不逝。非天下之至聖,孰能知之?」
2.《孟子•離婁章句下(十八)》
徐子曰:「仲尼亟稱於水曰:『水哉!水哉!』何取於水也?」孟子曰:「原泉混混,不捨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苟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3.《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4.《中庸˙2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5.《論語˙子罕˙5》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6.《論語˙子罕˙12》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一) 解釋文義
1.“川”指的就是河流。夫子在河岸邊看著水不斷向前,於是發出了這兩句感歎。2. 逝者如斯,“斯”指的就是水。
3.“逝者”,古來對於“逝”有兩個注解:一個作為繼往,也就是消逝的意思;另外一個作為前往,也就是前進的意思。
4.逝者就好像這流水一樣,不舍晝夜,“舍”就是止,停止的止,不止晝夜。逝者就像河水一樣日夜不停地向前。
(二)什麼是逝者?
1. 昨天過去了,是逝者吧;去年已經消失了,是逝者;過去的歲月,是逝者;過世的親人,是逝者;有一天我們也會經歷生、老、病、死,有一天我們自己,也將會成為逝者。
2. 除了時間、人的身體會成為逝者,還有什麼會成為逝者呢?比如,眼前的手機,有一天它壞了,或者你買了新手機,它就成為逝者。所有的事物,眼前的檯燈、坐的椅子、住的房子、眼見的花草樹木、山河大地,所有的一切都會改變,都會變異,乃至壞滅,都會成為逝者。
3. 就像佛法所說的,所有的萬物都會成、住、壞、空。蕅益大師說:“蓋天地萬物,何一非逝者。”
4. 天地萬物,一切有為法都是遷流不住的,在刹那、刹那間都不斷地在進行質的改變,就像還沒聽音訊前的我,和現在正在聽音訊的我,就已經不一樣了。
(三)一般人對萬事萬物的看法
1.“但愚人于此,計斷計常。”一般的人看到萬事萬物,都會有兩種所謂的看法,一個是斷見,一個是常見。
2. 首先我們來看常見。蕅益大師說:“今既謂之逝者,則便非常。”就是用逝者來斷我們的常見,既然叫逝者,就說明它不是常,經常不變的,它是會怎麼樣呢?它是會不斷遷流變化的,不會是永恆不變的。
2. 南老(南懷瑾 )說:“你看滾滾長江東逝水,”我們會說它永遠在流,但此刻我所看到的浪頭,其實都已經過去了,刹那、刹那都在消失,並不是我所看到的河水一直在流,此刻這分鐘坐在這裡的我,和下分鐘坐在這裡的我,其實已經是完全不同的我。
3. 如果我們一直執持所有的萬物都是永恆不變的,不認識它是刹那、刹那都在進行質的變化,這種逝者的本質如果不認識,那就麻煩了。
4. 比如,我們會認為自己的身體、我們的生命就會這麼一直青春,就這麼有活力下去的話,我們就會揮霍無度,學習的事情總是明天再說,以後再說,畢業再說,孩子長大再說,退休再說。這期間我們總是想著吃些什麼,買些什麼,住些什麼,到哪裡看一看,走一走。
5.但等到我們認識到原來,噢,我的體力也會變差,視力也會大不如前,發現學習的條件一個一個慢慢地消失的時候,才感到懊惱萬分。
(四)不認識逝者的本質導致的問題
1. 又比如,我們在人際互動中,因為不認識逝者的本質,我們就會認為說“唉,奇怪,我的先生怎麼好像有點變了,怎麼對我就不像婚前一樣那麼好呢?”我們也會對小孩說:“你怎麼現在變成這樣呢?你小時候明明很聽話的啊。”
2. 在不斷變異的世間,自他日新又新的生命狀態,我們沒有一刻清楚意識到這種逝者的本質,我們總覺得十年前你講的話,應該在十年後依然還會存在,你的身心狀態、你的生命狀態應該不變。殊不知這十年間,太多的因緣變化,就連同十年前的那個我,也已經不是現在的這個我了。
3. 當我們不能夠接受因緣的變化,老是執持著你應該不變的看法,就會失落、痛苦乃至對立,而去消耗掉很多的青春、情緒和能量。
4. 對於我們做得還不錯的事情,事情過去了,已經進行到下一個環節,但是如果我們沒有認識到這件事情已經過去,逝者,我們的心就會一直停留在那做得還不錯事情當中,不斷去回味,去戀戀不捨,就是不願意走出那種得意的狀態,雖然還是和身邊的人互動,繼續做下面的事情,但是心不在焉,無心經營,其實並沒有活在當下,甚至滿足於現狀,得少為足,很難再進步。
5. 另外,我們對於做得不好的事情,事情過去了,但是我們的心還不斷沉浸在懊惱、生氣、責備自己的情緒當中,日子不斷往前,年紀不斷增長,但是我們一直就被這種不舒服、不痛快的經驗撓惱著,始終活在過去,想到就無力前行。
6. 這些,都是我們學習者,對於許多事物它具有逝者,會刹那刹那變化的本質,不認識所帶來的問題。不是滿於現狀,就是學習的力量微薄。那怎麼辦呢?
(五) 認清逝者的本質,產生積極的態度
1. 因為認清萬事萬物具有逝者的本質,瞭解到它是會隨著因緣變化,正因為如此,為學者在學習的初、中、後,才能夠用“如斯,不舍晝夜”這種積極的態度來面對。
2. 在一開始,它會鞭策我們要開始學習囉;中間,它會鞭策我們精進;最後,它會鞭策我們最後的一里路,把它堅持到底。
3. 蕅益大師又說:“又復如斯不舍晝夜,則便非斷。”這裡就是用如斯不舍晝夜來斷我們的斷見,就像水一樣日夜不停在流動,它是不會斷絕停在那裡的,不會過去就不見,就沒有了。
4. 河水流過去,真的不見了嗎?它流過我們的眼前,下一刻往下一個村莊,下一個省份,流到海裡,流到海裡就不見了嗎?其實也不會,它繼續向前,昇華成為天上的雲朵,水蒸氣,下起來,又變成水滴,掉入地面,成為地下水或河水,持續地、不斷地,它一直一直地向前前進。
(六)效學流水不舍晝夜,自強不息
1. 當我們開始想要做一些努力或改變的時候,當我們努力了,還沒看到成果出現時,不知道你會不會沒有信心,“我已經努力過了,但是沒有用,算了,還是放棄吧!”此時,我們可以和不舍晝夜的河水來作學習。
2. 《孟子•離婁下》,有人和孟子來請教這一段話。徐子曰:“仲尼亟稱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為何夫子這麼稱讚這流水,到底這流水有什麼我們可以取法效學的地方呢?盂子就說:“源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源泉混混,不舍晝夜,不斷地向前流,水這種剛健不息地精神,不但可以把這個科,也就是小坑洞,把它流滿,只要繼續不舍晝夜向前流,可以填滿湖泊,流滿海洋,也可以放乎四海,潤澤萬物。
3. 為什麼可以這樣呢?有本者如是,因為它掌握到一個根本,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這種精神,它和天道運行不息這種精神是相應的,這就是聖者的一種積極向上的一種生命狀態,他們是一模一樣的,這就是水值得我們取法效學的地方。
4. 如果不是這樣,孟子就接著說:“苟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如果沒有飽滿剛健的精神和志向,只是偶爾做一下努力,就像下一場大雨,沒錯,的確可以看到一些結果,小水溝、小河流可以滿起來,但是不繼續努力,不繼續向前流,遲早水是會乾涸的。所以說的好聽,但不去實踐,這是一點用場都沒有的。
(七)一直努力,一定會有結果
1. 當我們開始努力學習,改變的時候,當努力還沒有看到成果出現,記得千萬不要放棄,請繼續努力。
2. 就像背書,我們看到別人背十遍就背起來了,我怎麼背了十遍也沒有用,《中庸》說:“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3. 我們要相信,背一次就有一次的作用,只要堅持下去,不熟再加遍數,不背起來,弗措也,絕不停下來,不放棄。
4. 怎麼會有一直努力、一直努力卻學不會的事呢?凡是努力過,一定會有結果的,只是在結果還沒有出現前,我們的努力千萬別停止下來。背書是這樣,改脾氣是這樣,為學做人也都是這樣。
5. 比如,我們發現孩子不如以前聽話,我們就可以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在他不斷改變的生命狀態中,努力做一些觀察、琢磨、學習,去發現他的優點、難點或需要,對於我自己也要做一些觀察和調整,這樣的嘗試,不斷地去試,如果不行再來,不行再試,不舍晝夜,總有一天會走進他的心,給到他最需要的關愛,他也願意和我分享。親子間擁有良好的互動,也因此我的智慧、愛心、能力都會越加的圓滿。
(八)總結: 效學夫子自強不息,過上不舍晝夜的人生。
1.就像子畏于匡,夫子遇到問題不會因此垂頭喪氣,而是再努力,再努力,於是他說出了:“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展現出來的,是一種無比的氣魄與使命感。
2.此外,夫子這塊美玉,他不選擇韞匵而藏諸?而寧願再努力,“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再再展現的都是一種君子自強不息,永遠懷抱希望,積極努力向上的儒家精神。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3. 為學者進道修業,必須認識到所面對的境界,其實都是逝者瞬息萬變的,都是因緣和合的、不斷變化的,在變動中唯一不變的,就是培養起“如斯,不舍晝夜”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不管什麼問題,我都樂於面對,樂於學習,樂於挑戰,甚至改變。
4. 因為這樣,我們生命更加地靈動,更加積極,更加正向,每用功一分,在進德修業的道上,我們就越加靠近聖賢一步,越加快樂。到最後,我們的生命不刻意去努力,也可以像天一樣運行不息,無時無刻都在學習,都在進步,都在滋潤萬物,厚德載物,就像流動的水一樣,過上一個不舍晝夜的積極人生。
論語 子罕第九 第15章
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白話>
孔子說:「出來做官辦政事,就要事奉長官,在家則孝敬父兄,辦喪事不敢不勤勉,不被酒所困擾,這些事情哪一樁我能夠做到的呢?(這些事對我有什麼難的呢?)
<文義>
1.「事」公卿、「事」父兄:動詞,「承事,事奉」的意思。
2.公卿:指「三公九卿」,泛指高官、長官。
3.勉:勤勉、勉力。
<思維提綱>
1.你覺得這四件事(事公卿、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到底是難做到還是容易做到呢?為什麼?
2.若從「小學與大學」的角度來看,你覺得這四件事是「小學」還是「大學」呢?「小學」和「大學」要如何相輔相成呢?
3.為什麼懂得很多道理,但是做不到呢?「知」與「行」要如何互相攝持?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南宋普濟編集《五燈會元•卷2》:元和中,白居易侍郎出守茲郡,因入山謁師。問曰:「禪師住處甚危險。」師曰:「太守危險尤甚!」白曰:「弟子位鎮江山,何險之有!」師曰:「薪火相交,識性不停,得非險乎?」又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曰:「三歲孩兒也解恁麼道。」師曰:「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白作禮而退。
2.《大學•經1章》「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3.張載《橫渠語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4.朱熹《四書集注》:「說見第七篇,然此則其事愈卑而意愈切矣。」
5.藕益大師《論語點睛》:「不要看得此四事容易,若看得容易,便非孔子。
(一)本章消文
1.公卿指「三公九卿」,泛指高官、長官。孔子說:「出來做官辦政事,就要事奉長官,在家則孝敬父兄,辦喪事不敢不勤勉,不被酒所困擾,這些事對我有什麼難的呢?」這裡的「何有於我哉?」,還有另外一種相反的解釋,就是這些事情哪一樁我能夠做到的呢?
2.在孔子時代,這四件事到底是難做到還是不難做到呢?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所以也有上面最後一句不同的兩種回答。但不管如何解釋,兩種意思完全可以貫通。
(二) 《弟子規》的行為規範,大人也很難做到
1.事公卿、事父兄、辦喪事,以及飲酒這四件事,在《弟子規》中都有非常詳細的規範。但《弟子規》通常被認為是啟蒙讀物,覺得這些行為規範是教育孩子的,所以《弟子規》相對於講「治國平天下」的大經大論來說,是「小兒科」。
2.但現在社會上也有另外一種聲音,認為《弟子規》不僅小孩子要學,更是大人要學,因為這些行為規範,大人也很難做到。
3.對《弟子規》完全不同的兩種態度,正好對應了「何有於我哉」這句話兩種截然不同的解釋。這也正好說明了儒家進道的次第所在。
(三)白居易與鳥巢禪師的公案---難與易的辯證之處
1.《五燈會元》中記錄了白居易與鳥巢禪師的一則公案。唐朝有一位禪師叫 道林,忽發奇想在高山頂上一棵盤曲的松樹上築窩打坐、睡覺、居住,底下 卻是一個懸崖,因此得名「鳥巢禪師」。
白居易在杭州出任太守,去拜見鳥巢禪師,說:「禪師你住的地方非常危險啊!」
鳥巢禪師回答說:「太守的處境更危險!」
白居易說:「弟子位鎮江山,有什麼危險的呢?」
禪師說:「官職越大,妄念越多,就像乾柴放到烈火上,能沒危險嗎?」
白居易心有不甘,又問:「什麼是佛法大意?」
禪師回答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白居易說:「這三歲小孩子都懂得呀!」
禪師說:「三歲孩兒雖然能懂得,八十歲老翁卻行不得!」
白居易聽後,頂禮而退。
2.這則公案非常深刻地說明了難與易的辯證之處。在幼稚園我們從小被教育 要「尊敬老師、友愛同學、講究衛生、知道認錯……等等」,這些是難還是易,是深還是淺呢?其實幼稚園裡老師教給我們的這些看似淺顯的道理,其實是最深刻的,是我們一生努力,也不一定能夠做得到的!
(四) 從「小學與大學」、「知與行」的角度來看儒家的學問
1.儒家的學問有「小學」與「大學」之分
(1)小學講行為規範,講「灑掃應對、惜福習勞、兄友弟恭……」,而大學講「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講「治國平天下」,講「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2)古聖先賢又告訴我們,小學必須以大學為目標,如此以大攝小,小無不是大;大學必須以小學為下手處,步步增上,使大不會空中樓閣,使小逐漸變成大。
2.儒家的學問有「知」與「行」之分
(1)見解決定行為,行為又讓見解不斷圓滿。平常我們很容易聽懂的一個道理,卻很難做到,其實這個道理不一定能夠聽到心裡,不是真正的聽懂。
(2)平時我們能夠做到的行為規範,不一定在內心當中圓滿,並能夠引導你向更高遠的目標邁進,因為你的行為中沒有一個更遠大的目標和見解來導引。
(五) 細說「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之難易
1.「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講的就是在單位裡要尊敬、承事領導,在家裡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這兩件事情,並不難理解,從幼稚園開始,乃至畢其一生我們都受到教導。
2.說這件事容易的話,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這樣的基因和傳承,尊老愛幼、恭敬師長等道德觀念,會時時被提策,我們也會戰戰兢兢地去遵守它,在行為上去約束它。
3.說難的話,真正能夠做到和顏悅色,而不是巧言令色,以非常至誠恭敬的心來對待自己的領導、父母和兄長的話,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4.在現代社會,更多的時候,我們以十分功利的目標與它相應,並沒有在這個基礎之上,進一步導向成聖成賢的遠大目標,所以還是停留在小學和眼前的苦樂之上。
5.如果內心沒有堅固成聖成賢的信仰,那麼這些行為規範對你來說,只是一個普通的道德規範而已,它是不堅固的,在稍微強烈的對境之下,就會動搖不定。
6.在我們經驗中都有這樣的體會,當領導或者父母不能順我的心意和口味的時候,我們輕則會內心嘀咕,重則翻臉不認人,忘恩負義。所以用信仰堅固內心,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收攝為成聖成賢的目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
(六) 細說「喪事不敢不勉」之難易
1.接下來說「喪事不敢不勉」,就是對待父母、國君的喪事,不能有半點輕 忽,要以「禮」、「敬」和「哀」對待它。
2.對待喪事的態度,就是對待祖先的態度,是一件「慎終追遠」的大事。再 進一步,對祖先的追思,就是對古聖先賢的追憶和信仰。因此,對待「喪事」的態度,關乎「為往聖繼絕學」的孔門道統。
3.當我們把一個具體的行為規範,把一件事情只是當作一件事情來做的時候, 也許覺得做到它並不是很難,但是能夠透由行為規範,觸摸到它背後所要告訴我們的精神內涵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就不會不「勉」,這恰恰是普通人最難做到的。
(七)細說「不為酒困」之難易
1.最後說到一個「酒」字。第四件事與前面三件事相比,好像小得很多。這裡講「酒」,確實是家常小事,但是如果我們不注意貌似很小的家常事情,就會釀成大錯。
2.在中國有形形色色的酒文化存在,中國人也常常用被提醒到「酒能亂性」。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被酒所困擾,被酒所亂的例子比比皆是。
3.歷史上,夏禹王飲了儀狄所造的好酒,便說:「後世必有人因為飲酒而亡國。」於是他就疏遠儀狄,戒了酒。
4.在《大智度論》中記錄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說有一人喜歡飲酒,但沒有下酒菜,便偷了鄰居家的一隻雞,把它宰殺吃了,便喝得酩酊大醉,鄰居家的女子上門來找雞,此人妄言沒有偷雞,又見此女子有幾分姿色,便起淫心而強犯。因酒而起殺、盜、淫、妄,五戒全犯。
5.孔子本章所說的「酒」,其實不只是一個「酒」字,而是代表我們生活中的一個個習慣,這些習慣不管大小,好的要不斷地去養成;不好的,要努力改正,因為小事處理不好會影響到大事。
(八)結語
1.關於上述四件事,朱熹在集注中說:「其事愈卑而意愈切矣」,卑,就是卑事、小事。孔子提醒我們,事情越小,內心越要殷重。
2.有人說朱子這樣解釋是個誤解,怎麼可以把「事公卿」等看作是卑事呢?但我們可以去揣摩朱子所說的「卑事」是什麼內涵?卑事,之所以是小事,是因為我們已經司空見慣,習以為常,天天在口上講,所以是「小事」。並不是「事公卿」等真的是「卑事」。
3.但越是日日在口上說的,越覺得容易做到而內心輕忽它,也就往往成為口頭禪。藕益大師說:「不要看得此四事容易,若看得容易,便非孔子。」藕益大師這句畫龍點晴般的點評是對本章內涵的最好收攝,也是對我們內心深處錯誤地方的猛然一擊。
4.如果我們看這四件事容易的話,也就是對孔子、對聖人最大的輕忽,我們在對聖人的修信這個根本上出了大問題!
<白話>
孔子說:「出來做官辦政事,就要事奉長官,在家則孝敬父兄,辦喪事不敢不勤勉,不被酒所困擾,這些事情哪一樁我能夠做到的呢?(這些事對我有什麼難的呢?)
<文義>
1.「事」公卿、「事」父兄:動詞,「承事,事奉」的意思。
2.公卿:指「三公九卿」,泛指高官、長官。
3.勉:勤勉、勉力。
<思維提綱>
1.你覺得這四件事(事公卿、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到底是難做到還是容易做到呢?為什麼?
2.若從「小學與大學」的角度來看,你覺得這四件事是「小學」還是「大學」呢?「小學」和「大學」要如何相輔相成呢?
3.為什麼懂得很多道理,但是做不到呢?「知」與「行」要如何互相攝持?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南宋普濟編集《五燈會元•卷2》:元和中,白居易侍郎出守茲郡,因入山謁師。問曰:「禪師住處甚危險。」師曰:「太守危險尤甚!」白曰:「弟子位鎮江山,何險之有!」師曰:「薪火相交,識性不停,得非險乎?」又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曰:「三歲孩兒也解恁麼道。」師曰:「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白作禮而退。
2.《大學•經1章》「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3.張載《橫渠語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4.朱熹《四書集注》:「說見第七篇,然此則其事愈卑而意愈切矣。」
5.藕益大師《論語點睛》:「不要看得此四事容易,若看得容易,便非孔子。
(一)本章消文
1.公卿指「三公九卿」,泛指高官、長官。孔子說:「出來做官辦政事,就要事奉長官,在家則孝敬父兄,辦喪事不敢不勤勉,不被酒所困擾,這些事對我有什麼難的呢?」這裡的「何有於我哉?」,還有另外一種相反的解釋,就是這些事情哪一樁我能夠做到的呢?
2.在孔子時代,這四件事到底是難做到還是不難做到呢?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所以也有上面最後一句不同的兩種回答。但不管如何解釋,兩種意思完全可以貫通。
(二) 《弟子規》的行為規範,大人也很難做到
1.事公卿、事父兄、辦喪事,以及飲酒這四件事,在《弟子規》中都有非常詳細的規範。但《弟子規》通常被認為是啟蒙讀物,覺得這些行為規範是教育孩子的,所以《弟子規》相對於講「治國平天下」的大經大論來說,是「小兒科」。
2.但現在社會上也有另外一種聲音,認為《弟子規》不僅小孩子要學,更是大人要學,因為這些行為規範,大人也很難做到。
3.對《弟子規》完全不同的兩種態度,正好對應了「何有於我哉」這句話兩種截然不同的解釋。這也正好說明了儒家進道的次第所在。
(三)白居易與鳥巢禪師的公案---難與易的辯證之處
1.《五燈會元》中記錄了白居易與鳥巢禪師的一則公案。唐朝有一位禪師叫 道林,忽發奇想在高山頂上一棵盤曲的松樹上築窩打坐、睡覺、居住,底下 卻是一個懸崖,因此得名「鳥巢禪師」。
白居易在杭州出任太守,去拜見鳥巢禪師,說:「禪師你住的地方非常危險啊!」
鳥巢禪師回答說:「太守的處境更危險!」
白居易說:「弟子位鎮江山,有什麼危險的呢?」
禪師說:「官職越大,妄念越多,就像乾柴放到烈火上,能沒危險嗎?」
白居易心有不甘,又問:「什麼是佛法大意?」
禪師回答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白居易說:「這三歲小孩子都懂得呀!」
禪師說:「三歲孩兒雖然能懂得,八十歲老翁卻行不得!」
白居易聽後,頂禮而退。
2.這則公案非常深刻地說明了難與易的辯證之處。在幼稚園我們從小被教育 要「尊敬老師、友愛同學、講究衛生、知道認錯……等等」,這些是難還是易,是深還是淺呢?其實幼稚園裡老師教給我們的這些看似淺顯的道理,其實是最深刻的,是我們一生努力,也不一定能夠做得到的!
(四) 從「小學與大學」、「知與行」的角度來看儒家的學問
1.儒家的學問有「小學」與「大學」之分
(1)小學講行為規範,講「灑掃應對、惜福習勞、兄友弟恭……」,而大學講「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講「治國平天下」,講「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2)古聖先賢又告訴我們,小學必須以大學為目標,如此以大攝小,小無不是大;大學必須以小學為下手處,步步增上,使大不會空中樓閣,使小逐漸變成大。
2.儒家的學問有「知」與「行」之分
(1)見解決定行為,行為又讓見解不斷圓滿。平常我們很容易聽懂的一個道理,卻很難做到,其實這個道理不一定能夠聽到心裡,不是真正的聽懂。
(2)平時我們能夠做到的行為規範,不一定在內心當中圓滿,並能夠引導你向更高遠的目標邁進,因為你的行為中沒有一個更遠大的目標和見解來導引。
(五) 細說「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之難易
1.「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講的就是在單位裡要尊敬、承事領導,在家裡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這兩件事情,並不難理解,從幼稚園開始,乃至畢其一生我們都受到教導。
2.說這件事容易的話,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這樣的基因和傳承,尊老愛幼、恭敬師長等道德觀念,會時時被提策,我們也會戰戰兢兢地去遵守它,在行為上去約束它。
3.說難的話,真正能夠做到和顏悅色,而不是巧言令色,以非常至誠恭敬的心來對待自己的領導、父母和兄長的話,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4.在現代社會,更多的時候,我們以十分功利的目標與它相應,並沒有在這個基礎之上,進一步導向成聖成賢的遠大目標,所以還是停留在小學和眼前的苦樂之上。
5.如果內心沒有堅固成聖成賢的信仰,那麼這些行為規範對你來說,只是一個普通的道德規範而已,它是不堅固的,在稍微強烈的對境之下,就會動搖不定。
6.在我們經驗中都有這樣的體會,當領導或者父母不能順我的心意和口味的時候,我們輕則會內心嘀咕,重則翻臉不認人,忘恩負義。所以用信仰堅固內心,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收攝為成聖成賢的目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
(六) 細說「喪事不敢不勉」之難易
1.接下來說「喪事不敢不勉」,就是對待父母、國君的喪事,不能有半點輕 忽,要以「禮」、「敬」和「哀」對待它。
2.對待喪事的態度,就是對待祖先的態度,是一件「慎終追遠」的大事。再 進一步,對祖先的追思,就是對古聖先賢的追憶和信仰。因此,對待「喪事」的態度,關乎「為往聖繼絕學」的孔門道統。
3.當我們把一個具體的行為規範,把一件事情只是當作一件事情來做的時候, 也許覺得做到它並不是很難,但是能夠透由行為規範,觸摸到它背後所要告訴我們的精神內涵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就不會不「勉」,這恰恰是普通人最難做到的。
(七)細說「不為酒困」之難易
1.最後說到一個「酒」字。第四件事與前面三件事相比,好像小得很多。這裡講「酒」,確實是家常小事,但是如果我們不注意貌似很小的家常事情,就會釀成大錯。
2.在中國有形形色色的酒文化存在,中國人也常常用被提醒到「酒能亂性」。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被酒所困擾,被酒所亂的例子比比皆是。
3.歷史上,夏禹王飲了儀狄所造的好酒,便說:「後世必有人因為飲酒而亡國。」於是他就疏遠儀狄,戒了酒。
4.在《大智度論》中記錄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說有一人喜歡飲酒,但沒有下酒菜,便偷了鄰居家的一隻雞,把它宰殺吃了,便喝得酩酊大醉,鄰居家的女子上門來找雞,此人妄言沒有偷雞,又見此女子有幾分姿色,便起淫心而強犯。因酒而起殺、盜、淫、妄,五戒全犯。
5.孔子本章所說的「酒」,其實不只是一個「酒」字,而是代表我們生活中的一個個習慣,這些習慣不管大小,好的要不斷地去養成;不好的,要努力改正,因為小事處理不好會影響到大事。
(八)結語
1.關於上述四件事,朱熹在集注中說:「其事愈卑而意愈切矣」,卑,就是卑事、小事。孔子提醒我們,事情越小,內心越要殷重。
2.有人說朱子這樣解釋是個誤解,怎麼可以把「事公卿」等看作是卑事呢?但我們可以去揣摩朱子所說的「卑事」是什麼內涵?卑事,之所以是小事,是因為我們已經司空見慣,習以為常,天天在口上講,所以是「小事」。並不是「事公卿」等真的是「卑事」。
3.但越是日日在口上說的,越覺得容易做到而內心輕忽它,也就往往成為口頭禪。藕益大師說:「不要看得此四事容易,若看得容易,便非孔子。」藕益大師這句畫龍點晴般的點評是對本章內涵的最好收攝,也是對我們內心深處錯誤地方的猛然一擊。
4.如果我們看這四件事容易的話,也就是對孔子、對聖人最大的輕忽,我們在對聖人的修信這個根本上出了大問題!
論語 子罕第九 第14章
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白話〉
孔子說:「我從衛國返回到魯國以後,樂才得到整理,雅樂和頌樂各有適當的安排。」
〈文義〉
1.自衛反魯: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冬,孔子從衛國返回魯國,結束了14年遊歷不定的生活。
2.樂正:調整樂曲的篇章。
3.雅頌:這是《詩經》中兩類不同的詩的名稱。也是指雅樂、頌樂等樂曲名稱。
(1) 〈思維提綱〉
1.試想像自己,像夫子懷抱滿腔利他之心,卻不得明君,在當時旅遊不是像現在進步的時代,五、六十歲的您,心境如何?
2.結束這種顛沛流離的日子,夫子的志向、對道的熱情,是否有損減呢?您的依據?
