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子罕第九 第11章-2

11-1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
11-2 病閒,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 

<白話>

孔子的病久了一些,他說:「仲由很久以來就弄虛作假的事情。我明明沒有家臣,卻偏要裝作有家臣,天下人皆知我實無臣。今汝詐立之。則人不可欺?此欲欺天吧?」

<文義>

1.「病閒」:病情減輕。少差為閒者,若病不差。則病相續無閒斷也。

2.「久矣哉」 :子言子路有此行詐之心。非復一日。故曰久矣。

3. 「由之行詐也」:子路為立臣,乃覺而歎子路行詐也。

4.「吾誰欺」:天下人皆知我實無臣。今汝詐立之。則人不可欺。

5. 「欺天乎」:今日立臣。此欲欺天。故云欺天乎。

<思惟提綱>

1.夫子病閒,曰「久矣哉」是要說明什麼?

2.「吾誰欺?欺天乎?」夫子如此語重心長, 是要引導弟子什麼內涵 ?

3.孔子門人經過夫子這次教誨,後來夫子過世,他們如何處理夫子的後事?
4.孔子為什麼特別重視禮 ?

<義理解釋>

一、引用經文

1.《論語‧學而‧12》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
   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2.《論語‧顏淵‧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
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
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二.重點摘要 :

原文:

病閒,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

(一)推測孔子病重的時間

1.關於這段記載的時間,我個人有一個推測:孔子病重這件事,很可能是發
生在顏回死後、子路死前這段時間。

2.顏回死于魯哀公十四年,即西元前四百八十一年。子路死于魯哀公十五年冬天。孔子死于魯哀公十六年春天。因此孔子這次重病,很可能是在魯哀公十四年或十五年,就是孔子七十一或七十二歲。

3.因為這個時候孔子年事已高,當時就算是很高齡了,所以孔子病重,弟子們自然就想到要準備後事了。

(二)確認孔子病重的時間

1.我們可以推測,如果這個時候顏回還在世,那麼他一定會阻止弟子們這種違禮的做法的,並且以顏回在孔子門人中的地位,也一定能夠阻止弟子們違禮的做法。

2.如果孔子這次病重是發生在顏回死之前,那麼就意味著孔子這次對弟子們的教誨完全無效了,因為等到顏回死的時候,弟子們依然違背孔子的教導厚葬了顏回。

3.我想,孔門弟子不至於如此一錯再錯的,特別是不可能所有的弟子都一錯再錯的。

4.事實上,孔門弟子是非常善於學習的,經過孔子這次教誨後,他們在孔子去世後的後事處理上,是非常合乎禮制的。

(三)孔子為什麼特別重視禮 ?

1.我們就先來看一下孔子為什麼特別重視禮。儒家認為,禮作為規範社會和個人行為的規範,對於促進社會和諧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所謂“禮之用,和為貴。”(〈學而‧12〉)如果沒有禮的規範,社會秩序就會混亂,人際交往就會矛盾重重,個人行為也會手足無措。

2.我們前面學過的〈八佾篇〉中,孔子就從很多方面闡釋了禮的價值和意義,這裡我們就不展開說明了。〈顏淵篇‧1〉中,顏淵問:“什麼是仁?”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可見,孔子認為,君子所追求的至高無上的仁德,是離不開禮的。

3.儒家具有仁德的君子,並不只是心好就算,其外在的為人處事,也一定符合禮的要求。以致無論何時何地,君子都會呈現出最和諧的生命狀態。這一點,在《論語》很多篇章中,都可以從孔老夫子的身上,看到這種和美的生命狀態。

沒有留言: