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子罕第九 第7章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白話〉
孔子說:「我真的有知識嗎?我所知的其實並不多。有一個粗鄙淺薄人來問我,雖然他一無所知,卻很誠懇的求教,我反問他所疑的事,分別其始終本末的道理,然後盡我所知地告訴他。」
〈文義〉
1. 知:指知識。
2. 鄙夫:鄙陋的人,即無知識亦即未受教育的人。
3. 空空如:誠懇的樣子。如,形容詞詞尾。
4. 叩:問,即啟發、反問探索之義。
5. 兩端:猶言兩頭,即事情的始末、正反等。
6. 竭即盡;盡我所知以教鄙夫。焉,指示代名詞,指鄙夫。
〈思維提綱〉
1.試著比較對照本章和前幾章有何關聯?
2.根據夫子所言″有鄙夫問於我”和″我叩其兩端而竭焉″的問答方式,您有何看法?
3.回憶平常自己是如何回應別人(學生、孩子……)的提問?
4.對於本章,您有什麼體會和啟示?
〈義理解說〉
一、補充資料
1. 朱氏彬曰:「廣雅:『悾悾,誠也。』空空如也,亦謂其求教之誠云爾。」(《論語集釋》程樹德著)
《廣雅》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百科詞典,共收字18150個,是仿照《爾雅》體裁編纂的一部訓詁學彙編,相當於《爾雅》的續篇,篇目也分為19類。各篇的名稱、順序,說解的方式,以致全書的體例,都和《爾雅》相同,甚至有些條目的順序也與《爾雅》相同。
朱氏彬: 朱熹四世孫朱彬

二、重點摘記
(一)文義解釋:
1.孔子說:“我有知識嗎?我什麼都懂嗎?不是的,我實際上是很無知的。如果有一個鄙夫來問我問題,我就會就他的問題的正反兩端,詳細地推敲,然後找到了答案。
2.那因為他空空如也,很誠懇地來問我,所以我才有辦法就他所疑惑的兩端反過來叩問他,一直問他一直問他,然後一步一步地引導他到窮竭處,這時候他就瞭解了。
(二) 略述空空如也
1. 那什麼叫空空如也呢?空空如也的解釋很多,更深的解釋就是一種空性的內涵,那我們這裡就不深入地去討論它。那我們只告訴大家說,這是在他的內心裡呢沒有什麼執著,沒有什麼特別的成見,就像孔子自言他無知,他自己說他無知。
2. 那鄙夫呢,他的心中也是空空如也,就是非常地誠懇,非常地謙虛,也就是泯絕了所有的錯誤的見解,而徹見了人的本性、本善的這個部分。
3. 因為教的人也空空如也,學的人也空空地如也,所以他們有辦法相應。
(三) “叩”字,用得真美
1. 如果我們去感受這個“叩”字,有一個老師,就你的問題的正反兩端,一步一步地叩入,然後深入你的心扉裡,然後把你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傷痛,都能夠理解,所有的不瞭解的地方,都幫你解答,你想這是多麼美的一件事情。
2. “叩”又有三種狀況:
(1) 叩門,你去叩門的話,那門內的人一定會出來幫你開門
(2) 叩鐘的話,鐘就會鳴
(3) 叩問他的話,問他,就是,一個來問你問題的人,你一直叩問他,從事情的兩端,正反兩端一直叩問進來,到你的內心的深處的時候,你的心自然而然就隨著他開悟瞭解。
(四) “竭”,就是盡
1. “竭”就是叩其兩端而竭焉,就是會到達最窮盡的地方,竭就是盡,盡力的盡。
2. 就是對這兩端,一直深入、一直深入、一直深入,深入到最窮竭的地方。那這個鄙夫來問的人,對他所原來不懂、不瞭解、懷疑的地方,他就會慢慢隨著老師的叩問而瞭解、瞭解、瞭解,最後呢到全面地瞭解。這就是一種教學的歷程,是不是非常地美好。

 (五) 反思
1. 你覺得當一個老師,要具足什麼條件,才真實地有辦法把正確的東西、美好的東西、對生命有意義的東西,傳遞給學的人呢?
2. 學的人又應該具足什麼條件,才有辦法真實地得到老師要傳遞給他的東西呢?
3. 教跟學的這兩位,應該怎麼樣子地去相應,才能夠達到學習的效果呢?
(六)結語
 1. 能夠作一些反思的話,對我們未來的學習,還有我們周遭的人,應該都有很大的幫助。能夠效仿孔子那種 “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我是一個無知的人,他不會自己在自己的內心自存,自己存有一番的知識,專門等待著要問的人來問,然後我就通通地不知道,也不知道他適合不適合,有沒有應機,就全部倒給人家。像孔子循循善誘,他就不是自存有一番的知識,在那邊專門等待著鄙夫來問他,而是就鄙夫這個問的人所疑的、所不瞭解的而叩問之,然後一步一步地帶。
2. 鄙夫呢,他空空如也,非常地誠懇,他也是無知。也正因為他誠懇,他無知,所以他有辦法依循著孔子,就是老師走,叩問,而逐步一步一步地開悟。

3. 如果鄙夫今天胸有成見,不誠懇,來踢館或者來問難的時候,大家想一想,即使是這麼會循循善誘的孔子有辦法嗎?所以老師善教,學生善學,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我們所有的困頓、所有的疑惑都會因為善教善學而跨越很多生命的障礙,而活得非常地愉悅,學習的喜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