3.由本章子曰內容,揣摩夫子說這句話時的內心狀態。
〈義理解說〉
一、 補充資料
1. 《論語•為政•2》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 《論語•憲問•41》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3. 《論語•衛靈公•1》: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
,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斯濫矣。」
4. 《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ㄙㄤˇ)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5. 《論語•子罕•5》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6. 《禮記•經解》提到了《六經》的作用: 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 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 疏通知遠,書教也。 廣博易良,樂教也。 絜靜精微,易教也。 恭儉莊敬,禮教也。 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故詩之失,愚。 書之失,誣。樂之失,奢。 易之失,賊。 禮之失,煩。 春秋之失,亂。 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 疏通知遠而不誣,則深於書者也。 廣博易良而不奢,則深於樂者也。 絜靜精微而不賊,則深於易者也。 恭儉莊敬而不煩,則深於禮者也。 屬辭比事而不亂,則深於春秋者也。(https://baike.baidu.com/item/六经/32874)
7. 《論語•子張•22》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8. 《孟子•盡心章句上•第九》孟子謂宋句踐曰:「子好遊乎?吾語子遊。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曰:「何如斯可以囂囂矣?」曰:「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二、重點摘記
(一) 文義解釋:
1.樂正,有的說是正樂詞,有的說是正樂曲
2.李炳南老先生說:「音樂不能只要詞不要曲,也不能只要曲不要詞,因此,解釋孔子正樂,應該是將樂曲與詩章配合起來講,才算完全。」
3.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思無邪”就是“正”,就是詩的內涵和曲調能夠把人性中本具的良知和光明顯發出來,即詩樂的內涵能夠體現禮制所規定的“君臣以睦”、“父子以親”等人倫秩序。
4.故“性情正,音律調,雖風亦曰雅頌;性情不正,音律不調,即雅頌亦不得為雅頌”。《雅》、《頌》各得其所,是指雅、頌各得其本,把它本來要表達的“詩義”之美得到“歸正”。
(二)夫子歸正雅頌的意義
1.孔子從衛國回到魯國,是魯哀公十一年冬天,即公元前484年,當時的魯國也已經禮崩樂壞,孔子開始正定音樂。這一年孔子68歲,結束了長達14年的周遊列國,離“從心所欲不逾矩”的70之年,只差2歲。離孔子73歲過世,差5歲。
2.孔子的這一句簡單而淡定的自述,表明了一個事實,孔子晚年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對上古和三代文化的整理上。
3.中華文明史上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件,使5000年中華文明傳承不衰,並對世界產生廣泛影響,使孔子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道宮牆而難以被後人逾越,奠定了孔子大成至聖先師的牢固地位。
(三) 夫子返魯繼續完成其理想
1.孔子一生仰望堯舜禹等上古先王,崇尚文武周公創立的禮樂文化。他生活的春秋末期,已是禮崩樂壞,故恢復周代的禮樂文化成為孔子畢生的理想。
2.周遊列國,雖然四處碰壁,甚至經歷了“陳蔡絕糧”、“圍困于匡”等磨難,但仍“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即使如“喪家之犬”,拯救衰世的“木鐸”之心仍堅如磐石。
3.因為有這些曲折經歷和磨難的歷練,使孔子不僅示現了聖人不是生而知之者的成聖之路,也使得孔子到了晚年具有更加豐富的文化積澱和心理體驗,為整理文化典籍積聚了深厚的底蘊。
4.晚年把主要精力,放在整理古代文獻和教學育人上,並不是無奈之舉,而是他拯救天下蒼生的仁愛之心的必然推動。
(四) 夫子對文化的貢獻
1.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著春秋”,使《詩》、《書》、《禮》、《易》、《春秋》六書成為“六經”。使儒家思想形成了完整的體系,且成為中華文明的主流和源泉。
2.孔子整理六經的思想,形成了儒家傳承孔門心法的道統,從此“為往聖繼絕學”成為一代代士人和知識份子畢生追求的理想。
3.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其它三大文明都已斷流、滅絕,為什麼只獨存中華文明?這與儒家所傳的道統不無關係。
4.中華民族和傳統文化再度復興之時,孔子對文化典藉和中華文明的系統化整理,以及形成的以心傳心的的心法道統,為我們留下了十分寶貴的遺產,也是我們傳承中華文華的根本準則。
(五) 關於六經
1.孔子對三代文獻典藉的整理,使儒家思想及中華文明系統化。面對上古以來浩瀚的典藉,孔子為什麼唯獨整理六經?或者說孔子整理了眾多的典籍,但六經可以作為代表。
2.六經涵蓋了儒家乃至中華文化的精華和扼要。因樂經未傳或失傳,使六經變成了五經。後有“十三經”或“四書五經”流傳,只是開合不一和對機需要,實質都離不開六經這個根本。
(1)刪詩書,凸顯人性中的“思無邪”,將人性中本具的追求光明和大道的良善特性顯發出來。
(2)定禮樂,是正定禮樂,體現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闡述禮樂的核心思想和普世價值,指出禮樂隨機應變的原則。
(3)贊周易,是將《易》這部卜卦之書昇華成智慧之書,揭示出宇宙人生的運行規律,不僅指出生命成長的真相,也為制禮作樂提供理論依據。
(4)著春秋,孔子將魯國的歷史編纂成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孔子著歷史,其實運用了“微言大義”的春秋筆法,看似是說史,其實是通過委婉曲折的褒貶方式,表達孔子的人文思想。
3. 六經的功效
(1)六經從各個角度有機整合而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禮記·經解》中孔子對《六經》有完整的闡述,說“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2) 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故長於變;《禮》經紀人倫,故長於行;《書》記先王之事,故長於政;《詩》記山川、溪谷、草木、牝牡、雌雄,故長於風;《樂》樂所以立,故長於和;《春秋》辨是非,故長於治人。是故《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義。”
(3)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說:“《詩》道志,故長於質;《禮》制節,故長於文;《樂》詠德,故長於風;《書》著功,故長於事;《易》本天地,故長於數;《春秋》正是非,故長於治人”。
無論是《禮記》還是司馬遷、董仲舒,都對六經的各別特徵作了十分精準的描述。
4.明朝大儒王陽明對這《六經》有獨到的理解並作詳細精闢的闡述,他在《尊經閣記》中說:「以言其陰陽消息之行焉,則謂之《易》;以言其紀綱政事之施焉,則謂之《書》;以言其歌詠性情之發焉,則謂之《詩》;以言其條理節文之著焉,則謂之《禮》;以言其欣喜和平之生焉,則謂之《樂》;以言其誠偽邪正之辯焉,則謂之《春秋》。」並進一步指出,從《易》到《春秋》其內涵是“一也”,即「皆所謂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達四海,塞天地,亙古今,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也,夫是之謂六經。」所以「六經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陽明先生從“心學”出發,說六經不是什麼其它高深的學問,而是我們每個人心中普遍存在的、本來具足的“常道”。如是理解的話,六經所呈現的本質內涵是“孔門心法”的應有之義。
(六)心法的傳遞
1. 如果說六經以紛呈的角度所呈現的儒家思想,讓後人很難趣入它的內涵,特別是在整體上瞭解孔子及孔門心法的精要的話,那麼《論語》這部書的出現,為我們從整體上瞭解六經提供了一個窺見之門!
2.《論語》以生活化、場景化、形象化方式,全方位、立體式展示孔子及其思想。透由《論語》,可以讓我們以“攝要而學”的方式來解讀六經,從中可知孔子的“道”一以貫之,而實現這個“道”都有十分清晰的質、量和次第!再高深的“道”都有最淺近的下手處;再普通不過的一言一行中,都含攝了最高深的道理!
3. 孔子整理六經的方式,還留下了一個十分重要的道統,就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即信仰、崇拜、效學古聖先賢,對他們推崇備至,並效法文武周公的禮樂和典章制度。在孔子看來,古聖先賢及其傳承的文化,“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即是符合宇宙人生的運行規律的,有其永恆不變的價值,用現代話說,就是具有普世價值。
4. 所以孔子傳承文化的基本態度就是“信而好古”。因為“信而好古”,所以“述而不作”,即只闡述不創作。這樣的道統,為我們樹立了傳承經典中依止師承的優良傳統,杜絕了隨自聰辨,隨意損減或增益聖賢之法的混濫之風。
5.由於先王傳承的文化,或者是六經所要傳述的內涵,本質上都是“心法”,因此僅靠文獻典籍留傳不能保證其傳承的清淨和完整,必須有內證經典的聖者,通過一器注一器,代代相傳。
唐代儒家代表人物韓愈是位重要的思想家。在宋儒眼中,孔、孟之下便是韓愈,他曾經說先王之道“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這種傳法,雖然不一定是直傳,但都是透由師承,獲得真傳。
6.《論語》中子貢說:“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由此可知,先王之道,不僅僅記錄于文章典藉當中,更是在聖者的心續裡,在普通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在中國人與生俱來的骨髓裡,故“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其實整篇《論語》就是以活生生的方式,向我們這些後學者傳遞如何獲取儒學心要、傳承孔門心法的要竅——師弟相應之法!
(七)結論
1. 儒家文化在歷史上遭到了無數次的劫難,遠看有“一把秦火”,近代有對傳統文化的全盤否定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將包括儒家文化在內的傳統文化摧殘得面目全非。在中國的歷史上,由於外族的入侵,使儒家文化數次在幾乎滅絕中重生,甚至更加燦爛。
2. 進入當代,科學技術和物質的迅猛發展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時代。西方文明從十九世紀下半葉開始,以壓倒性的優勢進入東方,對東方文明形成了最嚴峻的挑戰。
3. 在中國再度崛起,傳統文化再度復興並影響世界之時,我們是否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有人擔心,儒家文化的傳承斷了100多年,甚至更長,能不能在當今的歷史機緣之下,還其本來面目,恢復儒學心法的道統?
4. 今天我們再度學到《論語》的這一章,從中窺見到孔子整理文化典藉,並形成了讓中華文明長勝不衰的傳承系統,對傳統文化本身,以及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復興,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自信和驕傲!
5. 聖人拯救世界的心永遠不會放棄!聖人顯現或隱沒于世間,完全由這個時代眾生是否有福報,以及對聖賢之法能否有內在希求的推動力量決定的。聖人不顯現于世間,並不代表聖人不存在,不想饒益眾生。《論語》中說到聖人是“時中之聖”,他們“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孟子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像太陽一樣光明的古聖先賢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
6. 今天在中華大地掀起了一股研討《論語》的熱潮,傳統文化的復興勢不可擋!在中華文化促進世界和平,在中華民族再度復興的偉大時代,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聖人一定會再度輩出,光耀世界,照破萬古長夜!
〈白話〉
孔子說:「我從衛國返回到魯國以後,樂才得到整理,雅樂和頌樂各有適當的安排。」
〈文義〉
1.自衛反魯: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冬,孔子從衛國返回魯國,結束了14年遊歷不定的生活。
2.樂正:調整樂曲的篇章。
3.雅頌:這是《詩經》中兩類不同的詩的名稱。也是指雅樂、頌樂等樂曲名稱。
(1) 〈思維提綱〉
1.試想像自己,像夫子懷抱滿腔利他之心,卻不得明君,在當時旅遊不是像現在進步的時代,五、六十歲的您,心境如何?
2.結束這種顛沛流離的日子,夫子的志向、對道的熱情,是否有損減呢?您的依據?
3.由本章子曰內容,揣摩夫子說這句話時的內心狀態。
〈義理解說〉
一、 補充資料
1. 《論語•為政•2》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 《論語•憲問•41》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3. 《論語•衛靈公•1》: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
,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斯濫矣。」
4. 《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ㄙㄤˇ)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5. 《論語•子罕•5》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6. 《禮記•經解》提到了《六經》的作用: 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 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 疏通知遠,書教也。 廣博易良,樂教也。 絜靜精微,易教也。 恭儉莊敬,禮教也。 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故詩之失,愚。 書之失,誣。樂之失,奢。 易之失,賊。 禮之失,煩。 春秋之失,亂。 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 疏通知遠而不誣,則深於書者也。 廣博易良而不奢,則深於樂者也。 絜靜精微而不賊,則深於易者也。 恭儉莊敬而不煩,則深於禮者也。 屬辭比事而不亂,則深於春秋者也。(https://baike.baidu.com/item/六经/32874)
7. 《論語•子張•22》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8. 《孟子•盡心章句上•第九》孟子謂宋句踐曰:「子好遊乎?吾語子遊。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曰:「何如斯可以囂囂矣?」曰:「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二、重點摘記
(一) 文義解釋:
1.樂正,有的說是正樂詞,有的說是正樂曲
2.李炳南老先生說:「音樂不能只要詞不要曲,也不能只要曲不要詞,因此,解釋孔子正樂,應該是將樂曲與詩章配合起來講,才算完全。」
3.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思無邪”就是“正”,就是詩的內涵和曲調能夠把人性中本具的良知和光明顯發出來,即詩樂的內涵能夠體現禮制所規定的“君臣以睦”、“父子以親”等人倫秩序。
4.故“性情正,音律調,雖風亦曰雅頌;性情不正,音律不調,即雅頌亦不得為雅頌”。《雅》、《頌》各得其所,是指雅、頌各得其本,把它本來要表達的“詩義”之美得到“歸正”。
(二)夫子歸正雅頌的意義
1.孔子從衛國回到魯國,是魯哀公十一年冬天,即公元前484年,當時的魯國也已經禮崩樂壞,孔子開始正定音樂。這一年孔子68歲,結束了長達14年的周遊列國,離“從心所欲不逾矩”的70之年,只差2歲。離孔子73歲過世,差5歲。
2.孔子的這一句簡單而淡定的自述,表明了一個事實,孔子晚年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對上古和三代文化的整理上。
3.中華文明史上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件,使5000年中華文明傳承不衰,並對世界產生廣泛影響,使孔子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道宮牆而難以被後人逾越,奠定了孔子大成至聖先師的牢固地位。
(三) 夫子返魯繼續完成其理想
1.孔子一生仰望堯舜禹等上古先王,崇尚文武周公創立的禮樂文化。他生活的春秋末期,已是禮崩樂壞,故恢復周代的禮樂文化成為孔子畢生的理想。
2.周遊列國,雖然四處碰壁,甚至經歷了“陳蔡絕糧”、“圍困于匡”等磨難,但仍“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即使如“喪家之犬”,拯救衰世的“木鐸”之心仍堅如磐石。
3.因為有這些曲折經歷和磨難的歷練,使孔子不僅示現了聖人不是生而知之者的成聖之路,也使得孔子到了晚年具有更加豐富的文化積澱和心理體驗,為整理文化典籍積聚了深厚的底蘊。
4.晚年把主要精力,放在整理古代文獻和教學育人上,並不是無奈之舉,而是他拯救天下蒼生的仁愛之心的必然推動。
(四) 夫子對文化的貢獻
1.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著春秋”,使《詩》、《書》、《禮》、《易》、《春秋》六書成為“六經”。使儒家思想形成了完整的體系,且成為中華文明的主流和源泉。
2.孔子整理六經的思想,形成了儒家傳承孔門心法的道統,從此“為往聖繼絕學”成為一代代士人和知識份子畢生追求的理想。
3.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其它三大文明都已斷流、滅絕,為什麼只獨存中華文明?這與儒家所傳的道統不無關係。
4.中華民族和傳統文化再度復興之時,孔子對文化典藉和中華文明的系統化整理,以及形成的以心傳心的的心法道統,為我們留下了十分寶貴的遺產,也是我們傳承中華文華的根本準則。
(五) 關於六經
1.孔子對三代文獻典藉的整理,使儒家思想及中華文明系統化。面對上古以來浩瀚的典藉,孔子為什麼唯獨整理六經?或者說孔子整理了眾多的典籍,但六經可以作為代表。
2.六經涵蓋了儒家乃至中華文化的精華和扼要。因樂經未傳或失傳,使六經變成了五經。後有“十三經”或“四書五經”流傳,只是開合不一和對機需要,實質都離不開六經這個根本。
(1)刪詩書,凸顯人性中的“思無邪”,將人性中本具的追求光明和大道的良善特性顯發出來。
(2)定禮樂,是正定禮樂,體現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闡述禮樂的核心思想和普世價值,指出禮樂隨機應變的原則。
(3)贊周易,是將《易》這部卜卦之書昇華成智慧之書,揭示出宇宙人生的運行規律,不僅指出生命成長的真相,也為制禮作樂提供理論依據。
(4)著春秋,孔子將魯國的歷史編纂成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孔子著歷史,其實運用了“微言大義”的春秋筆法,看似是說史,其實是通過委婉曲折的褒貶方式,表達孔子的人文思想。
3. 六經的功效
(1)六經從各個角度有機整合而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禮記·經解》中孔子對《六經》有完整的闡述,說“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2) 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故長於變;《禮》經紀人倫,故長於行;《書》記先王之事,故長於政;《詩》記山川、溪谷、草木、牝牡、雌雄,故長於風;《樂》樂所以立,故長於和;《春秋》辨是非,故長於治人。是故《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義。”
(3)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說:“《詩》道志,故長於質;《禮》制節,故長於文;《樂》詠德,故長於風;《書》著功,故長於事;《易》本天地,故長於數;《春秋》正是非,故長於治人”。
無論是《禮記》還是司馬遷、董仲舒,都對六經的各別特徵作了十分精準的描述。
4.明朝大儒王陽明對這《六經》有獨到的理解並作詳細精闢的闡述,他在《尊經閣記》中說:「以言其陰陽消息之行焉,則謂之《易》;以言其紀綱政事之施焉,則謂之《書》;以言其歌詠性情之發焉,則謂之《詩》;以言其條理節文之著焉,則謂之《禮》;以言其欣喜和平之生焉,則謂之《樂》;以言其誠偽邪正之辯焉,則謂之《春秋》。」並進一步指出,從《易》到《春秋》其內涵是“一也”,即「皆所謂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達四海,塞天地,亙古今,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也,夫是之謂六經。」所以「六經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陽明先生從“心學”出發,說六經不是什麼其它高深的學問,而是我們每個人心中普遍存在的、本來具足的“常道”。如是理解的話,六經所呈現的本質內涵是“孔門心法”的應有之義。
(六)心法的傳遞
1. 如果說六經以紛呈的角度所呈現的儒家思想,讓後人很難趣入它的內涵,特別是在整體上瞭解孔子及孔門心法的精要的話,那麼《論語》這部書的出現,為我們從整體上瞭解六經提供了一個窺見之門!
2.《論語》以生活化、場景化、形象化方式,全方位、立體式展示孔子及其思想。透由《論語》,可以讓我們以“攝要而學”的方式來解讀六經,從中可知孔子的“道”一以貫之,而實現這個“道”都有十分清晰的質、量和次第!再高深的“道”都有最淺近的下手處;再普通不過的一言一行中,都含攝了最高深的道理!
3. 孔子整理六經的方式,還留下了一個十分重要的道統,就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即信仰、崇拜、效學古聖先賢,對他們推崇備至,並效法文武周公的禮樂和典章制度。在孔子看來,古聖先賢及其傳承的文化,“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即是符合宇宙人生的運行規律的,有其永恆不變的價值,用現代話說,就是具有普世價值。
4. 所以孔子傳承文化的基本態度就是“信而好古”。因為“信而好古”,所以“述而不作”,即只闡述不創作。這樣的道統,為我們樹立了傳承經典中依止師承的優良傳統,杜絕了隨自聰辨,隨意損減或增益聖賢之法的混濫之風。
5.由於先王傳承的文化,或者是六經所要傳述的內涵,本質上都是“心法”,因此僅靠文獻典籍留傳不能保證其傳承的清淨和完整,必須有內證經典的聖者,通過一器注一器,代代相傳。
唐代儒家代表人物韓愈是位重要的思想家。在宋儒眼中,孔、孟之下便是韓愈,他曾經說先王之道“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這種傳法,雖然不一定是直傳,但都是透由師承,獲得真傳。
6.《論語》中子貢說:“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由此可知,先王之道,不僅僅記錄于文章典藉當中,更是在聖者的心續裡,在普通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在中國人與生俱來的骨髓裡,故“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其實整篇《論語》就是以活生生的方式,向我們這些後學者傳遞如何獲取儒學心要、傳承孔門心法的要竅——師弟相應之法!
(七)結論
1. 儒家文化在歷史上遭到了無數次的劫難,遠看有“一把秦火”,近代有對傳統文化的全盤否定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將包括儒家文化在內的傳統文化摧殘得面目全非。在中國的歷史上,由於外族的入侵,使儒家文化數次在幾乎滅絕中重生,甚至更加燦爛。
2. 進入當代,科學技術和物質的迅猛發展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時代。西方文明從十九世紀下半葉開始,以壓倒性的優勢進入東方,對東方文明形成了最嚴峻的挑戰。
3. 在中國再度崛起,傳統文化再度復興並影響世界之時,我們是否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有人擔心,儒家文化的傳承斷了100多年,甚至更長,能不能在當今的歷史機緣之下,還其本來面目,恢復儒學心法的道統?
4. 今天我們再度學到《論語》的這一章,從中窺見到孔子整理文化典藉,並形成了讓中華文明長勝不衰的傳承系統,對傳統文化本身,以及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復興,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自信和驕傲!
5. 聖人拯救世界的心永遠不會放棄!聖人顯現或隱沒于世間,完全由這個時代眾生是否有福報,以及對聖賢之法能否有內在希求的推動力量決定的。聖人不顯現于世間,並不代表聖人不存在,不想饒益眾生。《論語》中說到聖人是“時中之聖”,他們“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孟子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像太陽一樣光明的古聖先賢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
6. 今天在中華大地掀起了一股研討《論語》的熱潮,傳統文化的復興勢不可擋!在中華文化促進世界和平,在中華民族再度復興的偉大時代,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聖人一定會再度輩出,光耀世界,照破萬古長夜!
論語 子罕第九 第13章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白話>
孔子想到偏僻的九夷居住。有人就說:「那個地方非常落後,怎麼可以居住呢?」孔子說:「君子所居住的地方,怎麼會是簡陋呢?」
<文義>
1.「欲」:想、有意願。
2.「九夷」 :說法不一。有說在中國的東方。(南方有八蠻、西方有六戎、北方有五狄,均是偏僻、落後之地。)九夷: 一玄菟ㄊㄨˋ,二樂浪,三高麗,四滿飾,五鳧ㄈㄨˊ更,六索家,七東屠,八倭ㄨㄛ人,九天鄙。
3.「或曰」:有人不達孔子意而說。
4.「陋」:文化閉塞,不開化,不懂仁義禮智。
<思惟提綱>
1.夫子想要到九夷居住,夫子為什麼有這種想法?夫子的心境為何?
2.對夫子的想法,有人就說:「陋,如之何!」,孔子聽了怎樣回應?
3.為什麼「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透過本章的學習,希望你可以體會到君子對境的抉擇標準為何?也能誓願如是。
<義理解釋>《論語•子罕第九》第十三章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子罕‧5》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
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2. 《論語‧公冶長‧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3.《論語‧子罕‧4》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4.《論語‧顏淵‧19》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
風,必偃。」
5.《論語‧里仁‧16》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6.范仲淹《岳陽樓記》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7.《孟子‧離婁章句上》:「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二. 重點摘要 :
原文: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一) 解釋文義
1.孔子志在行道,而道不行,但他從不怨天尤人,此處不行,可往他處,所以他欲居九夷。
2.有人說:“九夷這個地方非常落後,怎麼可以居住呢?”“陋”,是指沒有文化,人民不懂禮儀。
3.孔子說:“君子居住在那裡,那裡就不簡陋了。”
4.春秋時代,“夷”,往往作東夷,與南蠻、北狄、西戎並列,一般是指沒有文化、落後、不發達的地區。“九夷”是指東南方一帶,蠻夷之地。
(二) 孔子為何“欲居九夷”?
1.孔老夫子一直想努力推行他的王道,可的確非常的艱難。在周遊列國當中就曾經發生了“陳蔡絕糧”,“子畏于匡”等事件,在路過宋國時候也差點被司馬桓魋所追殺,可以說歷盡滄桑。
2.雖然難,但他並沒有灰心,但時常他還會感歎道行不通。孔老夫子觀察那個時候的天下,也就是中原這個圈子,整個的道都行不通,但他很想把文化保留下來,所以孔子曾經提到過要“乘桴浮於海”,現在又提出來“欲居九夷”。
3.這個“欲”,並不是說他個人的欲望,一定要這麼做,孔子本人已經放下了意、必、固、我,他沒有個人的執著。
4.如果一個地方的人,能夠依教奉行,願意學習聖賢之道,那麼聖人就願意去教化他們,幫助他們。如果一個地方的人,不願意學習聖賢文化,即使經濟再發達,環境再優越,君子還是會離開。
5.孔子覺得他和九夷這個地方人有因緣,可以在這個地方推廣聖賢文化,可以推行仁政。
(三) 為何夫子認為“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在這個時候,卻有人講:“九夷這個地方很鄙陋,文化非常落後,老百姓沒有什麼禮教,孔子為什麼還要去那個地方呢?”孔子回答:“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 君子的使命─推行聖賢教育
(1)君子是有道德、有學問的人,他的使命就是推行聖賢教育,他不僅是言教,而且是身教,他要做世人的好榜樣,所謂“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樣才能叫做君子。
(2)一個君子,他無論走到哪裡,他想到的不是這個地方是否適合我修行,而是這個地方需要我,我就去哪裡。即使這個地方不懂得禮教,沒有文化,只要我去,我就能夠改變那個地方的風俗。
2. 夫子有信心,有君子在社會風氣一定轉好。
《論語•顏淵篇》中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意思是說:上層的道德好比風,平民老百姓的言行呢好像草,風吹在草上,草一定順著風的方向倒。在孔子內心有著無比堅定的信心,只要有君子在的地方,老百姓願意被教化,社會風氣一定會好轉。
3. 舉證歷史公案
(1)箕子離開昏君遠赴朝鮮,讓朝鮮成為東方君子國。
歷史上商紂王有個叔父叫箕子,曾經因為商紂王是個昏君而選擇了離開,遠赴朝鮮,並住下來。朝鮮那個時候還非常落後,沒有文化。箕子到了那個地方,運用禮樂教化朝鮮人,使社會風氣煥然一新,歷史上被稱為東方君子國。
(2) 泰伯讓位逃至荊蠻之地,為江東播下文明的種子。
前面學習《泰伯篇》也瞭解到,泰伯把王位讓給了他的三弟,他帶領二弟一路向東,來到了今天的江蘇無錫、蘇州一帶,當時被稱為荊蠻之地。泰伯的高風亮節也感動了大家,大家紛紛歸附於他,於是泰伯就在太湖流域重建國家,給落後的江東地區帶來了中原文明的種子。泰伯、仲雍不畏艱辛,勇於開拓,教化百姓,當地人民逐步開始變得有文化、有禮儀,懂得如何相處,經濟上也逐步富裕起來,為後世強大的吳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4.不怕沒有文化,只怕沒有君子。
兩個例子都說明了不怕那個地方基礎差,沒有文化,就怕沒有君子去認真地推動聖賢教育。孔子作為一個君子,他的使命就是推動聖賢的文化。
(四) 君子取捨標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1.君子處處為眾生著想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一個君子處處為眾生著想,他不會自私自利,他選擇居住地方,往往不是考慮自己,而是如何關心別人。
2.君子范仲淹
(1) 捐出寶地修建學堂
北宋名臣范仲淹,在擔任蘇州知府時,曾經在蘇州有個叫臥龍街的地方買了塊地,準備建宅居住。當時有一位著名的風水先生得知後對他講,臥龍街是塊風水寶地,在那裡修建宅院,必定子孫興旺,卿相不斷,有享不盡的榮華和富貴。范仲淹聽後卻講:“與其讓我範家一個家族榮華富貴,還不如讓這裡人多出人才,讓大家一起來享受榮華富貴。”隨後他就把這塊地捐了出去,修建學堂,在這裡先後出了38個文狀元,成為名副其實的狀元之府。
(2) 寧願自己承受災禍,不讓別人承受災禍。
還有一個風水先生去看了范仲淹母親的墓地說:“這個墓地是絕地,家族會有斷子絕孫的災禍,必須儘快遷墳。”范仲淹說:“既然是絕地,與其讓別人承受災禍,不如我自己承受災禍,如果我命該絕後,遷墳又能有什麼用呢?”范仲淹硬是沒有遷墳,後來也沒有發生災禍,他的四個兒子長大成人之後,個個都聰明非凡,德才兼備,都官至宰相、尚書或者侍郎,范家的後世子孫很多賢達顯貴,至今已經千年,依然興旺,綿延不絕。
3.范仲淹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君子在任何時候,取捨的標準,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五) 總結
1.這一章的學習,我們要去體會君子的存心。一個希望挽救世道人心的一個君子,先要做到隨遇而安,內心快樂豁達,自己的心才能轉環境,而不被環境所轉。
2.古語說:“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智慧的人都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今天我們學習論語,要常常對境觀察,如果發生不如意的事,不要先埋怨人和環境,先反省自己,認真修行,去除煩惱,外境就隨著心逐步逐步地改善。
論語 子罕第九 第12章-2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白話>
子貢問孔子:“如果有一塊美玉在這裡,是放在盒子當中藏起來,還是尋求識貨的商人而賣掉它呢?”孔子說:「賣掉吧,賣掉吧!我正在等著識貨的人呢。」
<文義>
(1) 韞匵:「韞」,藏。「匵」,匱也,收藏物件的盒子。韞匵,謂藏之匱中。
(2) 善賈:一種解釋,指識貨的賈人。另一種解釋,「賈」,同價;善價,
指高價、好的價格。
(3) 沽:賣出去。
<思惟提綱>
1.從論語的哪個篇章可見孔子嚮往悠然自得的境界?
2.您是否也有著子貢的疑問呢?
3.孔子出仕的原則,內心取捨的標準是什麼?
4.姜太公和孔子有什麼相同的特質?夫子最讓您感動的點是什麼?
<義理解釋> 5分30秒 講師:劉政曜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先進˙25》:「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2.《論語˙子路˙10》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3.《論語˙泰伯˙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二、重點摘記
(一) 孔子嚮往悠然自得的境界
在《論語·先進》中有這樣的描述:有一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圍坐在孔子身邊,孔子鼓勵大家談談各自的志向。當子路、冉有、公西華大談特談如何為官為相時,孔子並沒有表態;但當曾點說到自己的志向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種悠然自得的生活,卻使孔子不由喟然歎道:“吾與點也!”
在孔子的理想境界中,精神生活的自在、適意、暢達的境界,是他所孜孜以求的。
(二) 子貢的疑問
對於這一些,子貢有時候會很不理解,他不禁要問:“既然老師這麼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那為什麼沒有選擇隱居,反而要東奔西走,遊說諸侯呢?特別是當有可以當官的機會,卻又放棄了呢?”
