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子罕第九 第15章

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白話>
孔子說:「出來做官辦政事,就要事奉長官,在家則孝敬父兄,辦喪事不敢不勤勉,不被酒所困擾,這些事情哪一樁我能夠做到的呢?(這些事對我有什麼難的呢?)

<文義>
1.「事」公卿、「事」父兄:動詞,「承事,事奉」的意思。
2.公卿:指「三公九卿」,泛指高官、長官。
3.勉:勤勉、勉力。

<思維提綱>
1.你覺得這四件事(事公卿、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到底是難做到還是容易做到呢?為什麼?
2.若從「小學與大學」的角度來看,你覺得這四件事是「小學」還是「大學」呢?「小學」和「大學」要如何相輔相成呢?
3.為什麼懂得很多道理,但是做不到呢?「知」與「行」要如何互相攝持?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南宋普濟編集《五燈會元•卷2》:元和中,白居易侍郎出守茲郡,因入山謁師。問曰:「禪師住處甚危險。」師曰:「太守危險尤甚!」白曰:「弟子位鎮江山,何險之有!」師曰:「薪火相交,識性不停,得非險乎?」又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曰:「三歲孩兒也解恁麼道。」師曰:「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白作禮而退。
2.《大學•經1章》「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3.張載《橫渠語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4.朱熹《四書集注》:「說見第七篇,然此則其事愈卑而意愈切矣。」
5.藕益大師《論語點睛》:「不要看得此四事容易,若看得容易,便非孔子。

(一)本章消文
1.公卿指「三公九卿」,泛指高官、長官。孔子說:「出來做官辦政事,就要事奉長官,在家則孝敬父兄,辦喪事不敢不勤勉,不被酒所困擾,這些事對我有什麼難的呢?」這裡的「何有於我哉?」,還有另外一種相反的解釋,就是這些事情哪一樁我能夠做到的呢?
2.在孔子時代,這四件事到底是難做到還是不難做到呢?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所以也有上面最後一句不同的兩種回答。但不管如何解釋,兩種意思完全可以貫通。

(二) 《弟子規》的行為規範,大人也很難做到
1.事公卿、事父兄、辦喪事,以及飲酒這四件事,在《弟子規》中都有非常詳細的規範。但《弟子規》通常被認為是啟蒙讀物,覺得這些行為規範是教育孩子的,所以《弟子規》相對於講「治國平天下」的大經大論來說,是「小兒科」。
2.但現在社會上也有另外一種聲音,認為《弟子規》不僅小孩子要學,更是大人要學,因為這些行為規範,大人也很難做到。
3.對《弟子規》完全不同的兩種態度,正好對應了「何有於我哉」這句話兩種截然不同的解釋。這也正好說明了儒家進道的次第所在。

(三)白居易與鳥巢禪師的公案---難與易的辯證之處
1.《五燈會元》中記錄了白居易與鳥巢禪師的一則公案。唐朝有一位禪師叫     道林,忽發奇想在高山頂上一棵盤曲的松樹上築窩打坐、睡覺、居住,底下 卻是一個懸崖,因此得名「鳥巢禪師」。
白居易在杭州出任太守,去拜見鳥巢禪師,說:「禪師你住的地方非常危險啊!」
鳥巢禪師回答說:「太守的處境更危險!」
白居易說:「弟子位鎮江山,有什麼危險的呢?」
禪師說:「官職越大,妄念越多,就像乾柴放到烈火上,能沒危險嗎?」
白居易心有不甘,又問:「什麼是佛法大意?」
禪師回答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白居易說:「這三歲小孩子都懂得呀!」
禪師說:「三歲孩兒雖然能懂得,八十歲老翁卻行不得!」
白居易聽後,頂禮而退。
2.這則公案非常深刻地說明了難與易的辯證之處。在幼稚園我們從小被教育   要「尊敬老師、友愛同學、講究衛生、知道認錯……等等」,這些是難還是易,是深還是淺呢?其實幼稚園裡老師教給我們的這些看似淺顯的道理,其實是最深刻的,是我們一生努力,也不一定能夠做得到的!