(三)孔子的原則
1. 寧肯待賈而沽、依道而行
孔子當然明白子貢的意思,他順著子貢的提問去告訴他:“我並非不想出仕,而是因為一方面時機不到,沒有賢明的君主;另外一方面,出仕的想法即使很迫切,但不能沒有原則,內心要有取捨的標準,如果沒有合適的機會,我寧肯待賈而沽。”這充分說明:聖人無論是什麼時候,都應依道而行。
2. 隨時做好準備服務社會
孔子是希望伯樂發現他、啟用他,他也隨時做好了準備。
孔子曾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
看看孔子的一生,顛沛流離,始終不言敗、不放棄,他願意盡一切可能,用自己的才智為社會服務的心是熾熱的,他真正做到了曾子所說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3. 不會迎合對方的需求而降低標準
蕅益大師批註說:“沽同,而待與求不同。”
同樣是買賣,如果急於尋求合適的買家,可能會迎合對方的需求,而降低標準。
在陳蔡被圍困期間,弟子們都餓得站不起來了,子貢就曾提議是否降低些標準,讓諸侯能夠接受孔子,以便啟用孔子。
孔子堅決不答應,而且批評子貢的志向不夠遠大。
4. 等待因緣絕不去攀緣
孔子願意把自己的道德學問貢獻給天下人,但能不能成功還要看機緣,他是在等待有識貨的人,等待因緣,絕不去攀緣。
(四) 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1.就像姜子牙,聽說西伯侯姬昌在招賢納士廣施仁政,就來到文王的
國境邊,他沒有毛遂自薦,而是輾轉來到渭水,每天在渭水河邊垂釣,
等待姬昌的到來。
2.姜子牙釣魚的方法很奇特:魚竿短,魚線長,用直鉤,而且沒有魚餌,
釣竿呢不放到水裡面,離水面有三尺高。
他一邊釣魚,一邊自言自語:“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3.有人就把這件事情向文王作了稟報,文王斷定姜子牙是〜安邦定國之才,
於是他齋食三日,沐浴更衣,帶著厚禮,親自前往,聘請姜子牙。
4.姜子牙輔佐周文王,興邦立國;後又輔佐周武王姬發,滅掉了商。
他有道德有學問,但是他是等待願者上鉤,他不攀緣。
5.姜太公是這樣,孔子也是這樣。當然孔子推行的是仁政,他不主張戰爭。
(五)孔子有強烈的使命感和社會的責任心
他有著堅定不移的精神,面對社會動盪,天下無道,他帶領弟子們
為天下人奔波,不管遭遇到什麼樣的挫折,他始終堅守理想,以積極的姿態去面對。這種勇氣與堅韌,千百年來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孔子的原則
1. 寧肯待賈而沽、依道而行
2. 隨時做好準備服務社會
3. 不會迎合對方的需求而降低標準
4. 等待因緣絕不去攀緣
孔子有著〜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泰然。更有在面對社會動盪,天下無道,為天下人奔波的強烈的使命感和社會的責任心
<白話>
子貢問孔子:“如果有一塊美玉在這裡,是放在盒子當中藏起來,還是尋求識貨的商人而賣掉它呢?”孔子說:「賣掉吧,賣掉吧!我正在等著識貨的人呢。」
<文義>
(1) 韞匵:「韞」,藏。「匵」,匱也,收藏物件的盒子。韞匵,謂藏之匱中。
(2) 善賈:一種解釋,指識貨的賈人。另一種解釋,「賈」,同價;善價,
指高價、好的價格。
(3) 沽:賣出去。
<思惟提綱>
1.從論語的哪個篇章可見孔子嚮往悠然自得的境界?
2.您是否也有著子貢的疑問呢?
3.孔子出仕的原則,內心取捨的標準是什麼?
4.姜太公和孔子有什麼相同的特質?夫子最讓您感動的點是什麼?
<義理解釋> 5分30秒 講師:劉政曜
一. 引用經文
1.《論語˙先進˙25》:「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2.《論語˙子路˙10》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3.《論語˙泰伯˙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二、重點摘記
(一) 孔子嚮往悠然自得的境界
在《論語·先進》中有這樣的描述:有一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圍坐在孔子身邊,孔子鼓勵大家談談各自的志向。當子路、冉有、公西華大談特談如何為官為相時,孔子並沒有表態;但當曾點說到自己的志向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種悠然自得的生活,卻使孔子不由喟然歎道:“吾與點也!”
在孔子的理想境界中,精神生活的自在、適意、暢達的境界,是他所孜孜以求的。
(二) 子貢的疑問
對於這一些,子貢有時候會很不理解,他不禁要問:“既然老師這麼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那為什麼沒有選擇隱居,反而要東奔西走,遊說諸侯呢?特別是當有可以當官的機會,卻又放棄了呢?”
(三)孔子的原則
1. 寧肯待賈而沽、依道而行
孔子當然明白子貢的意思,他順著子貢的提問去告訴他:“我並非不想出仕,而是因為一方面時機不到,沒有賢明的君主;另外一方面,出仕的想法即使很迫切,但不能沒有原則,內心要有取捨的標準,如果沒有合適的機會,我寧肯待賈而沽。”這充分說明:聖人無論是什麼時候,都應依道而行。
2. 隨時做好準備服務社會
孔子是希望伯樂發現他、啟用他,他也隨時做好了準備。
孔子曾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
看看孔子的一生,顛沛流離,始終不言敗、不放棄,他願意盡一切可能,用自己的才智為社會服務的心是熾熱的,他真正做到了曾子所說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3. 不會迎合對方的需求而降低標準
蕅益大師批註說:“沽同,而待與求不同。”
同樣是買賣,如果急於尋求合適的買家,可能會迎合對方的需求,而降低標準。
在陳蔡被圍困期間,弟子們都餓得站不起來了,子貢就曾提議是否降低些標準,讓諸侯能夠接受孔子,以便啟用孔子。
孔子堅決不答應,而且批評子貢的志向不夠遠大。
4. 等待因緣絕不去攀緣
孔子願意把自己的道德學問貢獻給天下人,但能不能成功還要看機緣,他是在等待有識貨的人,等待因緣,絕不去攀緣。
(四) 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1.就像姜子牙,聽說西伯侯姬昌在招賢納士廣施仁政,就來到文王的
國境邊,他沒有毛遂自薦,而是輾轉來到渭水,每天在渭水河邊垂釣,
等待姬昌的到來。
2.姜子牙釣魚的方法很奇特:魚竿短,魚線長,用直鉤,而且沒有魚餌,
釣竿呢不放到水裡面,離水面有三尺高。
他一邊釣魚,一邊自言自語:“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3.有人就把這件事情向文王作了稟報,文王斷定姜子牙是〜安邦定國之才,
於是他齋食三日,沐浴更衣,帶著厚禮,親自前往,聘請姜子牙。
4.姜子牙輔佐周文王,興邦立國;後又輔佐周武王姬發,滅掉了商。
他有道德有學問,但是他是等待願者上鉤,他不攀緣。
5.姜太公是這樣,孔子也是這樣。當然孔子推行的是仁政,他不主張戰爭。
(五)孔子有強烈的使命感和社會的責任心
他有著堅定不移的精神,面對社會動盪,天下無道,他帶領弟子們
為天下人奔波,不管遭遇到什麼樣的挫折,他始終堅守理想,以積極的姿態去面對。這種勇氣與堅韌,千百年來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孔子的原則
1. 寧肯待賈而沽、依道而行
2. 隨時做好準備服務社會
3. 不會迎合對方的需求而降低標準
4. 等待因緣絕不去攀緣
孔子有著〜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泰然。更有在面對社會動盪,天下無道,為天下人奔波的強烈的使命感和社會的責任心
論語 子罕第九 第12章-1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
〈白話〉
子貢說:「假如這有塊很好的美玉,是用櫃子藏起來呢?還是賣給識貨的人呢?」
〈文義〉
1. 韞匵,據馬融注:「韞,藏也,匵,匱也,藏諸匱中也。」
2. 藏諸沽諸的兩個「諸」字,是「之乎」或「之歟」的合音字。
3. 善賈,是識貨的賈人。
4. 沽,是賣。
〈思維提綱〉
1.子貢說的美玉意指誰? 韞匵藏諸、善賈而沽又各是什麼意思?
2.子貢這般問話,夫子如斯回應;您有何感想?有無收穫?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 《論語•衛靈公•1》衛靈公問陳(ㄓㄣˋ)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2. 《論語•微子•6》長沮、桀溺耦(ㄡˇ)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ㄨˇ)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二、重點摘記
(一) 文義解釋:
“韞”是藏的意思,“匵”是指盒子。“善賈”是指識貨的商人,“沽”是賣。這句話的含義是:子貢問孔子:“如果有一塊美玉在這裡,是放在盒子當中藏起來,還是尋求識貨的商人去賣掉呢?”孔子回答連說二句:“沽之哉!”加重語氣,確定是要賣的意思。孔子說:“自己就是在等待識貨的商人。
(二) 子貢善用比喻,話中有話
子貢是言語科的高才生,善用比喻,經常與孔子有比較含蓄幽默的對話。他又是一個精明的商人,在這裡,他關於美玉是否藏與賣的這樣的問話,當然不是請教買賣的問題,這是話中有話的。孔子周遊列國,想實現自己的仁政理想,但一直沒有被任用,並非是完全沒有機會,而是孔子放棄了有些放在面前的一些機會。
(三)夫子欲推行仁政的志向一
1. 在衛國期間,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衛靈公問孔子排兵佈陣的方法,孔子回答:“祭祀禮儀方面的事,我曾經做過;用兵打仗的事,我還沒有學過。”第二天孔子就離開了衛國。
2. 孔子的軍事思想其實是很淵博的。冉有有一次指揮魯國的軍隊打了勝仗,魯國的執政官季康子就問:“你作戰指揮的能力是跟誰學的?”冉有回答:“是跟孔子學的。”由此可見,孔子不跟衛靈公談軍事, “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3. 小結:孔子非常希望國君能夠接受他,推行仁政的主張,而不是用兵去打仗,由於孔子沒有跟衛靈公談用兵打仗的事,且明日遂行,孔子最終沒能在衛國被任用,衛靈公也先後二次錯失了與孔子合作的歷史機緣。
(四)夫子欲推行仁政的志向二
1. 《史記•孔子世家》和《論語•微子》中,都記載著“子路問津”的故事。在陳蔡絕糧被困七日之後,孔子一行前往楚國,途中被一條河攔住了去路,孔子就委派子路去打聽渡口在什麼地方。
2. 子路剛好碰到二位隱士正在耕作,便上前詢問。其中一人名叫長沮。長沮問:“哪個坐在車上駕車的人是誰?”子路回答:“是孔丘。”長沮回答:“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回答:“是的。”沒想到長沮就說:“那他應該知道渡口在哪裡呀?”子路只好又去問另外一個耕作的人,叫桀溺。桀溺確認了子路的身份之後,不僅沒有告知渡口所在,反而規勸子路:“如今天下大亂,禮崩樂壞,到處都是無道,誰又能去改變它呢?何必這樣跟著孔丘四處去遊說,還不如像我們一樣做一個避世歸隱的人。”說罷就只管耕田,不顧子路的詢問。
3. 子路無奈而返,告知孔子,孔子歎息道:“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意思是:他們是隱士,與鳥獸同處,置天下蒼生而不顧,這並非是我的志向。如果天下太平,我又何必去這樣奔波呢?
4.小結: 孔子與隱者之間這場邂逅與辯論,隱士代表的是一種出世的價值觀,身處亂世,隱居不出;孔子代表的則是亂世當中,激流勇進,要尋找為天下人服務的機會。雖然不太認同隱士放棄社會責任的態度,但孔子也不反對隱士們的選擇,如果社會有道,他自己也很希望能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白話〉
子貢說:「假如這有塊很好的美玉,是用櫃子藏起來呢?還是賣給識貨的人呢?」
〈文義〉
1. 韞匵,據馬融注:「韞,藏也,匵,匱也,藏諸匱中也。」
2. 藏諸沽諸的兩個「諸」字,是「之乎」或「之歟」的合音字。
3. 善賈,是識貨的賈人。
4. 沽,是賣。
〈思維提綱〉
1.子貢說的美玉意指誰? 韞匵藏諸、善賈而沽又各是什麼意思?
2.子貢這般問話,夫子如斯回應;您有何感想?有無收穫?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 《論語•衛靈公•1》衛靈公問陳(ㄓㄣˋ)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2. 《論語•微子•6》長沮、桀溺耦(ㄡˇ)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ㄨˇ)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二、重點摘記
(一) 文義解釋:
“韞”是藏的意思,“匵”是指盒子。“善賈”是指識貨的商人,“沽”是賣。這句話的含義是:子貢問孔子:“如果有一塊美玉在這裡,是放在盒子當中藏起來,還是尋求識貨的商人去賣掉呢?”孔子回答連說二句:“沽之哉!”加重語氣,確定是要賣的意思。孔子說:“自己就是在等待識貨的商人。
(二) 子貢善用比喻,話中有話
子貢是言語科的高才生,善用比喻,經常與孔子有比較含蓄幽默的對話。他又是一個精明的商人,在這裡,他關於美玉是否藏與賣的這樣的問話,當然不是請教買賣的問題,這是話中有話的。孔子周遊列國,想實現自己的仁政理想,但一直沒有被任用,並非是完全沒有機會,而是孔子放棄了有些放在面前的一些機會。
(三)夫子欲推行仁政的志向一
1. 在衛國期間,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衛靈公問孔子排兵佈陣的方法,孔子回答:“祭祀禮儀方面的事,我曾經做過;用兵打仗的事,我還沒有學過。”第二天孔子就離開了衛國。
2. 孔子的軍事思想其實是很淵博的。冉有有一次指揮魯國的軍隊打了勝仗,魯國的執政官季康子就問:“你作戰指揮的能力是跟誰學的?”冉有回答:“是跟孔子學的。”由此可見,孔子不跟衛靈公談軍事, “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3. 小結:孔子非常希望國君能夠接受他,推行仁政的主張,而不是用兵去打仗,由於孔子沒有跟衛靈公談用兵打仗的事,且明日遂行,孔子最終沒能在衛國被任用,衛靈公也先後二次錯失了與孔子合作的歷史機緣。
(四)夫子欲推行仁政的志向二
1. 《史記•孔子世家》和《論語•微子》中,都記載著“子路問津”的故事。在陳蔡絕糧被困七日之後,孔子一行前往楚國,途中被一條河攔住了去路,孔子就委派子路去打聽渡口在什麼地方。
2. 子路剛好碰到二位隱士正在耕作,便上前詢問。其中一人名叫長沮。長沮問:“哪個坐在車上駕車的人是誰?”子路回答:“是孔丘。”長沮回答:“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回答:“是的。”沒想到長沮就說:“那他應該知道渡口在哪裡呀?”子路只好又去問另外一個耕作的人,叫桀溺。桀溺確認了子路的身份之後,不僅沒有告知渡口所在,反而規勸子路:“如今天下大亂,禮崩樂壞,到處都是無道,誰又能去改變它呢?何必這樣跟著孔丘四處去遊說,還不如像我們一樣做一個避世歸隱的人。”說罷就只管耕田,不顧子路的詢問。
3. 子路無奈而返,告知孔子,孔子歎息道:“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意思是:他們是隱士,與鳥獸同處,置天下蒼生而不顧,這並非是我的志向。如果天下太平,我又何必去這樣奔波呢?
4.小結: 孔子與隱者之間這場邂逅與辯論,隱士代表的是一種出世的價值觀,身處亂世,隱居不出;孔子代表的則是亂世當中,激流勇進,要尋找為天下人服務的機會。雖然不太認同隱士放棄社會責任的態度,但孔子也不反對隱士們的選擇,如果社會有道,他自己也很希望能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論語 子罕第九 第11章-4
...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白話>
即使我不能得到盛大的葬禮,難道會死在路上沒人收屍嗎?」
<文義>
1.大葬:用君臣禮安葬。此所謂「場面」。
2.死於道路:死於路邊無人埋葬。
<思惟提綱>
1.夫子不認同子路的作法,夫子對自己的後事希望如何處理呢?
2.本章,夫子要教會子路和弟子們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禮記》:「曾子易簀」
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於床下,曾元、曾申坐於足,童子隅坐而執燭。
童子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子春曰:「止!」曾子聞之,瞿然曰:「呼?」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曾子曰:「然!斯季孫之賜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簀!」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幸而至於旦,請敬易之。」
曾子曰:「爾之愛我也不如彼。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舉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沒。
2.《禮記.檀弓》:子貢曰:「昔者夫子之喪顏淵,若喪子而無服,喪子路亦然。請喪夫子,若喪父而無服。」
二、重點摘記
(一)曾子易簀
《禮記.檀弓》中曾子的一則記錄,可以提供我們一個看待此事的角度。《禮記》中記錄曾子臨終前,他的弟子和孩子們在他病床前照料,有一個小孩子看到曾子身體下面鋪的竹席,便說:“這席子多麼漂亮光滑呀,一定是大夫用的席子吧。”曾子聽到了,猛然驚醒過來,說:“這是季孫氏送的席子,我因為病重未能把它換掉。”說著就要起來把席子換掉。弟子們都說:“您老人家的病已經很危險了,不要再移動了吧,等到明天天亮再為你換掉它吧。”曾子說:“你們愛我的心意還不如那個小孩子。”“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就是說君子的愛人,是考慮如何成全他的美德;小人的愛人,則是考慮如何讓他苟且偷安。所以曾子說:“此刻我還求什麼呢?我能合乎禮儀地死去,我的願望就滿足了。”於是弟子們抬起曾子換席子,換過後再把曾子放回床上,可還沒有放好,曾子就過世了。
(二) 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1.曾子不愧是孔子的心法繼承者,他這句“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
也以姑息。”也正是孔子的心意吧。
2.孔子想對弟子們說的就是:“你們合乎禮制地照料我的後事,就是對我最
大的愛戴。這樣也是成全了我遵守禮制的美德。反過來,你們用大夫的禮
制厚葬我,卻只是姑息了貪圖虛名的心,損害了我的理想啊。”
(三)現實中常見“愛人以姑息”
1.“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愛人以姑息是常常發生的。
2.比如,有些父母因為愛孩子,就漠視規則,甚至損害他人乃至公共利益;因為愛孩子,就可以在考場旁邊擅自堵路,完全不管因此給他人造成的影響;因為愛孩子,就可以開假證明幫助孩子逃避軍訓,完全無視學校的安排。
3.這種愛,到底會帶給孩子什麼呢?我們都希望他人遵守規則,社會有規矩,可是自己卻常常為了自己,或者自己所愛的一些人,破壞規則。
4.純粹為了自己去破壞規則,我們一般都會認為這是沒有道德的表現,是自私自利的行為。但是如果是為了所愛的人去破壞規則呢?做的人覺得我不是為自己,不會有道德負罪感,他人也往往覺得這個人是有愛心,所以不忍心指責。如此,做的人不認為自己的做法是錯的,自然就不會改,往往一錯再錯。
(四)夫子對弟子的教誡——克己復禮為仁
1.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克己,就是克制自我的私欲,這種私欲,應該也包括這種自私的愛吧。復禮,就是恢復正當的禮制。當內心克制了自我的私欲,外在行為遵循適合的禮制,那這個狀態也就是仁了。“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2.孔子在這裡對弟子們的批評,正是讓他們反省,克制內在的私欲,無論這種私欲被冠以什麼愛的名義,教導弟子們尊重禮,以禮行事,這就是通向仁德的修行之路啊。
(五)結攝
1.《禮記》記載,孔子去世後,弟子們商量應該穿什麼樣的喪服,以什麼樣的規格安葬夫子。
2.子貢就說:“昔者夫子之喪顏淵,若喪子而無服,喪子路亦然。請喪夫子,若喪父而無服。”說當初顏回死的時候,孔老夫子是以喪子之禮不穿官制喪服,子路死的時候,孔老夫子也是如此。所以現在夫子去世了,我們就應該以喪父的禮安葬夫子,也不要穿官制的喪服。
3.所以孔門弟子就像對待父親那樣安葬了夫子,並且像對待父親那樣為夫子守墓三年,這應該是符合孔子心願的方式吧,弟子們最後以對待父親的禮安葬孔子,不再假冒家臣,也是對孔子這次教誨後給出的合格答卷吧。有這樣的老師多麼幸福!有這樣的學生多麼幸福!
<白話>
即使我不能得到盛大的葬禮,難道會死在路上沒人收屍嗎?」
<文義>
1.大葬:用君臣禮安葬。此所謂「場面」。
2.死於道路:死於路邊無人埋葬。
<思惟提綱>
1.夫子不認同子路的作法,夫子對自己的後事希望如何處理呢?
2.本章,夫子要教會子路和弟子們什麼?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禮記》:「曾子易簀」
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於床下,曾元、曾申坐於足,童子隅坐而執燭。
童子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子春曰:「止!」曾子聞之,瞿然曰:「呼?」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曾子曰:「然!斯季孫之賜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簀!」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幸而至於旦,請敬易之。」
曾子曰:「爾之愛我也不如彼。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舉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沒。
2.《禮記.檀弓》:子貢曰:「昔者夫子之喪顏淵,若喪子而無服,喪子路亦然。請喪夫子,若喪父而無服。」
二、重點摘記
(一)曾子易簀
《禮記.檀弓》中曾子的一則記錄,可以提供我們一個看待此事的角度。《禮記》中記錄曾子臨終前,他的弟子和孩子們在他病床前照料,有一個小孩子看到曾子身體下面鋪的竹席,便說:“這席子多麼漂亮光滑呀,一定是大夫用的席子吧。”曾子聽到了,猛然驚醒過來,說:“這是季孫氏送的席子,我因為病重未能把它換掉。”說著就要起來把席子換掉。弟子們都說:“您老人家的病已經很危險了,不要再移動了吧,等到明天天亮再為你換掉它吧。”曾子說:“你們愛我的心意還不如那個小孩子。”“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就是說君子的愛人,是考慮如何成全他的美德;小人的愛人,則是考慮如何讓他苟且偷安。所以曾子說:“此刻我還求什麼呢?我能合乎禮儀地死去,我的願望就滿足了。”於是弟子們抬起曾子換席子,換過後再把曾子放回床上,可還沒有放好,曾子就過世了。
(二) 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1.曾子不愧是孔子的心法繼承者,他這句“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
也以姑息。”也正是孔子的心意吧。
2.孔子想對弟子們說的就是:“你們合乎禮制地照料我的後事,就是對我最
大的愛戴。這樣也是成全了我遵守禮制的美德。反過來,你們用大夫的禮
制厚葬我,卻只是姑息了貪圖虛名的心,損害了我的理想啊。”
(三)現實中常見“愛人以姑息”
1.“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愛人以姑息是常常發生的。
2.比如,有些父母因為愛孩子,就漠視規則,甚至損害他人乃至公共利益;因為愛孩子,就可以在考場旁邊擅自堵路,完全不管因此給他人造成的影響;因為愛孩子,就可以開假證明幫助孩子逃避軍訓,完全無視學校的安排。
3.這種愛,到底會帶給孩子什麼呢?我們都希望他人遵守規則,社會有規矩,可是自己卻常常為了自己,或者自己所愛的一些人,破壞規則。
4.純粹為了自己去破壞規則,我們一般都會認為這是沒有道德的表現,是自私自利的行為。但是如果是為了所愛的人去破壞規則呢?做的人覺得我不是為自己,不會有道德負罪感,他人也往往覺得這個人是有愛心,所以不忍心指責。如此,做的人不認為自己的做法是錯的,自然就不會改,往往一錯再錯。
(四)夫子對弟子的教誡——克己復禮為仁
1.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克己,就是克制自我的私欲,這種私欲,應該也包括這種自私的愛吧。復禮,就是恢復正當的禮制。當內心克制了自我的私欲,外在行為遵循適合的禮制,那這個狀態也就是仁了。“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2.孔子在這裡對弟子們的批評,正是讓他們反省,克制內在的私欲,無論這種私欲被冠以什麼愛的名義,教導弟子們尊重禮,以禮行事,這就是通向仁德的修行之路啊。
(五)結攝
1.《禮記》記載,孔子去世後,弟子們商量應該穿什麼樣的喪服,以什麼樣的規格安葬夫子。
2.子貢就說:“昔者夫子之喪顏淵,若喪子而無服,喪子路亦然。請喪夫子,若喪父而無服。”說當初顏回死的時候,孔老夫子是以喪子之禮不穿官制喪服,子路死的時候,孔老夫子也是如此。所以現在夫子去世了,我們就應該以喪父的禮安葬夫子,也不要穿官制的喪服。
3.所以孔門弟子就像對待父親那樣安葬了夫子,並且像對待父親那樣為夫子守墓三年,這應該是符合孔子心願的方式吧,弟子們最後以對待父親的禮安葬孔子,不再假冒家臣,也是對孔子這次教誨後給出的合格答卷吧。有這樣的老師多麼幸福!有這樣的學生多麼幸福!
論語 子罕第九 第11章-3
…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
<白話>
我與其死在家臣的手上,還寧願死在弟子的手上!
<文義>
1.臣之手:「臣」,指家臣。「手」,暗示送終。
2.二三子之手:「二三子」,指學生。「手」,暗示送終。
<思惟提綱>
1.上一段,孔夫子不認同子路的做法,甚至說這是欺詐的行為,接著夫子怎麼說呢?
2.為何夫子會說︰「與其死於臣之手,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
3.子路是夫子貼身的弟子,明知老師對禮的重視與遵循,為何做出師所不喜的事呢?如果你是夫子的弟子,你會如何做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先進•7》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2.《大學》:「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3.《論語•八佾•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二、重點摘記
(一)孔門弟子為何明知故犯?
既然孔子如此重視禮,為什麼作為孔門高徒的子路,居然會做出如此違禮之事呢?並且其他學生也是一起參與的。也就是說,孔子的弟子們都參與了這一次違禮事件。如果說一兩個弟子做錯了,還可以說是個人問題,全部弟子都做錯了,這個問題顯然就太大了。
(二)孔門弟子違禮有過前科
到底發生了什麼呢?為了破解這個疑問,我們先再看一個類似的故事。
1.《論語•先進篇》中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說顏回死後,孔子的弟子們想厚葬顏回。孔子說:“不可以厚葬!”但弟子們不聽,還是厚葬了顏回。孔子就感歎說:“顏回把我當父親一樣看待,我卻不能把顏回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這不是我希望的啊,都是這些弟子們幹的啊!”
2.可見,在葬禮這件事上,弟子們違背孔子的意思是有過前科的。上次是顏回的葬禮,弟子們違反了孔子的心意,厚葬了顏回。雖然不是明顯違反禮制,但顯然違背了顏回安貧樂道的追求。所以,孔子雖然不滿,還沒有嚴厲批評弟子。
3.可是這次是為孔子準備後事,子路帶頭,所有的弟子都明顯違反禮制了。所以這一次,孔子是非常嚴厲地批評了這些弟子。
(三)如何看待孔門弟子的違禮
1.弟子們為什麼會這樣做呢?顯然不能簡單地說,孔子的弟子們都不懂禮,也不能說,他們不想守禮。
2.他們只是出於對顏回的尊重和熱愛,所以厚葬顏回。這次同樣,子路和弟子們也是出於對孔子的尊重和熱愛,想用高規格為孔子準備後事。
3.所以我們可以說,子路和弟子們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熱愛,對同學的熱愛、對老師的熱愛。
4.愛有什麼錯嗎?“仁者愛人”,愛是多麼美好又崇高啊!君子應該“泛愛眾”,所以弟子們不顧孔子的反對,厚葬了顏回。這次又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孔子了。
(四)面對弟子們的好心,夫子為何反對呢?
那麼面對弟子們善良熱誠的好心,孔子又為什麼反對呢?
1.首先,子路的所作是弄虛作假,孔子沒有家臣,卻讓弟子們冒充家臣。當然弟子也許會爭辯:“夫子,您確實是做過魯國的大司寇呀,以大夫之禮料理您的後事,也沒有什麼不對呀?這也不完全是弄虛作假啊。”
2.顯然,孔子是不接受這樣的辯解的。他認為我現在不做官了,就是一個普通老百姓,你們這樣的藉口,能哄騙一般人,難道還能哄騙上天嗎?哄騙自己的良心嗎?
3.《大學》中說:“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誠意”就是不要違背良心,自欺欺人。所以,孔子直接給子路的行為定性為“行詐”。
(五)夫子的心願
1.進一步,孔子表明其心願:我與其死於家臣的手裏,我寧願死在弟子的手裏。
2.孔子畢生致力於禮樂教化,反對一切違反禮制的做法。
3.〈八佾•1〉說,季氏“八佾舞於庭”。孔子嚴厲地批評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他怎麼能容忍自己的喪事違反禮制呢?
4.並且夫子並不以高官厚祿為榮,他是以做老師傳道授業為榮。所以,希望死的時候,不是被作為大夫對待,而是希望能被作為老師對待。
5.弟子們不去體諒老師的心願,卻以流俗之見,想高規格隆重地為老師料理後事,把葬禮辦得風風光光的,所以被孔子所批評。
<白話>
我與其死在家臣的手上,還寧願死在弟子的手上!
<文義>
1.臣之手:「臣」,指家臣。「手」,暗示送終。
2.二三子之手:「二三子」,指學生。「手」,暗示送終。
<思惟提綱>
1.上一段,孔夫子不認同子路的做法,甚至說這是欺詐的行為,接著夫子怎麼說呢?
2.為何夫子會說︰「與其死於臣之手,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
3.子路是夫子貼身的弟子,明知老師對禮的重視與遵循,為何做出師所不喜的事呢?如果你是夫子的弟子,你會如何做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先進•7》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2.《大學》:「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3.《論語•八佾•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二、重點摘記
(一)孔門弟子為何明知故犯?
既然孔子如此重視禮,為什麼作為孔門高徒的子路,居然會做出如此違禮之事呢?並且其他學生也是一起參與的。也就是說,孔子的弟子們都參與了這一次違禮事件。如果說一兩個弟子做錯了,還可以說是個人問題,全部弟子都做錯了,這個問題顯然就太大了。
(二)孔門弟子違禮有過前科
到底發生了什麼呢?為了破解這個疑問,我們先再看一個類似的故事。
1.《論語•先進篇》中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說顏回死後,孔子的弟子們想厚葬顏回。孔子說:“不可以厚葬!”但弟子們不聽,還是厚葬了顏回。孔子就感歎說:“顏回把我當父親一樣看待,我卻不能把顏回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這不是我希望的啊,都是這些弟子們幹的啊!”
2.可見,在葬禮這件事上,弟子們違背孔子的意思是有過前科的。上次是顏回的葬禮,弟子們違反了孔子的心意,厚葬了顏回。雖然不是明顯違反禮制,但顯然違背了顏回安貧樂道的追求。所以,孔子雖然不滿,還沒有嚴厲批評弟子。
3.可是這次是為孔子準備後事,子路帶頭,所有的弟子都明顯違反禮制了。所以這一次,孔子是非常嚴厲地批評了這些弟子。
(三)如何看待孔門弟子的違禮
1.弟子們為什麼會這樣做呢?顯然不能簡單地說,孔子的弟子們都不懂禮,也不能說,他們不想守禮。
2.他們只是出於對顏回的尊重和熱愛,所以厚葬顏回。這次同樣,子路和弟子們也是出於對孔子的尊重和熱愛,想用高規格為孔子準備後事。
3.所以我們可以說,子路和弟子們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熱愛,對同學的熱愛、對老師的熱愛。
4.愛有什麼錯嗎?“仁者愛人”,愛是多麼美好又崇高啊!君子應該“泛愛眾”,所以弟子們不顧孔子的反對,厚葬了顏回。這次又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孔子了。
(四)面對弟子們的好心,夫子為何反對呢?
那麼面對弟子們善良熱誠的好心,孔子又為什麼反對呢?
1.首先,子路的所作是弄虛作假,孔子沒有家臣,卻讓弟子們冒充家臣。當然弟子也許會爭辯:“夫子,您確實是做過魯國的大司寇呀,以大夫之禮料理您的後事,也沒有什麼不對呀?這也不完全是弄虛作假啊。”
2.顯然,孔子是不接受這樣的辯解的。他認為我現在不做官了,就是一個普通老百姓,你們這樣的藉口,能哄騙一般人,難道還能哄騙上天嗎?哄騙自己的良心嗎?
3.《大學》中說:“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誠意”就是不要違背良心,自欺欺人。所以,孔子直接給子路的行為定性為“行詐”。
(五)夫子的心願
1.進一步,孔子表明其心願:我與其死於家臣的手裏,我寧願死在弟子的手裏。
2.孔子畢生致力於禮樂教化,反對一切違反禮制的做法。
3.〈八佾•1〉說,季氏“八佾舞於庭”。孔子嚴厲地批評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他怎麼能容忍自己的喪事違反禮制呢?
4.並且夫子並不以高官厚祿為榮,他是以做老師傳道授業為榮。所以,希望死的時候,不是被作為大夫對待,而是希望能被作為老師對待。
5.弟子們不去體諒老師的心願,卻以流俗之見,想高規格隆重地為老師料理後事,把葬禮辦得風風光光的,所以被孔子所批評。
論語 子罕第九 第11章-2
11-1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
11-2 病閒,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
<白話>
孔子的病久了一些,他說:「仲由很久以來就弄虛作假的事情。我明明沒有家臣,卻偏要裝作有家臣,天下人皆知我實無臣。今汝詐立之。則人不可欺?此欲欺天吧?」
<文義>
1.「病閒」:病情減輕。少差為閒者,若病不差。則病相續無閒斷也。
2.「久矣哉」 :子言子路有此行詐之心。非復一日。故曰久矣。
3. 「由之行詐也」:子路為立臣,乃覺而歎子路行詐也。
4.「吾誰欺」:天下人皆知我實無臣。今汝詐立之。則人不可欺。
5. 「欺天乎」:今日立臣。此欲欺天。故云欺天乎。
<思惟提綱>
1.夫子病閒,曰「久矣哉」是要說明什麼?
2.「吾誰欺?欺天乎?」夫子如此語重心長, 是要引導弟子什麼內涵 ?
3.孔子門人經過夫子這次教誨,後來夫子過世,他們如何處理夫子的後事?
4.孔子為什麼特別重視禮 ?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學而‧12》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
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2.《論語‧顏淵‧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
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
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二.重點摘要 :
原文:
病閒,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
(一)推測孔子病重的時間
1.關於這段記載的時間,我個人有一個推測:孔子病重這件事,很可能是發
生在顏回死後、子路死前這段時間。
2.顏回死于魯哀公十四年,即西元前四百八十一年。子路死于魯哀公十五年冬天。孔子死于魯哀公十六年春天。因此孔子這次重病,很可能是在魯哀公十四年或十五年,就是孔子七十一或七十二歲。
3.因為這個時候孔子年事已高,當時就算是很高齡了,所以孔子病重,弟子們自然就想到要準備後事了。
(二)確認孔子病重的時間
1.我們可以推測,如果這個時候顏回還在世,那麼他一定會阻止弟子們這種違禮的做法的,並且以顏回在孔子門人中的地位,也一定能夠阻止弟子們違禮的做法。
2.如果孔子這次病重是發生在顏回死之前,那麼就意味著孔子這次對弟子們的教誨完全無效了,因為等到顏回死的時候,弟子們依然違背孔子的教導厚葬了顏回。
3.我想,孔門弟子不至於如此一錯再錯的,特別是不可能所有的弟子都一錯再錯的。
4.事實上,孔門弟子是非常善於學習的,經過孔子這次教誨後,他們在孔子去世後的後事處理上,是非常合乎禮制的。
(三)孔子為什麼特別重視禮 ?
1.我們就先來看一下孔子為什麼特別重視禮。儒家認為,禮作為規範社會和個人行為的規範,對於促進社會和諧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所謂“禮之用,和為貴。”(〈學而‧12〉)如果沒有禮的規範,社會秩序就會混亂,人際交往就會矛盾重重,個人行為也會手足無措。
2.我們前面學過的〈八佾篇〉中,孔子就從很多方面闡釋了禮的價值和意義,這裡我們就不展開說明了。〈顏淵篇‧1〉中,顏淵問:“什麼是仁?”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可見,孔子認為,君子所追求的至高無上的仁德,是離不開禮的。
3.儒家具有仁德的君子,並不只是心好就算,其外在的為人處事,也一定符合禮的要求。以致無論何時何地,君子都會呈現出最和諧的生命狀態。這一點,在《論語》很多篇章中,都可以從孔老夫子的身上,看到這種和美的生命狀態。
11-2 病閒,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
<白話>
孔子的病久了一些,他說:「仲由很久以來就弄虛作假的事情。我明明沒有家臣,卻偏要裝作有家臣,天下人皆知我實無臣。今汝詐立之。則人不可欺?此欲欺天吧?」
<文義>
1.「病閒」:病情減輕。少差為閒者,若病不差。則病相續無閒斷也。
2.「久矣哉」 :子言子路有此行詐之心。非復一日。故曰久矣。
3. 「由之行詐也」:子路為立臣,乃覺而歎子路行詐也。
4.「吾誰欺」:天下人皆知我實無臣。今汝詐立之。則人不可欺。
5. 「欺天乎」:今日立臣。此欲欺天。故云欺天乎。
<思惟提綱>
1.夫子病閒,曰「久矣哉」是要說明什麼?
2.「吾誰欺?欺天乎?」夫子如此語重心長, 是要引導弟子什麼內涵 ?
3.孔子門人經過夫子這次教誨,後來夫子過世,他們如何處理夫子的後事?
4.孔子為什麼特別重視禮 ?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學而‧12》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
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2.《論語‧顏淵‧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
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
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二.重點摘要 :
原文:
病閒,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
(一)推測孔子病重的時間
1.關於這段記載的時間,我個人有一個推測:孔子病重這件事,很可能是發
生在顏回死後、子路死前這段時間。
2.顏回死于魯哀公十四年,即西元前四百八十一年。子路死于魯哀公十五年冬天。孔子死于魯哀公十六年春天。因此孔子這次重病,很可能是在魯哀公十四年或十五年,就是孔子七十一或七十二歲。
3.因為這個時候孔子年事已高,當時就算是很高齡了,所以孔子病重,弟子們自然就想到要準備後事了。
(二)確認孔子病重的時間
1.我們可以推測,如果這個時候顏回還在世,那麼他一定會阻止弟子們這種違禮的做法的,並且以顏回在孔子門人中的地位,也一定能夠阻止弟子們違禮的做法。
2.如果孔子這次病重是發生在顏回死之前,那麼就意味著孔子這次對弟子們的教誨完全無效了,因為等到顏回死的時候,弟子們依然違背孔子的教導厚葬了顏回。
3.我想,孔門弟子不至於如此一錯再錯的,特別是不可能所有的弟子都一錯再錯的。
4.事實上,孔門弟子是非常善於學習的,經過孔子這次教誨後,他們在孔子去世後的後事處理上,是非常合乎禮制的。
(三)孔子為什麼特別重視禮 ?
1.我們就先來看一下孔子為什麼特別重視禮。儒家認為,禮作為規範社會和個人行為的規範,對於促進社會和諧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所謂“禮之用,和為貴。”(〈學而‧12〉)如果沒有禮的規範,社會秩序就會混亂,人際交往就會矛盾重重,個人行為也會手足無措。
2.我們前面學過的〈八佾篇〉中,孔子就從很多方面闡釋了禮的價值和意義,這裡我們就不展開說明了。〈顏淵篇‧1〉中,顏淵問:“什麼是仁?”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可見,孔子認為,君子所追求的至高無上的仁德,是離不開禮的。
3.儒家具有仁德的君子,並不只是心好就算,其外在的為人處事,也一定符合禮的要求。以致無論何時何地,君子都會呈現出最和諧的生命狀態。這一點,在《論語》很多篇章中,都可以從孔老夫子的身上,看到這種和美的生命狀態。
論語 子罕第九 第11章-1
(1)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
(2)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
(3)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
(4)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白話>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孔子的門徒去作孔子的家臣,來預備料理後事。
孔子病好一點了,責問子路,說:「仲由這種欺詐的做法太久了!
我沒有家臣的,卻要弄出一些家臣。我在欺騙誰呢?騙上天嗎?我與其死在家臣的手上,還寧願死在弟子的手上!即使我不能得到盛大的葬禮,難道會死在路上沒人收屍嗎?」
<文義>
1.子疾病: 疾病這二字,不是重三疊五,「疾」是才剛生病的時候,漸漸重了為「病」。子疾病是說孔子原來是小病,後來病情漸漸重了。
2.門人:即諸弟子。
3.為臣:臣,指家臣,總管。
4.大夫之喪,由家臣治其禮。為家臣者,蓋謂制喪服及一切治喪之具之準備。孔子當時不是大夫,沒有家臣,但子路叫門人充當孔子的家臣,準備由此門人充當孔子的家臣,負責總管安葬孔子之事。
(待續)
<思惟提綱>
1.如果您是子路,會不會叫門人充當孔子的家臣,負責安葬孔子之事?
2.孔子為什麼要責問子路?孔子為什麼要重視禮?
3.聽了孔子批評子路後,您有什麼想法?您會怎麼做?
4.子路和弟子們為什麼會違禮?
5.孔子在這裡要教會子路和弟子們什麼?
<義理解釋> 3分30秒 講師: 黃勇
重點摘記
(原文):
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
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
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甯死於二三子之手乎!
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一)緣起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說孔子有次病得很厲害,弟子們都擔心孔子可能要撒手人寰了,所以作為孔門弟子中的學長,子路就指使弟子們做家臣,為孔子準備後事。
(二) 本章文義解釋
1.這裡的“臣”,不是一般說的朝廷大臣,是特別指當時為諸侯大夫治喪的家臣,也就類似於我們今天為大人物治喪組成的治喪委員會。
不同的是,現在一般治喪委員會都是在人死之後才開始組織,然後開始做事。春秋時,負責治喪的家臣,在人臨死之前就開始做事了,如為死者換衣服、安頓手足等,所以下面孔子才會說“死於臣之手”的話。
2.在當時,一般平民是不能有家臣來治喪的,只有諸侯大夫死時才可以用家臣治喪。
因此,孔子這個時候由於已經不是魯國大夫了,作為一個平民,用家臣治喪顯然就是違反禮制的。
3.所以孔子病情好轉後,得知此事,就毫不客氣地批評子路。
仲由,也就是子路的名,子路是他的字。
孔子說:“仲由幹這種欺詐的勾當太久了!我本來不該有家臣的,卻一定要弄出一些家臣來,我這是在哄騙誰呢?哄騙上天嗎?我與其死在家臣的手裡,寧願死在學生們的手裡不還更好些嗎!即使我不能得到盛大的葬禮,難道會死在路上沒人收屍嗎?”
(三) 從四個方面來解讀本章意趣
1.通過孔子的這段話,我們可以瞭解〜
這段記錄就是孔子批評子路〜違反禮制。
2.那麼下面,我們就試著從四個方面來揣摩、解讀這一段的意趣。
(1)孔子病重這件事發生在什麼時間?
(2)孔子為什麼重視禮?
(3)子路和弟子們為什麼會違禮?
(4)孔子在這裡要教會子路和弟子們什麼?
(2)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
(3)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
(4)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白話>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孔子的門徒去作孔子的家臣,來預備料理後事。
孔子病好一點了,責問子路,說:「仲由這種欺詐的做法太久了!
我沒有家臣的,卻要弄出一些家臣。我在欺騙誰呢?騙上天嗎?我與其死在家臣的手上,還寧願死在弟子的手上!即使我不能得到盛大的葬禮,難道會死在路上沒人收屍嗎?」
<文義>
1.子疾病: 疾病這二字,不是重三疊五,「疾」是才剛生病的時候,漸漸重了為「病」。子疾病是說孔子原來是小病,後來病情漸漸重了。
2.門人:即諸弟子。
3.為臣:臣,指家臣,總管。
4.大夫之喪,由家臣治其禮。為家臣者,蓋謂制喪服及一切治喪之具之準備。孔子當時不是大夫,沒有家臣,但子路叫門人充當孔子的家臣,準備由此門人充當孔子的家臣,負責總管安葬孔子之事。
(待續)
<思惟提綱>
1.如果您是子路,會不會叫門人充當孔子的家臣,負責安葬孔子之事?
2.孔子為什麼要責問子路?孔子為什麼要重視禮?
3.聽了孔子批評子路後,您有什麼想法?您會怎麼做?
4.子路和弟子們為什麼會違禮?
5.孔子在這裡要教會子路和弟子們什麼?
<義理解釋> 3分30秒 講師: 黃勇
重點摘記
(原文):
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
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
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甯死於二三子之手乎!
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一)緣起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說孔子有次病得很厲害,弟子們都擔心孔子可能要撒手人寰了,所以作為孔門弟子中的學長,子路就指使弟子們做家臣,為孔子準備後事。
(二) 本章文義解釋
1.這裡的“臣”,不是一般說的朝廷大臣,是特別指當時為諸侯大夫治喪的家臣,也就類似於我們今天為大人物治喪組成的治喪委員會。
不同的是,現在一般治喪委員會都是在人死之後才開始組織,然後開始做事。春秋時,負責治喪的家臣,在人臨死之前就開始做事了,如為死者換衣服、安頓手足等,所以下面孔子才會說“死於臣之手”的話。
2.在當時,一般平民是不能有家臣來治喪的,只有諸侯大夫死時才可以用家臣治喪。
因此,孔子這個時候由於已經不是魯國大夫了,作為一個平民,用家臣治喪顯然就是違反禮制的。
3.所以孔子病情好轉後,得知此事,就毫不客氣地批評子路。
仲由,也就是子路的名,子路是他的字。
孔子說:“仲由幹這種欺詐的勾當太久了!我本來不該有家臣的,卻一定要弄出一些家臣來,我這是在哄騙誰呢?哄騙上天嗎?我與其死在家臣的手裡,寧願死在學生們的手裡不還更好些嗎!即使我不能得到盛大的葬禮,難道會死在路上沒人收屍嗎?”
(三) 從四個方面來解讀本章意趣
1.通過孔子的這段話,我們可以瞭解〜
這段記錄就是孔子批評子路〜違反禮制。
2.那麼下面,我們就試著從四個方面來揣摩、解讀這一段的意趣。
(1)孔子病重這件事發生在什麼時間?
(2)孔子為什麼重視禮?
(3)子路和弟子們為什麼會違禮?
(4)孔子在這裡要教會子路和弟子們什麼?
論語 子罕第九 第10章-3
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白話>
使得我們想停止學習都不可能。即使竭盡我們的才智,而老師的道卻依然高高聳立在我們的面前,雖然想要繼續追隨上去,但是卻無法追得上。」
<文義>
1. 欲罷不能 : 形容學習的快樂。
2. 既竭吾才: 竭盡才智心思向前行.
3. 所立卓爾: 形容遙不可及.
4. 從之: 追隨
5. 末由也已: 覺得無路可走
<思惟提綱>
1. 顏回感嘆說:“雖欲從之,末由也已。”請問顏回是怎樣的一種心情?
2. 顏回的學習有如此高度的成就,是如何辦到的?
3. 您有值遇過影響您生命的好老師嗎?是如何影響的?
3. 我們的生命要想不斷的提升與徹底地改變,該如何辦?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學而•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論語•子罕•19》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3.《論語•泰伯•5》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4.《莊子•田子方》:顏淵問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
5.《論語•先進•22》: 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6.《本生論》: 「由近彼故其德塵,雖不故染自然薰。」
二、重點摘記
原文: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一)解讀文意
在夫子循循善誘、契理契機地引導之下,顏回品嘗到“學而時習之”的快樂,此後他的修學又進入新的一重境界,那就是就算窮盡了所有的聰明才智,仍然覺得夫子之道,就像一座高山在眼前卓然聳立,雖欲再進,已無路可由了。
(二)顏回窮盡心力效學夫子
1.上一段顏回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讓他覺得有一條路可以向上,讓他欲罷不能。
2.但此時又說:“雖欲從之,末由也已”。顏回為什麼這麼說呢,他說這句話時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呢?讓我們試著揣摩一下。
3.他是覺得夫子之道太高遠,猶天之不可階而升,自己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抵達像天一樣高的聖人之境,於是就迷茫、低沉、灰心喪氣嗎?
4.還是他窮盡了自己所有的心力,越發覺得夫子之道的峻拔高妙,由此也引發更加強烈地追隨效學之心?
5.我想:大家一定都會說是後者,我們知道顏回的勤奮好學、精進不息,在所有的弟子當中是最突出的。
(三)顏回謙虛好學永不疲厭
1.夫子在〈子罕•19〉稱讚顏回說:“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夫子和顏回論道,他是不違如愚,又觸類旁通,心解力行,從不懈怠。
2.〈子罕•20〉夫子又贊顏回“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夫子觀察顏回用功的情形是:我只看見他一直往前進,從未見他停止過。顏回的謙虛謹慎、好學不厭、學無常師也是出了名的。
3.在〈泰伯篇〉第五章,曾子曾說:他的老朋友顏回是“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4.顏回雖然是智慧超絕,聞一知十,但是他始終覺得自己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改善,覺得周圍的人有太多的地方需要自己去學習,所以他始終是“有若無,實無虛”時刻放空自己,對道德學問處於一種隨時準備承接的狀態。
5.正是這樣一種精進勇猛、謙虛好學地為學精神,讓顏回在追隨夫子學道的進程中,永無疲厭、永不停歇。
6.因此顏回發出的“雖欲從之,末由也已”的感慨,正可以反映出他在用自己的生命,全力探求,親身體證夫子之道的深邃高遠、浩瀚無邊。
7.同時也對夫子升起一種發自內心的虔誠與崇敬,可以想見生命如果沒有經過這樣的一番刻苦奮鬥的人,是斷斷講不出這種話來的。
(四)顏回從學夫子亦步亦趨
1.《莊子•田子方》當中有這樣一段有趣的記載:“顏淵問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顏回曾經說, “子在,回何敢死。”(〈先進•22〉),夫子還活著,我就不可以死,我活著的意義就是要緊緊地追隨夫子。
2.所以夫子一步一步地走,我就一步一步地跟;夫子開始小跑,我就跟著一路小跑;夫子快跑起來,那我也就快馬加鞭,緊緊跟上;但是夫子奔逸絕塵,忽然就飛奔起來,那我的眼前就留下揚起的灰塵,瞬間不見夫子的蹤影,就只能站在那瞠目結舌驚歎不已了。
3.這一段形象地描述,將弟子從學于師的意趣、樂趣表達得淋漓盡致。
(五)夫子對顏回生命思想人格的影響
1.從本章顏回的慨歎當中,我們看到夫子對顏回的道德學問的影響,實在是至廣至深,這種生命貼著生命,人格影響人格,學養薰陶學養的生命教育方式,如今已不多見了。
2.有人曾經將老師對學生的生命影響用磁場來作一個比方,概括為三點:
(1)生命磁場的影響。這種影響或許看不到、說不清,但確實存在。比如內心充滿慈愛的老師,他的生命磁場就是慈愛和包容,學生和他在一起,會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耳濡目染中自己就變得越來越善良,越來越有親和力。
(2)思想磁場的激蕩。老師的思想學問,會對學生產生一種理性的征服力和影響力,在一個智慧如海的師長面前,學生會自覺低劣,必然會策發出精進勇猛、好學向上的心。
(3)人格磁場的感化。這種磁場是一種融合生命、情感、學養、道德、價值觀、行為風格等等多種因素的整體能量場,人格磁場強大的向心力、牽引力、塑造力,對學生的影響是至為深廣、至為深遠、甚至是不可思議的。
(六)追隨師長學習的美好感受
記得我的老師曾經講過,他追隨師長學習時的美好感受。他說:“發現師長就像具有神力的思維大將軍一樣,在前面拿著寶劍朝取捨的迷茫處,一直衝一直衝,你就跟在他的後邊,不停地在迷茫的地方看到光明。
開始時非常清楚,抉擇很清楚,然後越來越覺得有力量,他一直衝,你一直跟。一直衝、一直跟,會有一種波瀾壯闊,一步比一步更美妙,一步比一步更燦爛,喜悅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多,衝到最後,你可能也感覺不到自己在衝,只是一種走過一重山又一重山,那一山的美景更勝過這一重。”
(七)值遇好老師,效學顏回,生命夢想得以實現
值遇一個好老師,對於一個學生的生命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最初我們可能無法想像,但你在他的身邊待的越久,你就越會有顏回這種“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的感覺,越會有我老師說的這種被師長帶著,不停地往前衝的美妙感覺。
所以說,我們的生命要想得到不斷的提升與徹底地改變,唯有找到好老師,同時努力效學顏回的這種求學精神,至誠恭敬的跟在老師身邊修學,我們的生命夢想才可能得以實現。
(八)結攝
有這樣一句形容在師長身邊學習的話, “由近彼故其德塵,雖不故染自然薰。” (《本生論》),你只要靠近生命中的好老師,他身上的性德、美德的馨香,就會像飄在空中細細密密的塵沙一樣,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就薰了一身,如此常年累月的積累下去,你會越來越像他,越來越像他,最後你終將成為他。
<白話>
使得我們想停止學習都不可能。即使竭盡我們的才智,而老師的道卻依然高高聳立在我們的面前,雖然想要繼續追隨上去,但是卻無法追得上。」
<文義>
1. 欲罷不能 : 形容學習的快樂。
2. 既竭吾才: 竭盡才智心思向前行.
3. 所立卓爾: 形容遙不可及.
4. 從之: 追隨
5. 末由也已: 覺得無路可走
<思惟提綱>
1. 顏回感嘆說:“雖欲從之,末由也已。”請問顏回是怎樣的一種心情?
2. 顏回的學習有如此高度的成就,是如何辦到的?
3. 您有值遇過影響您生命的好老師嗎?是如何影響的?
3. 我們的生命要想不斷的提升與徹底地改變,該如何辦?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學而•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論語•子罕•19》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3.《論語•泰伯•5》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4.《莊子•田子方》:顏淵問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
5.《論語•先進•22》: 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6.《本生論》: 「由近彼故其德塵,雖不故染自然薰。」
二、重點摘記
原文: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一)解讀文意
在夫子循循善誘、契理契機地引導之下,顏回品嘗到“學而時習之”的快樂,此後他的修學又進入新的一重境界,那就是就算窮盡了所有的聰明才智,仍然覺得夫子之道,就像一座高山在眼前卓然聳立,雖欲再進,已無路可由了。
(二)顏回窮盡心力效學夫子
1.上一段顏回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讓他覺得有一條路可以向上,讓他欲罷不能。
2.但此時又說:“雖欲從之,末由也已”。顏回為什麼這麼說呢,他說這句話時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呢?讓我們試著揣摩一下。
3.他是覺得夫子之道太高遠,猶天之不可階而升,自己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抵達像天一樣高的聖人之境,於是就迷茫、低沉、灰心喪氣嗎?
4.還是他窮盡了自己所有的心力,越發覺得夫子之道的峻拔高妙,由此也引發更加強烈地追隨效學之心?
5.我想:大家一定都會說是後者,我們知道顏回的勤奮好學、精進不息,在所有的弟子當中是最突出的。
(三)顏回謙虛好學永不疲厭
1.夫子在〈子罕•19〉稱讚顏回說:“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夫子和顏回論道,他是不違如愚,又觸類旁通,心解力行,從不懈怠。
2.〈子罕•20〉夫子又贊顏回“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夫子觀察顏回用功的情形是:我只看見他一直往前進,從未見他停止過。顏回的謙虛謹慎、好學不厭、學無常師也是出了名的。
3.在〈泰伯篇〉第五章,曾子曾說:他的老朋友顏回是“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4.顏回雖然是智慧超絕,聞一知十,但是他始終覺得自己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改善,覺得周圍的人有太多的地方需要自己去學習,所以他始終是“有若無,實無虛”時刻放空自己,對道德學問處於一種隨時準備承接的狀態。
5.正是這樣一種精進勇猛、謙虛好學地為學精神,讓顏回在追隨夫子學道的進程中,永無疲厭、永不停歇。
6.因此顏回發出的“雖欲從之,末由也已”的感慨,正可以反映出他在用自己的生命,全力探求,親身體證夫子之道的深邃高遠、浩瀚無邊。
7.同時也對夫子升起一種發自內心的虔誠與崇敬,可以想見生命如果沒有經過這樣的一番刻苦奮鬥的人,是斷斷講不出這種話來的。
(四)顏回從學夫子亦步亦趨
1.《莊子•田子方》當中有這樣一段有趣的記載:“顏淵問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顏回曾經說, “子在,回何敢死。”(〈先進•22〉),夫子還活著,我就不可以死,我活著的意義就是要緊緊地追隨夫子。
2.所以夫子一步一步地走,我就一步一步地跟;夫子開始小跑,我就跟著一路小跑;夫子快跑起來,那我也就快馬加鞭,緊緊跟上;但是夫子奔逸絕塵,忽然就飛奔起來,那我的眼前就留下揚起的灰塵,瞬間不見夫子的蹤影,就只能站在那瞠目結舌驚歎不已了。
3.這一段形象地描述,將弟子從學于師的意趣、樂趣表達得淋漓盡致。
(五)夫子對顏回生命思想人格的影響
1.從本章顏回的慨歎當中,我們看到夫子對顏回的道德學問的影響,實在是至廣至深,這種生命貼著生命,人格影響人格,學養薰陶學養的生命教育方式,如今已不多見了。
2.有人曾經將老師對學生的生命影響用磁場來作一個比方,概括為三點:
(1)生命磁場的影響。這種影響或許看不到、說不清,但確實存在。比如內心充滿慈愛的老師,他的生命磁場就是慈愛和包容,學生和他在一起,會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耳濡目染中自己就變得越來越善良,越來越有親和力。
(2)思想磁場的激蕩。老師的思想學問,會對學生產生一種理性的征服力和影響力,在一個智慧如海的師長面前,學生會自覺低劣,必然會策發出精進勇猛、好學向上的心。
(3)人格磁場的感化。這種磁場是一種融合生命、情感、學養、道德、價值觀、行為風格等等多種因素的整體能量場,人格磁場強大的向心力、牽引力、塑造力,對學生的影響是至為深廣、至為深遠、甚至是不可思議的。
(六)追隨師長學習的美好感受
記得我的老師曾經講過,他追隨師長學習時的美好感受。他說:“發現師長就像具有神力的思維大將軍一樣,在前面拿著寶劍朝取捨的迷茫處,一直衝一直衝,你就跟在他的後邊,不停地在迷茫的地方看到光明。
開始時非常清楚,抉擇很清楚,然後越來越覺得有力量,他一直衝,你一直跟。一直衝、一直跟,會有一種波瀾壯闊,一步比一步更美妙,一步比一步更燦爛,喜悅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多,衝到最後,你可能也感覺不到自己在衝,只是一種走過一重山又一重山,那一山的美景更勝過這一重。”
(七)值遇好老師,效學顏回,生命夢想得以實現
值遇一個好老師,對於一個學生的生命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最初我們可能無法想像,但你在他的身邊待的越久,你就越會有顏回這種“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的感覺,越會有我老師說的這種被師長帶著,不停地往前衝的美妙感覺。
所以說,我們的生命要想得到不斷的提升與徹底地改變,唯有找到好老師,同時努力效學顏回的這種求學精神,至誠恭敬的跟在老師身邊修學,我們的生命夢想才可能得以實現。
(八)結攝
有這樣一句形容在師長身邊學習的話, “由近彼故其德塵,雖不故染自然薰。” (《本生論》),你只要靠近生命中的好老師,他身上的性德、美德的馨香,就會像飄在空中細細密密的塵沙一樣,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就薰了一身,如此常年累月的積累下去,你會越來越像他,越來越像他,最後你終將成為他。
論語 子罕第九 第10章-2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 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白話>
因為夫子善於有次第地引導我,契理契機地引導我,用各種文獻來豐富我的知識,又用禮節來約束我的行為,實踐我所學的內涵。
<文義>
1.循循:有次序貌。
2.誘:引進也。
3.文:孔門四科的文學。
4.朱熹《四書集注》:
「博文約禮,教之序也。言夫子道雖高妙,而教人有序也。」
侯氏曰:「博我以文,致知格物也。約我以禮,克己復禮也。」
程子曰:「此顏子稱聖人最切當處,聖人教人,惟此二事而已。」
5.李炳南《論語講要》:博文是研究修道的門路,約禮是依照門路去實行。
<思維提綱>
1.「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是什麼意思呢?
2.文為什麼一定要博?禮又為什麼一定要約呢?「博文」和「約禮」二者又有什麼關係呢?
3.從今天學習的這一段話當中,你如何體會夫子的循循善誘和顏回的善學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荀子•勸學》「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2.朱熹《四書集注》侯氏曰:「博我以文,致知格物也;約我以禮,克己復禮也。」
3.《論語•公冶長•9》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4.《周易.繫辭下.傳3》子曰: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易曰:『不遠復,无祇悔,元吉。』」
5.《周易.彖傳.24復卦》復:復亨;剛反,動而以順行,是以出入无疾,朋來无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利有攸往,剛長也。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6.《大學•經1章》「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7.《論語•雍也•6》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8.《論語•雍也•5》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9.《論語•顏淵•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二、 重點摘要
《子罕篇》第十章第二小段: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一)本段說明孔子善於引導弟子踏上聖賢之道
1.這一段是說顏回常年追隨夫子學道、弘道,雖然強烈感受到夫子之道是那樣的幽深高遠、變幻莫測,但也同時感受到此道並非遠在天邊、遙不可及,而是有路可循的。
2.因為夫子會循循善誘,契理契機地引導弟子,會手把手地引領弟子步步踏上聖賢之道。這讓顏回這樣好學的弟子走在修道的路上,充滿了學而時習之的快樂,就算是偶爾想停一停,歇一歇,卻又割捨不下,欲罷不能。
(二)夫子引導弟子的方法---博文、約禮
夫子引導弟子的方法是怎樣的呢?顏回精要地概括為四個字:博文,約禮。
1.什麼是文?聖賢之道載之以文,凡詩書禮樂,典章制度,著作義理的研習探究皆屬於文。
2.什麼是禮?道本於身心,而禮則所以檢之。故必躬行實踐遵行禮儀,舉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切實務皆為禮。
3.文為什麼一定要博?禮為什麼一定要約?