(四) 從「小學與大學」、「知與行」的角度來看儒家的學問
1.儒家的學問有「小學」與「大學」之分
(1)小學講行為規範,講「灑掃應對、惜福習勞、兄友弟恭……」,而大學講「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講「治國平天下」,講「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2)古聖先賢又告訴我們,小學必須以大學為目標,如此以大攝小,小無不是大;大學必須以小學為下手處,步步增上,使大不會空中樓閣,使小逐漸變成大。
2.儒家的學問有「知」與「行」之分
(1)見解決定行為,行為又讓見解不斷圓滿。平常我們很容易聽懂的一個道理,卻很難做到,其實這個道理不一定能夠聽到心裡,不是真正的聽懂。
(2)平時我們能夠做到的行為規範,不一定在內心當中圓滿,並能夠引導你向更高遠的目標邁進,因為你的行為中沒有一個更遠大的目標和見解來導引。

(五) 細說「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之難易
1.「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講的就是在單位裡要尊敬、承事領導,在家裡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這兩件事情,並不難理解,從幼稚園開始,乃至畢其一生我們都受到教導。
2.說這件事容易的話,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這樣的基因和傳承,尊老愛幼、恭敬師長等道德觀念,會時時被提策,我們也會戰戰兢兢地去遵守它,在行為上去約束它。
3.說難的話,真正能夠做到和顏悅色,而不是巧言令色,以非常至誠恭敬的心來對待自己的領導、父母和兄長的話,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4.在現代社會,更多的時候,我們以十分功利的目標與它相應,並沒有在這個基礎之上,進一步導向成聖成賢的遠大目標,所以還是停留在小學和眼前的苦樂之上。
5.如果內心沒有堅固成聖成賢的信仰,那麼這些行為規範對你來說,只是一個普通的道德規範而已,它是不堅固的,在稍微強烈的對境之下,就會動搖不定。
6.在我們經驗中都有這樣的體會,當領導或者父母不能順我的心意和口味的時候,我們輕則會內心嘀咕,重則翻臉不認人,忘恩負義。所以用信仰堅固內心,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收攝為成聖成賢的目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

(六) 細說「喪事不敢不勉」之難易
1.接下來說「喪事不敢不勉」,就是對待父母、國君的喪事,不能有半點輕       忽,要以「禮」、「敬」和「哀」對待它。
2.對待喪事的態度,就是對待祖先的態度,是一件「慎終追遠」的大事。再       進一步,對祖先的追思,就是對古聖先賢的追憶和信仰。因此,對待「喪事」的態度,關乎「為往聖繼絕學」的孔門道統。
3.當我們把一個具體的行為規範,把一件事情只是當作一件事情來做的時候,         也許覺得做到它並不是很難,但是能夠透由行為規範,觸摸到它背後所要告訴我們的精神內涵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就不會不「勉」,這恰恰是普通人最難做到的。

(七)細說「不為酒困」之難易
1.最後說到一個「酒」字。第四件事與前面三件事相比,好像小得很多。這裡講「酒」,確實是家常小事,但是如果我們不注意貌似很小的家常事情,就會釀成大錯。
2.在中國有形形色色的酒文化存在,中國人也常常用被提醒到「酒能亂性」。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被酒所困擾,被酒所亂的例子比比皆是。
3.歷史上,夏禹王飲了儀狄所造的好酒,便說:「後世必有人因為飲酒而亡國。」於是他就疏遠儀狄,戒了酒。
4.在《大智度論》中記錄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說有一人喜歡飲酒,但沒有下酒菜,便偷了鄰居家的一隻雞,把它宰殺吃了,便喝得酩酊大醉,鄰居家的女子上門來找雞,此人妄言沒有偷雞,又見此女子有幾分姿色,便起淫心而強犯。因酒而起殺、盜、淫、妄,五戒全犯。
5.孔子本章所說的「酒」,其實不只是一個「酒」字,而是代表我們生活中的一個個習慣,這些習慣不管大小,好的要不斷地去養成;不好的,要努力改正,因為小事處理不好會影響到大事。

(八)結語
1.關於上述四件事,朱熹在集注中說:「其事愈卑而意愈切矣」,卑,就是卑事、小事。孔子提醒我們,事情越小,內心越要殷重。
2.有人說朱子這樣解釋是個誤解,怎麼可以把「事公卿」等看作是卑事呢?但我們可以去揣摩朱子所說的「卑事」是什麼內涵?卑事,之所以是小事,是因為我們已經司空見慣,習以為常,天天在口上講,所以是「小事」。並不是「事公卿」等真的是「卑事」。
3.但越是日日在口上說的,越覺得容易做到而內心輕忽它,也就往往成為口頭禪。藕益大師說:「不要看得此四事容易,若看得容易,便非孔子。」藕益大師這句畫龍點晴般的點評是對本章內涵的最好收攝,也是對我們內心深處錯誤地方的猛然一擊。
4.如果我們看這四件事容易的話,也就是對孔子、對聖人最大的輕忽,我們在對聖人的修信這個根本上出了大問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