(1)因為非博必聞見淺陋,識知狹隘,難以會通,難見真義。那麼禮呢,所學既廣,但若不能篤實踐履,檢束身心,則必工夫汗漫無所依歸了。
(2)因此,為學愈博,如人之雙目,見多方能識廣;而踐禮貴約,如人之雙足,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博文約禮,就像是目足並用,見行互攝,如此則進道已。
(3)朱子的《四書集注》說:「博我以文,致知格物也;約我以禮,克己復禮也。」致知格物,克己復禮,依見導行,見行合一,可以說這些在顏回的身上是表現得淋漓盡致。
(4)顏回常年跟在博學以文的夫子身邊,自然是耳濡目染,精勤習學,無所不閱,連極其聰明的子貢也自歎不如,說顏回是聞一知十,自己只是聞一知二。
(5)在約之以禮上,顏回更是視聽言動,無不遵禮,這一點最為夫子所讚。在夫子寫的《易傳》中,解釋復卦時有這麼一句:「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是說顏回可以算是一個圓滿的人了吧,因為他的心中一有不善的念頭,就馬上覺察,一覺察就不會再讓這個不善的念頭繼續下去,而復歸於善。夫子說:「復,其見天地之心乎。」是說顏回這樣一個修為,當下就回歸了天地之心,也就是回歸到人性本有的光明,也就是《大學》所說的明明德。
(6)顏回對自心的觀察,極其敏銳,對自我的約束又是極其嚴格,有了這個克己復禮的硬功夫,他才能夠做到「不遷怒,不貳過」,才能做到「其心三月不違仁」,成為唯一一個得到夫子承許具有仁德的弟子。
(三)學了這一段話的反思
(1)我想效學?或覺得太高遠了我做不到?
我們或許會覺得,聖人如孔子這樣的生命境界實在是太高遠了,一時達不到,但是看到顏回的行誼,我們又會怎麼想呢?會生起一個很想效學的心嗎?還是會覺得顏回「不遷怒,不貳過」這樣的境界還是太高了,我還是達不到。
(2)劃地自限,無法開展出輝煌燦爛的生命格局
對此,我的老師總是會提醒我們要注意,對到聖賢之境時,自己心裡的想法,如果總覺得自己是凡夫,自己不行,就如同夫子批評弟子冉有的那句話「今女畫」,你還沒有開始邁步就畫地自限了。這樣的生命從一開始就無法確立出高遠的人生目標,無法在「志於道」的牽引之下產生強大的生命動力,這樣也就無法開展出輝煌燦爛的生命格局,一生就只能在平淡泛味、委屈苟且中度過,白白冤枉了這寶貴的一生啊!
(4)雖然我差,但是願意朝著老師說的方向努力下去
顏回和冉有完全不同,當夫子說出仁的標準是「克己復禮」,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時,他馬上就說:「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我雖然還很差,但是我會朝著老師說的這個方向一直努力下去。
(5)聖賢和凡夫的分水嶺----當初的那一念
每次看到顏回這麼說,心裡都會有一種很深的感動,我想這就是聖賢和凡夫的分水嶺吧!聖賢和凡夫都是人,那為什麼他就成了聖人,我卻還是凡夫呢?可能就是因為他當初那一念,在可進可退的時候,他總是向上邁一步,就是當初那一念,他在自己的心田中親手播下了一顆成聖成賢的種子,然後再努力地培植下去,未來怎麼能不結出最美的花果呢?
(6)珍惜老師的教誨,篤實踐履
顏回是非常地珍惜夫子對自己博我以文,約我以禮的教誨,聽夫子教誨時,他是不違如愚,無所不悅;聽完後又全力以赴,篤實踐履,時時刻刻觀照自己的內心,心心念念遵循夫子之教,走的是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
(7)發願效學,努力追隨聖人的腳步
這樣的生命典範在我們的眼前出現了,我們當如何呢?我的老師說,智者,聰明的人,唯一要做的就是跟上去,發願效學,努力追隨。那麼我們的生命,最終也就會像夫子在《易傳》中所稱讚的顏回那樣,如不遠即復的春天,充滿勃勃的生機,盎然的春意,充滿永不凋零的希望。
<白話>
因為夫子善於有次第地引導我,契理契機地引導我,用各種文獻來豐富我的知識,又用禮節來約束我的行為,實踐我所學的內涵。
<文義>
1.循循:有次序貌。
2.誘:引進也。
3.文:孔門四科的文學。
4.朱熹《四書集注》:
「博文約禮,教之序也。言夫子道雖高妙,而教人有序也。」
侯氏曰:「博我以文,致知格物也。約我以禮,克己復禮也。」
程子曰:「此顏子稱聖人最切當處,聖人教人,惟此二事而已。」
5.李炳南《論語講要》:博文是研究修道的門路,約禮是依照門路去實行。
<思維提綱>
1.「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是什麼意思呢?
2.文為什麼一定要博?禮又為什麼一定要約呢?「博文」和「約禮」二者又有什麼關係呢?
3.從今天學習的這一段話當中,你如何體會夫子的循循善誘和顏回的善學呢?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荀子•勸學》「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2.朱熹《四書集注》侯氏曰:「博我以文,致知格物也;約我以禮,克己復禮也。」
3.《論語•公冶長•9》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4.《周易.繫辭下.傳3》子曰: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易曰:『不遠復,无祇悔,元吉。』」
5.《周易.彖傳.24復卦》復:復亨;剛反,動而以順行,是以出入无疾,朋來无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利有攸往,剛長也。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6.《大學•經1章》「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7.《論語•雍也•6》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8.《論語•雍也•5》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9.《論語•顏淵•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二、 重點摘要
《子罕篇》第十章第二小段: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一)本段說明孔子善於引導弟子踏上聖賢之道
1.這一段是說顏回常年追隨夫子學道、弘道,雖然強烈感受到夫子之道是那樣的幽深高遠、變幻莫測,但也同時感受到此道並非遠在天邊、遙不可及,而是有路可循的。
2.因為夫子會循循善誘,契理契機地引導弟子,會手把手地引領弟子步步踏上聖賢之道。這讓顏回這樣好學的弟子走在修道的路上,充滿了學而時習之的快樂,就算是偶爾想停一停,歇一歇,卻又割捨不下,欲罷不能。
(二)夫子引導弟子的方法---博文、約禮
夫子引導弟子的方法是怎樣的呢?顏回精要地概括為四個字:博文,約禮。
1.什麼是文?聖賢之道載之以文,凡詩書禮樂,典章制度,著作義理的研習探究皆屬於文。
2.什麼是禮?道本於身心,而禮則所以檢之。故必躬行實踐遵行禮儀,舉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切實務皆為禮。
3.文為什麼一定要博?禮為什麼一定要約?
(1)因為非博必聞見淺陋,識知狹隘,難以會通,難見真義。那麼禮呢,所學既廣,但若不能篤實踐履,檢束身心,則必工夫汗漫無所依歸了。
(2)因此,為學愈博,如人之雙目,見多方能識廣;而踐禮貴約,如人之雙足,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博文約禮,就像是目足並用,見行互攝,如此則進道已。
(3)朱子的《四書集注》說:「博我以文,致知格物也;約我以禮,克己復禮也。」致知格物,克己復禮,依見導行,見行合一,可以說這些在顏回的身上是表現得淋漓盡致。
(4)顏回常年跟在博學以文的夫子身邊,自然是耳濡目染,精勤習學,無所不閱,連極其聰明的子貢也自歎不如,說顏回是聞一知十,自己只是聞一知二。
(5)在約之以禮上,顏回更是視聽言動,無不遵禮,這一點最為夫子所讚。在夫子寫的《易傳》中,解釋復卦時有這麼一句:「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是說顏回可以算是一個圓滿的人了吧,因為他的心中一有不善的念頭,就馬上覺察,一覺察就不會再讓這個不善的念頭繼續下去,而復歸於善。夫子說:「復,其見天地之心乎。」是說顏回這樣一個修為,當下就回歸了天地之心,也就是回歸到人性本有的光明,也就是《大學》所說的明明德。
(6)顏回對自心的觀察,極其敏銳,對自我的約束又是極其嚴格,有了這個克己復禮的硬功夫,他才能夠做到「不遷怒,不貳過」,才能做到「其心三月不違仁」,成為唯一一個得到夫子承許具有仁德的弟子。
(三)學了這一段話的反思
(1)我想效學?或覺得太高遠了我做不到?
我們或許會覺得,聖人如孔子這樣的生命境界實在是太高遠了,一時達不到,但是看到顏回的行誼,我們又會怎麼想呢?會生起一個很想效學的心嗎?還是會覺得顏回「不遷怒,不貳過」這樣的境界還是太高了,我還是達不到。
(2)劃地自限,無法開展出輝煌燦爛的生命格局
對此,我的老師總是會提醒我們要注意,對到聖賢之境時,自己心裡的想法,如果總覺得自己是凡夫,自己不行,就如同夫子批評弟子冉有的那句話「今女畫」,你還沒有開始邁步就畫地自限了。這樣的生命從一開始就無法確立出高遠的人生目標,無法在「志於道」的牽引之下產生強大的生命動力,這樣也就無法開展出輝煌燦爛的生命格局,一生就只能在平淡泛味、委屈苟且中度過,白白冤枉了這寶貴的一生啊!
(4)雖然我差,但是願意朝著老師說的方向努力下去
顏回和冉有完全不同,當夫子說出仁的標準是「克己復禮」,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時,他馬上就說:「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我雖然還很差,但是我會朝著老師說的這個方向一直努力下去。
(5)聖賢和凡夫的分水嶺----當初的那一念
每次看到顏回這麼說,心裡都會有一種很深的感動,我想這就是聖賢和凡夫的分水嶺吧!聖賢和凡夫都是人,那為什麼他就成了聖人,我卻還是凡夫呢?可能就是因為他當初那一念,在可進可退的時候,他總是向上邁一步,就是當初那一念,他在自己的心田中親手播下了一顆成聖成賢的種子,然後再努力地培植下去,未來怎麼能不結出最美的花果呢?
(6)珍惜老師的教誨,篤實踐履
顏回是非常地珍惜夫子對自己博我以文,約我以禮的教誨,聽夫子教誨時,他是不違如愚,無所不悅;聽完後又全力以赴,篤實踐履,時時刻刻觀照自己的內心,心心念念遵循夫子之教,走的是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
(7)發願效學,努力追隨聖人的腳步
這樣的生命典範在我們的眼前出現了,我們當如何呢?我的老師說,智者,聰明的人,唯一要做的就是跟上去,發願效學,努力追隨。那麼我們的生命,最終也就會像夫子在《易傳》中所稱讚的顏回那樣,如不遠即復的春天,充滿勃勃的生機,盎然的春意,充滿永不凋零的希望。
論語 子罕第九 第10章-1
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白話>
顏淵嘆息了一聲,說:「我仰望他,愈望愈高;我鑽研他,愈鑽愈堅。一忽而,看他在前面,一忽而又像在後面。
<文義>
1.喟然:嘆息聲。
2.仰之彌高:形容不可及。
3.鑽之彌堅:形容不可入。
4.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形容恍惚不可捉摸。
5.整句是讚嘆夫子之道,既高深不可及,又寬廣無所不在。
<思惟提綱>
1.本章一開頭,顏回讚嘆孔子之道既高且深,請問顏回是如何讚嘆的?
2.顏回對老師孔夫子,從心裡發出最真誠、熱烈的讚美和感歎,請問他是如何做到的?
3.請問,你有「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的經歷嗎?
4.在心靈學習的長征之旅,對你所依止的師長,你如何涵養出「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這樣的感動?而願意死心塌地跟著他學?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朱子•四書集注》:「仰彌高,不可及;鑽彌堅,不可入;在前在後,恍惚
不可為象。」
2.《中庸•第二十七章》:「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
3. 《論語•述而•6》大宰問于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 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4.《中庸•第八章》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論語•先進•22》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5.《論語•先進•11》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6.《史記•孔子世家》: 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國者之醜也。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後見君子。」孔子欣然歎曰:「有是哉,顏氏之子!吾亦使爾多財,吾為爾宰。」
7.《論語•述而•10》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8.《論語•雍也•9》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9.《論語•公冶長•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10.《論語•雍也•2》…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二、重點摘記
原文:
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一)本章略說
1.章旨
這一章是夫子最得意的弟子顏回,講述自己跟隨夫子學道時的感受,對夫子之道的深邃高遠、夫子人格氣象的光輝偉大,從心底裡發出最真誠、最熱烈的讚美和感歎。
2.顏回 — 孔夫子的心子
(1)顏回是夫子的心子,從十三歲起就拜夫子為師,終身追隨夫子學道、弘道。
(2)顏回傳承夫子的心法,和夫子心心相應,息息相通。在《論語》中隨處可見夫子對顏回的讚歎,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3)本章是顏回對夫子的稱揚讚頌,在稱頌夫子的功德的同時,顏回自身的德行修為也在不經意之間流露出來。
(4)夫子和顏回之間這種至純至美的師弟關係,同生死、共患難的深厚情意,靈魂深度的相知相識,真是讓人無比的讚歎,無比的嚮往。
3.本章將分為三個段落來學習,今天我們先來學第一段:
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二) 夫子之道既高深不可及,又寬廣無所不在。
朱子在《四書集注》中說:“仰彌高,不可及;鑽彌堅,不可入;在前在後,恍惚不可為象。”那麼“高不可及,深不可入”這個還好理解,什麼是“恍惚不可為象”呢?錢穆先生說,這是指前後左右無不是道,是說夫子之道雖極高深,斯不可及,但也在人們的性情之間,動容之際,飲食起居應酬交接之中。
簡單來說,“仰之彌高”是說夫子之道的高度,“鑽之彌堅”是說深度,“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說的是廣度。
(三) 唯有顏回能感知夫子的功德巍巍
1.越是追隨夫子,顏回就越是感受到夫子道大德全、功德巍巍,已經達到了聖人的高度、深度與廣度。
2.就像《中庸》所說的:“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3.也許有人會覺得顏回這樣讚歎夫子,這也沒什麼呀,夫子是聖人,本來就值得這樣讚歎。其實不然,顏回當時就能夠這樣看待夫子,讚歎夫子,是非常了不起的。
4.在《論語》子張篇的最後三章,集中記錄了當時的一些人對夫子的輕忽、詆毀,甚至有人會認為子貢的修為還要高於夫子,這說明夫子這樣的聖人在世之時,並不廣為世人所知,當時就算是有人會認為夫子很了不起,像聖人一樣,但是也並不清楚聖人的標準是什麼。
5.我們剛剛學過的〈子罕篇〉第六章,魯國大宰就說夫子很像聖人,但是這個判斷是據于對夫子多能的認識,而不是體認到了夫子所具備的聖人之德。
6.夫子去世之後,雖然也會有一些弟子出來稱揚讚歎夫子,但是顏回卻是在夫子還在世時就讚夫子為聖人了,這是非常了不起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能夠瞭解一個生命的高度,尤其是聖人的生命高度、生命境界,這是極其高難的事情,需要甚深的智慧,需要深具信心,深細觀察,深刻體驗,方有可能。
7.孟子曾說:知(智)足以知聖人。聖人之德,世所難曉,無知(智)無以觀聖人之德。
8.在顏回的眼中,夫子已達聖域,他是懷著尊崇千古聖賢之心來尊崇夫子的。因此,眾弟子中唯有顏回,在當時就能夠發出“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這樣的千古讚歎,這完全是因為顏回對夫子之道的體察最深、感受最切、表達最精。
9.可以說顏回是最信夫子、最懂夫子、最像夫子的人。
(四) 顏回對夫子之道始終拳拳服膺、深信不疑。
顏回是最信夫子的人,主要是因為他對夫子之道始終是拳拳服膺、深信不疑的。1.自從拜在夫子座下修學,他就再也沒有離開過夫子。他不僅視夫子為師,更視如父。
2.在《論語•先進•22》當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夫子在匡地受困,和顏回失散了,焦心如焚地盼著顏回回來。終於見到顏回的那一刻,夫子衝口而出說了一句:“我以為你死了呢!”顏回的回答則是:“子在,回何敢死。”這樣一段至情至性的對白,深動顯現了師弟之間肝膽相照、生死與共的深厚情感。
3.夫子在顏回死後,曾經感慨地說“回也視予猶父也。”可以說正是這種對夫子強大的信心、恭敬心,讓顏回全心全意地追隨夫子恭敬承事,不違如愚。對夫子的言教他都默而識之,無所不說,而且能夠全力以赴地躬身實踐,亦足以發。
(五)顏回是最懂夫子的人
我們說顏回也是最懂夫子的人,
1.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夫子周遊列國陳蔡絕糧之際,雖然夫子仍很灑脫,講誦弦歌不衰,但是弟子們的心中已有疑惑,已有動搖,此時顏回卻能夠堅定不移地說:“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後見君子。”困頓險惡的境遇之中,生死考驗的關頭之下,唯有顏回最能夠體會夫子的心,也唯有顏回最能夠堅守夫子之道。
2.他始終秉持著夫子所教導的崇高信念,守死善道,遇難不退。可以說在為學成仁推行仁義的大道上,顏回是緊步夫子的後塵,是夫子最堅定,最忠實的弟子。
3.在〈述而篇〉第十章,夫子對顏回說,“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在此,夫子已將顏回視為自己的知音和同道了。常年的追隨,不停地學習,在夫子身邊經年累月的薰染,讓顏回成為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中最像夫子的人。
4.夫子幼年喪父,少年喪母,晚年喪子,推行仁道,四處碰壁,屢現困境,但是他從來都是不怨天不尤人,夫子常說他自己是“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顏回也像夫子一樣,雖然家境困窘,生活匱乏,卻是安貧樂道,平和喜樂。夫子讚顏回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師弟二人這種不為外境所困,樂天知命,豁達灑脫的生命狀態,被譽為是“孔顏之樂”,倍受後人的嚮往與推崇。
5.還有孔子極為好學,他自稱“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而在弟子當中,真正能被夫子稱為好學的,僅顏回一人。夫子說“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在進德修業、好學不厭的這一點上,夫子眼中也唯有顏回和他最像。
6.總的來說,最信夫子,最懂夫子,最像夫子的人,就是顏回。所以由顏回發出的這一句讚歎夫子的話就大有深意了。
(六) 結攝
1.對本章,陽明先生的評點是說,“見聖道之全者惟顏子。觀‘喟然一歎’可見。”大成至聖先師孔子所達到的至高無上的生命境界,一般人實在是難以體認、難以觀察,唯有夫子的心子顏回,他的體悟最深刻、最全面。
2.佛門當中有一個重要的偈子“我以教理炬,照見汝密德,昔與言教違,今當如教修。”是說,如果遇不到真正有智慧、有信心的弟子,師長大多會將自身的功德掩藏起來,秘而不宣,而只有在具慧、具信弟子的智慧觀照之下,師長的秘密功德才會得以彰顯。
3.如此說來,如果當初沒有顏回的這一番體悟和讚歎,夫子無量無邊至高至深的功德,也不易真正為后人所知啊!
<白話>
顏淵嘆息了一聲,說:「我仰望他,愈望愈高;我鑽研他,愈鑽愈堅。一忽而,看他在前面,一忽而又像在後面。
<文義>
1.喟然:嘆息聲。
2.仰之彌高:形容不可及。
3.鑽之彌堅:形容不可入。
4.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形容恍惚不可捉摸。
5.整句是讚嘆夫子之道,既高深不可及,又寬廣無所不在。
<思惟提綱>
1.本章一開頭,顏回讚嘆孔子之道既高且深,請問顏回是如何讚嘆的?
2.顏回對老師孔夫子,從心裡發出最真誠、熱烈的讚美和感歎,請問他是如何做到的?
3.請問,你有「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的經歷嗎?
4.在心靈學習的長征之旅,對你所依止的師長,你如何涵養出「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這樣的感動?而願意死心塌地跟著他學?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朱子•四書集注》:「仰彌高,不可及;鑽彌堅,不可入;在前在後,恍惚
不可為象。」
2.《中庸•第二十七章》:「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
3. 《論語•述而•6》大宰問于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 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4.《中庸•第八章》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論語•先進•22》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5.《論語•先進•11》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6.《史記•孔子世家》: 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國者之醜也。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後見君子。」孔子欣然歎曰:「有是哉,顏氏之子!吾亦使爾多財,吾為爾宰。」
7.《論語•述而•10》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8.《論語•雍也•9》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9.《論語•公冶長•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10.《論語•雍也•2》…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二、重點摘記
原文:
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一)本章略說
1.章旨
這一章是夫子最得意的弟子顏回,講述自己跟隨夫子學道時的感受,對夫子之道的深邃高遠、夫子人格氣象的光輝偉大,從心底裡發出最真誠、最熱烈的讚美和感歎。
2.顏回 — 孔夫子的心子
(1)顏回是夫子的心子,從十三歲起就拜夫子為師,終身追隨夫子學道、弘道。
(2)顏回傳承夫子的心法,和夫子心心相應,息息相通。在《論語》中隨處可見夫子對顏回的讚歎,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3)本章是顏回對夫子的稱揚讚頌,在稱頌夫子的功德的同時,顏回自身的德行修為也在不經意之間流露出來。
(4)夫子和顏回之間這種至純至美的師弟關係,同生死、共患難的深厚情意,靈魂深度的相知相識,真是讓人無比的讚歎,無比的嚮往。
3.本章將分為三個段落來學習,今天我們先來學第一段:
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二) 夫子之道既高深不可及,又寬廣無所不在。
朱子在《四書集注》中說:“仰彌高,不可及;鑽彌堅,不可入;在前在後,恍惚不可為象。”那麼“高不可及,深不可入”這個還好理解,什麼是“恍惚不可為象”呢?錢穆先生說,這是指前後左右無不是道,是說夫子之道雖極高深,斯不可及,但也在人們的性情之間,動容之際,飲食起居應酬交接之中。
簡單來說,“仰之彌高”是說夫子之道的高度,“鑽之彌堅”是說深度,“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說的是廣度。
(三) 唯有顏回能感知夫子的功德巍巍
1.越是追隨夫子,顏回就越是感受到夫子道大德全、功德巍巍,已經達到了聖人的高度、深度與廣度。
2.就像《中庸》所說的:“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3.也許有人會覺得顏回這樣讚歎夫子,這也沒什麼呀,夫子是聖人,本來就值得這樣讚歎。其實不然,顏回當時就能夠這樣看待夫子,讚歎夫子,是非常了不起的。
4.在《論語》子張篇的最後三章,集中記錄了當時的一些人對夫子的輕忽、詆毀,甚至有人會認為子貢的修為還要高於夫子,這說明夫子這樣的聖人在世之時,並不廣為世人所知,當時就算是有人會認為夫子很了不起,像聖人一樣,但是也並不清楚聖人的標準是什麼。
5.我們剛剛學過的〈子罕篇〉第六章,魯國大宰就說夫子很像聖人,但是這個判斷是據于對夫子多能的認識,而不是體認到了夫子所具備的聖人之德。
6.夫子去世之後,雖然也會有一些弟子出來稱揚讚歎夫子,但是顏回卻是在夫子還在世時就讚夫子為聖人了,這是非常了不起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能夠瞭解一個生命的高度,尤其是聖人的生命高度、生命境界,這是極其高難的事情,需要甚深的智慧,需要深具信心,深細觀察,深刻體驗,方有可能。
7.孟子曾說:知(智)足以知聖人。聖人之德,世所難曉,無知(智)無以觀聖人之德。
8.在顏回的眼中,夫子已達聖域,他是懷著尊崇千古聖賢之心來尊崇夫子的。因此,眾弟子中唯有顏回,在當時就能夠發出“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這樣的千古讚歎,這完全是因為顏回對夫子之道的體察最深、感受最切、表達最精。
9.可以說顏回是最信夫子、最懂夫子、最像夫子的人。
(四) 顏回對夫子之道始終拳拳服膺、深信不疑。
顏回是最信夫子的人,主要是因為他對夫子之道始終是拳拳服膺、深信不疑的。1.自從拜在夫子座下修學,他就再也沒有離開過夫子。他不僅視夫子為師,更視如父。
2.在《論語•先進•22》當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夫子在匡地受困,和顏回失散了,焦心如焚地盼著顏回回來。終於見到顏回的那一刻,夫子衝口而出說了一句:“我以為你死了呢!”顏回的回答則是:“子在,回何敢死。”這樣一段至情至性的對白,深動顯現了師弟之間肝膽相照、生死與共的深厚情感。
3.夫子在顏回死後,曾經感慨地說“回也視予猶父也。”可以說正是這種對夫子強大的信心、恭敬心,讓顏回全心全意地追隨夫子恭敬承事,不違如愚。對夫子的言教他都默而識之,無所不說,而且能夠全力以赴地躬身實踐,亦足以發。
(五)顏回是最懂夫子的人
我們說顏回也是最懂夫子的人,
1.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夫子周遊列國陳蔡絕糧之際,雖然夫子仍很灑脫,講誦弦歌不衰,但是弟子們的心中已有疑惑,已有動搖,此時顏回卻能夠堅定不移地說:“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後見君子。”困頓險惡的境遇之中,生死考驗的關頭之下,唯有顏回最能夠體會夫子的心,也唯有顏回最能夠堅守夫子之道。
2.他始終秉持著夫子所教導的崇高信念,守死善道,遇難不退。可以說在為學成仁推行仁義的大道上,顏回是緊步夫子的後塵,是夫子最堅定,最忠實的弟子。
3.在〈述而篇〉第十章,夫子對顏回說,“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在此,夫子已將顏回視為自己的知音和同道了。常年的追隨,不停地學習,在夫子身邊經年累月的薰染,讓顏回成為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中最像夫子的人。
4.夫子幼年喪父,少年喪母,晚年喪子,推行仁道,四處碰壁,屢現困境,但是他從來都是不怨天不尤人,夫子常說他自己是“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顏回也像夫子一樣,雖然家境困窘,生活匱乏,卻是安貧樂道,平和喜樂。夫子讚顏回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師弟二人這種不為外境所困,樂天知命,豁達灑脫的生命狀態,被譽為是“孔顏之樂”,倍受後人的嚮往與推崇。
5.還有孔子極為好學,他自稱“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而在弟子當中,真正能被夫子稱為好學的,僅顏回一人。夫子說“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在進德修業、好學不厭的這一點上,夫子眼中也唯有顏回和他最像。
6.總的來說,最信夫子,最懂夫子,最像夫子的人,就是顏回。所以由顏回發出的這一句讚歎夫子的話就大有深意了。
(六) 結攝
1.對本章,陽明先生的評點是說,“見聖道之全者惟顏子。觀‘喟然一歎’可見。”大成至聖先師孔子所達到的至高無上的生命境界,一般人實在是難以體認、難以觀察,唯有夫子的心子顏回,他的體悟最深刻、最全面。
2.佛門當中有一個重要的偈子“我以教理炬,照見汝密德,昔與言教違,今當如教修。”是說,如果遇不到真正有智慧、有信心的弟子,師長大多會將自身的功德掩藏起來,秘而不宣,而只有在具慧、具信弟子的智慧觀照之下,師長的秘密功德才會得以彰顯。
3.如此說來,如果當初沒有顏回的這一番體悟和讚歎,夫子無量無邊至高至深的功德,也不易真正為后人所知啊!
論語 子罕第九 第9章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白話>
孔子看見穿喪服的人、戴禮冠著禮服的人、還有盲人,相見時,對方即使年少,自己也一定起身;從他們面前經過,一定改為小步急行,以示敬意。
<文義>
1.齊衰者: 「齊衰」,喪服。齊衰者,穿喪服的人。
2.冕衣裳者:「冕」,冠。「衣」,上衣。「裳」,下服。冕衣裳者,身著官服或者禮服之人。
3.瞽者:盲人。
4.見之,雖少必作:「作」,起的意思。來見之人,雖年少,孔子必起身,以示敬意。
5.過之:孔子行過之前。
6.必趨:小步急行。
<思惟提綱>
1. 孔子遇見齊衰者、冕衣裳者和瞽者,如何表達對他們的恭敬 ?
2. 孔子為何對「穿喪服的人」、「戴禮冠著禮服的人」和「盲人」這三類表示恭敬?其恭敬的內涵有何不同 ?
3. 對照孔夫子對人的謙恭,你覺得現代人對他人的尊重度如何?
4.面對親人、熟人、弱者、陌生人和仇家時,我的態度為何 ? 我懂得尊重嗎?本章對您有何啟發 ?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季氏•13》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 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 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2.《論語•八佾•18》 “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3.《論語•顏淵•2》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4.《朱熹•論語集注•鄉黨》
楊氏曰:「聖人之所謂道者,不離乎日用之間也。故夫子之平日,一動一 靜,門人皆審視而詳記之。」尹氏曰:「甚矣孔門諸子之嗜學也!於聖人之容色言動,無不謹書而備錄之,以貽後世。今讀其書,即其事,宛然 如聖人之在目也。雖然,聖人豈拘拘而為之者哉?蓋盛德之至,動容周旋,自中乎禮耳。學者欲潛心於聖人,宜於此求焉。」
二、重點摘要 :
原文: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一)解讀文意 :
1.“齊衰”是喪服,“齊衰者”是穿喪服的人。
2. 冕衣裳者,“冕”是冠,“衣”是上衣,“裳”是下服,“冕衣裳”
是指身著官服或者禮服之人。
3.“瞽者”是盲人。“作”是起的意思。
4.“見之,雖少,必作”,指其人來見,雖年少,孔子必起身,以示敬意。
5.“過之,必趨”,“過之”謂孔子行過其人之前;趨,是小步急行,古人以趨行示敬意,一般晚輩經過長輩身旁,都是小步快走的形式,呈現出的是一種謙恭謹慎的狀態。
(二) 〈季氏•13〉中“趨”字,呈現孔鯉對父親的謙恭孝順
《論語•季氏•13》裡一段很精彩、也是很難得的關於孔子教育兒子孔鯉的場景描述 :
孔子某一日獨立於庭,就是站在院子裡,孔子的兒子孔鯉趨而過庭,被孔子叫住問話:“你學詩了嗎?”孔鯉說:“沒有。”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於是孔鯉退而學詩。
又有一日孔子又獨立於院中,鯉呢又一次趨而過庭,被孔子叫住問話:“你學禮了嗎?”孔鯉說:“沒有。”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孔鯉退而學禮。
這一段兩次提到孔鯉趨而過庭,一個“趨”字,將孔鯉對父親恭敬孝順的狀態,生動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三) 本章文意
本章的文意串起來就是:孔子看見穿喪服的人、戴禮冠著禮服的人、還有盲人,相見時,對方即使年少,自己也一定起身;從他們面前經過,一定改為小步急行,以示敬意。
(四) 孔子對三種人恭敬的內涵
這裡說孔子對於三種人都表現出恭敬的狀態,恭敬的內涵是有所差異的:
1.對“齊衰者”
第一種人“齊衰者”穿著喪服的人,過去講披麻戴孝者,是失去親人舉辦喪事期間,親友會根據輩分和親疏關係,著不同材質的孝服。這裡講的“齊衰”是指著重孝服的人,失去至親的人。孔子的恭敬莊重是一種同理心,是體察他們失去親人之哀痛。
2.對“冕衣裳者”
第二種人“冕衣裳者”是指身著官服或者禮服之人,孔子這裡對於他們的恭敬,有別於現代很多人對權貴的諂媚,是完全遵禮而行的表現。不過,對於上位者的恭敬,常常別人會誤解為諂媚、討好。
(1)孔子在〈八佾篇•18〉說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孔子一生心心念念要作的事就是恢復周禮,禮制的核心之一就是君臣之禮。官服或禮服代表的是君王,是國家的禮制。
(2)古人不同的官階都有相應的官服,不同的場合也有相應的禮服,這裡的恭敬,是代表的對先王禮制的尊崇,是一種敬天畏人的莊重。
3.對“瞽者”
第三種人“瞽者”就是盲人、殘疾人,代表的是弱勢人群,孔子對於他們的尊重是出於悲憫心。我們看孔子的狀態和我們完全不同,我們現在的狀態多數的時候是不走心,對別人沒有感覺,對於別人的悲痛麻木不仁。對於上位者,要麼獻媚討好,
要麼不以為然;對於可憐之人,與己無關,漠不關心。
(五) 對照孔聖人的謙恭,現代人缺少對他人的尊重
1.“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這兩個小小的細節描述,清晰 的傳遞了孔子對這三類人謙恭謹慎,內心是代人著想,觀待別人的感受。
2. 對照聖人的行誼,我們現代人正缺少這樣的謙恭和代人著想,缺少對他人的尊重。我們首先不懂得尊重陌生人,認為素不相識的人,我那管得了那麼多?他的苦樂感受,和我有什麼關係呢?
3. 我們平時講話會無所顧忌,即使在公共場合,也不在乎是否影響別人,只因為我們自己講得高興。我們參加會議或者上課,電話鈴會時常響起,甚至可以旁若無人地接打電話,不在乎是不是干擾了別人?只因為這個電話對我很重要。
4. 不只是陌生人,我們不在乎,其實身邊的親人,我們也不懂得尊重。古人夫妻之間講相敬如賓,現代人不懂得其中道理,會說親人之間需要這麼客套嗎?或許在剛談戀愛的時候,我們出門前會裝扮很久,要給對方留個好印象,等到結婚了變成親人了,就不需要了,就會變得很隨意。
5. 因為是親人,所以我們講話可以不用在乎對方的感受,不高興了,可以發發火,你是我的親人嘛;有情緒,不對你發,對誰發呢?於是,現在的夫妻有了所謂的七年之癢。
6.我們現在的狀態,越熟悉的人,越缺乏恭敬心。很多孩子,對於父母都很隨意,子女跟長輩之間,可以直呼其名,還美其名曰說民主、個性。孩子一個不順心,就可以對父母甩臉色、撒脾氣,還可以說,誰讓你生我了? 誰要你為我操心了?
以上種種,都是文化傳承斷檔的結果。
(六) 優秀的人懂得尊重別人;淺薄者目中無人。
1.現在很多人已經不懂得敬畏為何物,我就是世界的中心,我自己開心就 好。其實真正優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別人;淺薄者恰恰相反,他們目中無人,妄自尊大。
2.《論語•顏淵篇•2》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可見恭敬心和代人著想的心,是仁最核心的內涵,他不只是用來對領導和上司的,是對出門遇到的每一個人。
3.“愛出者愛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處處以怎樣的心對待別人,能感得別人以同樣的心回饋。
(六)本章結攝
1.本章只是描述了孔子對於三種人特別恭敬的細微狀態,但傳遞的是孔子 敬天敬人的聖人境界。拜讀本章我們可以發現,聖賢的境界原來可在在言 行舉止、待人接物等細微處體察。
2. 本章的內涵在〈鄉黨篇〉也有出現。未來要學習的〈鄉黨第十〉全面展 現了孔子對於禮的踐行狀態,呈現了生動的孔子形象,衣食住行、言談舉 止、待人接物,無不呈現出禮的內涵
。
3.孔子的這些門人弟子們是真正的善於學習的人,他們很善於觀察,仔細審視老師的言行舉止,並且詳細記錄下來,讓我們後人可以通過孔子的行為舉止,去體會聖人的心性。
4.《朱熹集注》裡講“今讀其書,即其事,宛然如聖人之在眼前。”讀到這一章乃至於後面的〈鄉黨篇〉,對於孔門的這些先賢們,真是充滿了無比崇敬和感激。
(七) 總結:我當效學孔門弟子的善學
1.從《論語》的第一篇〈學而篇〉,我們就知道儒家傳遞的是“以學為宗”的生命宗旨。
2.跟誰學呢?跟老師學。怎麼學呢?學習不止是口耳相傳,我們常常提到一 句話“身教重於言教”。一般來講,這句話都是從老師的角度,說作為老師要教育別人,自己先要做好,進而才可以去影響別人。
3.我們也可以換一個角度,作為一個學人,如何學習呢?善於觀察,通過觀察老師,進而效學老師,是作為學習者必不可少的一種學習方式。
4.學習儒家文化這樣的心性之學,如果我們有幸遇到一位好老師,他的言行舉止,他的待人接物,都是我們應觀察之處,也是我們應效學之處。
5.這樣的學習方式,已經很少被現代人所重視,不能不說這是教育的沒落。歷史原因,古聖先賢留給我們很多寶貝已經丟失了,我們的心也有迷失,被我們的貪欲種種的習氣遮蔽了。
6.好在經典還在,好老師還在,在此處努力,在細微處見精神。只要有好老 師引導,加之我們仁以為己任的擔當,這些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美好的東西,相信是可以找回來的,我們本具自有的人性光輝也是可以逐步恢復的。
<白話>
孔子看見穿喪服的人、戴禮冠著禮服的人、還有盲人,相見時,對方即使年少,自己也一定起身;從他們面前經過,一定改為小步急行,以示敬意。
<文義>
1.齊衰者: 「齊衰」,喪服。齊衰者,穿喪服的人。
2.冕衣裳者:「冕」,冠。「衣」,上衣。「裳」,下服。冕衣裳者,身著官服或者禮服之人。
3.瞽者:盲人。
4.見之,雖少必作:「作」,起的意思。來見之人,雖年少,孔子必起身,以示敬意。
5.過之:孔子行過之前。
6.必趨:小步急行。
<思惟提綱>
1. 孔子遇見齊衰者、冕衣裳者和瞽者,如何表達對他們的恭敬 ?
2. 孔子為何對「穿喪服的人」、「戴禮冠著禮服的人」和「盲人」這三類表示恭敬?其恭敬的內涵有何不同 ?
3. 對照孔夫子對人的謙恭,你覺得現代人對他人的尊重度如何?
4.面對親人、熟人、弱者、陌生人和仇家時,我的態度為何 ? 我懂得尊重嗎?本章對您有何啟發 ?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季氏•13》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 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 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2.《論語•八佾•18》 “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3.《論語•顏淵•2》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4.《朱熹•論語集注•鄉黨》
楊氏曰:「聖人之所謂道者,不離乎日用之間也。故夫子之平日,一動一 靜,門人皆審視而詳記之。」尹氏曰:「甚矣孔門諸子之嗜學也!於聖人之容色言動,無不謹書而備錄之,以貽後世。今讀其書,即其事,宛然 如聖人之在目也。雖然,聖人豈拘拘而為之者哉?蓋盛德之至,動容周旋,自中乎禮耳。學者欲潛心於聖人,宜於此求焉。」
二、重點摘要 :
原文: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一)解讀文意 :
1.“齊衰”是喪服,“齊衰者”是穿喪服的人。
2. 冕衣裳者,“冕”是冠,“衣”是上衣,“裳”是下服,“冕衣裳”
是指身著官服或者禮服之人。
3.“瞽者”是盲人。“作”是起的意思。
4.“見之,雖少,必作”,指其人來見,雖年少,孔子必起身,以示敬意。
5.“過之,必趨”,“過之”謂孔子行過其人之前;趨,是小步急行,古人以趨行示敬意,一般晚輩經過長輩身旁,都是小步快走的形式,呈現出的是一種謙恭謹慎的狀態。
(二) 〈季氏•13〉中“趨”字,呈現孔鯉對父親的謙恭孝順
《論語•季氏•13》裡一段很精彩、也是很難得的關於孔子教育兒子孔鯉的場景描述 :
孔子某一日獨立於庭,就是站在院子裡,孔子的兒子孔鯉趨而過庭,被孔子叫住問話:“你學詩了嗎?”孔鯉說:“沒有。”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於是孔鯉退而學詩。
又有一日孔子又獨立於院中,鯉呢又一次趨而過庭,被孔子叫住問話:“你學禮了嗎?”孔鯉說:“沒有。”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孔鯉退而學禮。
這一段兩次提到孔鯉趨而過庭,一個“趨”字,將孔鯉對父親恭敬孝順的狀態,生動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三) 本章文意
本章的文意串起來就是:孔子看見穿喪服的人、戴禮冠著禮服的人、還有盲人,相見時,對方即使年少,自己也一定起身;從他們面前經過,一定改為小步急行,以示敬意。
(四) 孔子對三種人恭敬的內涵
這裡說孔子對於三種人都表現出恭敬的狀態,恭敬的內涵是有所差異的:
1.對“齊衰者”
第一種人“齊衰者”穿著喪服的人,過去講披麻戴孝者,是失去親人舉辦喪事期間,親友會根據輩分和親疏關係,著不同材質的孝服。這裡講的“齊衰”是指著重孝服的人,失去至親的人。孔子的恭敬莊重是一種同理心,是體察他們失去親人之哀痛。
2.對“冕衣裳者”
第二種人“冕衣裳者”是指身著官服或者禮服之人,孔子這裡對於他們的恭敬,有別於現代很多人對權貴的諂媚,是完全遵禮而行的表現。不過,對於上位者的恭敬,常常別人會誤解為諂媚、討好。
(1)孔子在〈八佾篇•18〉說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孔子一生心心念念要作的事就是恢復周禮,禮制的核心之一就是君臣之禮。官服或禮服代表的是君王,是國家的禮制。
(2)古人不同的官階都有相應的官服,不同的場合也有相應的禮服,這裡的恭敬,是代表的對先王禮制的尊崇,是一種敬天畏人的莊重。
3.對“瞽者”
第三種人“瞽者”就是盲人、殘疾人,代表的是弱勢人群,孔子對於他們的尊重是出於悲憫心。我們看孔子的狀態和我們完全不同,我們現在的狀態多數的時候是不走心,對別人沒有感覺,對於別人的悲痛麻木不仁。對於上位者,要麼獻媚討好,
要麼不以為然;對於可憐之人,與己無關,漠不關心。
(五) 對照孔聖人的謙恭,現代人缺少對他人的尊重
1.“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這兩個小小的細節描述,清晰 的傳遞了孔子對這三類人謙恭謹慎,內心是代人著想,觀待別人的感受。
2. 對照聖人的行誼,我們現代人正缺少這樣的謙恭和代人著想,缺少對他人的尊重。我們首先不懂得尊重陌生人,認為素不相識的人,我那管得了那麼多?他的苦樂感受,和我有什麼關係呢?
3. 我們平時講話會無所顧忌,即使在公共場合,也不在乎是否影響別人,只因為我們自己講得高興。我們參加會議或者上課,電話鈴會時常響起,甚至可以旁若無人地接打電話,不在乎是不是干擾了別人?只因為這個電話對我很重要。
4. 不只是陌生人,我們不在乎,其實身邊的親人,我們也不懂得尊重。古人夫妻之間講相敬如賓,現代人不懂得其中道理,會說親人之間需要這麼客套嗎?或許在剛談戀愛的時候,我們出門前會裝扮很久,要給對方留個好印象,等到結婚了變成親人了,就不需要了,就會變得很隨意。
5. 因為是親人,所以我們講話可以不用在乎對方的感受,不高興了,可以發發火,你是我的親人嘛;有情緒,不對你發,對誰發呢?於是,現在的夫妻有了所謂的七年之癢。
6.我們現在的狀態,越熟悉的人,越缺乏恭敬心。很多孩子,對於父母都很隨意,子女跟長輩之間,可以直呼其名,還美其名曰說民主、個性。孩子一個不順心,就可以對父母甩臉色、撒脾氣,還可以說,誰讓你生我了? 誰要你為我操心了?
以上種種,都是文化傳承斷檔的結果。
(六) 優秀的人懂得尊重別人;淺薄者目中無人。
1.現在很多人已經不懂得敬畏為何物,我就是世界的中心,我自己開心就 好。其實真正優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別人;淺薄者恰恰相反,他們目中無人,妄自尊大。
2.《論語•顏淵篇•2》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可見恭敬心和代人著想的心,是仁最核心的內涵,他不只是用來對領導和上司的,是對出門遇到的每一個人。
3.“愛出者愛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處處以怎樣的心對待別人,能感得別人以同樣的心回饋。
(六)本章結攝
1.本章只是描述了孔子對於三種人特別恭敬的細微狀態,但傳遞的是孔子 敬天敬人的聖人境界。拜讀本章我們可以發現,聖賢的境界原來可在在言 行舉止、待人接物等細微處體察。
2. 本章的內涵在〈鄉黨篇〉也有出現。未來要學習的〈鄉黨第十〉全面展 現了孔子對於禮的踐行狀態,呈現了生動的孔子形象,衣食住行、言談舉 止、待人接物,無不呈現出禮的內涵
。
3.孔子的這些門人弟子們是真正的善於學習的人,他們很善於觀察,仔細審視老師的言行舉止,並且詳細記錄下來,讓我們後人可以通過孔子的行為舉止,去體會聖人的心性。
4.《朱熹集注》裡講“今讀其書,即其事,宛然如聖人之在眼前。”讀到這一章乃至於後面的〈鄉黨篇〉,對於孔門的這些先賢們,真是充滿了無比崇敬和感激。
(七) 總結:我當效學孔門弟子的善學
1.從《論語》的第一篇〈學而篇〉,我們就知道儒家傳遞的是“以學為宗”的生命宗旨。
2.跟誰學呢?跟老師學。怎麼學呢?學習不止是口耳相傳,我們常常提到一 句話“身教重於言教”。一般來講,這句話都是從老師的角度,說作為老師要教育別人,自己先要做好,進而才可以去影響別人。
3.我們也可以換一個角度,作為一個學人,如何學習呢?善於觀察,通過觀察老師,進而效學老師,是作為學習者必不可少的一種學習方式。
4.學習儒家文化這樣的心性之學,如果我們有幸遇到一位好老師,他的言行舉止,他的待人接物,都是我們應觀察之處,也是我們應效學之處。
5.這樣的學習方式,已經很少被現代人所重視,不能不說這是教育的沒落。歷史原因,古聖先賢留給我們很多寶貝已經丟失了,我們的心也有迷失,被我們的貪欲種種的習氣遮蔽了。
6.好在經典還在,好老師還在,在此處努力,在細微處見精神。只要有好老 師引導,加之我們仁以為己任的擔當,這些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美好的東西,相信是可以找回來的,我們本具自有的人性光輝也是可以逐步恢復的。
論語 子罕第九 第8章
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白話>
孔子說:「鳳鳥沒有飛來,黃河沒有出現河圖,我的抱負實現無望啊!」
<文義>
1.「鳳鳥」是指鳳凰,古代傳說中的神鳥,
鳳鳥的出現預示著聖人出現,天下太平。
2.「河圖」是指黃河中出現的圖畫,
河圖的出現預示著聖明君王的出現。
3.矣是停止。「吾已矣夫!」這是孔子慨歎自己可能要到盡頭了。
<思惟提綱>
1.瑞相只是傳說嗎?您如何理解 ”相由心生,境隨心現” 呢?
2.孔子為何會發出這樣的慨歎說自己可能要到盡頭了呢?
3.孔子這樣的感歎在《論語》中的那些章節裡面有出現過?
而對夫子行道的艱辛歷程所發出的感歎,您有何體悟呢?
4.如果在付出了很多努力之後,目標依然沒有達成時,你會持守
怎樣的人生態度? 在人生態度的抉擇上,親愛的孔子老師
有帶給您什麼影響嗎?
<義理解釋> 11分23秒 講師:李誠一
一. 引用經文
1.《孔子家語》:“折其前左足”
2.《論語•公冶長•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
3.《論語•述而•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4.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5.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二. 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一) 解讀文意
孔子說:“鳳鳥沒有飛來,黃河沒有出現河圖,我的抱負實現無望啊!”
1.鳳鳥是指鳳凰,古代傳說中的神鳥,據說曾在舜帝和周文王時代出現過, 鳳鳥的出現預示著聖人出現,天下太平。
2.河圖是指黃河中出現的圖畫,古代傳說伏羲氏時代曾經在黃河中出現一條龍馬,背上有一張圖,伏羲氏據此河圖創立了八卦,河圖的出現預示著聖明君王的出現。
3.鳳鳥至,河出圖,其實是講兩種瑞相。現在孔子很慨歎地說:“鳳鳥不至,河不出圖。”是說現在已經沒有這種瑞相了。“吾已矣夫!”矣是停止,這是孔子慨歎自己可能要到頭了。
(二) 瑞相只是傳說嗎?
1. 相由心生,境隨心現〜心可以感召吉祥的瑞相
(1)首先我們來看,鳳鳥至,河出圖,這樣瑞相出現,在現代人看來好像很神奇,甚至有人會覺得是迷信,其實我們的心可以感召吉祥的瑞相,並不是什麼神奇的東西,我們的心靈是和這個世界融為一體的,正所謂相由心生,境隨心現,這是有科學實驗證實過的。
(2)現在整個世界的環境越來越差,污染、霧霾以及各種災難性的災害,越來越頻繁,不正是我們貪心對於物質的過於追求造成的嗎?
(3)譬如鳳凰、麒麟,孔子那個時代還有,現在就沒有了,現在不僅是鳳凰沒有了,不少珍奇的動物也都瀕臨滅絕,這不都是人心感召來的嗎?環境變得越來越差,青山綠水也越來越少見,地球變得越來越不適合居住,這是我們親眼目睹的。
(4)由於全球暖化,大量的冰雪融化,冰山都融解,北極熊已經快沒有地方居住了。再看看我們親身的經歷,小的時候我們生活在農村,河流都非常地清澈,每一條溪流都是天然的游泳池,我們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夏天戲水。空氣也很清新,田裡有很多野花野草,還有香甜的野果吃。
(5)現在呢?到處都是化肥農藥的世界,河流多數都是混濁的、被污染的,天空也總是濛濛的,讓人透不過氣的感覺。這一切不也是我們貪婪的心造成的嗎?
(6)如果我們的心能夠調轉方向,從無止境的物欲追求,回到追求心靈的真、善、美,追求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世界豈能不美好。鳳鳥至、河出圖,這樣的瑞相又怎麼會只是傳說呢?
(三) 孔子為何會發出這樣的慨歎呢?
1. 遇不到聖明的君主,不能推行大道
(1).當時孔子在春秋末期,那真的是禮崩樂壞的亂世,沒有一個國君能夠
任用孔子,孔子一生很想效學周公,周公輔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
建立盛世,制禮作樂。
(2).孔子很感歎,自己雖然有周公那樣的抱負,也有周公那樣的才能,
可是遇不到像文王、武王這樣的聖君,自己有本事卻不得其用。
(3).孔子借見不到鳳鳥、河圖,喻指當時天下禮崩樂壞、人心混亂,
感傷遇不到聖明的君主,不能推行大道。
2. 禮崩樂壞的亂世
據《左傳》記載,魯哀公十四年春天,西狩於大野這個地方,就是圍獵,叔孫氏的駕車人子鉏商捕到一隻麒麟,由於不認識麒麟,居然認為它是很不吉祥。
《孔子家語》記載說“折其前左足”,是傷害了這只瑞獸,最後致其死亡,孔子聽說後,前去觀之,一眼就認出這是麒麟,非常地感傷 : 麒麟來得不是時候,又淒慘地死去〜
〜這使得孔子更加哀歎“吾道窮矣”,我的道沒有希望了。
3.《論語》裡有好多這樣的感歎
(1)這一聲感歎,也是孔子當時的這種心續的體現。
鳳鳥不至,河不出圖, 吾已矣夫!鳳鳥也不來了,黃河也不出圖了,
我這一生也要完了!
(2)這樣的感歎實際上在《論語》裡有好多,比如孔子說過“道不行,
乘桴浮於海,”我推行的道行不通了,我找個地方去隱居吧。
〜〜 《論語•公冶長•7》
(3)再如“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我衰老得太厲害了, 已經很久我不再夢見周公了。
〜〜 《論語•述而•5》
(四) 孔門弟子編纂《論語》 傳承儒家文化
1.孔門弟子懂得孔子的偉大
(1)讀《論語》久了,慢慢地能感受到編纂《論語》的孔門弟子真是非常地了不起,他們沒有加入自己種種的見解,看似零散的記載,實際上是對老師的大恭敬,也是他們智慧的體現。
(2)他們是有意識地為後人原生態地還原孔子的言行舉止、音容笑貌,他們一定懂得孔子的偉大。孔子是人類之聖,是人類的先知,所以不僅僅是他們的老師,也一定是後世的萬世師表,所以他們要把他們老師這種真實的狀態,喜、怒、哀、樂、行、住、坐、臥都記錄下來,留給後人去體悟。
2. 孔門弟子編纂《論語》的高明之處
(1)《論語》裡的這些感歎之詞,讓我們可以感覺到孔子的溫度,
感受到他 的喜、怒、哀、樂,感覺到他的強大,也能感知到他的無奈。
(2)這樣的記載和傳達,是對老師最高的禮敬,是真正的文化傳承。
我們看到了孔門弟子對於夫子至誠的恭敬和無比的敬仰,
看到了中華文明尊師重道的傳承和淵源,這是弟子們繼承了老師
述而不作的宗風,這正是孔門弟子,比我們這些看似聰明的現代人
高明很多的地方。
(五) 孔子推行大道,救度眾生的心從未改變。
1.穿越兩千多年的感嘆
(1) 本章的重點不在第一、二句,而在最後一句,吾已矣夫!這一句慨歎
穿越兩千多年,我們現在讀來,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夫子的無奈
與哀傷,彷彿看到一位老者仰望蒼穹,放聲長歎。
(2) 我們要明白,孔子慨歎不是為個人的命運,他慨歎不是自憐自愛,而是聖者的大悲心的體現,是慨歎道不能施行於當世,不能造福於人民。
所以孔子雖然慨歎,但並不代表他已經放棄弘道的目標。
2. 孔子教育弟子轉而致力文化傳承
(1)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孔子的這一聲感歎,發生在西元前481年,
此時孔子年七十又一,周遊列國回到魯國已經三年了。
這三年,孔子主要精力用於序書傳禮記、刪詩正樂、作春秋等等,
一心整理文化典籍,孔子知道其王道理想不能實現,故轉而在文化
教育事業上努力,接續傳統文化,教育弟子,以待後人開創新的局面。
(2)蕅益大師批註本章說:“此老熱腸猶昔。”是講孔子這樣一位老者,
雖抱負不得施展,但他對於文化傳承的熱血心腸始終不改變;雖然生不逢時,沒有遇到明君,但是孔子那一顆推行大道,救度眾生的心從未改變。
(六) 結語
1. 孔子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孔子的這種感歎,表面上看他是一種感傷,實際上他是在抒發自己
遠大的抱負。有一句話“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就是說千里馬
即使老了,但它的志向仍然是在千里之外。
2. 夫子給我們的啟示
夫子行道的艱辛歷程細細體悟,會給我們很多啟示:
(1)一件事的成辦,一個目標的達成,需要諸多的因緣和合,
並不是你努力了就一定會成功。
(2)即使如孔子這樣的聖人,也不是每一件事都能有圓滿的結果。
所以在每一件事上最重要的,並不是呈現怎樣的結果,
而是為了達到我們的目標,我們付出了怎樣的努力。
(3)在付出了很多努力之後,目標依然沒有達成時,
我們又該持守怎樣的人生態度,是從此一蹶不振、自暴自棄,
或者怨天尤人、得過且過呢?
(4)還是換一種方式,朝著理想和抱負繼續探尋,
生命的境界在這裡就分出高低了。
(5)生命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每個人都不可避免會遇到挫折和不順,
面對失敗,我們可以歎息,也可以感傷,但歎息感傷之後不應該
就此放棄,生命其實就是在這樣的反復磨練中成長的。
正如屈原詩中所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與大家共勉。
<白話>
孔子說:「鳳鳥沒有飛來,黃河沒有出現河圖,我的抱負實現無望啊!」
<文義>
1.「鳳鳥」是指鳳凰,古代傳說中的神鳥,
鳳鳥的出現預示著聖人出現,天下太平。
2.「河圖」是指黃河中出現的圖畫,
河圖的出現預示著聖明君王的出現。
3.矣是停止。「吾已矣夫!」這是孔子慨歎自己可能要到盡頭了。
<思惟提綱>
1.瑞相只是傳說嗎?您如何理解 ”相由心生,境隨心現” 呢?
2.孔子為何會發出這樣的慨歎說自己可能要到盡頭了呢?
3.孔子這樣的感歎在《論語》中的那些章節裡面有出現過?
而對夫子行道的艱辛歷程所發出的感歎,您有何體悟呢?
4.如果在付出了很多努力之後,目標依然沒有達成時,你會持守
怎樣的人生態度? 在人生態度的抉擇上,親愛的孔子老師
有帶給您什麼影響嗎?
<義理解釋> 11分23秒 講師:李誠一
一. 引用經文
1.《孔子家語》:“折其前左足”
2.《論語•公冶長•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
3.《論語•述而•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4.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5.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二. 重點摘記
(原文)
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一) 解讀文意
孔子說:“鳳鳥沒有飛來,黃河沒有出現河圖,我的抱負實現無望啊!”
1.鳳鳥是指鳳凰,古代傳說中的神鳥,據說曾在舜帝和周文王時代出現過, 鳳鳥的出現預示著聖人出現,天下太平。
2.河圖是指黃河中出現的圖畫,古代傳說伏羲氏時代曾經在黃河中出現一條龍馬,背上有一張圖,伏羲氏據此河圖創立了八卦,河圖的出現預示著聖明君王的出現。
3.鳳鳥至,河出圖,其實是講兩種瑞相。現在孔子很慨歎地說:“鳳鳥不至,河不出圖。”是說現在已經沒有這種瑞相了。“吾已矣夫!”矣是停止,這是孔子慨歎自己可能要到頭了。
(二) 瑞相只是傳說嗎?
1. 相由心生,境隨心現〜心可以感召吉祥的瑞相
(1)首先我們來看,鳳鳥至,河出圖,這樣瑞相出現,在現代人看來好像很神奇,甚至有人會覺得是迷信,其實我們的心可以感召吉祥的瑞相,並不是什麼神奇的東西,我們的心靈是和這個世界融為一體的,正所謂相由心生,境隨心現,這是有科學實驗證實過的。
(2)現在整個世界的環境越來越差,污染、霧霾以及各種災難性的災害,越來越頻繁,不正是我們貪心對於物質的過於追求造成的嗎?
(3)譬如鳳凰、麒麟,孔子那個時代還有,現在就沒有了,現在不僅是鳳凰沒有了,不少珍奇的動物也都瀕臨滅絕,這不都是人心感召來的嗎?環境變得越來越差,青山綠水也越來越少見,地球變得越來越不適合居住,這是我們親眼目睹的。
(4)由於全球暖化,大量的冰雪融化,冰山都融解,北極熊已經快沒有地方居住了。再看看我們親身的經歷,小的時候我們生活在農村,河流都非常地清澈,每一條溪流都是天然的游泳池,我們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夏天戲水。空氣也很清新,田裡有很多野花野草,還有香甜的野果吃。
(5)現在呢?到處都是化肥農藥的世界,河流多數都是混濁的、被污染的,天空也總是濛濛的,讓人透不過氣的感覺。這一切不也是我們貪婪的心造成的嗎?
(6)如果我們的心能夠調轉方向,從無止境的物欲追求,回到追求心靈的真、善、美,追求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世界豈能不美好。鳳鳥至、河出圖,這樣的瑞相又怎麼會只是傳說呢?
(三) 孔子為何會發出這樣的慨歎呢?
1. 遇不到聖明的君主,不能推行大道
(1).當時孔子在春秋末期,那真的是禮崩樂壞的亂世,沒有一個國君能夠
任用孔子,孔子一生很想效學周公,周公輔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
建立盛世,制禮作樂。
(2).孔子很感歎,自己雖然有周公那樣的抱負,也有周公那樣的才能,
可是遇不到像文王、武王這樣的聖君,自己有本事卻不得其用。
(3).孔子借見不到鳳鳥、河圖,喻指當時天下禮崩樂壞、人心混亂,
感傷遇不到聖明的君主,不能推行大道。
2. 禮崩樂壞的亂世
據《左傳》記載,魯哀公十四年春天,西狩於大野這個地方,就是圍獵,叔孫氏的駕車人子鉏商捕到一隻麒麟,由於不認識麒麟,居然認為它是很不吉祥。
《孔子家語》記載說“折其前左足”,是傷害了這只瑞獸,最後致其死亡,孔子聽說後,前去觀之,一眼就認出這是麒麟,非常地感傷 : 麒麟來得不是時候,又淒慘地死去〜
〜這使得孔子更加哀歎“吾道窮矣”,我的道沒有希望了。
3.《論語》裡有好多這樣的感歎
(1)這一聲感歎,也是孔子當時的這種心續的體現。
鳳鳥不至,河不出圖, 吾已矣夫!鳳鳥也不來了,黃河也不出圖了,
我這一生也要完了!
(2)這樣的感歎實際上在《論語》裡有好多,比如孔子說過“道不行,
乘桴浮於海,”我推行的道行不通了,我找個地方去隱居吧。
〜〜 《論語•公冶長•7》
(3)再如“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我衰老得太厲害了, 已經很久我不再夢見周公了。
〜〜 《論語•述而•5》
(四) 孔門弟子編纂《論語》 傳承儒家文化
1.孔門弟子懂得孔子的偉大
(1)讀《論語》久了,慢慢地能感受到編纂《論語》的孔門弟子真是非常地了不起,他們沒有加入自己種種的見解,看似零散的記載,實際上是對老師的大恭敬,也是他們智慧的體現。
(2)他們是有意識地為後人原生態地還原孔子的言行舉止、音容笑貌,他們一定懂得孔子的偉大。孔子是人類之聖,是人類的先知,所以不僅僅是他們的老師,也一定是後世的萬世師表,所以他們要把他們老師這種真實的狀態,喜、怒、哀、樂、行、住、坐、臥都記錄下來,留給後人去體悟。
2. 孔門弟子編纂《論語》的高明之處
(1)《論語》裡的這些感歎之詞,讓我們可以感覺到孔子的溫度,
感受到他 的喜、怒、哀、樂,感覺到他的強大,也能感知到他的無奈。
(2)這樣的記載和傳達,是對老師最高的禮敬,是真正的文化傳承。
我們看到了孔門弟子對於夫子至誠的恭敬和無比的敬仰,
看到了中華文明尊師重道的傳承和淵源,這是弟子們繼承了老師
述而不作的宗風,這正是孔門弟子,比我們這些看似聰明的現代人
高明很多的地方。
(五) 孔子推行大道,救度眾生的心從未改變。
1.穿越兩千多年的感嘆
(1) 本章的重點不在第一、二句,而在最後一句,吾已矣夫!這一句慨歎
穿越兩千多年,我們現在讀來,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夫子的無奈
與哀傷,彷彿看到一位老者仰望蒼穹,放聲長歎。
(2) 我們要明白,孔子慨歎不是為個人的命運,他慨歎不是自憐自愛,而是聖者的大悲心的體現,是慨歎道不能施行於當世,不能造福於人民。
所以孔子雖然慨歎,但並不代表他已經放棄弘道的目標。
2. 孔子教育弟子轉而致力文化傳承
(1)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孔子的這一聲感歎,發生在西元前481年,
此時孔子年七十又一,周遊列國回到魯國已經三年了。
這三年,孔子主要精力用於序書傳禮記、刪詩正樂、作春秋等等,
一心整理文化典籍,孔子知道其王道理想不能實現,故轉而在文化
教育事業上努力,接續傳統文化,教育弟子,以待後人開創新的局面。
(2)蕅益大師批註本章說:“此老熱腸猶昔。”是講孔子這樣一位老者,
雖抱負不得施展,但他對於文化傳承的熱血心腸始終不改變;雖然生不逢時,沒有遇到明君,但是孔子那一顆推行大道,救度眾生的心從未改變。
(六) 結語
1. 孔子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孔子的這種感歎,表面上看他是一種感傷,實際上他是在抒發自己
遠大的抱負。有一句話“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就是說千里馬
即使老了,但它的志向仍然是在千里之外。
2. 夫子給我們的啟示
夫子行道的艱辛歷程細細體悟,會給我們很多啟示:
(1)一件事的成辦,一個目標的達成,需要諸多的因緣和合,
並不是你努力了就一定會成功。
(2)即使如孔子這樣的聖人,也不是每一件事都能有圓滿的結果。
所以在每一件事上最重要的,並不是呈現怎樣的結果,
而是為了達到我們的目標,我們付出了怎樣的努力。
(3)在付出了很多努力之後,目標依然沒有達成時,
我們又該持守怎樣的人生態度,是從此一蹶不振、自暴自棄,
或者怨天尤人、得過且過呢?
(4)還是換一種方式,朝著理想和抱負繼續探尋,
生命的境界在這裡就分出高低了。
(5)生命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每個人都不可避免會遇到挫折和不順,
面對失敗,我們可以歎息,也可以感傷,但歎息感傷之後不應該
就此放棄,生命其實就是在這樣的反復磨練中成長的。
正如屈原詩中所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與大家共勉。
論語 子罕第九 第7章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白話〉
孔子說:「我真的有知識嗎?我所知的其實並不多。有一個粗鄙淺薄人來問我,雖然他一無所知,卻很誠懇的求教,我反問他所疑的事,分別其始終本末的道理,然後盡我所知地告訴他。」
〈文義〉
1. 知:指知識。
2. 鄙夫:鄙陋的人,即無知識亦即未受教育的人。
3. 空空如:誠懇的樣子。如,形容詞詞尾。
4. 叩:問,即啟發、反問探索之義。
5. 兩端:猶言兩頭,即事情的始末、正反等。
6. 竭即盡;盡我所知以教鄙夫。焉,指示代名詞,指鄙夫。
〈思維提綱〉
1.試著比較對照本章和前幾章有何關聯?
2.根據夫子所言″有鄙夫問於我”和″我叩其兩端而竭焉″的問答方式,您有何看法?
3.回憶平常自己是如何回應別人(學生、孩子……)的提問?
4.對於本章,您有什麼體會和啟示?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 朱氏彬曰:「廣雅:『悾悾,誠也。』空空如也,亦謂其求教之誠云爾。」(《論語集釋》程樹德著)
《廣雅》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百科詞典,共收字18150個,是仿照《爾雅》體裁編纂的一部訓詁學彙編,相當於《爾雅》的續篇,篇目也分為19類。各篇的名稱、順序,說解的方式,以致全書的體例,都和《爾雅》相同,甚至有些條目的順序也與《爾雅》相同。
朱氏彬: 朱熹四世孫朱彬
二、重點摘記
(一)文義解釋:
1.孔子說:“我有知識嗎?我什麼都懂嗎?不是的,我實際上是很無知的。如果有一個鄙夫來問我問題,我就會就他的問題的正反兩端,詳細地推敲,然後找到了答案。
2.那因為他空空如也,很誠懇地來問我,所以我才有辦法就他所疑惑的兩端反過來叩問他,一直問他一直問他,然後一步一步地引導他到窮竭處,這時候他就瞭解了。
(二) 略述空空如也
1. 那什麼叫空空如也呢?空空如也的解釋很多,更深的解釋就是一種空性的內涵,那我們這裡就不深入地去討論它。那我們只告訴大家說,這是在他的內心裡呢沒有什麼執著,沒有什麼特別的成見,就像孔子自言他無知,他自己說他無知。
2. 那鄙夫呢,他的心中也是空空如也,就是非常地誠懇,非常地謙虛,也就是泯絕了所有的錯誤的見解,而徹見了人的本性、本善的這個部分。
3. 因為教的人也空空如也,學的人也空空地如也,所以他們有辦法相應。
(三) “叩”字,用得真美
1. 如果我們去感受這個“叩”字,有一個老師,就你的問題的正反兩端,一步一步地叩入,然後深入你的心扉裡,然後把你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傷痛,都能夠理解,所有的不瞭解的地方,都幫你解答,你想這是多麼美的一件事情。
2. “叩”又有三種狀況:
(1) 叩門,你去叩門的話,那門內的人一定會出來幫你開門
(2) 叩鐘的話,鐘就會鳴
(3) 叩問他的話,問他,就是,一個來問你問題的人,你一直叩問他,從事情的兩端,正反兩端一直叩問進來,到你的內心的深處的時候,你的心自然而然就隨著他開悟瞭解。
(四) “竭”,就是盡
1. “竭”就是叩其兩端而竭焉,就是會到達最窮盡的地方,竭就是盡,盡力的盡。
2. 就是對這兩端,一直深入、一直深入、一直深入,深入到最窮竭的地方。那這個鄙夫來問的人,對他所原來不懂、不瞭解、懷疑的地方,他就會慢慢隨著老師的叩問而瞭解、瞭解、瞭解,最後呢到全面地瞭解。這就是一種教學的歷程,是不是非常地美好。
(五) 反思
1. 你覺得當一個老師,要具足什麼條件,才真實地有辦法把正確的東西、美好的東西、對生命有意義的東西,傳遞給學的人呢?
2. 學的人又應該具足什麼條件,才有辦法真實地得到老師要傳遞給他的東西呢?
3. 教跟學的這兩位,應該怎麼樣子地去相應,才能夠達到學習的效果呢?
(六)結語
1. 能夠作一些反思的話,對我們未來的學習,還有我們周遭的人,應該都有很大的幫助。能夠效仿孔子那種 “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我是一個無知的人,他不會自己在自己的內心自存,自己存有一番的知識,專門等待著要問的人來問,然後我就通通地不知道,也不知道他適合不適合,有沒有應機,就全部倒給人家。像孔子循循善誘,他就不是自存有一番的知識,在那邊專門等待著鄙夫來問他,而是就鄙夫這個問的人所疑的、所不瞭解的而叩問之,然後一步一步地帶。
2. 鄙夫呢,他空空如也,非常地誠懇,他也是無知。也正因為他誠懇,他無知,所以他有辦法依循著孔子,就是老師走,叩問,而逐步一步一步地開悟。
3. 如果鄙夫今天胸有成見,不誠懇,來踢館或者來問難的時候,大家想一想,即使是這麼會循循善誘的孔子有辦法嗎?所以老師善教,學生善學,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我們所有的困頓、所有的疑惑都會因為善教善學而跨越很多生命的障礙,而活得非常地愉悅,學習的喜悅。
〈白話〉
孔子說:「我真的有知識嗎?我所知的其實並不多。有一個粗鄙淺薄人來問我,雖然他一無所知,卻很誠懇的求教,我反問他所疑的事,分別其始終本末的道理,然後盡我所知地告訴他。」
〈文義〉
1. 知:指知識。
2. 鄙夫:鄙陋的人,即無知識亦即未受教育的人。
3. 空空如:誠懇的樣子。如,形容詞詞尾。
4. 叩:問,即啟發、反問探索之義。
5. 兩端:猶言兩頭,即事情的始末、正反等。
6. 竭即盡;盡我所知以教鄙夫。焉,指示代名詞,指鄙夫。
〈思維提綱〉
1.試著比較對照本章和前幾章有何關聯?
2.根據夫子所言″有鄙夫問於我”和″我叩其兩端而竭焉″的問答方式,您有何看法?
3.回憶平常自己是如何回應別人(學生、孩子……)的提問?
4.對於本章,您有什麼體會和啟示?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 朱氏彬曰:「廣雅:『悾悾,誠也。』空空如也,亦謂其求教之誠云爾。」(《論語集釋》程樹德著)
《廣雅》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百科詞典,共收字18150個,是仿照《爾雅》體裁編纂的一部訓詁學彙編,相當於《爾雅》的續篇,篇目也分為19類。各篇的名稱、順序,說解的方式,以致全書的體例,都和《爾雅》相同,甚至有些條目的順序也與《爾雅》相同。
朱氏彬: 朱熹四世孫朱彬
二、重點摘記
(一)文義解釋:
1.孔子說:“我有知識嗎?我什麼都懂嗎?不是的,我實際上是很無知的。如果有一個鄙夫來問我問題,我就會就他的問題的正反兩端,詳細地推敲,然後找到了答案。
2.那因為他空空如也,很誠懇地來問我,所以我才有辦法就他所疑惑的兩端反過來叩問他,一直問他一直問他,然後一步一步地引導他到窮竭處,這時候他就瞭解了。
(二) 略述空空如也
1. 那什麼叫空空如也呢?空空如也的解釋很多,更深的解釋就是一種空性的內涵,那我們這裡就不深入地去討論它。那我們只告訴大家說,這是在他的內心裡呢沒有什麼執著,沒有什麼特別的成見,就像孔子自言他無知,他自己說他無知。
2. 那鄙夫呢,他的心中也是空空如也,就是非常地誠懇,非常地謙虛,也就是泯絕了所有的錯誤的見解,而徹見了人的本性、本善的這個部分。
3. 因為教的人也空空如也,學的人也空空地如也,所以他們有辦法相應。
(三) “叩”字,用得真美
1. 如果我們去感受這個“叩”字,有一個老師,就你的問題的正反兩端,一步一步地叩入,然後深入你的心扉裡,然後把你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傷痛,都能夠理解,所有的不瞭解的地方,都幫你解答,你想這是多麼美的一件事情。
2. “叩”又有三種狀況:
(1) 叩門,你去叩門的話,那門內的人一定會出來幫你開門
(2) 叩鐘的話,鐘就會鳴
(3) 叩問他的話,問他,就是,一個來問你問題的人,你一直叩問他,從事情的兩端,正反兩端一直叩問進來,到你的內心的深處的時候,你的心自然而然就隨著他開悟瞭解。
(四) “竭”,就是盡
1. “竭”就是叩其兩端而竭焉,就是會到達最窮盡的地方,竭就是盡,盡力的盡。
2. 就是對這兩端,一直深入、一直深入、一直深入,深入到最窮竭的地方。那這個鄙夫來問的人,對他所原來不懂、不瞭解、懷疑的地方,他就會慢慢隨著老師的叩問而瞭解、瞭解、瞭解,最後呢到全面地瞭解。這就是一種教學的歷程,是不是非常地美好。
(五) 反思
1. 你覺得當一個老師,要具足什麼條件,才真實地有辦法把正確的東西、美好的東西、對生命有意義的東西,傳遞給學的人呢?
2. 學的人又應該具足什麼條件,才有辦法真實地得到老師要傳遞給他的東西呢?
3. 教跟學的這兩位,應該怎麼樣子地去相應,才能夠達到學習的效果呢?
(六)結語
1. 能夠作一些反思的話,對我們未來的學習,還有我們周遭的人,應該都有很大的幫助。能夠效仿孔子那種 “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我是一個無知的人,他不會自己在自己的內心自存,自己存有一番的知識,專門等待著要問的人來問,然後我就通通地不知道,也不知道他適合不適合,有沒有應機,就全部倒給人家。像孔子循循善誘,他就不是自存有一番的知識,在那邊專門等待著鄙夫來問他,而是就鄙夫這個問的人所疑的、所不瞭解的而叩問之,然後一步一步地帶。
2. 鄙夫呢,他空空如也,非常地誠懇,他也是無知。也正因為他誠懇,他無知,所以他有辦法依循著孔子,就是老師走,叩問,而逐步一步一步地開悟。
3. 如果鄙夫今天胸有成見,不誠懇,來踢館或者來問難的時候,大家想一想,即使是這麼會循循善誘的孔子有辦法嗎?所以老師善教,學生善學,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我們所有的困頓、所有的疑惑都會因為善教善學而跨越很多生命的障礙,而活得非常地愉悅,學習的喜悅。
論語 子罕第九 第6章-4
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白話>
琴牢說:「夫子說過:『我不為世界所用,所以學得許多技藝。』」
<文義>
1.牢:姓琴,名牢,字子開,孔子弟子。
2.不試:不為世用。
<思惟提綱>
1.夫子說他能學這麼多技藝,理由是?
2.夫子說「吾不試」,他不為世界所用,為什麼孔子不為世界所用?
3.整個第六章的關鍵字是「多能」和「聖」,
3-1 讓夫子多能、擁有多種技藝的因緣,是哪兩個?
3-2 一個人要不要學藝?學藝的目的何在?
3-3成為君子、成為賢聖,最重要的根本在哪裡?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2.《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3. 《大學》:「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4.《論語•述而•6》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5.《論語•季氏•13》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
6.《論語•學而•6》子曰: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而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7.《論語•述而•29》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二、重點摘記
(一)消文
1.牢,是孔老夫子的弟子-子牢,他的名字又叫做琴牢。
2.這一章是子牢引用孔子的話來講的,他說“子云”,這個“云”就是“曰”的意思,就是孔子自己說,說什麼呢?說,他為什麼這麼精通才藝呢?就是因為“吾不試”。
3.“吾不試”是什麼意思呢?“試”是用的意思,就是為國家所用,就叫做“試”。
4.孔子當年確確實實當官的機會很少,時間也很短,生為魯國人,事實上魯國的國君曾經任他做過大司寇,但是相當的短的一段時期,然後就沒有人再任用他,最後孔老夫子只好去周遊列國。他周遊列國的目的,也是想要施行“周公之道”,他非常地敬佩周公,他想要做周公的一個傳遞者,他的政治抱負就是希望將“周公之道”推廣到全天下,但是非常地可惜沒有一個諸侯敢任用他,所以孔子就講“吾不試”,我沒有被諸侯所用,沒有被國家所重用,所以他才會多技藝。
5.這個“藝”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技藝,也就是能力。像“六藝”,我們講的“禮、樂、射、藝、書、數”就是技藝,孔子確實對這些技藝都樣樣精通。
(二)不是多能就能成聖成賢
在第六章有稍微提到的,不是你學的這麼多的技藝,你就能夠成聖成賢,不是的。換句話說,多學技藝絕對不是你成聖成賢的必要條件,成聖成賢跟多才多藝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三) 成聖成賢的條件
到底成聖成賢要有什麼條件呢?
1.“聖人”就是已經成道的人,到底要什麼條件呢?他必須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回歸到自我本具的自心本性上去學習。
2.可以引用《中庸》的一段話“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1)什麼叫做“天命之謂性”呢?“性”是什麼呢?就是人人具足的
“本善”,本來就有的善良,這個東西一定要去把它恢復起來,顯揚出來。就是《大學》之道裡的“明明德”。
(2)第二個“率性之謂道”:隨順著我們原來的本善然後去做的話,流
露出來的這個行為就是我們的“道”,那依循著這個“本性”去做事,就是走在這條道上,“率性之謂道”。
(3)“修道之謂教”:以道的這個標準來修正自己,然後用這個經驗來感
化、教化別人就叫做教,這就是一條“修道”。
3. 所以,到底怎樣才跟“修道”有關?絕對不是只是這些技藝而已,而是你如何回歸到自心的本性上去顯揚自己的本善。這是我們要特別注意的,不要誤以為“多能”就能夠為聖。
(四)夫子多能的兩個因緣
1.孔子就說因為我沒有被國家所重用、所大用,因此我學的很多技藝,我沒有機會去發揮它的,發揮我的抱負、我的理想,那學會了不少技藝。那他的目的是幹什麼呢?其實他還是很想替國家辦事,還是很想利益所有的人。
2.從這個第六章跟第七章我們可以知道說:孔子所以多才藝有兩個最主要的因緣:第一個就是“吾少也賤”,他的家庭比較貧賤;第二個就是整個大環境沒有重用他,“吾不試”,國君或者諸侯都沒有重用他,“吾不試”。所以因為這樣的因緣條件,他多藝。
(五) 成為君子、賢聖,最重要的根本在哪裡?
1.我們要特別去瞭解,到底“修道”是怎麼一回事?也就是說真的能夠成為君子,成為賢聖,他的最重要、最重要的根本到底在哪裡?
2.大家從《論語》一直讀下來應該很清楚,怎樣才能夠真正地走這條“明明德”之路?或者走這條“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幫助自己又幫助別人的這條道呢?其實就是要把根本學好。
3.比如說,品德的根基要紮穩,比如說,自己內心的“仁”要不斷地去培養,還有自己內心對人的那份慈悲的心。
4.其實“藝”只是行“仁”的一個工具而已。這個工具當然越多越好,不是說不要它,可是它不是一個必要的條件,它是一個輔助你能夠成聖成賢的一條道路。
5.孔子整個儒學的大綱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個“藝”字簡單的講,就是我們講的六藝,“禮、樂、射、禦、書、數”。它是一個行“仁”的工具,完成仁道,完成你衷心幫助別人的很重要的工具。
比如說你會唱歌,你就可以結交會唱歌的朋友,然後,取得信心,然後彼此在心靈的道路上往前邁進。
(六) 我們到底要不要學藝?
最後我想跟大家共勉的是,既然學“藝”不是成聖成賢的一個必要條件,也不是說“多能”就能夠為聖,那我們到底要不要學這些才藝?
1.為什麼孔子講說“不學禮,無以立;不學詩,無以言”?這個“藝”到底要不要學?這是可以去深思的問題。
2.學藝的目的要做什麼?
到底我們學“藝”的目的是要做什麼?那怎麼孔子又說“志於道,據於德,依于仁,游於藝”。“藝”雖然排在最尾後,可是還是我們學習的一個很重要的綱領的項目。
3.藝要學,在德具足了以後學。
(1)我想引用一句話來做解釋,就是《學而篇》我們學過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而眾,而親仁”。前面這些都學完了以後,這些根本的德具足了以後,“孝悌”這些德都有了時侯,“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還是要學“文”的。
(2)學了“文”後要做什麼呢?以文會友,幫助別人跟別人交往,因為人跟人是不可分割的,沒有辦法離開的,我們要跟很多人接觸,而與人相處得好還是不好,和諧還是不和諧,其實都關係我們生命的痛苦和快樂,所以“以文”。
(3)“行有餘力”,則要學“文”,當然“文”跟“藝”是不太一樣的,可是它們都是屬於一種外在東西,外在一種學習的內涵,文章等等,“藝”呀,都是這樣。那行有餘力,還是要學文。學文的目的呢,就是要以文會友,跟一群人,跟我們周遭的人好好地和諧地相處。
(4)然後會友以後要幹嗎呢?回到了我們最中心的思想,完成我們的“仁道”。以友來輔助我們仁德,仁義。仁,以友輔助輔仁,就是要幫助我們最高的儒家的核心思想——“仁道”的完成、“仁道”的修為。
(5)所以要不要學“藝”?要學。只是,不是像剛剛講只為了謀生,為了消遣,甚至於為了賺錢,拿這個“藝”去賺錢,或者是去炫耀自己。而是為了什麼?讓自己成為一個有修為的人,他就是要幫助別人。所以技藝到底要不要學?當然多學,有時間學,就學。
(七)結攝
1.我覺得,孔子讓我們非常敬佩的地方,就是不被所用的時候就學技藝,毫無抱怨。雖然他滿腹的理想,可是他不抱怨,就趕快學技藝。
2.他學技藝的目的,就是要去幫助更多的人來完成他的“仁道”。所以多學,能學就多學,那你就可以幫助很多人。
3.但是如果你沒有高遠的志向跟目標,你學了很多的技藝的話,能不能夠成為聖人,那是無關的。
4.如果你有在學的過程之中,你一直想要去幫助別人,一直想要去利益整個國家社會,然後你的內心都不斷地在改變中,都能夠讓本具有的那種自心本性發揚出來的時候,那就對了。那就學“藝”,就是要多學。
5.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也講過一句話,“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而•29〉)要讓自己成為有一個仁德、仁道的人確實不容易。但是這個“欲”字,“我欲仁”,我如果想要“仁”,它就會出現在我的面前。所以你自己內心,心的所趣向跟內心的所願望是很重要的。只要你願意不斷地念說我要成為一個有仁德的人,我要“明明德”,我要“親民”,我要“止於至善”,我要“修身”,我要“齊家”,我要“治國”,我要“平天下”,你想要的這麼一直都在為別人想,為他人想,為國家社會想的時候,“斯仁至矣”。你就會把自己很多的自私自利放下,而以國家為重,以別人為重,所以,那個時候“仁”就不難了。
6.藝要學,為利他而學。
所以,我想說跟大家共勉這一段,就是說到底要不要學“藝”?要學。可是你學的目的是什麼?對你個人,對整個國家社會,或者對你周遭的人,你學“藝”是要幫助他的。
<白話>
琴牢說:「夫子說過:『我不為世界所用,所以學得許多技藝。』」
<文義>
1.牢:姓琴,名牢,字子開,孔子弟子。
2.不試:不為世用。
<思惟提綱>
1.夫子說他能學這麼多技藝,理由是?
2.夫子說「吾不試」,他不為世界所用,為什麼孔子不為世界所用?
3.整個第六章的關鍵字是「多能」和「聖」,
3-1 讓夫子多能、擁有多種技藝的因緣,是哪兩個?
3-2 一個人要不要學藝?學藝的目的何在?
3-3成為君子、成為賢聖,最重要的根本在哪裡?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2.《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3. 《大學》:「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4.《論語•述而•6》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5.《論語•季氏•13》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
6.《論語•學而•6》子曰: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而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7.《論語•述而•29》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二、重點摘記
(一)消文
1.牢,是孔老夫子的弟子-子牢,他的名字又叫做琴牢。
2.這一章是子牢引用孔子的話來講的,他說“子云”,這個“云”就是“曰”的意思,就是孔子自己說,說什麼呢?說,他為什麼這麼精通才藝呢?就是因為“吾不試”。
3.“吾不試”是什麼意思呢?“試”是用的意思,就是為國家所用,就叫做“試”。
4.孔子當年確確實實當官的機會很少,時間也很短,生為魯國人,事實上魯國的國君曾經任他做過大司寇,但是相當的短的一段時期,然後就沒有人再任用他,最後孔老夫子只好去周遊列國。他周遊列國的目的,也是想要施行“周公之道”,他非常地敬佩周公,他想要做周公的一個傳遞者,他的政治抱負就是希望將“周公之道”推廣到全天下,但是非常地可惜沒有一個諸侯敢任用他,所以孔子就講“吾不試”,我沒有被諸侯所用,沒有被國家所重用,所以他才會多技藝。
5.這個“藝”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技藝,也就是能力。像“六藝”,我們講的“禮、樂、射、藝、書、數”就是技藝,孔子確實對這些技藝都樣樣精通。
(二)不是多能就能成聖成賢
在第六章有稍微提到的,不是你學的這麼多的技藝,你就能夠成聖成賢,不是的。換句話說,多學技藝絕對不是你成聖成賢的必要條件,成聖成賢跟多才多藝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三) 成聖成賢的條件
到底成聖成賢要有什麼條件呢?
1.“聖人”就是已經成道的人,到底要什麼條件呢?他必須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回歸到自我本具的自心本性上去學習。
2.可以引用《中庸》的一段話“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1)什麼叫做“天命之謂性”呢?“性”是什麼呢?就是人人具足的
“本善”,本來就有的善良,這個東西一定要去把它恢復起來,顯揚出來。就是《大學》之道裡的“明明德”。
(2)第二個“率性之謂道”:隨順著我們原來的本善然後去做的話,流
露出來的這個行為就是我們的“道”,那依循著這個“本性”去做事,就是走在這條道上,“率性之謂道”。
(3)“修道之謂教”:以道的這個標準來修正自己,然後用這個經驗來感
化、教化別人就叫做教,這就是一條“修道”。
3. 所以,到底怎樣才跟“修道”有關?絕對不是只是這些技藝而已,而是你如何回歸到自心的本性上去顯揚自己的本善。這是我們要特別注意的,不要誤以為“多能”就能夠為聖。
(四)夫子多能的兩個因緣
1.孔子就說因為我沒有被國家所重用、所大用,因此我學的很多技藝,我沒有機會去發揮它的,發揮我的抱負、我的理想,那學會了不少技藝。那他的目的是幹什麼呢?其實他還是很想替國家辦事,還是很想利益所有的人。
2.從這個第六章跟第七章我們可以知道說:孔子所以多才藝有兩個最主要的因緣:第一個就是“吾少也賤”,他的家庭比較貧賤;第二個就是整個大環境沒有重用他,“吾不試”,國君或者諸侯都沒有重用他,“吾不試”。所以因為這樣的因緣條件,他多藝。
(五) 成為君子、賢聖,最重要的根本在哪裡?
1.我們要特別去瞭解,到底“修道”是怎麼一回事?也就是說真的能夠成為君子,成為賢聖,他的最重要、最重要的根本到底在哪裡?
2.大家從《論語》一直讀下來應該很清楚,怎樣才能夠真正地走這條“明明德”之路?或者走這條“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幫助自己又幫助別人的這條道呢?其實就是要把根本學好。
3.比如說,品德的根基要紮穩,比如說,自己內心的“仁”要不斷地去培養,還有自己內心對人的那份慈悲的心。
4.其實“藝”只是行“仁”的一個工具而已。這個工具當然越多越好,不是說不要它,可是它不是一個必要的條件,它是一個輔助你能夠成聖成賢的一條道路。
5.孔子整個儒學的大綱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個“藝”字簡單的講,就是我們講的六藝,“禮、樂、射、禦、書、數”。它是一個行“仁”的工具,完成仁道,完成你衷心幫助別人的很重要的工具。
比如說你會唱歌,你就可以結交會唱歌的朋友,然後,取得信心,然後彼此在心靈的道路上往前邁進。
(六) 我們到底要不要學藝?
最後我想跟大家共勉的是,既然學“藝”不是成聖成賢的一個必要條件,也不是說“多能”就能夠為聖,那我們到底要不要學這些才藝?
1.為什麼孔子講說“不學禮,無以立;不學詩,無以言”?這個“藝”到底要不要學?這是可以去深思的問題。
2.學藝的目的要做什麼?
到底我們學“藝”的目的是要做什麼?那怎麼孔子又說“志於道,據於德,依于仁,游於藝”。“藝”雖然排在最尾後,可是還是我們學習的一個很重要的綱領的項目。
3.藝要學,在德具足了以後學。
(1)我想引用一句話來做解釋,就是《學而篇》我們學過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而眾,而親仁”。前面這些都學完了以後,這些根本的德具足了以後,“孝悌”這些德都有了時侯,“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還是要學“文”的。
(2)學了“文”後要做什麼呢?以文會友,幫助別人跟別人交往,因為人跟人是不可分割的,沒有辦法離開的,我們要跟很多人接觸,而與人相處得好還是不好,和諧還是不和諧,其實都關係我們生命的痛苦和快樂,所以“以文”。
(3)“行有餘力”,則要學“文”,當然“文”跟“藝”是不太一樣的,可是它們都是屬於一種外在東西,外在一種學習的內涵,文章等等,“藝”呀,都是這樣。那行有餘力,還是要學文。學文的目的呢,就是要以文會友,跟一群人,跟我們周遭的人好好地和諧地相處。
(4)然後會友以後要幹嗎呢?回到了我們最中心的思想,完成我們的“仁道”。以友來輔助我們仁德,仁義。仁,以友輔助輔仁,就是要幫助我們最高的儒家的核心思想——“仁道”的完成、“仁道”的修為。
(5)所以要不要學“藝”?要學。只是,不是像剛剛講只為了謀生,為了消遣,甚至於為了賺錢,拿這個“藝”去賺錢,或者是去炫耀自己。而是為了什麼?讓自己成為一個有修為的人,他就是要幫助別人。所以技藝到底要不要學?當然多學,有時間學,就學。
(七)結攝
1.我覺得,孔子讓我們非常敬佩的地方,就是不被所用的時候就學技藝,毫無抱怨。雖然他滿腹的理想,可是他不抱怨,就趕快學技藝。
2.他學技藝的目的,就是要去幫助更多的人來完成他的“仁道”。所以多學,能學就多學,那你就可以幫助很多人。
3.但是如果你沒有高遠的志向跟目標,你學了很多的技藝的話,能不能夠成為聖人,那是無關的。
4.如果你有在學的過程之中,你一直想要去幫助別人,一直想要去利益整個國家社會,然後你的內心都不斷地在改變中,都能夠讓本具有的那種自心本性發揚出來的時候,那就對了。那就學“藝”,就是要多學。
5.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也講過一句話,“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而•29〉)要讓自己成為有一個仁德、仁道的人確實不容易。但是這個“欲”字,“我欲仁”,我如果想要“仁”,它就會出現在我的面前。所以你自己內心,心的所趣向跟內心的所願望是很重要的。只要你願意不斷地念說我要成為一個有仁德的人,我要“明明德”,我要“親民”,我要“止於至善”,我要“修身”,我要“齊家”,我要“治國”,我要“平天下”,你想要的這麼一直都在為別人想,為他人想,為國家社會想的時候,“斯仁至矣”。你就會把自己很多的自私自利放下,而以國家為重,以別人為重,所以,那個時候“仁”就不難了。
6.藝要學,為利他而學。
所以,我想說跟大家共勉這一段,就是說到底要不要學“藝”?要學。可是你學的目的是什麼?對你個人,對整個國家社會,或者對你周遭的人,你學“藝”是要幫助他的。
論語 子罕第九 第6章-3
…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白話>
孔子聽了之後說:「太宰真知道我嗎?我小時候家境貧賤,多操雜役,所以能做粗鄙的事。君子要多能嗎?君子不必多能鄙事。」
<文義>
1.知我乎 : 「乎」是疑惑之辭,表示孔子不贊成,為什麼說我是聖人?就因為我多能的原故,所以我為聖人?
2.賤:地位低下。一般貧和賤會一起出現。
3.多能鄙事:孔子自謙,因為年少貧賤,必須執事為生,所能又皆鄙事。
<思惟提綱>
1.夫子說他自己為何多能鄙事?
2.小時候貧賤的孩子,會多能嗎?小時候家境好的孩子,就不多能嗎?
3.君子的特質是什麼?為何夫子說君子不必多能鄙事?
4.什麼是君子呢?請試著說說。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小人枉自為小人,君子樂得為君子。」
《禮記•樂記》:「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以道制欲,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 古人言: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枉自為小人。
2.「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范曄《後漢書•陳王列傳》: 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輿人也。祖河東太守。陳蕃年十五,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穢。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蕃曰:「孺子何不洒埽以待賓客?」蕃曰:「大丈夫處世,當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論語•學而•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4.《論語•陽貨•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5.《論語•憲問•45》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6.《論語•衛靈公•17》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7.《論語‧述而‧15》:「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
8.《論語•為政‧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9.《論語•學而‧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0.《論語•子罕‧2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正義》引《申鑒•雜言下》注曰:「君子樂天知命故不憂;審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懼。」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一)消文
孔子聽說了子貢和大宰的對話,就說:“大宰知道我啊!我小時候窮苦,所以學到了不少鄙賤的技藝。真正的君子會有這麼多的技巧嗎?不會的!”
(二)注釋
1.我們可以看到夫子聽到了子貢與大宰的對話,他並沒有接受大宰對他是聖人的這個評價,但他認可自己是多能這一點。
2.他講到說自己為什麼這樣多能的時候,卻說不是因為自己是聖人,而是由於自己少時貧賤,沒有為政府所任用,所以才多能鄙事。
3.“鄙”就是小的意思,指一般人做的小事。
4.前面說了,夫子具備很多的才能,很多的本領。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兒夫子談到了為什麼他有這麼多的能力,就是因為自己少也賤,少也賤就必然多能鄙事。5.也就是說,因為生在貧窮的家庭,反而成為了夫子成就很多能力的因緣和動力。
(三)“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不再是了!?
1.我們看看,現在整天抱怨父母沒讓自己成為富二代的孩子們,可真是小人枉自為小人,君子永遠樂得為君子。
2.出生一般,就必然會催人奮發向上,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就更是應該識人饑苦,困而學之。這跟現在很多家長的想法不一樣。
3.現在很多家庭雖然也是工薪階層,但他們認為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就以讓孩子吃苦為恥。父母辛苦工作一個月幾千塊,孩子也得穿名牌、吃飯店。
4.有一個做企業的朋友跟我說,說以前招工,願意找家庭環境窮一點的孩子,因為他們有吃苦耐勞的精神。現在呢,家庭環境不好的孩子也一樣嬌氣了,不愛承擔,多做一點就委屈得不得了,當成吃了很大的苦一樣。
5.前兩天看到一篇文章說《窮人家的富二代》,這裡面就講了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和奶奶去飯館吃牛肉麵,麵端上來了,孩子在玩,奶奶就把自己碗裡的牛肉全夾到了孫子的碗裡,可孫子沒有看見,以為奶奶自己吃了,就生氣一直哭鬧,奶奶沒辦法又叫了一碗麵,又把肉全夾給他,這才算完事。
(四)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1.我們看,現在的父母家長,不管家庭環境怎麼樣,都一味地、無限度地滿足孩子,那麼,有多少家庭的孩子,不用說不會做事,可能連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2.家長不惜犧牲自己的幸福,拼了命地把一切都給孩子準備好,這就是父母給孩子最可怕的教育。愛,要愛得不對,其實就是一種傷害。
3.這樣的孩子就算學習好了,可是呢,他習慣了伸手就要,就算他找到了好工作,也未必能做得好。父母都不照顧,還能照顧誰?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4.君子未必是要少也賤,但他必須要識人間疾苦、體貼民意,做好灑掃應對的小事,無形當中就墊定了做大事的基礎。
5.“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孔子就告訴我們正因為生在普通家庭,孩子就更有機會學習鍛煉,更應該具備更多的生活本領。
(五) 君子應具備的特質
1.什麼是君子呢?君子就是儒家的理想的人格標準,無論是在上位的為政者、或者是一個有道儒學問的人。作為君子,他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可以率人,他可以帶領大眾。
2.君子的特質
首先,要品德高尚,君子懷德,要把道德時時放在心上;具體實踐上,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君子就是要從孝敬父母,尊重兄長開始,進而推廣到社會,能行恭、寬、信、敏、惠五者於天下,不僅要修己,還要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天下。
其次,君子是禮以行之,遜以出之,他一定有對禮的堅守,對自己非常莊重謙遜。
第三、在對於義和利的問題上,君子重義,義以為質;反過來呢,不義而富且貴,于君子如浮雲。
第四、在與人的交往上,君子是周而不比。他可以平等地關照一切人,不會結黨營私。
第五,君子是敏于事而訥於言。他務實,做事非常敏捷,很少說空話,多做實事。第六,君子表現出來就是不憂、不懼、不惑,因為他反躬自省無所愧疚,所以胸懷坦蕩,等等等等。
3.多能不是君子需具備的特點
(1)所以當我們能夠認清君子的這些特質,就會發現,多能,真的不是一個在上位的君子,所需要具備的最主要的特點,因為多能非足以率人。
(2)反過來呢,可以率領別人、幫助天下的人,一定是人人可學可仿的典範,在上位的君子,最要具備的那就是得有道,並且能把道弘揚出去,幫助天下。
(3)做天子,從事政治,實行王道,不必要各種技能樣樣精通,不會做小事,可以請專業的人才去做。
(4)所以在這兒我們看到,夫子避開了別人給他的聖者之名,卻指出了學習君子的根本所在,就是在德行上入手。
(六)上位者要知才和德的本末所在
所以這一章也提示我們,作為一個在上位的人,究竟要怎樣協調好自己的道德和能力呢?這個觀點在當今的社會也是極有意義。
1.作為在上位的人品德比技能更重要,一個能力強卻沒有好品德的人,做官呢,也容易做成貪腐官員;學習研究呢,也容易變成抄襲的學者,給社會國家人民都帶來更大的損失。
2.修身養性,這才是君子的第一根本,故為國、為家者,苟能審於才德之分,如果能夠審查才和德,而知所先後,知道才和德的本末所在,又何有失人之患呢?
(七)結攝
總體來說,這一章由為政的大宰發問而引起了一段對話,聽上去呢雲淡風清,卻又情境無限。對話中,讓我們看到了夫子博學廣大極致的謙卑,子貢呢辯才無礙和他對他老師無比的依仰。這樣的對話,好像可以跨越千年,溫暖人間。他們在人世間展現的智慧,他們彰顯的聖人氣象是無限美好。
<白話>
孔子聽了之後說:「太宰真知道我嗎?我小時候家境貧賤,多操雜役,所以能做粗鄙的事。君子要多能嗎?君子不必多能鄙事。」
<文義>
1.知我乎 : 「乎」是疑惑之辭,表示孔子不贊成,為什麼說我是聖人?就因為我多能的原故,所以我為聖人?
2.賤:地位低下。一般貧和賤會一起出現。
3.多能鄙事:孔子自謙,因為年少貧賤,必須執事為生,所能又皆鄙事。
<思惟提綱>
1.夫子說他自己為何多能鄙事?
2.小時候貧賤的孩子,會多能嗎?小時候家境好的孩子,就不多能嗎?
3.君子的特質是什麼?為何夫子說君子不必多能鄙事?
4.什麼是君子呢?請試著說說。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及資料
1.「小人枉自為小人,君子樂得為君子。」
《禮記•樂記》:「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以道制欲,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 古人言: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枉自為小人。
2.「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范曄《後漢書•陳王列傳》: 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輿人也。祖河東太守。陳蕃年十五,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穢。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蕃曰:「孺子何不洒埽以待賓客?」蕃曰:「大丈夫處世,當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論語•學而•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4.《論語•陽貨•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5.《論語•憲問•45》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6.《論語•衛靈公•17》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7.《論語‧述而‧15》:「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
8.《論語•為政‧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9.《論語•學而‧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0.《論語•子罕‧2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正義》引《申鑒•雜言下》注曰:「君子樂天知命故不憂;審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懼。」
二、重點摘記
原文:
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一)消文
孔子聽說了子貢和大宰的對話,就說:“大宰知道我啊!我小時候窮苦,所以學到了不少鄙賤的技藝。真正的君子會有這麼多的技巧嗎?不會的!”
(二)注釋
1.我們可以看到夫子聽到了子貢與大宰的對話,他並沒有接受大宰對他是聖人的這個評價,但他認可自己是多能這一點。
2.他講到說自己為什麼這樣多能的時候,卻說不是因為自己是聖人,而是由於自己少時貧賤,沒有為政府所任用,所以才多能鄙事。
3.“鄙”就是小的意思,指一般人做的小事。
4.前面說了,夫子具備很多的才能,很多的本領。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兒夫子談到了為什麼他有這麼多的能力,就是因為自己少也賤,少也賤就必然多能鄙事。5.也就是說,因為生在貧窮的家庭,反而成為了夫子成就很多能力的因緣和動力。
(三)“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不再是了!?
1.我們看看,現在整天抱怨父母沒讓自己成為富二代的孩子們,可真是小人枉自為小人,君子永遠樂得為君子。
2.出生一般,就必然會催人奮發向上,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就更是應該識人饑苦,困而學之。這跟現在很多家長的想法不一樣。
3.現在很多家庭雖然也是工薪階層,但他們認為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就以讓孩子吃苦為恥。父母辛苦工作一個月幾千塊,孩子也得穿名牌、吃飯店。
4.有一個做企業的朋友跟我說,說以前招工,願意找家庭環境窮一點的孩子,因為他們有吃苦耐勞的精神。現在呢,家庭環境不好的孩子也一樣嬌氣了,不愛承擔,多做一點就委屈得不得了,當成吃了很大的苦一樣。
5.前兩天看到一篇文章說《窮人家的富二代》,這裡面就講了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和奶奶去飯館吃牛肉麵,麵端上來了,孩子在玩,奶奶就把自己碗裡的牛肉全夾到了孫子的碗裡,可孫子沒有看見,以為奶奶自己吃了,就生氣一直哭鬧,奶奶沒辦法又叫了一碗麵,又把肉全夾給他,這才算完事。
(四)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1.我們看,現在的父母家長,不管家庭環境怎麼樣,都一味地、無限度地滿足孩子,那麼,有多少家庭的孩子,不用說不會做事,可能連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2.家長不惜犧牲自己的幸福,拼了命地把一切都給孩子準備好,這就是父母給孩子最可怕的教育。愛,要愛得不對,其實就是一種傷害。
3.這樣的孩子就算學習好了,可是呢,他習慣了伸手就要,就算他找到了好工作,也未必能做得好。父母都不照顧,還能照顧誰?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4.君子未必是要少也賤,但他必須要識人間疾苦、體貼民意,做好灑掃應對的小事,無形當中就墊定了做大事的基礎。
5.“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孔子就告訴我們正因為生在普通家庭,孩子就更有機會學習鍛煉,更應該具備更多的生活本領。
(五) 君子應具備的特質
1.什麼是君子呢?君子就是儒家的理想的人格標準,無論是在上位的為政者、或者是一個有道儒學問的人。作為君子,他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可以率人,他可以帶領大眾。
2.君子的特質
首先,要品德高尚,君子懷德,要把道德時時放在心上;具體實踐上,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君子就是要從孝敬父母,尊重兄長開始,進而推廣到社會,能行恭、寬、信、敏、惠五者於天下,不僅要修己,還要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天下。
其次,君子是禮以行之,遜以出之,他一定有對禮的堅守,對自己非常莊重謙遜。
第三、在對於義和利的問題上,君子重義,義以為質;反過來呢,不義而富且貴,于君子如浮雲。
第四、在與人的交往上,君子是周而不比。他可以平等地關照一切人,不會結黨營私。
第五,君子是敏于事而訥於言。他務實,做事非常敏捷,很少說空話,多做實事。第六,君子表現出來就是不憂、不懼、不惑,因為他反躬自省無所愧疚,所以胸懷坦蕩,等等等等。
3.多能不是君子需具備的特點
(1)所以當我們能夠認清君子的這些特質,就會發現,多能,真的不是一個在上位的君子,所需要具備的最主要的特點,因為多能非足以率人。
(2)反過來呢,可以率領別人、幫助天下的人,一定是人人可學可仿的典範,在上位的君子,最要具備的那就是得有道,並且能把道弘揚出去,幫助天下。
(3)做天子,從事政治,實行王道,不必要各種技能樣樣精通,不會做小事,可以請專業的人才去做。
(4)所以在這兒我們看到,夫子避開了別人給他的聖者之名,卻指出了學習君子的根本所在,就是在德行上入手。
(六)上位者要知才和德的本末所在
所以這一章也提示我們,作為一個在上位的人,究竟要怎樣協調好自己的道德和能力呢?這個觀點在當今的社會也是極有意義。
1.作為在上位的人品德比技能更重要,一個能力強卻沒有好品德的人,做官呢,也容易做成貪腐官員;學習研究呢,也容易變成抄襲的學者,給社會國家人民都帶來更大的損失。
2.修身養性,這才是君子的第一根本,故為國、為家者,苟能審於才德之分,如果能夠審查才和德,而知所先後,知道才和德的本末所在,又何有失人之患呢?
(七)結攝
總體來說,這一章由為政的大宰發問而引起了一段對話,聽上去呢雲淡風清,卻又情境無限。對話中,讓我們看到了夫子博學廣大極致的謙卑,子貢呢辯才無礙和他對他老師無比的依仰。這樣的對話,好像可以跨越千年,溫暖人間。他們在人世間展現的智慧,他們彰顯的聖人氣象是無限美好。
論語 子罕第九 第6章-2
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
<白話>
「子貢說:“這本是上天讓他成為聖人,又使他多才多藝。」
<文義>
1.「固」:故也。
2.「縱」 : 讓,使,不限量。
3. 「將」:大也,謙遜不敢知之辭。
4.「固天縱之將聖」:天故意讓他成為聖人。
5.「又多能也」:又使他多才多藝。
<思惟提綱>
1.夫子是「聖」又「多能」,子貢如何說明?
2.「聖」和「多能」不能混為一談,為什麼?
3.衡量一個人或選用一個人,一般人會看重是才幹還是品德 ?
為什麼?
4.從本章子貢的表現,對我有什麼啟發?我可以學到什麼?
<義理解釋>引用經文
1.《論語‧公冶長‧16》: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2.《資治通鑒》:
夫德者人之所嚴,而才者人之所愛, 夫德者人之所嚴,愛者易親, 嚴者易疏, 是以察者多蔽於才而遺於德。」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有餘而德不足,以至於顛覆者多矣,豈特智伯哉!故為國為家者,苟能審於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後,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二.重點摘要 :
原文:
大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今天進度: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
(一) 子貢的善聽與善說
1.大宰問子貢:“夫子有這麼多的能力,是聖人嗎?”子貢回答
說:“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他用了一個“又”字,把聖
和多能分開了,暗示大宰:多能和聖人是兩回事。
2.子貢真的很厲害,大宰輕輕一問,他瞬間就聽出了其中的問
題所在,而且,只用了一個“又”字,就把其中的天差地別說
得清清楚楚,而一般的人是很難聽出這其中問題的。
3.這也讓我們反省到一件事,有時候我們和別人談話,尤其是
面對高量的師長,一定要仔細地傾聽,因為有智慧的人,通
常都不會疾言厲色地和我們講話,很多時候對我們都只是
輕輕地一句提醒,但是如果我們聽懂了,就有機會糾正人生
致命的錯誤。
(二) 多能和聖不能混為一談
1.多能和聖不能混為一談,儒家的智慧非常深邃,它從人的
道德深處出發,以改變人的品行為根據,來影響社會。
2.生活中有些人並不是很閃亮,但是,他們正直、公道、平
和。他們行己也恭、事上也敬,廣泛地施于周圍的人以恩
惠——養民也惠,使用別人,也符合道義,這就是君子之道
(《論語‧公冶長‧16》),這就能率領別人。而真正的能力也一
定是在道德的統率下才有益於人。
3.真正能率人、能使人的人,也一定是有道德的人,一群有
能力的人在一起,如果沒有有德的人進行和合和率領,也
是一盤散沙。他們甚至會互相指責矛盾,所以才能只是德
行的資具,而德行才是才能的統。
(三) 一般人容易被才幹蒙蔽而忽略品德
1.“德者人之所嚴”(《資治通鑒》),我們一般人的習慣特點,
對於有道德的人通常會產生尊敬。“才者人之所愛”(《資
治通鑒》),會對有才能的人產生喜愛,這問題就來了,“愛
者易親,嚴者易疏”,對喜愛的人自然就容易寵信專任,
對於尊敬的人,反而容易疏遠。
2.容易犯下“多蔽於才而遺於德”的錯誤,會被這個人的才幹所
蒙蔽而走近這個人,卻忘記了衡量一個人的根本那就是要考
查這個人的品德。
(四) 公案:“智伯之亡”歷史故事
《資治通鑒》上記載了一段非常有名的歷史“智伯之亡”,說的就是這樣的一件事。
1.春秋末期,晉國衰微,有智、韓、趙、魏四家共同把持國運.
2.智氏一族是最為顯赫的,當時的智宣子看到他的兒子智瑤
這個須髯飄逸、高大帥氣、能言善辯、文辭流暢;而且擅長
射箭、力能駕車;性格也是堅強果斷、恒毅勇敢、技能更是
出眾,才藝超群,非常地有才華,他喜愛得不得了,就決定
立他為繼承人。
3.當時的族人智果就極力反對,他認為智瑤這個人雖然非常
有才能,卻極為的不仁、不仁德,並且斷言,說如果立智瑤
繼承人,智氏之族必然遭受滅亡之災。
4.果然,智瑤當上了繼承人之後,驕縱貪婪,他先是在宴會上
戲弄韓康子,污辱他的宰相,而後又向韓康子、魏桓子索要
土地,兩家的宰相都看出來智瑤這個人貪婪又剛愎自用,所
以就勸兩家大夫順應他的要求,讓其膨脹,自找絕路,最後
才導致他的滅亡。
5.當智遙又貪婪地向趙襄子索要土地的時候,趙襄子就不給
了,智瑤就開始派兵攻打,包圍晉陽。但是他驕橫輕敵,不
聽身邊謀士的勸告,硬是要引水來灌城,想要屠城,那此時
趙襄子就派人暗中去找到韓康子、魏桓子,告訴他們唇亡齒
寒的道理,最終三家就聯合起來了,一起打敗了智瑤,智氏
一族從此就消亡了。
6.按照司馬光的觀點,智氏的消亡就是因為智瑤的有才無德造
成的。所以說,沒有仁德之心,又十分有才華的人,他一旦發
揮了邪惡,危害就太大了,有國有家者就會亡家滅國,所以
一定要“審於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後”(《資治通鑒》),要分清
楚才和德的不同,要知其先後才可以。
(五) 對本章的另一種說法
1.這一章,劉寶楠的《論語正義》當中有另外一個角度,他說
大宰這麼問子貢,正是因為大宰認為多能之人不是聖人,
大宰認為,夫子如果是聖人,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技能呢?
2. 聖人應該是務大忽小,那如果是這樣,他理解的聖人就應
該是像堯舜禹或者像周公,生就帝王之家,辦政治來利益
那些百姓,做這些大事才對。
3.像夫子這樣會這麼多生活的技藝實在是令人驚訝,他不能
理解,於是就來問子貢,子貢直接回答的就是,上天本是讓
夫子這一布衣成為聖人的,他的成聖之路就是通過下學而
上達,示現的就是貧賤而又多能。
(六) 子貢對孔子依仰尊敬,師弟相承,是歷史最美的師徒。
1.我們還得說,子貢真的很厲害,不愧是言語科的高才生,言足
於知志。子貢每每談到他老師的時候,都可謂是高山仰止,對
他老師的依仰尊敬之情也是無可比擬。他把老師都比作是太
陽、比作月亮、比作是天,不可階而升,甚至他說有生民以
來,未有如孔子的人。
2.人家都說,這是你增益你老師的功德,他就說夫子不可增也,
就像是一點泥土去增益大山,也沒法讓大山變高,這種做法
也不明智。
3.所以我們說夫子和他的弟子,就示現了中國歷史上最美的師
徒,也正是由於他們這樣的師弟相承,就建立出儒家教法在
中國大地上千古高度。
<白話>
「子貢說:“這本是上天讓他成為聖人,又使他多才多藝。」
<文義>
1.「固」:故也。
2.「縱」 : 讓,使,不限量。
3. 「將」:大也,謙遜不敢知之辭。
4.「固天縱之將聖」:天故意讓他成為聖人。
5.「又多能也」:又使他多才多藝。
<思惟提綱>
1.夫子是「聖」又「多能」,子貢如何說明?
2.「聖」和「多能」不能混為一談,為什麼?
3.衡量一個人或選用一個人,一般人會看重是才幹還是品德 ?
為什麼?
4.從本章子貢的表現,對我有什麼啟發?我可以學到什麼?
<義理解釋>引用經文
1.《論語‧公冶長‧16》: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2.《資治通鑒》:
夫德者人之所嚴,而才者人之所愛, 夫德者人之所嚴,愛者易親, 嚴者易疏, 是以察者多蔽於才而遺於德。」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有餘而德不足,以至於顛覆者多矣,豈特智伯哉!故為國為家者,苟能審於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後,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二.重點摘要 :
原文:
大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今天進度: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
(一) 子貢的善聽與善說
1.大宰問子貢:“夫子有這麼多的能力,是聖人嗎?”子貢回答
說:“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他用了一個“又”字,把聖
和多能分開了,暗示大宰:多能和聖人是兩回事。
2.子貢真的很厲害,大宰輕輕一問,他瞬間就聽出了其中的問
題所在,而且,只用了一個“又”字,就把其中的天差地別說
得清清楚楚,而一般的人是很難聽出這其中問題的。
3.這也讓我們反省到一件事,有時候我們和別人談話,尤其是
面對高量的師長,一定要仔細地傾聽,因為有智慧的人,通
常都不會疾言厲色地和我們講話,很多時候對我們都只是
輕輕地一句提醒,但是如果我們聽懂了,就有機會糾正人生
致命的錯誤。
(二) 多能和聖不能混為一談
1.多能和聖不能混為一談,儒家的智慧非常深邃,它從人的
道德深處出發,以改變人的品行為根據,來影響社會。
2.生活中有些人並不是很閃亮,但是,他們正直、公道、平
和。他們行己也恭、事上也敬,廣泛地施于周圍的人以恩
惠——養民也惠,使用別人,也符合道義,這就是君子之道
(《論語‧公冶長‧16》),這就能率領別人。而真正的能力也一
定是在道德的統率下才有益於人。
3.真正能率人、能使人的人,也一定是有道德的人,一群有
能力的人在一起,如果沒有有德的人進行和合和率領,也
是一盤散沙。他們甚至會互相指責矛盾,所以才能只是德
行的資具,而德行才是才能的統。
(三) 一般人容易被才幹蒙蔽而忽略品德
1.“德者人之所嚴”(《資治通鑒》),我們一般人的習慣特點,
對於有道德的人通常會產生尊敬。“才者人之所愛”(《資
治通鑒》),會對有才能的人產生喜愛,這問題就來了,“愛
者易親,嚴者易疏”,對喜愛的人自然就容易寵信專任,
對於尊敬的人,反而容易疏遠。
2.容易犯下“多蔽於才而遺於德”的錯誤,會被這個人的才幹所
蒙蔽而走近這個人,卻忘記了衡量一個人的根本那就是要考
查這個人的品德。
(四) 公案:“智伯之亡”歷史故事
《資治通鑒》上記載了一段非常有名的歷史“智伯之亡”,說的就是這樣的一件事。
1.春秋末期,晉國衰微,有智、韓、趙、魏四家共同把持國運.
2.智氏一族是最為顯赫的,當時的智宣子看到他的兒子智瑤
這個須髯飄逸、高大帥氣、能言善辯、文辭流暢;而且擅長
射箭、力能駕車;性格也是堅強果斷、恒毅勇敢、技能更是
出眾,才藝超群,非常地有才華,他喜愛得不得了,就決定
立他為繼承人。
3.當時的族人智果就極力反對,他認為智瑤這個人雖然非常
有才能,卻極為的不仁、不仁德,並且斷言,說如果立智瑤
繼承人,智氏之族必然遭受滅亡之災。
4.果然,智瑤當上了繼承人之後,驕縱貪婪,他先是在宴會上
戲弄韓康子,污辱他的宰相,而後又向韓康子、魏桓子索要
土地,兩家的宰相都看出來智瑤這個人貪婪又剛愎自用,所
以就勸兩家大夫順應他的要求,讓其膨脹,自找絕路,最後
才導致他的滅亡。
5.當智遙又貪婪地向趙襄子索要土地的時候,趙襄子就不給
了,智瑤就開始派兵攻打,包圍晉陽。但是他驕橫輕敵,不
聽身邊謀士的勸告,硬是要引水來灌城,想要屠城,那此時
趙襄子就派人暗中去找到韓康子、魏桓子,告訴他們唇亡齒
寒的道理,最終三家就聯合起來了,一起打敗了智瑤,智氏
一族從此就消亡了。
6.按照司馬光的觀點,智氏的消亡就是因為智瑤的有才無德造
成的。所以說,沒有仁德之心,又十分有才華的人,他一旦發
揮了邪惡,危害就太大了,有國有家者就會亡家滅國,所以
一定要“審於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後”(《資治通鑒》),要分清
楚才和德的不同,要知其先後才可以。
(五) 對本章的另一種說法
1.這一章,劉寶楠的《論語正義》當中有另外一個角度,他說
大宰這麼問子貢,正是因為大宰認為多能之人不是聖人,
大宰認為,夫子如果是聖人,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技能呢?
2. 聖人應該是務大忽小,那如果是這樣,他理解的聖人就應
該是像堯舜禹或者像周公,生就帝王之家,辦政治來利益
那些百姓,做這些大事才對。
3.像夫子這樣會這麼多生活的技藝實在是令人驚訝,他不能
理解,於是就來問子貢,子貢直接回答的就是,上天本是讓
夫子這一布衣成為聖人的,他的成聖之路就是通過下學而
上達,示現的就是貧賤而又多能。
(六) 子貢對孔子依仰尊敬,師弟相承,是歷史最美的師徒。
1.我們還得說,子貢真的很厲害,不愧是言語科的高才生,言足
於知志。子貢每每談到他老師的時候,都可謂是高山仰止,對
他老師的依仰尊敬之情也是無可比擬。他把老師都比作是太
陽、比作月亮、比作是天,不可階而升,甚至他說有生民以
來,未有如孔子的人。
2.人家都說,這是你增益你老師的功德,他就說夫子不可增也,
就像是一點泥土去增益大山,也沒法讓大山變高,這種做法
也不明智。
3.所以我們說夫子和他的弟子,就示現了中國歷史上最美的師
徒,也正是由於他們這樣的師弟相承,就建立出儒家教法在
中國大地上千古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